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3532A -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23532A CN104623532A CN201510015946.XA CN201510015946A CN104623532A CN 104623532 A CN104623532 A CN 104623532A CN 201510015946 A CN201510015946 A CN 201510015946A CN 104623532 A CN104623532 A CN 1046235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hizoma
- chinese medicine
- blood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穿山甲、白芍、川芎、三七、石菖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水蛭、土鳖虫、全蝎、地龙、姜半夏、茯苓、竹茹、琥珀、泽兰、山豆根、天南星、凌霄花、僵蚕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消肿排脓、开窍豁痰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脑胶质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患有脑胶质瘤虽然不会转移,但是极易复发,因为肿瘤和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手术时难以完全切除,并且有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
目前,国内外对于治疗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化疗、X刀、γ刀等。外科手术切除主要达到减少胶质瘤细胞数量、缓解荷瘤症状、暂时降低颅内压、完成肿瘤病理诊断等四个诊疗目的。然而手术却会激活处于休眠期的瘤细胞迅速进入增殖期,造成术后短期内肿瘤恶性程度升级而复发。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 但疗效评价不一。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X-刀、γ-刀—均属放射治疗范畴。化疗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仍然长期受到脑胶质瘤的影响,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脑胶质瘤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脑胶质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选择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穿山甲、白芍、川芎、三七、石菖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水蛭、土鳖虫、全蝎、地龙、姜半夏、茯苓、竹茹、琥珀、泽兰、山豆根、天南星、凌霄花、僵蚕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消肿排脓、开窍豁痰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脑胶质瘤。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炒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桃仁祛瘀之力较强,又称破血药,用于治疗血瘀、癓瘕,常配红花、当归。桃仁对血流阻滞、血行障碍有改善作用,能使各脏器各组织机能恢复正常。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性味:温,辛。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红花辛散温通,专入血分,能活血祛瘀,通经调脉,常与桃仁、当归、川芎等相须为用。《本草衍义补遗》:“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红花水提取物有轻度兴奋心脏、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纤溶作用。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三棱 Spa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 的干燥块茎。性味辛、涩,凉。入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中药治症瘕,积聚,胁肋胀痛,食积胀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药理学研究:三棱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和减轻重量的作用,还有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致活酶的趋势,降低全血粘度。
莪术:为单子叶植物姜科 Zingiberaceae 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 ,或温郁金(又称温莪术)C.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广西莪术(又称桂莪术)C.kwangsiensis S. lee et C. F. Liang 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常配三棱。莪术有直接杀瘤细胞的作用。药理学研究,莪术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作用,莪术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在活血化瘀药中最为明显,并且莪术还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穿山甲: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故可用治上述诸种症候。穿山甲有消肿排脓的功效,能使痈肿未成脓者消,已化脓者速溃。
白芍:为双子叶植物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性味:凉,苦酸,微寒。功效: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本品能养肝血、敛肝阴、抑肝阳、疏肝气,又能缓挛急、止疼痛,为治疗肝经各种疼痛之良药。《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本经》芍药,虽未分别赤白,二者各有所主。然寻绎其主治诸病,一为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研究表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能上行巅顶,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含有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及肠系膜微循环,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本草求真》中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疼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心、胃经。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石菖蒲有抗惊厥作用,石菖蒲的挥发油有安神镇静作用,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入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在体外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型以及慢性粒细胞型的肿瘤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 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的干燥全草。性味:辛、苦,寒。归肺、肝、肾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本品原用于毒蛇咬伤及疮痈肿毒等症;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腹水、癌肿及吐血损伤出血等症。药理学研究,其抑菌作用显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 的干燥体。性味: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水蛭咸苦入血分,善于破血逐淤,且力峻效宏,近代临床用治血小板增多症,短时煎服,有一定的疗效,治脑出血、颅内血肿,有较好的疗效。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全体。性味:寒,咸;有小毒。归肝经。功效:破瘀血,续筋骨,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本品咸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疗伤,为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筋伤,瘀血肿痛。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本品既能解毒散毒,又能通络止痛,不论内服外用,均可配用。常与蜈蚣、僵蚕同用。本品加热至100℃,30min,毒素即可消除。全蝎主入肝经,既能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具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痉挛抽搐,用治小儿急惊风之高热,常与僵蚕等同用。
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E. Perrier)、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Michaelsen的干燥体。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热定惊,通经活络,清热平喘,利水通淋。本品长于通络止痛,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
姜半夏:半夏为在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姜半夏为半夏的炮制品,炮制过后药效增加,毒性降低甚至没有。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该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本品甘补淡渗,既补又利,作用和缓,性平而无寒热之偏,为利水渗湿之要药。茯苓煎剂有明显镇静作用。《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本品通过益心脾而安心神。多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安。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 F. 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 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性味:甘,微寒。入肺、胃、胆经。功效:清热止呕,涤痰开郁。竹茹与半夏,二药均有化痰、止呕、安神作用,对于胆虚痰热郁结所致的烦闷不宁、头晕目眩、反胃呕哕之证,常相互为用,以协同化痰、安神、止呕作用。
琥珀: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性味:甘,平。入心、肝、小肠经。功效: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本草经疏》:琥珀,专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人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此药毕竟是消磨渗利之性,不利虚人。大都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谈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药则镇心安神。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hirtus 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效: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本草经疏》:泽兰,苦能泄热,甘能和血,酸能入肝,温通营血。佐以益脾土之药,而用防己为之使,则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气。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有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药理学研究山豆根的提取物、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移植肉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在治愈的大鼠血清中发现有抗肿瘤性抗体的存在。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性味: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目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癌症。
凌霄花:为柴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K. 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 (L.)Seem. 的干燥花。性味:甘、酸,寒。归肝、心包经。功效:凉血,化瘀,祛风。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脱臼,急性胃肠炎。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幼虫干燥体。 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效: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失音、中风口嘴眼斜。僵蚕味咸,能软坚散结,又兼可化痰,故可用治痰核、瘰疬,可单用为末,僵蚕味辛行散,能祛风、化痰、通络,常与全蝎等同用。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炒桃仁、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穿山甲消肿排脓、搜风通络,以上五味共为君药,炒桃仁、红花从血液方面进行活血化瘀,三棱、莪术从气方面进行行气祛瘀,穿山甲同时增加气血两方面的功效,君药从根本上使得药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穿破瘤体组织,并且使得正常的细胞有序的生长,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加快病情的好转。白芍补血柔肝、敛阴收汗,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七散瘀止血,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以上六味共为臣药,一方面增加君药活血行气的功效,另一方面增加了利水消肿、开窍豁痰的功效,增强血氧代谢,使得病灶逐渐消失缩小,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水蛭、土鳖虫逐瘀通经,全蝎、地龙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姜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竹茹涤痰开郁,琥珀利尿活血,泽兰活血化瘀、行水消肿,山豆根清热解毒,天南星燥湿化痰、散结消肿,凌霄花凉血化瘀,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以上几味共为佐药,增加了燥湿化痰、散结消肿的作用,阻止肿瘤细胞的扩散,减少颅内的水肿,缓解脑胶质瘤带来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加快病情的好转。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消肿排脓、开窍豁痰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脑胶质瘤。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炒桃仁7-17份、红花4-14份、三棱7-17份、莪术7-17份、穿山甲3-9份、白芍10-20份、川芎7-17份、三七4-14份、石菖蒲13-23份、白花蛇舌草15-25份、半枝莲13-23份、水蛭4-14份、土鳖虫4-14份、全蝎3-9份、地龙3-9份、姜半夏4-14份、茯苓10-20份、竹茹7-17份、琥珀7-17份、泽兰10-20份、山豆根7-17份、天南星3-9份、凌霄花10-20份、僵蚕3-9份。
其中优选为:炒桃仁12份、红花9份、三棱12份、莪术12份、穿山甲6份、白芍15份、川芎12份、三七9份、石菖蒲18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18份、水蛭9份、土鳖虫9份、全蝎6份、地龙6份、姜半夏9份、茯苓15份、竹茹12份、琥珀12份、泽兰15份、山豆根12份、天南星6份、凌霄花15份、僵蚕6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散剂、片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是汤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炒桃仁、穿山甲、茯苓研磨粉碎至200目筛,备用;
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莪术、白芍、川芎、三七、石菖蒲、山豆根放入砂锅中加冷水,超过药面3~6厘米,用武火煎沸后,改成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入4厘米左右的水,加入三棱、半枝莲、姜半夏、水蛭、土鳖虫、全蝎、地龙、琥珀、僵蚕煎煮约30分钟,然后加入白花蛇舌草、竹茹、泽兰、天南星继续煎煮20分钟,最后加入红花、凌霄花煎煮1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弃渣,备用;
步骤三:步骤一所得细粉加入步骤二所得药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既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汤剂,汤剂分两次引用,早晚各一次,温服。
本发明药物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消肿排脓、开窍豁痰等功效,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疗可以减少放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减少了手术带来的昂贵的治疗费用,加快病情的好转。据对临床12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8.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炒桃仁7份、红花4份、三棱7份、莪术7份、穿山甲3份、白芍10份、川芎7份、三七4份、石菖蒲13份、白花蛇舌草15份、半枝莲13份、水蛭4份、土鳖虫4份、全蝎3份、地龙3份、姜半夏4份、茯苓10份、竹茹7份、琥珀7份、泽兰10份、山豆根7份、天南星3份、凌霄花10份、僵蚕3份。
实施例二、炒桃仁12份、红花9份、三棱12份、莪术12份、穿山甲6份、白芍15份、川芎12份、三七9份、石菖蒲18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18份、水蛭9份、土鳖虫9份、全蝎6份、地龙6份、姜半夏9份、茯苓15份、竹茹12份、琥珀12份、泽兰15份、山豆根12份、天南星6份、凌霄花15份、僵蚕6份。
实施例三、炒桃仁17份、红花14份、三棱17份、莪术17份、穿山甲9份、白芍20份、川芎17份、三七14份、石菖蒲23份、白花蛇舌草25份、半枝莲23份、水蛭14份、土鳖虫14份、全蝎9份、地龙9份、姜半夏14份、茯苓20份、竹茹17份、琥珀17份、泽兰20份、山豆根17份、天南星9份、凌霄花20份、僵蚕9份。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30岁,病程时间不等。
二、治疗方法:
观察组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以及优选的制备方法,称取原料药(一日剂量),水煎后过滤去渣,早晚各服一次,温服。30天为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脑内肿块消失,其他临床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
2、好转:脑内肿块得到控制,患者临床并发症逐渐减少,不适感降低。
3、未愈:脑胶质瘤以及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四、治疗结果统计
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通过治疗结果的统计表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脑胶质瘤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典型病例及疗效:
病例一、徐某,女,25岁,患者一次下班后突然出现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因为工作长期对着电脑,头痛是常有的事,所以没在意,没过几天有出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头痛,并且出现呕吐现象,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住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但是手术并没有把肿瘤全部切除干净,症状依然存在,进行放化疗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状况也严重透支,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制汤剂,患者服用三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为防止复发,巩固疗效,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去医院检查,发现颅内肿瘤完全消失,几年了病情没有再次复发,生活状态也逐渐变好,痊愈。
病例二、孙某,男,60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行步不稳,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由于年龄较大,患者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决定采用保守的中医治疗方法,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制汤剂,患者服用两个疗程后,感觉症状明显减轻,恶心、呕吐、行步不稳现象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患者自述症状减轻,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去医院检查,肿瘤缩小,并无扩散现象,患者继续服用两个两个疗程,直到肿瘤完全消失,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痊愈。
Claims (4)
1.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炒桃仁7-17份、红花4-14份、三棱7-17份、莪术7-17份、穿山甲3-9份、白芍10-20份、川芎7-17份、三七4-14份、石菖蒲13-23份、白花蛇舌草15-25份、半枝莲13-23份、水蛭4-14份、土鳖虫4-14份、全蝎3-9份、地龙3-9份、姜半夏4-14份、茯苓10-20份、竹茹7-17份、琥珀7-17份、泽兰10-20份、山豆根7-17份、天南星3-9份、凌霄花10-20份、僵蚕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炒桃仁12份、红花9份、三棱12份、莪术12份、穿山甲6份、白芍15份、川芎12份、三七9份、石菖蒲18份、白花蛇舌草20份、半枝莲18份、水蛭9份、土鳖虫9份、全蝎6份、地龙6份、姜半夏9份、茯苓15份、竹茹12份、琥珀12份、泽兰15份、山豆根12份、天南星6份、凌霄花15份、僵蚕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汤剂。
4.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炒桃仁、穿山甲、茯苓研磨粉碎至200目筛,备用;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莪术、白芍、川芎、三七、石菖蒲、山豆根放入砂锅中加冷水,超过药面3~6厘米,用武火煎沸后,改成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入4厘米左右的水,加入三棱、半枝莲、姜半夏、水蛭、土鳖虫、全蝎、地龙、琥珀、僵蚕煎煮约30分钟,然后加入白花蛇舌草、竹茹、泽兰、天南星继续煎煮20分钟,最后加入红花、凌霄花煎煮1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弃渣,备用;步骤三:步骤一所得细粉加入步骤二所得药液中搅拌混合均匀,既得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汤剂,汤剂分两次引用,早晚各一次,温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5946.XA CN104623532A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5946.XA CN104623532A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23532A true CN104623532A (zh) | 2015-05-20 |
Family
ID=5320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5946.XA Pending CN104623532A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2353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9344A (zh) * | 2017-02-20 | 2017-11-17 | 长兴县东方中医药研究所 | 一种治疗脑癌的纯中药颗粒 |
CN108096507A (zh) * | 2018-01-11 | 2018-06-01 | 张成志 | 一种治疗脑肿瘤及脑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7571A (zh) * | 2010-01-19 | 2010-06-30 |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89781A (zh) * | 2014-09-24 | 2014-12-10 | 山东省立医院 | 一种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 |
-
2015
- 2015-01-14 CN CN201510015946.XA patent/CN1046235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7571A (zh) * | 2010-01-19 | 2010-06-30 |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89781A (zh) * | 2014-09-24 | 2014-12-10 | 山东省立医院 | 一种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冯利: "《简明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 30 June 2008,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9344A (zh) * | 2017-02-20 | 2017-11-17 | 长兴县东方中医药研究所 | 一种治疗脑癌的纯中药颗粒 |
CN108096507A (zh) * | 2018-01-11 | 2018-06-01 | 张成志 | 一种治疗脑肿瘤及脑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10685B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91759A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38250B (zh) |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12632B (zh) | 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288424A (zh) | 一种治疗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13868A (zh) |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12899A (zh) | 一种用于缓解红斑性肢痛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27738B (zh) | 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23532A (zh) |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15232A (zh) | 一种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73948A (zh) | 一种治疗血管穿刺引起动脉血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71527A (zh) |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 | |
CN104524535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61272A (zh) | 一种用于缓解雷诺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04494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物 | |
CN104958677A (zh) | 一种治疗膜性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00610A (zh) |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58701A (zh) | 一种胃结石碎石后护理治疗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22595A (zh) |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06497A (zh) | 一种治疗嗜酸性筋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40826A (zh) | 治疗骨髓穿刺引起穿刺部位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35645A (zh) | 一种用于乳腺癌术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94547A (zh) | 一种用于嗜酸性筋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88182A (zh) | 一种治疗产后腹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84649A (zh) | 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药汤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