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76C - 多信道随机接入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信道随机接入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076C CN1046076C CN94103544A CN94103544A CN1046076C CN 1046076 C CN1046076 C CN 1046076C CN 94103544 A CN94103544 A CN 94103544A CN 94103544 A CN94103544 A CN 94103544A CN 1046076 C CN1046076 C CN 104607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link
- signaling
- central location
- f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个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200)及许多远端单元(300),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下行链路(10)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上行链路(11)。在该下行链路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该上行链路上提供多余业务信道和在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以肯定地指示一条或几条上行链路业务信道的哪一条是用作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心单元和许多远端单元以及多条业务信道与用于提供随机接入这些信道的一个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这种系统的一个中央单元和一个远端单元。
在集群无线系统中,用户无线电设备经常通过发送一个随机接入消息到该基础结构得以接入上行链路的无线空中接口。集群无线电系统的协议通常包括一条公共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该信道使在已知位置中的用户无线电设备在频分多址(FDMA)或时分多址(TDMA)信道域是可用的。
公共随机接入信道的问题之一是由于每个单位时间接入的数量增加,随机接入消息冲突的可能性增加了,当两个或几个随机接入消息冲突时,对于接收冲突的随机接入消息的基础结构来说不可能正确地捕获并解码一个以上的消息,通常,根据无线电设备的捕获效应,没有一个冲突的消息可被捕获和解码。没有被成功地捕获和解码的随机接入尝试被认为是失败的。随机接入消息失败的概率随着接入的负荷而增加。
失败的随机接入消息可以在以后的机会中再试,所以在该用户尝试接入一个业务的时间与该基础结构正确地收到该请求的时间之间产生一个附加延时。再试也增加随机接入信道的负荷,因此加重冲突问题。
减少冲突概率的已知技术是基于动态帧的分时隙的阿乐哈(aloha)随机接入。在这个安排中,接入命令由中央单元在下行链路上发送,指示出在下面的N个时隙(例如3个或4个时隙)中上行链路上的公共控制信道可用于随机接入。希望争用接入的单元接收这个接入命令并且随机地选择N个上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时隙的一个时隙用于发送它们的接入请求。这个安排结果是:接入请求分布在N个帧,因此冲突可能会减少。另一个接入命令直到已经过了N个时隙后才在下行链路上发送。在一个上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时隙上冲突的概率减少了,但是这是以时延为代价的,因为一些单元在发送它们的请求之前将等待几个时隙。
在具有单个信道对的移动无线电系统领域中,英国专利申请号GB-A-2217995叙述在一个或几个基站与许多移动单元之间用于数据通信的一个多重接入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是基于帧的,而且上行链路的帧被分为时隙。上行链路一些预定时隙指定为控制时隙,一些预定的时隙指定为数据业务时隙。上行链路的另外的预定时隙指定为特定的时隙,该特定时隙可指定为补充数据业务时隙或控制时隙。该安排在一定程度要求过严而且其用途受限制。
在频分多址集群通信领域中,已知的安排是,在一个控制信道频率上给出一个指示:成对的业务信道频率中的一个被用作控制信道。此后,远端单元可在新指定的控制信道上进行随机接入请求并且在相同的指定的控制信道上接收信道授权命令。在高活动性期间这个安排可以动态地启动和禁止以缩短接入时间,但是以占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容量为代价。
当一般地考虑集群无线电系统时,由于冲突的概率大负荷的随机接入信道只能达到大约30-40%的效率,负荷的效率受捕获效果和随机接入协议的规则的支配。
空中接口协议一般地讲是平衡的,在于广泛地讲上行链路信息的数量由下行链路信息的数量平衡。而且上行链路的最大容量通常由最大下行链路容量的容量较好地平衡。
由于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只以30%至40%的效率工作,60%至70%的信道容量仍然未能使用。由于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的最大容量之间的平衡,和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协议的平衡,在下行链路上有多余容量。广播消息的必要系统通常消耗一些这个额外的下行链路容量。但是该下行链路仍然有空余容量,如果能开发一种技术,它使该系统每个单位时间能接受更多的随机接入,则可使用这些空余容量。
总信道容量的利用效率取决于业务的特性。因此,考虑设计用于话音业务但是具有数据能力的多信道系统,由于其数据使用的程度增加,所以在随机接入信道上的负荷比在业务信道上的负荷增加更快。这是因为数据消息一般地比话音消息更短,但是要求相同的控制信道容量用于信道接入。一个严格设计的用于一种类型的业务的系统如果由于用户要求的变化其使用类型改变,则该系统工作效率很低。
现在考虑多地点集群无线电系统的情况,大部分随机接入是由于登记请求,与话音或数据呼叫建立请求不同。在最忙期间,由于登记尝试,随机接入可能与话音或数据业务的呼叫建立时间相干扰。如果每个单位时间接纳较多的随机接入,则平均呼叫建立时间将减少。
在话音呼叫是半双工和可使用多个小区的情况,在一些小区中,下行链路业务由该业务占用,但是配对的上行链路信道可能不用于业务。特别地有这样的情况,在群呼建立中,一个下行链路信道用于该群的每个组成部分(广播到群)但是只使用一个上行链路信道(在一个给定时间只有一个群的组成部分发送)。在一个严格地设计的系统中,上行链路信道与每个下行链路信道是配对的而且这些上行链路信道是利用不足的。
在话音呼叫是半双工并包含一个线路连接的终端作为用户之一时,下行链路业务可被业务(从线路连接的终端来的)占用但是配对的上行链路信道可能不用于业务。
需要一个改进的随机接入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了的随机接入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及许多远端单元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下行链路信道,和用于从远端单元到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其中在一个下行链路信道中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上行链路信道中提供多条业务信道,和提供用于在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的装置,肯定地指示多条频分上行链路信道的一条或多条信道的哪一条信道被用作与下行链路信道分配无关的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
因此在任何可用频分信道的任何可用的上行链路信道都可暂进地被确定为随机接入信道容量。
上行链路信道不必与任何给定的下行链路信道配对。
这里该系统是TDMA系统,最好是,上行链路业务信道的一条或几条信道是在时间上通过发送-接收转换时延与下行链路信令时隙分开的时隙中。
本发明还涉及通信系统的中央单元,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及许多远端单元,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下行链路信道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其中在一个下行链路信道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一个上行链路信道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和在该上行链路信道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单元包括:在该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的装置,指示在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的一个或几个上行链路信道上的一条业务信道是用于信令和用于在那个上行链路信道上的那条信道上接收信道接入请求及响应此请求在该下行链路上发送一个信道授权命令。本发明还涉及一个通信系统的远端单元,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及许多远端单元,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下行链路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上行链路,其中在下行链路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上行链路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和在上行链路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其特征在于该远端单元包括:用于在下行链路上接收信令信息的装置;用于在多个频分信道之一上发送信令及业务的发送装置;和选择一条上行链路信令信道或一条业务信道并根据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信令在上行链路上所选择的信令信道或业务信道上发送信道接入请求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和许多远端单元,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下行链路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上行链路,其中在下行链路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下行链路提供多条业务信道并在上行链路提供与下行链路上的业务信道配对的多条业务信道,和提供分配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及配对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用于与移动无线电设备进行双工通信的装置,该中央单元进一步包括一个接线输入端,用于接收从一个外部信号源到该中央单元的业务,和响应经接线连接接收的业务,提供一个装置,用于在下行链路业务信道上发送所述业务和在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以肯定地指示与所述下行链路业务信道成对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被用作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
因此,在话音呼叫是半双工的和可使用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在一些小区中,下行链路业务可由该业务占用,而成对的上行链路信道可用于随机接入请求。另外,在该话音呼叫是半双工和可包括在作为用户之一的一个线路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下行链路业务可由业务(来自线路连接的终端)占用但是成对的上行链路信道可用于随机接入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个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许多远端单元,用于从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下行链路,所述下行链路有一条信令信道,和用于从远端单元到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上行链路,所述上行链路有多条业务信道,其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是以TDMA协议时分的,以提供上行链路信令与业务时隙和下行链路信令与业务时隙,并且其中在该中央单元中提供一个装置,用于在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以便肯定地指示上行链路业务信道中的一条或几条信道的哪条信道用于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且其中在中央单元提供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安排用于分配在上行链路上的业务时隙用作业务信道,以便为了信令目的优化在上行链路上的其它优选业务时隙的可用性。
这样,在一个TDMA系统的情况下,中央单元组织上行链路上的业务时隙的分配,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保留用作信令信道的最佳业务信道。
现在通过举例结合附图叙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TDMA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的时隙安排。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FDMA系统的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中央单元的方框图。和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远端单元的方框图。
图5表示在多基站系统中图3的中央单元(基站)。
图6表示连接到一个终端的图3的中央单元(基站)。
参见图1,该例子叙述体现本发明的一个TDMA系统,在图中表示了这个系统的下行链路(中央到远端)和上行链路(远端到中央)。下行链路10和上行链路11在不同的频率,还有几条另外的链路,特别是在未示出的另外频率上的几条另外的上行链路。
下行链路10分为多个每帧5个时隙的帧12。这些时隙标记为1-5。一帧的第一时隙13是公共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时隙以阴影表示。当然,应该懂得载波也可被分为6条或者大量的信道。
上行链路11也分为多个每帧5个时隙(1′-5′)的帧,一帧的第一时隙14,15,16也是公共控制信道而且也是以阴影表示。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所有其它(成对的)时隙通常被认为是业务信道,以2′A,3′A,4′A,5′A表示上行链路的业务信道,以2A,3A,4A,5A表示下行链路的业务信道。
可能注意到,在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时隙对于在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时隙是偏移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之后的两个时隙出现,这样一个命令可从中央单元发送到远端单元,而且远端单元可以迅速地以在下一个紧接着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中的信令进行响应。此外,给该远端单元提供足够的时间在这些控制信道时隙之间从在下行链路频率接收转换到在上行链路频率发送。
在该图中,箭头A表示远端单元从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13接收一个接入命令转换到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14发送一个随机接入请求RA。
如已说明的,在基于动态帧的分时隙的阿乐哈随机接入中,在时隙13中发送随机接入命令以通知远端单元:时隙14,15和16可用于随机接入请求。这些是以虚线箭头A、B和C表示。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一个新的接入命令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13发送以便通知远端单元:不只是控制信道时隙14可用于随机接入,而且业务信道时隙17也可使用。这是以箭头D表示的。因此,在发送这个新命令时,时隙14和17变为可用于随机接入,而时隙18、19和20仍然作为业务时隙。
应该指出对于半双工设备,时隙17是作为附加的随机接入时隙的优选时隙,因为箭头D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用于从在下行链路接收转换到在上行链路发送和也有足够的时间转换回在下行链路上接收以便在下行链路接收下一个紧接着的控制信道时隙。相反地,时隙18和20是较不优选的,因为它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用于转换到或从下一个紧接着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转换回来,而时隙19是特别不适合的,因为它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相一致。
在另一个频率载波(未示出)上的业务时隙可分配为信令时隙。
这样,从由时隙17表示的未使用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产生的未使用的上行链路容量是动态地重新组合作为暂时的附加公共接入随机信道,并且可用于增加公共随机接入信道的容量,因而增加了每个单位时间可成功地接收的随机接入的数量。此外,没有引入附加的时延,因为远端单元可发送其随机接入请求,并且立即转换回到接收下一个紧跟着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以便在随机接入已成功时接收控制信道授权的命令。
虽然对本发明不是主要的,但本发明的想法可通过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时隙13发送的接入命令中进一步提供信息,指示不仅业务时隙17可用于随机接入而且在下一个紧跟着的帧中的业务时隙21也可用于随机接入来与基于动态帧的分时隙的阿乐哈随机接入的特性组合。这个安排把本发明的一些益处提供给基于动态帧的分时隙的阿乐哈随机接入。在所讨论的两帧中,四个时隙已可用于随机接入请求,因此在四个不同的时隙分布了潜在的争用单元。很明显,随机地选择时隙15和21作为接入请求的那些用户在它们接入中已引入了一帧的时延。尽管如此,对两或三帧的时延这已是一个改进。
现在参见图2,在一个FDMA系统如MPT1327的范围内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中,表示了一条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100与一条上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101,一条由业务占用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102,一条不被业务占用的上行链路业务信道103和由业务占用的一条上行链路业务信道104。该系统是相当重的负荷,因为信道102和104都被占用。
在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100中有时发送一个接入命令110。这个命令包括指示远端单元的信息:除了正常的公共控制信道101之外,业务信道103可用于随机接入请求(即信令)。这是以箭头E和F表示的。希望发送的任何单元接收接入命令110并接收该信息,它们任意使用信道101和103的任一条信道用于随机接入请求和随机地选择这些信道之一,转换(通过控制线312)到特定的所选择的频率,并且发送信道授权的请求。中央单元接收该信道授权的请求,如果没有冲突,它在下行链路信道100中以一个信道授权命令响应。
在图1和图2的安排中,各种已知的程序在有冲突时可以被使用。因此,如果远端单元判明它没有收到响应请求的信道授权命令,假定这是由于冲突,而且例如在作出新的请求之前引入一个随机时延。这样,不同的冲突的单元有选择不同时延和在第二次尝试时避免冲突的机会。也可以使用用于从冲突中恢复的其它已知方案。
现在参见图3,示出一个集群无线电系统的一个中央单元(基站)200,包括一个天线201,一个双工器202,RF接收电路203和RF发送电路204。一个数-模(D-A)变换器205和一个调制器206连接到该发送电路204。一个模数(A-D)变换器207和一个解调器208连接到RF电路203。解调器208和调制器206连接到一个信道格式器210,它又接到一个中继控制器211。一个信道差错编码器215也连接到信道格式器210。它又接到一个话音编码器216和一个A/D变换器217。天线201与一个移动台或远端单元通信,该移动单元示于图4,将在下面说明。在使用中,模拟话音可绕过A/D变换器217从一个分配器(未示出)或一条电话线输入,在话音编码器216中编码并利用信道格式器210及RF发送电路204在一条业务信道上输出。类似地,话音业务通过接收电路203在业务信道上被接收并经过信道格式器210传送到话音编码器216以便通过扬声器或电话线输出。当然,可以建立其它的连接,如经过信道格式器210不包括话音编码器216的移动台至移动台的通信。
中继控制器211控制对使用该系统的不同用户的业务信道(例如时隙)的分配。在相当大负荷的情况下,中继控制器211发送接入命令,这是通过将这些命令输出到信道格式器210以便在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时隙传送来实现的。这些接入命令是广播命令,即不是寻址到特定的单元,而且包括一个或几个业务信道指示符,指示哪些业务信道可用于传送信令。如果一个信号在已被指定为信令信道的一条业务信道上被收到,则信道格式器210将个信号发送到中继控制器211,而不是将它发送到信道差错编码器215(或到任何其它的业务目的地)。
中继控制器211执行的优选的特性如下。当给远端单元分配信道时,优选于分配由紧接上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即由时隙17表示的)的第一时隙承载的第一信道,中继控制器211选择第二、第三和第四信道(即时隙18、19和20表示的那些信道)用于分配。这样,如果需要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时隙17保留用于信令。当然,如果需要使用时隙17,中继控制器211不拒绝接入。另一方面,当中继控制器211分配时隙17用于业务时是可选的。这样,如果一个远端单元请求数据呼叫授权(该呼的性质是在接入请求中指示的),则中继控制器211可决定延迟这个数据呼叫,直到其它的信道之一变为可用时为止。这是因为数据呼叫可能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并且“占用”(“tie up”)第一信道的时间长。此外,或者可替代地,当那些信道之一变为可用时,中断控制器211使得呼叫从第一信道转换到其它信道之一,这样使时隙17空闲。
参见图4,表示一个移动无线电设备,具有部件301-308,它们与中央单元的部件201 208大致相似(除了发送电路304具有较低的功率之外),而且它有与中央单元的部件215-217相似的部件315-317。一个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连接到调制器306、解调器308和信道差错编码器315,它又接到一个控制器311。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将接收的信号分类为到达控制器311的控制信号和预定给所讨论的远端单元的业务信号,该远端单元将该业务信号发送到信道差错编码器315。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还从控制器311接收信令,在一个适当的时隙上经过发送电路304将该信令发送出去。
当经过接收电路303从一个中央单元收到一个接入命令时,该接入命令由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发送到控制器311,因为它是在公共控制信道时隙中收到的。如果这个信令包含指示在上行链路的另外时隙可用于信令的一个接入命令时,则操作如下。在按下按键通话(未示出)时,控制器311选择正常的公共控制信道时隙或新分配的业务时隙用于随机接入请求并且发送具有指示出在哪个时隙上发送的指示的请求给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使得该接入请求在合适的时隙经过发送电路304被发送。
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将下一个紧接着的控制信道时隙从在接收电路303接收的下行链路路由到控制器311。如果控制器311从这个信令中识别出一个“去到信道”的命令,则它指示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310开始在合适的信道上从信道差错编码器315发送话音或其它信号到发射机304。如果没有收到“去到信道”命令,则控制器311试图以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进行重试。
暂时附加公共随机接入信道的位置是由在使用空闲的下行链路公共控制容量的下行链路上发出的信号,该空闲的下行链路公共控制容量通常是与相对来说最平衡的协议如MPT1327一起可利用的。
暂时附加的公共随机接入信道可包括在基于帧的分时隙的阿乐哈机制的任何帧中。
这个技术可用于增加可由基础结构正确地接收的每单位时间随机接入的最大数量,以使上行链路公共随机接入信道不再是公共控制信道容量的限制因素。
这个技术利用了可用的而未使用的上行链路的容量。在TDMA域中,可能有一些TDMA时隙,它们不能由半双工设备用于暂时附加的公共随机接入信道,因为在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之间需要转换时间。
如上所述,在话音呼叫是半双工的而且可使用多个小区时,在一些小区中,下行链路信道可被该业务占用,但是成对的上行链路信道不能用于业务。这在图5中表示出,该图表示利用接线线路218连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基站200、250和260。
基站200与第一远端单元(移动台300)通信,而基站250和260与第二和第三移动台350和360通信。基站200被安排经过信道对[M,m]和[N,n]用于双工通信。类似地基站250和260被安排分别经过信道对[P,p],[Q,q]和[S,s],[T,t]进行双工通信。
如图所示,远端单元300目前经过上行链路业务信道m发送业务。这个业务分别经过下行链路P和S发送到移动台350和360。可以看出,为了支持所示的会话,要求一条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和两条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存在着信道利用的不平衡,而且基站250的控制器判明其出站业务是来自接线线路218,它使用控制信道Q指示在其覆盖区中的其它远端单元转换到业务信道P以便传送接入请求。
这样在群呼建立中,一个下行链路信道用于该群的每个成员(广播到该群),但只有一个上行链路信道被使用(在一个给定时间只有一个群的成员发送),剩余的上行链路容量用于随机接入。相反地,在一个严格地设计的系统中,一个上行链路信道是与每个下行链路信道配对的而且这些上行链路信道是不充分利用的。
如上所述,在话音呼叫是半双工和可包含作为用户之一的线路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下行链路业务可被业务(来自线路连接的终端)占用,但是成对的上行链路信道不能用于业务。这在图6中表示出。
在图6中,示出了接到接线线路218和基站200的一个分配器220。从分配器220发出的业务经过下行链路信道M发送到移动台300,使上行链路业务信道m空闲,以便指定为从其它移动台来的接入请求的暂时控制信道。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了的随机接入通信系统。
Claims (16)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200)及许多远端单元(300),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的下行链路信道(100)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101,102,103,104),其中在一个下行链路信道(100)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上行链路信道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102,103,104),其特征在于提供这样的装置,用于在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110),肯定地指示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101,102,103,104)的一个或几个信道的哪个信道用作与下行链路信道分配无关的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是以TDMA协议时分的,以便提供上行链路信令时隙(14,15,16)与业务时隙(17-21)和下行链路信令(13)与业务时隙,且其中发送信令信息的装置被安排用于发送信息,该信息肯定地指示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的上行链路业务时隙(17-21)的一个或几个时隙的哪个时隙是用作与下行链路信道分配无关的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信令信息在下行链路信令时隙(13)上发送,一条或几条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是留在时间上与下行链路信令时隙分开一个时间间隔的时隙上,对于一个远端单元来讲该时间间隔用于从接收转换到发送是足够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中央单元提供控制装置(211)用于分配上行链路上的业务时隙,以便为了发送信令目的优化优选的业务时隙的可用性。
5.一种通信系统的远端单元(300),该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及许多远端单元,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下行链路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上行链路,其中在下行链路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上行链路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和在上行链路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其特征在于该远端单元包括:
用于在下行链路上接收信令信息的装置(303,307,308);
用于在多个频分信道之一上发送信令及业务的发送装置(304-306);和
选择一条上行链路信令信道或一条业务信道并根据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信令在上行链路上所选择的信令信道或业务信道上发送信道接入请求的装置(311)。
6.一种通信系统的中央单元(200),该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及许多远端单元,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下行链路信道(100),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101,102,103,104),其中在一个下行链路信道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一个上行链路信道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和在该上行链路信道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单元包括:
在该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的装置(204-206),指示在多个频分上行链路信道(102,103、104)的一个或几个上行链路信道上的一条业务信道是用于信令和用于在那个上行链路信道上的那条信道上接收信道接入请求及响应此请求在该下行链路上发送一个信道授权命令。
7.一个通信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200)及许多远端单元(300),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下行链路(10,100)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上行链路(11,101-103),其中:
在该下行链路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13,100),在该下行链路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2A-5A)和在该上行链路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17-20,102-104),这些业务信道与在下行链路上的业务信道配对,和提供用于分配一条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及一条成对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的装置,用于与一个移动无线电设备进行双工通信,以及
该中央单元进一步包括一个接线线路(218),用于接收从一个外部信号源到该中央单元的业务,其特征在于:提供装置(211,204-206),响应经过接线连接收到的业务,用于在下行链路业务信道(2A-5A)上发送所述业务和在该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以便肯定地指示与所述下行链路业务信道成对的该上行链路业务信道是用作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接线线路(218)连接到另一个中央站(250,260),用于从在该另一个中央站附近的一个远端单元接收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7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接线线路(218)接到一个数据输入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是以TDMA协议时分的,以提供上行链路信令与业务时隙和下行链路信令与业务时隙。
11.一个通信系统的一个中央单元,该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单元及许多远端单元,和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下行链路及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上行链路,其中在该下行链路上提供一条信令信道,在该下行链路上提供多条业务信道(2A-5A),该上行链路上提供与在该下行链路上的业务信道成对的多条业务信道(17-20,102-104),和提供用于分配一条上行链路业务信道和一条成对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的装置,用于与一个移动无线电设备进行双工通信,其中该中央单元包括:
一个接线线路(218),用于接收从一个外部信号源到该中央单元的业务;
响应经过该接线连接的业务的接收的装置,用于在一条下行链路业务信道(2A-5A)上发送所述业务和在该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肯定地指示与所述下行链路业务信道成对的该上行链路业务信道(2′A-5′A)是用于传送信令的,以及
在该上行链路的一条业务信道中接收信道接入请求的装置(203,207,208)和响应该信道接入请求在该下行链路上发送一个信道授权命令的装置(204-206)。
12.一个通信系统,包括:
一个中央单元(200),
许多远端单元(300),
用于从该中央单元到远端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下行链路(10,100),所述下行链路有一条信令信道(13,100),和
用于从远端单元到该中央单元进行通信的一条上行链路(11,101,104),所述上行链路有多条业务信道(17-20,102-104),以及
其中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是以TDMA协议时分的,以提供上行链路信令(14)与业务时隙(17-21)和下行链路信令(13)与业务时隙,其特征在于:
在该中央单元(200)中提供用于在该下行链路信令信道上发送信令信息的装置(204-206),肯定地指示一条或几条上行链路业务信道的哪条信道是用作随机接入请求的信令信道,其特征是:
在该中央单元(200)提供控制装置(211),安排用于分配用作业务信道的上行链路上的业务时隙,以便为了传送信令目的优化在该上行链路上的其它优选业务时隙的可用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控制装置(211)最好安排用于分配在该上行链路的一个业务时隙(18,20)而不是紧接在该上行链路的一个信令时隙(14)后的一个时隙(17)用作业务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个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控制装置最好安排用于分配与在下行链路的一个信令时隙一致的上行链路上的一个业务时隙(19)用作一条业务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个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控制装置最好安排用于分配在上行链路上的一个业务时隙(17,18,20,21)而不是与下行链路上的一个信令时隙一致的一个时隙(19)用作一条信令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个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控制装置最好安排用于分配在该上行链路上的一个业务时隙(21)用作一个信令信道,该业务时隙(21)跟随在该上行链路上的两个信令时隙(14,15)之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9307008A GB2281470B (en) | 1993-04-02 | 1993-04-02 | Multichannel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GB9307008.4 | 1993-04-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02A CN1104402A (zh) | 1995-06-28 |
CN1046076C true CN1046076C (zh) | 1999-10-27 |
Family
ID=1073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03544A Expired - Lifetime CN1046076C (zh) | 1993-04-02 | 1994-04-01 | 多信道随机接入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680398A (zh) |
CN (1) | CN1046076C (zh) |
FR (1) | FR2705181B1 (zh) |
GB (1) | GB22814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42115A (en) * | 1994-06-24 | 1996-07-30 | Pioneer Tech Development Limited |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GB2323751B (en) * | 1994-07-01 | 1998-12-16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link |
DE4444889C1 (de) * | 1994-12-16 | 1996-07-11 | Grundig Emv |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Realisierung eines Rückübertragungskanals vom Empfänger zum Sender in einem Gleichwellennetz |
FI98675B (fi) † | 1995-02-17 | 1997-04-1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Aikavälien allokoi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
SE504049C2 (sv) * | 1995-03-31 | 1996-10-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ccessbegäran i ett momentant överbelastat mobilradiosystem |
JPH099246A (ja) * | 1995-06-23 | 1997-01-10 | Toshiba Corp | Catvシステム及びcatvセンタ装置及びcatv端末装置 |
US5638369A (en) * | 1995-07-05 | 1997-06-10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bound channel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0873665B1 (en) * | 1996-01-09 | 2004-10-06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A service multiplexer |
SE506548C2 (sv) * | 1996-03-25 | 1998-01-12 | Net Insight Ab |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dynamisk signalering i ett tidsmultiplexat system |
EP0810745B1 (en) * | 1996-05-28 | 2005-09-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ccess control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781598A (en) * | 1996-08-14 | 1998-07-14 | Hardy, Iii; Harmon S. | System and method of asynchronous data transfer through a plurality of modems |
FI105371B (fi) | 1996-12-31 | 2000-07-31 | Nokia Networks Oy | Radio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iä kaksisuuntaisen radioyhteyden muodostamiseksi |
DE19722219A1 (de) * | 1997-05-28 | 1998-12-03 | Alsthom Cge Alcatel |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einer ortsfesten und einer beweglichen Funkvorrichtung |
GB2326311B (en) * | 1997-06-11 | 2002-04-03 | Dsc Telecom Lp | Allocating channels for a wireless link between a central terminal and a subscriber terminal of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035196A (en) * | 1997-08-25 | 2000-03-07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Automatic cell transfer based on reverse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KR100446515B1 (ko) | 1997-09-13 | 2004-11-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접속 방법 |
GB2331659A (en) * | 1997-11-21 | 1999-05-26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Resource reservation |
JP3127867B2 (ja) * | 1997-11-28 | 2001-01-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
GB2332599B (en) * | 1997-12-20 | 2002-09-11 | Motorola Ltd |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
KR100290862B1 (ko) * | 1998-04-02 | 2001-07-12 | 구자홍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패킷데이터를전송하기위한슬롯의구조 |
GB2339994B (en) * | 1998-07-25 | 2000-10-11 | Motorola Ltd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501765B1 (en) | 1998-09-01 | 2002-12-31 | At&T Corp. | Distribu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communication medium |
KR100317011B1 (ko) * | 1998-09-07 | 2001-12-22 |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통신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
JP2000134668A (ja) * | 1998-10-27 | 2000-05-12 | Nec Corp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状態改善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6449267B1 (en) * | 1999-02-24 | 2002-09-10 |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from integrated services packet-switched satellite networks |
EP1511346B1 (en) * | 1999-03-10 | 2017-11-22 | Thomson Licensing SAS | Random access burst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apparatus |
EP1188344B1 (en) * | 1999-05-26 | 2004-01-07 | Nokia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
TW549002B (en) * | 1999-08-03 | 2003-08-2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7326200A (en) * | 1999-09-08 | 2001-04-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uplink random access radio channels |
DE19945448A1 (de) * | 1999-09-22 | 2001-04-26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Signalübertrag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
AU2418201A (en) * | 1999-12-22 | 2001-07-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allocation of random access capacity in gprs networks |
US7978673B1 (en) * | 2000-12-29 | 2011-07-12 | Intel Corporation | Channel allocation based on random plus planned processes |
US6799043B2 (en) * | 2001-12-04 | 2004-09-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verse link supplemental channel scheduling |
US8134994B2 (en) * | 2003-02-14 | 2012-03-13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scheduling on downlink and transmitting on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s |
CN1283114C (zh) * | 2003-02-28 | 2006-11-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
US7376418B2 (en) * | 2003-09-08 | 2008-05-20 | Wells Loren 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access control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100689426B1 (ko) * | 2004-12-16 | 2007-03-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전화번호 등록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및 방법 |
KR101187076B1 (ko) | 2006-01-05 | 2012-09-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
KR101211807B1 (ko) | 2006-01-05 | 2012-12-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단말의 동기상태 관리방법 |
CN100454774C (zh) * | 2006-01-20 | 2009-0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集群通信系统中共享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
WO2010102457A1 (zh) * | 2009-03-13 | 2010-09-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短随机接入信令的方法和装置及承载短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US8077670B2 (en) | 2009-04-10 | 2011-12-13 | Jianke Fan |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ponse handling with aggregated component carriers |
US20110051630A1 (en) * | 2009-08-31 | 2011-03-03 | Tait Electronics Limited | Repeater for a trunked radio network |
CN105144821B (zh) * | 2013-06-29 | 2019-03-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令信道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
JP6098823B2 (ja) * | 2013-10-21 | 2017-03-22 | 株式会社石垣 | ベルトプレス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75698A2 (en) * | 1990-11-02 | 1992-03-18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
EP0490554A2 (en) * | 1990-12-14 | 1992-06-17 | AT&T Corp.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channel assignment in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s |
EP0491494A2 (en) * | 1990-12-18 | 1992-06-24 | AT&T Corp. | Call pa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05973A (en) * | 1976-10-15 | 1978-08-08 |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 Multibeam, digitally modulated, time division, switche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DE3130176A1 (de) * | 1981-07-30 | 1983-02-17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Verfahren zur dynamischen zeitschlitzvergabe des organisationskanals zellularer mobilfunknetze in abhaengigkeit vom verkehrsaufkommen |
GB2144310A (en) * | 1983-08-01 | 1985-02-27 |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GB8809258D0 (en) * | 1988-04-20 | 1988-05-25 | Dowty Information Systems Ltd |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GB2232562A (en) * | 1989-05-26 | 1990-12-12 |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tdm duplex channel |
JPH0767111B2 (ja) * | 1989-06-23 | 1995-07-19 | アルカテル・エヌ・ブイ | 通信システム |
JP3093243B2 (ja) * | 1990-07-12 | 2000-10-03 | 株式会社東芝 |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WO1992007434A1 (en) * | 1990-10-23 | 1992-04-30 | Omnipoin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
DE4036418A1 (de) * | 1990-11-15 | 1992-05-21 | Grundig Emv | Funkgeraet fuer ein fdm-tdm-funkuebertragungssystem |
FR2682243A1 (fr) * | 1991-10-04 | 1993-04-09 | France Telecom | Procede d'allocation de ressources par reservation anticipee dans un reseau satellite a integration de services. |
JP2822721B2 (ja) * | 1991-10-08 | 1998-11-1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
FR2685588A1 (fr) * | 1991-12-23 | 1993-06-25 |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radioelectrique comportant au moins une station centrale et une pluralite de stations satellites. |
FR2687525B1 (fr) * | 1992-02-17 | 1994-04-01 | Alcatel Radiotelephone |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courtes entre un equipement radio et une unite de traitement. |
US5392449A (en) * | 1992-06-29 | 1995-02-21 | Motorola, Inc. | Resource management by an intelligent repeater |
US5453987A (en) * | 1994-02-15 | 1995-09-26 | The Mitre Corporation | Random access protocol for multi-media networks |
-
1993
- 1993-04-02 GB GB9307008A patent/GB2281470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
- 1994-03-30 US US08/221,218 patent/US5680398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4-01 FR FR9403888A patent/FR2705181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04-01 CN CN94103544A patent/CN10460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75698A2 (en) * | 1990-11-02 | 1992-03-18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
EP0490554A2 (en) * | 1990-12-14 | 1992-06-17 | AT&T Corp.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e channel assignment in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s |
EP0491494A2 (en) * | 1990-12-18 | 1992-06-24 | AT&T Corp. | Call pa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680398A (en) | 1997-10-21 |
GB2281470B (en) | 1998-07-15 |
FR2705181B1 (fr) | 1996-08-23 |
CN1104402A (zh) | 1995-06-28 |
GB9307008D0 (en) | 1993-05-26 |
FR2705181A1 (fr) | 1994-11-18 |
GB2281470A (en) | 1995-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076C (zh) | 多信道随机接入通信系统 | |
US749970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a quiescent period | |
JP3450196B2 (ja) | Tdma無線通信方式 | |
US10708909B2 (en) |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overhead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US9648611B2 (en) | Techniques for setting up traffic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138938A (zh) | 在无线系统中分配信道的方法 | |
US5471473A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s thereof | |
CN1086896C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 | |
KR20010062306A (ko) | 개선된 폴링 속도를 갖는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기지국 및위성국 | |
JP2000350252A (ja) | サービス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 | |
EP0590125B1 (en) | Signalling method for a radio system | |
CN1108853A (zh) | 用于数据传输的中继无线电系统的操作方法 | |
US10674507B2 (en) | Techniques for setting up traffic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JP2821410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
KR100205643B1 (ko) | 위성통신 시스템의 양방향 음성통신을 위한 2채널 인접 배정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798373A (zh) | 基于非对称信道的集群通信方法 | |
JPH11122159A (ja) | 無線ディジタル通信方式 | |
JPS6313540A (ja) | 移動デ−タ端末のチヤネル選択方法 | |
JPH0851658A (ja) | 双方向性樹枝状網を用いたパーソナル通信システム | |
CN1250322A (zh) | 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服务的多方向多重通信系统 | |
JPH08111885A (ja) | 共通線信号データ多重伝送方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MOTOROLA LTD. TO: MOTOROLA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Patentee after: Motorola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Ltd.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4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9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