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s ovary syndrome,简称PCOS)是生殖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的疾病,PCOS为一种高异质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妇科临床领域中的“多发疑难病”,也是困扰临床工作的一项治疗难点。
其主要症状是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它的典型特征有:慢性持续性不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月经不调、闭经等,但它是一个终生疾病的预告,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方面异常所引起的共同最终表现”,如《妇产科理论与实践429页》1935年由Stoin-lovonithal首先提出。典型病例具有月经紊乱、无排卵、多毛、肥胖等症,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性变。双侧卵巢楔型切除术后可见排卵性月经恢复,并可妊娠,因而命名为(斯坦-列文氏综合征)。此后不断有类似症候的病例报告不具备全部典型症征,但卵巢均有典型的多囊性变组织学变化,统称为多囊性卵巢综合征。
西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其核心病理是卵泡发育迟缓或卵泡闭锁。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肾、肝、脾有着密切关系,并且由于痰浊、瘀血病理产物的形成,共同导致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紊乱。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元气之根。肾又为冲任之本,肾藏精、主生殖。故凡是月经失调、子嗣之病多与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中药,该中药具有温肾养血,利温化浊,祛瘀调经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冲任血虚,湿浊瘀阻所致之月经后期,经量稀少,甚或经闭不通;多囊卵巢综合征见上述证候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中药是由药物有效成分10-50%与辅料50-90%组成;
其中,药物的有效成分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当归1-20份、杜仲1-15份、菟丝子1-20份、肉苁蓉0.5-10份、川芎0.1-10份、薏苡仁1-15份、茜草0.5-10份、车前子1-15份、桂枝0.1-5份。
药物的有效成分优选的重量份为:当归3-10份、杜仲2-8份、菟丝子3-10份、肉苁蓉1-5份、川芎0.5-3份、薏苡仁3-10份、茜草1.5-5份、车前子3-10份、桂枝0.5-3份。
药物的有效成分更优选为:当归4-8份、杜仲3-6份、菟丝子4-8份、肉苁蓉2-4份、川芎1-2.5份、薏苡仁4-6份、茜草2-4份、车前子4-6份、桂枝1-2份。
药物的有效成分尤其优选为:
①当归6份、杜仲4份、菟丝子6份、肉苁蓉2.5份、川芎1.5份、薏苡仁5份、茜草3份、车前子5份、桂枝1份。
②当归10份、杜仲6份、菟丝子10份、肉苁蓉3份、川芎3份、薏苡仁10份、茜草6份、车前子10份、桂枝1.5份。
③当归12份、杜仲8份、菟丝子12份、肉苁蓉5份、川芎3份、薏苡仁10份、茜草6份、车前子10份、桂枝2份。
④当归10份、杜仲10份、菟丝子20份、肉苁蓉5份、川芎5份、薏苡仁20份、茜草12份、车前子10份、桂枝3份。
⑤当归12.7份、杜仲8.4份、菟丝子12.7份、肉苁蓉5.3份、川芎3.2份、薏苡仁10.6份、茜草6.3份、车前子10.6份、桂枝2.1份。
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或者将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分别加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粗提物,或采用精制方法,将粗提物进一步采用水提醇沉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精制得到精提物;上述粉末或者粗提物或者精提物即为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由上述原料药制备成有效成分的过程中,既可以将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分别净选,干燥、粉碎、混合得到符合制剂要求粒度的颗粒或粉末;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将所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分别加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粗提物;或进一步采用水提醇沉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的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进行适当精制后得精提物;在对上述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时可采用的具体操作和/或使用方法,既可以是以所述的各重量份的药物成分为原料,分别提取其有效成分后再混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按所说重量份的各原料药混合后再共同提取的方式。采用不同的提取手段、设备及提取时所需的理想或最佳的提取温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具体条件,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试验被筛选和找到。
为了使各原料药更好的发挥药效,优选对肉苁蓉、川芎加醇提取,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提取。但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中药的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为:
a)称取各原料药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
b)肉苁蓉、川芎加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滤过,药渣备用;合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I,备用;
c)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提取,滤过,提取液合并,适当浓缩,加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清膏II;
d)清膏I与清膏II合并,继续浓缩至稠膏,即得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该中药的药物有效成分优选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a)称取各原料药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
b)肉苁蓉、川芎加4-10倍量50-95%的乙醇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I,备用;
c)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6-12倍量水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提取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40-8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清膏II;
d)清膏I与清膏II合并,继续浓缩至稠膏,即得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其中,车前子需要包煎;
步骤b)加醇提取的条件优选为:加6倍量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
步骤c)加水提取的条件优选为:第一次加10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提取1.5小时。
步骤c)适当浓缩的条件优选为:浓缩至1ml约相当于1.5g生药;
步骤d)浓缩至稠膏的条件优选为: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
另外,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还可以是:取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或50-95%乙醇提取,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即得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或者,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还可以是:取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分别加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粗提物,进一步采用水提醇沉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进行精制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制得的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可以直接入药服用或加入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常规工艺制备成所需制剂。如可以制成常用的片剂(分散片、泡腾片、口腔崩解片、含片、咀嚼片、泡腾片)、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滴丸剂)、散剂等固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也可以制成糖浆剂、合剂(口服液)、煎膏剂等液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还可以制成膏剂、凝胶剂、软膏剂、巴布剂、贴膏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等外用制剂形式的外用药物。因此,该药物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外,还可以含有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
这里所述的辅料,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剂有所不同,如在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中常用的稀释剂、崩解剂、赋形剂、粘合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等;在糖浆、口服液等液体制剂形式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稀释剂、防腐剂、稳定剂、矫味剂、增稠剂、助流剂等;在凝胶剂、软膏剂等外用制剂形式中常用的药用油性基质、水性基质、防腐剂、抗氧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等。
其常用辅料如淀粉、乳糖、糊精、蔗糖、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木糖醇、聚乙二醇、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改良淀粉、山梨醇、聚乙烯吡咯酮、重质碳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聚维酮K30、白陶土、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甜叶菊苷、甜菜碱、阿司帕坦、甘草甜素、糖精钠、枸橼酸、碳酸氢钠、碳酸钠、卡拉胶、琼脂、明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瓜耳豆胶、西黄耆胶、阿拉伯胶、槐豆胶、刺梧桐胶、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聚丙烯酰胺、交联型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卡波姆、山梨酸、山梨酸钾、羟苯乙酯、苯甲醇、尼泊金、硫柳汞、二甲基亚砜、氮酮、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甘油、丙二醇、BHT、BHA、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类、司盘类等。
对于上面提到的制剂,其制备方法举例如下:
一、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举例如下:
制备方法一:
当归10份、杜仲6份、菟丝子10份、肉苁蓉3份、川芎3份、薏苡仁10份、茜草6份、车前子10份、桂枝1.5份;
肉苁蓉、川芎加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滤过,药渣备用;合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提取,滤过,滤液合并,适当浓缩,加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稠膏,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制备方法二:
当归6份、杜仲4份、菟丝子6份、肉苁蓉2.5份、川芎1.5份、薏苡仁5份、茜草3份、车前子5份、桂枝1份;
肉苁蓉、川芎加4-10倍量50-95%的乙醇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6-12倍量水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0-8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制备方法三:
当归6份、杜仲4份、菟丝子6份、肉苁蓉2.5份、川芎1.5份、薏苡仁5份、茜草3份、车前子5份、桂枝1份;
肉苁蓉、川芎加6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制备方法四:
当归12份、杜仲8份、菟丝子12份、肉苁蓉5份、川芎3份、薏苡仁10份、茜草6份、车前子10份、桂枝2份;
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或50-95%乙醇提取,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制备方法五:
当归10份、杜仲10份、菟丝子20份、肉苁蓉5份、川芎5份、薏苡仁20份、茜草12份、车前子10份、桂枝3份;
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分别加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粗提物,进一步采用水提醇沉法或有机溶剂萃取法或柱层析法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的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进行精制得到精提物,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制备方法六:
当归12.7份、杜仲8.4份、菟丝子12.7份、肉苁蓉5.3份、川芎3.2份、薏苡仁10.6份、茜草6.3份、车前子10.6份、桂枝2.1份;
肉苁蓉、川芎加6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
二、常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举例如下:
(1)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①取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的有效成分1份,辅料2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其中,所述的辅料是指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乳糖、阿司帕坦、蔗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②取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的有效成分1份,糊精1.7份,蔗糖0.3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③取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的有效成分10-50%(重量配比),辅料50-90%(重量配比),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其中,所述的辅料是指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乳糖、阿司帕坦、蔗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2)片剂的制备方法:
①取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的有效成分,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即得片剂。
②取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的有效成分,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填充剂、崩解剂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加入润滑剂,混匀,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即得片剂。
(3)口服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取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药物的有效成分,加入适量的混悬剂、调味剂、防腐剂,混匀,加水定容,滤过,分装,即得液体口服制剂。
上述制备方法仅对本发明所提制法进行列举,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制备方法仅仅限于上述所列举方法。
本发明由当归、杜仲、肉苁蓉、菟丝子、川芎、薏苡仁、车前子、茜草、桂枝九味药材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其方解如下:
当归为君药。性味甘辛苦温,入心、肝、脾三经,具有活血补血之功效,为治疗血病之要药。当归气温禀木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而入心,入肝养血,入心清火。《别录》曰其“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大明》曰“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癥瘕、肠胃冷”。又参《从新》:“……冲脉为病……带脉为病,腹痛……及妇人诸不足一切血症”。临床常用的成方,如四物汤及当归乌药汤中之君药当归,目的均籍其香性。香善于行走,以治疗气血凝滞之症。可见当归历为妇科所重用。今在组方治疗因多囊卵巢所致之主要症状月经稀发、闭经、经血量少等病症运用当归之补血、活血、调经之力,为方中之君药,以统全方。
菟丝子、杜仲、肉苁蓉为臣药。其中,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入肝肾二经,有补肝、肾,益精髓之良好功效。如《本经》曰其“主续断,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又如《本草从新》曰其“治五劳七伤,溺有余瀝,寒精自出……寒血为积……为调元上品”。后世也一直沿用菟丝子为补肾方剂中之主药,如《医学入门》中之五子衍宗丸。又如陈修元曰菟丝子“……人精金生水也,主续绝伤者,子中脂膏如丝,善于补续也,取其最足之脂膏,以填补不足之精血也”。
杜仲性味甘温,入肝肾二经,功在补肾,且其性沉降走下,故而能增强本方之补肾功效。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故杜仲为补肝肾不足之良品。杜仲在臣药中和菟丝子同用,除补益肝肾,亦取其走下沉降之性,有利于补肾益精效用之发挥。
肉苁蓉性味咸酸甘温,入肾、大肠二经,具有补阳、益精、润肠之功效。《本经》曰肉苁蓉“五劳七伤,补中……养五脏强阴益精多子;妇人癥瘕”。古人谓肉苁蓉补而不躁,滋而不腻,气力和缓,可谓从容也。多囊卵巢“阳虚型”的患者多有长期便秘症状,今用肉苁蓉之意实取其既补阳虚,兼可润肠、通便,乃本品入方之依据。参阅1962年版《中药学》中提到肉苁蓉“补而不峻,有从阴生阳之功”。叶天士曾于《本草三家合注》曰肉苁蓉“气味俱浊,降多于升阴也,填精益髓……五劳者,劳伤五脏之真气也,劳者温之,苁蓉性温,所以治劳也。气伤者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经络营卫伤……,七伤皆伤真阴,肉苁蓉甘温滑润,能滋元阴之不足,……黑入肾,补益精髓,精足则气充,……妇人癥瘕皆由血成。苁蓉温滑而咸以软坚,滑以去著,温以散结……”。
纵观臣药菟丝子、杜仲、肉苁蓉,均具补益肝肾之功,且有沉降下行之性,辅助君药当归,以发挥养血活血、散结化癥、除浊通络,以达到治疗月经稀发、经血量少、闭经等病症之效用。
川芎、茜草、桂枝、车前子、薏苡仁为佐使药。其中,川芎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三经,具有良好的活血之功效,为妇科临床中之常用品种。《本经》曰:“……妇人血闭无子”。又《大明本草》曰川芎“……破癥结宿血,养心血……消瘀血,行气开郁”。本品素有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之评语,此足以表达川芎辛香走散之性能。四物汤中用川芎乃取其通达气血,补而能通之意。本方选用川芎,可辅佐君药当归养血活血之力,以达治疗月经不调病之经血量少、稀发、闭经的目的。
茜草性味苦寒,入肝经,具有凉血行血、去瘀生新之功效,主治妇女闭经、产后恶露不下等症。参沈金鳌:茜草“止血又能行血……又消瘀通经”。本方中茜草生用,意在佐君药当归化瘀通经之力。
车前子性味甘微寒,入肝、肾、小肠三经,性专降泄,在组方中佐用本品,实有助于君药、臣药活血化瘀、补肾除湿之力。从临床实践中已证明,对因患多囊卵巢而致排卵障碍有良好的针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从基础体温表中可以显示一定的规律)。从组方原则方面来说明,也可籍车前子之降泄功力,合诸药以温阳化浊,使受浊邪阻遏之脉络、脉道得以畅通。如陆机曰车前子“治妇人难产”。《本经》曰其“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均说明车前子之走下作用,并其治疗月经病之功效。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胃、肺三经。本方中所选为生薏苡仁,今用之以期化解下焦湿浊之结聚。
纵观佐使药合力助君,更有利于发挥活血补肾调经之功效。
本发明以中医理论为依据,采用上述的有效药物相互配合组方,试验结果显示,其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效果确切,表明其有效药物配合有序,可有效地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根据上述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显然还可以作出其他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和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当归288g 杜仲192g 菟丝子288g 肉苁蓉120g 川芎72g
薏苡仁240g 茜草144g 车前子240g 桂枝48g
a)称取各原料药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
b)肉苁蓉、川芎加6倍量95%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I,备用;
c)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滤过,提取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清膏II;
d)清膏I与清膏II合并,继续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
e)取稠膏1份,糊精1.7份,蔗糖0.3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2
当归10g 杜仲150g 菟丝子10g 肉苁蓉100g 川芎1g
薏苡仁150g 茜草5g 车前子150g 桂枝1g
a)称取各原料药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
b)肉苁蓉、川芎加10倍量5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I,备用;
c)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提取1小时,滤过,提取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清膏II;
d)清膏I与清膏II合并,继续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
e)取稠膏1份,糊精1.7份,蔗糖0.3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
当归200g 杜仲10g 菟丝子200g 肉苁蓉5g 川芎100g
薏苡仁10g 茜草100g 车前子10g 桂枝50g
a)称取各原料药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
b)肉苁蓉、川芎加4倍量80%的乙醇提取1次,每次3小时,滤过,药渣备用;合并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清膏I,备用;
c)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提取1小时,滤过,提取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清膏II;
d)清膏I与清膏II合并,继续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
e)取稠膏1份,糊精1.7份,蔗糖0.3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4
当归30g 杜仲80g 菟丝子30g 肉苁蓉50g 川芎5g
薏苡仁100g 茜草15g 车前子100g 桂枝5g
肉苁蓉、川芎加8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加入羧甲基淀粉钠、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即得片剂。
实施例5
当归100g 杜仲20g 菟丝子100g 肉苁蓉10g 川芎30g
薏苡仁30g 茜草50g 车前子30g 桂枝30g
肉苁蓉、川芎加7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9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7倍量,煎煮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6
当归40g 杜仲60g 菟丝子40g 肉苁蓉40g 川芎10g
薏苡仁60g 茜草20g 车前子60g 桂枝10g
肉苁蓉、川芎加9倍量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1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9倍量,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成丸剂。
实施例7
当归80g 杜仲30g 菟丝子80g 肉苁蓉20g 川芎25g
薏苡仁40g 茜草40g 车前子40g 桂枝20g
肉苁蓉、川芎加5倍量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水6倍量,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取稠膏1份,微晶纤维素2份,乳糖2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8
当归80g 杜仲30g 菟丝子80g 肉苁蓉20g 川芎25g
薏苡仁40g 茜草40g 车前子40g 桂枝20g
肉苁蓉、川芎加6倍量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10倍量,煎煮3小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适当浓缩,加入适量的混悬剂、调味剂、防腐剂,混匀,加水定容,滤过,分装,即得口服液体制剂。
实施例9
当归250g 杜仲200g 菟丝子250g 肉苁蓉100g 川芎80g
薏苡仁200g 茜草140g 车前子200g 桂枝40g
肉苁蓉、川芎加10倍量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按常规工艺制备成煎膏剂。
实施例10
当归300g 杜仲180g 菟丝子300g 肉苁蓉130g 川芎70g
薏苡仁250g 茜草150g 车前子220g 桂枝60g
肉苁蓉、川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散剂。
实施例11
当归250g 杜仲200g 菟丝子250g 肉苁蓉100g 川芎80g
薏苡仁200g 茜草140g 车前子200g 桂枝40g
肉苁蓉、川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8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取稠膏2份,甘露醇1份,阿司帕坦1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2
当归250g 杜仲200g 菟丝子250g 肉苁蓉100g 川芎80g
薏苡仁200g 茜草140g 车前子200g 桂枝40g
肉苁蓉、川芎加8倍量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将基质加热熔融,加入上述细粉,搅匀,60-80℃保温,滴入冷凝介质中,待滴丸冷却后取出,沥净并擦除冷凝介质,即得滴丸剂。
实施例13
当归100g、杜仲60g、菟丝子100g、肉苁蓉30g、川芎30g、薏苡仁100g、茜草60g、车前子100g、桂枝15g
肉苁蓉、川芎加6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与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适量,煮沸溶解,滤过,放冷,加入防腐剂,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糖浆剂。
实施例14
当归120g、杜仲80g、菟丝子120g、肉苁蓉50g、川芎30g、薏苡仁100g、茜草60g、车前子100g、桂枝20g
肉苁蓉、川芎加8倍量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与当归、杜仲、菟丝子、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入上述清膏浓缩至50℃测时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取稠膏2份,糊精1.7份,甘露醇1份、蔗糖0.3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5
当归10份、杜仲10份、菟丝子20份、肉苁蓉5份、川芎5份、薏苡仁20份、茜草12份、车前子10份、桂枝3份
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粗提物,进一步采用水提醇沉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联用进行精制得到精提物,取精提物1份,淀粉1.5份,阿司帕坦0.7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6
当归127g、杜仲84g、菟丝子127g、肉苁蓉53g、川芎32g、薏苡仁106g份、茜草63g、车前子106g、桂枝21g
当归、杜仲、菟丝子、肉苁蓉、川芎、薏苡仁、茜草、车前子、桂枝加水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粗提物,进一步采用水提醇沉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联用进行精制得到精提物,取精提物1份,微晶纤维素2份,乳糖0.7份,蔗糖0.3份,混匀,制粒,干燥,即得颗粒剂。
通过以下实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中药的有益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分组
药物组1、2、3(分别由本发明实施例1、2、3制备得到); 阳性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1.2试验仪器
睾酮放射药盒(T)、人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放射免役分析药盒(FSH)、促黄体生成激素放免药盒(LH)、GC-911 γ-放射免疫计数器、电子天平、离心机、恒温水浴、微量加样器、SAKURA自动脱水机、Leite旋转式切片机、SAKURA RSH-100自动染色机
1.3试验动物
SD大鼠,体重200-220g,均为雌性。
1.4试验方法
将6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胶囊),药物组1、药物组2、药物组3共六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一次性皮下注射戊酸雌二醇(EV)4mg/只,同时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0ml/kg,每天1次,连续30天。给药第30天,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按放免试剂盒说明书测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摘取双侧卵巢称重,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卵巢用10%甲醛固定,脱水、包埋、染色,封片,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2、试验结果
表1、2结果可见,药物组1、2、3均可明显抑制造模大鼠卵巢重量增长,卵巢重量指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抑制大鼠血清LH水平上升,对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无明显影响。表3、4结果可见,观察闭索卵泡数,测量闭索卵泡直径,药物组1、2、3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表1-4表明药物组1、2、3具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表1 本发明对大鼠卵巢重量指数的影响(X±SD)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表2 本发明对大鼠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x±sd)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表3 本发明对大鼠卵巢闭索卵泡发生率的影响(x±sd)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表4 本发明对大鼠卵巢闭索卵泡直径的影响(x±sd)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本发明实施例4-16进行了以上相似的试验,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具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