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4896B - 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04896B CN104604896B CN201510072533.5A CN201510072533A CN104604896B CN 104604896 B CN104604896 B CN 104604896B CN 201510072533 A CN201510072533 A CN 201510072533A CN 104604896 B CN104604896 B CN 1046048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ill
- herbicide
- plant
- composition
- preve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0.1—10的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组成,将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通过一定重量比例组合,提高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防除效果,同时对寄主安全;将该组合物、制剂用于防除园林植物的寄生菟丝子属植物,可在达到快速彻底的防除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效果。经过试验证明,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组分选择和配比在防除菟丝子属植物上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其防除率可达到99%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菟丝子属植物是一种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植株十分茂盛,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5mm,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卵形,花两性。菟丝子属植物现有约17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暖温带,主产美洲。我国有8种,分别为单柱亚属的金灯藤(又叫日本菟丝子)、啤酒花菟丝子、单柱菟丝子、大花菟丝子;线茎亚属的南方菟丝子、菟丝子;菟丝子亚属的杯花菟丝子、欧洲菟丝子。
菟丝子属植物的生理构造比较特别,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攀缘性的茎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发育为特化的吸器,进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菟丝子属植物生长茂盛后,阻挡寄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致使叶片黄化、脱落,削弱树势,同时还是一些植物病原的中间寄主,传染植物病毒,还影响观赏效果,甚至引起植物叶片和枝条渐渐干枯,最后全部枯死,对大田作物、牧草、果树、蔬菜、花卉及其他植物都有直接危害。
在菟丝子属植物防除方面,到目前为止,在生产实践中和各种文献报道中,均缺乏使用方便,防除效果好,对寄主安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以及其制剂和应用,采用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通过一定重量比例组合,提高对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防除效果,同时对寄主安全,将该组合物、制剂用于防除园林植物的寄生菟丝子属植物,可在达到快速彻底的防除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0.1—10的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组成。
优选的,所述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的质量比为1:1—10。
更为优选的,所述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的质量比为1:6。
优选的,所述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为至少一种选自唑啶草酮、磺酰三唑酮。
更为优选的,所述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为磺酰三唑酮。
优选的,所述内吸性除草剂为至少一种选自草甘膦、扑草净、稳杀醚、双草醚、甲咪唑烟酸、西草净、西玛津。
更为优选的,所述内吸性除草剂为至少一种选自草甘膦、西草净、西玛津、双草醚。
最为优选的,所述内吸性除草剂为双草醚。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前述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在寄生在园林植物上的菟丝子属植物上的应用,其施用方式为一起或先后施用于园林植物上。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前述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所形成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复配制剂。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复配制剂使用时采用常规的制剂形式。使用在制剂加工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辅助剂,可加工成乳油、直接可喷雾或可稀释溶液、可稀释乳液、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粉剂、悬浮剂、颗粒剂、微胶囊剂、水乳剂或悬浮水乳剂。组合物涉及的各活性成分可以单独或以任何便于加工及使用的方式一起制成农药制剂。制剂采用已知的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除草剂原药与所述的加工辅助剂混合,粉碎和/或搅拌溶解和/或研磨,还可额外使用适合的表面活性化合物来制备制剂。
术语“适合的表面活性化合物”是具有良好乳化、分散和润湿性能的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和/或两性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物。本发明的多种组合物可以按重量计包含从大约0.001%至大约99%的活性成分,合适地,该组合物包含按重量计从大约0.001%至大约50%的活性成分,更合适地,该组合物包含按重量计从大约1%至大约50%的活性成分,更合适地,该组合物包含按重量计从大约10%至大约50%的活性成分。如果该配制品是处于一种浓缩物的形式,要求在使用前用水稀释,则它将包含比不用稀释即可准备使用的组合物更高量的活性成分。
其制备方法根据制剂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将活性组分与表面活性剂、水充分混合后,用砂磨机砂磨至平均粒径5um以下,加入有机硅消泡剂、甲醛、黄原胶(根据物料粘度,必要时,黄原胶可以在砂磨前部分或全部加入)。用此方式获得悬浮剂,由此可以用水稀释制备任何所需浓度的悬浮液。
2、将活性组分与表面活性剂、溶剂充分混合后为油相,在乳化机高速剪切,将油相加入含有有机硅消泡剂、防腐剂的水相中,用均质机均质。用此方式获得水乳剂(浓乳剂),由此可以用水稀释制备任何所需浓度的乳液。
3、将液体或低熔点原药与表面活性剂、溶剂充分混合后为油相,在乳化机高速剪切,将油相加入含有机硅消泡剂、防腐剂的水相中,用均质机均质,用此方式获得水乳剂(浓乳剂)。将高熔点活性组分与表面活性剂、水充分混合后,用砂磨机砂磨至平均粒径5um以下,加入有机硅消泡剂、甲醛、黄原胶(根据物料粘度,必要时,黄原胶可以在砂磨前部分或全部加入),用此方式获得悬浮剂。在搅拌条件下,将上述水乳剂加入悬浮剂,均质后得到悬浮水乳剂。由此可以用水稀释制备任何所需浓度的水悬浮乳液。
术语“园林植物”,是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本发明所述的植物是指园林植物。
术语“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
术语“触杀性除草剂”是指一类除草剂,与杂草植株(主要是叶与茎)发生接触而产生杀草作用,触杀性除草剂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杂草地上部位,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对杂草地下部分无效,因而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杂草,施药时要喷洒均匀,除草剂制剂中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有利于药剂渗透,从而可提高除草效果。
术语“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与用量范围内,能够有效地防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以及只杀某一种或某一类杂草的除草剂,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超过用量范围、施用方法不当或使用时期不当,都会丧失选择性而伤害作物。
术语“内吸性除草剂”是指一类除草剂,喷施后能够被杂草的根、茎、叶或芽鞘等部位吸收进入杂草体内,并在杂草体内输导运送到全株,破坏杂草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使杂草枯死。如草甘膦,只需涂抹在杂草顶端的叶片上即可进入杂草植株,并向下输导到地下根、茎,杀死或抑制地下根茎繁殖。用作土壤处理的内吸性除草剂可以经过杂草的根系吸收后进入杂草植株体内,内吸性除草剂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杂草。
术语“一起施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肥料、助剂,采用“桶混”的方式,混合均匀施用或在同一个容器中配制成均匀的混合物施用于植物上。
术语“先后施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肥料、助剂,在一定时间内,如一个星期或10天内,先后施用于植物上。
在本发明中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迅速进入菟丝子并破坏细胞膜,导致菟丝子组织迅速变色并死亡,但该类除草剂在菟丝子体内传导性不好,难以使菟丝子与寄主结合处(吸盘)的组织死亡,如果只用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除草剂,吸盘还可以从寄主转移物质并继续长出新的菟丝子。内吸性除草剂经寄主的茎叶和菟丝子吸收后,阻断物质从寄主经吸盘向菟丝子传递,从而达到饿死菟丝子(含吸盘中)细胞的效果。单用内吸性除草剂,需要较高浓度才能杀死菟丝子的嫩尖、藤茎、吸盘,这时对寄主的安全性较低。与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除草剂一起或先后使用时,内吸性除草剂仅需杀死吸盘及相邻的菟丝子组织,需要的浓度较低,此时,药剂对寄主植株安全性更高。经过试验证明,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组分选择和配比上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也即经过大量的试验,发明人研究出了针对该组分的,在防除菟丝子属植物上的协同性有效的量。
术语“协同性有效的量”指能够改变植物生长的效果的此种组合物的量,获得的效果比单独施用这些化合物每一种所获得的总效果更大。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两类除草剂处于协同性有效的量的,能够较快又彻底防除菟丝子,对寄主植物安全性也很高,组合物施用效果超过单用一类除草剂的效果,组合物的施用率在宽泛限制范围内可以改变并且依赖于园林植物的品种和用药后一个星期内的气温和光照条件。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提供了一种包含协同性有效量的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组成的组合物用于防除园林植物上菟丝子的用途。将含有本发明所述的各种活性成分的制剂一起施用或先后施用于园林植物,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这些组合物施用率与要控制的园艺植物品种、施用时间、主导气候情况等影响因素有关。本发明的这些化合物通常每种以1ppm到1000ppm,优选是从10ppm到800ppm,特别优选是从50ppm到500ppm的浓度范围施用,施药时对菟丝子的各个部位(包括与寄主相联接的吸盘)均匀喷施,以滴水为度。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本发明合理选择已知的除草剂,形成防除园林菟丝子组合物,施用于受菟丝子属植物浸染的园林植物上,通过合理调整组合物的用量,可以高效防除菟丝子,同时把园艺植物的损害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除园林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以及制剂,可以迅速有效防除园林菟丝子属寄生植物,对蜡质层较厚的园林植物如小叶榕、桂花、鸭脚木、海桐、大叶黄杨等安全性高;对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红继木、杜鹃等蜡质层较薄的园林植物的老叶安全性高,其中对嫩梢的损害在园林植物养护上能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在某种施药剂量下,某些敏感园林植物,如小叶女贞绿篱,新梢可能被杀死,在园林植物的养护过程中,如果新梢被杀死,还可以减少修剪的次数,从而降低养护成本,是有益的。经过试验证明,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组分选择和配比在防除菟丝子属植物上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其药效的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能充分防除菟丝子属植物的植物体本身(包括吸盘),避免死而复生现象,其防除率可达到99%以上,同时对园林植物安全,不影响其观赏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以本申请防除菟丝子属植物的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制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及配比如下:
物料A:
物料B:
其制备方法为:
(1)制备物料A:将唑啶草酮、磺酰三唑酮、异佛尔酮、丁酮、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热搅拌均匀,为油相;将有机硅消泡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为水相。在剪切条件小,将油相加入水相,在乳化机高速剪切乳化,用均质机均质。
(2)制备物料B:将烷基芳基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黄原胶、尼泊金甲酯、水混合均匀,在高速分散剂搅拌的条件下,加入西玛津、甲咪唑烟酸原药。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卧式砂磨机中砂磨至平均粒径5um以下出料。
(3)在搅拌条件下,将上述物料A(水乳剂)加入悬浮剂(物料B),均质后得到悬浮水乳剂。由此可以将悬浮水乳剂用水稀释至任何所需浓度的喷洒,用于防治菟丝子属植物。
实施例二
一种以本申请防除菟丝子属植物的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制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及配比如下:
其制备方法为:将烷基芳基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黄原胶、尼泊金甲酯、苯甲酸钠、水混合均匀,在高速分散剂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磺酰三唑酮原药、双草醚原药并搅拌均匀。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卧式砂磨机中砂磨至平均粒径5um以下出料,制成,用于防除菟丝子属植物。
实施例三
1、试验对象:小叶榕和小叶女贞上的中国菟丝子
2、试验方法:在成片的中国菟丝子上划分大小一致的12个区块,按试验处理喷药。从每个区块中选定生长状况一致的中国菟丝子40根作为测量指标。每个处理重复三次。
3、药效调查:药后每天观察记录中国菟丝子的反应(畸形、变黑、萎蔫、死亡等)以及寄生植物的反应(安全性)。在药后3d、10d、50d,调查记录每个处理区块中选定的40根中国菟丝子的存活数量,计算防除效果,具体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防除效果计算公式:P=(D0—D1)/D0×100
式中:P——防除效果%。
D0——空白对照中国菟丝子存活数量。
D1——药剂处理中国菟丝子存活数量。
4、药剂防治安全性调查:药害观察结果按分级表示,如下:“-1”表示对园林树木有增绿及促进生长作用;“0”表示无药害;“1”表示生长点和新叶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症状但不明显,15d后可恢复;“2”表示新老叶和生长点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明显症状,生长明显受抑制,30d后可恢复;“3”表示停止生长,叶片有枯死,需施肥、浇水,需长时间恢复;“4”表示停止生长,60d以上叶枯死,很难恢复。
表1实施例三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从药后3天和药后10天的数据看,本申请所述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均能够迅速进入菟丝子并破坏细胞膜,导致菟丝子组织迅速变色并死亡,防除效果较好,采用磺酰三唑酮时杀菟丝子属植物的活性较高,且对园林植物安全性较好,此外,从药后50天的数据来看,防除效果减弱,说明如果只用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除草剂,吸盘还可以从寄主转移物质并继续长出新的菟丝子。
实施例四
1、试验对象:小叶榕和小叶女贞上的金灯藤
2、试验方法:在成片的金灯藤上划分大小一致的12个区块,按试验处理喷药。从每个区块中选定生长状况一致的金灯藤40根作为测量指标。每个处理重复三次。
3、药效调查:药后每天观察记录金灯藤的反应(畸形、变黑、萎蔫、死亡等)以及寄生植物的反应(安全性)。在药后3d、10d、50d,调查记录每个处理区块中选定的40根金灯藤的存活数量,计算防除效果,具体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防除效果计算公式:P=(D0—D1)/D0×100
式中:P——防除效果%。
D0——空白对照金灯藤存活数量。
D1——药剂处理金灯藤存活数量。
4、药剂防治安全性调查:药害观察结果按分级表示,如下:“-1”表示对园林树木有增绿及促进生长作用;“0”表示无药害;“1”表示生长点和新叶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症状但不明显,15d后可恢复;“2”表示新老叶和生长点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明显症状,生长明显受抑制,30d后可恢复;“3”表示停止生长,叶片有枯死,需施肥、浇水,需长时间恢复;“4”表示停止生长,60d以上叶枯死,很难恢复。
表2实施例四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内吸性除草剂经寄主的茎叶和金灯藤吸收后,阻碍物质从寄主经吸盘向金灯藤传递,从而达到饿死金灯藤(含吸盘中)细胞的效果。本申请所述的内吸性除草剂均能达到明显的防除效果,采用双草醚时杀菟丝子属植物的活性较高,对园林植物安全性也更好,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单用内吸性除草剂,起作用的速度慢,往往需要10天以上才能杀死嫩尖。相关实验也证实,单用内吸性除草剂对菟丝子的老茎和吸盘的去除效果不佳,需要与三唑啉酮除草剂结合施用,才能对菟丝子的老茎和吸盘达到很好的防除效果。
实施例五
Colby公式法测定药效实验
1、试验对象:小叶榕和小叶女贞上的中国菟丝子
2、实验方法:在成片的中国菟丝子上划分大小一致的7个区块,按试验处理喷药。从每个区块中选定生长状况一致的中国菟丝子40根作为测量指标。每个处理重复三次。
3、药效调查:药后每天观察记录中国菟丝子的反应(畸形、变黑、萎蔫、死亡等)以及寄生植物的反应(安全性)。在药后3d、10d、50d,调查记录每个处理区块中选定的40根菟丝子的存活数量。
4、药剂防治安全性调查:药害观察结果按分级表示,如下:“-1”表示对园林树木有增绿及促进生长作用;“0”表示无药害;“1”表示生长点和新叶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症状但不明显,15d后可恢复;“2”表示新老叶和生长点有卷叶、变黄、斑点、烧伤等明显症状,生长明显受抑制,30d后可恢复;“3”表示停止生长,叶片有枯死,需施肥、浇水,需长时间恢复;“4”表示停止生长,60d以上叶枯死,很难恢复。
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6.5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计算防除效果P。
防除效果计算公式:P=(D0—D1)/D0×100
式中:P——防除效果%。
D0——空白对照中国菟丝子存活数量。
D1——药剂处理中国菟丝子存活数量。
以及相对于空白对照的防除率T(%)。
6、评价方法:利用Colby公式求出理论混用后的防除率E(%)。实际测定的混用后的评定指标T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相比较,实际值大于理论值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差异在0%—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为拮抗作用。
Colby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防除率。
7、测定结果
表3实施例五单药或组合物的试验结果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组合物相比于单药而言,其实际防除效果比单药组合的理论防除效果高很多,其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距大于10%,因此,可以得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组合物与配比在防除菟丝子属植物上,具有很明显的协同增效的效果,防除效率更高,持效性更好。此外,从安全性能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技术方案对园林植物安全性较高,药害性较小,不会影响园林植物本身的观赏性能。此外从试验数据得知,磺酰三唑酮与双草醚的重量比例在1:6时,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在防除寄生在园林植物上的菟丝子属植物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0.1—10的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组成;
所述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为直接接触产生杀草作用,为磺酰三唑酮;
所述内吸性除草剂为体内传导吸收产生杀草作用,为双草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在防除寄生在园林植物上的菟丝子属植物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的质量比为1:(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在防除寄生在园林植物上的菟丝子属植物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杀选择性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的质量比为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72533.5A CN104604896B (zh) | 2015-02-11 | 2015-02-11 | 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72533.5A CN104604896B (zh) | 2015-02-11 | 2015-02-11 | 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4896A CN104604896A (zh) | 2015-05-13 |
CN104604896B true CN104604896B (zh) | 2017-09-12 |
Family
ID=5313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72533.5A Active CN104604896B (zh) | 2015-02-11 | 2015-02-11 | 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0489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35987A (zh) * | 2016-12-23 | 2018-07-03 | 山东润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
CN108651480A (zh) * | 2018-05-04 | 2018-10-16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元复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杉木林地杂草防控的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2608A (zh) * | 1998-11-10 | 2002-01-23 | 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 | 除草剂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36684A1 (de) * | 1998-08-13 | 2000-02-17 | Hoechst Schering Agrevo Gmbh | Herbizide Mittel für tolerante oder resistente Reiskulturen |
DE19947918A1 (de) * | 1999-10-06 | 2001-04-12 | Bayer Ag | Selektive Herbizide auf Basis von Pyrimidin-Derivaten |
CN100534304C (zh) * | 2004-03-12 | 2009-09-02 | Fmc有限公司 | 草甘膦组合物 |
-
2015
- 2015-02-11 CN CN201510072533.5A patent/CN1046048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2608A (zh) * | 1998-11-10 | 2002-01-23 | 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 | 除草剂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4896A (zh) | 2015-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28908B2 (en) | Acaricid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04782649A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宁南霉素与吡虫啉的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70024A (zh) | 除草剂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362815A (zh) | 一种柑桔用控梢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36643B (zh) | 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 | |
CN102388894B (zh) | 一种除草组合物 | |
CN104604896B (zh) | 一种防除菟丝子属寄生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4397003B (zh) |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2986688A (zh) | 一种大豆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1379998A (zh) | 一种用于高效防治水稻田杂草的复配除草剂及其应用 | |
CN104542615B (zh) | 一种防除园林菟丝子属植物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3329899B (zh) | 一种枸杞田用除草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372535A (zh) | 一种三元复配除草组合物 | |
CN106359388A (zh) | 一种含甲氧咪草烟与乳氟禾草灵的混合除草剂 | |
CN102027932A (zh) | 一种含二氯吡啶酸与唑酮草酯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0463709A (zh) | 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4304278A (zh) | 一种包括氯酯磺草胺与灭草松的混合除草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104388B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5211093A (zh) | 一种新型混合除草剂 | |
CN106942268A (zh) | 一种麦田芦苇复配除草剂及应用 | |
CN103053537A (zh) | 一种百草枯与环嗪酮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5104624B (zh) | 一种精草铵膦与甲咪唑烟酸的复配组合物 | |
CN108391670A (zh) | 棉花田除草组合物 | |
CN106106458B (zh) | 二氯喹啉草酮与苯噻酰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6719792A (zh) | 一种花木除草剂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No. 243 Diba Street, Pingquan Street,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Jiazh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0, Qipan Road, Jianyang City,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GUOGUANG AGROCHEMICA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