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5799A -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数据的调度传输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数据的调度传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85799A CN104685799A CN201380051042.1A CN201380051042A CN104685799A CN 104685799 A CN104685799 A CN 104685799A CN 201380051042 A CN201380051042 A CN 201380051042A CN 104685799 A CN104685799 A CN 104685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divided
- group
- groups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接入点确定用于BSS中的多个站里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并且将具有类似站特性的站分成一组。可以将传输时间分配给组中的站。可以基于站特性和传输历史,对组进行排序。可以基于该排序,来执行针对组的探测。可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如果满足第一条件,则可以根据排序,执行针对下一个组的探测和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二条件为止。第一条件可以包括:分配的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用于该组的缓冲区被刷新。第二条件可以包括:新的数据已被AP缓冲和/或所有缓冲的数据都已被发送。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IEEE 802.11指代在例如2.4GHz、3.6GHz和5GHz频带中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的一组标准。WLAN通信允许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设备无线地交换数据。Wi-Fi联盟的标记是使用IEEE 802.11标准中的任何一种的WLAN产品的品牌名称。IEEE 802.11ac是被开发以在5GHz频带中支持甚高吞吐量(VHT)操作的新标准。为了获得这种VHT操作,IEEE 802.11ac设备使用多达160MHz的宽带RF(射频)带宽、多达8个MIMO(多输入多输出,其指代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处均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流、MU-MIMO(其指代允许终端同时地在相同的频带中向多个用户发送信号或者从多个用户接收信号的多用户MIMO)、以及多达256QAM(正交幅度调制)的高密度调制。
波束成形是使用多个天线的定向信号发射或接收以实现空间选择性的技术。例如,发射机可以控制每一个天线处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以在波前形成建设性和破坏性干扰的模式。为了正确地形成用于MIMO通信的波束,发射机需要知道信道状态信息(CSI)。为了获得CSI,发射机可以向设备发送已知信号,这使得该设备产生关于该信道的信息。随后,该设备可以将该CSI反向发送给发射机,转而,发射机可以应用正确的相位和幅度,以形成该设备所指示的优化的波束。该过程称为信道探测或信道估计(本申请称为探测过程)。
在802.11ac通信中,接入点(AP)可以使用探测过程,以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目的站收集CSI。其后,AP可以使用所收集的CSI作为当前信道估计,以在MU-MIMO帧中向多个站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应当注意,所收集的CSI还可以用于在SU-MIMO帧中向一个站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其中SU-MIMO是单用户MIMO(在一个站处使用多个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
发明内容
描述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的传输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以及用于那些站的缓冲数据。就这一点,可以将这些站分成多个组,其中,给这些组划分优先次序,用于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组包含具有类似特性的站。
可以基于所述优先级来执行针对组的探测。可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当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时,可以判断是否余留具有缓冲数据的任何更低优先级的组。对于具有缓冲数据的每一个更低优先级的组,可以基于所述优先次序,重复执行所述探测和所述MU-MIMO传输的步骤。当没有余留具有缓冲数据的更低优先级的组时,则该方法返回到确定BSS中的多个站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类似的站特性将站分成多个组可以包括:基于类似的缓冲数据量来对站进行分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站分成多个组可以包括:基于类似的缓冲数据类型来对站进行分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站分成多个组可以包括:基于它们的CSI的新鲜度来对站进行分组。
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的传输的另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以及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就这一点,可以将这些站分成多个组,每一个组具有类似的站特性。
可以将传输时间分配给每一个组中的站。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分配基于传输历史(当可用时)提供了传输时间(有限的资源)在站(针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实体)之间的按比例分布。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分配可以是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的策略(例如,特定的客户、数据的类型等)。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分配可以包括:当传输历史可用时,重新分配这些站的传输时间。
当所述特性和传输历史可用/存在时,可以基于所述特性和传输历史来对这些组进行排序。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排序可以包括:当传输历史可用时来对所述多个组进行重新排序。
可以基于所述排序来执行针对组的探测。可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可以包括: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当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时,可以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可以包括:新的数据已被AP接收和缓冲和/或所有缓冲的数据都已被发送。当没有满足第二条件时,则该方法返回到基于当前顺序来执行针对下一个组的探测。当满足第二条件时,则该方法返回到确定该AP的BSS中的多个站。
还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连同其它组件包括处理器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动态调度模块,动态调度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步骤。
还描述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可以有利地执行针对接入点的动态调度。当这些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包括上面所描述的步骤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包括AP和两个站STA1和STA2的小型基本服务集(BSS)。
图1B示出了AP和两个站之间的示例性现有技术的通信,该通信包括探测过程和数据过程。
图2示出了AP和两个站之间的示例性现有技术的通信,其中探测过程被定期地执行(即,在预定数量的数据过程之后)。
图3示出了在向每一组的站进行传输之前提供探测的示例性数据调度技术,所述组根据优先级进行排序。
图4示出了在向每一组的站进行传输之前提供探测的另一种示例性数据调度技术,所述组基于特性和传输历史(当特性和传输历史可用时)进行排序。
图5示出了被配置为实现图3、图4和图5的数据调度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的示例性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包括AP和两个站STA1和STA2的小型基本服务集(BSS)。下面分别参照图3和图4来讨论可以由AP执行的技术300和400。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设备都包括被配置为根据802.11ac标准进行操作的收发机310(发射机和接收机)。图1B示出了AP与站STA1和STA2之间的示例性通信。可以将该示例性通信表征为包括两个处理过程:探测过程110和数据过程111。探测过程110开始于AP向站STA1和STA2发送空数据分组通知(NDPA)信号101,其中NDPA信号101指示在后续分组中将不发送数据。在NDPA信号101之后,AP发送空数据分组(NDP)信号102。该NDP信号102可以作为用于从站STA1和STA2获得信道特性的已知信号。根据802.11ac标准,在接收到NDP信号102之后,站STA1可以在波束成形(BF)报告信号103中,向AP发送其CSI。在接收到BF报告信号103之后,AP可以发送BF轮询信号104,其中BF轮询信号104指出站STA2可以发送其CSI。在接收到BF轮询信号104之后,站STA2随后可以在BF报告信号105中,向AP发送其CSI。
使用来自与AP相关联的站STA1和STA2的CSI,AP可以通过同时地向站STA1发送MU-MIMO数据106和向站STA2发送MU-MIMO数据107,来开始数据过程111。应当注意,虽然使用术语MU-MIMO来描述数据,但在其它实施例中,数据也可以是SU-MIMO。在接收到MU-MIMO数据106之后,站STA1可以向AP发送块确认(BA)信号108。在接收到BA信号108之后,AP可以发送针对站STA2的块确认请求(BAR)信号109。在接收到BAR信号109之后,作为响应,站STA2可以向AP发送其BA信号112。应当注意,虽然图1示出了AP与两个站相关联,但在其它实施例中,AP可以与任意数量的站相关联,这些站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在探测过程110期间发送BF报告信号,以及在数据过程111期间发送BA信号。
由于就介质传播时间而言,探测过程具有很大的开销,因此AP通常并不被配置为在每一次MU-MIMO数据传输之前都进行探测。例如,图2示出了跟随有多个数据过程202(1)-202(N)的第一探测过程201(1),其中N是大于2的整数。在完成了这N个数据过程之后,在执行另一些多个数据过程(没有示出)之前,执行第二探测过程201(2)。
当在探测过程之后立即发送MU-MIMO数据时,用于MU-MIMO数据传输的CSI是新鲜的。因此,该数据分组将具有很高的机率能被成功地接收。相比而言,如果在自从上一次探测过程以来的某个持续时间之后(例如,在图2中的N个数据分组之后)才发送MU-MIMO数据,则生成该MU-MIMO数据传输所使用的CSI可能是陈旧的。因此,在该情况下,这些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的机率很低。
Wi-Fi认证的AP中的标准数据调度算法向不同的站分配相等份额的时间。例如,数据调度器对所有站执行循环(round-robin),在该情况下,AP服务于一个站,随后转移到下一个站等。然而,当CSI用于MU-MIMO传输时,探测过程返回的CSI的质量可能显著地恶化。事实上,甚至在探测之后的20msec,MU-MIMO通信的SINR可能恶化到不可接受的低水平。基于这种恶化,在使用标准的循环数据调度过程的情况下,如果AP在进行第一站的MU-MIMO传输之前,执行针对第一站的探测,则在AP返回到第一站时,该CSI将会陈旧。
因此,出现了用于提供针对MU-MIMO通信的动态调度从而使CSI保持新鲜的方法和系统的需求。
描述了各种动态数据调度技术。通常,这些动态数据调度技术中的每一种都将站分成多个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针对各个组的传输之前,立即执行针对该组的探测,从而确保该CSI是新鲜的。使用新鲜的CSI可以显著地提高根据802.11ac标准所执行的MU-MIMO通信。
图3示出了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MU-MIMO数据传输的示例性数据调度技术300。在一个实施例中,AP可以执行步骤301-308。在步骤301中,可以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在步骤302中,可以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在步骤303中,可以将这些站分成多个组,其中每一个组将接收一个或多个MU-MIMO传输。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特性的站组合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数据量的站置于相同的组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数据类型(例如,流媒体、语音等)的站置于相同的组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CSI新鲜度的站置于相同的组中。在步骤304中,可以基于类似的特性来给这些组划分优先次序。例如,当基于具有类似的数据量来对站进行分组时,可以基于缓冲数据的量(例如,组中的数据的总量或者用于该组中的每一个站的数据的平均量)来给这些组划分优先次序。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最高优先级给予具有最多缓冲数据的组,以及将最低优先级给予具有最少缓冲数据的组。当基于具有类似的数据类型对站进行分组时,可以基于网络/系统目标来给这些组划分优先次序。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最高优先级给予具有流媒体的组,以及将最低优先级给予具有非流媒体、非语音数据的组。当基于具有类似的CSI新鲜度对站进行分组时,可以基于它们的最后更新来给这些组划分优先次序。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最高优先级给予具有最不新鲜的CSI的组,以及将最低优先级给予具有最新鲜的CSI的组。
在步骤305中,可以基于所述优先次序,利用缓冲数据来执行针对组的探测。在步骤306中,可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MU-MIMO传输,直到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为止,如步骤307中所确定的。
当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时,在步骤308中,判断是否存在具有缓冲数据的更低优先级的组。如果存在,则技术300返回到步骤305,执行针对该组的新的探测。如果不存在更低优先级的组,则技术300返回到步骤301,确定该AP的BSS中的站。
图4示出了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MU-MIMO数据传输的另一种示例性数据调度技术400。在一个实施例中,AP可以执行步骤401-409。在步骤401中,可以确定AP的BSS中的多个站。在步骤402中,可以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在步骤403中,可以将这些站分成多个组,其中每一个组将接收一个或多个MU-MIMO传输。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特性的站组合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的数据量的站置于相同的组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的数据类型(例如,流媒体、语音等)的站置于相同的组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类似的CSI新鲜度的站置于相同的组中。
在步骤404中,可以基于特性、分配的传输时间的历史(当可用时)和/或预定的策略(当被使用时),将传输时间分配给每一个组中的站。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分配提供了传输时间(有限的资源)在多个站(竞争实体)之间的按比例分布。例如,假定存在四个站STA1、STA2、STA3和STA4。一种分配可以向STA1提供2个时间单元,向STA2提供2个时间单元,向STA3提供1个时间单元,向STA4提供3个时间单元。一个时间单元可以指代特定的时间单元(1毫秒、1秒等)、基于分配给所述组的总时间的相对时间(例如,总共16毫秒的时间用于所述组,因此每一个时间单元=2毫秒)、或者任意的时间段(例如,3.7毫秒=1个时间单元)。对于经由步骤404的每一次随后的遍数(subsequent pass)来说(即,具有传输历史),可以对所述分配进行改变(重新分配),以便在站之间提供更均匀的传输时间。例如,使用上面的针对第一遍的分配,第二遍可以向STA1提供2个时间单元,向STA2提供2个时间单元,向STA3提供3个时间单元,以及向STA4提供1个时间单元。应当注意,可以通过多遍来进行这种均衡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配传输时间可以包括:考虑一个或多个预定的策略。例如,一个策略可以包括向某些客户提供更多的传输时间。另一个策略可以包括:当发送流视频业务或者另一种类型的数据(即,该数据的特性)时,提供更多的传输时间。
在步骤405中,可以基于所述特性和/或分配的传输时间来对这些组进行排序。例如,当基于具有类似的数据量来对站进行分组时,可以基于缓冲数据的量(例如,该组中的总数据量或者用于该组中的每一个站的平均数据量)来对这些组进行排序。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顺序可以以具有最多缓冲数据的组开始,以具有最少缓冲数据的组结束。当基于具有类似的数据类型对站进行分组时,可以基于网络/系统目标来对这些组进行排序。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顺序可以以具有流媒体的站的组开始,以具有非流媒体、非语音数据的站的组结束。当基于具有类似的CSI新鲜度对站进行分组时,可以基于它们的最后更新来对这些组进行排序。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顺序可以以具有最不新鲜的CSI的站的组开始,以具有最新鲜CSI的站的组结束。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顺序可以以具有最多聚集的分配的传输时间的组开始,以具有最少聚集的分配的传输时间的组结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组的传输历史可用/存在时,还可以基于组的传输历史来对组进行排序。例如,当一个或多个组具有至少一个传输机会时,那么在步骤405中,可以提供与之前的传输遍数不相同的排序(即,重新排序),从而在组之间产生更公平的传输。例如,假定第一遍的步骤405提供了GRP1、GRP2、GRP3和GRP4的组排序,那么第二遍的步骤405可以提供GRP4、GRP3、GRP2和GRP1的组排序。应当注意,对于非第一遍的步骤405来说,顺序反转只是一种类型的排序。对于第二、第三等遍的步骤405来说,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组重新排序。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组偏移,从而第一遍排序是GRP1、GRP2、GRP3和GRP4;第二遍排序是GRP2、GRP3、GRP4和GRP1;第三遍排序是GRP3、GRP4、GRP1和GRP2。
在步骤406中,可以基于该排序,利用缓冲数据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探测。在步骤407中,可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步骤40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可以包括:所分配的传输时间已到期和/或该组的缓冲区被刷新。
当满足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和该组的缓冲区被刷新这二者中的至少一个时,可以在步骤409中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可以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新数据已被AP接收到和缓冲,以及所有的缓冲数据都已被发送。如果没有满足第二条件,则可以遵循该遍(即,步骤405)的顺序来重复步骤406-409,直到新数据已被AP接收到和缓冲或者所有的缓冲数据都已被发送为止。在该情况下,该方法随后返回到步骤401,确定AP的BSS中的多个站。应当注意,由于典型的BSS的站并不快速地改变,因此在之前的步骤403期间形成的组通常仍然有效,从而允许针对上面所描述的步骤405进行遍数更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别参照图3和图4所示出和描述的数据调度技术300和40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在AP(例如,参见图1A的AP)中实现。图3和图4中分别描述的数据调度技术300、400的某些方面可以采用完全的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的形式,或者也可以采用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本申请通常将硬件方面全部指代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采用以任何有形介质体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中在该介质中体现有计算机可使用程序代码。可以将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成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软件,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这些指令可以用于对计算机系统(或其它电子设备)进行编程以执行根据实施例的处理(无论其目前是否进行了描述)。机器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例如,软件、处理应用)存储信息的任何机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者发送信息的任何机制(“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介质(例如,软盘);光存储介质(例如,CD-ROM);磁-光存储介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例如,EPROM和EEPROM);闪存;或者适合于存储电指令(例如,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来执行)的其它类型的介质。此外,机器可读信号介质实施例可以用电子、光学、声学或其它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波形、红外线信号、数字信号等等)来体现,也可以用有线、无线或其它通信介质来体现。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其包括诸如Java、Smalltalk、C++等之类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和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例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单独的软件包),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和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场景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其包括局域网(LAN)、个域网(P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该连接可以是针对外部计算机的(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进行连接)。
虽然将数据调度技术描述成由AP执行,但具有无线能力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某些组件,其中,这些组件可以被表征为AP的一部分,也可以不被表征为AP的一部分。事实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该电子设备的某些组件表征为位于AP之外,但仍然帮助实现数据调度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图5示出了包括数据调度模块505A的简化电子设备500,其中数据调度模块505A可以充分地执行数据调度技术300和400中的至少一个。电子设备500可以是笔记本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上网本、移动电话、游戏控制台、个人数字助理(PDA)或者具有无线(和有线,在一些情况下)通信能力的其它电子系统。
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模块502(其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多个内核、多个节点和/或实现多线程等)。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模块503,存储器模块503可以包括高速缓存、SRAM、DRAM、零电容RAM、双晶体管RAM、eDRAM、EDO RAM、DDR RAM、EEPROM、NRAM、RRAM、SONOS、PRAM和/或另外一种类型的存储器单元阵列。电子设备500还包括网络接口模块504,网络接口模块50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WLAN802.11接口。其它网络接口可以包括蓝牙接口、接口、接口、无线USB接口和/或有线网络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或者电力线通信接口等)。处理器模块502、存储器模块503和网络接口模块504被耦合到总线501,其中总线501可以根据PCI、ISA、PCI-Express、 NuBus、AHB、AXI或者另外一种总线标准来实现。
此外,电子设备500还包括通信模块505,通信模块505可以包括上面所描述的数据调度模块505A和另一个处理模块505B。其它处理模块505B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处理所接收的信号、用于处理要发送的信号、以及用于协调接收机和发射机部分的动作的收发机的部分。其它实施例可以包括图5中没有示出的更少的或者另外的组件,例如,视频卡、音频卡、额外的网络接口和/或外围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模块503可以直接连接到处理器模块502,以增加系统处理能力。
上面所描述的结构和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所描述的动态探测技术和系统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当注意,本申请所描述的数据调度技术可以容易地并入到遵循802.11的系统中,并完全符合图1B中所示出的各个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
Claims (39)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的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
将所述多个站分成多个组,其中一个组中的站具有类似的特性;
基于站的所述特性来给所述多个组划分优先次序,以用于传输;
基于所述优先次序来执行针对组的探测;
执行针对所述组的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
当已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则判断是否存在具有缓冲数据的更低优先级的组;以及
对于具有缓冲数据的所述更低优先级的组,重复执行所述探测和所述MU-MIMO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以及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数量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类型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类似新鲜度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6.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的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
将所述多个站分成多个组,其中一个组中的站具有类似的特性;
基于站的所述特性和站的传输历史,对所述多个组进行排序,以用于传输;
向组中的站分配传输时间;
基于所述排序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探测;
执行针对所述组的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
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则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以及
重复所述探测的执行和所述MU-MIMO传输的执行,直到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分配的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传输时间已到期,以及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新的数据已被所述AP缓冲,以及所有缓冲的数据都已被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数量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类型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类似新鲜度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序包括:基于传输历史来对所述多个组进行重新排序。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配包括:基于传输历史来对每一个组的所述站进行重新分配。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模块;以及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
动态调度模块,其被配置为执行下面的操作:
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
将所述多个站分成多个组,其中一个组中的站具有类似的特性;
基于所述站的所述特性来给所述多个组划分优先次序,以用于传输;
基于所述优先次序来执行针对组的探测;
执行针对所述组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
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则判断是否存在具有缓冲数据的更低优先级的组;以及
对于具有缓冲数据的所述更低优先级的组,重复执行所述探测和所述MU-MIMO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以及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数量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类型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类似新鲜度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模块;以及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
动态调度模块,用于执行下面的操作:
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
将所述多个站中的站分成多个组,其中一个组中的站具有类似的特性;
基于所述特性和所述站的传输历史,将所述多个组排序,以用于传输;
向组中的站分配传输时间;
基于所述排序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探测;
执行针对所述组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
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则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以及
重复所述探测的执行和所述MU-MIMO传输的执行,直到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为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以及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新的数据已被所述AP缓冲,以及所有缓冲的数据都已被发送。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数量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类型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类似新鲜度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排序包括:基于传输历史来对所述多个组进行重新排序。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分配包括:基于传输历史来对每一个组中的所述站进行重新分配。
27.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探测的动态调度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包括下面各项的处理:
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
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其中一个组中的站具有类似的特性;
基于所述站的所述特性来给所述多个组划分优先次序,以用于传输;
基于所述优先次序来执行针对组的探测;
执行针对所述组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
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则判断是否存在具有缓冲数据的更低优先级的组;以及
对于具有缓冲数据的所述更低优先级的组,重复执行所述探测和所述MU-MIMO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下面中的至少一项: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以及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数量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类型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类似新鲜度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3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探测的动态调度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包括下面各项的处理:
确定接入点(AP)的基本服务集(BSS)中的多个站;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站中的每一个站的缓冲数据;
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其中一个组中的站具有类似的特性;
基于所述特性和所述站的传输历史,将所述多个组排序,以用于传输;
向组中的站分配传输时间;
基于所述排序来执行针对所述组的探测;
执行针对所述组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传输,直到满足第一条件为止;
当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则判断是否满足第二条件;以及
重复所述探测的执行和所述MU-MIMO传输的执行,直到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为止。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用于所述MU-MIMO传输的最大传输时间已到期,以及用于所述组的缓冲区被刷新。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下面中的至少一项:新的数据已被所述AP缓冲,以及所有缓冲的数据都已被发送。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数量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缓冲数据的类似类型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将所述站分成多个组包括: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类似新鲜度来对所述站进行分组。
3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排序包括:基于传输历史来对所述多个组进行重新排序。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分配包括:基于传输历史来对每一个组中的所述站进行重新分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633,849 US9379794B2 (en) | 2012-10-02 | 2012-10-02 |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ata |
US13/633,849 | 2012-10-02 | ||
PCT/US2013/059317 WO2014055211A1 (en) | 2012-10-02 | 2013-09-11 |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ata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85799A true CN104685799A (zh) | 2015-06-03 |
CN104685799B CN104685799B (zh) | 2018-02-16 |
Family
ID=4925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51042.1A Active CN104685799B (zh) | 2012-10-02 | 2013-09-11 |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数据的调度传输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79794B2 (zh) |
EP (2) | EP3327947B1 (zh) |
JP (1) | JP6177920B2 (zh) |
KR (1) | KR101731479B1 (zh) |
CN (1) | CN104685799B (zh) |
ES (1) | ES2781313T3 (zh) |
HU (1) | HUE048337T2 (zh) |
WO (1) | WO2014055211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9167A (zh) * | 2018-01-16 | 2018-04-06 | 河南科技大学 | 多小区网络mumimo的吞吐量增强方法 |
CN113170437A (zh) * | 2018-12-13 | 2021-07-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基站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66271B2 (en) * | 2013-11-25 | 2018-01-09 | Kt Corporation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pparatus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thod for home network transmission lin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ame |
WO2015102180A1 (ko) * | 2014-01-06 | 2015-07-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방법 및 장치 |
US9698889B2 (en) | 2014-09-24 | 2017-07-04 | Intel Corporation | Scheduling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KR101614793B1 (ko) | 2015-01-06 | 2016-04-25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무선 백홀망 네트워크에서의 트래픽 처리를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
US9992789B1 (en) * | 2015-04-21 | 2018-06-05 | Mediatek Inc. | Sounding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070454B2 (en) * | 2015-05-22 | 2018-09-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mart grouping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tations |
EP3320625B1 (en) * | 2015-08-20 | 2021-04-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a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mission scheme |
US9743258B1 (en) | 2016-11-30 | 2017-08-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group management |
CN113498076A (zh) | 2020-03-20 | 2021-10-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基于o-ran的性能优化配置方法与设备 |
EP4512186A1 (en) * | 2022-04-18 | 2025-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naged mu-mimo enablement for real-world application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8935A (zh) * | 2002-10-25 | 2005-12-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数据检测和解调 |
US20080049692A1 (en) * | 2006-08-23 | 2008-02-28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Heterogeneous Modulation Formats in a Wireless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239990A1 (en) * | 2001-05-16 | 2010-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llocation of uplink resources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74877A (zh) * | 2009-07-06 | 2012-05-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多用户调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01793B1 (en) * | 1998-03-16 | 2001-03-13 | Lucent Technologies | Packet delay estimation in high speed packet switches |
US8116267B2 (en) * | 2006-02-09 | 2012-02-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users based on user-determined ranks in a MIMO system |
US9130618B2 (en) * | 2006-10-26 | 2015-09-08 | Alcatel Lucent |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variable slot structure |
US8625498B2 (en) * | 2007-01-22 | 2014-01-07 | Wi-Lan, Inc. | Tiling allocati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8190168B2 (en) * | 2008-09-30 | 2012-05-29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schedul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8351533B2 (en) * | 2009-04-16 | 2013-01-08 | Intel Corporation | Group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iques for IEEE 802.16m |
US8526351B2 (en) * | 2009-06-05 | 2013-09-0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in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861447B2 (en) * | 2009-06-05 | 2014-10-1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employing look up table (LUT)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9197298B2 (en) * | 2009-06-05 | 2015-11-2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definition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208937B2 (en) * | 2009-06-12 | 2012-06-2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US8422449B2 (en) * | 2009-10-23 | 2013-04-1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U-MIMO method in WLAN system, and access point and station for MU-MIMO |
EP2529490B1 (en) * | 2010-01-29 | 2016-1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a spatial stream for mu - mimo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
KR101585697B1 (ko) * | 2010-02-04 | 2016-01-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폐루프 다중사용자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프리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1138777A2 (en) * | 2010-05-04 | 2011-11-10 | Celeno Communication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related feedback in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ystems |
KR101781196B1 (ko) * | 2010-05-10 | 2017-09-2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복수의 세그먼트 주파수 대역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에게 프레임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의 수신 방법 |
US8855063B2 (en) * | 2010-05-18 | 2014-10-0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ponse scheduling in a downlink multiple-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network |
US8730993B2 (en) * | 2010-07-12 | 2014-05-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U MIMO scheduling |
US8194687B2 (en) * | 2010-07-23 | 2012-06-05 | Intel Corporation | Access point configured for station group management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ation-management groups |
WO2012026990A1 (en) * | 2010-08-26 | 2012-03-01 |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access categories |
KR101099345B1 (ko) * | 2010-12-01 | 2011-12-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사운딩 방법 및 장치 |
US9184810B2 (en) * | 2012-04-13 | 2015-1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multi-user (MU)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140071955A1 (en) * | 2012-09-13 | 2014-03-13 | Qualcomm Atheros, Inc. | Dynamic Sounding Control In Wifi |
-
2012
- 2012-10-02 US US13/633,849 patent/US93797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9-11 JP JP2015534525A patent/JP6177920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9-11 EP EP18151557.8A patent/EP3327947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9-11 KR KR1020157009742A patent/KR101731479B1/ko active Active
- 2013-09-11 HU HUE18151557A patent/HUE048337T2/hu unknown
- 2013-09-11 WO PCT/US2013/059317 patent/WO201405521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9-11 EP EP13767182.2A patent/EP2904713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9-11 CN CN201380051042.1A patent/CN104685799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11 ES ES18151557T patent/ES2781313T3/es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39990A1 (en) * | 2001-05-16 | 2010-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llocation of uplink resources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708935A (zh) * | 2002-10-25 | 2005-12-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数据检测和解调 |
US20080049692A1 (en) * | 2006-08-23 | 2008-02-28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Heterogeneous Modulation Formats in a Wireless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74877A (zh) * | 2009-07-06 | 2012-05-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多用户调度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BELLALTA ET 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Packet Aggregation in IEEE 802.11 ac MU-MIMO WLAN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VOLUME:16,ISSUE:10,OCTOBER 2012》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9167A (zh) * | 2018-01-16 | 2018-04-06 | 河南科技大学 | 多小区网络mumimo的吞吐量增强方法 |
CN113170437A (zh) * | 2018-12-13 | 2021-07-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和基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85799B (zh) | 2018-02-16 |
US20140092819A1 (en) | 2014-04-03 |
KR101731479B1 (ko) | 2017-04-28 |
WO2014055211A1 (en) | 2014-04-10 |
EP3327947B1 (en) | 2019-12-25 |
HUE048337T2 (hu) | 2020-07-28 |
JP2016502769A (ja) | 2016-01-28 |
JP6177920B2 (ja) | 2017-08-09 |
US9379794B2 (en) | 2016-06-28 |
EP3327947A1 (en) | 2018-05-30 |
EP2904713B1 (en) | 2018-01-31 |
KR20150067206A (ko) | 2015-06-17 |
ES2781313T3 (es) | 2020-09-01 |
EP2904713A1 (en) | 2015-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85799A (zh) |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数据的调度传输 | |
US10250312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 |
CN104620526A (zh) | WiFi中的动态探测控制 | |
CN109076588A (zh) | 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缓冲器状态报告 | |
CN103369688B (zh) | 一种用于mu-mimo用户配对的资源分配方法 | |
CN111628809B (zh) | 确定波束赋形的加权参数的方法及wlan中的ap | |
CN104811220B (zh) | 用于覆盖增强的mtc设备的跳频方法和相应设备 | |
EP2599239A2 (en) | Techniques for uplink multi-user mimo mac support | |
JP2011244449A (ja) | 通信制御局、基地局、端末、協調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7431512A (zh) | 大规模mimo适配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4956605A (zh) | 用于基于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提高传输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769923A (zh) | 用于低复杂度用户调度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6487436B (zh) |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上行多用户配对方法及其装置 | |
US9456452B2 (en) | Scheduling method of multi-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 |
Lee et al. | User scheduling for MU-MIMO transmission with active CSI feedback | |
CN113286373A (zh) | 一种上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2137502A (zh) | 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编码系统的用户调度方法 | |
Wang et al. | Joint spectrum alloc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vehicular networks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
TW201424290A (zh) | 用於兩社區間的合作多點下行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
KR20130120802A (ko) | 다중 사용자 mim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사용자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7509248B (zh) | 一种用户终端的调度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6082640A1 (zh) | 多用户系统的重传处理方法及装置 | |
Bellalta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Multiuser Multi-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WLANs in non-saturation conditions | |
Bai et al. |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Distributed Multi-User Scheduling and Beamforming Design in Multi-Cell Systems | |
CN117651315A (zh) | 802.11ax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