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53593B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53593B CN104653593B CN201310576302.9A CN201310576302A CN104653593B CN 104653593 B CN104653593 B CN 104653593B CN 201310576302 A CN201310576302 A CN 201310576302A CN 104653593 B CN104653593 B CN 1046535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component
- rod
- electronic device
- portable electron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的二侧面的二动作组件及分别枢接于基座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各动作组件包括杆件及结合于杆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双轴旋转模块,且双轴旋转模块固定于基座的侧面,使得杆件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可相对于基座沿着侧面及实质上垂直侧面的第一平面旋转。于第一部件自开启位置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位置的过程中,通过枢接模块推抵各杆件的第一端,使得各杆件沿着第一平面旋转并以第二端夹固第一部件,并带动各杆件沿着侧面旋转,以使第二部件朝基座的下方产生位移。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在相对旋转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干涉或摩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少不同部件之间所产生的结构干涉或局部摩擦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类似掀盖式设计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主要结构是由二个相互枢接的部件所组成。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在设计上将具有显示屏幕的显示端以枢接组件枢接于主机端,使得显示端可以相对于主机端旋转,以转换为一开启或一闭合状态。
现有笔记本电脑大多将枢接组件凸设于主机端的表面,以便显示端对应枢接。为了配合不同设计规格,有部分笔记本电脑针对显示端与主机端的枢接部位加以改良,例如将枢接位置调整至低于主机端的表面,以缩减计算机整体厚度或改善整体外观的流线性。然而针对此类型设计,若未针对二者之间的枢接部位妥善设计,当显示端朝主机端旋转盖合以转换为闭合状态的过程中,显示端容易与主机端产生结构外观上的局部摩擦,轻则影响显示端相对于主机端旋转的流畅度,重则会对显示端及主机端造成损伤,带给使用者不佳的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能改善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缺点,减少不同部件之间相对旋转时所产生的结构干涉或局部摩擦现象,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不同部件之间所产生的结构干涉或局部摩擦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二部件相对旋转时容易相互干涉或摩擦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基座、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二动作组件。基座包括相对的二侧面;第一部件通过二第一枢接模块枢接基座,其中各第一枢接模块包括驱动件;第二部件枢接于基座。二动作组件分别设置于基座的二侧面,且各动作组件包括杆件及双轴旋转模块,杆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双轴旋转模块结合于杆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且双轴旋转模块固定于基座的侧面,使得杆件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能够相对于基座沿着侧面及实质上垂直侧面的第一平面旋转,且第一端对应驱动件的设置位置。
于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各第一枢接模块的驱动件推抵各杆件的第一端,使得各杆件沿着第一平面旋转并以第二端夹固第二部件,并通过各驱动件带动各杆件沿着侧面旋转,以使第二部件朝基座的下方产生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件为一凸轮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一凸起部,凸起部设置于凸轮结构面对杆件的第一端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部件与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呈一第一角度时,各驱动件开始推抵各杆件的第一端,以使各杆件的第二端夹固第二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部件与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小于一第二角度时,各驱动件解除对各杆件的第一端的推抵状态,以使各杆件的第二端解除第二部件的夹固状态;且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动作组件还包括一阻尼组件,设置于杆件的第二端,通过阻尼组件提供对第二部件的夹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为一显示模块,且第二部件为一键盘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座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第一部件枢接于前端,且第二部件枢接于后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动作组件还包括一弹性组件,用以提供杆件相对于基座旋转后的复位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的旋转方向与杆件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沿着侧面旋转的方向相同。
通过本发明的设计,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部件朝基座旋转盖合时,第一部件会随着第二部件的旋转而被驱动,离开原本所在位置而朝向基座下方产生旋转位移。因此,位移后的第一部件可避免对第二部件造成结构上的干涉或摩擦而令彼此损伤,以保持第二部件相对于基座旋转动作的流畅度及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于开启状态的侧视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于开启状态的俯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时的侧视图;
图5B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夹角小于第一角度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部件旋转至闭合状态后的侧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部件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夹角等于第二角度时的侧视图;
图7B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部件旋转至闭合状态后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a:可携式电子装置 10、10a:基座
11:前端 12:后端
13、13a:侧面 131、131a:穿孔
20、20a:第一部件 30、30a:第二部件
40、40a:动作组件 41、41a:杆件
411、411a:第一端 412、412a:第二端
42、42a:双轴旋转模块 43、43a:弹性组件
44:阻尼组件 50、50a:第一枢接模块
51:主枢接件 511:第一凸轮
512:第二凸轮 52、52a:驱动件
521、521a:凸起部 53:转轴件
60、60a:第二枢接模块 θ:夹角
L:枢轴 L1:第一轴
L2:第二轴 P: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出多个实施例说明如下。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可为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计算机与其扩充底座的组合等,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也可以应用于具有类似掀盖式结构设计的其它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以下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加以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基座10、第一部件20、第二部件30、二动作组件40、二第一枢接模块50及二第二枢接模块60。基座10包括二侧面13、彼此相对的前端11及后端12。第一部件20通过二第一枢接模块50枢接于基座10的前端11,且第二部件30通过二第二枢接模块60枢接基座10的后端12,使得第一部件20及第二部件30能各自相对于基座10旋转。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座10可为装置的底座或主框架结构,第一部件20为一显示模块,而第二部件30为一键盘模块,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二动作组件40对称地设置于基座10的二侧面13,使得各侧面13对应设置有一个动作组件40。各动作组件40包括杆件41及双轴旋转模块42,杆件41包括第一端411及第二端412;双轴旋转模块42结合于杆件41的第一端411及第二端412之间,且双轴旋转模块42固定于基座10的侧面13。此处双轴旋转模块42为一可分别基于实质上相互垂直的二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模块。据此,杆件41能以双轴旋转模块42为支点,相对于基座10沿着不同平面产生旋转位移。
各动作组件40还包括弹性组件43,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回复力用以提供杆件41相对于基座10旋转后的复位功能。此处弹性组件43结合于双轴旋转模块42,以因应双轴旋转模块42的旋转操作。此外,其中各动作组件40还包括阻尼组件44。阻尼组件44设置于杆件41的第二端412,通过阻尼组件44提供对第二部件30的夹固效果。
二个第一枢接模块50分别设置于基座10的二侧。各第一枢接模块50包括主枢接件51、驱动件52及转轴件53。主枢接件51通过转轴件53枢接第一部件20,且主枢接件51的一端固定于基座10,其中主枢接件51可包括对应相同枢轴L(即转轴件53的轴心)的第一凸轮511及第二凸轮512;当第一部件20相对于基座10旋转至特定角度(例如大于90度)时,通过二凸轮相对设置的结构设计,可提供第一部件20保持在该特定角度的定位效果。由于前述针对二凸轮的相关设置属于常见枢接组件的定位功能设计,在此不多加赘述。
驱动件52包括凸起部521,且驱动件52也对应相同枢轴L,使得在第一部件20相对于基座10旋转过程中,驱动件52及其凸起部521也会随着转动。驱动件51的设置位置对应于动作组件40的杆件41的第一端411,以达到于一定旋转角度内利用驱动件51的旋转来带动杆件41的目的;而驱动件52本身也设计为一凸轮结构,而凸起部521设置于凸轮结构面对杆件41的第一端41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521设计为一个曲线状凸块,令凸起部521自驱动件52的外周缘向内延伸至接近中心部位。借此使得驱动件52旋转时,不但能带动杆件41旋转,并且随着驱动件52的旋转角度改变,能一并改变凸起部521接触杆件41的第一端411的部位,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4B。图3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第一部件20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4A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第一部件20于开启状态的侧视图;图4B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第一部件20于开启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3所示,动作组件40的杆件41能以双轴旋转模块42为支点,分别以实质上垂直于基座10的侧面13的一第一轴L1为旋转轴,来沿着侧面13相对于基座10旋转;并且以实质上垂直于第一平面P的第二轴L2为旋转轴,来沿着第一平面P旋转相对于基座10旋转。此处第一平面P为实质上垂直于该侧面13且通过双轴旋转模块42的一平面。
如图3及图4A所示,当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处于开启状态下,第一部件20与基座10之间形成一夹角θ,此时夹角θ呈一适当角度,可供使用者对第一部件20或/及第二部件30进行对应输入操作,并通过第一部件20显示影像数据,以便用户观看。举例来说,此时夹角θ所在的角度区间约介于70度至180度之间,而较佳的适当角度则约介于90度至120度之间,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又如图4A及图4B所示,当第一部件20相对于基座10于前述角度区间内旋转时,驱动件52的凸起部521尚未接触到动作组件40的杆件41;也就是说,在此状态下驱动件52不会对杆件41产生任何对应的连动操作,使得杆件41保持在初始位置。
请一并参考图5A及图5B。图5A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第一部件20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20与第二部件30的夹角θ小于第一角度时的侧视图;图5B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第一部件20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20与第二部件30的夹角θ小于第一角度时的俯视图。如图5A及图5B所示,当使用者想要将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第一部件20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时,需要将第一部件20自图5A的开启状态以第一枢接模块50为支点,以图中箭头方向相对于基座10旋转,以使得第一部件20最后能迭合于基座10及第二部件30上而呈闭合状态。
在第一部件20相对于基座10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枢接模块50的转轴件53与第一部件20相连接,因此第一部件20旋转时会一并带动驱动件52旋转,进而改变驱动件52的凸起部521相对于杆件41的第一端411的位置。而当第一部件20相对于基座10旋转,使得第一部件20与基座10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呈一第一角度时,驱动件52的凸起部521(接近驱动件52的外周缘的部位)开始接触到杆件41的第一端411,并朝图5B中的箭头方向(即实质上垂直基座10的侧面13且远离基座10的方向)推抵第一端4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此时夹角θ所对应的第一角度约介于60度至80度之间,而较佳的第一角度则约为70度,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被推抵的杆件41会以第二轴L2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使得杆件41的第二端412朝接近基座10的侧面13的方向移动,并且穿过位于侧面13的穿孔131,直到第二端412接触夹固第二部件30;而第二部件30受到夹固的位置远离其枢接第二枢接模块60的一端。其中杆件41的第一端411被推抵的移动距离不小于杆件41的第二端412与第二部件30之间的距离。据此,使得杆件41的第一端411被驱动件52的凸起部521推抵后,杆件41的第二端412能够紧密地压抵住第二部件30。
由于动作组件40于杆件41的第二端412设置有阻尼组件44,使得第二端412接触第二部件30时通过阻尼组件44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更能提供第二端412紧密地压抵住第二部件30的效果。而本发明于基座10对称的二个侧面13均设置动作组件40,使得于第一部件20于旋转过程中其与基座10的夹角θ小于第一角度时,即直接通过基座10二侧的动作组件40的杆件41各别夹固住第二部件30。
请一并参考图5A至图6。图6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第一部件20旋转至闭合状态后的侧视图。当第一部件20自图5A的状态下继续朝基座10旋转,而使得第一部件20与基座10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小于第一角度时,通过驱动件52的凸起部521持续推抵并顶住杆件41的第一端411,使得杆件41的第一端411会随着驱动件52以第一轴L1为旋转轴沿着侧面13进行旋转,而杆件41的第二端412则朝向基座10的下方移动。此时第一部件20的旋转方向与杆件41沿着侧面13旋转的方向相同。此外驱动件52的凸起部521在设计上具有足够长度,使得第一部件20于特定的旋转动作角度内,通过驱动件52持续接触并推抵杆件41的第一端411。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2的凸起部521能提供第一部件20于第一角度至0度之间,保持凸起部521接触并推抵杆件41的第一端411的状态,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由于第二部件30受到二侧的杆件41的第二端412所夹固,因此第二部件30也会被旋转中的杆件41带动,而以第二枢接模块60为支点相对于基座10旋转,使得第二部件30远离第二枢接模块60的另一端朝向基座10下方移动;最后于第一部件20旋转至闭合状态后,即呈现如图6所示的型态。
据此,在第一部件20自开启状态相对于基座10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枢接模块50与二动作组件40之间的连动操作,进而带动第二部件30中远离第二枢接模块60的一端朝基座10下方移动,以避免第二部件30对第一部件20的旋转操作造成干涉或二者之间产生摩擦。
请一并参考图7A至图7B。图7A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a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部件20a自开启状态旋转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第一部件20a与第二部件30a的夹角θ等于第二角度时的侧视图;图7B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a的第二实施例于第一部件20a旋转至闭合状态后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7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枢接模块50a的驱动件52a设计,以减少驱动件52a的凸起部521a接触并推抵动作组件40a的杆件41a的第一端411a的旋转动作角度。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似,在旋转第一部件20a使其与基座10a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小于第一角度后,驱动件52a的凸起部521a会持续接触并推抵杆件41a的第一端411a。然而,当第一部件20a继续朝基座10a旋转,使得第一部件20a与基座10a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呈一第二角度时,驱动件52a的凸起部521a随着旋转位移而开始逐渐解除对杆件41a的第一端411a的推抵状态;而杆件41a的第一端411a不再受外力推抵后,杆件41a以双轴旋转模块42a为支点并通过弹性组件43a先回复原位,因此也解除穿过位于侧面13a的穿孔131a的杆件41a的第二端412a对第二部件30a的夹固状态,如图7B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此时夹角θ所对应的第二角度大于0度而小于第一角度,而较佳的第二角度则约介于0度至20度之间,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此时,虽然各杆件41a已解除对第二部件30a的夹固状态,但第二部件30a会受到接近基座10a或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第一部件20a阻挡,而仍保持朝基座10a下方的位移。直到第一部件20a自闭合状态朝反向旋转至一定角度后,第二部件30a不再受外力压迫,才会通过第二枢接模块60a内部设置的另一弹性组件回复原位。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一基座,包括相对的二侧面;
一第一部件,通过二第一枢接模块枢接该基座,其中各该第一枢接模块包括一驱动件;
一第二部件,枢接于该基座;以及
二动作组件,分别设置于该基座的该二侧面,且各该动作组件包括一杆件及一双轴旋转模块,该杆件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双轴旋转模块结合于该杆件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之间,且该双轴旋转模块固定于该侧面,使得该杆件以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能够相对于基座沿着该侧面及实质上垂直该侧面的一第一平面旋转,且该第一端对应该驱动件的设置位置;
于该第一部件自一开启状态相对于该基座旋转呈一闭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各该第一枢接模块的该驱动件推抵各该杆件的该第一端,使得各该杆件沿着该第一平面旋转并以该第二端夹固该第二部件,并通过各该驱动件带动各该杆件沿着该侧面旋转,以使该第二部件朝该基座的下方产生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为一凸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包括一凸起部,该凸起部设置于该凸轮结构面对该杆件的该第一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部件自该开启状态相对于该基座旋转至该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当该第一部件与该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呈一第一角度时,各该驱动件开始推抵各该杆件的该第一端,以使各该杆件的该第二端夹固该第二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部件自该开启状态相对于该基座旋转至该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当该第一部件与该基座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小于一第二角度时,各该驱动件解除对各该杆件的该第一端的推抵状态,以使各该杆件的该第二端解除该第二部件的夹固状态;且该第二角度小于该第一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动作组件还包括一阻尼组件,设置于该杆件的该第二端,通过该阻尼组件提供对该第二部件的夹固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件为一显示模块,且该第二部件为一键盘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彼此相对的一前端及一后端,该第一部件枢接于该前端,且该第二部件枢接于该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动作组件还包括一弹性组件,用以提供该杆件相对于该基座旋转后的复位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部件自该开启状态相对于该基座旋转至该闭合状态的过程中,该第一部件的旋转方向与该杆件以该双轴旋转模块为支点沿着该侧面旋转的方向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6302.9A CN104653593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76302.9A CN104653593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53593A CN104653593A (zh) | 2015-05-27 |
CN104653593B true CN104653593B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324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76302.9A Active CN104653593B (zh) | 2013-11-18 | 2013-11-18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535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05931B (zh) * | 2016-07-11 | 2019-08-06 | 德达金属有限公司 | 连杆式翻掀机构 |
TWI652414B (zh) * | 2016-11-03 | 2019-03-0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樞軸模組及組裝方法 |
CN108255234B (zh) * | 2016-12-28 | 2021-06-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TWI699154B (zh) * | 2017-11-29 | 2020-07-1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TWI730809B (zh) * | 2020-06-12 | 2021-06-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CN114661092B (zh) * | 2022-03-11 | 2023-12-08 |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 连接装置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4877A (zh) * | 2009-09-01 | 2010-01-27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笔记本的转轴结构 |
CN201556125U (zh) * | 2009-11-20 | 2010-08-18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扩充底座 |
TW201306069A (zh) * | 2011-07-29 | 2013-02-01 | Wistron Corp | 用來升降鍵盤的鍵盤升降機構以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36621A (ja) * | 2002-05-22 | 2003-11-28 | Casio Comput Co Ltd | 電子機器 |
-
2013
- 2013-11-18 CN CN201310576302.9A patent/CN1046535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4877A (zh) * | 2009-09-01 | 2010-01-27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笔记本的转轴结构 |
CN201556125U (zh) * | 2009-11-20 | 2010-08-18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扩充底座 |
TW201306069A (zh) * | 2011-07-29 | 2013-02-01 | Wistron Corp | 用來升降鍵盤的鍵盤升降機構以及其可攜式電子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53593A (zh) | 2015-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53593B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3593016B (zh) | 可携式电脑 | |
TWI549594B (zh) | 轉軸結構 | |
CN104216471B (zh) | 具有可升降按键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
TWI669593B (zh) |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 |
CN103573798B (zh) | 电子装置及其铰链结构 | |
TWI522780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103967924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枢纽模块 | |
TWI683206B (zh) | 電子裝置 | |
CN111968501B (zh) | 可挠式电子装置 | |
TW201508445A (zh) | 擴充基座模組及其可攜式電子系統 | |
CN108021185A (zh) |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 |
CN102999101B (zh) | 具有支撑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4635856B (zh) | 电子装置 | |
CN203232357U (zh) | 电子组件 | |
CN203350779U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支撑模块 | |
CN203414882U (zh) | 电子设备 | |
CN202548720U (zh) | 滑盖结构 | |
CN203276114U (zh) | 具有移动键盘模块的电子装置 | |
CN105650105B (zh) | 转轴结构 | |
CN201845273U (zh) | 笔记本电脑及枢转机构 | |
TWM467287U (zh) | 電子裝置及其固定機構 | |
CN203585058U (zh) | 短行程枢纽器及其定位装置 | |
CN102022421B (zh) | 转轴角度定位装置及具有该定位装置的开盖式电子装置 | |
CN102622045B (zh) | 操作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