CN104797156B - 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97156B CN104797156B CN201280073672.4A CN201280073672A CN104797156B CN 104797156 B CN104797156 B CN 104797156B CN 201280073672 A CN201280073672 A CN 201280073672A CN 104797156 B CN104797156 B CN 1047971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pection
- push plate
- finished product
- turntable
- lock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lass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6—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locking spr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可检查完成品的锁销的弹簧力是否为设定的大小。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在转台(4)上设有与完成品的拉片(2)对向的检查用推板(33),利用此检查用推板(33)按压拉片(2)而抵抗锁销(3)的弹簧力而转动。且设有检测此拉片(2)的转动姿势是否为设定的转动姿势的转动姿势检出部(12a),由此,可检查完成品的锁销(3)的弹簧力是否为设定的大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完成品检查装置,其对于组装拉链用的拉链头的拉链头组装机所组装完成的完成品进行检查。
背景技术
拉链用的拉链头,举例而言具有三个零件:本体、板状且具弹性的锁销(板弹簧)及拉片,已知的技术是在拉片设于所述本体的状态下,把锁销组装到本体,以将拉片安装到本体,并通过拉片的起伏操作,使得锁销具有停止于停止位置、非停止位置的停止功能(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组合拉链头的拉链头组装机,例如是在间歇旋转转台(基盘)的收纳凹部,设定已安装有拉片的本体,以零件安装装置将锁销安装到本体上(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昭56-454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108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实公平6-50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拉链头,其具有本体、锁销与拉片三个零件,锁销组装到本体上,拉片安装于本体上,且具有停止功能,此锁销是利用弹簧力而位于停止位置,并利用锁销的弹簧力把拉片保持在倒伏姿势,使拉片反抗锁销的弹簧力而拉起呈起立姿势,由此,锁销位于非停止位置。
拉片的倒伏姿势与本体的上面大致呈平行,且朝向拉链头的开闭移动方向;拉片的起立姿势与本体的上面大致呈直角,且朝向与拉链头的开闭移动方向呈直角的方向。
锁销位于停止位置时,锁销的爪是咬入于拉链的链齿之间,以使拉链头不移动的方式停止。
锁销位于非停止位置时,锁销的爪是离开链齿而往拉链头的开闭方向移动。
因为这样,前述拉链头是通过把已安装在本体上的锁销的弹簧力设定得较大,使得锁销位于停止位置,并可使拉片保持在倒伏姿势。
然而,当往锁销的本体组装不适当等零件为不良品时,例如拉链头的组装误差、或锁销的形状不良、弹簧力变弱等的不良品时,对于已组装到本体的锁销的弹簧力的设定大小会不同,因而有可能无法把锁销停止于停止位置,或是无法把拉片确实保持于倒伏姿势,又或者是无法把拉片转动成起立姿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可检查组装完成的完成品的锁销的弹簧力是否具有设定的大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对组装拉链头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进行检查,拉链头具备拉链头用的本体1、拉片2及锁销3且具备停止功能,所述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中:
拉链头组装机具有转台4,所述转台4按预定角度间歇转动以组装拉链头,且在所述转台4上设有收纳凹部21。
完成品的拉片2可由锁销3的弹簧力而保持着倒伏姿势,且可转动成抵抗锁销3的弹簧力而呈起立姿势。
当拉片2呈倒伏姿势时,完成品的锁销3由锁销3的弹簧力而位于停止位置,且利用起立姿势的拉片2抵抗锁销3的弹簧力而位于非停止位置。
完成品检查装置设有检查用推板33与转动姿势检出部12a。检查用推板33朝向完成品的拉片2移动,使拉片2往起立姿势转动,所述完成品为已将本体1设于拉链头组装机的转台4的收纳凹部21上。转动姿势检出部12a检出由检查用推板33所转动的拉片2的转动姿势。
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对锁销3的弹簧力为设定的大小的完成品的拉片2的转动姿势进行设定。
当所述转动姿势检出部12a所检出的拉片2的转动姿势与已设定的拉片2的转动姿势一致时,视为锁销3的弹簧力为设定的大小。
依照本发明,能够简单地简查锁销3的弹簧力是否为设定的大小。
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在转台4上设有检查用推板33与由该检查用推板33移动的横向本体30,检查用推板33使横向本体30在检查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自如,所述检查位置是按压拉片2并使之转动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是与拉片2分离的位置。在横向本体30上设有支撑检查用推板33的弹簧37。
检查用推板33拉伸弹簧37而往检查位置移动。
依照本发明,可利用检查用推板33使按压拉片2的按压力确实达预定的大小。
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本体1具有上翼板1a、下翼板1b及连接上翼板1a与下翼板1b的导引柱1c,在所述转台4上设有收纳凹部21与可朝向所述收纳凹部21而上下移动自如的可动构件40。所述收纳凹部21是以导引柱1c在上的方式以纵姿势设定本体1。
可以使所述可动构件40在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自如,所述上方位置是使所述可动构件40的上部40a突出于收纳凹部21并保持本体1的位置,所述下方位置是使所述上部40a从收纳凹部21拔出并放开本体1的保持的位置。
依照本发明,在可动构件40位于上方位置而保持着本体1的状态下,利用检查用推板33按压拉片2,由此,本体1不会自收纳凹部21脱落。
此外,排出完成品时,是在可动构件40位于下方位置而放开本体1的保持的状态下,可平顺地从收纳凹部21排出完成品。
本发明的所述拉链头组装机包括:设于所述转台4上的左右的拉片压板22,以保持已设定在本体1上的拉片2。
上下移动自如的所述可动构件40当位于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时,利用所述可动构件40使左右的拉片压板22移动到按压解除位置,且上部40a突出于收纳凹部21内而保持着本体1。
依照本发明,已设定于纵姿势的本体1的拉片是由左右的拉片压板22来操作,所以不会落下。
而且,可动构件40在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移动到左右的拉片压板22的按压解除位置时,可以利用检查用推板33按压完成品的拉片2使之转动。
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在所述转台4的检查用推板33的上方,设有与收纳凹部21对向的排出用推板32。
所述收纳凹部21分别在转台4的上面、外周侧的前面进行开口。
在所述转台4上设有第1孔34与第2孔35,所述排出用推板32插通第1孔34并突出于收纳凹部21内,所述检查用推板33插通第2孔35并抵接到可动构件40。
在所述可动构件40设有孔46,当所述可动构件40位于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时,检查用推板33插通孔46而移动到按压拉片2的检查位置。
依照本发明,可利用排出用推板33从收纳凹部21排出完成品。
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其中所述转台4具有转盘4’、及设于所述转盘4’的外周侧的本体设定装置5。
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包括纵向本体20与横向本体30。纵向本体20具有收纳本体1的收纳凹部21。横向本体30具有检查完成品的检查用推板33及把完成品从收纳凹部21排出的排出用推板32。本体设定装置5是以纵向本体20与横向本体30形成钩状而安装在转盘4’的外周侧。本体设定装置5的纵向本体20设有收纳凹部21、左右的拉片压板22。在本体设定装置5的横向本体30设有排出用推板32、检查用推板33。
依照本发明,不需加工转台4而设收纳凹部21、可动构件40、拉片压板22、排出用推板32、检查用推板33、第1孔34、第2孔35。通过在转盘4’上安装装置本体5a,便可构成具有这些元件的转台4。
发明的效果
依照本发明,利用检查用推板(pusher)33按压完成品的拉片2使之转动,并检出此拉片2的转动姿势,由已检出的转动姿势可知道锁销3的弹簧力的大小,所以,可以检查完成品的锁销3的弹簧力的是否具有设定的大小。举例而言,可由拉片2的转动姿势来判断锁销3的弹簧力是否在设定值内,由此,可由拉片2的转动姿势来检查拉链头的锁销3的弹性功能,且可判断伴随着拉片2的转动的拉链头的移动功能与停止功能是否正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拉链头的分解剖面图。
图2是组装后的拉链头的剖面图。
图3是拉链头组装机的概略平面图。
图4是安装着完成品检查装置的部分的概略正面图。
图5是本体设定装置部分的正面图。
图6是本体设定装置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7是本体设定装置部分的平面图。
图8是可动构件的正面图。
图9(a)~9(c)是可动构件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图7的A-A剖面图。
图11是检查锁销的弹簧力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排出完成品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锁销的弹簧力的检查动作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本体
2:拉片
3:锁销
4:转台
4’:转盘
5:本体设定装置
5a:装置本体
12:完成品检查装置
12a:转动姿势检出部
20:纵向本体
21:收纳凹部
22:拉片压板
30:横向本体
32:排出用槽道(chute)
33:检查用推板
34:第1孔
35:第2孔
37:加压用弹簧
40:可动构件
40a:上部
46: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以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组合而成的拉链用的拉链头,包含三个零件,本体1、拉片2及锁销3,且具有停止功能。
本体1的上翼板1a包含爪穴1d、穴1e、突片1f及受片1g,上翼板1a和下翼板1b由导引柱1c连接,导引柱1c具有卡止部1h,而且上翼板1a和下翼板1b中间,形成元件导引部1i。
拉片2具有安装用的开口2a与凸轮部2b,凸轮部2b是位于上翼板1a的突片1f与受片1g之间,并设定至本体1。
锁销3将既定宽度的长条状且具弹性的板材折弯约成コ字型,在弹簧部3a的两端具有钩爪3b及卡止片3c,靠弹簧部3a的一端形成引挂孔3d,而在弹簧部3a中间以冲压加工形成卡止舌片3e。
然后,如图2所示,在爪穴1d插入钩爪3b,且一边在卡止舌片3e插入穴1e,一边在把卡止片3c卡扣在卡止部1h,以在本体1安装锁销3。利用锁销3的弹簧力,钩爪3b是位于从爪穴1d突出于元件导引部1i的停止位置,并将拉片2保持在倒伏姿势。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拉链头组装机具有转台4,按预定角度间歇旋转,此转台4是在转盘4’的外周围,依旋转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本体设定装置5。例如是以45度间隔,设置八个本体设定装置5。
在转台4的周围沿旋转方向等间隔设置本体供给装置6、本体检查装置7、拉片供给装置8、拉片检查装置9、锁销供给装置10、锁销检查装置11、完成品检查装置12、排出装置13,例如是以45度间隔设置。
接着利用上述拉链头组装机,按照如下的叙述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的拉链头。
使转台4停止在一个本体设定装置5与本体供给装置6对向的位置,由本体供给装置6把本体1供给并设定到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
使转台4旋转并停止在上述的本体设定装置5与本体检查装置7对向的位置,以本体检查装置7感测在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上有无本体1。
使转台4旋转并停止在上述的本体设定装置5与拉片供给装置8对向的位置,把拉片2供应并设至已设于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上的本体1。
使转台4旋转并停止在上述的本体设定装置5与拉片检查装置9对向的位置,感测已设定在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的本体1上有无拉片2。
使转台4旋转并停止在上述的本体设定装置5与锁销供给装置10对向的位置,对已设定在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的本体1,供应并设定锁销3。
使转台4旋转并停止在上述的本体设定装置5与锁销检查装置11对向的位置,以所述锁销检查装置11检查已组装到本体1上的锁销3的组装状况。
使转台4旋转并停止在上述的本体设定装置5与完成品检查装置12对向的位置,检查完成品的锁销3的弹簧力。
使转台4旋转并停止在上述的本体设定装置5与排出装置13对向的位置,排出设定在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的完成品(拉链头)。
完成品就是利用锁销3在拉链头的本体1安装了拉片2的拉链用的拉链头。
其次,说明完成品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拉链组装机所组装完成的完成品(拉链头)是如图2所示那样,安装成拉片2可相对于本体1在如图2的实线所示的在打开侧的倒伏姿势、二点划线所示的起立姿势、与三点划线所示的在关闭侧的倒伏姿势之间转动,并利用锁销3的弹簧力把拉片2保持在关闭侧的倒伏姿势或是打开侧的倒伏姿势。在图2中,实线所示的是拉片2保持在打开侧的倒伏姿势。
图2的实线所示的在打开侧的倒伏姿势是与本体1的上翼板1a(本体1的上面)大致呈平行,且使拉链头朝向使链齿分离的打开方向移动的方向,拉片2(凸轮2b)是利用锁销3的弹簧力连接到本体1的上翼板1a。
图2的三点划线所示的关闭侧的倒伏姿势是与本体1的上翼板1a大致平行,且使拉链头朝向使链齿咬合的关闭方向移动的方向,拉片2(凸轮2b)是利用锁销3的弹簧力连接到本体1的上翼板1a。
使打开侧的倒伏姿势的拉片2往图2的箭头方向转动,以抵抗锁销3的弹簧力而转动到二点划线所示的起立姿势,再往箭头方向转动拉片2,反转成三点划线所示的关闭侧的倒伏姿势。
拉片2可是以打开侧的倒伏姿势或是关闭侧的倒伏姿势的任一个安装到本体1上皆可,在此实施形态中,是把本体1以后述那样的以导引柱1c为上方的纵向姿势进行组装,所以是以拉片2在打开侧呈倒伏姿势的方式安装到本体1上。
像这样,拉片2呈打开侧、关闭侧的倒伏姿势时,锁销3的钩爪3b是位于从爪穴1d突出于元件导引部1i的停止位置。
当拉片2呈起立姿势时,利用拉片2的凸轮部2b,锁销3的弹簧部3a会从本体1的上翼板1a往与之远离的方向移位,锁销3的钩爪3b则位于自本体1的元件导引部1i脱离的非停止位置。拉片2的起立姿势包含一直转动到图2的实线所示的位置、与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中间位置的姿势。
依照本发明,使拉片2呈起立姿势,便可使具有此拉片2的拉链头朝往使链齿咬合的关闭方向、分离的打开方向移动。
使拉片2呈倒伏姿势,便可使钩爪3b咬入于链齿之间,而使拉链头以不移动的方式停止。
图2所示的完成品(拉链头)在打开侧的倒伏姿势的拉片2,当利用力F往箭头方向按压时,抵抗锁销3的弹簧力而朝向起立姿势转动。此时,拉片2的转动姿势是由锁销3的弹簧力与力F的大小而决定的。
在此,本发明的完成品在锁销3的弹簧力为设定的大小时,通过以预定的力F按压完成品的拉片2,便可对拉片2的转动姿势(一点划线所示的姿势)进行设定,以预定的力F实际按压组装完成的完成品的拉链头的拉片,并检出此时的拉片2的转动姿势,通过检测所检出的转动姿势是否是设定的转动姿势,便可以检测出锁销3的弹簧力是否具有设定的大小。
本发明的完成品检查装置12如图4所示,具有转动姿势检出部12a,对以预定的力按压拉链头(完成品)的拉片2时拉片2的转动姿势进行检测。
而且,在检出的拉片2的转动姿势与设定的转动姿势不同的场合,则判断锁销3的弹簧力不是设定的大小,而在检出的拉片2的转动姿势是设定的转动姿势时,则判断锁销3的弹簧力是设定的大小。
如图4所示,转台4具有回转自如地安装于机台15的转盘4’、设于此转盘4’的外周侧的本体设定装置5。转台4的上方是设成台座(table)16不转动的程度。
在此台座16上设有托架(bracket)17,且在比此托架17更靠转台4的外周侧突出的部分设有转动姿势检出部12a。
接着将说明本体设定装置5。
进一步,沿转台4的旋转方向的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与此左右方向垂直且从外周侧朝向转台4的旋转中心的水平方向为前后方向。
如图5~图7所示,在转盘4’的外周侧安装着本体设定装置5的装置本体5a。
此装置本体5a是以纵向本体20与横向本体30形成的钩形状,纵向本体20的后面20a是安装在转盘4’的外周面4’a,且横向本体30的下面30a是与转盘4’的上面4’b对向并在上下方向隔离。
纵向本体20的上部具有收纳拉链头的本体1的收纳凹部21。
此收纳凹部21在纵向本体20的上面20b与转台的外周侧的面即前面20c开口,如图5的二点划线所示,本体1的导引柱1c朝上且上翼板1a朝向前方,本体1是以纵向姿势被设定。
拉片2虽然是设定在已设于此收纳部21的本体1,但因为本体1容易因纵姿势而落下,所以在纵向本体20的靠上部处设有拉片保持部,以保持拉片不会落下。
拉片保持部具有左右拉片压板22,各自设置在以纵向本体20的收纳凹部21为界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
此左右拉片压板22,如图7所示,位于设定在本体1上的假想线所示的拉片2左右两侧的位置,且是在按压位置、与按压解除位置之间在左右方向移动自如,此按压位置是在左右方向相对向的一端部23接触夹持拉片2左右端面的位置;按压解除位置则是此一端部23离开拉片2的左右端面的位置。左右拉片压板22承担按压解除方向的外力而可朝向按压解除位置移动,使得拉片2能从前方向后方压入到左右拉片压板22之间。
例如,使拉片压板22的一端部23具有夹持面23a、及与所述夹持面23a的前端连续并朝前后方向的前方的导引面23b,且在平面上大致呈く字型,其左右的夹持面23a为平行的面,且左右导引面23b为与夹持面23a的前端连续且从后部朝往前部逐渐向左右侧倾斜的倾斜面。左右导引面23b的间隔,由后部向前部越来越大,如平面的八字型。
而且,使安装在纵向本体20的弹性构件,例如是板弹簧24,接触左右拉片压板22的另一端部25,并朝按压位置移动拉片压板22,由此,左右拉片压板22的一端部23,位于比图5及图7所示的位置还要稍微接近的位置。
通过这样做,使拉片2处于纵姿势,当从前方朝向后方平行移动而压入到左右拉片压板22的一端部23间的时候,此拉片2的左右端面被压入左右导引面23b,拉片压板22承担朝向按压解除方向的外力,通过此外力,拉片压板22抵抗板弹簧24而往远离的方向移动,因可一直按压到左右夹持面23a为止,所以能以此左右夹持面23a夹持拉片2的左右端面,以保持拉片2。
在纵向本体20的下部具有导引孔26。此导引孔26的上部与收纳凹部21的底部连续,下部在纵向本体20的下面20d开口,且由纵向本体20上所形成的狭缝(slit)状的开口27朝前面20c开口。
可动构件40是可上下移动自如地插入到此导引孔26。
可动构件40如图8所示,朝向左右方向的尺寸(宽)比收纳凹部21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宽)还要大,其上部40a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宽)比收纳凹部21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宽)还要小。
可动构件40的宽度大的部分的左右的端面41与宽度小的部分的左右的上部端面42连续的端面是曲折成由倾斜面43与平行面44构成的大致呈く字状,左右方向的尺寸(即宽)是根据此倾斜面43往下方逐渐变小。平行面44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即宽)是比上部40a的宽还要小,且如图8所示的假想线那样,比起拉片压板22的一端部23的夹持面23a,前后方向的后侧部23c更接近平行面44,由此,拉片压板22是位于前述的夹持拉片2的按压位置。当拉片压板22接近上部40a的端面42时,拉片压板22是位于前述的解除按压位置。也就是说,上部端面42、倾斜面43、平行面44是移动拉片压板22的拉片压板移动部。
可动构件40是由上下移动机构而移动到如图9(a)所示的上方位置、如图9(b)所示的上下中间位置及如图9(c)所示的下方位置。
当可动构件40位于上方位置时,其上部40a是突出于收纳凹部21内,如图5所示那样,把上部40a插入本体1的上翼板1a与下翼板1b之间,保持着本体1不往前方移动。
且,左右的平行面44连接左右的拉片22的一端部23的后侧部23c,拉片压板22位于按压位置。
当可动构件40往下方移动到上下中间位置时,如图9(b)所示,左右的上部端面42连接左右的拉片压板22的一端部23的后侧面23c,使左右的拉片压板22抵抗板弹簧24而一直移动到放开拉片2的保持的按压解除位置为止。
当位于中间位置时,可动构件40的上部40a是突出于收纳凹部21内,可保持本体1。
当可动构件40从上下中间位置进而往下方移动到下方位置时,如图9(c)所示,其上部40a会移动到比收纳凹部21更下方,而放开本体1的保持,且本体1可从收纳凹部21往前方移动。
上下移动机构是利用未图示的弹簧等把可动构件40往上方移动,以保持在前述的上方位置,使设于可动构件40的凸轮从动器45连接到位于未图示的上下移动用凸轮的上下方向且不同位置的凸轮面,由此抵抗弹簧等而移动到中间位置、下方位置。
如图6、图7所示,移动体31是以朝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设于横向本体30上。
如图6所示,在此移动体31上设有排出用推板32,从收纳凹部21推出并排出完成品。
在横向本体30上,以前后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设有检查用推板33,以检查完成品的锁销3的弹簧力。此检查用推板33是利用移动体31(排出用推板3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在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10所示,排出用推板32是突出于纵向本体20的上部所形成的第1孔34,此第1孔34是在收纳凹部21开口。
检查用推板33是突出于纵向本体20的上部所形成的第2孔35,此第2孔35是位于比第1孔34更靠下方的位置,且在比收纳凹部21更靠下方处,在纵向本体20的前面20c开口,并与已设于本体1上的拉片2对向。
排出用推板32移动于如图10所示的待机位置、如图11所示的中间位置、及如图12所示的排出位置之间。
排出用推板32,在待机位置时,是比收纳凹部21还要靠近后方,而与已设定的本体1隔离。
在中间位置,则抵接已设于收纳凹部21的本体1的下翼板1b。
在排出位置时,则贯通第1孔34,通过收纳凹部21,往比纵向本体20的前面20c更前方突出。
检查用推板33移动于如图10所示的待机位置、如图11所示的检查位置、及如图12所示的中间位置之间。
在待机位置时,检查用推板33是位于比可动构件40更后方的位置。
在检查位置时,是插通可动构件40的穴46而比装置本体20的前面20c还要往前方突出。
在中间位置时,则抵接可动构件40的后面。
排出用推板32是由移动机构而移动到前述的各位置。
排出用推板32位于待机位置时,检查用推板33则是位于检查位置。排出用推板32位于排出位置时,检查用推板33则位于中间位置。
将排出用推板32移动到前述的各位置的移动机构是如下所述。
利用未图示的弹簧把移动体31往前移动,排出用推板32通过第1孔34、收纳凹部21,并保持在从纵向本体20的前面20c比前述排出位置更往前方突出的位置。
设于移动体31的凸轮从动器50连接到图10的假想线所示的第1凸轮的凸轮面51a,由此,使排出用推板32抵抗弹簧而移动到待机位置。
如图11的假想线所示,凸轮从动器50连接到第2凸轮52的凸轮面52a,由此,使排出用推板32位于中间位置。
又,中间位置是比待机位置更靠前方,其抵接本体1的下翼板1b,所以,可以不设第2凸轮52,且可从第1凸轮面51a取下凸轮从动器50,而使排出用推板32位于中间位置。
如图12的假想线所示,凸轮从动器50连接到第3凸轮53的凸轮面53a,由此,使排出用推板32位于排出位置。
前述第1凸轮51~第3凸轮53,是沿着以转台4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轨迹,而具有圆弧状的凸轮面,此凸轮面各以预定角度往前后方向偏移而构成其形状,凸轮从动器50接触最靠后方的凸轮面时,排出用推板32则是位于待机位置;当接触下一个凸轮时则是位于中间位置;当接触最靠前方的凸轮面时,则是位于排出位置。
以此方式,可依照转台4的转动,把排出用推板32平顺地(smoothly)移动到各位置。
检查用推板33的移动机构可为排出用推板32的移动机构以外的移动机构,而照前述的位置移动也可,但在本实施形态中是使检查用推板33在排出用推板32的位置、可动构件40的位置,按前述的各位置移动。
前述的构成如下所述。
横向本体30所安装的弹簧承座36与检查用推板33之间设有加压用弹簧37,使检查用推板33插通第2孔35,从纵向本体20的前面20c往比检出位置更前方突出。
检查用推板33所设的挡块(stopper)38插入排出用推板32上所形成的轴方向的沟39。
而且,当排出用推板32位于待机位置时,如图10所示,挡块38抵接沟39的前端部39a,使检查用推板33位于待机位置。
把可动构件40从图10所示的上方位置移动到如图11所示的中间位置,使此可动构件40的孔46与检查用推板33对向,把排出用推板32移动到如图11所示的中间位置,由此,检查用推板33是利用加压用弹簧37的力而移动到检出位置。此检出位置是挡块38抵接到沟39的前端部39a而决定出的。
当把排出用推板32移动到排出位置时,可动构件40是被移动到图12所示的下方位置,所以,可动构件40的孔46是位于比检查用推板33更下方,检查用推板33则抵接可动构件40而位于中间位置。
前述的上下移动机构的上下移动用凸轮具备第1上下移动用凸轮47、第2上下移动用凸轮48。
然后,如图11所示,凸轮从动器45连接第1上下移动用凸轮47的朝下的凸轮面47a,由此,可动构件40位于中间位置。
如图12所示,凸轮从动器45连接第2上下移动用凸轮48的朝下的凸轮面48a,由此,可动构件40位于下方位置。
其次,说明完成品的锁销3的弹簧力的检查动作。
转动转台4,在已设于所述收纳凹部21的本体1上组装了拉片2、锁销3的完成品,是位于与图4所示的转动姿势检出部12a对向的位置。
以可动构件40为上下中间位置,把拉片压板22移动到按压解除位置。
以加压用弹簧37把检查用推板33移动到检查位置,并由此检查用推板33按压安装姿势的拉片2,构成图11的转动姿势。
此时,因为是用可动构件40的上部40a保持着本体1,所以本体1不会从收纳凹部21掉出。
转动姿势检出部12a是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光束照射到拉片2的表面,从自所述表面反射的激光光束的受光高度的位置可检出拉片2的转动角度,也就是转动姿势。
拉片2的按压力F是由加压用弹簧37的弹簧力所决定的预定大小。
对于锁销3的弹簧力具有设定大小的完成品的拉片2,以前述的预定大小的力F按压时,设定拉片2的转动姿势,也就是设定转动角度,并以此时的激光光束的受光高度作为基准高度。
举例而言,在图13的实线所示的转动角度时,此完成品为锁销3的弹簧力具有设定大小的完成品,以预定大小的力F按压此完成品的拉片2时,设定转动姿势,并以此时的激光光束的受光高度12b作为基准位置。
据此,激光光束的受光高度与基准高度12b一致的话,锁销3的弹簧力就是具有设定的大小。
激光光束的受光高度与基准高度12b不同的话,锁销3的弹簧力就不具有设定的大小。
举例而言,锁销3的弹簧力比设定的大小还要小的话,如图13的一点划线所示那样,拉片2的转动角度比设定转动角度还要大,激光光束的受光高度12c超过基准高度12b。
当锁销3的弹簧力比设定的大小还要大时,如图13的二点划线所示那样,拉片2的转动角度比设定转动角度还要小,激光光束的受光高度12d未达基准高度12b。
如前述那样,在检查了完成品的锁销3的弹簧力的大小之后,转动转台4,使完成品与排出装置13对向。
然后,如图12所示,把可动构件40保持在图12所示的下方位置,并分别解除本体1的保持、及拉片的保持,使排出用推板32位于排出位置,把完成品朝向未图示的排出用槽道(chute)排出。
检测拉片2的转动姿势的转动姿势检出部12a,对于拉片2呈设定转动姿势这件事,也可以利用限位开关(limit switch)或是近接开关等的开关来检出,以工业电视(Industrial Television,ITV)拍摄拉片,再检测其画像也可,或是其他元件也可。
在此实施形态中,独立于转盘4’而在另一个装置本体5a设置收纳凹部21、拉片压板22、排出用推板32、检查用推板33而构成本体设定装置5,所以,可制作多个本体设定装置5,且把转盘4’安装于预定位置,由此可构成转台4,所以,不需对转盘4’的多处进行加工而使转台具有本体设定装置5的麻烦作业,便可简单地制作具有多个本体设定装置5的转台4。
进一步,转盘4’较大且容易加工的话,可将收纳凹部21、拉片压板22、各推板32、33等分别设在转盘4’的多个地方,而构成具有本体设定装置5的转台也可。
在前述实施形态中,由于在一个可动构件40上,设置保持本体1的部分(上部40a)及把拉片压板22移动到按压解除位置的拉片按压移动部,因此上述实施形态可减少零件数。
进一步,也可分别设置保持本体1的可动构件及具有拉片移动部的可动构件。
Claims (7)
1.一种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对组装拉链头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进行检查,所述拉链头具备拉链头用的本体(1)、拉片(2)及锁销(3)且具备停止功能,所述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头组装机具有转台(4),所述转台(4)按预定角度间歇转动以组装该拉链头,且在所述转台(4)上设有收纳凹部(21),
所述完成品的拉片(2)可由所述锁销(3)的弹簧力而保持着倒伏姿势,且可转动成抵抗所述锁销(3)的弹簧力而呈起立姿势,
当所述拉片(2)呈倒伏姿势时,所述完成品的锁销(3)由所述锁销(3)的弹簧力而位于停止位置,且利用所述起立姿势的所述拉片(2)抵抗所述锁销(3)的弹簧力而位于非停止位置,
所述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设有:检查用推板(33)与转动姿势检出部(12a),
其中所述检查用推板(33)朝向所述本体(1)已被设于所述拉链头组装机的所述转台(4)的所述收纳凹部(21)上的完成品的所述拉片(2)移动,使所述拉片(2)往所述起立姿势转动,
所述转动姿势检出部(12a)检出由所述检查用推板(33)所转动的所述拉片(2)的转动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完成品的所述锁销(3)的弹簧力为设定的大小时,通过以预定的力(F)按压所述完成品的所述拉片(2),对所述拉片(2)的转动姿势进行设定,
当所述转动姿势检出部(12a)所检出的所述拉片(2)的转动姿势与已设定的所述拉片(2)的转动姿势一致时,视为所述锁销(3)的弹簧力已达到设定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其中在所述转台(4)上设有横向本体(30)及在所述横向本体(30)上移动的所述检查用推板(33),所述检查用推板(33)在检查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在所述横向本体(30)上移动,所述检查位置是所述检查用推板(33)按压所述拉片(2)并使之转动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是所述检查用推板(33)与该拉片(2)分离的位置,
在所述横向本体(30)上设有支撑所述检查用推板(33)的弹簧(37),
所述检查用推板(33)拉伸所述弹簧(37)而往所述检查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其中所述本体(1)具有上翼板(1a)、下翼板(1b)及连接上翼板(1a)与下翼板(1b)的导引柱(1c),在所述转台(4)上设有所述收纳凹部(21)与可朝向所述收纳凹部(21)而上下移动自如的可动构件(40),所述收纳凹部(21)是以所述导引柱(1c)在上的方式以纵姿势设定所述本体(1),
使所述可动构件(40)在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自如,所述上方位置是使所述可动构件(40)的上部(40a)突出于所述收纳凹部(21)并保持所述本体(1)的位置,所述下方位置是使所述上部(40a)从所述收纳凹部(21)拔出并放开所述本体(1)的保持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其中所述拉链头组装机包括:设于所述转台(4)上的左右的拉片压板(22),以保持已设定在所述本体(1)上的所述拉片(2),
上下移动自如的所述可动构件(40)当位于所述上方位置与所述下方位置之间时,利用所述可动构件(40)使左右的拉片压板(22)移动到按压解除位置,且所述上部(40a)突出于所述收纳凹部(21)内而保持着所述本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其中在所述转台(4)的检查用推板(33)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收纳凹部(21)对向的排出用推板(32),
所述收纳凹部(21)分别在所述转台(4)的上面、外周侧的前面进行开口,
在所述转台(4)上设有第1孔(34)与第2孔(35),所述排出用推板(32)插通所述第1孔(34)并突出于所述收纳凹部(21)内,所述检查用推板(33)插通所述第2孔(35)并抵接到所述可动构件(40),
在所述可动构件(40)设有孔(46),当所述可动构件(40)位于所述上方位置与所述下方位置之间时,所述检查用推板(33)插通所述孔(46)而移动到按压所述拉片(2)的所述检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其中所述转台(4)具有:转盘(4’)、及设于所述转盘(4’)的外周侧的本体设定装置(5),
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包括纵向本体(20)与横向本体(30),所述纵向本体(20)具有收纳所述本体(1)的所述收纳凹部(21),所述横向本体(30)具有检查完成品的所述检查用推板(33)及把完成品从所述收纳凹部(21)排出的所述排出用推板(32),
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是由所述纵向本体(20)与横向本体(30)形成的钩状,且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安装在转盘(4’)的外周侧,
在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的所述纵向本体(20)设有所述收纳凹部(21)、所述左右的拉片压板(22),在所述本体设定装置(5)的横向本体(30)设有所述排出用推板(32)、所述检查用推板(33)。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2/079655 WO2014076796A1 (ja) | 2012-11-15 | 2012-11-15 |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完成品検査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7156A CN104797156A (zh) | 2015-07-22 |
CN104797156B true CN104797156B (zh) | 2017-06-30 |
Family
ID=50730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3672.4A Active CN104797156B (zh) | 2012-11-15 | 2012-11-15 | 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97156B (zh) |
TW (1) | TWI492720B (zh) |
WO (1) | WO20140767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1566B (zh) * | 2014-06-24 | 2019-05-17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链牙的检查条件设定方法和拉链链牙检查方法 |
WO2016088218A1 (ja) * | 2014-12-03 | 2016-06-09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の加締め装置 |
CN110547552B (zh) * | 2018-05-30 | 2022-07-29 | Ykk株式会社 | 拉链的制造方法、组装机、单元以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066Y2 (ja) * | 1985-12-17 | 1994-02-09 | 吉田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スライダ−組立機における部品取付装置 |
JP2707007B2 (ja) * | 1991-03-28 | 1998-01-28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引手供給装置 |
JP2501076B2 (ja) * | 1993-04-09 | 1996-05-29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ファスナ―自動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
JPH07111905A (ja) * | 1993-10-19 | 1995-05-02 | Ykk Kk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自動停止装置付きスライダーの検査装置 |
CN1149035C (zh) * | 1999-04-07 | 2004-05-12 |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拉链头自动装配机 |
CN201178743Y (zh) * | 2008-02-25 | 2009-01-14 | 陈曜田 | 拉链头组装机 |
-
2012
- 2012-11-15 CN CN201280073672.4A patent/CN104797156B/zh active Active
- 2012-11-15 WO PCT/JP2012/079655 patent/WO201407679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
- 2013-11-14 TW TW102141369A patent/TWI492720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7156A (zh) | 2015-07-22 |
WO2014076796A1 (ja) | 2014-05-22 |
TW201417738A (zh) | 2014-05-16 |
TWI492720B (zh) | 2015-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23033A (zh) | 拉链用拉链拉头的检查装置 | |
CN104797156B (zh) | 拉链头组装机的完成品检查装置 | |
CN108652143B (zh) | 拉链组装装置的零件安装装置 | |
WO2015128962A1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組立装置 | |
CN106998860B (zh) | 拉链用拉头的加压装置 | |
CN104507350B (zh) | 滑动件组装机的拉片供给装置 | |
WO2015068294A1 (ja) |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スライダー検査装置 | |
JPH0128563B2 (zh) | ||
WO2014076835A1 (ja) |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胴体セット装置 | |
CN104837379B (zh) | 拉链拉头组装机的拉链拉头检查装置 | |
CN104755875A (zh) | 拉链拉头组装机的拉链拉头检查装置 | |
WO2014097424A1 (ja) |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ロックピン組付装置 | |
CN206659300U (zh) | 拉链组装装置的零件安装装置 | |
TWI527529B (zh) | 滑件組合機的拉片保持裝置 | |
TWI551236B (zh) | 拉鏈頭組裝機的鎖針裝配裝置 | |
TWI527530B (zh) | 滑件組裝機 | |
JPH0719289Y2 (ja) |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スライダ−の引上げ装置 | |
CN115902319A (zh) | 一种适用于集成电路测试机的夹持装置 | |
JPS59103611A (ja) |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の開離嵌插具の取付け状態検査機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