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9642A -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39642A CN104639642A CN201510073028.2A CN201510073028A CN104639642A CN 104639642 A CN104639642 A CN 104639642A CN 201510073028 A CN201510073028 A CN 201510073028A CN 104639642 A CN104639642 A CN 1046396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communic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 unit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该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多个具有移动通信载荷的通信卫星、一地面数据中心和多个地面用户终端,所述地面用户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和至少一个广播终端;所述移动通信载荷在所述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开机或者复位后采用缺省设置分配无线信道和使用无线信道;所述移动通信载荷采集用于优化无线信道分配和使用的有用信息;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获得信道分配结果;以及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所述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低轨道卫星星座是十几颗至几十颗低轨道运行的小型卫星,分若干个轨道,每轨道若干颗卫星,在若干个轨道面绕地球旋转,且相邻两个轨道面在经度上具有相等的距离。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作为移动通信中继站,这好比把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安装在卫星上,对地面形成无线蜂窝覆盖,把整个地球表面都覆盖在内,可提供电话、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应用向互联网变迁,因此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也称作空间互联网。
在移动通信中,多个用户采用提前定义好的技术方法接入信道共享同一通信资源,这种技术称作多址技术,也称作接入技术。常见的多址技术包括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在现代通信系统中,通常将这几种多址技术混合使用,即先用频分多址的方式将可用频率资源分配为多个频道,然后在同一个频道内,多个终端又采用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接入。从通信架构看,最广泛使用的是有中心的星形通信架构,即多个移动通信终端总是与中心节点通信,这个中心通信节点称作基站,通信链路被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是移动通信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下行链路是基站到移动通信终端的通信链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多址技术,都要解决信道分配问题,以保证:(1)多个终端都在恰当时间点发送数据给基站,从而充分的利用上行链路,并将相互间的通信干扰降到最低甚至彻底消除;(2)充分的利用下行链路将数据发送或者广播给终端。
在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相当于是一个放到轨道上的基站,其覆盖范围大,且覆盖范围会随着卫星运动而迅速移动。比如位于800公里轨道的低轨道移动通信/互联网卫星,其覆盖范围为2400公里,运行速度为7.5公里每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优化信道资源分配和使用,就成为一个既不同于传统地面移动通信,又不影响卫星无线资源使用效率的关键问题。
另外,在时分多址的通信系统里,人们通常将可用通信时间分为多个时隙,每一个时隙就是一个信道。在频分多址的通信系统里,人们将可用的频率分成多份,每一份就是一个信道。在码分多址的系统中,人们通过不同的扩频码来区分不同的用户,每一个扩频码就是一个信道。在实际系统中,通常频分、码分和时分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使用,所述的信道资源就变成了由时间、频率和扩频码所代表的三维空间中的不同形状的“三维块儿”。恰当的使用和分配无线信道是移动通信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基本的空间移动通信系统是由多个通信卫星尤其是低轨通信卫星和地面用户终端构成的通信网络。为了支持广播业务,还需要一个地面数据中心生成广播业务数据并上传到卫星,让卫星广播给用户。
这种空间移动通信系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不同之处包括:
(1)移动通信基站与用户的运动关系不同。在空间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和卫星之间的空间关系一直处于快速的变化之中,相比于卫星的运动速度和尺度,可以认为用户是基本不动的,而天上的卫星所携带的移动通信载荷(即卫星移动通信基站)在快速运动,这与地面移动通信的情形恰好相反。
(2)从基站角度看用户的分布不一样。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分布在基站看来是连成片的。在空间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的通信业务在覆盖的地面区域中,用户往往是稀疏分布的;而单向业务的用户,如广播地面用户,在通信卫星看来是分簇的。因此,卫星的移动通信载荷是多波束的,以适应这种稀疏和分簇的需要。从用途角度看,所述波束可分为广播波束和通信波束,一个卫星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每一个波束的覆盖范围也不同。通信波束是点波束,对用户凝视;广播波束是面波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周期性扫描,每一次扫描覆盖星下的特定区域。
空间互联网支持的业务包括双向业务如语音和数据,以及单向业务如广播。然而,卫星的能力有限,如何在最少的人为干预下,根据运行时变化的业务需求,动态地分配和使用无线信道,利用卫星有限的能力对用户进行按需服务,实现最大的服务价值,这是业界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利用卫星有限的能力对用户进行按需服务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该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多个具有移动通信载荷的通信卫星、一地面数据中心和多个地面用户终端,所述地面用户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和至少一个广播终端;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在所述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开机或者复位后采用缺省设置分配无线信道和使用无线信道;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采集用于优化无线信道分配和使用的有用信息;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获得信道分配结果,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通信卫星具有一电池电量,根据该通信卫星的电池电量设定允许的信道类型;根据所述允许的信道类型和所述电池电量以外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以及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所述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
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多个具有移动通信载荷的通信卫星、一地面数据中心和多个地面用户终端,所述通信卫星与地面数据中心、地面用户终端均通过无线链路连接,所述移动通信载荷由一信道分配单元、一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一通信基带解调单元、一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和一存储单元组成;所述信道分配单元的输入与存储单元连接,输出与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连接;所述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的输入与信道分配单元和存储单元连接,输出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连接;所述通信基带解调单元的输入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连接,输出与存储单元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充分利用时空基准,根据通信卫星和用户运行时的演化状态来动态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信道资源,灵巧地控制所述通信卫星的移动通信载荷的无线电波束,实现按需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通信卫星的移动通信载荷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按照缺省设置分配的无线信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电量设定允许的信道类型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允许的信道类型和电池电量以外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的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 10 |
通信卫星 | 12 |
地面数据中心 | 14 |
地面用户终端 | 16 |
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 | 160 |
一般通信终端 | 162 |
广播终端 | 164 |
点波束 | 170 |
面波束 | 172 |
覆盖区域 | 174 |
移动通信载荷 | 180 |
信道分配单元 | 182 |
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 | 184 |
通信基带解调单元 | 186 |
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 | 188 |
存储单元 | 190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10,包括多个通信卫星12、一个地面数据中心14和多个地面用户终端16,所述地面用户终端16包括至少一个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160、至少一个一般通信终端162和至少一个广播终端164。所述通信卫星12、地面数据中心14和地面用户终端16的连接关系为:具有移动通信载荷180的通信卫星12与地面用户终端16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具有移动通信载荷180的通信卫星12与地面数据中心14通过无线链路连接。所述无线链路可以是馈电链路,也可以是其它链路。所述地面数据中心14的功能是:生成广播业务数据,并将该广播业务数据上传给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所述通信卫星12的功能是: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在开机或者复位后采用缺省设置分配和使用无线信道,之后不断采集能够用于优化无线信道分配和使用的有用信息,并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和使用信道。所述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160和一般通信终端162分别与通信卫星12实现双向通信,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160向通信卫星12发送通信信道预留信息,广播终端164接收通信卫星12广播。
所述通信卫星12优选为低轨道通信卫星12,且该通信卫星12具有移动通信载荷180。所述地面数据中心14位于地面信关站,也可以位于地面测控站。所述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具有多个无线信道资源,该无线信道资源包括通信业务信道、广播业务信道和下行接入信道。
所述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能够发射多个无线波束,该多个无线波束包括多个点波束170和多个面波束172,可以覆盖不同的区域。具体地,点波束170只覆盖单个用户,该点波束170对应的信道为通信业务信道;面波束172覆盖多个用户,该面波束172对应的信道为广播业务信道和下行接入信道。以图1为例,所述通信卫星12形成了5个波束,包括4个点波束170和1个面波束172。所述点波束170的覆盖区域174内有一个一般通信终端162,即有1个用户。所述面波束172的覆盖区域174内有4个广播终端164,即有4个用户。所述通信卫星12与地面用户终端16,如一般通信终端162通过卫星无线链路连接,所述通信卫星12与地面数据中心14也通过卫星无线链路连接。
所述广播业务信道和下行接入信道都是下行信道。广播业务信道的服务对象是一般广播业务接收用户,用于向一般广播接收用户分发一般广播业务数据。下行接入信道的服务对象是潜在的地面通信用户,该潜在的地面通信用户要想与卫星通信,首先在下行接入信道的无线电波束中获得卫星的轨道信息以及通信时隙信息,才能尝试接入通信信道中的上行通信信道实现建立与卫星的初始联系,然后再建立双向通信。所述下行接入信道是一种广播信道,广播的内容包括通信业务信道的分配信息、卫星的轨道信息和时间信息等。
请参见图2,所述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由信道分配单元182、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184、通信基带解调单元186、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188和存储单元190组成。所述信道分配单元182的输入与存储单元190连接,信道分配单元182的输出与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184连接。所述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184的输入与信道分配单元182和存储单元190连接,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184的输出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188连接。所述通信基带解调单元186的输入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188连接,通信基带解调单元186的输出与存储单元190连接。
所述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的工作过程是:信道分配单元182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获得信道分配结果,将信道分配结果输出到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184;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184根据所述的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将来自存储单元190的待发送数据调制为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188 能够使用的波形,通知无线电波束按照信道使用方法控制无线电波束的定向;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188实现无线电波束的收发和波束的定向;通信基带解调单元186输入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188连接,完成数据解调,并将接收的广播业务数据单元存储到存储单元190。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10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即所述地面数据中心14、通信卫星12和地面用户终端16共同实现该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请参见图3,所述基于时空基准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在开机或者复位后采用缺省设置分配无线信道和使用无线信道;
S2,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采集能够用于优化无线信道分配和使用的有用信息;
S3,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获得信道分配结果;以及
S4,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根据所述的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
步骤S1中,通信卫星12的移动通信载荷180采用缺省设置分配无线信道和使用无线信道的具体方法为:请参见图4,将无线信道按时间轴划分为多个连续的超帧,每一个超帧包括M个下行接入信道、N个广播业务信道和K个通信信道,所述M个下行接入信道分别对应卫星无线波束的M个不同的覆盖区域174,在下行接入信道里,卫星无线波束均匀扫描这M个不同的覆盖区域174,具体的扫描方法可以是卫星固定波束扫描,也可以是地面凝视波束扫描,对于用户来讲,二者没有区别;在开机伊始,N个广播业务信道和K个通信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所述按照时间轴对无线信道切分的信道分配方法对于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的系统都适用。
步骤S2中,所述能够用于优化无线信道分配和使用的有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当前时间和卫星所处的位置,这是基本的时空基准。
(2)卫星的电池电量。对于通信卫星12来说,移动通信载荷180往往是最大的电能消耗载荷,移动通信载荷180在用电时需要考虑电池的特征,恰当的使用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
(3)通信用户上一次与移动通信载荷180通信时的地面位置。这些信息用来估计卫星哪些无线波束覆盖区域174最有可能有新的通信用户接入。
(4)地面数据中心14上传给卫星的广播业务数据单元,这是待广播的数据。所述广播业务数据单元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唯一标识、数据标题、数据内容、数据待广播的地理区域和数据有效时间。所述数据有效时间是指从开始广播该数据到结束广播该数据,广播业务数据单元对应的这一时间段。
(5)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160的通信信道预留信息。所述通信信道预留信息包括用户位置、通信起始时刻、通信时长、通信信道识别号、接入仰角。
步骤S3中,所述移动通信载荷180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基本的方法是移动通信载荷180根据步骤2中所述有用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而进行分配。其中,电池电量是最重要的信息。根据不同的电池电量,可以用来划分哪些信道是允许的,哪些信道是不允许的。优先考虑电池电量进行的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1,根据电池电量设定允许的信道类型;
S312,根据所述允许的信道类型和电池电量以外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
请参见图5,根据电池电量设定允许的信道类型的基本方法是门限法。
具体地,设定门限1、门限2、门限3,且假定门限1<门限2<门限3;当电池电量小于门限1时,不分配任何信道,并关闭所有射频通道;
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门限1且小于门限2时,允许下行接入信道和最多不超过默认数量的通信信道,且关闭所有广播业务信道;
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门限2且小于门限3时,允许下行接入信道、最多超过默认数量的通信信道、最多不超过默认数量的广播业务信道;
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门限3时,允许通信信道、下行接入信道和超过默认数量的广播业务信道。
所述门限1、门限2和门限3的具体值是一个设计参数,与电池数量、电池容量和通信载荷的功率特性有关。
请参见图6,根据所述允许的信道类型和电池电量以外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21,根据呼叫接入接纳控制算法,确定是否接纳新增通信用户,并为新接纳的通信用户分配通信信道;
S322,依据地面位置固定用户的通信信道预留信息,为地面位置固定用户分配通信信道;
S323,分配下行接入信道,该下行接入信道的数量为可用信道的数量和下行接入信道的数量中较小的一个;以及
S324,若允许的广播业务信道数不为零,则分配广播业务信道,该广播业务信道数量为剩余可用信道的数量和允许的广播业务信道的数量中较小的一个。
步骤S321中,所述呼叫接入接纳控制算法有很多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综合考虑电池电量和动态信道分配的需求,公开一种呼叫接入接纳控制算法,该呼叫接入接纳控制算法具体为:
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所述门限1且小于门限2,且新增通信用户加入后总通信信道数小于等于所述K个通信信道时,则接纳新增用户;当新增通信用户加入后总通信信道数小于等于K+M+N个通信信道时,接纳新增用户;否则不接纳新增通信用户。
对于新接纳的用户,需要为其分配通信信道。为新接纳的通信用户分配通信信道的具体方法为:每当新增一个通信用户,需要分配新的通信信道时,首先使用空闲信道,空闲信道不够用时抢占广播业务信道,广播业务信道不够用时抢占下行接入信道,直到所有的信道都成为通信信道。这种信道分配方法中,通信业务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它可以占用广播业务信道和下行接入信道,当所有的信道都成为通信信道之后,新的用户就无法接入了,除非有通信用户离开。
步骤S4中,所述移动通信载荷180根据所述的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该信道的使用方法主要涉及移动通信载荷180智能天线的波束的指向调整和覆盖区域174的调整。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180根据所述的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的方法为:
(1)在所分配的通信信道中,移动通信载荷180通过智能天线控制无线电波束实现对用户的凝视以完成通信。
(2)在所分配的下行接入信道中,移动通信载荷180根据地面用户的分布调整下行接入信道的波束覆盖区域174的权重。在下行接入信道时间里,移动通信载荷180按照所述权重优先扫描权重大的覆盖区域174,并携带依据地面位置固定用户的通信信道预留信息,为地面位置固定用户分配上行通信信道信息,当然也包括已经接纳其它通信用户的通信信道分配信息。
根据地面用户的分布调整下行接入信道波束覆盖区域174的权重的一个具体方法为:根据过去一段时期内的通信用户上一次与移动通信载荷180通信时的地面位置,统计目标下行接入信道目标覆盖区域174的通信用户人数,即当前目标覆盖区域174的权重。这种计算权重的方法认为过去一段历史时间内接入用户多的区域未来接入用户也多。扫描权重大的覆盖区域174的方法为对准目标区域进行波束凝视。在卫星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卫星实现对地面某一区域进行波束凝视的方法是使用星载的智能天线,每隔一个很短的时间,一般为1ms或者10ms调整一次波束方向。在10ms时间内,卫星运动了7.5米左右,地面波束172也向前运动了7.5米,经过波束方向调整,地面波束172又被调整向反方向移动7.5米,从而在用户看来,卫星波束对自己是凝视的。
(3)在所分配的广播业务信道中,将待广播的广播业务数据单元映射到广播业务信道,采用面波束172凝视广播业务数据单元的地理区域中心进行广播。
本发明提供的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具有如下优点:第一、该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充分利用时空基准,根据通信卫星和用户运行时的演化状态来动态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信道资源,灵巧地控制所述通信卫星的移动通信载荷的无线电波束,实现按需服务;第二、通过空间互联网的动态信道分配的方法,实现了通信广播业务的协同与融合。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该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多个具有移动通信载荷的通信卫星、一地面数据中心和多个地面用户终端,所述地面用户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和至少一个广播终端;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在所述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开机或者复位后采用缺省设置分配无线信道和使用无线信道;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采集用于优化无线信道分配和使用的有用信息;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获得信道分配结果,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采集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通信卫星具有一电池电量,根据该通信卫星的电池电量设定允许的信道类型;根据所述允许的信道类型和所述电池电量以外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以及
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所述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缺省设置分配无线信道和使用无线信道的方法是:将无线信道按时间轴划分为多个连续的超帧,每一个超帧包括多个下行接入信道、多个广播业务信道和多个通信信道,所述移动通信载荷发射多个无线波束,该多个无线波束覆盖不同的区域,所述多个下行接入信道分别对应所述无线波束所覆盖的区域,在下行接入信道里,所述无线波束扫描无线波束所覆盖的区域,且在开机时所述多个广播业务信道和多个通信信道均处于空闲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优化无线信道分配和使用的有用信息包括:当前时间和所述通信卫星所处的位置、所述通信卫星的电池电量、通信用户上一次与所述移动通信载荷通信时的地面位置、地面数据中心上传给所述通信卫星的广播业务数据单元,以及所述地面位置固定数据终端的通信信道预留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通信卫星的电池电量设定允许的信道类型的方法为:设定门限1、门限2、门限3,且门限1<门限2<门限3;当电池电量小于门限1时,不分配任何信道;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门限1且小于门限2时,允许所述下行接入信道和最多不超过默认数量的通信信道,且关闭所有广播业务信道;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门限2且小于门限3时,允许下行接入信道、最多超过默认数量的通信信道、最多不超过默认数量的广播业务信道;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门限3时,允许通信信道、下行接入信道和超过默认数量的广播业务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允许的信道类型和电池电量以外的有用信息分配信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一呼叫接入接纳控制算法,确定是否接纳新增通信用户,并为新接纳的通信用户分配通信信道;
依据地面位置固定用户的通信信道预留信息,为地面位置固定用户分配通信信道;
分配下行接入信道,该下行接入信道的数量为可用信道的数量和下行接入信道的数量中较小的一个;以及
若允许的广播业务信道数不为零,则分配广播业务信道,该广播业务信道数量为剩余可用信道的数量和允许的广播业务信道的数量中较小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接入接纳控制算法为:当电池电量大于等于所述门限1且小于门限2,且新增通信用户加入后,总通信信道数小于等于所述通信信道数时,则接纳新增通信用户;否则不接纳新增通信用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接纳的新增通信用户分配通信信道的方法为:每新增一个通信用户,需要分配新的通信信道时,首先使用空闲信道,空闲信道不够用时抢占广播业务信道,广播业务信道不够用时抢占下行接入信道,直到所有的信道都成为通信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所述信道分配结果使用信道的方法为:在所分配的通信信道中,所述移动通信载荷通过一智能天线控制所述无线电波束实现对用户的凝视以完成通信;在所分配的下行接入信道中,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根据地面用户的分布调整下行接入信道的波束覆盖区域的权重,所述移动通信载荷按照权重优先扫描权重大的覆盖区域,并携带依据地面位置固定用户的通信信道预留信息为地面位置固定用户分配上行通信信道信息;在所分配的广播业务信道中,将待广播的广播业务数据单元映射到广播业务信道,采用面波束凝视广播业务数据单元的地理区域中心进行广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卫星的移动通信载荷由一信道分配单元、一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一通信基带解调单元、一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和一存储单元组成;所述信道分配单元的输入与存储单元连接,输出与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连接;所述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的输入与信道分配单元和存储单元连接,输出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连接;所述通信基带解调单元的输入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连接,输出与存储单元连接。
10.一种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多个具有移动通信载荷的通信卫星、一地面数据中心和多个地面用户终端,所述通信卫星与地面数据中心、地面用户终端均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载荷由一信道分配单元、一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一通信基带解调单元、一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和一存储单元组成;所述信道分配单元的输入与存储单元连接,输出与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连接;所述信道使用与通信调制单元的输入与信道分配单元和存储单元连接,输出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连接;所述通信基带解调单元的输入与无线电波束收发单元连接,输出与存储单元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73028.2A CN104639642B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73028.2A CN104639642B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39642A true CN104639642A (zh) | 2015-05-20 |
CN104639642B CN104639642B (zh) | 2018-08-28 |
Family
ID=5321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730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9642B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39642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0221A (zh) * | 2017-04-04 | 2020-03-06 | 泰勒斯公司 | 用于IoT服务的空间通信方法及相应的空间电信系统 |
CN110933649A (zh) * | 2019-11-15 | 2020-03-27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窄带物联网中数据发送方法 |
CN111352399A (zh) * | 2020-03-12 | 2020-06-30 | 沈寿娟 | 物联网智能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中心 |
US10727949B2 (en) | 2018-10-12 | 2020-07-28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altitude radio/optical hybrid platform |
CN111611070A (zh) * | 2020-04-10 | 2020-09-01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一种动态互联资源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362802A (zh) * | 2020-10-12 | 2022-04-1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72303A1 (en) * | 1995-06-06 | 1996-12-07 | Robert A. Wiedeman | Multiple satellite repeater capacity loading with multiple spread spectrum gateway antennas |
CN1153444A (zh) * | 1995-12-29 | 1997-07-02 | 陈卫斌 | 个人通信系统 |
EP0506400B1 (en) * | 1991-03-27 | 1997-12-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
CN101795152A (zh) * | 2010-01-15 | 2010-08-04 | 清华大学 | 前向链路基于sc-ofdma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
-
2015
- 2015-02-12 CN CN201510073028.2A patent/CN1046396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06400B1 (en) * | 1991-03-27 | 1997-12-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
CA2172303A1 (en) * | 1995-06-06 | 1996-12-07 | Robert A. Wiedeman | Multiple satellite repeater capacity loading with multiple spread spectrum gateway antennas |
CN1153444A (zh) * | 1995-12-29 | 1997-07-02 | 陈卫斌 | 个人通信系统 |
CN101795152A (zh) * | 2010-01-15 | 2010-08-04 | 清华大学 | 前向链路基于sc-ofdma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0221A (zh) * | 2017-04-04 | 2020-03-06 | 泰勒斯公司 | 用于IoT服务的空间通信方法及相应的空间电信系统 |
CN110870221B (zh) * | 2017-04-04 | 2022-05-24 | 泰勒斯公司 | 空间通信方法、系统、集成电信系统、终端和接入模块 |
US10727949B2 (en) | 2018-10-12 | 2020-07-28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altitude radio/optical hybrid platform |
US11012157B2 (en) | 2018-10-12 | 2021-05-18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altitude radio/optical hybrid platform |
CN110933649A (zh) * | 2019-11-15 | 2020-03-27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窄带物联网中数据发送方法 |
CN110933649B (zh) * | 2019-11-15 | 2021-05-11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窄带物联网中数据发送方法 |
CN111352399A (zh) * | 2020-03-12 | 2020-06-30 | 沈寿娟 | 物联网智能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中心 |
CN112367393A (zh) * | 2020-03-12 | 2021-02-12 | 沈寿娟 | 一种物联网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及控制中心 |
CN112367393B (zh) * | 2020-03-12 | 2022-01-18 | 西安商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及控制中心 |
CN111611070A (zh) * | 2020-04-10 | 2020-09-01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一种动态互联资源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611070B (zh) * | 2020-04-10 | 2023-05-09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一种动态互联资源的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362802A (zh) * | 2020-10-12 | 2022-04-1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39642B (zh) | 2018-08-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39642B (zh) | 空间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 | |
RU2197791C2 (ru) |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планирование каналов управл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ах с адаптивным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м каналов | |
US2022000720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 |
US8942757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s dynamic cluster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 |
KR102208117B1 (ko) | 무선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US9917669B2 (en) | Access poi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 |
EP2710845B1 (en) | Static terminals | |
CN101039280B (zh) | 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请求和分配上行带宽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297584B (zh) | Td-cdma(umts tdd)中的快速蜂窝小区选择 | |
US9294960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operative resource scheduling an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 |
CN103314619A (zh) | 回程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577940B (zh) |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用户设备调度方法 | |
CN107708067B (zh) | 基于用户位置信息的Wi-Fi和Li-Fi异构网络负载均衡方法 | |
CN110505696A (zh) | 一种波束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Patra et al. | Distributed allocation and dynamic reassignment of channels in UAV networks for wireless coverage | |
KR101382616B1 (ko) | 다중 빔 위성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트래픽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03108391A (zh) | 一种分配标识的方法及装置 | |
EP4383937A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 |
US10313983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power setting method | |
WO2010051828A1 (en) | Relayed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10352622A1 (en) |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beamformed signa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Diao et al. | A Muti-beam Placement Optimization Scheme in LEO Beam Hopping Satellite Systems | |
CN102244934B (zh) | Vamos系统中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及资源分配装置 | |
EP2306779A1 (en) | Power allocation | |
Wu et al. | Load-and mobility-aware cooperative content delivery in sag integrated vehicular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