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5678B -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65678B CN104765678B CN201410008476.XA CN201410008476A CN104765678B CN 104765678 B CN104765678 B CN 104765678B CN 201410008476 A CN201410008476 A CN 201410008476A CN 104765678 B CN104765678 B CN 1047656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ype
- test
- application
- sectional drawing
- def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2 software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测试请求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确定被测应用、至少一个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安装所述被测应用,并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启动所述被测应用,执行所述测试脚本,并在执行操作时,对执行结果进行截图,并将所得的截图返回;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将适配机型上的测试脚本执行过程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提交缺陷的请求时,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通过本申请,可直观的发现被测应用在某适配机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高了缺陷提交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应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以往的手机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到现在可以上网,语音聊天,上网购物,等等,移动终端已经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也随之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地涌现出大量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
一款应用软件在被开发出来之后,首先需要进行测试。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测试类型大致可分为:UI测试、功能模块测试、交叉事件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等。而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测试不像PC机上web测试,主流的浏览器只有IE、Firefox和Chrome等有限的几种,而且任何一个PC机都可以安装所有的浏览器,对于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测试而言,移动终端设备种类众多,尤其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更具有严重的机型碎片化问题,因此,测试人员往往需要在所有移动终端上进行测试,而且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成本也很高,除此之外移动终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所以能在既节省开支和设备成本的前提下,又能提高的测试的效率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自动化测试平台,利用这种测试平台,测试人员可以将开发出的应用软件的安装包以及需要在哪些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测试等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就可以在测试人员选择的移动终端设备上安装该应用软件,并将测试结果返回给测试人员。这样,应用软件开发方就不需要为了测试自己的应用软件而购置大量的移动终端设备,这节省了测试成本。
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各个移动终端设备上测试完成之后,将各自的测试结果,例如,执行那个脚本过程中的截图等,统一返回给测试人员,效率很低,并且可能会造成一些缺陷无法及时发现。另一方面,在测试人员发现缺陷之后,需要再另行进入缺陷系统,进行缺陷的提交等操作,执行起来非常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测试人员可以直观的发现被测应用在某个适配机型中运行时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提高了缺陷提交的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包括:
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测试请求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确定被测应用、至少一个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屏幕尺寸满足预置条件的设备;
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安装所述被测应用,并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启动所述被测应用,执行所述测试脚本,并在执行操作时,对执行结果进行截图,并将所得的截图返回;
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将适配机型上的测试脚本执行过程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便所述在第一终端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适配机型在对应操作步骤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用户界面上同时显示至少一个适配机型的测试结果;
接收到提交缺陷的请求时,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
一种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装置,包括:
测试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测试请求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确定被测应用、至少一个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屏幕尺寸满足预置条件的设备;
第一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安装所述被测应用,并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第二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启动所述被测应用,执行所述测试脚本,并在执行操作时,对执行结果进行截图,并将所得的截图返回;
界面返回单元,用于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将适配机型上的测试脚本执行过程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便所述在第一终端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适配机型在对应操作步骤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用户界面上同时显示至少一个适配机型的测试结果;
缺陷提交单元,用于接收到提交缺陷的请求时,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在服务器端的适配机型上运行测试脚本的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客户端中将多个适配机型中的测试操作步骤直接显示给测试人员,这样,测试人员可以直观的发现被测应用在某个适配机型中运行时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且,将测试平台与缺陷系统打通,测试人员在发现缺陷之后,可以直接从测试平台的客户端发起缺陷提交请求,测试平台的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缺陷相关的信息提交到缺陷系统。因此提高了缺陷提交的效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用的适配测试,主要是指对用户界面(UI)层的测试,例如,被测应用在具体的移动终端设备中运行时,用户界面中的控件、文字等显示的样式等是否正常等。其中,用户界面不仅包括应用的主界面,还包括界面中的控件在被触发之后显示出的各级子界面。所谓控件就是指应用的用户界面中可触发的按钮(Button)、文本框(TextView)、图片(ImageView)等,一个界面中可能会包含有多个控件,一个控件被触发之后,可能会得到子界面,在子界面中又可能包含有多个控件。为实现对各级界面UI的测试,测试人员可以预先编写测试脚本,该测试脚本中定义了在被测应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怎样的顺序执行哪些操作,例如,都需要触发哪些控件等,这样,在脚本执行的过程中,每一步操作都可能触发得到新的用户界面。当然,由于真正运行测试脚本的移动终端设备一般是测试平台提供的,对于测试人员而言,移动终端设备在远端,也即测试平台的服务器端,因此,测试人员并不能直接看到各个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运行结果。为此,一般需要对每步操作之后得到的用户界面都进行截图,然后返回给测试平台的客户端,在客户端向测试人员显示截图,测试人员就可以根据这种截图判断被测应用在各个移动终端设备中运行时是否存在缺陷。
现有技术中,测试平台一般是在移动终端设备中执行完整的测试脚本之后,将所得的截图汇总之后返回给客户端供测试人员查看。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测试人员获得测试结果的时间滞后,并且发现缺陷的效率也不高。更重要的是,发现缺陷之后,还需要重新登录到缺陷系统中进行提交,效率比较低。
其中,所谓的缺陷系统是针对测试、开发人员提供的缺陷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提交缺陷,管理缺陷等功能。测试人员在将缺陷提交到缺陷系统之后,开发人员可以到缺陷系统中查看应用具有哪些缺陷,进而可以根据缺陷对应用的代码进行改进等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向测试人员提供更直观的测试结果,更加方便测试人员发现被测应用在具体适配机型上运行时的缺陷,并且在发现缺陷之后,也便于将缺陷提交到缺陷系统供开发人员修改程序时参考,可以让测试人员利用具有较大尺寸屏幕的终端设备(例如PC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终端设备并不是直接运行被测应用,而是用于显示测试结果,为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这种终端设备称为第一终端设备)上进入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平台,对测试任务进行配置,测试平台提供多种适配机型(被测应用一般需要在多种移动终端设备上分别进行测试,因此,可能提供很多种常用的机型,测试人员可以选择在哪些机型上对被测应用进行测试),可以自动完成应用在不同机型、不同网络的安装、运行等适配测试;另外,还可以将多个适配机型的测试过程远程实时展示给客户端,这样,测试人员可以更直观的查看适配测试过程中,被测应用的界面在各个适配机型上的显示情况,也便于发现在样式、数据展示等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将适配平台与缺陷系统打通,在测试人员发现缺陷之后,可以直接在适配平台中发起提交,适配平台将相关的信息直接提交到缺陷系统。总之,实现了一种跨平台的交互,使得从缺陷的发现到缺陷的提交,整个适配测试的流程更加顺畅,效率更高。下面对具体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地介绍。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测试请求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确定被测应用、至少一个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屏幕尺寸满足预置条件的设备;
具体实现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上安装的测试平台客户端登录到测试平台服务器,并在发出测试请求,并且可以对此次测试任务进行配置,包括指定被测应用、适配机型以及使用的测试脚本等。
其中,被测应用的安装包可以是由测试人员上传到测试平台服务器的。测试脚本可以是测试人员预先编写并上传到测试平台服务器,当然,在编写测试脚本时,需要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测试平台中规定的协议等进行编写。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为了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采用自动录制脚本的方式来实现。
具体的,测试人员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也即任意一种机型的移动终端设备)上安装测试平台的客户端以及被测应用,通过测试平台客户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与测试平台的脚本录制服务器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设备上安装的测试平台客户端与第一终端设备上安装的测试平台客户端的功能有所不同,为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前者称为“第二客户端”,后者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可以与测试平台的脚本录制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且在第二终端设备上安装的被测应用被启动之后,测试人员对被测应用执行各种操作的过程中,第二客户端可以对测试人员操作的控件进行识别,并且可以识别出具体的事件,例如,在测试人员点击了主界面上的某按钮的情况下,第二客户端可以识别出该按钮具体属于什么控件,并且识别出“点击”事件,将这些操作的具体信息按照约定的协议自动生成录制脚本,并上传到录制服务器上。
通过自动的脚本录制,相当于将测试人员在某一台移动终端设备上对被测应用执行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记录,后续在各个适配机型上执行该测试脚本时,就相当于是将测试人员在这台移动终端设备上对被测应用执行的具体操作,在各个适配机型上重放一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被测应用的界面中包含的各种控件,有的可能是通用的控件(也称为原生的控件),也即根据操作系统中的定义生成的控件,这种控件可以直接根据操作系统中的控件ID等进行识别。还有些控件是开发人员自定义的控件,第二客户端具体在进行自定义控件的识别时,可以通过分析源代码做特殊处理的识别。
总之,在测试人员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客户端登录到测试平台之后,可以在第一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上查看到选择被测应用、适配机型、测试脚本等相关操作的入口,并从中进行选择。其中,在进行被测应用的选择时,测试平台服务器可以根据已经获取到安装包的各个应用,将各个应用的信息返回给第一客户端,这样,第一客户端的界面上可以显示可选择的应用列表,测试人员可以从中选定一个此次测试任务中需要测试的被测应用。在进行测试脚本的选择时,与被测应用的选择类似,第一客户端上可以显示出可选的测试脚本信息列表,测试人员从中选择此次测试任务中需要使用的测试脚本。另外,关于适配机型,由于测试平台的服务器侧能够提供多种可选的机型,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客户端将各种可选的机型列表显示出来,测试人员从中选择此次测试任务中所需的适配机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客户端上选择被测应用、适配机型、测试脚本等信息时,为了便于在进行缺陷提交时,避免重复进行缺陷提交者、缺陷接收者(一般是对应的开发人员)、项目ID等,还可以对上述信息进行配置。这样,后续在测试人员发现缺陷,并进行提交时,就可以直接带上此时设置的信息,而不用测试人员重新输入,提高缺陷提交的效率。
其中,所谓的项目ID是指:缺陷系统中为每一个项目分配一定的空间,供其进行具体缺陷信息的存放,用项目id来唯一标识缺陷系统分配给该项目的空间。一般情况下,在缺陷系统中,每个被测应用对应一个项目ID,在进行缺陷提交时,针对同一个待测试项目提交的各个缺陷,在缺陷系统中都会保存到该项目ID下。
S102: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安装所述被测应用,并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在确定了被测应用、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之后,测试平台就可以向各个适配机型发送被测应用的安装包,指示适配机型安装被测应用,并且可以将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其中,测试平台服务器与各个适配机型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预先配置好的,通过该通信连接,测试平台可以向各个适配机型发送控制信号或者安装包、测试脚本等数据,适配机型也可以向测试平台服务器返回截图等相关的测试结果信息。
S103: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启动所述被测应用,执行所述测试脚本,并在执行操作时,对执行结果进行截图,并将所得的截图返回;
在适配机型安装了被测应用之后,测试平台服务器就可以指示各个适配机型启动被测应用,并执行测试脚本。也就是说前文所述的将测试脚本中记录的各步骤操作在适配机型上进行重放。
S104: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将适配机型上的测试脚本执行过程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便在第一终端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适配机型在对应操作步骤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用户界面上同时显示至少一个适配机型的测试结果;
在适配机型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测试中心服务器都可以将适配机型上的处理过程界面实时地返回给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客户端,这样,虽然具体的适配机型位于远端服务器侧,但是,对于测试人员而言,仍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客户端查看到测试过程中,各个适配机型中的界面显示情况。
在同一次测试任务中,选择的适配机型往往有多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客户端的界面上同时显示多个适配机型的执行界面。当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毕竟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显示效果,可以仅在第一客户端的界面上显示一定数目(例如四个、六个等)的适配机型中的界面,其他适配机型中的截图结果可以直接在测试平台服务器上进行保存,后续当测试人员需要查看时,可以从测试平台服务器上进行下载。优选地,对于进行了显示的各个适配机型而言,可以在测试平台服务器上保存各步骤的截图结果,以供测试人员下载使用。
其中,对于直接在第一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上显示出各操作步骤界面的适配机型而言,测试人员可以很直观的发现被测应用在各个适配机型上运行时,各个操作步骤得到的界面的显示情况,并且在同时显示多个适配机型的界面显示情况时,也可以方便在不同的机型之间进行对比,这更有利于发现其中某个适配机型上运行时可能存在的缺陷。
S105:接收到提交缺陷的请求时,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
在适配机型按照测试脚本执行每一步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已经在第一客户端的界面上显示出了一些适配机型的界面显示情况,因此,如果某个适配机型中存在缺陷,测试人员就可以及时发现。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在第一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上提供提交缺陷的操作入口,其中,每个适配机型可以对应一个缺陷提交入口。
如图2所示,其为第一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中的显示情况,其中,同时显示了四个适配机型在执行脚本过程中的界面显示情况,可见,其中的“一键提交bug”就是用于进行缺陷提交的操作入口,同时,每个适配机型还对应一个“下载截图”的操作入口,用于对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截图进行打包下载。如果测试人员发现某适配机型中存在缺陷,就可以通过该适配机型对应的缺陷提交入口发起提交请求,相应地,第一客户端就可以转发给测试平台服务器,测试平台服务器预先可以获取到缺陷系统的接口,通过该接口将该适配机型的标识信息(例如型号等)以及当前正在显示的截图提交到缺陷系统。当然,在进行缺陷提交时,如果在步骤S101中已经对提交者信息、接收者信息以及项目ID等信息进行了配置,则测试中心可以直接将这些信息提交到缺陷系统。如果在步骤S101中未进行配置,则可以提示测试人员在提交缺陷时输入上述信息。
另外,测试平台除了将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对应的截图信息提交到缺陷系统之外,还可以将网络状态(例如,处于二级或者三级网络,或者是否用WiFi的方式连接等)提交到缺陷系统,以供相应的开发人员在定位及重现问题时进行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当测试人员通过缺陷提交入口提交了某个缺陷时,测试平台可以暂时停止向各个适配机型分发测试脚本,这样,各个适配机型都可以暂停测试。在将缺陷的相关信息提交到缺陷系统之后,再继续执行测试脚本的分发及执行。
总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服务器端的适配机型上运行测试脚本的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客户端中将多个适配机型执行过程中的界面,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实时显示给测试人员,这样,测试人员可以直观的发现被测应用在某个适配机型中运行时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且,直接将测试平台与缺陷系统打通,测试人员在发现缺陷之后,可以直接从测试平台的客户端发起缺陷提交请求,测试平台的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缺陷相关的信息提交到缺陷系统。因此提高了缺陷提交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情况都是由测试人员主动发现并提交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某适配机型在运行被测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内存溢出、系统崩溃等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被测应用存在缺陷造成的,因此也应该提交到缺陷系统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平台服务器可以对各个适配机型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捕获到异常日志,此时,测试平台服务器可以自动将发生异常之前的一定数目(例如5到10)幅截图以及对应的适配机型的标识信息及异常日志等提交到缺陷系统。当然,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对截取到各个截图时的时间进行记录,这种时间信息可以实现对截图的排序,进而,在某适配机型的错误日志中捕获到异常现象时,可以根据捕获的时间以及各个截图被截取的时间,提取出异常发生之前的一定数量的截图。
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装置,参见图3,该装置可以包括:
测试信息确定单元301,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测试请求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确定被测应用、至少一个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屏幕尺寸满足预置条件的设备;
第一指示单元302,用于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安装所述被测应用,并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第二指示单元303,用于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启动所述被测应用,执行所述测试脚本,并在执行操作时,对执行结果进行截图,并将所得的截图返回;
界面返回单元304,用于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将适配机型上的测试脚本执行过程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便所述在第一终端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适配机型在对应操作步骤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用户界面上同时显示至少一个适配机型的测试结果;
缺陷提交单元305,用于接收到提交缺陷的请求时,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
其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脚本录制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上的脚本录制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应用以及用户对该应用执行的相关业务逻辑的操作,进行脚本录制,生成测试脚本,并进行保存。
同时,为了避免出错,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安装文件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传的被测应用的安装文件,并保存所述安装文件与所述测试脚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入口提供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界面上为显示出的各个适配机型分别提供用于提交缺陷的用户操作入口;
所述缺陷提交单元305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所述用户操作入口接收用户提交缺陷的请求,将该用户操作入口对应的适配机型确定为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并将该目标适配机型中当前正在显示的截图确定为目标截图;
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
另外,该装置具体还可以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操作入口接收用户提交缺陷的请求时,暂停向各个适配机型分发测试脚本。
还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缺陷提交者信息、缺陷接收者信息和/或所述被测应用在缺陷系统中对应的项目ID信息,以便提交到缺陷系统中。
此外,还可以包括:
对各个适配机型中的截图分别进行存储,其中,对于同一适配机型,各个截图的存储顺序与测试脚本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相同。
还可以存储有各个截图被截取时的时间信息,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异常捕获单元,用于通过读取适配机型的错误日志,捕获适配机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
截图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捕获到一适配机型中发生异常现象,则根据异常现象发生的时间,以及该适配机型中各个截图被截取时的时间,确定发生该异常现象前预置数目的截图;
自动提交单元,用于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该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所述预置数目的截图提交到缺陷系统。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下载单元,用于接收到下载指定适配机型中的截图的请求时,根据所存储的信息,返回响应。
其中,所述测试脚本包括多部分脚本代码,其中,各部分脚本代码之间相互独立,每部分脚本代码对应一个操作步骤;所述第一指示单元在分发脚本时,具体用于:
每次将一个操作步骤对应的脚本代码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总之,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中,在服务器端的适配机型上运行测试脚本的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客户端中将多个适配机型中的测试操作步骤直接显示给测试人员,这样,测试人员可以直观的发现被测应用在某个适配机型中运行时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且,直接将测试平台与缺陷系统打通,测试人员在发现缺陷之后,可以直接从测试平台的客户端发起缺陷提交请求,测试平台的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缺陷相关的信息提交到缺陷系统。因此提高了缺陷提交的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测试请求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确定被测应用、至少一个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屏幕尺寸满足预置条件的设备;
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安装所述被测应用,并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启动所述被测应用,执行所述测试脚本,并在执行操作时,对执行结果进行截图,并将所得的截图返回;
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将适配机型上的测试脚本执行过程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适配机型在对应操作步骤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用户界面上同时显示至少一个适配机型的测试结果;
在所述用户界面上为显示出的各个适配机型分别提供用于提交缺陷的用户操作入口;
通过所述用户操作入口接收用户提交缺陷的请求,将该用户操作入口对应的适配机型确定为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并将该目标适配机型中当前正在显示的截图确定为目标截图;
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之前还包括:
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上的脚本录制请求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应用以及用户对该应用执行的相关业务逻辑的操作,进行脚本录制,生成测试脚本,并进行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上传的被测应用的安装文件,并保存所述安装文件与所述测试脚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用户操作入口接收用户提交缺陷的请求时,暂停向各个适配机型分发测试脚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缺陷提交者信息、缺陷接收者信息和/或所述被测应用在缺陷系统中对应的项目ID信息,以便提交到缺陷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各个适配机型中的截图分别进行存储,其中,对于同一适配机型,各个截图的存储顺序与测试脚本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存储有各个截图被截取时的时间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读取适配机型的错误日志,捕获适配机型中发生的异常现象;
如果捕获到一适配机型中发生异常现象,则根据异常现象发生的时间,以及该适配机型中各个截图被截取时的时间,确定发生该异常现象前预置数目的截图;
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该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所述预置数目的截图提交到缺陷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到下载指定适配机型中的截图的请求时,根据所存储的信息,返回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脚本包括多部分脚本代码,其中,各部分脚本代码之间相互独立,每部分脚本代码对应一个操作步骤;所述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包括:
每次将一个操作步骤对应的脚本代码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10.一种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测试请求时,根据所述测试请求,确定被测应用、至少一个适配机型以及测试脚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屏幕尺寸满足预置条件的设备;
第一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安装所述被测应用,并将所述测试脚本分发到各个适配机型;
第二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适配机型启动所述被测应用,执行所述测试脚本,并在执行每一步操作时,对执行结果进行截图,并将所得的截图返回;
界面返回单元,用于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将适配机型上的测试脚本执行过程返回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适配机型在对应操作步骤的测试结果;其中,所述用户界面上显示至少一个适配机型的测试结果;
入口提供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界面上为显示出的各个适配机型分别提供用于提交缺陷的用户操作入口;
缺陷提交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用户操作入口接收用户提交缺陷的请求,将该用户操作入口对应的适配机型确定为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并将该目标适配机型中当前正在显示的截图确定为目标截图;根据缺陷系统的接口,将缺陷所在的目标适配机型的信息以及目标截图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08476.XA CN104765678B (zh) | 2014-01-08 | 2014-01-08 |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08476.XA CN104765678B (zh) | 2014-01-08 | 2014-01-08 |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65678A CN104765678A (zh) | 2015-07-08 |
CN104765678B true CN104765678B (zh) | 2018-06-22 |
Family
ID=53647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08476.XA Active CN104765678B (zh) | 2014-01-08 | 2014-01-08 |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656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8835B (zh) * | 2015-10-19 | 2019-12-20 |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05335295A (zh) * | 2015-12-01 | 2016-02-17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响应式布局界面的测试方法、系统及浏览器 |
CN105760300B (zh) * | 2016-02-23 | 2018-12-07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stk/utk业务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CN107179983A (zh) * | 2016-03-09 | 2017-09-1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用户界面测试结果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
CN106168924A (zh) * | 2016-07-07 | 2016-11-30 |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软件测试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7608848A (zh) * | 2016-07-12 | 2018-01-19 | 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和系统 |
CN106294158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终端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484614B (zh) * | 2016-09-29 | 2019-01-22 |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核对图片处理效果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6569955A (zh) * | 2016-11-14 | 2017-04-19 | 合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实现回归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
CN106776323B (zh) * | 2016-12-17 | 2019-12-27 |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06681916A (zh) * | 2016-12-20 | 2017-05-17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功耗的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843947B (zh) * | 2017-01-04 | 2020-01-2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代码缺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6844204B (zh) * | 2017-01-11 | 2020-11-13 |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移动终端生成缺陷报告的方法及系统 |
CN107025174B (zh) * | 2017-04-06 | 2020-01-10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用于设备的用户界面异常测试的方法、装置和可读储介质 |
CN107066386A (zh) * | 2017-04-12 | 2017-08-18 | 合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广告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9582549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类型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8579094B (zh) * | 2018-05-11 | 2023-04-18 | 深圳市腾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界面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CN108776631B (zh) * | 2018-05-31 | 2023-06-09 |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服务器、获取兼容性测试设备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09726107A (zh) * | 2018-06-01 | 2019-05-07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240934B (zh) * | 2018-09-29 | 2023-05-26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491888A (zh) * | 2018-09-29 | 2019-03-19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656826B (zh) * | 2018-12-14 | 2022-01-28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应用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02414B (zh) * | 2019-08-20 | 2023-08-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618937A (zh) * | 2019-08-29 | 2019-12-27 | 深圳市新系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 | 软件测评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0515514B (zh) * | 2019-08-30 | 2023-11-0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704321A (zh) * | 2019-09-27 | 2020-01-17 |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程序调试方法和装置 |
CN113158146A (zh) * | 2020-01-07 | 2021-07-23 |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 脚本管理方法、脚本管理平台、计算设备及介质 |
CN113467864A (zh) * | 2020-03-31 | 2021-10-01 | 福建天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端h5用户界面适配测试方法及其系统 |
CN111611163A (zh) * | 2020-05-21 | 2020-09-01 |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程序内缺陷文档的处理方法 |
CN111737149B (zh) * | 2020-07-24 | 2020-12-29 |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真机平台、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脚本处理方法 |
CN114741325B (zh) * | 2022-06-13 | 2022-09-30 | 武汉迎风聚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系统测试用的测试脚本的录制方法以及装置 |
CN116302962B (zh) * | 2023-02-01 | 2025-03-25 |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开发app的移动ui自动化测试方法、设备及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041447A (ko) * | 2008-10-14 | 2010-04-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테스트 자동화 장치 및 테스트 자동화 방법 |
CN102098695A (zh) * | 2009-12-10 | 2011-06-15 | 上海杉达学院 | 一种手机测试系统及方法 |
JP5490036B2 (ja) * | 2011-02-14 | 2014-05-1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試験装置 |
CN103152458B (zh) * | 2011-12-07 | 2016-04-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测试手机、远程手机测试系统、远程手机测试方法与装置 |
CN103365770B (zh) * | 2012-04-09 | 2016-01-13 | 上海马乐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软件测试系统及软件测试方法 |
-
2014
- 2014-01-08 CN CN201410008476.XA patent/CN10476567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65678A (zh) | 2015-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65678B (zh) | 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138288A1 (en) | Automatic creation of delivery pipelines | |
CN108647088A (zh)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14150562A1 (en) | Device and settings management platform | |
CN106484622A (zh) | 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180260201A1 (en) | Intelligent software deployment on an iaas platform | |
CN108763086A (zh) | 基于远程真机的脚本录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260082B (zh) | 一种测试数据展示方法及开发终端 | |
CN104050076A (zh) | 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00036573A1 (en) | Diagnostic traffic generation for automatic testing and troubleshooting | |
WO2019057089A1 (zh) | 网卡镜像抓包方法、终端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373474B (zh) | 一种针对业务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
WO2019178957A1 (zh) | 分布式系统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572086A (zh) | 基于安卓设备的fps值获取方法及获取系统 | |
CN113608812A (zh) | 远程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6776323B (zh) | 应用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9218370A (zh) |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8733545B (zh) | 一种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4008043B (zh) | 跨终端测试方法、待测试端及测试端 | |
CN106488161A (zh) | 电子设备屏幕显示数据获取系统、方法和装置 | |
CN103561089B (zh) | 虚拟机桌面登录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729258A (zh) | 一种自动测试方法、终端及系统 | |
CN114328196B (zh) | 数据防泄漏系统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339974B (zh) | 模拟传感器 | |
CN106302011A (zh) | 基于多端的测试方法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