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624031A -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4031A
CN104624031A CN201510045786.3A CN201510045786A CN104624031A CN 104624031 A CN104624031 A CN 104624031A CN 201510045786 A CN201510045786 A CN 201510045786A CN 104624031 A CN104624031 A CN 104624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nitrogen
oxide
smoke
clea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57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林
郎治
陈洪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XITANG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XITANG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XITANG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XITANG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457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4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4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4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锅炉烟气经烟道送往增压风机进风口,在增压风机的进风口前持续加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烟气一起送入增压风机,并经增压风机混合后送出;(2)将增压风机送出的烟气与净化剂粉末分别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烟气使净化剂粉末呈流化态并与之反应;(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吸收塔脱硫段下部,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而后烟气由脱硫段上部送出并送入吸收塔脱硝段下部;所述的脱硝段内,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净化后的烟气从脱硝段上部送出排空。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鉴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及工业化进程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已成为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并以酸雨、雾霾等多种形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整个国民经济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烟气脱硫脱硝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最主要措施。目前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很多,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法、双碱法、旋转喷雾法等,其中从已产业化的脱硫技术来看,虽说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易堵塞、脱硫副产物难处置、二次污染等问题,而并不适宜于我国国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仍是石灰石-石膏法。而在烟气脱硝技术方面,则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 、电子束照射法、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炽热碳还原法、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法等,其中又以SCR法脱硝应用最为普遍。
而目前,世界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则是利用上述传统的烟气脱硫技术与SCR脱硝技术相组合,以达到可脱硫脱硝的目的。这种技术能够脱除90%以上的硫氧化物和80%以上的氮氧化物,但这种方法事实上仍然是单独脱硫、脱硝技术的组合使用,更兼具了上述脱硫、脱硝技术存在的弊病。主要在于烟气脱硫、脱硝为分别进行,即脱硫、脱硝采用不同的净化剂、净化方式以及不同的净化时序,并以此简单组合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这使得工艺路线复杂,设备投资较大;其次,其在脱硝时,主要采用以还原剂还原氮氧化物为氮气,这既会消耗大量的还原剂,其副产的氮气也无经济附加值,极大地影响了脱硝的经济性。因此,开发、应用一种技术以实现在整个系统内同时脱除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新型烟气同步达标净化技术,并使其具有工艺流程较短、投资低、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可规避二次污染等优势,且烟气净化所脱除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需能回收并副产具备较高经济附加值的副产物,这就成为烟气治理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
200610046690.X,名称为“一种降低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的发明专利,以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为还原剂,在燃煤锅炉内烟气温度为800~1200℃的位置,喷入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与煤燃烧后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反应,可降低烟气中30~70%的氮氧化物,而烟气中氨的漏失率为<10ppm。该专利技术方案的实质为单一的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除氮氧化物技术,对于较高氮氧化物含量的烟气,其氮氧化物脱除效果无法达到烟气排放标准,为此在工程上通常需采用SNCR+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的技术组合以保证氮氧化物脱除效果,而SCR如前述,其是一种以消耗还原剂(氨、尿素)和催化剂并副产无经济价值的氮气的氮氧化物脱除方式,具有装置运行费用高、设备投资大等明显弊端。
201410094300.0,名称为“烟气污染物控制一体化净化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具体步骤如下:A、将烟气与碳酸氢钠干粉连续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烟气使碳酸氢钠干粉呈流化态并与之反应,或者将碳酸氢钠干粉直接喷入烟道与烟气反应,初步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B、将经A步骤初步脱硫脱硝后的烟气送入吸收塔的脱硫段,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作为吸收液从上部喷淋,与从下部进入的烟气逆流接触,脱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与其他酸性组分;C、脱硫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的脱硝段,利用含碳酸氢钠的氧化剂溶液作为吸收液从上部喷淋,进一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后的烟气从吸收塔的顶部排出。由于氮氧化物中一氧化氮难以溶解于水,难以脱除,因此在201410094300.0发明专利申请的所述脱硝段内,采用了氧化剂使其氧化为二氧化氮并以碳酸氢钠溶液吸收的方法。但由于在此技术方案中,氧化剂为纯消耗的化学品且价格高、无法回收利用,因此将造成装置运行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发明的目的在于可同时高效率脱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并将其予以资源化回收利用。针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组成特点,采用烟气中定量配加二氧化氮的形式,使烟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三氧化二氮,并以三氧化二氮与净化剂反应生成亚硝酸盐的方式同时实现了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深度脱除以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锅炉烟气经烟道送往增压风机进风口,在增压风机的进风口前持续加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烟气一起送入增压风机,并经增压风机混合后送出;
(2)将增压风机送出的烟气与净化剂粉末分别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烟气使净化剂粉末呈流化态并与之反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吸收塔脱硫段下部,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而后烟气由脱硫段上部送出并送入吸收塔脱硝段下部;所述的脱硝段内,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净化后的烟气从脱硝段上部送出排空。
本发明在增压风机前加入二氧化氮,可充分利用风机,实现烟气与二氧化氮共同被风机吸入、混合、加压输出,无需对二氧化氮进行单独升压,无需另设烟气与二氧化氮混合设备,有效降低了系统能耗和设备投资。同时,经混合后的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经可逆反应,部分生成三氧化二氮,从而实现难脱除的一氧化氮向易脱除的三氧化二氮的转变。
步骤(2)的净化剂与烟气中硫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固态硫酸盐,净化剂与烟气中部分三氧化二氮反应生成相应的固态亚硝酸盐,形成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从而实现部分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将生成的混合盐溶解后在后续步骤中作为副产品进行回收。
步骤(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吸收塔的脱硫段下部,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脱除烟气中剩余硫氧化物和部分氮氧化物,而后烟气由脱硫段上部送出并送入吸收塔脱硝段下部;脱硝段内,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脱除烟气中剩余氮氧化物,净化后的烟气从脱硝段上部送出并经烟囱排空。
本发明的烟气在吸收塔脱硫段内,吸收液中净化剂与烟气中剩余硫氧化物反应并生成相应硫酸盐,从而可使硫氧化物近乎完全脱除,并达到含量小于50mg/m3的烟气净化目标;同时,脱硫段内吸收液中净化剂与烟气中三氧化二氮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但由于这一反应主要受限于三氧化二氮从气相向吸收液的传质速度,因此将只有部分三氧化二氮与净化剂反应,即只有部分氮氧化物以三氧化二氮的形式被脱除。在吸收塔脱硫段内,烟气中硫氧化物的近完全脱除和氮氧化物的部分脱除,为实现在吸收塔脱硝段内对氮氧化物的最终脱除和生成纯亚硝酸盐奠定了条件。
本发明方法使烟气在吸收塔的脱硝段内,无需加入氧化剂,直接采用吸收液中净化剂与烟气中三氧化二氮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由于烟气中三氧化二氮的浓度下降,将引起前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向生成三氧化二氮方向移动,促进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进一步反应生成三氧化二氮,并最终使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几乎完全转化为三氧化二氮并与净化剂反应,从而实现对氮氧化物的最终脱除并达到氮氧化物含量小于50mg/m3的烟气净化目标。
本发明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碳酸氢铵在炉膛内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在高温下,氨气将烟气中部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从而在源头上实现烟气的初步脱除氮氧化物。
本发明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锅炉烟气的氮氧化物含量小于200mg/m3,步骤(1)中取消加入二氧化氮,并于步骤(3)的吸收塔脱硝段底部直接加入二氧化氮。其目的在于,首先,因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低,净化达标所需脱除的氮氧化物较少,加入二氧化氮后,其与一氧化氮反应后生成的三氧化二氮仅采用吸收塔脱硝段即可实现氮氧化物的达标净化;其次,不于风机进风口前加入二氧化氮,可有效避免生成的三氧化二氮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和吸收塔脱硫段内与净化剂反应进而与硫酸盐形成混合盐,而将生成的三氧化二氮直接在吸收塔脱硝段内与净化剂反应生成纯亚硝酸盐,则可在保障烟气氮氧化物净化达标的同时,有效提高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利用率和纯亚硝酸盐的收率。
本发明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20~50%,可在保证整个工艺净化达标的前提下,灵活调节出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及后续亚硝酸盐产量,且在部分脱除氮氧化物的同时实现基本无氨溢出,避免资源浪费和二次环境污染。
本发明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80~150g/L,既有利于碳酸氢铵于炉内的均匀喷入和分布,也可避免因浓度过低引起的大量水蒸发所造成的炉内热损失。
本发明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0.5~1.5。保证NO转化为N2O3的前提下,减少残余NO2。通过二氧化氮加入量的变化,调节其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三氧化二氮的生成量并以亚硝酸盐的形式脱除,从而实现在保证达标净化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脱除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吸收塔内,脱硫段和脱硝段的吸收液分别回收并循环使用,以使吸收液中的净化剂充分反应。
本发明所述的净化剂粉末的粒径为10~150μm,可有效提高比表面积,保证了高脱除效率。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净化剂粉末的加入量为完全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理论需求量的1.0~1.3倍,以保证净化剂对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充分脱除。
本发明所述步骤(3)的吸收液中,净化剂的质量浓度为80~900 g/L,吸收液酸碱度控制为PH值大于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的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将多种排放控制系统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实现性能互补,对烟气中各类污染物具有很高的脱除率,可将烟气中的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同时,本发明实现了整个系统内同时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并副产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亚硝酸盐和以硫酸盐、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从而使其具有工艺流程较短、投资低、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可规避二次污染等优势。
2、 本发明采用于烟气中加入二氧化氮的方式,利用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相对易脱除的三氧化二氮,并采用将三氧化二氮与净化剂反应生成亚硝酸的方式,使烟气中难以脱除的一氧化氮得以间接脱除,极为有效地提高了氮氧化物的脱除效率,将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同时,由于无需在脱硝段另行加入氧化剂,与通常的氧化法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相比,可降低烟气净化成本9%~20%,有效节约了装置运行费用。
3、 本发明无需设置还原设备,无需使用催化剂和还原剂,极大地降低了烟气净化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
4、 本发明控制吸收液中净化剂的质量浓度为80~900 g/L,吸收液酸碱度PH值大于7.5。通过控制反应体系呈碱性,并提供充分的反应物浓度,可在减少净化剂的消耗、降低吸收液循环量,进一步节约烟气净化成本的同时,保证对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充分脱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锅炉烟气经烟道送往增压风机进风口,在增压风机的进风口前持续加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烟气一起送入增压风机,并经增压风机混合后送出;
(2)将增压风机送出的烟气与净化剂粉末分别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烟气使净化剂粉末呈流化态并与之反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吸收塔脱硫段下部,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而后烟气由脱硫段上部送出并送入吸收塔脱硝段下部;所述的脱硝段内,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净化后的烟气从脱硝段上部送出排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20%。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钠。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50%。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80g/L。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钠。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30%。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150g/L。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钾。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6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锅炉烟气的氮氧化物含量小于200mg/m3,烟气经烟道送往增压风机进风口,并经增压风机送出;
(2)将增压风机送出的烟气与净化剂粉末分别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烟气使净化剂粉末呈流化态并与之反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吸收塔脱硫段下部,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而后烟气由脱硫段上部送出并送入吸收塔脱硝段下部;从所述吸收塔脱硝段的底部直接加入二氧化氮,脱硝段内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净化后的烟气从脱硝段上部送出排空。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40%。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90g/L。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0.5。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钾。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35%。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100g/L。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1.5。
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组合。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45%。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120g/L。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0.6。
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钾和碳酸钾中的组合。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25%。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85g/L。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0.8。
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的步骤(2)中,净化剂粉末的加入量为完全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理论需求量的1倍。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28%。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95g/L。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1。
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钠和碳酸钾的组合。
所述的步骤(2)中,净化剂粉末的加入量为完全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理论需求量的1.3倍。
所述步骤(3)的吸收液中,净化剂的质量浓度为80g/L,吸收液的pH值为8.2。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36%。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105g/L。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1.2。
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钠。
所述步骤(3)的吸收液中,净化剂的质量浓度为200g/L,吸收液的pH值为9。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26%。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110g/L。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0.8。
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的步骤(2)中,净化剂粉末的加入量为完全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理论需求量的1.2倍。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46%。
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105g/L。
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0.6。
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钠。
所述的步骤(2)中,净化剂粉末的加入量为完全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理论需求量的1.1倍。
所述步骤(3)的吸收液中,净化剂的质量浓度为100 g/L,吸收液的pH值为8.5。
净化后的烟气中硫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氮氧化物降低到50 mg/m3以下。

Claims (10)

1.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锅炉烟气经烟道送往增压风机进风口,在增压风机的进风口前持续加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烟气一起送入增压风机,并经增压风机混合后送出;
(2)将增压风机送出的烟气与净化剂粉末分别送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烟气使净化剂粉末呈流化态并与之反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烟气送入吸收塔脱硫段下部,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而后烟气由脱硫段上部送出并送入吸收塔脱硝段下部;所述的脱硝段内,利用步骤(2)所述净化剂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自上而下喷淋,与自下而上流动的烟气逆流接触,净化后的烟气从脱硝段上部送出排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炉的炉膛内喷入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烟气的初步脱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烟气的氮氧化物含量小于200mg/m3,步骤(1)中取消加入二氧化氮,并于步骤(3)的吸收塔脱硝段底部直接加入二氧化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二氧化氮后,烟气中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体积比为0.5~1.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吸收塔脱硝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亚硝酸盐产品;将步骤(2)的固体反应产物予以溶解成水溶液,与吸收塔脱硫段底部排出的吸收液合并,过滤后,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得到以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的混合盐产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铵的喷入量是完全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所需碳酸氢铵理论量的20~50%。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氢铵溶液的浓度为 80~150g/L。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净化剂粉末的加入量为完全脱除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理论需求量的1.0~1.3倍。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吸收液中,净化剂的质量浓度为80~900 g/L,吸收液的pH值大于7.5。
CN201510045786.3A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Pending CN104624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5786.3A CN104624031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5786.3A CN104624031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4031A true CN104624031A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03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5786.3A Pending CN104624031A (zh) 2015-01-29 2015-01-29 一种同步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403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6877A (en) * 1976-05-12 1977-11-15 Nippon Sangyo Gijutsu Kk Method of removing nox from gases containing nox
US4086327A (en) * 1975-10-17 1978-04-25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Process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CN101664633A (zh) * 2009-10-11 2010-03-10 湘潭大学 脱除废气或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
CN101822983A (zh) * 2009-12-25 2010-09-08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氧化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2527224A (zh) * 2011-12-31 2012-07-04 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从烟气/废气中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16780A (zh) * 2014-03-11 2014-05-28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烟气脱硫脱硝除氨一体化工艺
CN103877839A (zh) * 2014-03-14 2014-06-25 成都华西堂投资有限公司 烟气污染物控制一体化净化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6327A (en) * 1975-10-17 1978-04-25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Process for removing nitrogen oxides from gaseous mixtures
JPS52136877A (en) * 1976-05-12 1977-11-15 Nippon Sangyo Gijutsu Kk Method of removing nox from gases containing nox
CN101664633A (zh) * 2009-10-11 2010-03-10 湘潭大学 脱除废气或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
CN101822983A (zh) * 2009-12-25 2010-09-08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氧化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2527224A (zh) * 2011-12-31 2012-07-04 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从烟气/废气中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816780A (zh) * 2014-03-11 2014-05-28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烟气脱硫脱硝除氨一体化工艺
CN103877839A (zh) * 2014-03-14 2014-06-25 成都华西堂投资有限公司 烟气污染物控制一体化净化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7750B (zh) 臭氧催化氧化法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
CN103894047B (zh) 烟气污染物控制一体化净化回收工艺
CN105854542B (zh) 一种净化含氮氧化物尾气的方法
CN103480251B (zh) 一种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脱汞的系统及方法
CN102188897B (zh) 湿法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方法
JP2016538989A (ja) 循環流動床による半乾式同時脱硫・脱硝・脱水銀装置及び方法
CN103212281A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1485957A (zh) 臭氧氧化结合双塔洗涤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装置及方法
CN104941410B (zh) 活性分子o3低温两步氧化烟气硫硝一体化脱除方法及装置
CN102068888A (zh) 一种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方法
CN103007753A (zh) 一种非均相Fenton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36493A (zh) 一种利用磷矿浆和泥磷脱除燃煤锅炉烟气中so2和nox方法
CN102658021A (zh) 高级氧化催化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以及装置
CN202620999U (zh) 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系统
CN103933841A (zh) 一种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装置及方法
CN102847418A (zh) 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脱硝添加剂
CN110787606A (zh) 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中脱硝脱汞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03935765U (zh) 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
CN101632897A (zh) 一种同时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方法
CN205832964U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灰的半干法脱硫脱硝系统
CN112403154A (zh) 一种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净化工艺及装置
CN105268294A (zh) 双塔双循环湿法氧化催化联合脱除系统及方法
CN113828148B (zh) 一种一氧化碳高效利用的烟气处理系统及烟气处理方法
CN104998539A (zh) 一种干式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工艺
CN100391579C (zh) 废气脱硫并回收利用硫资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