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0529A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40529A CN104740529A CN201510105790.4A CN201510105790A CN104740529A CN 104740529 A CN104740529 A CN 104740529A CN 201510105790 A CN201510105790 A CN 201510105790A CN 104740529 A CN104740529 A CN 1047405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nese medicine
- traditional chinese
- treatment
- prescription
- bl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是由丹参、白芍、赤芍、连翘、乳香、没药、透骨草、皂刺、三棱和莪术组分构成,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配方,具有疗效显著、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背景技术
目前,盆腔炎是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杀手,虽然当前治疗盆腔炎的办法较多,可以静滴抗生素治疗。但长期大量的抗生素治疗容易导致机体菌群失调,增加机体的耐药性,导致多重耐药菌的滋生,对我们的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从长久发展来看也是诸多不利。
中医中药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所用的药物与西医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在盆腔炎的治疗中有独特疗效,在许多方面可以补充西医不足。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之提出了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法。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证明,中医药在盆腔炎的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对急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增效减毒作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有着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对病人的预后,改善机体内环境,增加受孕率方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许多盆腔炎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均与不同程度接受中医药治疗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理论基础,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摸索,总结出的一种疗效显著、安全、价廉中药方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的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是由丹参、白芍、赤芍、连翘、乳香、没药、透骨草、皂刺、三棱和莪术组分构成。
本发明所述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是由丹参(30-40)、白芍(12-15)、赤芍(10-12)、连翘(12-15)、乳香(12-15)、没药(12-15)、透骨草(9-12)、皂刺(15-18)、三棱(10-12)和莪术(12-15)组成。
本发明还可在上述组分中按重量配比加入败酱草(30-40),以利于进一步增加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的疗效。
本发明的制作及用法:将上述诸药和在一起,用常规的方法浓煎成100-150ml药汁后,每晚睡前灌肠并保留30分钟,每日1次,每疗程14天。
本发明禁忌:妊娠期患者。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配方,具有疗效显著、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患者66例 ,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2.43岁。其中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30例,阴道炎性分泌物10例,双附件增粗、压痛10例, 盆腔积液的10例,盆腔炎性包块6例,入组时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二、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盆腔炎的疗效标准制定。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积分为0分;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减低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减低1/3以上;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三、应用方法
应用本发明的灌肠方剂煎煮药液100-150ml,药温在39℃,令患者取侧卧位,肛管置入深度约14cm将药液于30分钟内缓慢注完进行保留灌肠。灌肠后嘱患者卧床1-2小时,药液在肠内保留30分钟以上,每晚灌肠1次,14天为一疗程。
四、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连续治疗2个疗程,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积分为0分。
显效 连续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减低2/3以上。
有效 连续治疗3个疗程,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减低1/3以上。
无效 连续治疗3个疗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后无改善。
五、治疗效果
20天两个疗程来判断结果。治愈、显效、有效都属于临床有效。
66例患者中,治愈49例,显效16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
禁忌:妊娠期。
六、典型病例
1、患者阎某,女,43岁,家住乳山市南黄镇,因下腹部隐痛不适10年加重伴低热2天就诊。内诊宫颈举摆痛,子宫大小质地正常,左附件区可触及一5X4X4cm包块质中等,不活动;B超提示5.8X4.1X4.0cm囊性包块,诊断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盆腔炎性包块;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有糖尿病、冠心病多年,要求保守治疗;给予营养支持,在我院抓取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方剂,取原料药丹参30、白芍15、赤芍12、连翘15、乳香15、没药15、透骨草12、皂刺18、三棱12、莪术15和败酱草30并将上述诸药和在一起用常规的方法加入水后煎至药液达100-150ml,待药液的药温达39℃后使用,使用时,令患者取侧卧位,肛管置入深度约14cm,将药液于30分钟内缓慢注完进行保留灌肠,灌肠后嘱患者卧床1-2小时,药液在肠内保留30分钟以上,每晚灌肠1次,14天为一疗程,在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7天后,发热已愈,腰腹痛明显减轻出院;又坚持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1月,临床及B超复查包块消失。
2、患者李某,女,38岁,荣成市靖海人,因腰酸下腹胀痛3年伴白带增多就诊,妇科检查双附件区明显增厚,压痛阳性。在我院抓取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方剂,取原料药丹参40、白芍12、赤芍10、连翘12、乳香12、没药12、透骨草9、皂刺15、三棱10、莪术12和败酱草40并将上述诸药和在一起用常规的方法加入水后煎至药液达100-150ml,待药液的药温达39℃后使用,使用时,令患者取侧卧位,肛管置入深度约14cm,将药液于30分钟内缓慢注完进行保留灌肠,灌肠后嘱患者卧床1-2小时,药液在肠内保留30分钟以上,每晚灌肠1次,14天为一疗程坚持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14天后,腰腹痛明显减轻,白带恢复正常,共坚持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28天后,无明显自觉症状,妇科检查双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
3、患者张某,女,26岁,烟台市区人,人工流产后6天,下腹痛伴发热5天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差,压痛明显。B超提示盆腔内多量积液,深度约4cm,血常规:白细胞:15.2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CRP:44mg/L,因患者为过敏体质,多种抗生素皆有过敏反应,在我院抓取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方剂,取原料药丹参36、白芍13、赤芍12、连翘12、乳香15)、没药12、透骨草10、皂刺16、三棱12和莪术15和败酱草35并将上述诸药和在一起用常规的方法加入水后煎至药液100-150ml,待药液的药温达39℃后使用,使用时,给予营养支持及盆炎灌肠方保留灌肠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下腹痛消失,保留灌肠10天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范围,保留灌肠15天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复查盆腔B超少许积液,保留灌肠30天后,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积分为0分;患者已于3月前正常分娩一足月健康男活婴。
本发明中的中药方解为:
丹参功善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本品有活血化瘀而不伤气血之特点;赤芍能活血通经,散瘀行滞,李东垣云:"赤芍药破瘀血而疗腹痛”。 重用丹参,取其活血祛瘀之力,疏通冲任气血之功,使瘀去痛止。赤芍在辅助丹参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白芍味苦略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虞传《本草备要》云:“白芍不惟治血虚,大能行气”。《神农本草经》言其:“除血痹,止痛”。乳香气味芳香走窜,内能宣通脏腑,通达气血,外能透达经络,尤善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本草汇言》:“乳香,活血祛风,舒筋止痛之药也。……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为专功也。”没药能通滞散瘀止痛,为行气散瘀止痛之要药,故功擅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医学入门》:“能破宿血,消肿止痛”。透骨草对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均达活血利气止痛之功。《山东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活血,止痛”。《吉林中草药》:“活血止痛,败毒燥湿”。皂刺消肿排脓,祛风杀虫。《本草衍义补遗》云:“治痈肿已溃,能引至溃处”。三棱、莪术均活血破血以散结;败酱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的功效,败酱草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有益效果:以丹参、赤芍为君药,奏活血化瘀之功。乳香、没药、连翘为臣药,三药助君药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痛,肢体关节诸痛皆能治之”。乳香以行气活血为主,没药以活血散瘀为要,一气一血,气血并治,共奏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宣通经络之功。白芍、透骨草、皂刺、三棱、莪术共为佐药,使药物功效直达病灶,达活血止痛之效,再将上述诸药煮后的温热药物灌肠后能够产生物理效应,显著加快盆腔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同时,再加上败酱草的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功效,并且其主要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因此,诸药联合,药效显著增强,而且长期应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受孕率。
Claims (3)
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是由丹参、白芍、赤芍、连翘、乳香、没药、透骨草、皂刺、三棱和莪术组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按重量配比是由丹参(30-40)、白芍(12-15)、赤芍(10-12)、连翘(12-15)、乳香(12-15)、没药(12-15)、透骨草(9-12)、皂刺(15-18)、三棱(10-12)和莪术(12-15)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述组分中按重量配比再加入败酱草(30-4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5790.4A CN104740529A (zh) | 2015-03-11 | 2015-03-11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5790.4A CN104740529A (zh) | 2015-03-11 | 2015-03-11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40529A true CN104740529A (zh) | 2015-07-01 |
Family
ID=53581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05790.4A Pending CN104740529A (zh) | 2015-03-11 | 2015-03-11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4052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33154A (zh) * | 2015-10-22 | 2016-01-13 | 朱坤英 | 银翘败酱解毒汤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1641A (zh) * | 2012-04-26 | 2012-08-15 | 卢培玲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 |
CN103908628A (zh) * | 2014-03-17 | 2014-07-09 | 於永梅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灌肠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3-11 CN CN201510105790.4A patent/CN10474052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1641A (zh) * | 2012-04-26 | 2012-08-15 | 卢培玲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灌肠液 |
CN103908628A (zh) * | 2014-03-17 | 2014-07-09 | 於永梅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灌肠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霞等: "刘瑞芬辨治不孕症经验", 《山东中医杂志》 * |
范艳梅 等: ""刘瑞芬教授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 《中医临床研究》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33154A (zh) * | 2015-10-22 | 2016-01-13 | 朱坤英 | 银翘败酱解毒汤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16254B (zh) | 一种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劳损的中药熏蒸制剂 | |
CN104274788A (zh) | 一种治疗妇女肝火湿热型带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11932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526398A (zh)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外用制剂 | |
CN102614487A (zh) | 治疗前列腺尿失禁的膏药 | |
CN102988846A (zh) | 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制剂 | |
CN103933171B (zh) | 一种治疗腰腿疼痛的外敷药酒 | |
CN102872362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 | |
CN102274333A (zh) |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外洗中药 | |
CN103083616B (zh) | 一种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 | |
CN100479853C (zh) | 瘀痹消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40529A (zh)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灌肠方剂 | |
CN103341059A (zh) |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50446B (zh) | 一种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949467A (zh) | 一种治疗湿热瘀阻所致慢性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3356975B (zh)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蜡疗酊剂 | |
CN102258589B (zh)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鹿血药酒 | |
CN103933389B (zh) | 一种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830679B (zh) |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应用 | |
CN101342252B (zh) | 一种治疗颈淋巴结核的鼻栓剂 | |
CN105770759A (zh) | 一种治疗阑尾炎的中药 | |
CN104352950A (zh) | 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343707A (zh) | 一种治疗离心性环状红斑的中药 | |
CN104435992A (zh) | 一种治疗疑病症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89885A (zh)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