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6676B - 显示设备和确定格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和确定格式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96676B CN104796676B CN201510024124.8A CN201510024124A CN104796676B CN 104796676 B CN104796676 B CN 104796676B CN 201510024124 A CN201510024124 A CN 201510024124A CN 104796676 B CN104796676 B CN 1047966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ion
- effective image
- video signal
- analog video
- input analo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19739 L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95 crystalline l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28 coolnes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6—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receiving on more than one standard at wil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确定格式的方法。该显示设备包括: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水平同步频率和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线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与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获得的水平同步频率、所获得的线数和所测量到的与所述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来确定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或类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判断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或类型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该图像显示设备配备有模拟视频输入端子,并且支持具有不同的水平同步频率/垂直同步频率的模拟视频信号的类型。这些图像显示设备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特性值(例如,水平同步频率、垂直同步频率、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并且按与这些判断结果相对应的采样频率将这些输入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日本特开平10-91127描述了用于通过将存储器中所存储的视频信号的特性值与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特性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最合适的格式的视频信号判断技术。
随着模拟视频信号的种类不断增加,仅利用垂直分辨率、水平分辨率或垂直频率来区分模拟视频信号越来越难。例如,在1280个像素×1024条线(60Hz)的视频信号中,存在垂直分辨率相同且水平分辨率相同、但消隐时间段不同或量化时钟定时不同的视频信号。在视频信号仅在消隐时间段或量化时钟频率方面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日本特开平10-91127所述的技术,难以适当地估计视频格式。在不正确地估计了视频格式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视角偏差、视角缺失或图像干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存在可以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或类型的显示设备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以及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与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以及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来确定所述候选格式是否是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包括:测量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以及基于与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和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确定所述候选格式是否是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
通过以下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作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例的投影仪100的示意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格式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格式表的示例性结构和内容的例示。
图4是用于说明帧内的视频信号的示例性结构的例示。
图5A是用于针对各候选格式示出开始时间hStart、开始线vStart、结束时间hEnd和结束线vEnd的示例的表,并且图5B是用于针对各候选格式示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测量值与候选格式的开始时间hStart、开始线vStart、结束时间hEnd和结束线vEnd之间的差值的示例的表。
图6A是用于示出用于计算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B是用于示出用于计算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和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表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参数和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参数之间的关系的例示。
图8A~8D是用于说明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和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彼此重叠的示例性情况的例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第一典型实施例
图1是示出用作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例的投影仪100的示意结构的框图。投影仪100作为视频信号判断设备来工作,并且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不限于投影仪100,并且可以是不同于投影仪100的显示设备。
控制单元101控制投影仪100内的各块。操作单元102接收用户操作。电源单元103控制供给到投影仪100内的各块的电源。
液晶单元104由一个或三个液晶面板等配置成,并且液晶单元104在这些液晶面板上形成图像。液晶驱动单元105根据输入图像信号来使得在液晶单元104的液晶面板上形成图像。光源106从液晶单元104的背侧对液晶单元104进行照明。投影光学系统107将通过使来自光源106的照明光供给至液晶单元104所获得的光学图像投影到屏幕上。光源控制单元108控制光源106的光量等。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09控制投影光学系统107中所包括的变焦透镜和调焦透镜等的操作,以进行变焦和调焦等。
模拟输入单元110从诸如个人计算机(PC)、DVD播放器、电视调谐器等等的视频源接收模拟视频信号,并且模拟输入单元110包括RGB端子和S端子等。A/D转换单元111将来自模拟输入单元110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除执行A/D转换外,A/D转换单元111还可用于测量从模拟输入单元110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的定时和极性。A/D转换单元111可以设置与A/D转换处理有关的各种条件,并根据所设置的条件执行A/D转换。尽管存在包括在所设置的时间段内对模拟输入电压进行积分的双积分方法、使用比较器的并行比较方法和与D/A转换值进行比较的顺次比较方法的各种A/D转换方法,但没有限制要采用哪种方法。
数字输入单元112从视频源接收数字视频信号,并且包括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端子等。在HDMI端子的情况下,还可以与数字视频信号同时地从外部发送控制信号,并且可以通过该控制信号来进行图像显示控制等。将从数字输入单元112所输入的视频信号和图像信号直接发送至图像处理单元117。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113可以从外部设备接收诸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和视频文件等的文件,并且还可以将这些文件写入外部设备。USB接口113可以连接有指示装置、键盘和USB闪速存储器等。
卡接口114相对于卡型记录介质进行诸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和视频文件等的文件的读取和写入。通信单元115经由内联网或因特网发送和接收诸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和视频文件等的文件以及其它指示信号。通信单元115例如由有线LAN或无线LAN等配置成。
内部存储器116存储诸如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和视频文件等的文件,并且内部存储器116由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等的存储单元配置成。内部存储器116存储格式表。该格式表包含投影仪100可以支持的模拟视频信号的类型的各种格式信息或特性信息、以及A/D转换要采用的采样时钟频率。图3示出该表的示例性结构和内容。格式信息例如包括定义水平同步频率、垂直同步频率、每水平线的像素数、每画面的有效水平线数、以及有效图像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的信息。
例如,利用文件重放单元132来重放经由卡接口14所输入的文档文件。文件重放单元132根据该文档文件生成用于向用户显示图像的图像信号,并且将所生成的图像信号输出至图像处理单元117。
图像处理单元117分析从USB接口113、卡接口114和文件重放单元132所获得的图像信号、以及从控制单元101所获得的视频信号等,从而进行适合液晶单元104中的显示的校正。图像处理单元117例如改变图像信号的像素总数以匹配液晶面板的像素总数,并且使所输入的视频信号的帧的总数加倍以进行液晶面板的AC(交流)驱动;因而,图像处理单元117进行适合在液晶面板上形成图像的校正。这里,在液晶面板的AC驱动中,在以交替方式切换施加于液晶面板的液晶的电压的方向的情况下在液晶面板上显示图像,并且该方法利用可以与是在正方向上还是反方向上向液晶施加电压无关地形成图像的液晶面板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正方向所用的图像和反方向所用的图像发送至液晶驱动单元105,因而图像处理单元117执行使视频信号的帧的总数加倍的处理。液晶驱动单元105根据来自图像处理单元117的图像信号来使得在液晶单元104的液晶面板上形成图像。
图像处理单元117可以测量或分析从A/D转换单元111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的各种参数。例如,从外部输入至模拟输入单元110的一些模拟视频信号不包括表示显示开始位置的数据使能(DE)信号。图像处理单元117基于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和输入模拟视频信号来确定显示开始位置等,并且控制单元101基于图像处理单元117的判断结果来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17中的图像处理和A/D转换单元111中的A/D转换。
另外,在以相对于屏幕成角度的方式将图像投影到画面上、并且投影图像例如以梯形形状失真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117对投影图像执行梯形失真校正以改变该图像的形状,从而抵消梯形失真。在要进行梯形失真校正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和/或垂直方向上改变液晶面板上所显示的图像的放大/缩小率。换句话说,利用液晶面板上的图像区域的失真来抵消投影图像的梯形失真。据此,投影图像以接近具有正常高宽比的矩形图像显示区域的状态显示在屏幕上。该梯形失真校正可以基于倾斜传感器118所获得的倾斜角度来自动执行、或者可以通过用户对操作单元102进行操作来执行。
倾斜传感器118检测投影仪100的倾斜。计时器119检测投影仪100的操作时间和投影仪100内的各块的操作时间等。温度计120测量投影仪100内的光源106的温度、液晶单元104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等。
红外线辐射接收单元121和122从投影仪100用的远程控制器或者从其它装置接收红外线辐射,并且将所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101。红外线辐射接收单元121和122配置在投影仪100的前部或后部等。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红外线辐射接收单元121配置于投影仪100的后部,并且红外线辐射接收单元122配置于投影仪100的前部。
焦点检测单元123检测投影仪100和屏幕之间的距离,并且检测焦距。摄像单元124在向着屏幕的方向上进行摄像。屏幕测光单元125测量屏幕所反射的光的光量或亮度。光源测光单元126测量从光源106发出的光的光量或亮度。
显示单元127配置于投影仪100的主体,并且显示投影仪100的状态和警告等。显示控制单元128控制显示单元127。
在例如携带并使用投影仪100的情况下,电池129向投影仪100供给电力。电源输入单元130从外部接收AC电力,将该AC电力整流为预定电压,并且将该预定电压供给至电源单元103。
冷却单元131通过使来自投影仪100的热释放到外部来使投影仪100冷却,并且例如由散热片和风扇配置成。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4用于展开内部存储器116中所存储的程序,并且还用作投影图像的帧存储器等。
现在将说明投影仪100的基本操作。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1响应于来自操作单元102的用于接通电源的指示来控制电源单元103,以使得电源单元103向投影仪100内的各块供给电源,并且使各块处于待机状态。在电源接通之后,控制单元101指示光源控制单元108以使光源106发光。然后,控制单元101基于从焦点检测单元123所获得的焦点距离信息等,来指示投影光学系统107以调整投影光学系统107的焦点。控制单元101指示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09以使投影光学系统107的变焦透镜或调焦透镜进行工作,由此使投影光在屏幕上成像。后面将详细说明焦点的调整。通过上述操作,投影仪100准备好进行投影。
利用图像处理单元117将输入至数字输入单元112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分辨率适合液晶单元104的信号,然后对所获得的信号进行伽玛校正、用于抑制不均匀亮度的校正和梯形失真校正。液晶驱动单元105根据利用图像处理单元117进行了校正的视频信号,使得液晶单元104的液晶面板形成图像。通过来自光源106的照明光对液晶单元104的液晶面板上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光学调制,并且该图像被转换成光学图像。利用投影光学系统107将该光学图像投影到屏幕上。
在正投影光学图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利用温度计120检测光源106等的温度,并且在例如光源106的温度达到或超过40℃的情况下使冷却单元131进行工作,以使光源106冷却。
在对操作单元102进行操作以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指示投影仪100内的各块以执行终止处理。在投影仪100准备好终止时,电源单元103顺次停止向着投影仪100内的各块的电源供给。冷却单元131在电源断开之后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工作,以使投影仪100冷却。
尽管已经说明了在显示从数字输入单元112所输入的视频信号的情况下所执行的操作,但即使在要显示从USB接口113或卡接口114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执行相同的操作。
参考图2~5B,将说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执行的格式确定处理(FMT确定处理)。执行该FMT确定处理以确定输入至模拟输入单元110的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或类型。图2是用于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FMT确定处理的流程图。图3是用于说明格式表(FMT表)的示例性结构和内容的例示。作为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示例,将说明输入至模拟输入单元110的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名称为图3所示的1280×1024_E的情况。
投影仪100在检测到将模拟视频信号输入至模拟输入单元110时,开始图2所示的FMT确定处理。例如,在A/D转换单元111从模拟输入单元110检测到输入信号的同步信号的情况下,A/D转换单元111利用中断向控制单元101通知该检测。可选地,控制单元101可以通过对A/D转换单元111进行轮询,来判断是否将同步信号输入至A/D转换单元111。作为用于开始FMT确定处理的触发,可以采用输入至模拟输入单元110的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或类型的改变、或者其它条件。
在从A/D转换单元111接收到表示输入了模拟视频信号的通知时,控制单元101开始图2所示的FMT确定处理。
在步骤S201中,控制单元101读出与内部存储器116中所存储的FMT表相对应的信息(FMT_TBL),然后将该信息载入到RAM 134上。
在步骤S202中,控制单元101访问A/D转换单元111以经由总线获得表示水平同步频率fh和垂直线的总数Nv的信息,然后将该信息载入到RAM 134上。
在步骤S203中,控制单元101在RAM 134内所存储的与FMT表相对应的信息(FMT_TBL)中、搜索水平同步频率和垂直线的总数与从A/D转换单元111获得的水平同步频率和垂直线的总数相接近的格式,并且将该格式设置为候选格式。在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示例中,控制单元101搜索如下格式,其中该格式的水平同步频率与步骤S202中所获得的水平同步频率fh相差0.5KHz以下,并且其垂直线的总数与步骤S202中所获得的垂直线的总数Nv相差2以下。
例如,如图3所示,在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名称为1280×1024_E的情况下,模拟视频信号的水平同步频率和垂直线的总数分别为63.378KHz和1056(参考图3的栏301和313)。水平同步频率与1280×1024_E的水平同步频率相差了0.5KHz以下的格式为1280×1024_A、1280×1024_B、1280×1024_C、1280×1024_D、1280×1024_E和1280×1024_F。垂直线的总数与1280×1024_E的垂直线的总数相差了2以下的格式为1280×1024_B、1280×1024_C和1280×1024_E。因此,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格式为1280×1024_B、1280×1024_C和1280×1024_E。
在图3中,栏301左侧的栏(FMT_NAME)表示格式名称。栏301(hSync Freq)表示水平同步频率(KHz)。栏302(hResol)表示与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相对应的像素的总数(像素),并且栏303(hResol时间)表示与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相对应的时间(msec)。栏304(hSw)表示与水平同步信号的宽度相对应的像素的总数(像素)。栏305(hBp)表示与水平后沿(horizontal back porch)相对应的像素的总数(像素),并且栏306(hFp)表示与水平前沿相对应的像素的总数(像素)。栏307(hSw+hBp时间)表示与如下总和相对应的时间(msec),其中该总和为与水平同步信号的宽度相对应的像素的总数和与水平后沿相对应的像素的总数之和。栏308(vSync Freq)表示垂直同步频率(Hz)。栏309(vResol)表示与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对应的线的总数(线)。栏310(vSw)表示与垂直同步信号的宽度相对应的线的总数(线)。栏311(vBp)表示与垂直后沿相对应的线的总数(线),并且栏312(vFp)表示与垂直前沿相对应的线的总数(线)。栏313(vTotal)表示垂直线的总数(线)。栏314(采样时钟)表示采样时钟频率(MHz)。
因而,在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示例中,在步骤S203中,控制单元101在与FMT表相对应的信息(FMT_TBL)中搜索1280×1024_B、1280×1024_C和1280×1024_E。控制单元101将如下的采样时钟频率设置在A/D转换单元111中,其中该采样时钟频率是对应于在与FMT表相对应的信息(FMT_TBL)中进行搜索所找到的格式的采样时钟频率中最高的频率。通过这样,可以提高在步骤S204中由图像处理单元117测量时间和线的总数的精度。可选地,控制单元101可以将处于A/D转换单元111的分辨率的上限的采样时钟频率设置在A/D转换单元111中。
在步骤S204中,基于A/D转换单元111中所设置的采样时钟频率,图像处理单元117测量从水平同步信号起直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为止的时间、从水平同步信号起直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束位置为止的时间、从垂直同步信号起直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为止的线的总数、以及从垂直同步信号起直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束位置为止的线的总数。这里,将水平同步信号的前缘(leadingedge)指定为用于测量时间的开始位置,并且将垂直同步信号的前缘指定为用于测量线的总数的开始位置。图像处理单元117向控制单元101通知这四个测量结果。
参考图4,将说明用于测量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以及该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方法。图4示出7(个像素)×7(条线)的视频信号的示例。纯白像素与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相对应,并且其余的阴影像素表示基准水平、或者换句话说表示黑色。图像处理单元117例如根据从A/D转换单元111输出的视频数据(例如,R、G和B中的任一个)来检测除黑色以外的像素的输入。换句话说,在A/D转换的范围为0~255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117例如根据从A/D转换单元111输出的视频数据(例如,R、G和B中的任一个)来检测值非0的像素的输入。
更具体地,在图像处理单元117检测到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输入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输入之后,图像处理单元117开始对采样时钟的输入总次数和水平同步信号的输入总次数进行计数。然后,为了检测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图像处理单元117按采样时钟频率的输入定时测量从A/D转换单元111输出的视频数据的振幅值。在检测到有效图像区域之后,图像处理单元117确定针对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以及该有效图像区域的最后一条线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通过这样,图像处理单元117获得以下内容作为确定结果:与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开始位置相对应的采样时钟的输入总次数、与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结束位置相对应的采样时钟的输入总次数、与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开始位置相对应的水平同步信号的输入总次数、以及与有效图像区域的最后一条线的开始位置相对应的水平同步信号的输入总次数。图像处理单元117将这些测量结果存储在图像处理单元117的内部寄存器中。
之后,每次检测到垂直同步信号的输入时,图像处理单元117重复对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测量以及对有效图像区域的最后一行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测量。
在图像处理单元117接收到下一垂直同步信号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117将与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开始位置相对应的采样时钟的输入总次数存储在内部寄存器中,作为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在此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117还将与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结束位置相对应的采样时钟的输入总次数存储在内部寄存器中,作为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束位置。在此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117还将与有效图像区域的第一条线的开始位置相对应的水平同步信号的输入总次数存储在内部寄存器中,作为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在此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117还将与有效图像区域的最后一条线的开始位置相对应的水平同步信号的输入总次数存储在内部寄存器中,作为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束位置。
通过在每次输入垂直同步信号时执行这种操作,图像处理单元117可以检测输入模拟视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各帧图像中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在图4所示的视频信号的情况下,关于水平方向,图像处理单元117将表示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落在第三个像素上且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束位置落在第七个像素上的信息存储在内部寄存器中。关于垂直方向,图像处理单元117将表示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落在第三条线上且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束位置落在第七条线上的信息存储在内部寄存器中。可选地,可以基于采样时钟频率,将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以及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分别换算成时间。
在假定控制单元101设置在A/D转换单元111中的采样时钟频率为100MHz的情况下,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由于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落在第三个像素上,因此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落在水平同步信号之后的30ns的位置或定时。以相同方式,计算出水平方向上的结束位置落在水平同步信号之后的70ns的位置或定时。
在步骤S205中,控制单元101根据A/D转换单元111中所设置的采样时钟频率来计算开始时间hStart和结束时间hEnd。这里,开始时间hStart与在水平同步信号和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之间的时间相对应。结束时间hEnd与在水平同步信号和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束位置之间的时间相对应。以相同方式,控制单元101根据A/D转换单元111中所设置的采样时钟频率来计算开始线vStart和结束线vEnd。这里,开始线vStart与包括在垂直同步信号和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之内的线的总数相对应。结束线vEnd与包括在垂直同步信号和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束位置之内的线的总数相对应。
图5A示出步骤S203中所找到的三个候选格式(即,1280×1024_B、1280×1024_C和1280×1024_E)中每一个的开始时间hStart、结束时间hEnd、开始线vStart和结束线vEnd。在图5A中,栏501左侧的栏(FMT_NAME)表示格式名称。栏501表示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时间hStart(msec),并且栏502表示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束时间hEnd(msec)。栏503表示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线vStart(线),并且栏504表示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束线vEnd(线)。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示例中,已将格式名称为1280×1024_E的模拟视频信号输入至模拟输入单元110。因而,基于步骤S205中的计算结果,控制单元101获得与格式名称为1280×1024_E的候选格式相同的开始时间hStart、开始线vStart、结束时间hEnd和结束线vEnd(参考图5A)。然后,基于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开始时间hStart、开始线vStart、结束时间hEnd和结束线vEnd来定义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
在步骤S206中,控制单元101计算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步骤S203中所找到的至少一个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
图5B是示出步骤S205中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与步骤S203中所找到的每一个候选格式的开始时间hStart、开始线vStart、结束时间hEnd和结束线vEnd之间的差值的表。由于已将文件名称为1280×1024_E的模拟视频信号输入至模拟输入单元110,因此步骤S205中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与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开始时间hStart、开始线vStart、结束时间hEnd和结束线vEnd之间的差值各自变为零。在图5B中,栏511左侧的栏(FMT_NAME)表示格式名称。栏511表示在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开始时间hStart与各候选格式的开始时间hStart之间的差值hStart_diff(msec),并且栏512表示在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结束时间hEnd与各候选格式的结束时间hEnd之间的差值hEnd_diff(msec)。栏513表示在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开始线vStart与各候选格式的开始线vStart之间的差值vStart_diff(线),并且栏514表示在步骤S205中计算出的结束线vEnd与各候选格式的结束线vEnd之间的差值vEnd_diff(线)。
图6A和6B示出用于示出用于计算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的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用于说明表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参数和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参数之间的关系的例示。在图7中,利用实线表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并且利用虚线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MEAS_hStart表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测量值),并且MEAS_hEnd表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束位置(测量值)。MEAS_vStart表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测量值),并且MEAS_vEnd表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束位置(测量值)。在步骤S205中通过控制单元101来计算MEAS hStart、MEAS hEnd、MEAS vStart和MEAS vEnd。TBL_hStart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并且TBL_hEnd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束位置。TBL_vStart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并且TBL_vEnd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束位置。控制单元101基于与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16中的FMT表相对应的信息(FMT TBL),计算TBL hStart、TBL hEnd、TBL vStart和TBL vEnd。
可以通过从MEAS_hEnd中减去MEAS_hStart来获得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时间段MEAS_hResolTime。可以通过从MEAS_vEnd中减去MEAS_vStart来获得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垂直时间段(或线的总数)MEAS_vResol。可以通过从TBL_hEnd减去TBL_hStart来获得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时间段TBL_hResolTime。可以通过从TBL_vEnd减去TBL_vStart来获得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垂直时间段(或线的总数)TBL_vResol。可以通过控制单元101来计算水平时间段MEAS_hResolTime、垂直时间段MEAS_vResol、水平时间段TBL_hResolTime、和垂直时间段TBL_vResol。
图8A~8D是用于说明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和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彼此重叠的示例性情况的例示。实线表示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并且虚线表示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
参考图6A和6B,将说明用于将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和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进行比较的处理、以及用于计算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的处理。
控制单元101在步骤S601~S609中计算水平重叠时间段(对应于水平方向上的重叠率),在步骤S610~S618中计算垂直重叠时间段(垂直方向上的重叠率),并且在步骤S619中计算重叠率。
在步骤S601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hEnd<MEAS_hStart和TBL_hStart>MEAS_hEnd中的任一个是否成立。如果这两个条件中的任意条件成立(步骤S601中为“真”),则在步骤S602中,控制单元101判断为水平重叠时间段为0。在图8A所示的情况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和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彼此完全没有重叠。
如果在步骤S601中判断为“假”,则在步骤S603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B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hEnd<MEAS_hStart和TBL_hStart>MEAS_hEnd这两者是否成立。如果该两个条件成立(步骤S603中为“真”),则在步骤S604中,控制单元101将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时间段MEAS_hResolTime确定为水平重叠时间段。在图8B所示的情况中,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范围包括在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范围内。
如果在步骤S603中判断为“假”,则在步骤S605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C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hEnd>MEAS_hStart和TBL_hStart<MEAS_hEnd这两者是否成立。如果该两个条件成立(步骤S605中为“真”),则在步骤S606中,控制单元101将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时间段TBL_hResolTime确定为水平重叠时间段。在图8C所示的情况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范围包括在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范围内。
如果在步骤S605中判断为“假”,则在步骤S607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D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hStart和MEAS_hStart中的哪一个与水平同步信号更接近。如果在步骤S607中判断为TBL_hStart<MEAS_hStart成立(步骤S607中为“真”),则在步骤S608中,控制单元101将通过从TBL_hEnd中减去MEAS_hStart所获得的结果确定为水平重叠时间段。如果在步骤S607中判断为TBL_hStart<MEAS_hStart不成立(步骤S607中为“假”),则在步骤S609中,控制单元101将通过从MEAS_hEnd中减去TBL_hStart所获得的结果确定为水平重叠时间段。在图8D所示的情况中,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范围和有效图像区域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范围彼此部分重叠。
通过这些判断和计算,控制单元101可以确定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和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关系与图8A~8D所示的情况中的哪个情况相对应,并且由此可以确定与水平方向上的重叠率相对应的水平重叠时间段。
在步骤S610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A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vEnd<MEAS_vStart和TBL_vStart>MEAS_vEnd中的任一个是否成立。如果这两个条件中的任意条件成立(步骤S610中为“真”),则在步骤S611中,控制单元101确定为垂直重叠时间段为0。
如果在步骤S610中判断为“假”,则在步骤S612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B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vEnd<MEAS_vStart和TBL_vStart>MEAS_vEnd这两者是否成立。如果该两个条件成立(步骤S612中为“真”),则在步骤S613中,控制单元101将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垂直时间段(或线的总数)MEAS_vResol确定为垂直重叠时间段。
如果在步骤S612中判断为“假”,则在步骤S614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C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vEnd>MEAS_vStart和TBL_vStart<MEAS_vEnd这两者是否成立。如果该两个条件成立(步骤S614中为“真”),则在步骤S615中,控制单元101将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垂直时间段(或线的总数)TBL_vResol确定为垂直重叠时间段。
如果在步骤S614中判断为“假”,则在步骤S616中,控制单元101判断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图8D所示的情况相对应。具体地,控制单元101判断TBL_vStart和MEAS_vStart中的哪一个与垂直同步信号更接近。如果在步骤S616中判断为TBL_vStart<MEAS_vStart成立(步骤S616中为“真”),则在步骤S617中,控制单元101将通过从TBL_vEnd中减去MEAS_vStart所获得的结果确定为垂直重叠时间段。如果在步骤S616中判断为TBL_vStart<MEAS_vStart不成立(步骤S616中为“假”),则在步骤S618中,控制单元101将通过从MEAS_vEnd中减去TBL_vStart所获得的结果确定为垂直重叠时间段。
通过这些判断和计算,控制单元101可以确定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和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关系与图8A~8D所示的情况中的哪个情况相对应,并且由此可以确定与垂直方向上的重叠率相对应的垂直重叠时间段。
在步骤S619中,控制单元101计算重叠率(%)=(水平重叠时间段×垂直重叠时间段/测量区域)×100。这里,该测量区域是通过将步骤S204中所确定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时间段乘以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垂直时间段所计算出的。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的水平时间段是通过从结束时间hEnd中减去开始时间hStart所计算出的。步骤S204中测量出的有效图像区域的垂直时间段是通过从结束线vEnd中减去开始线vStart所计算出的。
控制单元101针对步骤S203中所找到的至少一个候选格式全部进行步骤S206所示的处理(即,如图6A和6B所示的用于计算重叠率的处理)。据此,计算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与步骤S203中所找到的至少一个候选格式各自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
在步骤S207中,控制单元101将重叠率最大的候选格式确定为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在针对图5B所示的示例计算重叠率的情况下,候选格式1280×1024_B的重叠率为95.77%,候选格式1280×1024_C的重叠率为99.21%,并且候选格式1280×1024_E的重叠率为100%。结果,将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或类型确定为1280×1024_E。
控制单元101从RAM 134读出针对步骤S207中确定的格式所指定的采样时钟频率(参考图3的栏314),并且将该采样频率设置在A/D转换单元111中。然后,A/D转换单元111按控制单元101所设置的采样时钟频率将来自模拟输入单元110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这样,可以在抑制视角缺失等的发生的情况下执行A/D转换。
要注意,在步骤S605中判断为“真”时、存在两个以上的重叠率超过100%的候选格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重叠率更接近100%的候选格式。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尽管已经使用图像显示时间段和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具体为同步信号的宽度+后沿时间段)作为用于定义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有效图像区域的信息,但作为代替,还可采用不同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前沿时间段来计算重叠率。
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各个功能块并非必须是个体硬件。换句话说,这些功能块中的一些功能块的功能例如可以由单个硬件来实现。另外,单个功能块的功能或功能块的功能可以通过几个硬件协作进行工作来实现。此外,可以经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已加载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各个功能块的功能。
第二典型实施例
可以使用程序来实现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各种功能、处理和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在下文,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将用于实现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各种功能、处理和方法中的至少一个的程序称为“程序X”。此外,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将用于执行程序X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Y”。计算机Y的示例包括个人计算机、微计算机和中央处理单元(CPU)。
可以通过计算机Y执行程序X来实现第一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各种功能、处理和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将程序X经由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供给至计算机Y。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硬盘装置、磁性存储装置、光学存储装置、磁光存储装置、存储卡、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非瞬态存储介质。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和等同结构。
Claims (6)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以及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与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以及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来确定所述候选格式是否是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
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计算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与所述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以确定所述候选格式是否是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与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以及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是基于相对于水平同步信号的时间来计算的,以及
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是基于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的线的总数来计算的。
4.一种确定格式的方法,包括:
测量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有效图像区域;以及
基于与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和与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确定所述候选格式是否是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
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与所述候选格式的有效图像区域的重叠率,以确定所述候选格式是否是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测量到的有效图像区域有关的信息包括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以及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是基于相对于水平同步信号的时间来计算的,以及
所述输入模拟视频信号的所述有效图像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是基于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的线的总数来计算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06271 | 2014-01-16 | ||
JP2014006271A JP6366280B2 (ja) | 2014-01-16 | 2014-01-16 | 映像信号判定装置、映像信号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6676A CN104796676A (zh) | 2015-07-22 |
CN104796676B true CN104796676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352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24124.8A Active CN104796676B (zh) | 2014-01-16 | 2015-01-16 | 显示设备和确定格式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60306B2 (zh) |
JP (1) | JP6366280B2 (zh) |
CN (1) | CN1047966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73916B1 (ko) * | 2014-12-16 | 2015-12-02 | (주)넥스트칩 | 영상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JP6598139B2 (ja) * | 2016-03-31 | 2019-10-30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8920572B (zh) * | 2018-06-22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公交信息处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20023B2 (ja) * | 1996-09-18 | 2001-10-2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H10124021A (ja) * | 1996-10-16 | 1998-05-15 | Sony Corp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
JP3228179B2 (ja) * | 1997-05-15 | 2001-11-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US7136098B1 (en) * | 1998-10-23 | 2006-11-14 | Smith & Nephew, Inc. | Image illumination optimizing |
JP2000305555A (ja) | 1999-04-19 | 2000-11-02 | Sony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2023715A (ja) * | 2000-07-12 | 2002-01-25 | Sony Corp | 表示制御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ならびに、表示装置制御方法 |
JP4613403B2 (ja) * | 2000-08-25 | 2011-01-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
US20040156076A1 (en) * | 2002-09-17 | 2004-08-12 | Atsushi Togami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product |
CN1294479C (zh) | 2004-03-25 | 2007-01-10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模拟视频信号模式自动识别方法 |
US7911536B2 (en) * | 2004-09-23 | 2011-03-22 | Intel Corporation | Screen filled display of digital video content |
JP2006234873A (ja) * | 2005-02-22 | 2006-09-07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その表示モード判別方法 |
JP4363464B2 (ja) | 2007-06-22 | 2009-11-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映像信号処理方法 |
JP2009080171A (ja) * | 2007-09-25 | 2009-04-16 | Nec Electronics Corp | 信号処理装置 |
US7956904B2 (en) * | 2007-10-23 | 2011-06-07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Image file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image file reproduction method |
JP2009182779A (ja) * | 2008-01-31 | 2009-08-13 | Nec Electronics Corp | 信号処理方法及び回路 |
JP5459982B2 (ja) * | 2008-06-02 | 2014-04-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信号処理方法 |
WO2010084604A1 (ja) * | 2009-01-23 | 2010-07-29 |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
WO2011039852A1 (ja) | 2009-09-30 | 2011-04-07 |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
US20110299605A1 (en) * | 2010-06-04 | 2011-12-08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resolution adaptation |
WO2012046536A1 (ja) * | 2010-10-04 | 2012-04-12 |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一覧表示方法、及び画像一覧表示プログラム |
JPWO2012111120A1 (ja) * | 2011-02-17 | 2014-07-03 |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クロック周波数調整方法 |
US8817109B1 (en) * | 2013-06-24 | 2014-08-26 | Advanced Testing Technologies, Inc. | Techniques for capturing and generating a DVI signal |
-
2014
- 2014-01-16 JP JP2014006271A patent/JP63662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12 US US14/594,962 patent/US95603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1-16 CN CN201510024124.8A patent/CN10479667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6676A (zh) | 2015-07-22 |
JP2015135388A (ja) | 2015-07-27 |
US20150201151A1 (en) | 2015-07-16 |
US9560306B2 (en) | 2017-01-31 |
JP6366280B2 (ja) | 2018-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04760B (zh) |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TWI266224B (en) |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rojector, information memory media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US9082332B2 (en) | Mode detect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 |
US7626600B2 (en) | Projection-type image display system, projector,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mage projection method | |
WO2016112704A1 (zh) | 调节投影仪焦距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4796676B (zh) | 显示设备和确定格式的方法 | |
KR20150072090A (ko) | 관심 영역 검출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JP2004535610A (ja) | カメラビュー内の制御可能なディスプレイの前にある物体の位置の決定のための前景および背景画像データのロバストな分離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9686447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07194741A (ja) | フリッカ映像検出装置、フリッカ映像検出プログラム、映像表示装置、不適正輝度画素数算出方法及びフリッカ検出方法 | |
WO2014101804A1 (zh) | 热像选择装置和热像选择方法 | |
JP2009003787A (ja) | 対象物検出装置、対象物検出プログラム及び対象物検出システム | |
JP201619189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6120557B2 (ja) | 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17044995A (ja) | 表示装置 | |
JP2019220752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US9936159B2 (en) | Display control device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based on image signals | |
JP2016191897A (ja) | 表示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15125294A (ja)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20115639A (ja) | 表示装置 | |
JP2013025719A (ja) | 対象物検出装置、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JP3435221B2 (ja) | カーソル表示装置 | |
CN115993191A (zh) | 热像匹配更新装置和热像匹配更新方法 | |
JP2017016565A (ja) | 画像投写システム | |
JP2019161565A (ja) | 映像サイズ調整装置、映像サイズ調整システム、及び映像サイズ調整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