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0377A - 一种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90377A CN104590377A CN201310533472.9A CN201310533472A CN104590377A CN 104590377 A CN104590377 A CN 104590377A CN 201310533472 A CN201310533472 A CN 201310533472A CN 104590377 A CN104590377 A CN 1045903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b
- wing plate
- vehicle frame
- upper flange
- lower 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架,包括一对纵梁及设置于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的纵梁包括前纵梁与后纵梁,所述的前纵梁包括第一腹板、第一上翼板和第一下翼板,所述的前纵梁的横截面为槽形,所述的后纵梁包括第二腹板、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所述的后纵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二腹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上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上翼板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的第一下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下翼板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处。该车架的纵梁包括槽形截面的前纵梁和工字形截面的后纵梁,使前车架既满足交变应力下抗扭性的要求,又满足后车架的上装安装焊接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架结构中,纵梁的结构较为单一,要么是整体槽形折弯结构,要么是“工”字型焊接结构,这种传统结构能够满足车辆的日常行驶需求,但是使用传统车架结构的车辆在油田、矿山等特殊路段上使用时,若纵梁使用槽形折弯结构,虽然车架前段可以满足安装驾驶室及动力系统所需要的较好的抗扭性,但满足不了车架后段通过焊接连接作业设备底座的需求;若纵梁使用工字形结构,车架后段虽可满足通过焊接连接作业设备底座的需求,但车架前段会因车辆驾驶室及动力系统安装后的重量,加上承受前轮转向及运动交变载荷所产生的复合扭矩从而对车架的连接部位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车架,该车架的纵梁包括槽形截面的前纵梁和工字形截面的后纵梁,使前车架既满足交变应力下抗扭性的要求,又满足后车架的上装安装焊接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架,包括一对纵梁及设置于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所述的纵梁包括前纵梁与后纵梁,所述的前纵梁包括第一腹板、第一上翼板和第一下翼板,所述的前纵梁的横截面为槽形,所述的后纵梁包括第二腹板、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所述的后纵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二腹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上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上翼板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的第一下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下翼板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上翼板与所述的第一下翼板的长度不相同和/或第二上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下翼板的长度不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处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处在所述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轴线方向上的映射不完全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上翼板与所述第二上翼板部分面重合接触固定,所述的第一下翼板与所述第二下翼板部分面重合接触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腹板的上边缘上、与所述的第一上翼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减应力凹槽,所述的第一腹板的下边缘上、与所述的第一下翼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减应力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后纵梁还包括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与所述的第二腹板间隔预定距离平行设置,所述的加强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的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加强板的侧面上设有减重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加强板靠近所述的第一腹板的左边缘为不规则端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后梁端部的加强组件,所述的加强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后纵梁端部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板上边缘的上盖板和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板下的弯折下盖板,所述的下盖板包括弯折呈凹槽的弯折段及设置于所述凹槽两边的两小段处于两一水平面上的平板段,所述的弯折下盖板通过两平板段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板的下边缘。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上翼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一腹板通过折弯工艺形成,所述的第二上翼板、第二下翼板和第二腹板通过焊接工艺形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车架的纵梁包括槽形截面的前纵梁和工字形截面的后纵梁,使前车架既满足交变应力下抗扭性的要求,又满足后车架的上装安装焊接的要求,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为一体式结构,使得前后段车架结构紧凑,连接强度提高。。
2、第一上翼板与第一下翼板的长度不相同和/或第二上翼板与第二下翼板的长度不相同,使得连接部位错开,减少应力集中。
3、第一连接处及第二连接处均通过面重合接触固定,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4、第一腹板的上、下边缘上、与第一上翼板与第一下翼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减应力凹槽,用以减少焊接时的应力集中。
5、后纵梁上设有加强板,用以提高后纵梁的承载能力。
6、加强板的侧面上设有减重孔,用于减小纵梁的重量。
7、加强板的左边缘为不规则端面,可进一步减少应力集中。
8、通过设置加强组件,可进一步提高车架的承载能力。
9、截面为槽形的前纵梁采用折弯工艺,截面为工字形的后纵梁采用焊接工艺,使纵梁结构更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车架的纵梁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的纵梁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P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架,包括一对纵梁1及设置于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3,所述的纵梁1包括前纵梁11与后纵梁12,所述的前纵梁11包括第一腹板110、第一上翼板111和第一下翼板112,所述的前纵梁1的横截面为槽形,所述的后纵梁12包括第二腹板120、第二上翼板121和第二下翼板122,所述的后纵梁12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第一腹板110与所述第二腹板12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上翼板111与所述的第二上翼板121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处101,所述的第一下翼板112与所述的第二下翼板122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处102。
该车架的纵梁包括槽形截面的前纵梁和工字形截面的后纵梁,使前车架既满足交变应力下抗扭性的要求,又满足后车架的上装安装焊接的要求,第一腹板110与第二腹板120为一体式结构,使得该处结构紧凑,连接强度提高。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上翼板111与所述的第一下翼板112的长度不相同和/或第二上翼板121与所述的第二下翼板122的长度不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处101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处102在所述的第一腹板110和第二腹板120的轴线方向上的映射不完全重合。使得连接部位错开,减少应力集中。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上翼板111与所述第二上翼板121部分面重合接触固定,所述的第一下翼板112与所述第二下翼板122部分面重合接触固定。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腹板110的上边缘上、与所述的第一上翼板1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减应力凹槽201,所述的第一腹板110的下边缘上、与所述的第一下翼板11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减应力凹槽202。用以减少焊接时的应力集中。
优选地,所述的后纵梁12还包括加强板13,所述的加强板13与所述的第二腹板120间隔预定距离平行设置,所述的加强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的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所述的加强板13的侧面上设有减重孔301,所述的加强板靠近所述的第一腹板的左边缘为不规则端面,其中此处的“不规则端面”指的是端面不平整,所述的端面为凹凸状。后纵梁上设有加强板,用以提高后纵梁的承载能力,加强板的侧面上设有减重孔,用于减小纵梁的重量,加强板的左边缘为不规则端面,可进一步减少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的车架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后纵梁端部的加强组件2,所述的加强组件2包括固定于所述后纵梁端部的支撑板21、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板上边缘的上盖板22和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板下的弯折下盖板23,所述的下盖板23包括弯折呈凹槽的弯折段230及设置于所述凹槽两边的两小段处于两一水平面上的平板段231,所述的弯折下盖板23通过两平板段231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板21的下边缘。通过设置加强组件,可进一步提高车架的承载能力。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上翼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一腹板通过折弯工艺形成,所述的第二上翼板、第二下翼板和第二腹板通过焊接工艺形成。不同截面的纵梁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制作,使纵梁结构更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车架,包括一对纵梁及设置于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包括前纵梁与后纵梁,所述的前纵梁包括第一腹板、第一上翼板和第一下翼板,所述的前纵梁的横截面为槽形,所述的后纵梁包括第二腹板、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所述的后纵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二腹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上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上翼板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的第一下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下翼板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翼板与所述的第一下翼板的长度不相同和/或第二上翼板与所述的第二下翼板的长度不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处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处在所述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轴线方向上的映射不完全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翼板与所述第二上翼板部分面重合接触固定,所述的第一下翼板与所述第二下翼板部分面重合接触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腹板的上边缘上、与所述的第一上翼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减应力凹槽,所述的第一腹板的下边缘上、与所述的第一下翼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减应力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纵梁还包括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与所述的第二腹板间隔预定距离平行设置,所述的加强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连接于所述的第二上翼板和第二下翼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的侧面上设有减重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靠近所述的第一腹板的左边缘为不规则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后梁端部的加强组件,所述的加强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后纵梁端部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板上边缘的上盖板和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板下的弯折下盖板,所述的下盖板包括弯折呈凹槽的弯折段及设置于所述凹槽两边的两小段处于两一水平面上的平板段,所述的弯折下盖板通过两平板段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板的下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翼板、第一下翼板和第一腹板通过折弯工艺形成,所述的第二上翼板、第二下翼板和第二腹板通过焊接工艺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33472.9A CN104590377B (zh) | 2013-10-31 | 2013-10-31 | 一种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33472.9A CN104590377B (zh) | 2013-10-31 | 2013-10-31 | 一种车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90377A true CN104590377A (zh) | 2015-05-06 |
CN104590377B CN104590377B (zh) | 2017-12-01 |
Family
ID=5311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33472.9A Active CN104590377B (zh) | 2013-10-31 | 2013-10-31 | 一种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9037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65857A (zh) * | 2017-03-30 | 2017-07-21 |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种发动机安装的通用型宽体自卸车的车架结构 |
CN112109617A (zh) * | 2020-09-09 | 2020-12-22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矿用自卸车举升座 |
CN113511264A (zh) * | 2021-08-09 | 2021-10-19 | 重庆华川九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半挂车用车架前部结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44129A (ja) * | 1999-06-04 | 2000-12-12 |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フレーム |
CN201321080Y (zh) * | 2008-11-24 | 2009-10-07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混凝土泵车车架 |
CN202147722U (zh) * | 2011-08-03 | 2012-02-22 | 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式异截面车架纵梁 |
CN202264819U (zh) * | 2011-09-08 | 2012-06-06 |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 |
CN102765423A (zh) * | 2012-08-09 | 2012-11-0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车架和工程车辆 |
CN202624373U (zh) * | 2012-04-27 | 2012-12-2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汽车纵梁的加强结构 |
-
2013
- 2013-10-31 CN CN201310533472.9A patent/CN1045903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44129A (ja) * | 1999-06-04 | 2000-12-12 |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フレーム |
CN201321080Y (zh) * | 2008-11-24 | 2009-10-07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混凝土泵车车架 |
CN202147722U (zh) * | 2011-08-03 | 2012-02-22 | 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式异截面车架纵梁 |
CN202264819U (zh) * | 2011-09-08 | 2012-06-06 |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一种车架 |
CN202624373U (zh) * | 2012-04-27 | 2012-12-2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一种汽车纵梁的加强结构 |
CN102765423A (zh) * | 2012-08-09 | 2012-11-07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车架和工程车辆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65857A (zh) * | 2017-03-30 | 2017-07-21 |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种发动机安装的通用型宽体自卸车的车架结构 |
CN112109617A (zh) * | 2020-09-09 | 2020-12-22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矿用自卸车举升座 |
CN113511264A (zh) * | 2021-08-09 | 2021-10-19 | 重庆华川九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半挂车用车架前部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90377B (zh) | 2017-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83437U (zh) | 纯电动汽车地板结构 | |
CN201338655Y (zh) | 一种低地板客车车架 | |
CN104590377A (zh) | 一种车架 | |
US9776668B2 (en) | Side member, chassis and trailer chassis provided with such a side member | |
CN108502027B (zh) | 车身后部传力结构及汽车车身 | |
CN203544127U (zh) | 一种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 | |
CN203713971U (zh) | 非公路自卸车车架贯通式前横梁总成 | |
KR102706258B1 (ko) | 저상버스의 리어 차체 구조 | |
CN204077807U (zh) | 一种车架横梁连接板结构 | |
KR20140106873A (ko) | 차량용 사이드멤버 연결구조물 | |
CN105501298B (zh) | 一种车架 | |
JP2013144484A (ja) | 車体フレーム補強構造 | |
CN205836941U (zh) | 一种车身底盘框架结构及使用其的汽车 | |
CN205737702U (zh) |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 |
CN105799780A (zh) |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 |
CN204323017U (zh) | 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 | |
CN202029913U (zh) | 一种汽车前后地板的搭接加强结构 | |
CN202449080U (zh) | 一种汽车地板骨架的加强结构 | |
CN204323485U (zh) | 底盘车架及汽车起重机 | |
CN203902669U (zh) | 一种微型卡车车身纵梁结构 | |
CN105235490A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点结构 | |
CN204527315U (zh) | 车架及车辆 | |
CN220577000U (zh) | 悬挂油缸安装座结构及车辆 | |
CN105172891A (zh) | 电动汽车车架 | |
CN102009693B (zh) | 装载机后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