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9630A - 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39630A CN104639630A CN201510052908.1A CN201510052908A CN104639630A CN 104639630 A CN104639630 A CN 104639630A CN 201510052908 A CN201510052908 A CN 201510052908A CN 104639630 A CN104639630 A CN 1046396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zone
- peer zone
- member device
- pe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交换设备将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N个发起设备,以及所述目标设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中,并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作为备成员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作为普通成员设备;该交换设备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并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存储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装置,能够提高SAN网络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端到端区域(Peer Zone)典型应用场景中,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协议规定的Peer Zone只包含一个主(Principal)成员设备,因此,为了防止主成员设备向目标设备同步数据失败,在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Network,SAN)中的交换设备上至少需配置2个Peer Zone,每个Peer Zone之中各包含一个作为主成员设备的发起设备,各主成员设备对应的目标设备相同,即各Peer Zone中的目标设备相同;各Peer Zone分别进行数据同步。
从实际应用来说,只需其中的一个Peer Zone进行数据同步即可,但是在目前实现中,不同Peer Zone的数据都是平等同步的,这样复杂的配置,以及相关数据的同步,都会导致SAN网络的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以解决PeerZone配置复杂,导致的SAN网络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端到端区域Peer Zone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中的任一交换设备上,该方法包括:
该交换设备将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N个发起设备,以及所述目标设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中,并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作为备成员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作为普通成员设备,其中,N大于1;
该交换设备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并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存储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该扩散报文中携带该Peer Zone的N-1个备成员设备的标识。
一种端到端区域Peer Zone数据同步装置,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中的任一交换设备中,该装置包括:配置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将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N个发起设备,以及所述目标设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中,并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作为备成员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作为普通成员设备,其中,N大于1;并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配置单元生效的配置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存储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该扩散报文中携带该Peer Zone的N-1个备成员设备的标识。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将对应相同的目标设备的发起设备配置为一个Peer Zone,将其中一个发起设备配置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配置为备成员设备,仅针对该Peer Zone同步数据,简化了Peer Zone配置,从而提高了SAN网络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Peer Zone数据同步流程示意图;
图2为Peer Zone典型场景网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扩散报文中的Peer Zone属性字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角色切换命令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Peer Zone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中的任一交换设备上,在FC协议定义的Peer Zone体系基础上,在Peer Zone中新增备成员设备角色,以改善SAN网络中的Peer Zone的运行机制,简化用户配置的复杂度,提高整个SAN网络的传输效率。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Peer Zone数据同步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交换设备将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N个发起设备,以及所述目标设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中,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作为备成员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作为普通成员设备。
本步骤中的N大于1,即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发起设备至少为2个。
参见图2,图2为Peer Zone典型场景网络示意图。图2中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的2个发起设备(发起设备1和发起设备2)分别为服务器上的网卡1和网卡2。各设备的标识全局唯一,发起设备1的标识为1,发起设备2的标识为2,目标设备1的标识为3,目标设备2的标识为4,目标设备3的标识为5,假设主成员设备提供的端口号为8。
在现有实现中,SAN网络中的交换设备,以交换设备1进行如下处理为例,会针对各发起设备配置一个Peer Zone,针对发起设备1配置Peer Zone1,在Peer Zone1中发起设备1作为主成员设备,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作为普通设备;针对发起设备2配置Peer Zone2,在Peer Zone2中发起设备2作为主成员设备,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作为普通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起设备可以为服务器、服务器上的网卡等;目标设备为能够用于存储的设备,如磁盘等。
交换设备1配置的Peer Zone1和Peer Zone2的地位相同,均会向SAN中其它交换设备和目标设备同步数据。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图2中的网络架构中的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如Peer Zone3,在Peer Zone3中,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如发起设备1,作为主成员设备,将发起设备2作为备成员设备,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作为普通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选择哪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的实现不作限制。
交换设备1针对当前配置的Peer Zone3的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所述Zone规则使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能够通信;即发起设备1可以分别和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之间可以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Zone规则同现有实现Peer Zone中配置的Zone规则,将Zone配置转化成为“源-目的-行为”的ACL底层规则,用于使源到目的设备之间允许流量访问。
在本发明的Zone规则下,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能够通信;即发起设备1可以分别和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之间可以通信;所述备成员设备不与主成员设备通信,且不与普通成员设备通信;即禁止发起设备2与发起设备1通信,且禁止发起设备2与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通信;所述备成员设备之间,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不能通信,即禁止发起设备1和发起设备2通信,禁止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之间通信。
步骤102,该交换设备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并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存储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该扩散报文中携带该Peer Zone的N-1个备成员设备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交换设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发送的扩散报文,同现有的实现报文相比,在扩散报文中携带Peer Zone中的备成员设备的标识。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扩散报文中的Peer Zone属性字段结构示意图。
图3中,主成员设备的端口号(Pincipal N_Port_Name)字段填写当前的主成员设备的端口号,例如:针对图2填写的端口号为8。备成员设备的数量(Number of Sub-Principal Member)字段填写对应Peer Zone中的成员设备的数量,针对图2填写的数量为1,在具体实现时,该字段也可以不包含;Zone Member字段填写备成员设备的标识,针对图2,填写的标识为2。至于各字段的内容如何填写,占用的比特数,按照协议FC-GS-7中的规定确定。
步骤101之后,步骤102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 set是否被激活,如果是,执行步骤102;否则,等待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 set被激活。
由于某种原因,如Peer Zone中当前的主成员设备故障,或需要切换某个备成员设备为主成员设备,该交换设备就会接收到角色切换命令,该角色切换命令携带Peer Zone标识和备成员设备标识;
该交换设备根据所述Peer Zone标识匹配Peer Zone,并将匹配到的Peer Zone中所述备成员设备标识对应的备成员设备切换为主成员设备,并将原主成员设备切换为备成员设备,删除下发的原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下发切换后的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
该交换设备将所述Peer Zone当前的配置生效,并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更新该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
交换设备接收到的角色切换命令可以是通过该交换设备手动输入的角色切换命令,也可以是服务器上的发起设备(网卡)发送的角色切换命令。如果是服务器上的发起设备发送的角色切换命令,在本交换设备接收到该角色切换命令后,向所述发起设备发送响应命令。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角色切换命令结构示意图。图4中CT_IUpreamble字段设置为管理服务通用传输(CT)报文头;Zone Name字段描述为需要更新主成员设备的Peer Zone的标识,如针对图2中的Peer Zone3,则在ZoneName字段中填充的Peer Zone的标识为3;升级主成员设备(Update PrincipalMember)字段填写想要升级的备成员设备的标识,图2中的Peer Zone中的备成员设备只有发起设备2,则Update Principal Member字段中填充的标识为2。至于各字段的内容如何填写,占用的比特数,按照协议FC-GS-7中的规定确定。
如果该角色切换命令携带的Zone Name字段中的标识不为本地配置的PeerZone标识,或者Update Principal Member字段中填充的标识不为对应Peer Zone中的备成员设备的标识,则可认为接收到角色切换命令非法,丢弃该角色切换命令即可。
如图2中的交换设备1接收到角色切换命令,且该角色切换命令中携带PeerZone标识3和成员设备标识2,交换设备根据Peer Zone标识3匹配到Peer Zone3,并将Peer Zone3中的备成员设备2切换为主成员设备,将原主成员设备切换为备成员设备。
交换设备1删除下发的发起设备1与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的Zone规则,并下发发起设备2与目标设备1、目标设备2和目标设备3的Zone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了仅主成员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能够通信,因此,无论向目标设备主动或被动同步数据,都由主成员设备执行,备成员设备不参与数据同步。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端到端区域Peer Zone数据同步装置,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中的任一交换设备中。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配置单元501和发送单元502;
配置单元501,用于将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N个发起设备,以及所述目标设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中,并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作为备成员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作为普通成员设备,其中,N大于1;并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
发送单元502,用于将配置单元501生效的配置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存储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该扩散报文中携带该Peer Zone的N-1个备成员设备的标识。
较佳地,
配置单元501,进一步用于下发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所述Zone规则使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较佳地,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503;
接收单元503,用于接收角色切换命令;该角色切换命令携带Peer Zone标识和备成员设备标识;
配置单元501,进一步用于当接收单元503接收到角色切换命令时,根据所述Peer Zone标识匹配Peer Zone,并将匹配到的Peer Zone中所述备成员设备标识对应的备成员设备切换为主成员设备,并将原主成员设备切换为备成员设备,删除下发的原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下发切换后的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将所述Peer Zone当前的配置生效,并触发发送单元502将生效的配置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更新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
较佳地,
配置单元501,进一步用于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之前,确定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集合set是否被激活,如果是,执行将针对该PeerZone的配置生效操作;否则,等待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 set被激活。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交换设备将对应相同的目标设备的发起设备配置为一个Peer Zone,将其中一个发起设备配置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配置为备成员设备,仅针对该Peer Zone同步数据,简化了Peer Zone配置,从而提高了SAN网络的传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端到端区域Peer Zone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中的任一交换设备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该交换设备将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N个发起设备,以及所述目标设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中,并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作为备成员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作为普通成员设备,其中,N大于1;
该交换设备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并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存储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该扩散报文中携带该Peer Zone的N-1个备成员设备的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该交换设备下发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所述Zone规则使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接收到角色切换命令时,该角色切换命令携带Peer Zone标识和备成员设备标识;
该交换设备根据所述Peer Zone标识匹配Peer Zone,并将匹配到的Peer Zone中所述备成员设备标识对应的备成员设备切换为主成员设备,并将原主成员设备切换为备成员设备,删除下发的原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下发切换后的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
该交换设备将所述Peer Zone当前的配置生效,并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更新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交换设备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集合set是否被激活,如果是,执行所述将针对该Peer Zone的配置生效及后续步骤;否则,等待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 set被激活。
5.一种端到端区域Peer Zone数据同步装置,应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中的任一交换设备中,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配置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将对应相同目标设备的N个发起设备,以及所述目标设备配置到一个Peer Zone中,并选择其中一个发起设备作为主成员设备,其它发起设备作为备成员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作为普通成员设备,其中,N大于1;并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配置单元生效的配置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存储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该扩散报文中携带该Peer Zone的N-1个备成员设备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进一步用于下发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所述Zone规则使所述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角色切换命令;该角色切换命令携带Peer Zone标识和备成员设备标识;
所述配置单元,进一步用于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角色切换命令时,根据所述Peer Zone标识匹配Peer Zone,并将匹配到的Peer Zone中所述备成员设备标识对应的备成员设备切换为主成员设备,并将原主成员设备切换为备成员设备,删除下发的原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下发切换后的主成员设备和所述普通成员设备之间的Zone规则;将所述Peer Zone当前的配置生效,并触发所述发送单元将生效的配置通过扩散报文向SAN内其它交换设备同步,使其它交换设备更新所述Peer Zone的配置并生效。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进一步用于将针对所述Peer Zone的配置生效之前,确定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集合set是否被激活,如果是,执行将针对该PeerZone的配置生效操作;否则,等待所述Peer Zone所在Peer Zone set被激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2908.1A CN104639630B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2908.1A CN104639630B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39630A true CN104639630A (zh) | 2015-05-20 |
CN104639630B CN104639630B (zh) | 2018-05-11 |
Family
ID=5321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2908.1A Active CN104639630B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3963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0255A (zh) * | 2017-07-11 | 2020-03-06 | 思科技术公司 | 在光纤通道结构中高效分发对等区域数据库 |
EP4333405A4 (en) * | 2021-10-28 | 2024-07-17 |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switche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6900A (zh) * | 2006-10-16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向服务的快速透明故障转移装置及实现方法 |
US20140365622A1 (en) * | 2013-06-06 | 2014-12-1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for storage area networks |
CN104283803A (zh) * | 2014-10-11 | 2015-01-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
2015
- 2015-02-02 CN CN201510052908.1A patent/CN1046396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6900A (zh) * | 2006-10-16 | 2008-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向服务的快速透明故障转移装置及实现方法 |
US20140365622A1 (en) * | 2013-06-06 | 2014-12-1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for storage area networks |
CN104283803A (zh) * | 2014-10-11 | 2015-01-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赵诗梦: ""FCoE交换机系统中ZONE数据备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0255A (zh) * | 2017-07-11 | 2020-03-06 | 思科技术公司 | 在光纤通道结构中高效分发对等区域数据库 |
US11381524B2 (en) | 2017-07-11 | 2022-07-05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peer zone database in fibre channel fabric |
CN110870255B (zh) * | 2017-07-11 | 2022-09-13 | 思科技术公司 | 在光纤通道结构中高效分发对等区域数据库 |
EP4333405A4 (en) * | 2021-10-28 | 2024-07-17 |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switch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39630B (zh) | 2018-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8621B (zh) |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自动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6301876B (zh) | 物理机升级方法、业务迁移方法及装置 | |
EP375190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siness migration | |
CN104935672A (zh) | 负载均衡服务高可用实现方法和设备 | |
RU2016116861A (ru) | Гибкая детерминированная сеть связи | |
CN111797173B (zh) | 联盟链共享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4253767A (zh) | 一种虚拟分片网络的实现方法及一种交换机 | |
CN105187256A (zh) | 一种容灾方法、设备和系统 | |
US10219052B2 (en) | Agile resource on demand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software defined optical networks | |
CN104243608A (zh) | 一种通信方法、云管理服务器及虚拟交换机 | |
CN107682411A (zh) | 一种大规模sdn控制器集群及网络系统 | |
CN111654384A (zh) | 一种主备切换方法、bras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376131A (zh) | 一种组播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04811403A (zh) | 基于开放流的组表处理方法、装置及组表配置单元 | |
CN104639630A (zh) | 一种端到端区域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 |
CN102523164B (zh) | 一种在网卡中实现复杂同源同宿分流的系统 | |
CN104519420A (zh) | 一种无源光网络中报文转发方法 | |
CN106209634B (zh) | 地址映射关系的学习方法及装置 | |
CN106330503A (zh) | 自动交换光网络资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3607242B (zh) | 一种rru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 |
CN103138961A (zh) | 服务器控制方法、被控服务器及中心控制服务器 | |
JP2017175176A (ja) | 局側光回線終端装置、冗長装置切替方法及び冗長装置切替プログラム | |
CN104486215A (zh)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 |
JPWO2019240274A1 (ja) | 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装置、vnfm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4270260A (zh) | 一种sdn控制器集群规模的弹性扩展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