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0479A - 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80479A CN104680479A CN201510095385.9A CN201510095385A CN104680479A CN 104680479 A CN104680479 A CN 104680479A CN 201510095385 A CN201510095385 A CN 201510095385A CN 104680479 A CN104680479 A CN 1046804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rgan
- tomographic image
- boundary
- delta
- inert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591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7 morph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41001016288 Sesamoi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2010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824 sesamoi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906 first metatarsal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09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62 morphometr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25 morph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通过器官的惯量主轴确定器官地图的本初子午线和等高线等绘图要素,采用断层重建和断层边界展开等方法实现器官表面的地图化。本发明可为器官表面的形态分析提供定量化研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
背景技术
断层影像主要包括CT、MRI等,目前断层影像已被广泛应用在器官形态学研究领域。断层影像的处理方法有图像分割、形态学处理、三维成像等。通过图像处理和形态测量,可以分析被检测物随时间的变化,例如人体器官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等形态学研究。
目前通过CT断层扫描等方式得到的断层影像均为三维影像,在进行观看和分析时不够直观。同时,在与之前所拍摄的影像进行比对时,也不易发现差别。
因此,寻求一种更直观的断层影像显示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将通过CT断层扫描得到的器官的三维图像转换为二维图像,即将其表面进行地图化,从而便于观察和分析,具有更直观、更形象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对器官进行CT扫描后,得到器官的三维图像,对此三维图像进行定位、断层重建;对每一幅断层图像进行边界提取,得到整个器官的三维表面图像;由器官的惯量主轴确定剪开线,以此剪开线剪开断层影像的边界;然后定义一个海平面作为基线,沿基线展开断层影像边界,构成器官表面地图;最后以基线为水平直线,器官断层边界相对水平直线的距离形成等高线,构成器官表面的网格图形。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重建:对器官进行CT断层扫描,由几何变换寻找器官的惯量主轴,把器官的惯量主轴作为器官的本体坐标,然后进行断层重建;
(2)边界提取:对于重建后器官的每个断层图像,提取其断层边界以获取器官表面信息;
(3)确定剪开线:确定器官最小轴转动惯量对应的最小惯量主轴以及最大轴转动惯量对应的最大惯量主轴,将这两个惯量主轴形成的平面与重建后器官表面形成的切割线作为器官的本初子午线,以该本初子午线作为器官表面展开的剪开线;
(4)确定基线:沿步骤(3)所述的剪开线将断层剪开、排序,确定该断层图像上垂直于最小惯量主轴或者最大惯量主轴的断层边界的平均半径,建立一个圆心在质心上、半径为上述平均半径的圆,以此圆周作为断层边界的海平面,以海平面为基线,实现断层边界的展开,得到器官表面地图;
(5)摊平:以基线为水平直线,以器官断层边界相对海平面的距离形成等高线;
(6)所有断层图像均按照步骤(5)处理后,组成有等高线标志的器官表面网格图形。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当器官被数字化后,器官就是由具有位置和密度的体微元(包含位置和密度两个物理量的对象)组成的集合,某一位置坐标相同的体微元的集合即为断层(两个位置坐标相同的体微元的集合即为轴),那么器官断层的重建就是体微元位置坐标的变换。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断层重建:
式中,(xoi,yoi,zoi)为当前体微元的位置,(xi,yi,zi)表示重建后体微元的位置,trunc()为取整函数,其中Δx=Δy=Δz,并与原始图像中图像的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和CT扫描层距相同。采用Δx=Δy=Δz是为了保持CT图像的各向同性。
CT扫描把器官的表面微分成有限个断层影像的边界的集合。这样,器官表面的地图化就是对断层影像的边界展开。在进行CT扫描时,设定空气的CT值为0(设备的初始化),所述步骤(2),对每个断层图像,提取其断层边界的方法如下:
式中,z表示CT扫描的断层影像的层的序号,(x,y)z表示z层中体微元的位置,ρ(x,y)z表示体微元的密度。
器官表面的地图化,需要把器官表面“剪开”。可以把一个圆柱体的表面剪成一个矩形,也可以剪成一个菱形,虽然怎样剪最后的面积都是一样的,但只有矩形是唯一的。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以本初子午线为器官表面展开的剪开线,展开后每一个断层用如下方式表示:
式中,表示断层边界体微元的位置,表示断层质心相对惯性参考系的位置,i表示断层边界上体微元剪开后的位置序号。
具体的,所述步骤(4)中,以海平面为基线,实现断层影像边界展开,展开后各断层图像的表示方法如下:
式中, 表示断层影像边界点的位置,表示断层影像质心相对惯性参考系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步骤(6)中,得到的器官表面网格图形的表示方法如下:
式中p(i,j)表示器官表面地图摊平后断层影像边界点在平面中的位置,其中 Zi=∫|zi-zi-1|di, Zj=∫|zj-zj-1|dj;(i,j)表示器官地图中的某一位置,zi,zj表示(i,j)这一位置的序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根据CT断层扫描得到的器官的三维结构,本发明可以对该三维结构表面进行剪开、摊平等处理,将器官表面地图化,使观看更加直观。
2、本发明将器官的表面摊平,将三维信息转为二维信息(网格图形),可广泛地应用到人体器官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等形态学研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针对一右足第1趾骨外侧籽骨的CT扫描图。
图2(A)是图1所示CT扫描图中某一个断层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断层图像的边界示意图。
图2(C)是确定了断层图像的基线。
图2(D)是图2(A)所示断层图像的边界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2(E)为摊平的断层边界。
图3(A)为第1次测试的表面地图。
图3(B)为第2次测试的表面地图。
图3(C)为两次测试的变化图。
图4(A)为第1次测试的摊平平面网格图形。
图4(B)为第2次测试的摊平平面网格图形。
图5是本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5,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右足第1跖骨外侧籽骨的CT扫描图为例,来具体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包括的步骤。
(1)重建:对经过CT断层扫描得到的图像,由几何变换寻找籽骨的惯量主轴,把惯量主轴作为籽骨本体坐标,然后进行断层重建。
进行断层重建的具体步骤是:
式中,(xoi,yoi,zoi)为当前体微元的位置,(xi,yi,zi)表示重建后体微元的位置,trunc()为取整函数,其中Δx=Δy=Δz,且与原始图像中图像的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和CT扫描层距相同。采用上述公式(1)进行重建,可以使体微元在保持正方体形态的同时,还使转动后新的断层具有封闭性和连续性。
(2)边界提取:对于重建后器官的每个断层图像,提取其断层边界以获取籽骨表面信息。具体采用如下方法:
式中,z表示CT扫描的断层的层的序号,(x,y)z表示z层中体微元的位置,ρ(x,y)z表示体微元的密度。
图2(A)是图1所示CT扫描图中籽骨重建后的一个断层示意图,图2(B)为采用上述公式(2)提取的断层边界。
(3)确定剪开线。通过上述步骤(2)提取的各个断层的边界,得到了籽骨表面的信息。以最小和最大转动惯量的两个惯量主轴形成的平面与籽骨表面形成的切割线作为籽骨的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为籽骨表面展开的剪开线,展开后每一个断层用如下方式表示:
式中,表示断层边界体微元的位置,表示断层质心相对惯性参考系的位置,i表示断层边界上体微元剪开后的序号。
(4)确定基线:沿步骤(3)所述的剪开线将断层剪开并进行排序,确定该断层图像上垂直于最小惯量主轴(也称为最小惯量轴)或者最大惯量主轴(也称为最大惯量轴)的断层边界的平均半径,建立一个圆心在质心上、半径为上述平均半径的圆,以此圆周作为断层边界的海平面,以海平面为基线,实现断层边界的展开。展开后各断层图像的表示方法如下:
式中, 表示断层边界点的位置,表示断层质心相对惯性参考系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C),图中实线表示的圆周为定义的海平面,以此海平面为基线,从剪开线处展开,得到如图2(D)所示的图像。
(5)摊平:以基线为水平直线,籽骨断层边界相对海平面的距离形成等高线。图2(E)为摊平的断层边界。展开为直线,断层边界位置之间以两点之间的距离确定。
(6)所有器官断层边界的摊开线组成有等高线标志的器官表面网格图形。
地图的表示方法如下:
式中p(i,j)表示骨表面地图摊平后体微元在平面中的位置,其中 Zi=∫|zi-zi-1|di, Zj=∫|zj-zj-1|dj,(i,j)表示器官地图中的某一位置,zi,zj表示(i,j)这一位置序号。
由方程(1)对转动后断层进行重建,由方程(2)提取边界,根据主轴坐标确定本初子午线,由方程(3)对表面展开,由方程(4)完成对籽骨表面的地图化。图3(A)为第1次测试的表面地图。图3(B)为第2次测试的表面地图。图3(C)为两次测试的变化图。
在骨表面地图的基础上,由方程(5)将骨的表面地图摊平为平面,如图4。
图4(A)为第1次测试的摊平平面。图4(B)为第2次测试的摊平平面。
图3和图4表明本方法可以定量分析骨骼表面的信息,将一个三维的骨骼图像展开成地图化的方式,使观看更加直观,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器官进行CT扫描后,得到器官的三维图像,对此三维图像进行定位、断层重建;对每一幅断层图像进行边界提取,得到整个器官的三维表面图像;由器官的惯量主轴确定剪开线,以此剪开线剪开断层影像的边界;然后定义一个海平面作为基线,沿基线展开断层影像边界,构成器官表面地图;最后以基线为水平直线,器官断层边界相对水平直线的距离形成等高线,构成器官表面的网格图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重建:对器官进行CT断层扫描,由几何变换寻找器官的惯量主轴,把器官的惯量主轴作为器官的本体坐标,然后进行断层重建;
(2)边界提取:对于重建后器官的每个断层图像,提取其断层边界以获取器官表面信息;
(3)确定剪开线:确定器官最小轴转动惯量对应的最小惯量主轴以及最大轴转动惯量对应的最大惯量主轴,将这两个惯量主轴形成的平面与重建后器官表面形成的切割线作为器官的本初子午线,以该本初子午线作为器官表面展开的剪开线;
(4)确定基线:沿步骤(3)所述的剪开线将断层剪开、排序,确定该断层图像上垂直于最小惯量主轴或者最大惯量主轴的断层边界的平均半径,建立一个圆心在质心上、半径为上述平均半径的圆,以此圆周作为断层边界的海平面,以海平面为基线,实现断层边界的展开,得到器官表面地图;
(5)摊平:以基线为水平直线,以器官断层边界相对海平面的距离形成等高线;
(6)所有断层图像均按照步骤(5)处理后,组成有等高线标志的器官表面网格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当器官被数字化后,器官是由具有位置和密度的体微元组成的集合,器官断层的重建即为体微元位置坐标的变换,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断层重建:
式中,(xoi,yoi,zoi)为当前体微元的位置,(xi,yi,zi)表示重建后体微元的位置,trunc()为取整函数,其中Δx=Δy=Δz,并与原始图像的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和CT扫描层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CT扫描时,设定空气的CT值为0,所述步骤(2),对每个断层图像,提取其断层边界的方法如下:
式中,z表示CT扫描的断层影像的层的序号,(x,y)z表示z层中体微元的位置,ρ(x,y)z表示体微元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本初子午线为器官表面展开的剪开线,展开后每一个断层用如下方式表示:
式中,表示断层边界体微元的位置,表示断层质心相对惯性参考系的位置,i表示断层边界上体微元剪开后的位置序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以海平面为基线,实现断层影像边界展开,展开后各断层图像的表示方法如下:
式中, 表示断层影像边界点的位置,表示断层影像质心相对惯性参考系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得到的器官表面网格图形的表示方法如下:
式中p(i,j)表示器官表面地图摊平后断层影像边界点在平面中的位置,其中 Zi=∫|zi-zi-1|di, Zj=∫|zj-zj-1|dj,(i,j)表示器官地图中的某一位置,zi,zj表示(i,j)这一位置的序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5385.9A CN104680479A (zh) | 2015-03-04 | 2015-03-04 | 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5385.9A CN104680479A (zh) | 2015-03-04 | 2015-03-04 | 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80479A true CN104680479A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315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95385.9A Pending CN104680479A (zh) | 2015-03-04 | 2015-03-04 | 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8047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6728A (zh) * | 2015-07-15 | 2015-11-11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可视化器官的虚拟断层影像重建方法 |
CN108013892A (zh) * | 2016-10-31 | 2018-05-11 | 北京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多平面重建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6659A (zh) * | 2008-02-26 | 2008-08-06 | 天津商业大学 | 基于相关识别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 |
US20120320427A1 (en) * | 2011-06-15 | 2012-12-20 | Fujitsu Limted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scanner |
CN103946364A (zh) * | 2011-09-25 | 2014-07-23 | 赛拉诺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重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
-
2015
- 2015-03-04 CN CN201510095385.9A patent/CN1046804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6659A (zh) * | 2008-02-26 | 2008-08-06 | 天津商业大学 | 基于相关识别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 |
US20120320427A1 (en) * | 2011-06-15 | 2012-12-20 | Fujitsu Limted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scanner |
CN103946364A (zh) * | 2011-09-25 | 2014-07-23 | 赛拉诺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重分析的系统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YIFANG FAN ET AL,: ""Bone in vivo: Surface mapping technique"", 《EPRINT ARXIV》 * |
YIFANG FAN ET AL: ""Bone Surface Mapping Method"", 《PLOS ONE》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46728A (zh) * | 2015-07-15 | 2015-11-11 | 福建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可视化器官的虚拟断层影像重建方法 |
CN108013892A (zh) * | 2016-10-31 | 2018-05-11 | 北京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多平面重建方法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Zhou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sphericity, roundness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sand particles | |
CN104036538B (zh) | 土石混合体三维细观结构重建与分析方法及系统 | |
US860012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er aided polyp detection | |
CN110570515A (zh) | 一种利用ct图像进行人体骨骼三维建模的方法 | |
CN103093503B (zh) | 基于ct图像的肺实质区域表面模型的建立方法 | |
CN107045721A (zh) | 一种从胸部ct图像中提取肺血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023239A (zh) | 基于乳腺子区域密度聚类的乳腺肿块分割系统及方法 | |
CN104182755A (zh) | 基于塔形pca的乳腺钼靶x线图像块特征提取方法 | |
CN108052909B (zh) | 一种基于心血管oct影像的薄纤维帽斑块自动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13390905B (zh) | 一种基于ct扫描技术量化土壤团聚体孔隙空间结构方法 | |
CN104766322A (zh) | 基于测地线的脑血管长度及弯曲度度量方法 | |
CN106780718A (zh) | 一种古生物化石的三维重建方法 | |
CN107240103B (zh) | 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数字体积相关算法中边界处理方法 | |
Ruidong et al. | 3D reconstruction of arbitrary granular media utilizing vision foundation model | |
CN104680479A (zh) | 一种基于断层影像重建的人体器官表面地图化方法 | |
KR101494975B1 (ko) | 3차원 자동 유방 초음파 영상의 유두 자동 검출 시스템 및 그 검출 방법 | |
Hopp et al. | Breast tissue characterization by sound speed: Correlation with mammograms using a 2d/3d image registration | |
Serlie et al. | Electronic cleansing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colonography using a scale-invariant three-material model | |
JP4709290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JP2015136480A (ja) | 3次元医用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並びに3次元医用画像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 |
KR101453063B1 (ko) | 뼈 영역의 자동 분할방법 및 장치 | |
Karl et al. | Advanced documentation methods in studying Corinthian black-figure vase painting | |
Xiao et al. | A derivative of stick filter for pulmonary fissure detection in CT images | |
CN202714860U (zh) | 疾病检测仪 | |
CN108292432A (zh) | 用于确定宏拓扑、毫拓扑、微拓扑和纳米拓扑中的至少一个的评估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