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7237A - 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97237A CN104697237A CN201310737066.4A CN201310737066A CN104697237A CN 104697237 A CN104697237 A CN 104697237A CN 201310737066 A CN201310737066 A CN 201310737066A CN 104697237 A CN104697237 A CN 1046972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water
- temperature
- liquid storage
- storage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包含有一冷冻空调系统、一暖液除霜辅助系统、一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一热回收系统、一多温域出水系统以及一循环用水辅助系统;通过冷冻空调系统将冷媒送至暖液除霜辅助系统以进行除霜;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用以控制冷媒的温度;热回收系统用以控制热回收;多温域出水系统用以控制水温,使形成不同温度的水;循环用水辅助系统用以控制水循环,循环用水辅助系统与热回收系统形成一回路,水可在循环用水辅助系统与热回收系统之间循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尤指一种可提高节电效能、具有回收废热再利用、可达到节约及环保的目的的多温域多功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冷冻系统、冷藏系统或冷冻空调系统而言,绝大部分都必须进行除霜作业。而目前大部分除霜装置所采取的是电热除霜,电热除霜的耗电较高,而且会造成库温太高,往往会造成所冷冻或冷藏的食品品质变异。
此外,传统热气除霜会造成热冲击,日后容易故障,且当气温低时,热液除霜的除霜温度会有太低之虞。虽然可采用热液除霜,利用冷凝器末端未完全冷凝的冷媒导入蒸发器,使蒸发器中的霜因温度提升而融化脱落,但是此种方式于气温太低时,不易除霜,除霜时间会较长。而热液除霜及热气除霜都要克服压缩机容易液压缩的状况,若采用液气分离器加电热防止液压缩,耗电量大。
至于在热回收部份,公知冷冻系统在冬天运转率不高时,桶槽水温往往达不到设定的温度。且公知热回收器串联冷凝器,其压降较大,效率较差。而热回收热水槽的水循环也没有做适当的节能控制。
此外,现有冷冻系统、冷藏系统或冷冻空调系统都无法进行多温域水的使用,须另购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包含一冷冻空调系统、一暖液除霜辅助系统、一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一热回收系统、一多温域出水系统及一循环用水辅助系统;由冷冻空调系统将冷媒送至暖液除霜辅助系统以进行除霜;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用以控制冷媒的温度;热回收系统用以控制热回收;多温域出水系统用以控制水温,使形成不同温度的水;循环用水辅助系统用以控制水循环,循环用水辅助系统与热回收系统形成一回路,水可在循环用水辅助系统与热回收系统之间循环。
由该热回收系统将该冷媒分别送至该热回收系统以及该多温域出水系统,通过该热回收系统的该冷媒被送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该由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调整该冷媒的温度并产生冷凝气,再将该冷凝气送回该冷冻空调系统,再经由该冷冻空调系统送入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上述通过该多温域出水系统的冷媒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中进行热回收,再被送入该多温域出水系统。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冷冻空调系统包含有:一压缩机组,其连接于该暖液除霜辅助系统,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连通于该压缩机组的入口端;一第二冷凝器,其连接于该压缩机组;一膨胀装置组,其连接于该第二冷凝器,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连通于该膨胀装置组的入口端;以及一第二蒸发器,其设置于该膨胀装置组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由该压缩机组将冷媒送入该第二冷凝器、该膨胀装置组以及该第二蒸发器,再流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第二蒸发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设有一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用以调整进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的冷媒的压力。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暖液除霜辅助系统包含有:一温度控制阀,其连接于该冷冻空调系统;一除霜控制阀;一热交换器,其设置于该温度控制阀与该除霜控制阀之间;以及一第一蒸发器,其设置于该除霜控制阀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连通于该第一蒸发器的出口端。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第一蒸发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设有一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包含有:一第一容器,其连通于该热回收系统与该冷冻空调系统;以及一第二容器,其连通于该冷冻空调系统与该暖液除霜辅助系统,该第二容器设置于该第一容器内。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热回收系统包含有:一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一第一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冷冻空调系统;一第二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一第三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一第四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冷冻空调系统;一第一冷凝器,其出口端连接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该第三管路连接于该第一冷凝器;该热回收系统将该冷媒送至该第一冷凝器,通过该第一冷凝器的该冷媒被送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该由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调整该冷媒的温度并产生冷凝气,再将该冷凝气送回该冷冻空调系统。一第一凝缩压力调整阀,设置于该第一冷凝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以及一第二凝缩压力调整阀,设置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多温域出水系统包含有:一供水设备,用以供应水;一热回收器,其连接于该供水设备与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该热回收系统将该冷媒送至该热回收器进行热回收,该冷媒再被送入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一预冷容器,用以承接由该供水设备送出的水;一热交换器,设置于该预冷容器与该供水设备之间;一冰水容器,其连接于该预冷容器;以及一控制阀组件,其连接于该供水设备、该冰水容器与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包含有:一预热容器,其连接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一绝热保温容器,其连接于该预热容器;一热水泵,其连接于该预热容器;一第一控制阀,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热水泵之间;一第二控制阀,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绝热保温容器之间;一第三控制阀,其设置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与该绝热保温容器之间;一第四控制阀,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热回收器之间;
一第一温度控制器,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第一控制阀之间;一第二温度控制器,其设置于该第一控制阀与该热水泵之间;以及一第三温度控制器,其设置于该第三控制阀与该第四控制阀之间。
上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中该绝热保温容器具有一水位开关,其系设置于该第一温度控制器与该绝热保温容器之间。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冷冻空调系统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暖液除霜辅助系统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热回收系统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温域出水系统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热回收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
10-暖液除霜辅助系统 11-温度控制阀
12-热交换器 13-除霜控制阀
131-分歧管路 14-第一蒸发器
15-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 20-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
21-第一容器 22-第二容器
30-热回收系统 32-热回收自动控制器
33-第一管路 34-第二管路
35-第三管路 36-第四管路
37-第一冷凝器 38-第一凝缩压力调整阀
39-第二凝缩压力调整阀 40-多温域出水系统
41-供水设备 42-预冷容器
43-冰水容器 44-控制阀组件
441、442、443-控制阀 46-热回收器
48-热交换器 50-循环用水辅助系统
51-预热容器 52-绝热保温容器
53-热水泵 54-水位开关
55A-第一控制阀 55B-第二控制阀
55C-第三控制阀 55D-第四控制阀
56A-第一温度控制器 56B-第二温度控制器
56C-第三温度控制器 60-冷冻空调系统
61-压缩机组 62-第二冷凝器
63-膨胀装置组 64-第二蒸发器
65-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随附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附图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附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1,其包含有一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一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一热回收系统30、一多温域出水系统40、一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以及一冷冻空调系统60。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冷冻空调系统60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冷冻空调系统60包含有一压缩机组61、一第二冷凝器62、一膨胀装置组63、第二蒸发器64以及一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65。压缩机组61可由单一压缩机或多个压缩机构成。膨胀装置组63可由至少二个膨胀阀构成。压缩机组61可将冷媒(图中未示出)送入第二冷凝器62、膨胀装置组63、第二蒸发器64。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65设置于第二蒸发器64与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之间,用以调整进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的冷媒的压力,但可依实际所需而决定是否设置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65。
请参阅图3所示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包含有一温度控制阀11、一热交换器12、一除霜控制阀13、一第一蒸发器14以及一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15。温度控制阀11连接于压缩机组61的出口端。热交换器12设置于温度控制阀11与除霜控制阀13之间,热交换器12可为一气冷式热交换器或水冷式热交换器或任一种形式热交换器。除霜控制阀13连接于第一蒸发器14,第一蒸发器14连接于蒸发压力调整阀15,蒸发压力调整阀15则连接于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
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可用以控制除霜,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除霜时,除霜控制阀13打开,大部分冷媒可经由分歧管路131流入第一蒸发器14,因此可利用热的液态的冷媒流入第一蒸发器14来除霜。
当分歧管路131的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则温度控制阀11会打开,使高压热气冷媒进入分歧管路131,以提高原先的液态冷媒温度,达到除霜效果。若当检测到除霜控制阀13的前温度高到达一第二预定温度时,则马上关闭温度控制阀11。
由于在分歧管路131和压缩机组61出口之间的适当位置适度加上热交换器12,因此可使高压热气冷媒的温度不致过高。而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15则可调整进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的蒸发冷媒的压力。但可依实际所需而决定是否设置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15。
请参阅图4所示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包含有一第一容器21以及一第二容器22,第二容器22设置于第一容器21内,第一容器21连通一第一冷凝器37(属于热回收系统30的部分构件)的出口与膨胀装置组63的入口。第二容器22连通于压缩机组61的入口端与第一蒸发器14的出口端。第一容器21可提供高温冷媒进入,第二容器22则提供低温冷媒进入。
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可用以控制冷媒的温度,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的工作原理为,由于除霜且同时流量突然增大时,为了避免产生液压缩的情形,因此在压缩机61入口端设置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利用第一容器21的高温冷媒,使第二容器22的低温冷媒温度提高,以保持第一蒸发器14出口到压缩机组61的入口端前的过热度,不致产生液压缩。
当低温运转而产生冷媒回流时,低温冷媒会先进入第二容器22底部,而被第一容器21吸收冷度而急速蒸发为过热气体,再送回压缩机组61,如此可避免液压缩而撞断压缩机组61的连杆和阀片。此外,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本身即具有省电作用。
请参阅图5所示热回收系统30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热回收系统30包含有一热回收自动控制器32,其具有一第一管路33、一第二管路34、一第三管路35、一第四管路36、一第一冷凝器37、一第一凝缩压力调整阀38以及一第二凝缩压力调整阀39。第一管路33连接于压缩机组61的出口端,第二管路34连接于一热回收器46(属于多温域出水系统40的部分构件),第三管路35连接于第一冷凝器37,第四管路36连接于压缩机组61的入口端,第一凝缩压力调整阀38设置于第一冷凝器37与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之间。第二凝缩压力调整阀39设置于热回收自动控制器32与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之间。
热回收系统30可用以控制热回收,热回收系统30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进行热回收时,热回收自动控制器32便会打开第二管路34,大部分冷媒,尤其是热的冷媒,会经由第二管路34流入热回收器46以进行热回收。
当热水储存槽(亦即图7所示绝热保温容器52)的热水达到设定温度时,热回收自动控制器32便会打开第三管路35,大部分冷媒,尤其是热的冷媒,集会经由第三管路35流入第一冷凝器37以进行散热。
在进行上述切换时,如果冷媒流量突然增大,则热回收自动控制器32会自动地将压力由第四管路36排到低压侧。
利用热回收自动控制器32,即可导引使压缩机组61出口的冷媒热液完全流入热回收器46,除可保证于压缩机组61运转下可持续热回收,且冷媒热液可完全在热回收器46进行热交换,效率较好,也可改善暖液除霜于气温太低时不易除霜的问题。
请参阅图6所示多温域出水系统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多温域出水系统40包含有一供水设备41、一预冷容器42、一冰水容器43、一控制阀组件44、一热回收器46以及一热交换器48。供水设备41可供应水,预冷容器42用以承接由该供水设备41送出的水,冰水容器43连接于预冷容器42,控制阀组件44连接于供水设备41、绝热保温容器52与冰水容器43,热回收器46连接于供水设备41与预热容器51,热交换器48设置于预冷容器42与供水设备41之间。由于多温域出水系统40搭配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冷冻空调系统60使用,因此于图6显示出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的第一蒸发器14及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15、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的预热容器51、绝热保温容器52及热水泵53,以及冷冻空调系统60的压缩机组61、膨胀装置组63、第二蒸发器64及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65。
多温域出水系统40可用以控制水温,多温域出水系统40的工作原理为,冷媒由压缩机组61流出后流入热回收器46,冷媒由热回收器46流出之后,再流入膨胀装置组63,由于膨胀装置组63具有至少二个膨胀阀(图中未释出),因此可以将高压冷媒降为不同的低压冷煤,再分别流入第一蒸发器14和第二蒸发器64,再分别经过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15、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65后流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而后再回到压缩机组61。
其中,供水设备41的水流经热回收器46变成热水,流至预热容器51,再到绝热保温容器52(可加热到现场所需温度)。若供水设备41的水流经热交换器46变成冰水,则流至预冷容器42,再到冰水容器43(可降温到现场所需温度)。上述产生的热水、冰水,以及由供水设备41所供应的常温水,可分别由控制阀组件44的控制阀441、442、443控制流入所需的应用环境中。
请参阅图7所示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包含有一预热容器51、一绝热保温容器52、一热水泵53、一水位开关54、一第一控制阀55A、一第二控制阀55B、一第三控制阀55C、一第四控制阀55D、一第一温度控制器56A、一第二温度控制器56B以及一第三温度控制器56C。预热容器51连接于热回收器46。热水泵53设置于预热容器51与热回收器46之间。水位开关54设置于第一温度控制器56A与绝热保温容器52之间,用以量测绝热保温容器52的水位。第一控制阀55A设置于预热容器51与热水泵53之间,第二控制阀55B设置于预热容器51与绝热保温容器52之间,第三控制阀55C设置于热回收器46与绝热保温容器52之间,第四控制阀55D设置于预热容器51与热回收器46之间,第一温度控制器56A设置于预热容器51与第一控制阀55A之间,第二温度控制器56B设置于第一控制阀55A与热水泵53之间,第三温度控制器56C设置于第三控制阀55C与第四控制阀55D之间。
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可用以控制水循环,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的工作原理为,供水设备41的水先流入热回收器46和第二冷凝器62作热交换作预热,预热水流入预热容器51,预热容器51可保温,当预热容器51的水到达第一温度控制器56A的设定值时,则第一控制阀55A、第二控制阀55B打开,预热容器51的水则会流入绝热保温容器52。
当第一控制阀55A开启,第二控制阀55B关闭时,只有预热容器51的水会循环。
当第一控制阀55A关闭,第二控制阀55B关闭时,预热容器51的水和绝热保温容器52的水都不会循环。
当第一控制阀55A关闭,第二控制阀55B开启,热回收器51的水温高于第三温度控制器56C的温度时,则绝热保温容器52的水会循环,而预热容器51的水则不会循环,直到水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控制器56B的温度时,绝热保温容器52的水才会停止循环。以达到具有高低温域热水,低温域循环用水辅助辅助节能的效果。
请再参阅图1所示,经由上述对于各个架构的详细说明,可归纳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热回收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1的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热回收系统30、多温域出水系统40、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以及冷冻空调系统60间的相互关联性,以及本发明所提供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热回收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1的主要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冷冻空调系统60将冷媒送至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路径P1),以供暖液除霜辅助系统10使用进行除霜;
冷媒再被送入热回收系统30(路径P2),由热回收系统30将冷媒分别送至第一冷凝器37及热回收器46(如图5所示);通过第一冷凝器37的冷媒被送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路径P3),由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20调整冷媒温度并产生冷凝气,而冷凝气会被送回冷冻空调系统60(路径P4),再经由冷冻空调系统60的第二蒸发器64送入多温域出水系统40(路径P5)。至于通过热回收器46的冷媒则可进行热回收再送入多温域出水系统40(路径P6)。
至于多温域出水系统40中的水,则可被处理成不同温度的水,例如,热水、冰水及常温水,以供不同情况所需。
至于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则是与热回收系统30搭配形成一循环回路,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具有节能作用,而热回收系统30可制造热水,水可于循环用水辅助系统50与热回收系统30循环作用(路径P7、P8)。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热回收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运用冷凝器末端液管区的冷媒加上经过暖液除霜辅助系统不同的控制策略来改善公知热液除霜方式的问题,其控制的方式乃使用热交换器及温度控制阀来达成。并且在压缩机组前设置一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防止液压缩。而在压缩机组出口设有热回收用自动控制阀,使桶槽水温保持设定值的温度上限,能节省电热的耗电、运转时的耗电及废热回收且可保持桶槽恒温。而应用热回收器及热交换器来使冷冻冷藏系统和给水设备合而为一,所使用到的技术是由供水设备经过热交换器和冷空气热交换制造冰水。而所供给的水经过热回收器和冷凝器及加热器作热交换而制造热水。冰水流入预冷容器来保冷,冷水、热水、冰水最后由控制阀来控制输出。利用控制预热容器水循环来提高节电效能,同时具有回收废热再利用,达到节约及环保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冷冻空调系统;
一暖液除霜辅助系统,用以控制除霜,该冷冻空调系统将冷媒送至暖液除霜辅助系统;
一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用以控制该冷媒的温度;
一热回收系统,用以控制热回收,该冷媒由该暖液除霜辅助系统流出后,再被送入该热回收系统;
一多温域出水系统,用以控制水温,使形成至少二种不同温度的水;以及
一循环用水辅助系统,用以控制水循环,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与该热回收系统形成一回路,水可在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与该热回收系统之间循环;
由该热回收系统将该冷媒分别送至该热回收系统以及该多温域出水系统,通过该热回收系统的该冷媒被送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该由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调整该冷媒的温度并产生冷凝气,再将该冷凝气送回该冷冻空调系统,再经由该冷冻空调系统送入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上述通过该多温域出水系统的冷媒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中进行热回收,再被送入该多温域出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冻空调系统包含有:
一压缩机组,其连接于该暖液除霜辅助系统,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连通于该压缩机组的入口端;
一第二冷凝器,其连接于该压缩机组;
一膨胀装置组,其连接于该第二冷凝器,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连通于该膨胀装置组的入口端;以及
一第二蒸发器,其设置于该膨胀装置组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由该压缩机组将冷媒送入该第二冷凝器、该膨胀装置组以及该第二蒸发器,再流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蒸发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设有一第二蒸发压力调整阀,用以调整进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的冷媒的压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暖液除霜辅助系统包含有:
一温度控制阀,其连接于该冷冻空调系统;
一除霜控制阀;
一热交换器,其设置于该温度控制阀与该除霜控制阀之间;以及
一第一蒸发器,其设置于该除霜控制阀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连通于该第一蒸发器的出口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蒸发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设有一第一蒸发压力调整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包含有:
一第一容器,其连通于该热回收系统与该冷冻空调系统;以及
一第二容器,其连通于该冷冻空调系统与该暖液除霜辅助系统,该第二容器设置于该第一容器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热回收系统包含有:
一热回收自动控制器;
一第一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冷冻空调系统;
一第二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
一第三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
一第四管路、其连接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冷冻空调系统;
一第一冷凝器,其出口端连接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该第三管路连接于该第一冷凝器;该热回收系统将该冷媒送至该第一冷凝器,通过该第一冷凝器的该冷媒被送入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该由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调整该冷媒的温度并产生冷凝气,再将该冷凝气送回该冷冻空调系统。
一第一凝缩压力调整阀,设置于该第一冷凝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以及
一第二凝缩压力调整阀,设置于该热回收自动控制器与该过热度调整储液模块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包含有:
一供水设备,用以供应水;
一热回收器,其连接于该供水设备与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该热回收系统将该冷媒送至该热回收器进行热回收,该冷媒再被送入该多温域出水系统;
一预冷容器,用以承接由该供水设备送出的水;
一热交换器,设置于该预冷容器与该供水设备之间;
一冰水容器,其连接于该预冷容器;以及
一控制阀组件,其连接于该供水设备、该冰水容器与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用水辅助系统包含有:
一预热容器,其连接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
一绝热保温容器,其连接于该预热容器;
一热水泵,其连接于该预热容器;
一第一控制阀,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热水泵之间;
一第二控制阀,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绝热保温容器之间;
一第三控制阀,其设置于该多温域出水系统与该绝热保温容器之间;
一第四控制阀,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热回收器之间;
一第一温度控制器,其设置于该预热容器与该第一控制阀之间;
一第二温度控制器,其设置于该第一控制阀与该热水泵之间;以及
一第三温度控制器,其设置于该第三控制阀与该第四控制阀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绝热保温容器具有一水位开关,其系设置于该第一温度控制器与该绝热保温容器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44878A TWI512254B (zh) | 2013-12-06 | 2013-12-06 | 具可控複合型冷凍空調節能模組之多溫域多功系統 |
TW102144878 | 2013-12-0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97237A true CN104697237A (zh) | 2015-06-10 |
Family
ID=5334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37066.4A Pending CN104697237A (zh) | 2013-12-06 | 2013-12-27 | 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97237A (zh) |
TW (1) | TWI51225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381683U (en) * | 1998-04-10 | 2000-02-01 | Yang Fu Cheng | Waste heat conversion device for cooling system |
TWI302593B (zh) * | 2005-11-28 | 2008-11-01 | Ind Tech Res Inst | |
TW201122392A (en) * | 2009-12-22 | 2011-07-01 | Ind Tech Res Inst | Multiplex device with heatingn and cooling abilities using carbon dioxide as coolant |
CN102230690A (zh) * | 2011-07-05 | 2011-11-02 | 林昌元 | 超热自由回收太阳能热泵机组 |
CN103104964A (zh) * | 2011-11-09 | 2013-05-1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冷媒循环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94421B2 (ja) * | 1993-02-22 | 1999-05-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蓄熱式空気調和装置及び除霜方法 |
TWM292684U (en) * | 2006-01-24 | 2006-06-21 | Jr-Lian Chiou | Improved refrige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heat pumps |
TWM298703U (en) * | 2006-01-27 | 2006-10-01 | Jr-Lian Chiou | Improved heat pump for co-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CN201652636U (zh) * | 2010-04-29 | 2010-11-24 | 茂名学院 | 一种双冷源热回收型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
CN202209817U (zh) * | 2011-08-31 | 2012-05-02 |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区域热电冷联合能源系统 |
-
2013
- 2013-12-06 TW TW102144878A patent/TWI512254B/zh active
- 2013-12-27 CN CN201310737066.4A patent/CN10469723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381683U (en) * | 1998-04-10 | 2000-02-01 | Yang Fu Cheng | Waste heat conversion device for cooling system |
TWI302593B (zh) * | 2005-11-28 | 2008-11-01 | Ind Tech Res Inst | |
TW201122392A (en) * | 2009-12-22 | 2011-07-01 | Ind Tech Res Inst | Multiplex device with heatingn and cooling abilities using carbon dioxide as coolant |
CN102230690A (zh) * | 2011-07-05 | 2011-11-02 | 林昌元 | 超热自由回收太阳能热泵机组 |
CN103104964A (zh) * | 2011-11-09 | 2013-05-1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冷媒循环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2879A (zh) | 2015-06-16 |
TWI512254B (zh) | 2015-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84965B2 (ja) | 空調給湯複合システム | |
CN203323456U (zh) | 热泵装置 | |
CA2526194C (en) | An air condition heat pump with cross-defrosting system | |
CN104613688B (zh) | 一种冰箱的热气除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613577B (zh) | 内融冰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US11137178B2 (en) | Cold energy recovery-type variable-capacity air-source heat pump system | |
KR101864636B1 (ko) | 폐열회수형 하이브리드 히트펌프시스템 | |
US20100000709A1 (en) | Heating and heat recovery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JP5854751B2 (ja) | 冷却装置 | |
CN102628624A (zh) | 复叠式溴化锂制冷和蓄冷系统 | |
CN101365917A (zh) | 除霜系统 | |
CN105466075A (zh) | 热泵与热水加热组合系统中制冷和制生活热水流程 | |
CN207963223U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 |
KR101043034B1 (ko) | 냉동시스템의 폐열회수 시스템 | |
CN105157274A (zh) | 制冷/制热系统 | |
KR20100064751A (ko) | 2단 압축 고온수 히트펌프 시스템 | |
KR20180082724A (ko) | 외기온도 보상형 고효율 냉각시스템 | |
CN105953485A (zh) | 一种换热方法和系统及具有化霜功能的热泵系统 | |
KR101962878B1 (ko) | 냉동기 토출 가스에 의한 응축 폐열 회수를 이용한 냉동 시스템 | |
CN104697237A (zh) | 具可控复合型冷冻空调节能模块的多温域多功系统 | |
KR101461599B1 (ko) | 제상 및 압축효율이 개선되는 공기조화기 | |
KR101272021B1 (ko) | 이원 사이클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장치 | |
EP3623724A1 (en) | Heat pump with pre-heating / pre-cooling of heat / cold source | |
KR101403452B1 (ko) | 냉동기 시스템 | |
KR101423257B1 (ko) | 다중 제상기능을 갖는 공기조화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