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0637A - 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10637A CN104710637A CN201510112165.2A CN201510112165A CN104710637A CN 104710637 A CN104710637 A CN 104710637A CN 201510112165 A CN201510112165 A CN 201510112165A CN 104710637 A CN104710637 A CN 1047106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protein isolate
- soy protein
- improving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水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加入丙烯酸类衍生物,搅拌溶解一段时间。把成膜溶液倒入有机玻璃框内,于恒温箱内干燥成膜。本发明方法可使大豆分离蛋白膜阻隔氧气的能力大大提高,能够延缓食品的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农产品生产可塑性材料,包括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是可生物分解的。至今,蛋白质的应用仍局限于食品领域,聚合物科学及其技术研究的是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利用这方面的原理和设备,对农业原料,特别是蛋白质,在非食品领域进行研究。蛋白质是通过非共价键结合的,具有无定形三维结构的天然聚合物。利用蛋白质原料可以生产出可塑性极强的功能聚合物,其中包括可食性大豆蛋白膜。由于大豆分离蛋白优良的成膜性、阻湿性、阻油性及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可食性膜的开发上备受关注。
阻氧性能是衡量包装膜的重要指标,对氧气阻隔性能好能延缓食品的氧化变质,对二氧化碳的透性低则有利于气调包装,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纯大豆分离蛋白膜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屏障特性通常较弱,对于阻止氧气渗入和防止包装食品的氧化均有效果较差,这对于油性食品的包装非常不利,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很多学者尝试通过各种物理、化学、酶和共混的方法来改善蛋白膜的此项性能。毕会敏等人研究了高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高压处理使膜液的稳定性提高,膜的抗张强度增大,阻氧性有所增强。Ghorpade等人研究醋酸酐、琥珀酸酐、钙离子和甲醛对膜的水溶性、拉伸强度、刺穿强度、水蒸汽透过率和阻氧性的影响。发现醋酸酰和琥珀酸酐能够提高膜的水溶性,其它特性无明显变化。韩兆鹏等人探讨了pH和加热温度对SPI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10.0,80 ℃下处理后的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最小,阻氧性能最佳,但热处理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均会使蛋白质分子链断裂,分子发生解离,不利于网状结构的形成,且水蒸气透过系数迅速增大。这些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大豆蛋白膜的阻氧性能,但是这些方法不利于放大,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所提供的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油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为: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水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加入丙烯酸类衍生物,搅拌溶解一段时间。把成膜溶液倒入有机玻璃框内,于恒温箱内干燥成膜。
本发明所述的丙烯酸类衍生物包括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双丙酮丙烯酰胺。
本发明所述的丙烯酸类衍生物的浓度为5%~40%(W/W,丙烯酸类衍生物/大豆分离蛋白)。
本发明所述的水浴加热的温度为50~90 ℃。
本发明所述的水浴加热的时间为30~150 min。
阻氧性能的测定方法为:称取5 g花生油,置于广口瓶中,用制备的膜将瓶封口,置于60 ℃干燥箱中,7 d后,揭膜测定其过氧化值(POV值),以脂肪氧化的程度间接对比膜的阻氧性。POV值(meq/kg)的测定方法依据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 5538-1995进行。
c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1为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 2为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m为样品质量(g)。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首先配制5%(W/V,蛋白/成膜水溶液)的大豆分离蛋白水溶液,在蛋白水溶液中按照5%(W/W,丙烯酸类衍生物/大豆分离蛋白)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双丙酮丙烯酰胺类物质,搅拌均匀后于50-90 ℃的水浴中加热30-150 min;倾倒至塑料表面皿中,于50℃恒温干燥箱中烘干成膜。揭膜后于温度25 ℃,相对湿度52%的干燥器中贮藏48 h。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能认为是限定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5 g大豆分离蛋白(SPI)加入100 mL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80 ℃并维持90 min,加入丙烯酸羟乙酯5%(W/W,丙烯酸羟乙酯/蛋白),以每100 cm2面积膜含有0.5 g大豆分离蛋白计,把成膜溶液倒入11×11 cm有机玻璃框内,于50 ℃恒温箱内干燥15~16 h后揭膜,揭下的膜放在温度25 ℃,相对湿度52%的干燥器中贮藏备用。
根据上述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测定该SPI膜的过氧化值POV值为2.29 meq/kg。
实施例2
将5 g大豆分离蛋白(SPI)加入100 mL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90 ℃并维持120 min,加入丙烯酸羟丙酯15%(W/W,丙烯酸羟丙酯/蛋白),以每100 cm2面积膜含有0.5 g大豆分离蛋白计,把成膜溶液倒入11×11 cm有机玻璃框内,于50 ℃恒温箱内干燥15~16 h后揭膜,揭下的膜放在温度25 ℃,相对湿度52%的干燥器中贮藏备用。
根据上述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测定该SPI膜的过氧化值POV值为3.74 meq/kg。
实施例3
将5 g大豆分离蛋白(SPI)加入100 mL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50 ℃并维持60 min,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丙酯25%(W/W,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蛋白),以每100 cm2面积膜含有0.5 g大豆分离蛋白计,把成膜溶液倒入11×11 cm有机玻璃框内,于50 ℃恒温箱内干燥15~16 h后揭膜,揭下的膜放在温度25 ℃,相对湿度52%的干燥器中贮藏备用。
根据上述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测定该SPI膜的过氧化值POV值为1.83 meq/kg。
实施例4
将5 g大豆分离蛋白(SPI)加入100 mL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60 ℃并维持150 min,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35%(W/W,N-羟甲基丙烯酰胺/蛋白),以每100 cm2面积膜含有0.5 g大豆分离蛋白计,把成膜溶液倒入11×11 cm有机玻璃框内,于50 ℃恒温箱内干燥15~16 h后揭膜,揭下的膜放在温度25 ℃,相对湿度52%的干燥器中贮藏备用。
根据上述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测定该SPI膜的过氧化值POV值为3.40 meq/kg。
实施例5
将5 g大豆分离蛋白(SPI)加入100 mL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70 ℃并维持30 min,加入双丙酮丙烯酰胺40%(W/W,双丙酮丙烯酰胺/蛋白),以每100 cm2面积膜含有0.5 g大豆分离蛋白计,把成膜溶液倒入11×11 cm有机玻璃框内,于50 ℃恒温箱内干燥15~16 h后揭膜,揭下的膜放在温度25 ℃,相对湿度52%的干燥器中贮藏备用。
根据上述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测定该SPI膜的过氧化值POV值为2.12 meq/kg。
实施例6(未加入丙烯酸类衍生物的对照组)
将5 g大豆分离蛋白(SPI)加入100 mL水中,搅拌溶解。加热至70 ℃并维持30 min,以每100 cm2面积膜含有0.5 g大豆分离蛋白计,把成膜溶液倒入11×11 cm有机玻璃框内,于50 ℃恒温箱内干燥15~16 h后揭膜,揭下的膜放在温度25 ℃,相对湿度52%的干燥器中贮藏备用。
根据上述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测定该SPI膜的过氧化值POV值为9.45 meq/kg。
Claims (5)
1.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水中,水浴加热,加入丙烯酸类衍生物,搅拌溶解一段时间,把成膜溶液倒入有机玻璃框内,于恒温箱内干燥成膜。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衍生物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丙烯酸类衍生物的浓度为5%~40%(W/W,丙烯酸类衍生物/大豆分离蛋白)。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浴加热的温度为50~90 ℃。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浴加热的时间为30~150 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2165.2A CN104710637B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12165.2A CN104710637B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10637A true CN104710637A (zh) | 2015-06-17 |
CN104710637B CN104710637B (zh) | 2018-02-13 |
Family
ID=5341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12165.2A Active CN104710637B (zh) | 2015-03-16 | 2015-03-16 | 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71063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14485A1 (zh) * | 2016-07-22 | 2018-01-25 | 苏州蓝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亚微米级无基底支撑高分子薄膜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76A (zh) * | 1996-04-10 | 1996-12-18 | 上海中惠新特材料公司 | 防水涂料组合物 |
CN1615722A (zh) * | 2003-11-14 | 2005-05-18 | 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超滤膜分离技术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 |
CN1974206A (zh) * | 2006-12-05 | 2007-06-06 | 浙江大学 | 一种超高阻氧性耐蒸煮包装用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CN101550275A (zh) * | 2009-04-23 | 2009-10-07 | 桂林工学院 |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木聚糖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3-16 CN CN201510112165.2A patent/CN1047106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76A (zh) * | 1996-04-10 | 1996-12-18 | 上海中惠新特材料公司 | 防水涂料组合物 |
CN1615722A (zh) * | 2003-11-14 | 2005-05-18 | 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超滤膜分离技术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 |
CN1974206A (zh) * | 2006-12-05 | 2007-06-06 | 浙江大学 | 一种超高阻氧性耐蒸煮包装用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CN101550275A (zh) * | 2009-04-23 | 2009-10-07 | 桂林工学院 |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木聚糖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14485A1 (zh) * | 2016-07-22 | 2018-01-25 | 苏州蓝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亚微米级无基底支撑高分子薄膜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10637B (zh) | 2018-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55670B (zh) | 一种明胶-壳聚糖复合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20876A (zh) | 一种壳聚糖‑原儿茶酸接枝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1787214B (zh) | 一种原花青素交联胶原为基质的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48405B (zh) | 一种多糖/醇溶蛋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86000A (zh) | 一种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4497319B (zh) | 一种湿热处理玉米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 |
CN102731844B (zh) | 一种可食性菊粉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4693811A (zh) | 一种功能性明胶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06645A (zh) | 一种可食性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721632A (zh) | 一种高分子量普鲁兰多糖添加剂及其在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 |
CN105670047B (zh) | 一种改善肠道微生物的金针菇多糖可食用膜 | |
CN103254471A (zh) | 一种以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粒子作为基质的可食用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90531A (zh) | 传统禽蛋产品复合纳米材料涂膜保鲜方法 | |
CN104710637B (zh) | 一种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氧性能的方法 | |
CN103467622B (zh) | 苯丙氨酸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5109421B (zh) | 一种含刺梨叶提取物的功能性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603911B (zh) | 壳聚糖-米糠蛋白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65978B (zh) | 一种可食性甜味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80620A (zh) | 一种壳聚糖/离子液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1942121A (zh) | 一种提高海藻酸钠粘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 |
CN113861447B (zh) | 一种改性羟丙基壳聚糖粘附自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447818A (zh) | 一种利用淀粉老化过程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 | |
CN102250368A (zh) | 一种可食性胶原蛋白基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92150A (zh) | 一种增强冷水溶解性且抗消化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 | |
CN113150560B (zh) | 一种pH比色传感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Limei Inventor after: Qi Manting Inventor after: Qi Bin Inventor before: Wang Limei Inventor before: Qi Bin Inventor before: Zhu Yibo Inventor before: Zhu Yingyue Inventor before: Liang Jiangua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Lixue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