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2111A - 液态组合物和玻璃物品 - Google Patents
液态组合物和玻璃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62111A CN104662111A CN201380049348.3A CN201380049348A CN104662111A CN 104662111 A CN104662111 A CN 104662111A CN 201380049348 A CN201380049348 A CN 201380049348A CN 104662111 A CN104662111 A CN 1046621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omposition
- compound
- ultraviolet
- film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1—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all layers being exclusively metalli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00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 C03C17/008—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material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C03C17/02, C03C17/06, C03C17/22 and C03C17/28
- C03C17/009—Mixture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e.g. ormosils and ormoc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28—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28—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
- C03C17/32—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organic material with synthetic or natural resins
- C03C17/324—Poly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14—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inorganic substan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an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epoxy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09D183/06—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32—Radiation-absorbing pai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48—Stabilisers against degradation by oxygen, light or hea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9—Mixtur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03C2217/43—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6—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 C03C2217/47—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consisting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C03C2217/475—Inorganic materi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03C2217/43—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6—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 C03C2217/47—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consisting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C03C2217/475—Inorganic materials
- C03C2217/476—Tin oxide or doped tin ox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40—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 C03C2217/43—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 C03C2217/46—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 C03C2217/48—Coat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nhomogeneous layer consisting of a dispersed phase in a continuous ph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persed phase having a specific fun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70—Properties of coatings
- C03C2217/74—UV-absorbing coat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1—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58—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ungst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7—Aldehydes; Keto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2—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3—Coating layer not in excess of 5 mils thick or equivalent
- Y10T428/264—Up to 3 mils
- Y10T428/265—1 mil or le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形成充分具有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并且可确保无色透明性,耐候性也优异,渗出的发生得到抑制的被膜的液态组合物以及具有由该组合物形成的被膜的玻璃物品。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含有红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分散剂、螯合剂、粘合剂成分和液态介质,所述红外线吸收剂选自掺锡氧化铟、掺锑氧化锡及复合钨氧化物;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及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所述分散剂的分子量为1000~100000,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红外线吸收剂为5~15质量份;所述螯合剂是与红外线吸收剂形成络合物、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螯合剂,该络合物对可见光波长的光实质上不显示吸收,螯合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红外线吸收剂为1~13质量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玻璃等的物品表面形成遮蔽紫外线和红外线双方的紫外线·红外线吸收膜的液态组合物,以及具有使用该液态组合物而形成的紫外线·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物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尝试在汽车等的车辆用的窗玻璃及房屋、大楼等建筑物上所安装的建材用的窗玻璃等的透明基板上形成具有吸收通过这些透明基板入射至车内和屋内的紫外线的能力、且具备耐磨损性等的机械耐久性的紫外线吸收膜。另一方面,还尝试了在玻璃等的透明基板上形成具有红外线吸收功能的红外线吸收膜。
此外,还完成了用于在玻璃等的透明基板上形成同时具有这些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的被膜的涂布液,以及形成有该被膜的基材的发明(参照专利文献1)。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记载的被膜的情况下,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二苯酮类、苯并三唑类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红外线吸收剂使用复合钨氧化物、掺锑氧化锡、掺锡氧化铟等的无机微粒。籍此,能够得到同时具有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的被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01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发现,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被膜那样,同一膜中存在紫外线吸收剂(二苯酮类、苯并三唑类的有机化合物)和红外线吸收剂(复合钨氧化物、掺锑氧化锡、掺锡氧化铟等的无机微粒)的情况下,上述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微粒螯合结合,在可见光区域发生吸收,存在要求无色透明的情况下膜也会略带黄色以及耐候性方面的问题。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考虑在被膜形成用组合物中掺合分散剂和螯合剂,防止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微粒螯合结合,但是随分散剂和螯合剂的种类和量的不同,有可能会发生渗出。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并且无色透明性得到确保、耐候性也优异、渗出的发生得到抑制的被膜的液态组合物,以及具有被膜的玻璃物品,该被膜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并且无色透明性得到确保、耐候性也优异、渗出的发生得到抑制。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10]的液态组合物和玻璃物品。
[1]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含有红外线吸收剂(a)、紫外线吸收剂(b)、分散剂(c)、螯合剂(d)、粘合剂成分(e)和液态介质(f),其中,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包含选自掺锡氧化铟、掺锑氧化锡和复合钨氧化物的1种以上;上述紫外线吸收剂(b)包含选自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1种以上;上述分散剂(c)的分子量为1000~100000,且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5~15质量份;上述螯合剂(d)是能与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形成络合物、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螯合剂,上述所形成的络合物对可见光波长的光实质上不显示吸收,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1~13质量份。
[2]如[1]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粘合剂成分(e),以1~8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以1~5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上述紫外线吸收剂(b)。
[3]如[1]或[2]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中,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b),含有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中,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剂(b),含有选自含有具有水解性基团的甲硅烷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1种以上。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中,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是掺锡氧化铟。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中,上述螯合剂(d)是以选自马来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1种以上作为单体的聚合物。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中,上述粘合剂成分(e)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
[8]如[7]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中,上述粘合剂成分(e)还包含多环氧化物类。
[9]玻璃物品,其具有玻璃基材,和在上述玻璃基材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上使用[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而形成的被膜。
[10]如[9]所述的玻璃物品,其中,上述被膜的膜厚为1.0~7.0μm。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能够形成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并且无色透明性得到确保、耐候性也优异、渗出的发生得到抑制的被膜。此外,具有由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形成的被膜的本发明的玻璃物品是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并且无色透明性和耐候性也得到确保、渗出的发生也得到抑制的玻璃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
本发明的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是含有红外线吸收剂(a)、紫外线吸收剂(b)、分散剂(c)、螯合剂(d)、粘合剂成分(e)和液态介质(f)的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其中,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包含选自掺锡氧化铟、掺锑氧化锡和复合钨氧化物的1种以上;上述紫外线吸收剂(b)包含选自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1种以上;上述分散剂(c)的分子量为1000~100000,且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5~15质量份;上述螯合剂(d)是能与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形成络合物、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螯合剂,上述所形成的络合物对可见光波长的光实质上不显示吸收,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1~13质量份。本说明书中,仅以符号表示上述各成分,例如以(a)成分表示红外线吸收剂(a)。
下面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红外线吸收剂(a))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为了赋予使用该液态组合物而形成的被膜以红外线吸收功能,含有包含选自复合钨氧化物、掺锑氧化锡(ATO)及掺锡氧化铟(ITO)的1种以上的红外线吸收剂(a)。本发明,这些红外线吸收剂(a)以微粒的形状使用。
作为复合钨氧化物,具体可例举通式:MxWyOz(其中,M元素是选自Cs、Rb、K、Tl、In、Ba、Li、Ca、Sr、Fe、Sn的1种以上的元素,W是钨,O是氧,0.001≤x/y≤1、2.2≤z/y≤3.0)表示的复合钨氧化物。上述通式表示的复合钨氧化物中,因为可生成足够量的自由电子,所以有效地发挥作为红外线吸收剂的作用。
另外,上述通式MxWyOz表示的复合钨氧化物的微粒具有六方晶、正方晶、立方晶的晶体结构时,耐久性优异,因此优选包含选自该六方晶、正方晶、立方晶的1个以上的晶体结构。这样的晶体结构中,所添加的M元素的量(x)与钨的量(y)的摩尔比以x/y的值计,为0.001以上、1.0以下,氧的存在量(z)与钨的量(y)的摩尔比以z/y的值计,为2.2以上3.0以下。
此外,x/y的值优选0.33左右。这是因为:由六方晶的晶体结构算出的理论上的x/y的值为0.33,通过以x/y的值为0.33左右的值的量含有M元素,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可显示出理想的光学特性。作为这样的复合钨氧化物,具体可例举Cs0.33WO3、Rb0.33WO3、K0.33WO3、Ba0.33WO3等。但是,本发明中所用的复合钨氧化物并不局限于此,如果x/y和z/y的值在上述范围内,则具有有用的红外线吸收特性。
这样的复合钨氧化物已知是在将其微粒均匀分散的膜中,透射率在波长400~700nm之间具有极大值且在波长700~1800nm之间具有极小值的红外线吸收剂。
上述通式MxWyOz表示的复合钨氧化物的微粒可通过目前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将钨酸铵水溶液或六氯化钨溶液与元素M的氯化物盐、硝酸盐、硫酸盐、乙二酸盐、氧化物等的水溶液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使用混合得到的钨化合物起始原料,通过将其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性气体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
另外,从提高耐候性的观点来看,上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表面较好是被选自Si、Ti、Zr、Al等的金属的氧化物被覆。被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过在分散有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溶液中添加上述金属的醇盐,能够被覆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表面。
上述ATO微粒和ITO微粒可使用由目前公知的各种制备方法制得的微粒,例如通过利用机械化学法等粉碎金属粉而获得微粒的物理方法,CVD法、蒸镀法、溅射法、热等离子体法、激光法这样的化学干式法,利用热分解法、化学还原法、电分解法、超声波法、激光烧蚀法、超临界流体法、微波合成法等的被称为化学湿式法的方法等制备的微粒,无特别限定。
此外,关于这些微粒的晶系,不限定于通常的立方晶,根据后述的粘合剂成分(e)的种类不同,根据需要也可使用例如红外线吸收能较低的六方晶ITO。
上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ATO微粒以及ITO微粒可以单独作为红外线吸收剂(a)使用,也可以将2种类以上混合使用。本发明中,从透射率损失和环境安全性的观点来看,优选ITO微粒。本发明中,根据需要,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将这些以外的红外线吸收性的微粒与选自上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ATO微粒以及ITO微粒的至少1种组合而作为红外线吸收剂(a)使用。
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中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在100nm以下,更优选在50nm以下,特别优选30nm以下。
如果平均一次粒径在100nm以下,则在包含该微粒的液态组合物中微粒之间的凝集倾向增大,可避免微粒的沉降。此外,利用包含该微粒的液态组合物形成被膜时,可抑制因散射引起的浑浊的发生(雾值、雾度值的上升),在维持透明性的方面,优选采用上述粒径。另外,对于平均一次粒径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还可以使用通过目前的技术能够制得的2nm左右的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这里,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是指根据透射型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图像测定的粒径。
关于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的红外线吸收剂(a)的含量,从使用红外线吸收剂(a)而形成的被膜具有足够的红外线吸收能,并且确保该被膜的机械强度的观点来看,较好是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成分(e)为1~80质量份,优选5~60质量份,更优选5~40质量份。
另外,本发明中作为红外线吸收剂(a)使用的上述无机微粒,从确保在所得的液态组合物中的足够的分散性的观点来看,较好是预先准备将无机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液,以该分散液的状态掺合到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中。所形成的被膜内的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的凝集状态反映在液态组合物中、以及在原料分散液中的凝集状态,所以为了维持被膜的透明性,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较好是高度分散在分散液中。从该分散性的观点来看,后述的分散剂(c)较好是在准备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的分散液时,掺合至该分散液中并直接掺合到液态组合物中。
红外线吸收剂(a)被认为通过与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结合而显色为黄色,需要抑制该显色。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通过使用分散剂(c)和螯合剂(d),确保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的分散性,并且抑制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和紫外线吸收剂(b)的螯合结合。
这里,如上所述,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的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在所得的液态组合物中构成该组合物所含有的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因此较好使用与后述的液态介质(f)同样的或具有相溶性的化合物作为分散介质。
(紫外线吸收剂(b))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为了赋予使用该液态组合物而形成的被膜以紫外线吸收功能,含有紫外线吸收剂(b),该紫外线吸收剂(b)包含选自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以及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1种以上。
作为上述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例举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作为市售品,TINUVIN 326(商品名,汽巴日本株式会社(チバ·ジヤパン社)制)等)、辛基-3-[3-叔-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丙酸酯、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基酯、2-(2H-苯并三氮唑-2-基)-4,6-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等。其中,优选使用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
作为上述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例举2-[4-[(2-羟基-3-十二烷基氧基丙基)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2-羟基-3-(2’-乙基)己基)氧基]-2-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1-辛基羰基乙氧基]苯基)-4,6-双(4-苯基苯基)-1,3,5-三嗪、TINUVIN477(商品名,汽巴日本株式会社制)等。其中,优选使用2-(2-羟基-4-[1-辛基羰基乙氧基]苯基)-4,6-双(4-苯基苯基)-1,3,5-三嗪。
作为上述二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例举2,4-二羟基二苯酮、2,2’,3(或4、5、6中的任一个)-三羟基二苯酮、2,2’,4,4’-四羟基二苯酮、2,4-二羟基-2’,4’-二甲氧基二苯酮、2-羟基-4-正辛基氧基二苯酮等。其中,优选使用2,2’,4,4’-四羟基二苯酮。
这些例示的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光的极大吸收波长在325~425nm的范围内,多数在大约325~390nm的范围内。这样,对于波长较长的紫外线也具有吸收能的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从其特性来看优选使用。认为这些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具有酚性羟基,容易与构成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的无机微粒螯合结合而显色为黄色。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通过含有后述的分散剂(c)和螯合剂(d),能抑制上述螯合结合,在维持紫外线吸收能的同时防止黄色的显色。
因而,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所具有的上述效果在使用紫外线吸收剂(b)的情况下更为显著,该紫外线吸收剂(b)在紫外线长波长区域具有吸收,具有容易与构成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的无机微粒螯合结合的酚性羟基。
本发明中,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此外,这些紫外线吸收剂中,从在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于溶剂中的溶解度高以及吸收波长带在理想的范围内考虑,上述例示的紫外线吸收剂中优选使用含羟基的二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本发明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将这些以外的紫外线吸收的材料与选自上述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1种以上组合以用作紫外线吸收剂(b)。
本发明中,作为这些紫外线吸收剂(b),还可以使用在后述的液态介质(f)中不溶解或溶解性低的紫外线吸收剂。该情况下,较好是使紫外线吸收剂(b)作为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分散液,再使该分散液包含于液态组合物中。此外,为了提高紫外线吸收剂(b)的微粒在被膜中的分散性,作为分散有紫外线吸收剂(b)的微粒的分散液,优选使用分散剂分散而得的分散液。
另外,与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的分散液同样,紫外线吸收剂(b)微粒的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在所得的液态组合物中构成该组合物所含有的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因此较好是使用与后述的液态介质(f)相同的或具有相溶性的化合物作为分散介质。此外,作为分散剂优选使用与分散剂(c)同样的化合物。另外,液态组合物中的分散剂(c)的含有比例,使用液态组合物的制备中所用的这些分散液中的分散剂(c)的总量来算出。
关于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b)的含量,从使用紫外线吸收剂(b)而形成的被膜具有足够的紫外线吸收能,并且确保该被膜的机械强度的观点来看,较好是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成分(e)为1~50质量份,优选5~40质量份,更优选8~30质量份。
另外,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为了防止紫外线吸收剂(b)从使用其而得的被膜渗出,可根据需要使紫外线吸收剂(b)具有以下的构成。即,后述的粘合剂成分(e)具有反应性基团,在通过它们的反应而进行被膜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与上述反应性基团有反应性的官能团导入紫外线吸收剂(b)中而使用。这里,该导入所使用的化合物,在计算液态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b)的含量时,视为粘合剂成分(e)的一部分。
例如,粘合剂成分(e)主要由作为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类构成的情况下,可以使液态组合物含有选自含有具有水解性基团的甲硅烷基的上述各化合物的至少1种作为紫外线吸收剂(b),其通过在如上例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中以各自适当的方法导入具有水解性基团的甲硅烷基而得到。另外,以下将由含有具有水解性基团的甲硅烷基的上述化合物构成的紫外线吸收剂记为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
具体而言,作为紫外线吸收剂(b),还可以使用上述本发明优选使用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和含有具有羟基反应性的基团、例如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以下也称为“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如果使液态组合物同时含有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和水解性硅化合物类,则它们通过水解反应而共交联,形成氧化硅类基体。籍此,来源于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残基被固定于氧化硅类基体上,可防止渗出。其结果是所得的被膜能够长期保持紫外线吸收能。
以下,对于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以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的原料、即具有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从即使甲硅烷化后也具有优异的紫外线吸收能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下述通式(A)表示的具有2~4个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特别是从到380nm为止的长波长的紫外线吸收能的观点来看,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所具有的羟基数更优选3个或4个。
[化1]
(式(A)中,X分别可以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羟基,其中至少1个是羟基)
还有,上述通式(A)表示的具有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中,本发明中更优选2,4-二羟基二苯酮、2,2’,3(或4、5、6中的任一个)-三羟基二苯酮、2,2’,4,4’-四羟基二苯酮等,特别优选2,2’,4,4’-四羟基二苯酮。在将具有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进行甲硅烷化的反应中,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可单独使用1种,或者作为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作为将这样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进行甲硅烷化的反应中使用的含有具有羟基反应性的基团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特别是含有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可例举具有环氧基的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结合于硅原子而得的3官能性或2官能性的水解性硅化合物。优选可例举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2-(3,4-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其中,本发明从能够提高在液态组合物中的溶解性等的观点来看,作为上述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特别优选使用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另外,在将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进行甲硅烷化的反应中,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作为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作为得到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和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通常的甲硅烷化反应中涉及的方法,具体可例举以下的方法。
使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的至少1种和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至少1种根据需要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对反应中使用的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1摩尔较好是0.5~5.0摩尔,更优选1.0~3.0摩尔。相对于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1摩尔,如果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量不足0.5摩尔,则添加至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中的情况下,在膜中存在大量的未被甲硅烷化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因而有可能渗出。此外,作为被膜有可能无法保持机械耐久性。此外,相对于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1摩尔,如果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量超过5.0摩尔,则与紫外线吸收相关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的绝对量减少,所以紫外线吸收性可能会降低。
作为上述甲硅烷化反应中所用的催化剂,优选日本专利特开昭58-10591号公报中记载的季铵盐。作为季铵盐,可例举四甲基氯化铵、四乙基氯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等。
对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和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总计100质量份,优选添加量为0.005~10质量份,更优选添加量为0.01~5质量份。如果催化剂相对于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和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总计100质量份的添加量不足0.005质量份,则反应需要较长时间,此外,如果超过10质量份,则在将该反应生成物添加至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中时,催化剂有可能降低液态组合物的稳定性。
上述甲硅烷化反应通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和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优选上述比例的混合物在50~15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4~20小时来进行。该反应可以在无溶剂下进行,也可以在溶解了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和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双方的溶剂中进行,从反应的控制的容易度、易操作性来看,优选使用溶剂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溶剂,可例举丙酮、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此外,作为所使用的溶剂的量,可例举相对于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和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总计100质量份为10~300质量份左右的量。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可例举含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的1~2个羟基与含环氧基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的环氧基反应而得的反应生成物等,更优选例如下述式(B)所示的4-(2-羟基-3-(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氧基)丙氧基)-2,2’,4’-三羟基二苯酮等。另外,下述式(B)中,Me表示甲基。
[化2]
另外,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在粘合剂(d)成分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为主体、作为紫外线吸收剂(b)含有上述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的情况下,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以该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中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残基的量达到上述的液态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的条件进行调整即可。此外,将甲硅烷化二苯酮类化合物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残基以外的部分作为粘合剂(d)成分中的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对待。
(分散剂(c))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以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5~15质量份的比例含有分子量1000~100000的分散剂(c)。
分散剂(c)是以使构成红外线吸收剂(a)的各微粒在液态组合物中具有分散稳定性并进行分散的目的而使用的成分。此外,分散剂(c)具有抑制液态组合物中同时存在的构成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与紫外线吸收剂(b)的螯合结合的作用。另外,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抑制该螯合结合的效果在单独使用分散剂(c)的情况下可以说并不充分,但通过与后述的螯合剂(d)并用能够获得充分的效果。
这里,本说明书中,分散剂(c)是具有下述功能的化合物的总称,即,通过在分子中至少具有与构成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表面吸附的部位,和吸附于该微粒后从吸附的部位向分散介质(成为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中延伸并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电荷的排斥及立体障碍使该微粒稳定分散于液态组合物中的部位,使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分散稳定性增大的功能。分散剂(c)与后述的螯合剂(d)在下述方面不同:螯合剂(d)虽然吸附于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但不具有增大分散稳定性的功能。
分散剂(c)的分子量为1000~100000,优选1500~100000,更优选2000~100000。另外,分散剂(c)的分子量是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质均分子量。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分子量是指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质均分子量。
作为分散剂(c),除分子量以外没有特别限定,在将构成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的各微粒应用于各种被膜形成用液态组合物时,通常所用的分散剂具有上述分子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如果分散剂(c)的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即使使用能将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高度分散的充分的量、具体而言为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红外线吸收剂(a)为5~15质量份,被膜形成后分散剂(c)也不会从被膜渗出,对分子的吸附点也不会减少。
液态组合物中的分散剂(c)的含量是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5~15质量份的比例,优选7~15质量份,更优选10~12质量份。分散剂(c)的上述含量是在使用上述分子量的分散剂(c)时,可充分确保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在液态组合物中的分散性,并且不会发生分散剂(c)从被膜形成后的被膜渗出的量。
作为分散剂(c),可以是具有酸值或胺值的、即包含具有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或者它们的盐的官能团的阴离子类或阳离子类的分散剂,也可以是酸值或胺值为0的非离子类分散剂。另外,酸值是为了将该化合物1g中和所需要的氢氧化钾(KOH)的质量(单位mg);胺值是将氨基用酸中和滴定,使其与酸值对应,以KOH的mg数进行表示的值。本说明书中,将酸值和胺值的单位记为mgKOH/g。
阴离子类或阳离子类的分散剂(c)的情况下,酸值及胺值分别较好是在5~100mgKOH/g的范围内。另外,具有酸值和胺值双方的分散剂(c)的情况下,只要合计的值在上述范围内即可。
作为分散剂(c),具体可例举在为了将无机微粒分散于各种液态组合物中而通常使用的高分子分散剂中,由具有或不具有酸性基团、碱性基团或形成它们的盐的形态的取代基的上述分子量的高分子共聚合物构成的分散剂。作为高分子链的种类,可例举例如氨基甲酸酯类、聚酰亚胺类、醇酸类、环氧类、聚酯类、三聚氰胺类、酚类、丙烯酸类、聚醚类、氯乙烯类、氯乙烯乙酸乙烯酯类共聚合物类、聚酰胺类、聚碳酸酯类、苯乙烯类等。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分散剂(c)的高分子链的种类可根据液态组合物中的粘合剂成分(e)的种类以及根据该粘合剂成分(e)而通常使用的液态介质(f)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例如,粘合剂成分(e)在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情况下,液态组合物含有水/醇,因此它们之中特别优选包含聚环氧乙烷基的高分子分散剂等。作为分散剂(c),也优选使用苯乙烯类分散剂。
作为分散剂(c),可使用作为无机微粒用的分散剂而市售的分散剂。具体而言,作为具有酸值及胺值的分散剂(c),可例举作为苯乙烯类分散剂的毕克化学日本株式会社(ビツクケミ一·ジヤパン社)制的商品名DISPERBYK-190(分子量:2200、酸值:10mgKOH/g、固体成分40质量%的水溶液)、DISPERBYK-180(分子量:2000、酸值:95mgKOH/g、胺值95mgKOH/g、固体成分100质量%)、DISPERBYK-185(分子量:1500、胺值18mgKOH/g、固体成分100质量%)等。
(螯合剂(d))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含有螯合剂(d),该螯合剂(d)是能与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形成络合物、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螯合剂,上述所形成的络合物对可见光波长的光实质上不显示吸收,螯合剂(d)的含有比例为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1~13质量份。
这里,“实质上不显示吸收”是指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红外线吸收剂(a)添加50质量份的螯合剂(d),将所得的液态组合物以使红外线吸收剂(a)在基板上按照0.7g/m2的量进行堆积的条件在基板上成膜,对所得的带被膜的基板按照JIS K7105(1981年)测定的YI的值与仅对基板测定的YI的差在2.0以下。
螯合剂(d)与上述分散剂(c)一起对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起作用,具有抑制紫外线吸收剂(b)与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螯合结合的作用。具体而言,认为分散剂(c)和螯合剂(d)通过吸附在构成红外线吸收剂(a)的无机微粒的表面,使得紫外线吸收剂(b)无法与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螯合结合。
另外,本说明书中,螯合剂(d)是能以1分子与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表面的多个部位配位结合的化合物,它是下述化合物的总称:由分子结构引起的对微粒吸附后的立体障碍小、不具有能增大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分散稳定性的功能的化合物。
这里,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分散剂(c)是具有吸附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表面的部分和向分散介质(成为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中延伸并确保分散稳定性的部分的分散剂,以可确保液态组合物中的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分散稳定性的适当量而含有。通常,这样的分散剂(c)的适当量不一定必须是充分覆盖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表面、能抑制紫外线吸收剂(b)的螯合结合的充分的量。这里,本发明中,通过使液态组合物含有螯合剂(d),能够与分散剂(c)一起充分覆盖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表面、充分抑制紫外线吸收剂(b)与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的螯合结合。
本发明中使用的螯合剂(d)是能与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形成络合物的螯合剂,该形成的络合物对可见光波长的光实质上不显示吸收,且螯合剂(d)的分子量为1000~100000。分子量优选1500~100000,更优选2000~100000。螯合剂(d)的分子量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与分散剂(c)一起在红外线吸收剂(a)微粒的表面吸附、配位,即使使用能充分抑制紫外线吸收剂(b)与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螯合结合的量、具体而言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红外线吸收剂(a)为1~13质量份,在被膜形成后螯合剂(d)也不会从被膜渗出,对分子的吸附点也不会减少,而且被膜的硬度也不会下降。
液态组合物中的螯合剂(d)的含量比例是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1~13质量份,与上述分散剂(c)的含量一起,可在上述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在将上述分子量的螯合剂(d)与上述分散剂(c)一起使用的情况下,螯合剂(d)的上述含量是液态组合物中充分抑制紫外线吸收剂(b)与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螯合结合、并且不会发生从被膜形成后的被膜渗出螯合剂(d)的量。
螯合剂(d)可以包含于含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和分散剂(c)和分散介质(成为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的分散液中,但在制造本发明的组合物时,通常从高效地抑制红外线吸收剂(a)和紫外线吸收剂(b)的螯合结合的观点考虑,较好是包含于在该分散液之外另外准备的紫外线吸收剂(b)及粘合剂成分(e)溶解于液态介质(f)而得的溶液中。
螯合剂(d)可根据液态组合物中的粘合剂成分(e)的种类以及根据该粘合剂成分(e)而通常使用的液态介质(f)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例如,粘合剂成分(e)在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情况下,液态组合物含有水/醇,因此优选在这些极性溶剂中可溶的螯合剂(d)。
作为这样的螯合剂(d),具体可例举将选自马来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1种以上作为单体而得的上述分子量的范围的聚合物等。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本发明中优选使用聚马来酸、聚丙烯酸。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本发明中,作为上述螯合剂(d)可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例如,作为聚马来酸可例举ノンポ一ルPMA-50W(商品名,日油株式会社(日油社)制,分子量:1200,固体成分40~48质量%的水溶液)等,作为聚丙烯酸,可例举アクアリツクHL(商品名,日本触媒株式会社(日本触媒社)制,分子量:10000、固体成分45.5质量%的水溶液)等。
(粘合剂成分(e))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所含有的粘合剂成分(e)是用于被膜形成的原料成分。作为粘合剂成分(e),只要是能与上述(a)成分~(d)成分一起,使用以下说明的液态介质(f)构成液态组合物的用于被膜形成的原料成分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具体而言,在玻璃板等的基材上所形成的被膜可例举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由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形成的膜、由溶胶-凝胶法得到的氧化硅类膜等。作为粘合剂成分(e),可例举所述膜的形成中通常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固化性树脂、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等。它们之中,作为本发明中的粘合剂成分(e),优选使用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另外,这些树脂及原料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例举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此外,作为固化性树脂,可例举利用热或紫外线(UV)等的光进行固化的树脂。作为利用热进行固化的树脂,可例举例如交联固化型丙烯酸树脂、交联固化型有机硅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作为紫外线(UV)固化性树脂,可例举UV固化性丙烯酸树脂以及UV固化性环氧树脂等。利用热或光将所述固化性树脂固化,在基材上形成被膜。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成分(e),更优选使用通过溶胶-凝胶法形成氧化硅类基体膜的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为主体的粘合剂成分(e)。这里,如果分散剂的胺值高,则液态组合物的适用期(pot life)有可能变短,因此在使用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为主体的粘合剂成分(e)时,优选使用胺值低的分散剂(c)。
这里,本说明书中,基于溶胶-凝胶法的“氧化硅类基体”是指通过水解性硅化合物类水解(共)缩合而得的、由以-Si-O-Si-表示的硅氧烷键进行直线或三维地高分子量化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即,氧化硅类基体的原料成分由选自水解性硅化合物类的至少1种构成。另外,为了得到氧化硅类基体,在水解性硅化合物类进行水解(共)缩合时需要水、酸催化剂等,但本说明书中,它们被当作氧化硅类基体的原料成分及粘合剂成分(e)之外的其他成分对待。
此外,本说明书中,“水解性硅化合物类”是至少1个水解性基团结合在硅原子上的硅烷化合物组以及这样的硅烷化合物组的1种或2种以上的部分水解(共)缩合物的总称。此外,以下,水解性硅化合物的4官能性、3官能性、2官能性等的官能性的数量是指上述硅烷化合物组的化合物中的硅原子所结合的水解性基团的数量。此外,部分水解(共)缩合物可以是具有水解性基团和硅烷醇基(硅原子所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也可以是仅具有硅烷醇基的化合物。
本说明书中,根据需要,将部分水解缩合物和部分水解共缩合物总括起来使用部分水解(共)缩合物的术语。
作为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所含有的作为粘合剂成分(e)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类,从液态组合物中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类的稳定性及均匀的反应性的方面来看,与仅为硅烷化合物组的化合物(例如四烷氧基硅烷)相比,较好是其至少一部分为部分水解(共)缩合物。因此,在作为液态组合物的原料使用部分水解缩合物,或者将硅烷化合物组的化合物作为原料来制造液态组合物时,较好是使该化合物的至少一部分发生部分水解缩合。例如,较好是使用四烷氧基硅烷,在将四烷氧基硅烷和其反应催化剂和构成液态组合物的其他成分混合后,进行在该混合物中使四烷氧基硅烷的至少一部分水解缩合的处理(具体而言,例如在常温下或加热下搅拌规定时间的处理),制成液态组合物。
作为硅烷化合物组的化合物使用2种以上的情况下(例如,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和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通过使它们预先水解共缩合而制成部分水解共缩合物,在由液态组合物形成被膜时容易得到均匀的被膜。此外,在使用上述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也同样,通过使其与其他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类预先水解共缩合,能使紫外线吸收剂更均匀地分散在氧化硅类基体中。
本发明中,氧化硅类基体的原料成分较好是含有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或其部分水解(共)缩合物)。该情况下,液态组合物中,作为粘合剂成分(e)较好是还含有后述的柔性赋予成分。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较好是含有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及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各自的至少1种(或各自的部分水解缩合物或它们的部分水解共缩合物)。
作为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的特别优选的形态,是下述形态:水解性硅化合物类仅由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至少1种(或其部分水解(共)缩合物)构成,与柔性赋予成分一起作为粘合剂成分(e)包含在液态组合物中;或水解性硅化合物类由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及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各自的至少1种(或各自的部分水解缩合物或它们的部分水解共缩合物)构成,根据需要与柔性赋予成分一起作为粘合剂成分(e)包含在液态组合物中。
作为水解性硅化合物所具有的水解性基团,具体可例举烷氧基(包括烷氧基取代烷氧基等的取代烷氧基)、链烯氧基、酰基、酰氧基、肟基、酰胺基、氨基、亚胺氧基、氨基氧基、烷基取代氨基、异氰酸酯基、氯原子等。它们之中,作为水解性基团,优选烷氧基、链烯氧基、酰氧基、亚胺氧基、氨基氧基等有机氧基,特别优选烷氧基。作为烷氧基,优选碳数4以下的烷氧基和碳数4以下的烷氧基取代烷氧基(2-甲氧基乙氧基等),特别优选甲氧基和乙氧基。
作为上述硅烷化合物组的化合物的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是4个水解性基团结合于硅原子的化合物。4个水解性基团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水解性基团优选为烷氧基,更优选碳数4以下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和乙氧基。具体可例举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正丙氧基硅烷、四正丁氧基硅烷、四仲丁氧基硅烷、四叔丁氧基硅烷等,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作为上述硅烷化合物组的化合物的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是3个水解性基团和1个非水解性基团结合于硅原子的化合物。3个水解性基团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水解性基团优选为烷氧基,更优选碳数4以下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和乙氧基。
作为非水解性基团,优选非水解性的具有官能团或不具有官能团的1价有机基团,更优选具有官能团的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是指该有机基团和硅原子通过碳-硅键结合的键末端原子是碳原子的有机基团。
这里,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官能团是表示单纯地与取代基相区别的、包括具有反应性的基团的术语,例如,其不包括如饱和烃基这样的非反应性的基团。此外,单体在侧链所具有的与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形成无关的加成聚合性的不饱和双键(乙烯性双键)是官能团的1种。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的术语是表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两者的意思。
上述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中,作为不具有官能团的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优选烷基、芳基等不具有加成聚合性的不饱和双键的烃基、卤代烷基等不具有加成聚合性的不饱和双键的卤代烃基。不具有官能团的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的碳数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10以下。作为该1价有机基团,优选碳数4以下的烷基。
作为具有不含官能团的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的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具体可例举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2-甲氧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甲基三丙氧基硅烷、甲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甲基三丁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作为具有上述官能团的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中的官能团,可例举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伯氨基或仲氨基、氧杂环丁烷基、乙烯基、苯乙烯基、脲基、巯基、异氰酸酯基、氰基、卤原子等,优选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伯氨基或仲氨基、氧杂环丁烷基、乙烯基、脲基、巯基等。特别优选环氧基、伯氨基或仲氨基、(甲基)丙烯酰氧基。作为具有环氧基的1价有机基团,优选具有环氧丙氧基、3,4-环氧环己基的1价有机基团,作为具有伯氨基或仲氨基的有机基团,优选具有氨基、单烷基氨基、苯基氨基、N-(氨基烷基)氨基等的1价有机基团。
1价有机基团中的官能团可以存在2个以上,但除了伯氨基或仲氨基的情况之外,优选具有1个官能团的1价有机基团。伯氨基或仲氨基的情况下,可以具有2个以上的氨基,该情况下优选具有1个伯氨基和1个仲氨基的1价有机基团,例如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及3-脲基丙基等。具有这些官能团的1价有机基团的总碳数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10以下。
作为具有含官能团的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的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具体可例举以下的化合物。
可例举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对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6-环氧基己基三甲氧基硅烷、9,10-环氧基癸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氰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它们之中,作为优选的化合物,是在碳数2或3的烷基的末端具有1个环氧丙氧基、3,4-环氧环己基、氨基、烷基氨基(烷基的碳数为4以下)、苯基氨基、N-(氨基烷基)氨基(烷基的碳数为4以下)、以及(甲基)丙烯酰氧基中的任一官能团的1价有机基团与3个碳数4以下的烷氧基结合于硅原子而成的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
作为这样的化合物,具体可例举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从与硅烷化合物的反应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可根据需要含有2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2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是2个水解性基团和2个非水解性基团结合于硅原子而成的化合物。2个水解性基团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水解性基团优选为烷氧基,更优选碳数4以下的烷氧基,进一步优选甲氧基和乙氧基。
作为非水解性基团,优选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非水解性的1价有机基团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与上述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相同的官能团。
作为上述2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具体可例举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异丙烯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丁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异丙烯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氰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此外,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中,上述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2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可以以它们自身的形态包含于液态组合物中,也可以作为它们各自的部分水解缩合物而含有,也可以作为它们的2种以上的部分水解共缩合物而含有。
部分水解(共)缩合物是水解性硅化合物通过水解、接着脱水缩合而生成的低聚物(聚合物)。部分水解(共)缩合物是溶解于通常溶剂的程度的高分子量化体。部分水解(共)缩合物具有水解性基团及硅烷醇基,通过进一步水解(共)缩合而具有成为最终的固化物的性质。仅从某1种水解性硅化合物能够得到部分水解缩合物,此外,从2种以上的水解性硅化合物也能够得到作为它们的共缩合体的部分水解共缩合物。
上述水解性硅化合物的部分水解(共)缩合例如通过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将在水解性硅化合物的低级醇溶液中添加水而得的反应液在10~40℃下搅拌1~48小时来进行。另外,作为反应中使用的酸催化剂,具体可例举硝酸、盐酸、硫酸、磷酸等无机酸类,或甲酸、乙酸、丙酸、乙醇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马来酸、邻苯二甲酸、柠檬酸、苹果酸等羧酸类,甲磺酸等磺酸类。酸的添加量可在能发挥作为催化剂的功能的范围内无特别限定地设定,具体而言,作为相对于含有上述水解性硅化合物等的反应溶液的容量的量,可例举3.0~0.001摩尔/升左右的量。
另外,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2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可以以上述任何状态包含于液态组合物中,作为最终构成氧化硅类基体的单元,能分别区分开。以下,粘合剂成分(e)中,例如,对于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将其自身及其部分水解缩合物、和部分水解共缩合物中的来源于该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一并称为来源于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
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中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类较好是如上所述,(1)仅由来源于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构成,或者(2)由来源于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和来源于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构成。另外,(1)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使用液态组合物而得的被膜具有一定的膜厚并且获得充分的耐裂纹性,特别优选液态组合物中还含有柔性赋予成分作为粘合剂成分(e)。此外,(2)的情况下,来源于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和来源于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的含有比例以来源于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来源于3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的质量比计,优选30/70~95/5,更优选40/60~90/10,特别优选50/50~85/25。
此外,上述来源于2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的成分在(1)、(2)中可根据需要任意使用。其含量优选相对于水解性硅化合物类总量以质量%计是30质量%以下的量。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粘合剂成分(e)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情况下,通过使其所含有的上述水解性硅化合物类水解(共)缩合、干燥,从而形成被膜。该反应与上述水解性硅化合物的部分水解(共)缩合相同,通常在酸催化剂和水的存在下进行。所以液态组合物含有酸催化剂和水。所用的酸催化剂的种类、含量均可以与上述部分水解(共)缩合的情况相同。
为了使水解性硅化合物类水解(共)缩合,液态组合物所含有的水的量只要是用于使上述水解性硅化合物类水解(共)缩合的足够的量即可,无特别限定,相对于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所含有的水解性硅化合物类的SiO2换算量,以摩尔比计优选达到1~20当量的量,更优选达到4~18当量的量。水的量以上述摩尔比计少于1当量时,水解难以进行,在涂布时有时会根据基材不同而发生液态组合物被排斥、或雾度上升的情况,如果超过20当量则水解速度加快,长期保存下会变得不足。
粘合剂成分(e)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较好是作为粘合剂成分(e)成分的一部分,可以在液态组合物中任意地含有赋予氧化硅类基体柔性的柔性赋予成分。通过含有柔性赋予成分,有助于防止由液态组合物得到的被膜的裂纹发生。另外,粘合剂成分(e)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是指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相对于粘合剂成分(e)的总量的比例在50质量%以上。
另外,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无论是哪一种构成,掺合柔性赋予成分都是有效的,但是,特别是仅由上述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构成的氧化硅类基体的柔性有时会不足够,液态组合物如果含有4官能性水解性硅化合物和柔性赋予成分,则能够容易制造机械强度和耐裂纹性两者均优异的被膜。
作为柔性赋予成分,例如可例举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含聚氧化烯基的亲水性有机树脂、环氧树脂等各种有机树脂,甘油等有机化合物。
使用有机树脂作为柔性赋予成分的情况下,作为其形态,优选液态、微粒等。此外,有机树脂可以是在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的固化和干燥等的时候发生交联和固化的固化性树脂。该情况下,在不阻碍氧化硅类基体的特性的范围内,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的一部分和作为柔性赋予成分的固化性树脂可以部分反应而交联。
柔性赋予成分中,作为有机硅树脂,优选可例举含有各种改性硅油的硅油、使末端含有水解性甲硅烷基或含聚合性基团的有机基团的二有机硅氧烷发生部分或全部交联而得的有机硅橡胶等。
作为含聚氧化烯基的亲水性有机树脂,优选可例举聚乙二醇(PEG)、聚醚磷酸酯类聚合物等。
作为聚氨酯树脂,优选可例举聚氨酯橡胶等;作为丙烯酸类树脂,优选可例举丙烯腈橡胶、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物、丙烯酸烷基酯和能与该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能与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能与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单体,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的羟基烷基酯、具有聚氧化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紫外线吸收剂的部分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硅原子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使用环氧树脂作为柔性赋予成分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多环氧化物类和固化剂的组合或单独使用多环氧化物类。多环氧化物类是具有多个环氧基的化合物的总称。即、多环氧化物类的平均环氧基数为2以上,本发明中优选平均环氧基数为2~10的多环氧化物类。
作为这样的多环氧化物类,优选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多缩水甘油酯化合物、及多缩水甘油胺化合物等多缩水甘油化合物。此外,作为多环氧化物类,可以是脂肪族多环氧化物类、芳香族多环氧化物类中的任一种,优选脂肪族多环氧化物类。
其中,优选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特别优选脂肪族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作为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优选2官能以上的醇的缩水甘油醚,从能提高耐光性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3官能以上的醇的缩水甘油醚。这些醇优选脂肪族醇、脂环式醇、或糖醇。
具体而言,可例举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多缩水甘油醚、二甘油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醚、山梨糖醇多缩水甘油醚、季戊四醇多缩水甘油醚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其中,从能提高耐光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甘油多缩水甘油醚、二甘油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多缩水甘油醚、和山梨糖醇多缩水甘油醚等具有3个以上的羟基的脂肪族多元醇的多缩水甘油醚(每1分子的平均缩水甘油基(环氧基)数超过2的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本发明中,上述柔性赋予成分中,从能够使所得的被膜保持机械强度并且赋予其足够的柔性的方面考虑,优选环氧树脂、尤其是多环氧化物类、PEG、甘油等。此外,上述环氧树脂、尤其是多环氧化物类、PEG、甘油等具有防止因长期的光照射引起的裂纹的发生的功能,此外,通过确保所得的被膜的无色透明性,并且防止上述红外线吸收能力及紫外线吸收能力的下降,还具有能提高耐光性的功能。本发明中,在这些成分中特别优选多环氧化物类。
液态组合物中的上述柔性赋予成分的含量只要是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能够赋予所得的被膜以柔性和提高耐裂纹性的量即可,无特别限定,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为0.1~20质量份的量,更优选为1.0~20质量份的量。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作为粘合剂成分(e)的含量,优选相对于液态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成分量为3~30质量%,更优选5~20质量%。
这里,本说明书中的全部固体成分是指液态组合物所含有的成分中的被膜形成成分,表示除液态介质(f)等的被膜形成过程中的通过加热等而挥发的挥发性成分以外的全部成分。
此外,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粘合剂成分(e)是以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成分的情况下,液态组合物中的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液态组合物总量,以将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所含的硅原子换算为SiO2时的SiO2含量计,优选1~20质量%,更优选3~15质量%。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相对于液态组合物总量的含量以SiO2换算计少于1质量%时,需要增大用于得到所需膜厚的被膜的液态组合物的涂布量,其结果是外观可能会劣化,超过20质量%时,涂布了液态组合物的状态下的膜厚变厚,所得的被膜有可能产生裂纹。
(液态介质(f))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可通过将作为必需成分的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紫外线吸收剂(b)、分散剂(c)、螯合剂(d)和粘合剂成分(e)以规定量、并且将后述的任意地含有的各种添加剂等以任意的量溶解、分散于液态介质(f)中的形态进行制备。上述液态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成分必须稳定地溶解、分散于液态介质(f)中。
液态介质(f)是指能分散红外线吸收剂(a)等固体微粒的分散介质和溶解紫外线吸收剂(b)及粘合剂成分(e)等的溶剂,是沸点较低的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液态介质(f)由醇等有机化合物及水等无机化合物构成,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此外,分散介质和溶剂可以是相同的液态介质,也可以是不同的液态介质。分散介质和溶剂不同的情况下,液态组合物中的液态介质(f)是这些分散介质和溶剂的混合物。
通过将分散有红外线吸收剂(a)等的固体微粒的分散液的1种以上和溶解有紫外线吸收剂(b)及粘合剂成分(e)等的溶液的1种以上混合来制造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使所用的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和溶液中的溶剂有相溶性,所得的液态组合物中的液态介质(f)成为均匀的混合物。如上所述,通常分散剂(c)包含在分散有红外线吸收剂(a)等固体微粒的分散液中,螯合剂(d)包含在溶解有紫外线吸收剂(b)及粘合剂成分(e)等的溶液中。因此,关于所用的分散液中的分散介质,除了能溶解分散剂(c)以外对其能溶解其他成分的制约少,因而较好是选择能溶解分散剂(c)等的溶剂,将该溶剂作为分散介质,或者将与该溶剂有相溶性的液态介质作为分散介质。
换言之,液态组合物所含有的液态介质(f)只要是主要能稳定地溶解粘合剂成分(e)和紫外线吸收剂(b)的溶剂即可,无特别限定。如上所述,作为螯合剂(d),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能溶解于这样的溶剂中的螯合剂。此外,这里根据所选择的溶剂,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包含与该溶剂有相溶性的高分子链作为构成部分的分散剂(c),同时使用该溶剂来制造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分散液,通过使用该分散液可将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稳定地分散于液态组合物中。
关于粘合剂成分(e)和紫外线吸收剂(b)和螯合剂(d),可准备它们各自的溶液并用于液态组合物的制造,也可以将它们中的2者或3者制成一种溶液而使用。此外,在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分散液中也可以溶解粘合剂成分(e)、紫外线吸收剂(b)及螯合剂(d)。优选将包含分散剂(c)的红外线吸收剂(a)的微粒的分散液、紫外线吸收剂(b)的溶液、粘合剂成分(e)的溶液、以及螯合剂(d)的溶液混合来制造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此外,这些必需成分以外适当使用的任意成分也可以分别制成分散液或溶液,使用其分散液或溶液。或者,也可以掺合于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的分散液、紫外线吸收剂(b)、粘合剂成分(e)、螯合剂(d)等的溶液中使用。这样,各掺合成分以溶液或分散液的状态被提供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不除去这些溶剂或分散介质而直接使用,从而作为液态组合物的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
作为液态介质(f),具体可例举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四氢呋喃、1,4-二烷、1,2-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2-甲氧基乙酯等酯类;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2-甲氧基乙醇、4-甲基-2-戊醇、2-丁氧基乙醇、1-甲氧基-2-丙醇、双丙酮醇等醇类;正己烷、正庚烷、异辛烷(日语:イソクタン)、苯、甲苯、二甲苯、汽油、轻油、煤油等烃类;乙腈、硝基甲烷、水等。
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2种以上并用。此外,关于所用的液态介质(f)的量,可根据上述必需成分(a)成分~(e)成分的种类及掺合比例等进行适当调整。
这里,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粘合剂成分(e)是以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成分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液态组合物所含有的各成分稳定地溶解或分散的状态,液态介质(f)至少含有20质量%以上、优选50质量%以上的醇。作为这样的液态介质(f)中所用的醇,优选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1-甲氧基-2-丙醇、2-乙氧基乙醇、4-甲基-2-戊醇及2-丁氧基乙醇等,其中,从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的溶解性良好的方面、对基材的涂布性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沸点为80~160℃的醇。具体而言,优选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2-甲基-1-丙醇、1-甲氧基-2-丙醇、2-乙氧基乙醇、4-甲基-2-戊醇及2-丁氧基乙醇。
此外,作为液态组合物中所用的液态介质(f),包含在制造粘合剂成分(e)的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或副产物、例如水解性硅化合物的部分水解(共)缩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以原状态包含在该制造过程中随着原料水解性硅化合物(例如具有烷氧基的硅烷类)水解而产生的低级醇等或作为溶剂而使用的醇等。
此外,粘合剂成分(e)是以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成分的情况下,在液态组合物中,作为除上述以外的液态介质(f),也可并用能与水/醇混合的除醇以外的其他液态介质(f),作为这样的液态介质(f),可例举丙酮、乙酰丙酮等酮类;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等酯类;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异丙醚等醚类。
上述液态组合物中所含的液态介质(f)的量优选液态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成分浓度达到3.5~50质量%的量,更优选达到9~30质量%的量。
通过使液态组合物中的液态介质(f)的量在上述范围内,作业性良好。
(液态组合物)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以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调整的含量含有作为必需成分的上述(a)成分~(f)成分。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含有各种任意的掺合剂。例如,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为了提高对基材的涂布性,可以包含消泡剂和粘性调整剂等的添加剂,为了提高对基材的密合性,可以包含密合性赋予剂等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掺合量相对于液态组合物中的上述粘合剂成分(e)100质量份,各添加剂成分每种优选为0.01~2质量份的量。此外,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包含染料、颜料、填料等。
此外,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含有水解性硅化合物自身作为上述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的情况下,为了在保存等的时候使液态组合物稳定,可以进行使它们部分水解(共)缩合的处理。该部分水解(共)缩合中优选在上述同样的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与上述同样的反应条件下进行。通常,通过将水解性硅化合物单体的1种以上根据需要混合后,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在常温下搅拌规定时间,可达到目的。
(组成的优选组合)
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优选根据用途及要求特性来适当选择组成、具体而言为各成分的种类及其含有比例。下面示出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的优选组成。
<组成1>
红外线吸收剂(a):1~80质量份的掺锡氧化铟;
紫外线吸收剂(b):1~50质量份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
分散剂(c):分子量为1000~100000,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掺锡氧化铟为5~15质量份;
螯合剂(d):能与上述掺锡氧化铟形成络合物、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螯合剂,上述所形成的络合物对可见光波长的光实质上不显示吸收,螯合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掺锡氧化铟为1~13质量份;
粘合剂成分(e):100质量份的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粘合剂成分;
液态介质(f):含量为液态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成分浓度达到3.5~50质量%的量。
<组成2>
红外线吸收剂(a):1~80质量份的掺锡氧化铟;
紫外线吸收剂(b):1~50质量份的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
分散剂(c):分子量为1000~100000,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掺锡氧化铟为5~15质量份;
螯合剂(d):是将选自马来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1种以上作为单体而得的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聚合物,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掺锡氧化铟为1~13质量份;
粘合剂成分(e):是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为主体、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含有0.1~20质量份的量的多环氧化物类的粘合剂成分,其含量为100质量份;
液态介质(f):含量为液态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成分浓度达到3.5~50质量%的量。
(液态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制造上述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的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基本上可通过包含以下的工序(1)和工序(2)的方法来制造。
工序(1):将红外线吸收剂(a)和分散剂(c)和分散介质(相当于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或全部)混合而得到分散液的分散液制作工序;
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分散液、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剂(d)、粘合剂成分(e)、和工序(1)中作为分散介质使用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时的液态介质(f)的剩余部分混合的混合工序。
(1)分散液制作工序(工序(1))
在制造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的情况下,该工序(1)中,将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上述分散剂(c)和分散介质混合。对于红外线吸收剂(a)和分散剂(c),其种类优选形态等如上所述
此外,对于该混合时所用的红外线吸收剂(a)和分散剂(c)的掺合比例,也是与上述说明同样的比例。
这里,工序(1)中所用的分散介质相当于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或全部,具体可例举水和/或有机溶剂。另外,这里所说的有机溶剂是指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液态介质,并不是指能溶解红外线吸收剂(a)的溶剂。分散剂(c)的高分子链的选择可根据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中使用的主要是粘合剂成分(e)的种类以及根据粘合剂成分(e)而选择的溶剂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分散介质同样地可根据粘合剂成分(e)和溶剂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作为分散介质,可使用与根据粘合剂成分(e)的种类选择的溶剂至少有相溶性的分散介质、优选相同的分散介质。
作为能用作为分散介质的有机溶剂,具体可例举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醇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基、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等酯类;四氢呋喃、二烷、乙二醇单甲基醚(甲基溶纤剂)、乙二醇单乙基醚(乙基溶纤剂)、乙二醇单丁基醚(丁基溶纤剂)等醚类;己烷等脂肪族烃;环己烷等脂环式烃等。
作为使用的分散介质的量,从作业性良好、且可获得良好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在所得的分散液中,上述红外线吸收剂(a)的含量优选为分散液总体的0.9~90质量%的量,更优选15~50质量%的量。
作为工序(1)中由上述各成分制作分散液的方法,可使用目前公知的混合搅拌方法。例如,可例举称量上述规定成分的规定量,通过珠磨机、球磨机、纳米乳化机等进行混合搅拌的方法。
(2)混合工序
关于上述工序(1)中得到的分散液、规定量的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剂(d)、粘合剂成分(e)、液态介质(f),在工序(1)中使用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情况下,将除了工序(1)中作为分散介质使用的一部分之外的液态介质(f)的剩余部分混合。
另外,工序(2)中,在将工序(1)得到的分散液中混合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剂(d)和粘合剂成分(e)时,不一定必须将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剂(d)和粘合剂成分(e)同时加入混合,也可以在该分散液中依次加入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剂(d)和粘合剂成分(e)进行混合,也可以将这些3种成分的任意2种成分组合、剩余的1种成分另外添加。此外,对于添加这些(d)~(e)成分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
工序(1)中,分散液的制作中使用了液态介质(f)的全部的情况下,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剂(d)、粘合剂成分(e)以其自身的形态与工序(1)得到的分散液混合在一起。工序(1)中分散液的制作时使用了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液态介质(f)的剩余部分,使紫外线吸收剂(b)、螯合剂(d)和粘合剂成分(e)以溶液的状态添加到分散液中。该情况下,最终所得的液态组合物所含有的液态介质(f)是来源于分散液的分散介质、各成分的溶液的溶剂和单独添加的液态介质的总和。
掺合于分散液中的成分是液态组合物中上述分散液所含有的成分以外的全部成分。关于这些成分,种类、液态组合物中的含量如上所述。混合方法只要是能均匀混合的方法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可例举使用磁力搅拌器等的混合方法。
由此可得到本发明的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能够形成具有充分的紫外线吸收功能和红外线吸收功能并且无色透明性得到确保、耐候性也优异、渗出的发生得到抑制的被膜。本发明的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可被用于涂布在可形成被膜的基材的表面,进行制膜。作为适合使用本发明的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的基材的材质,无特别限定,基本上可例举透明的玻璃、树脂等。
基材是玻璃的情况下,作为其材质,可例举通常的钠钙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等。作为玻璃基材,也可以使用吸收紫外线及红外线的玻璃基材。此外,基材是树脂的情况下,作为其材质,可例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及聚亚苯基碳酸酯等芳香族聚碳酸酯类树脂等。
如果被膜中的红外线吸收剂(a)的混合比例增大,则被膜的可见光透射率有变低的倾向,所以基材的可见光透射率以根据JIS R3212(1998年)测定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表示,优选在70%以上,更优选在74%以上。
另外,本发明中,这些基材中,从基材的耐候性及与基材的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玻璃基材。下面,对于在玻璃基材上具有使用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而形成的被膜的玻璃物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玻璃物品]
本发明的玻璃物品具有玻璃基材,和在上述玻璃基材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上使用上述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而形成的被膜。
作为为了得到本发明的玻璃物品而在玻璃基材上使用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形成被膜的具体方法,可例举包括下述工序的方法:(A)在玻璃基材上涂布液态组合物形成涂膜的工序;(B)从得到的涂膜除去液态介质(f),进一步进行与使用的粘合剂成分(e)的被膜形成条件相应的处理,例如固化性树脂中进行固化处理,形成被膜的工序。
另外,本说明书中,将基材上所涂布的由包含液态介质(f)的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构成的膜称为“涂膜”,从该涂膜除去液态介质(f),进行固化等与使用的粘合剂成分(e)相应的处理,从而制膜完全结束,将该状态的膜称为“被膜”。
首先,(A)工序中,将液态组合物涂布在玻璃基材上,形成液态组合物的涂膜。另外,这里所形成的涂膜是含上述液态介质(f)的涂膜。液态组合物涂布在玻璃基材上的涂布方法只要是能均匀地涂布的方法就无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流涂法、浸涂法、旋涂法、喷涂法、柔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凹版印刷法、辊涂法、弯月面涂布法(日文:メニスカスコート法)、模涂法等公知的方法。涂布液的涂膜的厚度可考虑最终所得的被膜的厚度来确定。
接着进行的(B)工序通过根据使用的粘合剂成分(e)选择适当的条件来实施。
例如,以本发明优选使用的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粘合剂成分(e)的情况下,上述(B)工序中,在从玻璃基材上的液态组合物的涂膜除去液态介质(f)的同时,使上述水解性硅化合物等的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固化而形成被膜。下面,作为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对使用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的粘合剂成分(e)的液态组合物时的(B)工序进行说明。
该情况下,从(B)工序的涂膜除去液态介质(f)较好是通过加热和/或减压干燥来进行。从提高涂膜的平整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玻璃基材上形成涂膜后,在室温~12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预干燥。通常在该预干燥的操作中,与其同时,液态介质(f)气化而被除去,所以除去液态介质(f)的操作也包含在预干燥中。预干燥的时间、即用于除去液态介质(f)的操作的时间随被膜形成中采用的液态组合物而不同,但优选3秒~2小时左右。
另外,此时液态介质(f)优选被充分除去,但不被完全除去也可。即,在不影响最终所得的被膜的性能的范围内,液态介质(f)的一部分也可以残留在被膜中。此外,为了除去上述液态介质(f)而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实施为了除去上述液态介质(f)而进行的加热、即通常的预干燥,以及之后如下所述根据需要而进行的用于制作氧化硅类化合物的加热。
如上所述,从涂膜除去液态介质(f)后,使上述水解性硅化合物等的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固化。该反应可在常温下或加热下进行。在加热下生成固化物(氧化硅类基体)时,因为固化物含有有机成分,所以其加热温度的上限优选200℃,特别优选190℃。因为在常温下也能生成固化物,所以对其加热温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在意图通过加热促进反应的情况下,加热温度的下限优选60℃,更优选80℃。因而,该加热温度优选60~200℃,更优选80~190℃。加热时间随被膜形成中使用的液态组合物的组成而不同,但优选几分钟~几小时。
以上,作为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以使用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为主体的粘合剂成分(e)的液态组合物的情况为例,对在玻璃基材上形成被膜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作为粘合剂成分(e)在使用其他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等的情况下,使用公知的方法也可以形成被膜,该公知的方法是用于使用现有的这些树脂在玻璃基材上形成被膜的方法。
使用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通过如上方法形成的被膜具有优异的红外线吸收性和紫外线吸收性,并且还可确保无色透明性,耐候性也优异。具有上述被膜的本发明的玻璃物品中,被膜的膜厚优选1.0~7.0μm,更优选1.5~5.5μm。如果上述被膜的膜厚少于1.0μm,则紫外线吸收及红外线吸收的效果有时会不充分。此外,如果被膜的膜厚大于7.0μm,则有时会产生裂纹。
另外,关于具有上述被膜的本发明的玻璃物品,具体而言,使用分光光度计(日立制作所(日立製作所)制:U-4100)测定的紫外线透射率以根据ISO-9050(1990年)测定的紫外线透射率表示,优选在3.0%以下,更优选在1.0%以下,特别优选在0.5%以下。
此外,太阳光透射率以根据JIS R3106(1998年)测定的太阳光透射率表示,优选在45.0%以下,更优选在44.0%以下,特别优选在43.0%以下。
此外,可见光透射率以根据JIS R3212(1998年)测定的可见光线透射率表示,优选在50%以上,更优选在70%以上,特别优选在74%以上。
根据JIS K7105(1981年)算出的YI是略带黄色的指标,优选在12以下,更优选在5以下。
由此,使用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进行被膜形成而得的玻璃物品具有优异的红外线吸收性和紫外线吸收性,并且可确保无色透明性,耐候性也优异,还抑制了渗出的发生,所以能够应用于室外用玻璃物品,例如汽车等的车辆用的窗玻璃及房屋、大楼等建筑物上所安装的建材用的窗玻璃等。
实施例
以下,例举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以下说明的例1~8是实施例,例9~18是比较例。
<例中使用的市售品(商品名)的详细说明>
(红外线吸收剂(a))
·ITO超微粒:三菱材料株式会社(三菱マテリアル社)制(平均一次粒径20nm),以下适当简写为“ITO”。
(分散剂(c))
·DISPERBYK-190:毕克化学日本株式会社制,酸值10mgKOH/g、分子量2200的分散剂的40质量%水溶液,以下适当简写为“BYK190”。
·DISPERBYK-194:毕克化学日本株式会社制,酸值70mgKOH/g,分子量650的分散剂的53质量%水溶液,以下适当简写为“BYK194”。
(螯合剂(d))
·ノンポ一ルPMA-50W:日油株式会社制,分子量为1200的聚马来酸的44.0质量%的水溶液,以下适当简写为“PMA-50W”。
·アクアリツクHL: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分子量10000的聚丙烯酸的45.5质量%的水溶液,以下适当简写为“HL”。
·キレストGA:克莱斯特株式会社(キレスト社)制,二羟基乙基甘氨酸(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分子量163,以下适当简写为“GA”。
·キレストPH-210:克莱斯特株式会社制,1-羟基亚乙基-1,1-二膦酸溶液(膦酸类螯合剂),分子量206,以下适当简写为“PH210”。
·キレストHA:克莱斯特株式会社制,HEDTA(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类螯合剂)分子量278,以下适当简写为“HA”。
(粘合剂成分(e):柔性赋予成分)
·SR-SEP:阪本药品工业株式会社(阪本薬品工業社)制,山梨糖醇类多缩水甘油醚
(液态介质(f))
·ソルミツクスAP-1:日本醇贩卖株式会社制,乙醇:2-丙醇:甲醇=85.5:13.4:1.1(质量比)的混合溶剂
<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的制备例>
加入49.2g的2,2’,4,4’-四羟基二苯酮(巴斯夫公司(BASF社)制)、123.2g的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株式会社(信越化学社)制)、0.8g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纯正化学株式会社(純正化学社)制)、100g的乙酸丁酯(纯正化学株式会社制),一边搅拌一边升温至60℃使其溶解,加热至120℃使其反应4小时,从而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63质量%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
<ITO分散液A的制备例>
使用球磨机对11.9g的ITO超微粒、3.0g的DISPERBYK-190、24.2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进行48小时的分散处理,然后进一步添加ソルミツクスAP-1,以ITO固体成分浓度达到20质量%的条件进行稀释,得到ITO分散液A。
<ITO分散液B、C、D的制备例>
ITO分散液A的制备中,除了将DISPERBYK-190的添加量改为3.6g(ITO分散液B)、4.5g(ITO分散液C)、9.0g(ITO分散液D)以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ITO分散液B、ITO分散液C和ITO分散液D。
<ITO分散液E、F的制备例>
ITO分散液A的制备中,除了将3.0g的DISPERBYK-190改为2.8g的DISPERBYK-194(ITO分散液E)和4.8g的DISPERBYK-194(ITO分散液F)以外,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ITO分散液E和ITO分散液F。
得到的ITO分散液A~F的组成示于表1。
[表1]
<SR-SEP溶液的制备例>
将SR-SEP用ソルミツクスAP-1稀释,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SR-SEP溶液。
(例1)
投入7.0g的ITO分散液A、45.8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0.9g的四甲氧基硅烷、11.7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0.8g的SR-SEP溶液、13.5g的纯水、10.3g的乙酸、0.20g的ノンポ一ルPMA-50W,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1。得到的液态组合物1的组成示于表2。
然后,在表面清洁后的高热线吸收绿色玻璃(Tv:74.8%、Tuv:9.5%、Te:48.0%、波长380nm的光的透射率:38.5%、YI:1.5、长10cm、宽10cm、厚3.5mm,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通称UVFL)上通过旋涂法涂布液态组合物1形成涂膜,通过在大气中、于180℃加热处理30分钟,将该涂膜干燥、固化,得到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
此外,制备液态组合物1后,在25℃的恒温槽中保存7天后,通过同样的方法得到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如下评价。评价结果示于表2。
[评价]
1)膜厚:使用触针式表面形状测定器(ULVAC:Dektak150),测定了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膜厚[μm]。
2)分光特性:使用分光光度计(日立制作所制:U-4100)进行测定,根据JISR3212(1998年)算出可见光线透射率(Tv[%]),根据ISO-9050(1990年)算出紫外线透射率(Tuv[%]),根据JIS R3106(1998年)算出太阳光透射率(Te[%]),根据JIS K7105(1981年)算出YI。
3)渗出:对于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通过目视观察在温度50℃、湿度95RH%的条件下放置100小时后的被膜表面的因异物引起的凹凸发生的状态,按照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完全没有观察到因异物引起的凹凸。
×:虽然较少但观察到因异物引起的凹凸。
4)促进耐候性试验(耐光性评价):以初期的Tuv达到1.0的条件调整膜厚。具体而言,例1中得到的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膜厚为4.0μm、Tuv为0.3%,所以Tuv为1.0的膜厚是1.8μm。于是,以使膜厚为1.8μm的条件将液态组合物1成膜,得到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在设定为照射照度150W/m2(300-400nm)、黑色面板温度83℃、湿度50RH%的条件的超级氙气候试验机(须贺试验机:SX75)上设置该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进行放置经过1000小时的促进耐候性试验。该试验后测定分光特性,将试验前后的Tuv[%]的差作为ΔTuv[%]算出。
(例2)
除了将ITO分散液A改为ITO分散液B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2。此外,在液态组合物2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2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2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3)
除了将ITO分散液A改为ITO分散液C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3。此外,在液态组合物3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3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3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4)
投入7.0g的ITO分散液A、44.7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1.2g的四甲氧基硅烷、11.7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0.7g的SR-SEP溶液、14.2g的纯水、10.6g的乙酸、0.1g的アクアリツクHL,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4。此外,在液态组合物4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4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4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5)
除了将ITO分散液A改为ITO分散液B以外,与例4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5。此外,在液态组合物5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5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5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6)
除了将ITO分散液A改为ITO分散液C以外,与例4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6。此外,在液态组合物6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6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6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7)
投入7.0g的ITO分散液A、46.1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0.9g的四甲氧基硅烷、11.7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0.8g的SR-SEP溶液、13.5g的纯水、10.3g的乙酸、0.26g的ノンポ一ルPMA-50W,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7。此外,在液态组合物7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7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7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8)
投入7.0g的ITO分散液A、46.1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0.9g的四甲氧基硅烷、11.7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0.7g的SR-SEP溶液、13.5g的纯水、10.3g的乙酸、0.32g的ノンポ一ルPMA-50W,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8。此外,在液态组合物8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8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8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例9)
投入7.0g的ITO分散液A、46.1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0.9g的四甲氧基硅烷、11.7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0.7g的SR-SEP溶液、13.4g的纯水、10.3g的乙酸、0.48g的ノンポ一ルPMA-50W,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9。此外,在液态组合物9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9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9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0)
除了将ITO分散液A改为ITO分散液E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10。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0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0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0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1)
除了将ITO分散液A改为ITO分散液E以外,与例4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11。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1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1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1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2)
投入9.3g的ITO分散液F、7.4g的キレストGA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搅拌10分钟后,投入33.0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1.7g的四甲氧基硅烷、10.4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3.1g的SR-SEP溶液、14.1g的纯水、11.0g的乙酸,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12。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2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2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2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3)
投入9.3g的ITO分散液F、0.15g的キレストPH-210,搅拌10分钟后,投入36.2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0.7g的四甲氧基硅烷、10.5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4.2g的SR-SEP溶液、18.9g的纯水、10.1g的乙酸,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13。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3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3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3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4)
投入9.3g的ITO分散液A、0.37g的キレストHA,搅拌10分钟后,投入45.8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0.7g的四甲氧基硅烷、10.5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1.2g的SR-SEP溶液、12.0g的纯水、10.1g的乙酸,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14。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4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4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4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5)
投入9.3g的ITO分散液F、33.8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1.7g的四甲氧基硅烷、10.4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3.1g的SR-SEP溶液、20.7g的纯水、11.0g的乙酸,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15。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5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5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5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6)
除了将ITO分散液F改为ITO分散液D以外,与例15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16。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6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6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6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7)
投入7.0g的ITO分散液A、45.8g的ソルミツクスAP-1、10.9g的四甲氧基硅烷、11.7g的甲硅烷化紫外线吸收剂溶液、0.9g的SR-SEP溶液、13.7g的纯水、10.3g的乙酸,搅拌1小时,得到液态组合物17。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7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7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7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例18)
除了将ITO分散液A改为ITO分散液E以外,与例17同样地制作了液态组合物18。此外,在液态组合物18刚刚制备后和将液态组合物18在25℃的恒温槽保存7天后,与例1同样地制备了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对得到的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特性进行与例1同样的评价。液态组合物18的组成和带紫外·红外线吸收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结果示于表3。
[表2]
[表3]
根据表2可知,使用作为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的例1~例8的液态组合物进行被膜形成而得的玻璃物品具有优异的红外线吸收性和紫外线吸收性,可确保无色透明性,不会发生渗出,而且耐候性也优异。可以说带有将例1~例8的液态组合物保存7天后得到的被膜的玻璃物品也同样如此。即,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是保存稳定性也优异的组合物。
另外,表3示出的使用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的范围外的例9~例18的液态组合物进行被膜形成而得的玻璃物品虽然红外线吸收性和紫外线吸收性优异,但在无色透明性、渗出、耐候性、保存稳定性中的任一方面都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使用本发明的液态组合物进行被膜形成而得的玻璃物品具有优异的红外线吸收性和紫外线吸收性,并可确保无色透明性,抑制渗出的发生,而且耐候性也优异,所以能够应用于室外用玻璃物品、例如汽车等的车辆用的窗玻璃及房屋、大楼等的建筑物上所安装的建材用的窗玻璃等。
Claims (10)
1.被膜形成用的液态组合物,含有红外线吸收剂(a)、紫外线吸收剂(b)、分散剂(c)、螯合剂(d)、粘合剂成分(e)和液态介质(f),其中,
所述红外线吸收剂(a)包含选自掺锡氧化铟、掺锑氧化锡和复合钨氧化物的1种以上;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包含选自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1种以上;
所述分散剂(c)的分子量为1000~100000,且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5~15质量份;
所述螯合剂(d)是能与所述红外线吸收剂(a)形成络合物、分子量为1000~100000的螯合剂,所述所形成的络合物对可见光波长的光实质上不显示吸收,其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红外线吸收剂(a)为1~13质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粘合剂成分(e),以1~8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红外线吸收剂(a),以1~5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含有含羟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紫外线吸收剂(b),含有选自含有具有水解性基团的甲硅烷基的二苯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1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吸收剂(a)是掺锡氧化铟。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d)是以选自马来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1种以上作为单体的聚合物。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成分(e)以氧化硅类基体原料成分作为主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成分(e)还包含多环氧化物类。
9.玻璃物品,其具有玻璃基材,和在所述玻璃基材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上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组合物而形成的被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膜的膜厚为1.0~7.0μ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09465 | 2012-09-24 | ||
JP2012209465 | 2012-09-24 | ||
PCT/JP2013/073536 WO2014045853A1 (ja) | 2012-09-24 | 2013-09-02 | 液状組成物およびガラス物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2111A true CN104662111A (zh) | 2015-05-27 |
CN104662111B CN104662111B (zh) | 2016-10-12 |
Family
ID=5034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49348.3A Active CN104662111B (zh) | 2012-09-24 | 2013-09-02 | 液态组合物和玻璃物品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83455B2 (zh) |
EP (1) | EP2899243B1 (zh) |
JP (1) | JP6102931B2 (zh) |
CN (1) | CN104662111B (zh) |
IN (1) | IN2015DN02947A (zh) |
WO (1) | WO201404585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31744A1 (ja) | 2009-05-15 | 2010-11-18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紫外線吸収膜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紫外線吸収ガラス物品 |
CN106170521A (zh) * | 2014-02-28 | 2016-11-30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液状组合物、玻璃物品和被膜的形成方法 |
KR102326978B1 (ko) | 2014-08-06 | 2021-11-16 | 스미토모 긴조쿠 고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열선 차폐막, 열선 차폐를 구비한 투명 기재, 자동차 및 건조물 |
JP2017211399A (ja) * | 2014-10-09 | 2017-11-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赤外線遮蔽膜及び赤外線遮蔽フィルム |
JP6497695B2 (ja) * | 2014-11-25 | 2019-04-10 |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 常温硬化性の耐候性塗料組成物 |
JP6497697B2 (ja) * | 2015-01-30 | 2019-04-10 |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 常温硬化性の耐候性塗料組成物 |
US10730272B2 (en) | 2015-06-30 | 2020-08-04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Heat-ray shielding film, heat-ray shielding laminated transparent substrate, automobile, building, dispersoid, mixed composi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ersoid, dispersion liqui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ersion liquid |
CN108350340A (zh) * | 2015-10-30 | 2018-07-31 | 住友金属矿山股份有限公司 | 粘着剂层、近红外线遮蔽薄膜、夹层结构体、叠层体及粘着剂组成物 |
CN112126313A (zh) * | 2020-09-24 | 2020-12-25 | 江苏天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防腐液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4084748A1 (ja) * | 2022-10-20 | 2024-04-25 | ヘラクレスガラス技研株式会社 | 電波透過型遮熱複層ガラス |
JP7479734B1 (ja) | 2022-10-20 | 2024-05-09 | ヘラクレスガラス技研株式会社 | 電波透過型遮熱複層ガラス |
JP7479746B1 (ja) | 2024-02-23 | 2024-05-09 | ヘラクレスガラス技研株式会社 | 5g電波透過型日射遮蔽高可視光透過ガラス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7042A (zh) * | 2001-08-29 | 2003-04-02 | 泽村聪 | 透明聚硅氧烷涂覆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其固化方法 |
JP2006143878A (ja) * | 2004-11-19 | 2006-06-08 | Toyo Ink Mfg Co Ltd |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050063A (zh) * | 2007-04-04 | 2007-10-10 | 詹忆源 | 纳米级红外隔绝玻璃节能涂料及其制造方法 |
JP2008101111A (ja) * | 2006-10-19 | 2008-05-01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日射遮蔽膜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日射遮蔽膜ならびに日射遮蔽機能を有する基材 |
KR101025332B1 (ko) * | 2010-06-08 | 2011-03-29 | (주)디오 | 자외선 및 적외선 차단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박막을 코팅하는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200275B1 (zh) | 1972-09-15 | 1978-11-10 | Du Pont | |
FR2828491B1 (fr) | 2001-08-07 | 2003-10-10 | Warner Lambert Co | Nouvelle membrane supportee, preparation et utilisations |
MXPA06013604A (es) * | 2004-06-01 | 2007-02-08 |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 Pelicula intercalada para vidrio laminado, y vidrio laminado. |
JP4469244B2 (ja) * | 2004-08-09 | 2010-05-26 |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 合成樹脂製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WO2010131744A1 (ja) * | 2009-05-15 | 2010-11-18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紫外線吸収膜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紫外線吸収ガラス物品 |
CN102892851A (zh) * | 2010-05-14 | 2013-01-23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紫外线吸收膜形成用涂布液和紫外线吸收玻璃物品 |
KR20140009383A (ko) * | 2011-03-24 | 2014-01-22 |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상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유리 물품 |
-
2013
- 2013-09-02 WO PCT/JP2013/073536 patent/WO2014045853A1/ja unknown
- 2013-09-02 IN IN2947DEN2015 patent/IN2015DN02947A/en unknown
- 2013-09-02 JP JP2014536727A patent/JP6102931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9-02 CN CN201380049348.3A patent/CN104662111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02 EP EP13839404.4A patent/EP2899243B1/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17 US US14/659,945 patent/US978345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7042A (zh) * | 2001-08-29 | 2003-04-02 | 泽村聪 | 透明聚硅氧烷涂覆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其固化方法 |
JP2006143878A (ja) * | 2004-11-19 | 2006-06-08 | Toyo Ink Mfg Co Ltd | 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8101111A (ja) * | 2006-10-19 | 2008-05-01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日射遮蔽膜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日射遮蔽膜ならびに日射遮蔽機能を有する基材 |
CN101050063A (zh) * | 2007-04-04 | 2007-10-10 | 詹忆源 | 纳米级红外隔绝玻璃节能涂料及其制造方法 |
KR101025332B1 (ko) * | 2010-06-08 | 2011-03-29 | (주)디오 | 자외선 및 적외선 차단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박막을 코팅하는 방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783455B2 (en) | 2017-10-10 |
WO2014045853A1 (ja) | 2014-03-27 |
EP2899243A4 (en) | 2016-03-30 |
IN2015DN02947A (zh) | 2015-09-18 |
EP2899243A1 (en) | 2015-07-29 |
EP2899243B1 (en) | 2018-04-04 |
CN104662111B (zh) | 2016-10-12 |
JP6102931B2 (ja) | 2017-03-29 |
JPWO2014045853A1 (ja) | 2016-08-18 |
US20150183683A1 (en) | 2015-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62111B (zh) | 液态组合物和玻璃物品 | |
CN103443224B (zh) | 液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玻璃物品 | |
JP6443438B2 (ja) | 液状組成物およびガラス物品 | |
US10450223B2 (en) | Coating solution for forming ultraviolet-absorbing film, and ultraviolet-absorbing glass article | |
WO2015166858A1 (ja) | 液状組成物および抗菌性物品 | |
WO2011142463A1 (ja) | 紫外線吸収膜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紫外線吸収ガラス物品 | |
JPWO2015166858A6 (ja) | 液状組成物および抗菌性物品 | |
JP6617699B2 (ja) | ガラス物品 | |
JP5661844B2 (ja) | 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硬化膜及び樹脂積層体 | |
WO2015166863A1 (ja) | 液状組成物およびガラス物品 | |
JP5337360B2 (ja) | 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硬化膜及び樹脂積層体 | |
JP2017136696A (ja) | 被膜つき透明基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