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96949A -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96949A CN104696949A CN201510103609.6A CN201510103609A CN104696949A CN 104696949 A CN104696949 A CN 104696949A CN 201510103609 A CN201510103609 A CN 201510103609A CN 104696949 A CN104696949 A CN 1046969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iler
- combustion
- biogas
- entranc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GQPLMRYTRLFLPF-UHFFFAOYSA-N Nitrous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N+]#N GQPLMRYTRLFLPF-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09 air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1100001243 air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2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41 combus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254 radic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1143 Hyp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864 Sulph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8875 hypox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57 re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通过第一段:锅炉烟气循环回燃减少氮氧化物生成和第二段:生物质气再燃烧还原已生成的氮氧化物完成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本发明优点:1.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减少环保治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通过抑制氮氧化物生成、还原已生成的氮氧化物达到减少锅炉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之目的。由于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锅炉效率提高、无须改造锅炉结构或更换锅炉达到环保要求,令企业易于接受,使本发明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2.由于本发明方法采用生物质气为再燃烧燃料,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具体是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的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将氮氧化物列入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检测限值项目,在用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按燃煤锅炉标准)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400mg/m3以下,新建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按燃煤锅炉标准)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300mg/m3以下。由于燃煤/生物质锅炉的构造、使用的燃料及燃烧方法及尾气处理方式等原因所制约,氮氧化物浓度一般在500mg/m3以上,要达到标准规定难度很大。国外普遍使用的烟气末端脱硝技术由于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难以推广。有文献提出利用生物质再燃烧脱硝可还原氮氧化物,生物质是一种含有较低氮和硫成分的可再生能源,用生物质作再燃燃料替代部分化石燃料,可减少NOx、SO2的生成量以及CO2的排放。生物质热解产生大量气态挥发物,主要包括CO、H2、CH4和CMHN、CO2等混合气体,在再燃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普通燃煤/生物质锅炉炉膛空间小,再燃燃料在炉膛内逗留时间短、反应时间不夠等原因,利用生物质燃料再燃烧脱硝效果并不明显,再燃燃料燃烧不充分易从烟道排出降低了再燃燃料的利用率,因此生物质燃料也不是极理想的再燃燃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目前有两类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
一是通过改善锅炉的燃烧方法,控制空气含氧量、降低主燃烧区温度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量,采用相当于锅炉空气总量20~25%净化后的低氧烟气再循环燃烧方式可减少20%以上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二是还原在锅炉燃烧过程生成的氮氧化物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利用燃料分级燃烧方式来达到此目的。燃料再燃消减高温烟气中NOx的生成量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在微富燃料条件下再燃燃料的部分氧化、碳氢基团与氮氧化物反应以及中间含氮物质的转化。再燃燃料的选择、在炉膛内的反应时间、燃料燃烧需氧量、再燃烧区域烟气含氧量均对氮氧化物的还原率有影响。国外工业应用中的再燃燃料主要是天然气,但由于我国是贫气国家,国内天然气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应用不方便,且价格较昂贵,所以天然气并不是最适宜的再燃燃料,根据我国国情,利用生物质热解气作为锅炉再燃燃料,是最经济有效的。生物质热解气成份主要含CO(一氧化碳)、H2(氢)、CH4(甲烷)、CmHn(烃)等成份的可燃气体,含焦油的生物质气在900℃以上的高温氛围下裂解生成简单烃类及其相应的自由基,它们的反应活性高于由天然气中的甲烷转化而来的自由基,与氮氧化物产生反应可以提高氮氧化物还原效率,可以达到以天然气为再燃燃料相同的还原效率,但费用可节省一半以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1.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1)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装置,由生物质气化炉、锅炉、布袋除尘器、主引风机、烟气引风机、混气室、鼓风机、烟囱构成。所述锅炉设有燃尽风入口、生物质气入口、烟气出口、混合烟气入口和锅筒。所述生物质气化炉设有空气入口和生物质气出口。所述混气室设有空气入口a、烟气入口b和混合气出口c。
所述生物质气化炉7的生物质气出口与锅炉的生物质气入口连接;锅炉的烟气出口与布袋除尘器的入口连接,布袋除尘器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分别与主引风机、烟气引风机的入口连接;主引风机的出口与烟囱的入口连接;混气室的空气入口a、烟气入口b和混合气出口c分别与鼓风机的出口、烟气引风机的出口和锅炉的混合烟气入口连接。
2)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步骤如下:
2.1)第一段:锅炉烟气循环回燃减少氮氧化物生成
烟气引风机抽取经布袋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进入混气室,与鼓风机送来的自然空气混合,经锅炉混合烟气入口送入锅炉内助燃,由于布袋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中的氧含量一般在13%以内,自然空气中的氧含量21%,混合后的助燃气体氧含量19%左右,过量空气系数α>1,因此可使主燃烧区在微富氧工况下燃烧而温度降低,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第一段目的为控制氮氧化物生成量,主要由鼓风机、混气室、烟气引风机、烟气管道组成烟气回燃系统。锅炉总风量不变,助燃空气以布袋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量20~25%加自然空气75~80%构成,主燃烧区温度控制在750℃~850℃时可减少氮氧化物生成量20~30%,主燃烧区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中的氧含量小于3%,有利于在第二段的生物质气再燃烧过程中加速还原主燃烧区生成的氮氧化物。
2.2)第二段:生物质气再燃烧还原已生成的氮氧化物
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未经净化的含焦油生物质气经锅炉的生物质气入口喷入锅炉炉膛,喷入位置紧贴主燃烧区上方、锅炉炉膛中部形成再燃烧区,生物质气进入炉膛后立即被引燃。生物质气的高位发热量在15MJ/m3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为3.65m3/m3、焦油含量10~15%,在再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α<1工况下燃烧时耗氧量大,形成欠氧还原气氛逼使氮氧化物还原为氮分子,烟气中的氧含量小于3%时氮氧化物的还原效率极高。此时生物质气为不完全燃烧,燃烧温度800℃~900℃;在主引风机负压作用下设在锅炉炉膛上部的燃尽风入口涌入自然空气形成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α>1使燃料在富氧工况下完全燃烧并产生1100~1300℃高温,在高温氛围下生物质气内的焦油因裂解而产生激烈反应,继续还原氮氧化物。烟气从锅炉的烟气出口排出,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进入主引风机入口,通过引风机出口经烟囱排入大气。由于锅炉燃烧时的总风量没有改变,排出烟气中的氧含量仍可控制在13%以内。
第二段目的为还原氮氧化物,由生物质气化炉、燃尽风入口、主引风机组成再燃烧系统,锅炉总热量不变。热量以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生物质气热量20~25%和锅炉燃料热量75~80%构成,燃尽区温度1100℃~1300℃时可减少氮氧化物浓度30~40%,由于锅炉总热量没有改变,燃尽区温度较高使热交换率提高、燃料充分燃烧,分段燃烧后的锅炉效率比采用原燃烧方式的锅炉效率高。
未经脱硝处理前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600mg/m3的燃煤/生物质锅炉以两段法脱硝技术处理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减少50%~70%,可以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新建锅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300mg/m3以下、在用锅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400mg/m3以下标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减少环保治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通过抑制氮氧化物生成、还原已生成的氮氧化物达到减少锅炉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之目的。由于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锅炉效率提高、无须改造锅炉结构或更换锅炉达到环保要求,令企业易于接受,使本发明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2.由于本发明方法采用生物质气为再燃烧燃料,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燃尽风入口1、锅炉2、烟气出口3、布袋除尘器4、烟囱5、空气入口6、生物质气化炉7、鼓风机8、混气室9、烟气引风机10、烟气管道11、主引风机12、锅筒13、生物质气入口14、混合烟气入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使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本发明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装置由生物质气化炉7、锅炉2、布袋除尘器4、主引风机12、烟气引风机10、混气室9、鼓风机8、烟囱5构成。所述锅炉2设有燃尽风入口1、生物质气入口14、烟气出口3、混合烟气入口15和锅筒13。所述生物质气化炉7设有空气入口6和生物质气出口。所述混气室9设有空气入口a、烟气入口b和混合气出口c。
所述生物质气化炉7的生物质气出口与锅炉2的生物质气入口14相连接;锅炉2的烟气出口3与布袋除尘器4的入口相连接,布袋除尘器4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11分别与主引风机12、烟气引风机10的入口连接;主引风机12的出口与烟囱5的入口连接;混气室9的空气入口a、烟气入口b和混合气出口c分别与鼓风机8的出口、烟气引风机10的出口和锅炉2的混合烟气入口15连接。
2.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方法步骤如下:
2.1)第一段:锅炉烟气循环回燃减少氮氧化物生成
烟气引风机10抽取经布袋除尘器4净化后的烟气进入混气室9,与鼓风机8送来的自然空气混合,经锅炉混合烟气入口15送入锅炉2内助燃,由于布袋除尘器4净化后的烟气中的氧含量一般在13%以内,自然空气中的氧含量21%,混合后的助燃气体氧含量19%左右,过量空气系数α>1,因此可使主燃烧区在微富氧工况下燃烧而温度降低,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第一段目的为控制氮氧化物生成量,主要由鼓风机8、混气室9、烟气引风机10、烟气管道11组成烟气回燃系统。锅炉总风量不变,助燃空气以布袋除尘器4净化后的烟气量20~25%加自然空气75~80%构成,主燃烧区温度控制在750℃~850℃时可减少氮氧化物生成量20~30%,主燃烧区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中的氧含量小于3%,有利于在第二段的生物质气再燃烧过程中加速还原主燃烧区生成的氮氧化物。
2.2)第二段:生物质气再燃烧还原已生成的氮氧化物
生物质气化炉7产生的未经净化的含焦油生物质气经锅炉2的了生物质气入口14喷入锅炉炉膛,喷入位置紧贴主燃烧区上方、锅炉炉膛中部形成再燃烧区,生物质气进入炉膛后立即被引燃。生物质气的高位发热量在15MJ/m3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为3.65m3/m3、焦油含量10~15%,在再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α<1工况下燃烧时耗氧量大,形成欠氧还原气氛逼使氮氧化物还原为氮分子,烟气中的氧含量小于3%时氮氧化物的还原效率极高。此时生物质气为不完全燃烧,燃烧温度800℃~900℃;在主引风机12负压作用下设在锅炉炉膛上部的燃尽风入口涌入自然空气形成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α>1使燃料在富氧工况下完全燃烧并产生1100~1300℃高温,在高温氛围下生物质气内的焦油因裂解而产生激烈反应,继续还原氮氧化物。烟气从锅炉2的烟气出口3排出,经布袋除尘器4除尘后进入主引风机12入口,通过引风机12出口经烟囱5排入大气。由于锅炉燃烧时的总风量没有改变,排出烟气中的氧含量仍可控制在13%以内。
第二段目的为还原氮氧化物,由生物质气化炉7、燃尽风入口1、主引风机12组成再燃烧系统,锅炉总热量不变。热量以生物质气化炉7产生的生物质气热量20~25%和锅炉燃料热量75~80%构成,燃尽区温度1100℃~1300℃时可减少氮氧化物浓度30~40%,由于锅炉总热量没有改变,燃尽区温度较高使热交换率提高、燃料充分燃烧,分段燃烧后的锅炉效率比采用原燃烧方式的锅炉效率高。
未经脱硝处理前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600mg/m3的燃煤/生物质锅炉以两段法脱硝技术处理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减少50%~70%,可以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新建锅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300mg/m3以下、在用锅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400mg/m3以下标准。
Claims (1)
1.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装置,由生物质气化炉(7)、锅炉(2)、布袋除尘器(4)、主引风机(12)、烟气引风机(10)、混气室(9)、鼓风机(8)、烟囱(5)构成,所述锅炉(2)设有燃尽风入口(1)、生物质气入口(14)、烟气出口(3)、混合烟气入口(15)和锅筒(13);所述生物质气化炉(7)设有空气入口(6)和生物质气出口;所述混气室(9)设有空气入口a、烟气入口b和混合气出口c;
所述生物质气化炉(7)的生物质气出口与锅炉(2)的生物质气入口(14)相连接;锅炉(2)的烟气出口(3)与布袋除尘器(4)的入口连接,布袋除尘器(4)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分别与主引风机(12)、烟气引风机(10)的入口连接;主引风机(12)的出口与烟囱(5)的入口连接;混气室(9)的空气入口a、烟气入口b和混合气出口c分别与鼓风机(8)的出口、烟气引风机(10)的出口和锅炉(2)的混合烟气入口(15)连接;
2)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方法步骤如下:
2.1)第一段:锅炉烟气循环回燃减少氮氧化物生成
烟气引风机(10)抽取经布袋除尘器(4)净化后的烟气进入混气室(9),与鼓风机(8)送来的自然空气混合,经锅炉混合烟气入口(15)送入锅炉(2)内助燃,由于布袋除尘器(4)净化后的烟气中的氧含量一般在13%以内,自然空气中的氧含量21%,混合后的助燃气体氧含量19%左右,过量空气系数α>1,因此可使主燃烧区在微富氧工况下燃烧而温度降低,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第一段目的为控制氮氧化物生成量,主要由鼓风机(8)、混气室(9)、烟气引风机(10)、烟气管道(11)组成烟气回燃系统;锅炉总风量不变,助燃空气以布袋除尘器净化后的烟气量20~25%加自然空气75~80%构成,主燃烧区温度控制在750℃~850℃时可减少氮氧化物生成量20~30%,主燃烧区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中的氧含量小于3%,有利于在第二段的生物质气再燃烧过程中加速还原主燃烧区生成的氮氧化物;
2.2)第二段:生物质气再燃烧还原已生成的氮氧化物
生物质气化炉(7)产生的未经净化的含焦油生物质气经锅炉(2)的生物质气入口(14)喷入锅炉炉膛,喷入位置紧贴主燃烧区上方、锅炉炉膛中部形成再燃烧区,生物质气进入炉膛后立即被引燃,生物质气的高位发热量在15MJ/m3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为3.65m3/m3、焦油含量10~15%,在再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α<1工况下燃烧时耗氧量大,形成欠氧还原气氛逼使氮氧化物还原为氮分子,烟气中的氧含量小于3%时氮氧化物的还原效率极高,此时生物质气为不完全燃烧,燃烧温度800℃~900℃;在主引风机(12)负压作用下设在锅炉炉膛上部的燃尽风入口涌入自然空气形成燃尽区,过量空气系数α>1使燃料在富氧工况下完全燃烧并产生1100~1300℃高温,在高温氛围下生物质气内的焦油因裂解而产生激烈反应,继续还原氮氧化物,烟气从锅炉(2)的烟气出口(3)排出,经布袋除尘器(4)除尘后进入主引风机(12)入口,通过引风机(12)出口经烟囱(5)排入大气;由于锅炉燃烧时的总风量没有改变,排出烟气中的氧含量仍可控制在13%以内;
第二段目的为还原氮氧化物,由生物质气化炉(7)、燃尽风入口(1)、主引风机(12)组成再燃烧系统,锅炉总热量不变,热量以生物质气化炉(7)产生的生物质气热量20~25%和锅炉燃料热量75~80%构成,燃尽区温度1100℃~1300℃时可减少氮氧化物浓度30~40%,由于锅炉总热量没有改变,燃尽区温度较高使热交换率提高、燃料充分燃烧,分段燃烧后的锅炉效率比采用原燃烧方式的锅炉效率高;
未经脱硝处理前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600mg/m3的燃煤/生物质锅炉以两段法脱硝技术处理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减少50%~70%,可以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规定的新建锅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300mg/m3以下、在用锅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限值400mg/m3以下标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3609.6A CN104696949A (zh) | 2015-03-09 | 2015-03-09 |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3609.6A CN104696949A (zh) | 2015-03-09 | 2015-03-09 |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96949A true CN104696949A (zh) | 2015-06-10 |
Family
ID=5334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03609.6A Pending CN104696949A (zh) | 2015-03-09 | 2015-03-09 |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96949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71440A (zh) * | 2017-03-03 | 2017-06-20 | 黄永乐 | 一种环保负压锅炉 |
CN106895395A (zh) * | 2017-03-03 | 2017-06-27 | 黄永乐 | 一种高效负压锅炉 |
CN108534134A (zh) * | 2018-06-08 | 2018-09-14 | 山西桐鑫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反烧式高效低氮生物质专用锅炉 |
CN109735371A (zh) * | 2019-02-13 | 2019-05-10 | 浙江大学 |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锅炉及其与气化炉耦合发电联产活性炭系统 |
CN112325648A (zh) * | 2020-11-17 | 2021-02-05 | 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 |
CN113083009A (zh) * | 2021-04-20 | 2021-07-09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质热解的燃煤锅炉高温喷氨脱硝系统及方法 |
CN115111591A (zh) * | 2021-03-17 | 2022-09-27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5342551A (zh) * | 2022-08-23 | 2022-11-15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直膨式热泵型预混加湿的烟气余热回收与降氮系统 |
-
2015
- 2015-03-09 CN CN201510103609.6A patent/CN10469694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71440A (zh) * | 2017-03-03 | 2017-06-20 | 黄永乐 | 一种环保负压锅炉 |
CN106895395A (zh) * | 2017-03-03 | 2017-06-27 | 黄永乐 | 一种高效负压锅炉 |
CN108534134A (zh) * | 2018-06-08 | 2018-09-14 | 山西桐鑫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反烧式高效低氮生物质专用锅炉 |
CN109735371A (zh) * | 2019-02-13 | 2019-05-10 | 浙江大学 |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锅炉及其与气化炉耦合发电联产活性炭系统 |
CN112325648A (zh) * | 2020-11-17 | 2021-02-05 | 成都阳光铝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车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方法 |
CN115111591A (zh) * | 2021-03-17 | 2022-09-27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燃烧控制设备、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3083009A (zh) * | 2021-04-20 | 2021-07-09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物质热解的燃煤锅炉高温喷氨脱硝系统及方法 |
CN115342551A (zh) * | 2022-08-23 | 2022-11-15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直膨式热泵型预混加湿的烟气余热回收与降氮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96949A (zh) |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的方法 | |
CN105020700B (zh) | 一种层燃锅炉组合脱硝装置与方法 | |
CN102777898B (zh) | 一种生物液体燃料专用气化燃烧器及燃烧方法 | |
CN101050853B (zh) |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 | |
CN110107898B (zh) | 一种焦炉煤气低氮燃烧器 | |
CN107975782A (zh) | 一种熔渣贫氧燃烧催化氧化的分级燃烧锅炉系统及方法 | |
CN204042867U (zh) | 一种低氮燃烧锅炉系统 | |
CN107099336B (zh) | 水泥分解炉高温三次风煤气化再燃高效脱硝系统 | |
CN109931597A (zh) | 一种燃料分级气化及低nox燃烧锅炉 | |
CN107559822A (zh) | 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器和燃尽风布置结构 | |
CN204478025U (zh) | 燃煤锅炉烟气二段法脱硝装置 | |
CN110841478A (zh) | 一种利用循环烟气的烟气处理装置 | |
CN210153806U (zh) | 一种焦炉煤气低氮燃烧器 | |
CN202303346U (zh) | 一种低排放高效层燃燃烧装置 | |
CN101413674A (zh) | 富氧空气混吹助燃剂锅炉节能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设备 | |
CN105972588B (zh) | 一种抽高温烟气预燃式低NOx燃烧器 | |
CN105889904A (zh) |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 | |
CN205860002U (zh) | 抽高温烟气预燃式低NOx燃烧器 | |
CN203533550U (zh) | 水泥低氮燃烧器 | |
CN212511112U (zh) | 一种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 | |
CN203560896U (zh) | 一种低排放的燃煤锅炉 | |
CN115930220A (zh) | 一种等离子体辅助燃煤锅炉掺氨燃烧及NOx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 | |
CN114738755A (zh) | 一种用于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的煤氨混燃燃烧器 | |
CN103471090B (zh) | 一种低排放的层燃锅炉和强化脱氮的方法 | |
CN202835348U (zh) | 一种生物液体燃料专用气化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