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76C - 电脑汉字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脑汉字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676C CN1047676C CN94109223A CN94109223A CN1047676C CN 1047676 C CN1047676 C CN 1047676C CN 94109223 A CN94109223 A CN 94109223A CN 94109223 A CN94109223 A CN 94109223A CN 1047676 C CN1047676 C CN 104767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 key
- codes
- extract
- wo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汉字输入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汉字内在规律确定编码部件,根据汉字和编码部件的拼音及汉字书写顺序进行编码的汉字输入方法,以独体字、部首字、非字部首为基本编码部件,用汉语拼音字母做部件代码、部件代码与电脑标准键盘相对应,输入时依次提取部件代码、首笔画代码、次笔画代码、末笔画代码或首音代码、首部件代码、次部件代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按动相应键位完成。本发明容易记忆、重码率低,重码字不超过3.5%。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是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关键,对于办公自动化、文字处理系统、企事业单位事务管理、印刷排版系统、计算机网络通讯都是必不可少的,迄今为止,各种汉字输入法已达数百种,这些汉字输入法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字形编码:以五笔字型为代表,这种编码在优选部件的基础上,将部件按笔型归类,排列在计算机键盘上,但由于部件与键盘无直接映射关系,加之规则复杂、记忆量大,只适用于专职打字员;②拼音编码:有人大码、双拼双音字词编码等,这种编码基本上不涉及部件,掌握容易,但缺点是重码率高;③音形编码:有见字识码、自然码等,这类编码多取部件自身的声母为代码,为了减少重码,又调整了一些代码,形成了许多音形分离的特殊码,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了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汉字输入方法的不足之处,研究一种新的利用汉字内在规律确定编码部件,根据汉字和编码部件的拼音及汉字书写顺序进行编码的,字集、字词输入均为等长四码的电脑汉字输入方法。
B.该输入方法所选用的编码代码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代码,分为单码和双码,具体编码代码参见附表,各通栏内首行无副栏码标记者为单码,各通栏内二行以下有副栏码标记A、E、W、Y者为双码。如C通栏首行艹为单码,C通栏二行以下有副栏码标记A、E、W的才、册、寸者为双码。又如:D通栏首行亻、夕、攵为单码,D通栏二行以下有副栏码标记A大刀丹,A、E、Y对应的大刀丹和东以及电刀丁为双码。
C.该输入方法采用计算机标准键盘,该输入方法采用计算机标准键盘,键盘和代码对应关系为:除A键对应代码设、A,I键对应代码CH,E键对应代码E、O,U键对应代码SH,V键对应代码ZH,W键对应代码W、U,Y键对应代码Y、
外,其余代码均和同符键盘对应,即B键对应代码B、C键对应代码C、D键对应代码D,也可用F键∽代码F、G键∽代码G、H键∽代码H、J键∽代码J、K键∽代码K、L键∽代码L、M键∽代码M、N键∽代码N、P键∽代码P、Q键∽代码Q、R键∽代码R、S键∽代码S、T键∽代码T、X键∽代码X、Z键∽代码Z表示对应关系。
D.该输入方法的输入步骤为:先将汉字拆分为编码部件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盘键位完成汉字输入,具体输入步骤为:
①当输入编码部件时:a.编码部件为双码时,首先提取自身代码,然后提取首笔画代码,然后再提取末笔画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即:部件代码双码+首笔画代码+末笔画代码。b.编码部件为单码时,先提取自身代码,然后提取首笔画代码,然后提取次笔画代码,然后提取末笔画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即:部件代码+首笔画代码+次笔画代码+末笔画代码;
②汉字为非编码部件时,首先对汉字进行拆分为编码部件,先提取首音代码,然后提取首部件代码:a.当首部件代码为双码时,首音代码+首部件代码双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b.当首部件代码为单码时,首音代码+首部件代码+次部件代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上述汉字输入方法当汉字为不知读音的字时:a.首部件代码为双码,先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次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末部件代码,首部件代码双码+次部件代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b.首部件代码为单码,先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次部件代码,然后提取第三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末部件代码,即首部件代码+次部件代码+第三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1.将编码部件分为人们熟悉的独体字,成字部首和非成字部首,使整个编码部件的提取和定义有理化,更容易记忆;2.拆分规则简单,代码提取容易,缩短了编码过程;3.编码规则简单,代码与部件的音、形、义相连,与计算机键盘直接映射,方便了操作;4.重码率低,重码字不超过3.5%。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代码和键盘的对应关系图。本发明使用电脑标准键盘,键盘和代码的对应关系为:除A键对应代码、A,I键对应代码CH,E键对应代码E、O,U键对应代码SH,V键对应代码ZH,W键对应代码W、U,Y键对应代码Y、外,其余代码均和同符键盘对应,即B键对应代码B、C键对应代码C、D键对应代码D,也可用F键∽代码F、G键∽代码G、H键∽代码H、J键∽代码J、K键∽代码K、L键∽代码L、M键∽代码M、N键∽代码N、P键∽代码P、Q键∽代码Q、R键∽代码R、S键∽代码S、T键∽代码T、X键∽代码X、Z键∽代码Z表示对应关系。
实施例1(所输编码部件为单码时):
当输入编码部件为单码时(编码部件的单码在表2中各通栏的首行,无副栏码标记者),先提取自身代码,然后提取首笔画代码,然后提取次笔画代码,然后提取末笔画代码,组成四字代码如汉字“土”字为编码部件单码,组成的四字代码为:
T+H+U+H 即
部件代码T+首笔画代码H+次笔画代码U+末笔画代码H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土”字输入。
实施例2(所输编码部件为双码时):
编码部件代码表中各通栏二行以下有副栏码标记A、E、W、Y者为双码编码部件。输入步骤为:
先提取自身代码(双码),然后提取首笔画代码,然后提取末笔画代码,如汉字“上”为编码部件双码,组成的四字代码为:
UA+U+H 即
部件代码(双码)+首笔画代码+末笔画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上”字输入。
实施例3(当所输编码部件为非字部首时):
先取自身代码,然后取首笔画代码、次笔画代码、末笔画代码,如非字部首“疒”,自身代码B,组成四字代码为:
B+D+H+H
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实施例4(当所输汉字为非编码部件时,且首部件代码为双码):
输入步骤为:首先将汉字进行拆分为编码部件。先提取首音代码,然后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末部件代码。以汉字“界”为例,首音代码J,首部件代码“TY”,末部件代码U,组成四字代码为: J+TY+U,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实施例5(当所输汉字为非编码部件,且首部件代码为单码时):
输入步骤为:首先将汉字拆分为编码部件,先提取首音代码,然后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次部件代码、提取末部件代码,以汉字“的”为例,首音代码D,首部件“丿”的代码P,次部件“日”的代码R,末部件“勺”的代码为U,组成四字代码为:D+P+R+U,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实施例6(当所输汉字不知读音时,且首部件代码为双码时):
输入步骤为:先对汉字拆分,首先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次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末部件代码,例如汉字“竦”,首部件“立”的代码为双码LY,次部件“束”的代码为U,末部件“、”的代码为N,组成四字代码为:LY+U+N,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实施例7(当所输汉字不知读音,且首部件代码为单码时):
输入步骤为:先将汉字拆分,首先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次部件代码,然后提取第三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末部件代码。依汉字“缟”为例,其首部件“纟”代码为P,次部件“亠”代码为W,再次部件“口”代码为K,末部件“口”代码为K,组成四字代码:P+W+K+K,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上述实施例4-7所涉及的汉字拆分,规则如下:
a.编码部件一律不拆分;
b.相交的笔画和部件不拆分,拆分只能在笔画起落笔的连接处,如:“朱”只能拆分“丿”+“未”,不能拆分成“”+“木”;
c.一次拆分至少拆出一个复笔编码部件,或者是两个相连的复笔编码部件,否则不拆分,如:“矢”拆分成“”+“大”,“至”拆分成“一”+“厶”+“土”;
e.拆分遵循从大、从整取码的原则,能拆分成两个复笔编码部件的结构,不拆分成三个复笔编码部件,如:“辛”拆分成“立”+“十”,不能拆分成“亠”+“丷”+“干”;能取笔画多的部件,不取笔画少的部件,如“容”可以拆分成“穴”+“人”+“口”,不能拆成“宀”+“八”+“人”+“口”;能拆分出独体字的,就要以拆分出最大的独体字为正确,如“方”可以拆成“、”+“万”,不能拆成“亠”+“勹”,“午”可拆成“丿”+“干”,不可拆成“”+“十”。
实施例8:(用简码输入汉字):本发明可以用简码输入汉字字词:
a.一级简码字:字的首音代码+空格键,如:“一”,Y+空格,“的”,D+空格
b.二级简码字:字的首音代码+首部件单码+空格,如:“样”,Y+M+空格,“职”,V+E+空格
c.双音节词输入:首字前两码+次字前两码,如:“汉字”,HS+ZB,“工作”,GE+ZD;
d.三音节词输入:首字首音代码+次字首音代码+末字首音代码+空格如:“联合国”,L+H+G+空格
e.多音节词输入:首字首音代码+次字首音代码+第三字首音代码+尾字首音代码,如:“扩大再生产”,K+D+Z+I。
Claims (2)
该输入方法采用计算机标准键盘,键盘和代码对应关系为:除A键对应代码、A,I键对应代码CH,E键对应代码E、O,U键对应代码SH,V键对应代码ZH,W键对应代码W、U,Y键对应代码Y、
外,其余代码均和同符键盘对应,即B键对应代码B、C键对应代码C、D键对应代码D,也可用F键∽代码F、G键∽代码G、H键∽代码H、J键∽代码J、K键∽代码K、L键∽代码L、M键∽代码M、N键∽代码N、P键∽代码P、Q键∽代码Q、R键∽代码R、S键∽代码S、T键∽代码T、X键∽代码X、Z键∽代码Z表示对应关系;
该输入方法的输入步骤为:先将汉字拆分为编码部件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盘键位完成汉字输入,具体输入步骤为:
①当输入编码部件时:a.编码部件为双码时,首先提取自身代码,然后提取首笔画代码,然后再提取末笔画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即:部件代码双码+首笔画代码+末笔画代码。b.编码部件为单码时,先提取自身代码,然后提取首笔画代码,然后提取次笔画代码,然后提取末笔画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即:部件代码+首笔画代码+次笔画代码+末笔画代码;
②汉字为非编码部件时,首先对汉字进行拆分为编码部件,先提取首音代码,然后提取首部件代码:a.当首部件代码为双码时,首音代码+首部件代码双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b.当首部件代码为单码时,首音代码+首部件代码+次部件代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汉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汉字输入方法当汉字为不知读音的字时:a.首部件代码为双码时,先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次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末部件代码,即首部件代码双码+次部件代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b.首部件代码为单码,先提取首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次部件代码,然后提取第三部件代码,然后提取末部件代码,即首部件代码+次部件代码+第三部件代码+末部件代码组成四字代码,依次按动相应键位完成输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09223A CN1047676C (zh) | 1994-08-17 | 1994-08-17 | 电脑汉字输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09223A CN1047676C (zh) | 1994-08-17 | 1994-08-17 | 电脑汉字输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440A CN1101440A (zh) | 1995-04-12 |
CN1047676C true CN1047676C (zh) | 1999-12-22 |
Family
ID=503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09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76C (zh) | 1994-08-17 | 1994-08-17 | 电脑汉字输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676C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9443A (zh) * | 1985-12-28 | 1987-09-30 | 四川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 调声韵类式拼音输入键盘及输入法 |
CN87105289A (zh) * | 1987-07-31 | 1988-05-18 | 奚宇 | 汉字形音编码法 |
CN1049417A (zh) * | 1990-05-31 | 1991-02-20 | 李建平 | 新型汉字编码方法及键盘 |
-
1994
- 1994-08-17 CN CN94109223A patent/CN10476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9443A (zh) * | 1985-12-28 | 1987-09-30 | 四川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 调声韵类式拼音输入键盘及输入法 |
CN87105289A (zh) * | 1987-07-31 | 1988-05-18 | 奚宇 | 汉字形音编码法 |
CN1049417A (zh) * | 1990-05-31 | 1991-02-20 | 李建平 | 新型汉字编码方法及键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440A (zh) | 1995-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94601A (zh) | 零记忆汉字编码输入法 | |
CN101882006B (zh) | 零记忆简单子字拆分输入法 | |
CN1047676C (zh) | 电脑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0458668C (zh) | 首音汉字输入法 | |
CN1243277A (zh) | 一种可用数字键盘输入的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 | |
CN1032986C (zh) | 笔顺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85108032A (zh) | 唯物中文编码法及其输入键盘 | |
CN1043092C (zh) | 英文快速输入方法 | |
CN1048561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25393C (zh) | 利用计算机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164982C (zh) | 汉字易码输入方法 | |
CN1052799C (zh) | 汉字编码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040259C (zh) | 二笔字画编码法及二笔字画键盘 | |
CN1041465C (zh) | 一种联想式简拼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57727A (zh) | 表音字元编码法 | |
CN1099494A (zh) | 部件声母笔划识别汉字编码法及其键盘 | |
CN1239784A (zh) | 中文数码输入方法及其所用键盘 | |
CN1332402A (zh) | 字词句万能组合汉字输入法 | |
CN1107256C (zh) | 一种汉字右码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141448A (zh) | 一种拼音笔画汉字输入方法及其所用键盘 | |
CN101236460B (zh) | 一种通过计算机字母键盘输入汉字的方法 | |
CN1146023A (zh) | 汉语识字码 | |
CN1108553C (zh) | 通用普及型音元形音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208885A (zh) | 汉字标准部首笔顺编码及其输入方法 | |
CN1215859A (zh) | 部音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