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8485A - 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 Google Patents
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78485A CN104778485A CN201510208853.9A CN201510208853A CN104778485A CN 104778485 A CN104778485 A CN 104778485A CN 201510208853 A CN201510208853 A CN 201510208853A CN 104778485 A CN104778485 A CN 1047784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ance
- preset distance
- processor
- rfid
- intelli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以及一种智能箱包。物体监控系统包括:与第一物体关联的RFID读写器、与第二物体关联的RFID标签以及与RFID读写器关联的处理器,其中:RFID读写器用于向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并接受被激活的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RFID标签用于接收激活信号,并向RFID读写器发送返回信号;并且处理器用于根据激活信号和返回信号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两个物体间距离的监控。在一种实现中,RFID读写器可以嵌入在智能箱包中,RFID标签可以设置在与钱包关联的物体,例如用户身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监控领域,具体涉及物体监控方案,尤其涉及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背景技术
现有物体监控和防盗技术大多数是利用物理技术,比如磁感,光感,热感等。也存在利用蓝牙技术进行监控和防盗,但是蓝牙要求监控方和被监控方都必须是有源的,这样就具有局限性,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太强,对监控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物体遗失或被盗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一个或多个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体监控系统,包括与第一物体关联的RFID读写器、与第二物体关联的RFID标签以及与RFID读写器关联的处理器,其中:RFID读写器用于向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并接受被激活的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RFID标签用于接收激活信号,并向RFID读写器发送返回信号;并且处理器用于根据激活信号和返回信号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箱包,包括RFID读写器和处理器,其中:RFID读写器用于向附着在参考对象上的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并接受被激活的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激活信号和返回信号确定智能箱包与参考对象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物体监控方法,包括:与第一物体关联的RFID读写器向与第二物体关联的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RFID读写器接收被激活的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以及根据激活信号和返回信号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本申请提供的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两个物体间距离的监控,由于RFID标签是被动的,可以做成任何形状和大小,比如只需要做成贴纸贴在皮带上即可,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性较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物体监控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框图1000;
图2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RFID读写器的一个示例性结构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源RFID标签的一个示例性电路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箱包的一个示例性应用场景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物体监控方法的一个示例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在下面的描述中,大量具体细节被阐述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完整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
本申请的物体监控系统采用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物体之间。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指的是射频识别,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系统可以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该系统还可以通过各种连接方式与计算机系统相连以便完成更复杂的计算与分析。
RFID系统一般至少包括两种基本器件: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可以由一个读写器对应多个标签,也可以是多个读写器对应多个标签。RFID标签可以进一步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其中,有源标签又称主动式标签,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集成电路IC芯片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讯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较大的记忆体容量可以用来储存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些附加讯息。无源标签又称被动式标签,没有内部供电电源。无源标签的内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这些电磁波是由RFID读取器发出的。当无源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读取器发出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标识ID号(全球唯一标示ID),还可以包括预先存储在标签内存储器(例如,电可擦只读存储器EEPROM)中的数据。
RFID读写器可以与各种有源的物体和设备关联。RFID标签适用范围更广,可以与各种物体关联,由于RFID标签可以是无源的,因此可以被做成任何形状和大小,例如可以做成贴纸贴在任何地方,如皮带、纽扣、钥匙等的表面,还可以贴在人体或动物体表防止走丢。出于示例描述目的以及为了简洁起见,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结合RFID读写器和无源RFID标签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物体监控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框图1000。
如图1所示,物体监控系统1000包括与第一物体300关联的RFID读写器100、与第二物体400关联的RFID标签200以及与RFID读写器100关联的处理器110。在一些实现中,第一物体可以为各种有源设备,诸如终端设备、服务器等。在这些实现中,RFID读写器可以集成、嵌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而与第一物体关联,由此通过第一物体提供电源。进一步的,处理器可以与RFID读写器中已有处理器共用也可以与有源设备中已有处理器共用。在另一些实现中,若RFID读写器自带电源,则第一物体也可以是无源的各种物体。在这些实现中,处理器可以与RFID读写器中已有处理器共用。第二物体可以是各种参考物体,如人体的衣物、大的箱包等,也可以是行李箱、窨井盖、机器零件等各种需要防盗的设备,还可以是电话卡、银行卡、钥匙等小的物件。
图2a示出了RFID读写器100的一个示例性结构框图。如图2a所示,RFID读写器100的核心部分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101。它能独立完成对符合ISO 15693标准标签的所有操作,它还具有与用户主系统的串行通信能力,可根据用户系统的命令完成对RFID标签的读写操作,并将所得数据返回给用户系统,这个用户系统可以是一个PC机310或一个用户主控模块320例如主控板。RFID读写器提供多种通信方式与用户系统进行通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联接。从图2a中可以看出,RFID读写器100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101、RS232通信电路105、TTL电平通信接口106、RFID基站电路107、RFID天线108、复位电路102、LED显示驱动103和蜂鸣器驱动104等。
图2b示出了RFID标签200的一个示例性电路结构图。RFID标签200主要包括谐振天线电路基本单元210和标签工作芯片220。如图2b所示,左边的虚线框中表示的是谐振天线电路基本单元210包括电感L211、电容C212以及电阻R213。右边的虚线框中表示的是标签工作芯片220,芯片的激活电压或者说工作电压为Vactive224。标签工作芯片220包括芯片的检波电路单元D 221、芯片电路的储能电容Csuppy222以及实现标签电路激活状态的模块Active Circuit223。其中,实现标签通信协议的模块在图中未示出。
返回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读写器100用于向RFID标签200发送激活信号10并接受被激活的RFID标签200发送的返回信号20;RFID标签200用于接收激活信号10,并向RFID读写器100发送返回信号20;以及处理器110用于根据激活信号10和返回信号20确定第一物体300与第二物体400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RFID读写器100发送的激活信号10例如可以为带有一定能量、具有一定强度的电磁波,用以激活RFID标签200的芯片并使其发送返回信号20,其中返回信号20可以携带RFID标签200的身份识别信息等。RFID读写器100还可以通过激活信号10对RFID标签200进行信息的读写操作。与RFID读写器100关联的处理器110通过分析激活信号10和返回信号20以确定第一物体300与第二物体400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其中,预定距离可为用户预设。例如若第一物体为钱包,第二物体为人体时,可设置预定距离为0.5m或1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体可以为具有RFID功能的手机,即RFID读写器100可以设置在手机中,RFID标签200可以为其他参考对象,如衣物、手提包等,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通过参考对象可以监控手机,同理通过手机也可以监控参考对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以有多个RFID标签,如可以将RFID读写器设置在手提包内,分别给手机、钱包、钥匙、公交卡等常用物件设置RFID标签,当其中有任何一个与手提包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如忘带或遗失了,RFID读写器都能马上提醒,并通过读取到的RFID标签上的信息告知是什么东西遗失了。当然,也可以将RFID标签设置在老人、儿童和宠物身上,以防止走丢。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有多个RFID读写器,如可以给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均绑定RFID读写器,可以将RFID标签设置在人体的衣物上,当手机和钱包中任一与人体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时,都能马上发出报警信息。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有多个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时,并且RFID均连接在同一个计算机系统中或均通过网络连接在同一个服务器上时,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对每一个RFID标签进行定位和路径记录与追踪。上述方法可以用于采矿或勘探时对工作人员的定位和追踪,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还配置用于根据返回信号20的强度信息确定第一物体300与第二物体400间的相对距离。其中,处理器110可以根据返回信号20的强度是否低于预定强度,来确定第一物体300与第二物体400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预定强度可以根据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测试来确定。例如,当信号强度为s1时,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二者之间的距离为d1,当信号强度为s2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为d2,等等。由此可以获得一组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测试数据。基于这些测试数据可以构建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关系模型或者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列表。因此,当确定了预定距离时,可以应用所构建的关系模型或对应列表确定相应的预定强度。取决于所监控的物体,可以设置不同的预定距离。例如,对于钱包、钥匙一类随身物品而言,可以设置其预定距离为1米。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还配置用于根据场景不同而设置不同预定距离。例如,在工作场所可以设置预定距离为20m,在家可以设置预定距离为10m,在公交地铁或商场等公共场所时,可以设置预定距离为5m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还可以包括计时单元(图中未示出)。计时单元可以用于计算发出激活信号10到收到返回信号20所花费的时间,然后由处理器110根据信号传递的速度和时间计算出第一物体300与第二物体400之间的距离,然后进一步确定该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物体监控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110关联的报警单元120,用于响应于处理器110确定距离超出预定距离,发出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号可例如为发出与报警相关的声音,如类似于警车的声音,或者是其他响度比较高、比较有震慑力的声音,也可以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向报警中心报警,或者向用户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如特殊的铃声、振动等,还可以伴有灯光闪烁等。也可以是上述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结合,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物体监控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110关联的传感器130,可以用于采集场景信息。其中,采集场景信息可以包括定位、拍照、录音、录视频以及上述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根据传感器130采集的场景信息设置预定距离,例如定位传感器定位现在所在地是用户预先设置的工作场所,则可以设置预定距离为工作场所对应的预定距离,如20m。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处理器110确定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时,则可以判断钱包丢失或遗忘,可以启动传感器采集场景信息并反馈给外部设备。其中,外部设备可以是经由无线连接方式如蓝牙与第一物体300上的RFID读写器100相连,也可以是直接经由网络与RFID读写器100相连。外部设备可以例如为第一物体300(例如钱包)的用户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以及可穿戴设备等。传感器采集信息的频率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例如设置为每30秒采集一次,传感器采集信息的频率也可以根据状态不同而变化,如平时在各种场景之间切换时,可以设置得稍微低一点,如一分钟采集一次;又如当判断距离超出预定距离时,采集信息的频率可以设置得高一点,如每10秒采集一次。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还可以配置用于根据用户反馈调整预定距离。例如在工作场所设置的距离太远以至于经常离开公司很远才报告钱包遗失,或者由于在家或公共场所设置的距离太小导致经常误报,可以根据用户反馈预定距离太远或太近以及是否误报自动调节预定距离,也可以由用户手动调节。其中自动调节可以是根据用户反馈的某一次预定距离太远或太近而相应的调节,也可以是根据对多次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而调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物体监控系统1000由于采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诸多优势。RFID的建立连接快速,低于0.1s,与之相比,蓝牙建立连接需要约6s时间。RFID硬件体积小,适合小型化,并且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RFID标签可以被制作成任何形状,甚至于可以和手机SIM卡或银行IC卡融合在一起。RFID技术采用射频信号,其穿透性强,可以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RFID可以进行数据记忆。RFID最大的容量有数兆字节。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RFID的安全性高。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RFID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RFID属于电脑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性工业标准。作为无线技术方案,RFID省却了铺设传输连接线的麻烦,而且升级和增加新的设备非常方便。此外,基于此协议的网络是对等网,网上的每一个设备都是相对独立的,任何一个设备离开网络都不会影响到网络上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RFID设备可以通过近场通信NFC和智能手机进行链接。RFID系统具有很低的功耗,其中RFID标签可以完全不需要电源支持。
鉴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物体监控系统的各种益处,其可以应用到各种监控场合中,例如用于监控用户的个人物品,以避免贵重物品丢失。因此,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箱包,其应用了前述物体监控系统,能够有效避免箱包丢失。
参考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箱包的一个示例性应用场景图。
如图3所示,智能箱包500包括RFID读写器100和与RFID读写器100关联的处理器110,RFID读写器100用于向附着在参考对象600上的RFID标签200发送激活信号10并接受被激活的RFID标签200发送的返回信号20,处理器110用于根据激活信号10和返回信号20确定智能箱包500与参考对象600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智能箱包500可以包括各种大小箱包,如钱包、钱袋、手提包、皮包、背包、保险柜、行李箱、存储箱、文件包、卡包等,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参考对象600根据智能箱包500的种类不同,可以为手机、钥匙、银行卡或者人体及其衣物,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出于示例描述目的以及为了简洁起见,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结合智能钱包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智能钱包可以随身携带或者放在包里。如果用户随身携带,则可将参考对象600设为用户本人,即将RFID标签200附着在用户身上,如贴在用户的衣物例如皮带、纽扣上,也可以将RFID标签200贴在用户常用的小物件如手机、公交卡、钥匙上。当智能钱包离开参考对象超过预定距离如0.5m时,智能钱包可以进行报警响铃等处理。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钱包失窃,也能防止手机、公交卡、钥匙等忘带或遗失。如果将智能钱包放在手提包里,则可以手提包为参考对象,当智能钱包离开手提包超过预定距离,如超过1m时,智能钱包进行报警等相关处理。其中,预定距离的设置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可以根据场景不同设置不同的预定距离,如用户在家时,可以将预定距离设为10m左右,在拥挤的交通工具上时,可以将预定距离设为0.5m,在商场、超市等经常需要用到智能钱包的地方,可以将预定距离设为1m左右,在工作岗位上时,可以将预定距离设置为5m左右。还可以根据场所不同设置报警时响铃或震动,以及响铃的音量大小和振动的频率等。还可以根据时间段不同设置不同的报警音量,例如可以设置在家时(如晚上九点到早上七点)和上班时(如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静音或震动,设置在拥挤的交通工具或商场超市时,报警音量超大。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还配置用于根据返回信号20的强度信息确定智能箱包500与参考对象600间的相对距离。处理器110还配置用于根据返回信号20的强度是否低于预定强度,来确定智能箱包500与参考对象600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其中,预定强度根据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测试来确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撷取几个特殊的预定距离和场合,分别测试其信号强度,通过多组数据确定相应的平均信号强度以表征在某一场合下某一个距离对应的信号强度。例如,可以设置在家的时候预定距离为5m,模拟在家的环境,测试预定距离为5m时对应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多次测试得到多组数据来表征预定距离为5m时对应的信号强度,然后根据相关统计原理,去除干扰点,得出预定距离为5m时对应的预定强度。同理,也可以在嘈杂拥挤的环境中模拟拥挤的交通工具已得到该环境下某几个距离点对应的预定强度。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还可以根据激活信号10与返回信号20的时间差以及信号传递的速度来确定智能箱包500与参考对象600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箱包500还包括与处理器110关联的报警单元120,用于响应于处理器确定距离超出预定距离,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可例如为信号灯闪烁、响铃、特殊的声音、向有关部门报警以及向相关用户发送提醒信息等一种或多种方式的组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智能箱包500还包括与处理器110关联的传感器130,可以用于采集场景信息。其中,采集场景信息可以包括定位、拍照、录音、录视频以及上述一种或多种的结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根据传感器130采集的场景信息设置预定距离,例如定位传感器定位现在所在地是用户预先设置的工作场所,则可以设置预定距离为工作场所对应的预定距离,如20m。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处理器110确定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时,则可以判断钱包丢失或遗忘,可以启动传感器采集场景信息。传感器采集信息的频率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例如设置为每30秒采集一次,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还可以配置用于根据用户反馈调整预定距离。调整预定距离可以是根据用户反馈的某一次预定距离太远或太近而相应的调节,也可以是根据对多次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而调节。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参考图4,其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物体监控方法的一个示例性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401中,与第一物体关联的RFID读写器向与第二物体关联的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体可例如为RFID读写器所连接的终端设备、服务器等,也可以例如为智能箱包。第二物体无需具备任何功能,RFID标签可以被做成任何形状贴在第二物体的表面或者还可以被嵌入在第二物体的内部,如可以嵌入在电话卡或者银行卡中。激活信号为具有一定的能量、带有信息的信号,其用于激活RFID标签并从RFID标签处获得信息如RFID标签的身份识别信息等。RFID读写器还可以对RFID标签进行读写信息的操作,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步骤402中,RFID读写器接收被激活的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激活的RFID标签可以向RFID读写器发送返回信号。其中返回信号携带了RFID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如RFID读写器要求返回的信息。
在步骤403中,根据激活信号和返回信号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场所不同而设置不同的预定距离。例如,在家可以将预定距离设置为10m,在工作场所可以将预定距离设置为20m,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在第一物体处采集的场景信息,设置相应的预定距离。例如第一物体在家时,相应的预定距离可以为10m,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激活信号与返回信号的时间差确定二者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返回信号的强度信息确定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间的相对距离。进一步地,根据返回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定强度,来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进一步可选的,预定强度根据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测试来确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距离超出预定距离之后,还包括发出报警信号。其中,报警信号包括各种声音、灯光信号,以及还可以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距离超出预定距离之后,还包括采集场景信息并反馈场景信息。其中,采集场景信息可以包括定位、录音、拍照、录视频等,本申请在此方面没有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反馈调整预定距离。例如可以根据误报率或者用户的主动反馈对预定距离进行调整。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激活单元、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激活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向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物体监控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2)
1.一种物体监控系统,包括与第一物体关联的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与第二物体关联的RFID标签以及与所述RFID读写器关联的处理器,其中:
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向所述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并接受被激活的所述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
所述RFID标签用于接收所述激活信号,并向所述RFID读写器发送返回信号;并且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激活信号和所述返回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场景不同而设置不同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关联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场景信息;并且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场景信息,设置相应的预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所述返回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定强度,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强度根据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测试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关联的报警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距离超出预定距离,发出报警信号;和/或
与所述处理器关联的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距离超出预定距离,采集场景信息并反馈给外部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所述预定距离。
8.一种智能箱包,包括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向附着在参考对象上的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并接受被激活的所述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激活信号和所述返回信号确定所述智能箱包与所述参考对象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场景不同而设置不同预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箱包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关联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场景信息;并且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场景信息,设置相应的预定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所述返回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定强度,来确定所述智能箱包与所述参考对象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强度根据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测试来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箱包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关联的报警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距离超出预定距离,发出报警信号;和/或
与所述处理器关联的传感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距离超出预定距离,采集场景信息并反馈给外部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用于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所述预定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任一所述的智能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箱包包括以下任一:智能钱包、智能钱袋、智能皮包、智能保险柜、智能行李箱、智能存储箱、智能文件包和智能卡包。
16.一种物体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物体关联的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向与第二物体关联的RFID标签发送激活信号;
所述RFID读写器接收被激活的所述RFID标签发送的返回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激活信号和所述返回信号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场景不同而设置不同预定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在第一物体处采集的场景信息,自动设置相应的预定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激活信号和所述返回信号确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间的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返回信号的强度是否低于预定强度,来确定所述第一物体与所述第二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定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强度根据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测试来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距离超出预定距离,发出报警信号;和/或
响应于确定所述距离超出预定距离,采集场景信息并反馈所述场景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反馈调整所述预定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08853.9A CN104778485B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08853.9A CN104778485B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78485A true CN104778485A (zh) | 2015-07-15 |
CN104778485B CN104778485B (zh) | 2018-03-16 |
Family
ID=5361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08853.9A Active CN104778485B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78485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2134A (zh) * | 2015-08-06 | 2015-10-21 |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标签快速处理方法 |
CN105282707A (zh) * | 2015-11-27 | 2016-01-27 | 广东工业大学 | 防丢器、防丢终端、物品防丢方法及物品防丢系统 |
CN105307106A (zh) * | 2015-10-22 | 2016-02-0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表带和表体分离的提醒方法和提醒系统 |
CN105931403A (zh) * | 2016-06-03 | 2016-09-07 | 海宁滴滴箱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能箱包 |
CN106251443A (zh) * | 2016-08-01 | 2016-12-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开锁方法及装置 |
CN106723462A (zh) * | 2016-12-29 | 2017-05-3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运动感应式防盗可穿戴服饰 |
WO2017206352A1 (zh) * | 2016-06-03 | 2017-12-07 | 海宁滴滴箱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防丢智能箱包 |
CN107689136A (zh) * | 2017-08-31 | 2018-02-13 | 苏州麦喆思科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rfid的儿童防走失装置 |
CN109820311A (zh) * | 2019-03-13 | 2019-05-31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rfid与无线通信技术的低功耗定位防丢旅行箱 |
CN111145478A (zh) * | 2019-12-23 | 2020-05-12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rfid设备定位的丢失报警方法 |
CN114021681A (zh) * | 2022-01-04 | 2022-02-08 | 广东科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放学管理系统和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7628A (zh) * | 2008-05-21 | 2009-11-2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手持行动电子装置的告警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202311673U (zh) * | 2011-11-24 | 2012-07-11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 一种带有电子身份认证和可配置的智能型公文包 |
CN102715723A (zh) * | 2012-07-05 | 2012-10-10 | 苏州才子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多功能智能包 |
CN202588671U (zh) * | 2012-04-13 | 2012-12-12 | 浙江联盾科技有限公司 | 箱包防盗实时扫描系统 |
CN202711347U (zh) * | 2012-07-04 | 2013-01-30 |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智能钥匙箱 |
CN103584425A (zh) * | 2013-11-29 | 2014-02-19 | 天津市盘石纳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电子标签锁的公文包 |
CN203659143U (zh) * | 2014-01-09 | 2014-06-18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基于rfid定位的智能箱包系统 |
US20140223584A1 (en) * | 2007-09-14 | 2014-08-07 | Steven Cabouli | Smart wallet |
-
2015
- 2015-04-28 CN CN201510208853.9A patent/CN1047784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23584A1 (en) * | 2007-09-14 | 2014-08-07 | Steven Cabouli | Smart wallet |
CN101587628A (zh) * | 2008-05-21 | 2009-11-2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手持行动电子装置的告警监控系统及方法 |
CN202311673U (zh) * | 2011-11-24 | 2012-07-11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 一种带有电子身份认证和可配置的智能型公文包 |
CN202588671U (zh) * | 2012-04-13 | 2012-12-12 | 浙江联盾科技有限公司 | 箱包防盗实时扫描系统 |
CN202711347U (zh) * | 2012-07-04 | 2013-01-30 |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 智能钥匙箱 |
CN102715723A (zh) * | 2012-07-05 | 2012-10-10 | 苏州才子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多功能智能包 |
CN103584425A (zh) * | 2013-11-29 | 2014-02-19 | 天津市盘石纳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电子标签锁的公文包 |
CN203659143U (zh) * | 2014-01-09 | 2014-06-18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基于rfid定位的智能箱包系统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2134A (zh) * | 2015-08-06 | 2015-10-21 |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标签快速处理方法 |
CN104992134B (zh) * | 2015-08-06 | 2018-05-11 | 深圳市明华澳汉智能卡有限公司 | 标签快速处理方法 |
CN105307106A (zh) * | 2015-10-22 | 2016-02-0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表带和表体分离的提醒方法和提醒系统 |
CN105282707A (zh) * | 2015-11-27 | 2016-01-27 | 广东工业大学 | 防丢器、防丢终端、物品防丢方法及物品防丢系统 |
CN105931403A (zh) * | 2016-06-03 | 2016-09-07 | 海宁滴滴箱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能箱包 |
WO2017206347A1 (zh) * | 2016-06-03 | 2017-12-07 | 海宁滴滴箱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箱包 |
WO2017206352A1 (zh) * | 2016-06-03 | 2017-12-07 | 海宁滴滴箱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防丢智能箱包 |
CN106251443B (zh) * | 2016-08-01 | 2019-10-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开锁方法及装置 |
CN106251443A (zh) * | 2016-08-01 | 2016-12-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开锁方法及装置 |
CN106723462A (zh) * | 2016-12-29 | 2017-05-3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运动感应式防盗可穿戴服饰 |
CN107689136A (zh) * | 2017-08-31 | 2018-02-13 | 苏州麦喆思科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rfid的儿童防走失装置 |
CN109820311A (zh) * | 2019-03-13 | 2019-05-31 | 河海大学 | 一种基于rfid与无线通信技术的低功耗定位防丢旅行箱 |
CN111145478A (zh) * | 2019-12-23 | 2020-05-12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rfid设备定位的丢失报警方法 |
CN111145478B (zh) * | 2019-12-23 | 2021-10-22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rfid设备定位的丢失报警方法 |
CN114021681A (zh) * | 2022-01-04 | 2022-02-08 | 广东科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放学管理系统和方法 |
CN114021681B (zh) * | 2022-01-04 | 2022-06-07 | 广东科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放学管理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78485B (zh) | 2018-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78485B (zh) | 物体监控系统与方法及智能箱包 | |
US8072314B1 (en) | Secondary card reader | |
JP4324164B2 (ja) | トランスポンダ機能を有する無線周波数識別トランスポンダ用リーダ装置 | |
Want | An introduction to RFID technology | |
JP2016106291A (ja) | 品物の紛失防止及び迅速な探索のための装置 | |
CN205451167U (zh) | 一种仓储物品盘点机器人及盘点系统 | |
CN100361146C (zh) | 包括通信站结构和数据载体结构的便携式设备 | |
EP2187343B1 (en) | Device and method of coupling a processor to an RFID tag | |
CN209825462U (zh) | 多功能箱包 | |
CN103440687A (zh) |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 |
WO2013189284A1 (zh) | 无线尿湿报警器以及该报警器相应的纸尿产品 | |
US20080252454A1 (en) | Clip Chip | |
CN106331628A (zh) | 一种监狱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 | |
CN202588671U (zh) | 箱包防盗实时扫描系统 | |
US20090128300A1 (en) | Wireless device with an rfid interrogator | |
CN209388344U (zh) | 基于lora的电子标签以及用于质押物异动侦测的系统 | |
CN106339652A (zh) | 一种应用于车联网终端的射频识别装置 | |
CN202134073U (zh) | 电子防丢防盗器 | |
GB2401465A (en) | Passenger check-in and monitoring system | |
CN108851453A (zh) | 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具有物品提醒功能的随身包 | |
JP2007018397A (ja) | 物品管理装置、物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管理方法 | |
JP2016091273A (ja) | 物品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3336979A (zh) | 应用于物联网的rfid识别定位管理装置 | |
US20180075729A1 (en) | Tether System | |
CN106446982A (zh) | 一种监狱视频监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