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4597B - 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54597B CN104754597B CN201310729202.5A CN201310729202A CN104754597B CN 104754597 B CN104754597 B CN 104754597B CN 201310729202 A CN201310729202 A CN 201310729202A CN 104754597 B CN104754597 B CN 1047545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erence signal
- iot
- interference
- source
- pr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操作维护中心(OMC);所述OMC接收所述eNB发送的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和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的干扰排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TD-LTE进行干扰排查,大多采用如下方法:
(1)去激活待测试TD-LTE小区以及周边1-2圈范围内的TD-LTE小区,尽量消除TD-LTE信号对干扰信号的影响;
(2)在TD-LTE天线处,将频谱仪连接到TD-LTE小区的天线端口上,观察频域信号,检测干扰信号的频段和幅度,并检测TD-LTE的频点的时域特征,判断干扰来源于哪种无线接入技术;
(3)根据TD-LTE的无线接入技术的工程参数,判断干扰可能的来源;
(4)关闭可能产生干扰的小区,判断干扰是否消失,从而确认干扰来源。
上述的干扰排查方法有如下缺点:
(1)排查干扰的时候,需要关闭部分TD-LTE站点,会影响用户接入和网络容量;
(2)需要到天线处进行测试,工作效率不高,且部分天线安装位置不便于高空作业;
(3)部分干扰是不定期出现,即使上站排查也有遗漏的可能;
(4)基站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逐一排查,效率低,可行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自动检测和分析干扰信号的类型,节约大量资源投入,能够对干扰信号的类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且更加全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基站,该基站(eNB)包括测量模块、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实时测量干噪比(IOT),发送测量到的IOT到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得干扰信号的来源后,发送测量到的IOT以及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对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发送干扰标记到发送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对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发送根据性能统计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到发送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操作维护中心,该操作维护中心(OMC)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对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eNB)、操作维护中心(OMC),所述eNB包括测量模块、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OMC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实时测量干噪比(IOT),发送测量到的IOT到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得干扰信号的来源后,发送测量到的IOT以及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所述OMC;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是eNB发送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和测量到的IOT。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eNB对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以及对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获得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操作维护中心(OMC)接收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所述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MC接收对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以及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操作维护中心(OMC);
所述OMC接收所述eNB发送的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操作维护中心(OMC);所述OMC接收所述eNB发送的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如此,能够实时自动检测和分析干扰信号的类型,节约大量资源投入,能够对干扰信号的类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且更加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杂散干扰的曲型干扰特征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阻塞干扰的曲型干扰特征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互调干扰的曲型干扰特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操作维护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操作维护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测量模块;2,识别模块;3,发送模块;4,接收模块;5,判断模块;6,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操作维护中心(OMC);所述OMC接收所述eNB发送的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基站,如图4所示,该基站(eNB)包括测量模块1、识别模块2和发送模块3;其中,
所述测量模块1实时测量干噪比(IOT),发送测量到的IOT到识别模块2和发送模块3。
其中,所述IOT是基于每块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带宽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强度,表征单个PRB带宽上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底噪的差值,能够反映干扰信号所在的频率位置、带宽和强度;所述每块PRB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其中,Fi表示第i块PRB上基站接收到的IOT的数值,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
所述测量模块1按照3GPP LTE协议规定,以180KHz带宽的PRB为单位连续测量所述PRB频NRB-1带上的IOT;以1880MHz-1900MHz的20MHz工作带宽为例,除去频带边缘的各1MHz的保护带,所述测量模块1连续测量从1881MHz至1899MHz的100个PRB上的干扰信号,第i块PRB的IOT的数值Fi是以-117dBm/PRB的热噪声为基准值(对应IOT取值为0)参考获得的相对值,所述IOT的数值的最小精度要求是1dB,Fi的数值越高,说明叠加在热噪声上的干扰就越大;
所述测量模块1还对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发送根据性能统计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到发送模块3。
所述识别模块2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发送模块3。
其中,所述识别模块2根据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计算每个PRB上的Fi连续超出预设门限的时长,如1ms或0.5ms等值),通过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域特征对比,从而识别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
所述时域特征包括时隙宽度、帧周期和/或载波间隔;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大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小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
常见的通信系统的信号的时域特征为GSM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577ms,帧周期为4.615ms,载波间隔为200kHz;PHS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300kHz;TD-SCDMA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1.6MHz;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为1ms,帧周期为5ms,常用载波间隔为20MHz;例如当前为TD-LTE系统时,eNB根据IOT测量出某一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为0.7ms,小于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1ms,确定所述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所述识别模块2还对获得的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发送干扰标记到发送模块3;
其中,所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所述发送模块3在获得干扰信号的来源后,发送测量到的IOT以及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3在获得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后,发送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干扰信号来源的干扰标记。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操作维护中心,如图5所示,该操作维护中心(OMC)包括接收模块4和判断模块5;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4接收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4还接收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IOT对应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所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所述判断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的类型分为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如图1所示,杂散干扰是由于干扰系统的带外辐射造成的,特别是干扰系统与被干扰系统的频段相邻时,则会产生杂散干扰,其干扰特征曲线如图1所示,呈现具有一定斜率的一次曲线特征;如图2所示,阻塞干扰是由于强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后产生落在中频的干扰,或由于接收机的带外抑制度有限而直接造成干扰,其干扰特征如图2所示,其标准偏差σ较小;如图3所示,互调干扰是干扰系统的干扰信号满足一定的关系时,由于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非线性,会出现与接收信号同频的干扰信号,互调干扰的影响和杂散辐射一样,会抬升接收机的基底噪声,降低接收机的灵敏度,相比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而言,其主要特征就是具有离散结构,并且标准偏差较大;
所述判断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每块PRB干扰信号来源的干扰标记,确定所述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如果所述PRB上的干扰标记表示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则将该PRB的IOT的数值设置为零,即Fi=0,否则保持继续接收该块PRB的IOT;
进一步,所述判断模块5在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外部时,根据设定的IOT门限IOT0,获取所述IOT中每块PRB的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的个数,即Fi≥IOT0,如果存在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IOT0的PRB,即NI>0,则说明存在对LTE有影响的干扰信号,需要进一步判断干扰类型,否则,即NI=0,说明不存在系统外干扰;
所述判断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每块PRB上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分别获取对应的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类型的统计特征值,根据每种干扰类型的判定准则,判断干扰信号的类型;
所述杂散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杂散干扰的IOT曲线呈现为具有一定斜率直线的特征,根据测量的IOT曲线F={Fi,i=0,…,NRB-1}确定IOT曲线中近似直线的部分,所述直线部分样点RB编号为i1,…,i2,对测量IOT的数值F={Fi,i=i1,…,i2}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曲线函数F′i=ki+b,i=i1,…,i2,其中:
获得实际IOT的数值和拟合函数的偏离度i=i1,…,i2,偏离度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杂散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阻塞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阻塞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小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如果统计均值大于设定IOT门限IOT0并且方差σ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阻塞干扰,所述IOT门限IOT0可以设置为10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门限σ0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互调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互调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大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方差和超出IOT门限IOT0的PRB块数NI,方差大于设定门限σ0并且PRB块数NI/NRB小于设定数量门限,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互调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数量门限为PRB总块数的50%,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判断模块5在干扰信号的类型确定后,对干扰信号的类型进行标记。
所述OMC还包括存储模块6,所述存储模块6保存确定的干扰信号的类型以及接收到的IOT。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6还保存接收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以及判断模块5获得的干扰信号的类型的标记;这里,所述存储模块6保存数据用于提供历史追踪查询,对曾发生的突发性干扰排查提供依据。
所述OMC可以由主控台、终端、存储器构成,所述主控台用于接收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以及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接收的IOT和确定的干扰信号的类型,所述终端用于通过主控台查询存储在存储器上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eNB)、操作维护中心(OMC),所述eNB包括测量模块1、识别模块2和发送模块3,所述OMC包括接收模块4和判断模块5;其中:
所述测量模块1实时测量干噪比(IOT),发送测量到的IOT到识别模块2和发送模块3。
其中,所述测量模块1测量每块PRB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其中,Fi表示第i块PRB上基站接收到的IOT的数值,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测量模块1以180KHz带宽的PRB为单位连续测量所述PRB频带上的IOT;以1880MHz-1900MHz的20MHz工作带宽为例,除去频带边缘的各1MHz的保护带,所述测量模块1连续测量从1881MHz至1899MHz的100个PRB上的干扰信号,第i块PRB的IOT的数值Fi是以-117dBm/PRB的热噪声为基准值(对应IOT取值为0)参考获得的相对值,所述IOT的数值的最小精度要求是1dB,Fi的数值越高,说明叠加在热噪声上的干扰就越大;
所述测量模块1还对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发送根据性能统计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到发送模块3。
所述识别模块2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发送模块3。
其中,所述识别模块2根据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通过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域特征对比,从而识别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
所述时域特征包括时隙宽度、帧周期和/或载波间隔;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大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小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
常见的通信系统的信号的时域特征为GSM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577ms,帧周期为4.615ms,载波间隔为200kHz;PHS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300kHz;TD-SCDMA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1.6MHz;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为1ms,帧周期为5ms,常用载波间隔为20MHz;例如当前为TD-LTE系统时,eNB根据IOT测量出某一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为0.7ms,小于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1ms,确定所述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所述识别模块2还对获得的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发送干扰标记到发送模块3;
其中,所述识别模块2在获得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后,对每块PRB的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所述发送模块3在获得干扰信号的来源后,发送测量到的IOT以及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OMC。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3在获得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后,发送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干扰信号来源的干扰标记到OMC。
所述OMC中,接收模块4接收eNB发送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4还接收eNB发送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IOT对应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所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所述OMC中,判断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每块PRB干扰信号来源的干扰标记,确定所述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如果所述PRB上的干扰标记表示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则将该PRB的IOT的数值设置为零,即Fi=0,否则保持继续接收该块PRB的IOT;
进一步,所述判断模块5在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外部时,根据设定的IOT门限IOT0,获取所述IOT中每块PRB的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的个数,即Fi≥IOT0,如果存在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IOT0的PRB,即NI>0,则说明存在对LTE有影响的干扰信号,需要进一步判断干扰类型,否则,即NI=0,说明不存在系统外干扰;
所述判断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每块PRB上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分别获取对应的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类型的统计特征值,根据每种干扰类型的判定准则,判断干扰信号的类型;
所述杂散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杂散干扰的IOT曲线呈现为具有一定斜率直线的特征,根据测量的IOT曲线F={Fi,i=0,…,NRB-1}确定IOT曲线中近似直线的部分,所述直线部分样点RB编号为i1,…,i2,对测量IOT的数值F={Fi,i=i1,…,i2}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曲线函数F′i=ki+b,i=i1,…,i2,其中:
获得实际IOT的数值和拟合函数的偏离度i=i1,…,i2,偏离度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杂散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阻塞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阻塞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小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如果统计均值大于设定IOT门限IOT0并且方差σ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阻塞干扰,所述IOT门限IOT0可以设置为10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门限σ0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互调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互调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大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方差和超出IOT门限IOT0的PRB块数NI,方差大于设定门限σ0并且PRB块数NI/NRB小于设定数量门限,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互调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数量门限为PRB总块数的50%,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判断模块5在干扰信号的类型确定后,对干扰信号的类型进行标记。
所述OMC还包括存储模块6,所述存储模块6保存确定的干扰信号的类型以及接收的IOT。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6还保存接收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以及判断模块5获得的所述干扰信号的类型的标记;这里,所述存储模块6保存数据用于提供历史追踪查询,对曾发生的突发性干扰排查提供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和测量到的IOT;如图7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1:所述eNB实时测量IOT。
其中,所述eNB实时测量每块PRB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其中,Fi表示第i块PRB上基站接收到的IOT的数值,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eNB以180KHz带宽的PRB为单位连续测量所述PRB频带上的IOT;以1880MHz至1900MHz的20MHz工作带宽为例,除去频带边缘的各1MHz的保护带,所述eNB连续测量从1881MHz至1899MHz的100个PRB上的干扰信号,第i块PRB的IOT的数值Fi是以-117dBm/PRB的热噪声为基准值(对应IOT取值为0)参考获得的相对值,所述IOT的数值的最小精度要求是1dB,Fi的数值越高,说明叠加在热噪声上的干扰就越大;
所述eNB还对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发送根据统计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步骤702:所述eNB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eNB根据步骤601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通过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域特征对比,从而识别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
所述时域特征包括时隙宽度、帧周期和/或载波间隔;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大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小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
常见的通信系统的信号的时域特征为GSM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577ms,帧周期为4.615ms,载波间隔为200kHz;PHS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300kHz;TD-SCDMA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1.6MHz;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为1ms,帧周期为5ms,常用载波间隔为20MHz;例如当前为TD-LTE系统时,eNB根据IOT测量出某一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为0.7ms,小于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1ms,确定该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步骤703:所述eNB发送所述IOT以及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eNB对获得的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发送干扰标记;所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操作维护中心(OMC)接收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所述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对干扰信号的类型;如图8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801:所述OMC接收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OMC还接收统计周期内测量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IOT对应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所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步骤802:所述OMC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其中,所述OMC根据接收到的每块PRB干扰信号来源的干扰标记,确定所述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如果所述PRB上的干扰标记表示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则将该PRB的IOT设置为零,即Fi=0,否则保持继续接收该块PRB的IOT;
进一步,所述OMC确认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外部时,根据设定的IOT门限IOT0,获取所述IOT中每块PRB的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的个数,即Fi≥IOT0,如果存在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IOT0的PRB,即NI>0,则说明存在对LTE有影响的干扰信号,需要进一步判断干扰类型,否则,即NI=0,说明不存在系统外干扰;
所述OMC根据接收的每块PRB上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分别获取对应的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类型的统计特征值,根据每种干扰类型的判定准则,判断干扰信号的类型;
其中,所述杂散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杂散干扰的IOT曲线呈现为具有一定斜率直线的特征,根据测量的IOT曲线F={Fi,i=0,…,NRB-1}确定IOT曲线中近似直线的部分,所述直线部分样点RB编号为i1,…,i2。对测量IOT的数值F={Fi,i=i1,…,i2}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曲线函数F′i=ki+b,i=i1,…,i2。其中:
获得实际IOT的数值和拟合函数的偏离度i=i1,…,i2,偏离度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杂散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阻塞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阻塞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小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如果统计均值大于设定IOT门限IOT0并且方差σ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阻塞干扰,所述IOT门限IOT0可以设置为10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门限σ0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互调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互调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大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方差和超出IOT门限IOT0的PRB块数NI,方差大于设定门限σ0并且PRB块数NI/NRB小于设定数量门限,则干扰信号好的类型为互调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数量门限为PRB总块数的50%,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803:所述OMC保存确定的干扰信号的类型以及接收的IOT。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的类型确定后,所述OMC还可以对干扰信号的类型进行标记,同时保存所述干扰信号的类型的标记;所述OMC还保存接收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这里,所述OMC保存数据用于提供历史追踪查询,对曾发生的突发性干扰排查提供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操作维护中心(OMC);所述OMC接收所述eNB发送的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如图9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901:所述eNB实时测量IOT。
其中,所述eNB实时测量每块PRB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其中,Fi表示第i块PRB上基站接收到的IOT的数值,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eNB以180KHz带宽的PRB为单位连续测量所述PRB频带上的IOT,以1880MHz至1900MHz的20MHz工作带宽为例,除去频带边缘的各1MHz的保护带,所述eNB连续测量从1881MHz至1899MHz的100个PRB上的干扰信号,第i块PRB的IOT的数值Fi是以-117dBm/PRB的热噪声为基准值(对应IOT取值为0)参考获得的相对值,所述IOT的数值的最小精度要求是1dB,Fi的数值越高,说明叠加在热噪声上的干扰就越大;
所述eNB还对在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根据性能统计获得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步骤902:所述eNB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eNB根据步骤801测量的IOT得到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通过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域特征对比,从而识别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
所述时域特征包括时隙宽度、帧周期和/或载波间隔;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大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如果所述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小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则所述PRB上的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
常见的通信系统的信号的时域特征为GSM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577ms,帧周期为4.615ms,载波间隔为200kHz;PHS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300kHz;TD-SCDMA系统的时隙宽度为0.625ms,帧周期为5ms,载波间隔为1.6MHz;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为1ms,帧周期为5ms,常用载波间隔为20MHz;例如当前为TD-LTE系统时,eNB根据IOT测量出某一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为0.7ms,小于TD-LTE系统的时隙宽度1ms,确定该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步骤903:所述eNB发送所述IOT以及干扰信号的来源到OMC。
其中,所述eNB发送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到OMC;所述eNB对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识别后,对每块PRB的干扰信号进行标记,发送干扰标记到OMC,所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步骤904:所述OMC接收eNB发送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
其中,所述OMC还接收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接收对所述IOT对应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内部或系统外部;所述干扰标记为K={Ki,i=0,…,NRB-1},Ki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所述i表示PRB的编号,NRB表示LTE小区带宽内的PRB的总数,NRB-1表示最大的PRB编号;所述Ki取值为0或1,其中,当Ki=0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当Ki=1时表示第i块PRB上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外部。
步骤905:所述OMC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其中,所述OMC根据接收到的每块PRB干扰信号来源的干扰标记,确定所述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来源,如果所述PRB上的干扰标记表示干扰信号来自系统内部,则将该PRB的IOT的数值设置为零,即Fi=0,否则保持继续接收该块PRB的IOT;
进一步,所述OMC在确认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为来自系统外部时,根据设定的IOT门限IOT0,获得所述IOT中每块PRB的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的个数,即Fi≥IOT0,如果存在IOT的数值大于IOT门限IOT0的PRB,即NI>0,则说明存在对LTE有影响的干扰信号,需要进一步判断干扰类型,否则,即NI=0,说明不存在系统外干扰;
所述OMC根据接收到的每块PRB上的IOT的数值F={Fi,i=0,…,NRB-1},分别获得对应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类型的统计特征值,根据每种干扰类型的特征值及各种干扰类型的特征值门限,判断干扰信号的类型;
其中,所述杂散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杂散干扰的IOT曲线呈现为具有一定斜率直线的特征,根据测量的IOT曲线F={Fi,i=0,…,NRB-1}确定IOT曲线中近似直线的部分,所述直线部分样点RB编号为i1,…,i2。对测量IOT的数值F={Fi,i=i1,…,i2}进行线性拟合,获得拟合曲线函数F′i=ki+b,i=i1,…,i2。其中:
获得实际IOT的数值和拟合函数的偏离度i=i1,…,i2,偏离度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杂散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阻塞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阻塞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小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的统计均值和方差如果统计均值大于设定IOT门限IOT0并且方差σ小于设定门限σ0,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阻塞干扰,所述IOT门限IOT0可以设置为10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门限σ0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互调干扰的判定准则为:根据互调干扰的IOT曲线方差较大的特性,获得实际IOT的数值方差和超出IOT门限IOT0的PRB块数NI,方差大于设定门限σ0并且PRB块数NI/NRB小于设定数量门限,则干扰信号的类型为互调干扰,所述门限σ0可以设置为3dB,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数量门限为PRB总块数的50%,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906:所述OMC保存确定的干扰信号的类型以及接收的IOT。
其中,在干扰信号的类型确定后,OMC还可以对干扰信号的类型进行标记后,同时保存所述干扰信号的类型的标记;所述OMC还保存接收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及干扰信号的干扰标记;这里,所述OMC保存数据用于提供历史追踪查询,对曾发生的突发性干扰排查提供依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eNB包括测量模块、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实时测量干噪比IOT,发送测量到的IOT到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所述IOT表征单个PRB带宽上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底噪的差值;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发送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根据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并根据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对比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得干扰信号的来源后,发送测量到的IOT以及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对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发送干扰标记到发送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对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发送根据性能统计获得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到发送模块。
4.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操作维护中心,其特征在于,该操作维护中心OMC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其中,所述IOT表征单个PRB带宽上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底噪的差值;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的识别,包括:根据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并根据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对比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维护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对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操作维护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7.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eNB、操作维护中心OMC,所述eNB包括测量模块、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OMC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其中,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实时测量干噪比IOT,发送测量到的IOT到识别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所述IOT表征单个PRB带宽上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底噪的差值;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发送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根据测量到的IOT
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并根据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对比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得干扰信号的来源后,发送测量到的IOT以及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所述OMC;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是eNB发送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8.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和测量到的IOT;其中,所述IOT表征单个PRB带宽上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底噪的差值;
所述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包括:根据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根据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对比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eNB对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进行标记,以及对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进行性能统计,获得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10.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操作维护中心OMC接收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所述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其中,所述IOT表征单个PRB带宽上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底噪的差值;
其中,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的识别,包括:根据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并根据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对比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OMC接收对所述干扰信号的来源的干扰标记,以及统计周期内实时测量到的IOT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12.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eNB实时测量干噪比IOT,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发送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到操作维护中心(OMC);其中,所述IOT表征单个PRB带宽上基站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底噪的差值;
所述根据测量到的IOT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包括:根据测量到的IOT获得每块PRB上的干扰信号的帧长,根据每块PRB上干扰信号的帧长与当前使用的系统的时隙宽度对比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来源;
所述OMC接收所述eNB发送的测量到的IOT和获得的干扰信号的来源,根据接收到的IOT和干扰信号的来源确定干扰信号的类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29202.5A CN104754597B (zh) | 2013-12-25 | 2013-12-25 | 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29202.5A CN104754597B (zh) | 2013-12-25 | 2013-12-25 | 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4597A CN104754597A (zh) | 2015-07-01 |
CN104754597B true CN104754597B (zh) | 2018-12-04 |
Family
ID=5359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29202.5A Active CN104754597B (zh) | 2013-12-25 | 2013-12-25 | 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545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8587B (zh) * | 2015-11-16 | 2020-04-17 |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类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7343292B (zh) * | 2016-04-28 | 2020-05-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td-lte系统干扰判断方法及装置 |
CN108075846B (zh) * | 2016-11-17 | 2021-06-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8093426B (zh) * | 2016-11-21 | 2021-04-2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系统内干扰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
CN108289302B (zh) * | 2017-01-10 | 2021-05-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定位td-lte网络大气波导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197545A (zh) * | 2017-12-25 | 2018-06-22 |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 干扰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
ES2871560T3 (es) * | 2018-03-21 | 2021-10-29 | Verisure Sarl | Un método para aumentar la especificidad de detección de interferencias intencionadas en un sistema de alarma doméstico |
CN109041085A (zh) * | 2018-09-21 | 2018-12-18 | 广州珂琅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te无线网络干扰排除方法 |
CN111093218A (zh) * | 2018-10-23 | 2020-05-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分析方法和装置 |
CN112996022B (zh) * | 2019-12-13 | 2024-05-07 |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4665A (zh) * | 2009-04-03 | 2010-10-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的负荷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340799A (zh) * | 2011-11-09 | 2012-02-01 | 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gsm上行干扰源判断方法 |
CN103442384A (zh) * | 2013-07-12 | 2013-12-11 |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干扰定位及处理方法、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44584B1 (ko) * | 2008-12-16 | 2012-05-0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오버레이 시스템 및 언더레이 시스템의 간섭 확률 산출 방법 및 장치 |
-
2013
- 2013-12-25 CN CN201310729202.5A patent/CN1047545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4665A (zh) * | 2009-04-03 | 2010-10-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的负荷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340799A (zh) * | 2011-11-09 | 2012-02-01 | 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gsm上行干扰源判断方法 |
CN103442384A (zh) * | 2013-07-12 | 2013-12-11 |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干扰定位及处理方法、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54597A (zh) | 2015-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4597B (zh) | 一种干扰自动检测的设备、系统及方法 | |
US9304189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radar signals | |
US20180070254A1 (en) |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from rf or digitized signal | |
US713368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terferes in a communication spectrum | |
US20150003434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scanning | |
US10461791B2 (en) | Interference analysis in wireless networks | |
CN103581957B (zh) |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2261661B (zh)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JP6339227B2 (ja) | セル干渉の調査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マネージャ | |
EP3355606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signal strength | |
CN107154829A (zh) | 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自系统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024277A (zh) | 调节信号衰减的方法、控制设备及无线接入点 | |
CN108243447B (zh) | 一种外部干扰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6470432A (zh) | 一种终端在非授权频段上的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
CN104427532A (zh) | 频点带内干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
RU2016111282A (ru) | Обрабатывающее информацию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 терминала | |
CN102026256B (zh) | 一种监测异常干扰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535205B (zh) | 频率重耕小区设置方法及系统 | |
CN104581765B (zh) | 一种异频干扰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7682100A (zh) | 一种特定区域智能终端信息采集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828361A (zh) | 一种杂散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5075318B (zh) | 一种重用频谱方案中异系统干扰规避的方法和装置 | |
EP1696682A1 (en) | Method of using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to reduce factory test time | |
CN105636092B (zh) | 信道频段选择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Milos et al. | Analysis of indoor LTE-DL/Wi-Fi coexistence scenarios with automated measurement testbe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