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4811A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54811A CN104654811A CN201310597460.2A CN201310597460A CN104654811A CN 104654811 A CN104654811 A CN 104654811A CN 201310597460 A CN201310597460 A CN 201310597460A CN 104654811 A CN104654811 A CN 1046548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pipeline
- pipe
- waste heat
- recover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干燥段、预热段、烧成段、冷却段、吸收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抽热风机构成,所述干燥段、预热段、烧成段、冷却段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底部与冷却段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段,所述抽热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上。本发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优越效果在于:本发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回收冷却段中的余热并再次利用,不但大大减少了热能资源浪费,减少了污染排放。而且能够把剩余的热能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大大的减少了热能的资源浪费,减少了污染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量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市场上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窑炉基本都是烧煤的,燃煤的消耗量较大。窑炉基本可以分为升温区、保温区和降温区,然而从产品的出口处会带走大量的热能。而目前市场上的窑炉都没有考虑到剩余热能的再利用问题,大量的热能都随产品排放到空气中。这不仅造成了空气的污染,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热量流失严重,浪费资源,污染排放严重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干燥段、预热段、烧成段、冷却段、吸收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抽热风机构成,所述干燥段、预热段、烧成段、冷却段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底部与冷却段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段,所述抽热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上。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为60㎝,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为50㎝。
作为改进,所述吸收塔有两个。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保温管材。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回收冷却段中的的余热并再次利用,不但大大减少了热能资源浪费,减少了污染排放,而且能够把剩余的热能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大大的减少了热能的资源浪费,减少了污染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干燥段1、预热段2、烧成段3、冷却段4、吸收塔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和抽热风机8构成。其中干燥段1、预热段2、烧成段3、冷却段4依次连接。在产品烧制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干燥、预热、烧成和冷却四道工序。吸收塔5有两个,并且两个吸收塔5的底部与冷却段4连接。而第一管道6的两端分别与两吸收塔5连接,第二管道7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的另一端连接干燥段1,抽热风机8安装在第二管道7上。第一管道6和第二管道7均为保温管材。第一管道6的管径为60㎝,第二管道7的管径为50㎝。
在产品烧制的过程中,产品从干燥段1、预热段2、烧成段3流入冷却段4后,产品携带的预热被吸收塔5吸收。吸收塔5内的余热经过第一管道6流入第二管道7中,而抽热风机8将余热送入干燥段1中,因此从冷却段4中回收的余热被重新输送至干燥段1中对产品进行干燥处理。
本发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回收冷却段4中的的余热并再次利用,不但大大减少了热能资源浪费,减少了污染排放。而且能够把剩余的热能回收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大大的减少了热能的资源浪费,减少了污染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干燥段、预热段、烧成段、冷却段、吸收塔、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抽热风机构成,所述干燥段、预热段、烧成段、冷却段依次连接,所述吸收塔的底部与冷却段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段,所述抽热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为60㎝,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保温管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97460.2A CN104654811A (zh) | 2013-11-21 | 2013-11-21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97460.2A CN104654811A (zh) | 2013-11-21 | 2013-11-21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54811A true CN104654811A (zh) | 2015-05-27 |
Family
ID=53246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97460.2A Pending CN104654811A (zh) | 2013-11-21 | 2013-11-21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54811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556826A1 (fr) * | 1983-12-16 | 1985-06-21 | Halle Ziegelwerke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exploitation d'un four tunnel a auto-combustion de produits ceramiques |
KR100765855B1 (ko) * | 2006-11-30 | 2007-10-10 | 한국고요써모시스템(주) | 피디피 생산용 소성로의 폐열회수 장치 |
CN101338978A (zh) * | 2008-08-15 | 2009-01-07 | 霍镰泉 | 辊道窑余热利用新工艺 |
CN201233183Y (zh) * | 2008-05-14 | 2009-05-06 | 北京创导高科绝热材料有限公司 | 隧道窑废热回收系统 |
CN201266021Y (zh) * | 2008-08-15 | 2009-07-01 | 霍镰泉 | 利用辊道窑急冷段热量的装置 |
CN101556112A (zh) * | 2009-05-21 | 2009-10-14 | 周绍芳 | 物理热循环利用高温节能隧道窑 |
CN101598502A (zh) * | 2009-07-03 | 2009-12-09 | 霍镰泉 | 窑炉余热回收系统 |
CN202032874U (zh) * | 2011-02-21 | 2011-11-09 | 高庆祥 | 烘干焙烧余热发电一体隧道窑 |
CN202757472U (zh) * | 2012-07-26 | 2013-02-27 | 天通(六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CN202793043U (zh) * | 2012-08-13 | 2013-03-13 | 镇江金港磁性元件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 磁性材料烧结系统 |
-
2013
- 2013-11-21 CN CN201310597460.2A patent/CN10465481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556826A1 (fr) * | 1983-12-16 | 1985-06-21 | Halle Ziegelwerke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exploitation d'un four tunnel a auto-combustion de produits ceramiques |
KR100765855B1 (ko) * | 2006-11-30 | 2007-10-10 | 한국고요써모시스템(주) | 피디피 생산용 소성로의 폐열회수 장치 |
CN201233183Y (zh) * | 2008-05-14 | 2009-05-06 | 北京创导高科绝热材料有限公司 | 隧道窑废热回收系统 |
CN101338978A (zh) * | 2008-08-15 | 2009-01-07 | 霍镰泉 | 辊道窑余热利用新工艺 |
CN201266021Y (zh) * | 2008-08-15 | 2009-07-01 | 霍镰泉 | 利用辊道窑急冷段热量的装置 |
CN101556112A (zh) * | 2009-05-21 | 2009-10-14 | 周绍芳 | 物理热循环利用高温节能隧道窑 |
CN101598502A (zh) * | 2009-07-03 | 2009-12-09 | 霍镰泉 | 窑炉余热回收系统 |
CN202032874U (zh) * | 2011-02-21 | 2011-11-09 | 高庆祥 | 烘干焙烧余热发电一体隧道窑 |
CN202757472U (zh) * | 2012-07-26 | 2013-02-27 | 天通(六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CN202793043U (zh) * | 2012-08-13 | 2013-03-13 | 镇江金港磁性元件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 磁性材料烧结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戴洪军: "浅谈普通窑车隧道窑的改进", 《砖瓦世界》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13991U (zh) | 一种内循环二次回收利用的高温热泵印刷烘干系统 | |
CN104121591B (zh) | 一种节能高效焚烧炉 | |
CN205209223U (zh) | 一种连续自动化生产泡沫陶瓷节能减排隧道窑 | |
CN105043092A (zh) | 一种煤气炉供热的锰加工旋转窑 | |
CN201740411U (zh) | 陶瓷烧成窑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4085169U (zh) | 一种莫来石砖生产线专用隧道窑余热节能系统 | |
CN204007178U (zh) | 热处理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
CN204421566U (zh) | 一种生产蓄电池隔板的干燥箱 | |
CN102494543A (zh) | 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 |
CN204026649U (zh) | 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 |
CN104654811A (zh)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6871636A (zh) | 工业窑炉有机废气焚烧再利用生产工艺及设备 | |
CN203479020U (zh) | 一种烟道余热可回收利用的燃气式铝搪瓷加热固化炉 | |
CN104534853A (zh) | 一种生产蓄电池隔板的干燥箱 | |
CN105013680A (zh) | 一种涂布烘箱热风节能循环系统 | |
CN204283570U (zh) | 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4953273U (zh) | 一种涂布烘箱热风节能外循环系统 | |
CN204388509U (zh) | 一种隧道式燃气烘干炉 | |
CN207214799U (zh) | 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气烧辊道窑炉 | |
CN206755898U (zh) | 一种铝料螺旋推送预热机 | |
CN207405440U (zh) | 一种烘干系统 | |
CN204301472U (zh) | 一种用于钛铁分离的电弧炉 | |
CN103062999A (zh) | 低阶煤炭烘干提质设备 | |
CN109990607A (zh) | 一种隧道窑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4450933U (zh) | 一种烘干机高效节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