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6655A - 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06655A CN104606655A CN201510035961.0A CN201510035961A CN104606655A CN 104606655 A CN104606655 A CN 104606655A CN 201510035961 A CN201510035961 A CN 201510035961A CN 104606655 A CN104606655 A CN 1046066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rlic
- ginger
- moxibustion
- rhizoma zingiberis
- zingiberis rec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所述蒜姜组合物中,按照质量比蒜泥:生姜泥为10:7,并提供了其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是直接以将凡士林层与患者皮肤接触,涂抹有凡士林的皮肤在铺灸时,可减少烫伤发泡,且操作方便,蒜泥层上平铺生姜泥层,既可增强祛风散寒之功,又可增加渗透力,同时凡士林也不会影响蒜姜组合物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艾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隔蒜灸和隔姜灸属于艾炷灸之间接灸的一种,主要用治虚劳顽痹、痈疽肿痛之症。具有祛风散寒、拔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分别是在蒜或姜的基础上施以艾柱;
铺灸:是在患者皮肤上覆盖无菌纱布或“棉皮纸”,其上铺以蒜泥,蒜泥之上敷以艾绒或艾柱。
现有技术中的蒜姜铺灸法,多是在患者皮肤上敷以“棉皮纸”,不利于操作,且容易发生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所述蒜姜组合物中,按照质量比蒜泥:生姜泥为10:7。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的蒜姜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寒湿痹症的铺灸贴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所述铺灸贴依次由保护膜层、蒜泥层、生姜泥层和艾绒层组成。
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所述保护膜层的成分为凡士林,其目的是增加渗透作用,防止灼伤。
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所述蒜泥层厚度为2cm,生姜层厚度为1cm,艾绒层厚度为1cm;所述铺灸贴总厚度大约4cm。生姜有丝,不能像蒜泥一样渗透,而大蒜有散寒、渗透、消肿作用,且取材便捷,故大蒜泥在生姜泥的下面,艾灸的温和火气的逐步渗透,使得蒜和姜的渗透作用增强,灸能提高白细胞数,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功能,最终激发经气,内达脏腑,外通肢节,调整了机体功能,发挥“从外治内”“直达病所”之效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是直接以将凡士林层与患者皮肤接触,涂抹有凡士林的皮肤在铺灸时,可减少烫伤发泡,且操作方便,蒜泥层上平铺生姜泥层,既可增强祛风散寒之功,又可增加渗透力,同时凡士林也不会影响蒜姜组合物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所述蒜姜组合物中,按照质量比蒜泥:生姜泥为10:7。可将上述蒜姜组合物应用在制备治疗风寒湿痹症的铺灸贴中,铺灸贴依次由保护膜层、蒜泥层、生姜层和艾绒层组成,保护膜层的成分为凡士林,蒜泥层厚度为2cm,生姜层厚度为1cm,艾绒层厚度为1cm,铺灸贴总厚度大于4cm。
本发明可采用上述铺灸贴的形式,也可采用直接铺灸的方式,具体如下所述:
铺灸的具体方法:在患者大椎穴至腰俞穴涂抹一层凡士林(可起到防烫伤的作用),然后铺敷蒜泥一层,约2cm厚,2寸宽,上铺生姜泥,再铺艾绒,点燃艾绒,艾绒燃烧结束后可移去蒜泥、生姜泥、艾绒灰烬,嘱患者1周内忌生冷、辛辣、易发之物,少房事,避免受凉、吹风。患者症状较重、病程较长者,可以在大椎穴至腰俞穴放置麝香,之后过程同上述过程,因麝香价格较贵,故一般不用麝香。(蒜泥与生姜泥的比例为10:7,即蒜泥1kg,生姜泥0.7kg,如此以来,不放麝香胜似放麝香,功效有增无减。)
具体实施结果如下所示:
选取风寒湿痹患者64例,按照随即分组法(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如针刺、理疗、铺灸,不用改良后的铺灸法。观察组为常规治疗加改良后的铺灸。
疗效满意度评定标准:
评定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1)患者满意度:通过给患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100分为满分,90分以上是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70-79分为可以接受,低于70分则为不满意。
(2)治疗效果:显效:经过10-15天的治疗,患者疼痛、怕冷症消;有效:患者疼痛、怕冷症状较前明显缓解,较前明显轻松。无效:患者疼痛、怕冷症状未见减轻。
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采用SPSS12.0进行分析,2组间连续性变量采取t检验进行分析,2组的疗效比较则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1、两组的治疗效果统计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的统计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的治疗满意度统计结果:本次发放调查问卷64份,回收64份,两组的治疗满意度得分情况对比如表2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而对照组仅为62.5%,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改良后的“铺灸”在风寒湿痹中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铺灸”,缩短了患者的治疗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对照组取得更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表1
表2
本发明属“铺灸”,在药材上做了革新,使疗效得以提升,同时方便操作。
创新点就是:
1.在原有的“铺灸”基础上,加入“生姜”泥,这使“铺灸”的温通、散寒、渗透作用加强,从而更好的内达脏腑,外通肢节,调整了机体功能,更好的发挥“从外治内”“直达病所”之效用。
2.将原有“铺灸”过程中的“棉皮纸”“封固”去掉,理由是患者在俯卧的过程进行此项治疗,有医生在旁边不停地挑拨艾绒,促使艾绒燃烧,一则妨碍医生操作,二则“棉皮纸”“封固”的临床作用不大,医生只要尽心操作即可防止周边皮肤烫伤,三则艾绒的火力是渗透下去的,不是靠熏烤,故不需要“棉皮纸”“封固”过程。
3.经过改良后的“铺灸”,易学,可操作性强,临床疗效好,范围广,可以在临床治疗风寒湿性疾病中广泛开展,可以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背痛、颈项部酸痛、膝痛、产后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不仅治疗原发疾病的疼痛,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既治标又治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蒜姜组合物中,按照质量比蒜泥:生姜泥为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蒜姜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寒湿痹症的铺灸贴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灸贴依次由保护膜层、蒜泥层、生姜泥层和艾绒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的成分为凡士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蒜泥层厚度为2cm,生姜层厚度为1cm,艾绒层厚度为1cm;所述铺灸贴总厚度大于4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5961.0A CN104606655A (zh) | 2015-01-26 | 2015-01-26 | 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5961.0A CN104606655A (zh) | 2015-01-26 | 2015-01-26 | 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6655A true CN104606655A (zh) | 2015-05-13 |
Family
ID=5314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35961.0A Pending CN104606655A (zh) | 2015-01-26 | 2015-01-26 | 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0665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3993A (zh) * | 2020-07-09 | 2020-10-09 | 赵剑巍 | 艾球泥灸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138135A (zh) * | 2020-11-05 | 2020-12-29 | 东莞市金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即泡型泡浴粉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55372A (zh) * | 1999-11-30 | 2000-06-07 | 徐增乐 | 灸久膏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
2015
- 2015-01-26 CN CN201510035961.0A patent/CN10460665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55372A (zh) * | 1999-11-30 | 2000-06-07 | 徐增乐 | 灸久膏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聂玉芳: "改良后的"铺灸"在膝痹中的应用", 《医药前沿》 * |
聂玉芳: "改良后的"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3993A (zh) * | 2020-07-09 | 2020-10-09 | 赵剑巍 | 艾球泥灸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138135A (zh) * | 2020-11-05 | 2020-12-29 | 东莞市金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即泡型泡浴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65876B (zh) | 一种药艾条及其用途 | |
CN104398640A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58112A (zh) | 一种治疗风湿骨病的膏药 | |
CN103432551B (zh) | 一种治疗肩周炎、网球肘、莫名骨痛的外敷药物 | |
CN104606655A (zh) | 一种用于铺灸治疗风寒湿痹症的蒜姜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233145A (zh) | 一种麝香追风药剂 | |
CN107375845A (zh) |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外用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012901A (zh) | 颈腰透骨消痛液搽剂 | |
CN1965971A (zh) | 治疗顽癣和皮炎的外用组合药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69661A (zh) | 一种新型中药冷敷剂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751726A (zh) | 一种治疗足跟痛外用中药 | |
CN103182061B (zh) | 治疗颈椎病的膏药 | |
CN103110739B (zh) | 治疗骨内伤的外用药酒和口服中药 | |
CN101164568B (zh) | 治疗骨质增生病的外用中药 | |
CN106177047A (zh) | 膝关节消痹膏 | |
CN101439136B (zh) | 一种治疗骨质病及软组织损伤的膏药 | |
CN1994380B (zh) | 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及其热敷袋和制备方法 | |
CN1939526A (zh) | 瘀痹消痛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8317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343081A (zh) | 一种治疗疼痛病纯中药制剂的灸具及治疗疼痛病的纯中药制剂 | |
CN109498722A (zh) | 中药外用骨刺散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2824608A (zh) | 一种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外用中药制剂 | |
CN108159276A (zh) | 一种熏蒸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
CN1772245A (zh) | 按摩推拿保健蛇药酒及其应用 | |
CN105796705A (zh) | 牛皮癣外用中药酊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