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7047B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67047B CN104667047B CN201510108586.8A CN201510108586A CN104667047B CN 104667047 B CN104667047 B CN 104667047B CN 201510108586 A CN201510108586 A CN 201510108586A CN 104667047 B CN104667047 B CN 1046670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ms
- radix
- root
- blood
- p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当归、连翘、赤芍、黄连、牡丹皮、玄参、黄柏、大黄、皂角刺、薏苡仁、川牛膝、黄芪、桃仁、红花、川芎、生地、白术、丹参、地龙、葛根、广三七、桂枝、独活、制附子、苍术、鸡血藤、人参、白芍、石斛、仙灵脾、忍冬藤、地丁、黑蚂蚁、灵芝、生山药、霜桑叶、水适量制成。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费用低廉,制作方法简便易行,使用安全简便,无任何副作用;依据所选的中药各自的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化腐生肌、温经散寒祛湿、温阳脱里排脓等药理功效,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的血液循环,有效地改善溃疡面微循环,促进溃疡面创口愈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方,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患者足坏死病的一种中药液。。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多种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其病理损害涉及多种组织和器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繁忙、压力大,思想情志变化快,饮食失调,嗜烟酗酒等,糖尿病并发症逐年增多,根除不易。糖尿病足就是其中最棘手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足是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病因病机复杂,如湿热下注瘀血阻络,寒湿阻滞,阳虚毒陷,气阴两虚等所致。单独使用西药抗感染治疗,疗效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原料来源方便,制作加工简单。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下述组分制成:
蒲公英10-30克、金银花15-30克、野菊花15-30克、当归10-20克、连翘10-20克、赤芍8-15克、黄连6-10克、牡丹皮8-15克、玄参8-15克、黄柏5-12克、大黄6-12克、皂角刺10-15克、薏苡仁15-30克、川牛膝6-15克、黄芪15-50克、桃仁8-15克、红花6-12克、川芎6-12克、生地15-30克、白术6-15克、丹参8-15克、地龙8-15克、葛根8-15克、广三七3-6克、桂枝6-10克、独活6-12克、制附子4-8克、苍术6-12克、鸡血藤10-30克、人参8-15克、白芍12-15克、石斛15-20克、仙灵脾6-15克、忍冬藤15-30克、地丁15-30克、黑蚂蚁3-6克、灵芝15-20克、生山药15-30克、霜桑叶8-15克、水适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由下述组分制成:
蒲公英20克、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当归12克、连翘15克、赤芍12克、黄连8克、牡丹皮12克、玄参15克、黄柏8克、大黄7克、皂角刺12克、薏苡仁20克、川牛膝12克、黄芪30克、桃仁12克、红花8克、川芎8克、生地20克、白术10克、丹参12克、地龙12克、葛根12克、广三七4克、桂枝7克、独活10克、制附子6克、苍术10克、鸡血藤20克、人参12克、白芍15克、石斛15克、仙灵脾12克、忍冬藤20克、地丁20克、黑蚂蚁6克、灵芝15克、生山药20克、霜桑叶12克,水适量。
各种药物的机理: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治乳痈,肠痈,肺痈,疮疖,疔毒,乳蛾,胃痛,消化不良胁痛,黄疸,淋症等。
金银花:甘、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口干咽痛,痈肿疮毒,肺痈,肠痈,热毒血痢,湿热带下等。
忍冬藤:甘,寒。清热解毒,通痹止痛。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筋骨疼痛等。有抗炎解痉,利尿作用。
野菊花:苦,辛,凉。归肺,心,脾经。疏风清热,解毒消痈。有抗流感病毒,降压作用。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止痛,滑肠。治血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症瘕积聚,血虚便闭,脱发等。
连翘:苦,微寒,归心,肺,胆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水肿,淋病,疮痈肿毒, 瘰疬瘿瘤,斑疹,丹毒,痢疾等。
赤芍:苦,凉。归肝,脾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治温热病,热入营血,吐衂,发斑,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肝郁胁痛,目赤肿痛。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湿热泄痢,胃热呕吐,热病心烦神昏沾语,血热吐衂,热毒疮疡,湿疮湿疹烫火伤。
牡丹皮:辛,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行瘀。治热入血分,发斑,吐衂瘀血阻滞,跌打损伤,骨蒸劳热,皮肤瘙痒,痈肿疮毒等。有解热镇静,催眠,镇痛,抗过敏,抑制皮肤真菌作用。
玄参:苦,甘,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养阴,解毒。治热入营血,烦热口渴,发斑,口舌生疮,结核,痈肿疮疡等。又降肾性高血压,扩张血管,强心降低血糖作用。可抑制绿脓杆菌,皮肤真菌有消炎及缓泻作用。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湿热泻痢,消渴,黄疸、痿症,骨蒸劳热,口舌生疮,风湿痹痛,湿热淋病,带下,湿疹。水火烫伤,抑制皮肤真菌,杀灭钩端螺旋体。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痈肿疮疡,疔毒,皮肤瘙痒,湿疹。广谱抗菌,可以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增加血小板,促进胆汁及胰消化液分泌,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解除肠管痉挛,有利尿作用。
皂角刺:辛、温。归肝、肺经。消肿、排脓,搜风。杀虫,治痈肿疮毒,乳痈,瘰疬癣疮等。还有消炎,抗过敏作用。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大肠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治水肿、脚气,泄泻湿痹拘挛,屈伸不利,肺痈,肠痈,淋浊带下,胃癌,子宫癌,绒毛膜上皮癌,肠癌,肺癌等。
川牛膝:甘,微苦,平。归肝,肾,膀胱经。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阴血下行。治瘀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膝痿软,阴虚火旺,咽喉肿痛,吐血衂血,小便不利,尿淋涩痛。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自汗盗汗,浮肿,慢性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增强心脏收缩。使心脏冠状动脉,肾动脉及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尿,降低肾炎尿蛋白,消炎作用。
桃仁:苦,平。归肝、肺、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治血滞经闭,症瘕热病蓄血,跌打损伤,风痹疼痛,血燥便闭,咳喘,痈肿疮毒等。
红花:辛,温。归肝,心经。活血散瘀,通经。治闭经,症瘕痛经,难产,产后血晕口噤胎死腹中,产后恶露不净瘀血心痛,跌打损伤,痈肿。降血压收缩毛细血管,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及总脂,兴奋小肠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外擦促进瘀血消散,加强血液循环作用。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血瘀气滞所致胸胁及脘腹疼痛,闭经,痛经难产,产后瘀血腹痛,月经不调,半身不遂,风湿痹痛。有镇静降压扩张血管,使冠状动脉及下肢血流量增加,兴奋心脏作用。
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热入营血,高热烦渴,舌降发斑,吐血衄血,二便下血,崩漏,尿急尿痛,咽喉肿痛,津亏便闭。促进血液凝固,有升高血压及利尿作用。对皮肤真菌抑制对肝炎患者有保肝作用。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小便不利,黄疸,湿痹,自汗,头晕,胎气不安。有镇静利尿,降血糖作用。
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治胸痹心痛,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失眠,恶疮肿毒。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有镇静镇痛,降低血糖,抗癌作用。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中风半身不遂,关节疼痛,小便不利,下肢溃疡,湿疹、烫火伤。有镇静,降压解热,抗惊厥作用。
葛根:辛、甘、凉。归脾、胃经。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有缓解痉挛,降低血糖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降低血压,对肾性高血压同样有效,增加胃液和胆汁的分泌。
广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止血直接作用于血管使其收缩,缩短凝血时间,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消炎、祛瘕、止痛,增加肝糖元作用。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有汗无汗,痰饮咳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对肠炎沙门氏菌,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独活:辛、苦、温。归肾、肝、膀胱经。祛风湿解表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足挛痛,风寒头身痛。
制附子: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阳虚厥脱,四肢逆冷,畏寒自汗,脾虚久泻,久利脘腹冷痛,脚气水肿,风寒湿痹,肾虚阳痿,阴寒凝滞,疮疽不散或溃不敛口,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等。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治湿困脾阳,停痰流饮,水肿,夜盲,湿疹,风湿痹痛痿症。还有降低血糖,血压,扩张血管作用。
鸡血藤:辛、微甘,温。归肝经。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血虚等。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血浆蛋白升高。有降血压,镇静、催眠、消炎止痛作用。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治气虚欲脱,崩漏暴脱,气短喘促,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口渴,多汗,神疲乏力,消渴脾虚泄泻,胃虚呕逆,阳痿遗精,尿频癌症。
白芍:苦、酸、凉。归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平肝潜阳。治血虚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肝阳眩晕等。
石斛:甘,微寒。归胃、肺、肾经。滋阴除热养胃生津,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干呕阴伤目暗,牙齿肿痛,胃脘作痛。
仙灵脾:辛,甘,温。归肝、肾经。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有促进精液分必,扩张周围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降血压,镇咳平喘,降低血糖,利尿,调整神经内分泌作用。
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表,治疗疔、疮、痈肿,乳痈、肠痈、丹毒、黄疸、痢疾、目赤肿痛,毒蛇咬伤等。
黑蚂蚁:咸、平、有毒。含蚁酸,又含氨及十七种游离氨基酸。主治蛇咬伤和疔毒肿痛。提高机体免疫力,抗风湿病,促使溃疡愈合。
灵芝:甘、平。归心,肺、肾经。补肺益气,养心安神,治肺虚久咳,肺、肾虚喘,气血虚弱,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压,降血糖。能保护肝脏,降低谷一丙转氨酶作用。
生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治脾虚食少,倦怠泄泻,肺虚咳喘,消渴水肿,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有强壮滋补作用。
霜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治外感风热,发热,咳嗽,目赤头痛,目眩、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有轻度利尿降压,降低血糖,消炎及止痛作用。
制作方法:将上方三十九味药物放入砂锅内加水超过药二公分,浸泡30分钟到1小时,上炉煎煮,先武火煮开后、继续文火煎20-30分钟,滤出药汁,再加水超过药二公分煎煮,过滤,合并二次滤汁得中药液。
使用方法:先用200-300毫升药汁洗患足,每日早晚二次;余汁每次口服200毫升,口服二-三次,早、晚或早、中、晚各一次,七日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不怒气,不抽烟,不喝酒,忌甜食及含糖食物。血糖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费用低廉,制作方法简便易行,使用安全简便,无任何副作用;本发明筛选的以上39种中药,依据它们的各自的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化腐生肌、温经散寒祛湿、温阳脱里排脓等药理功效,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的血液循环,有效地改善溃疡面微循环,促进溃疡面创口愈合,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致残率和截肢率,疗效切实可靠。
糖尿病足的分期表现:
(1)间歇性跛行期:为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由于下肢缺血使肌肉供血不足,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小腿腓肠肌疼痛,难以行走,休息后可使症状缓解。
(2)休息痛期,又称静息痛期:是病变的中期表现。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加重时,不行走也发生疼痛,称为静息痛。这种疼痛多局限在趾或足趾端,夜间尤重,卧位时疼痛加重,下肢垂下可缓解,故又称夜间休息痛。不少病人经常被迫通宵坐着睡,因而易于继发下肢浮肿。
(3)肢端溃疡坏疽期:由于神经营养障碍,皮肤出现干燥,角化,肌肉萎缩足趾向背侧弯曲畸形,易出现水泡。水泡破后使细菌入侵发生感染,溃疡,形成蜂窝组织炎,慢性溃疡,经久难愈。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愈:局部肿胀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溃疡面完全愈合,疼痛无;显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70%以上,疼痛减轻;有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疼痛减轻;无效:病症依旧无变化。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病例总结:
人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46 | 30 | 10 | 5 | 1 | 97% |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将蒲公英20克、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当归12克、连翘15克、赤芍12克、黄连8克、牡丹皮12克、玄参15克、黄柏8克、大黄7克、皂角刺12克、薏苡仁20克、川牛膝12克、黄芪30克、桃仁12克、红花8克、川芎8克、生地20克、白术10克、丹参12克、地龙12克、葛根12克、广三七4克、桂枝7克、独活10克、制附子6克、苍术10克、鸡血藤20克、人参12克、白芍15克、石斛15克、仙灵脾12克、忍冬藤20克、地丁20克、黑蚂蚁6克、灵芝15克、生山药20克、霜桑叶12克放入砂锅内加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钟到1小时,上炉煎煮,先武火煮开后、继续文火煎20-30分钟,滤出药汁,再加水1000毫升煎煮,过滤,合并二次滤汁得中药液。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张xx,女,77岁,汉族,农民。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人。2014年1月17日初诊。该患者患Ⅱ型糖尿病五年,大便三日一次,右手指关节肿大、乏力,右足踇趾青黑坏死,流水,疼痛步履受限半年。纳食尚可,舌胖暗淡,脉沉细弦涩。心电图,窦性心律,每分钟64次T波改变。空腹血糖14.3mmol/L。
诊断:西医糖尿病足,中医脱疽,糖毒炽盛、瘀血阻滞型。
治宜:解表降糖,益气活血,散瘀通络,佐以化腐生肌。
用上述实施例方即糖足愈宁方治疗五个月,血糖基本正常,大便一日一次,右手指关节肿消,右足踇趾坏死恢复正常,新的趾甲生长出来,步行如常人。
病例2:
患者王xx,女,70岁,汉族,农民,河南省永城市高庄镇人。2012年5月6日初诊。该患者患Ⅱ型糖尿病10年。空腹血糖12.0mmol/L,双下肢凉麻木出现间歇性跛行3年。静息痛1年。左足踇趾凉色黑坏疽,皮肤干燥,肌肉萎缩,纳可,舌胖暗淡,脉细涩尺弱。
诊断:西医糖尿病足,中医脱疽,阳气不足,血络瘀阻型。
治宜:温阳益气,活血通络,化腐生肌。
用上述实施例方即糖足愈宁方治疗四个月,血糖基本正常,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皆愈,左足溃疡已愈,皮色基本正常,皮肤干燥,肌肉萎缩亦愈。步行如常人。
Claims (2)
1.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下述组分制成:
蒲公英10-30克、金银花15-30克、野菊花15-30克、当归10-20克、连翘10-20克、赤芍8-15克、黄连6-10克、牡丹皮8-15克、玄参8-15克、黄柏5-12克、大黄6-12克、皂角刺10-15克、薏苡仁15-30克、川牛膝6-15克、黄芪15-50克、桃仁8-15克、红花6-12克、川芎6-12克、生地15-30克、白术6-15克、丹参8-15克、地龙8-15克、葛根8-15克、广三七3-6克、桂枝6-10克、独活6-12克、制附子4-8克、苍术6-12克、鸡血藤10-30克、人参8-15克、白芍12-15克、石斛15-20克、仙灵脾6-15克、忍冬藤15-30克、地丁15-30克、黑蚂蚁3-6克、灵芝15-20克、生山药15-30克、霜桑叶8-15克、水适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下述组分制成:蒲公英20克、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当归12克、连翘15克、赤芍12克、黄连8克、牡丹皮12克、玄参15克、黄柏8克、大黄7克、皂角刺12克、薏苡仁20克、川牛膝12克、黄芪30克、桃仁12克、红花8克、川芎8克、生地20克、白术10克、丹参12克、地龙12克、葛根12克、广三七4克、桂枝7克、独活10克、制附子6克、苍术10克、鸡血藤20克、人参12克、白芍15克、石斛15克、仙灵脾12克、忍冬藤20克、地丁20克、黑蚂蚁6克、灵芝15克、生山药20克、霜桑叶12克,水适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8586.8A CN104667047B (zh) | 2015-03-13 | 2015-03-13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08586.8A CN104667047B (zh) | 2015-03-13 | 2015-03-13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7047A CN104667047A (zh) | 2015-06-03 |
CN104667047B true CN104667047B (zh) | 2018-01-09 |
Family
ID=5330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085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67047B (zh) | 2015-03-13 | 2015-03-13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670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35323A (zh) * | 2016-01-14 | 2016-05-04 | 广西南岜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忍冬藤通经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63474A (zh) * | 2016-04-29 | 2016-09-28 | 于秀辰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阳性溃疡、阳性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10143A (zh) * | 2016-11-14 | 2017-01-11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足浴药物 |
CN106389952A (zh) * | 2016-11-25 | 2017-02-15 | 冯安 | 用于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
CN108185541A (zh) * | 2018-03-15 | 2018-06-22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一种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微循环的石墨烯袜子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054644B (zh) * | 2022-06-30 | 2023-05-05 |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3-13 CN CN201510108586.8A patent/CN10466704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7047A (zh)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67047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液 | |
CN105296309A (zh) | 一种补肾壮阳中药养生保健酒 | |
CN107693767A (zh) | 一种防治糖尿病足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3705751A (zh) | 用于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16146A (zh) | 一种麻醉用中药制剂 | |
CN100536886C (zh) | 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302740B (zh) | 一种治疗心肾阴虚型胸痹的中药制备方法 | |
CN104324340B (zh) | 一种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83479A (zh) |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06652B (zh) | 一种治疗体癣的中药胶囊 | |
CN104352725A (zh) | 一种治疗帕金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306880A (zh) |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配方 | |
CN108096549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熏蒸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663601A (zh) | 一种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16760A (zh) | 一种活血化瘀、定痛止血、殓疮生肌、消炎止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66799A (zh) | 软组织损伤活血化瘀药酒及制备方法 | |
CN105726853A (zh) |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75723A (zh) | 一种黑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88612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坏疽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2727594B (zh) | 一种治疗肾阳虚型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
CN101703664B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740193A (zh) | 一种治疗颈肩肌肉劳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79522A (zh) |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 | |
CN105853851A (zh) | 治疗心力衰竭的温阳益气散 | |
CN112535719A (zh)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应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