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7792A -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87792A CN104587792A CN201410756395.8A CN201410756395A CN104587792A CN 104587792 A CN104587792 A CN 104587792A CN 201410756395 A CN201410756395 A CN 201410756395A CN 104587792 A CN104587792 A CN 1045877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oil
- nanofiber
- pipe
- col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泵连接输气管,输气管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和收集管,收集管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所述的保护箱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油气吸附回收一体化、高效连续化,在加油站、油厂、码头等场所以及制造业、表面涂装工业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污染治理及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指含有多种有机烃类化合物和空气的混合物,其广泛存在于加油站、油库、炼油厂、油田等场所。油品在储存、装卸、运输、零售等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气压等)及运载容器内部气液体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易产生大量的挥发油气,这不仅造成了油品品质的下降和直接的能源、经济损失,而且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同时油气中含有的多种烃类致癌物质对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会引发癌症。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统计,随着近年来我国生产技术的进步,油品从原油开采至加油站的排放量相加,每吨的油品排放约8公斤的油气,全国储运油气排放量从2005年的50万吨,增加到了现在的90万吨,至2020年预计排放量将达到115万吨,油品单价按照4000元/吨计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到46亿元。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入人心,油气处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人们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对挥发的油气进行处理,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热氧化法及吸附法等。而相比于其他几种方法,吸附法因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无污染、油气捕集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该法是利用吸附材料对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气组分结合吸附力强弱的不同来达到两种组分的分离,对于吸附法来说,吸附剂是整套油气捕集装置的关键,且比表面积大的多孔吸附材料有利于提高对油气的的吸附分离效率。目前,常用的油气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分析筛沸石、活性氧化铝、硅胶、混合吸附剂等。但上述吸附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直接吸附浓度较大的油气时,吸附材料很快达到饱和,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仅适用于低浓度的油气吸附分离,并且还存在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吸附效率低、重复利用性差等问题。
国内专利CN102389774A公开了一种油气吸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所涉及的方法为利用稻壳制备成的活性炭与硅胶粉碎成型,经高温煅烧制成油气吸附复合材料,但该法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吸附效率低、不能重复使用等缺点。国内专利CN101445214A公开了一种用于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和系统,该专利所涉及的方法为利用空气优先通过的膜组件对混合气体进行吸附,但该方法同样存在对油气吸附效率低、时间长、过程繁琐,且膜组件性能差,需要对膜进行清洗才能二次使用;国内专利CN102125821A公开了一种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硅气凝胶复合吸附剂,该专利所涉及的材料是以活性炭颗粒为骨架结构,结合溶胶-凝胶反应和常压干燥法制得疏水硅气凝胶,其主要吸附物质为活性炭颗粒,疏水硅气凝胶提供多级孔结构并进一步提高了油气吸附效率,但该材料的制备需要复杂的溶胶-凝胶过程、且存在原料选择范围窄、结构可控性差、力学性能不足等缺陷。由纳米纤维相互交联构成的三维多孔泡沫状吸附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而且纤维间交联点也显著提升了吸附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结构稳定性,使其在油气捕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至今尚无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相关的研究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油气捕集及回收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泵连接输气管,输气管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和收集管,收集管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所述的保护箱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由采用物理或化学改性方法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
更优选地,所述的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方法为高压静电喷涂、磁场诱导自组装、蒸汽扩散、微波原位聚合和高压气相元素掺杂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高压静电喷涂法包括采用高压静电喷涂系统在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喷涂亲油疏水颗粒。
优选地,所述的磁场诱导自组装法包括利用外加磁场对磁性超亲油疏水纳米颗粒在外部磁场的牵引下沉积至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
优选地,所述的蒸汽扩散法包括将待改性纤维泡沫材料与超亲油疏水颗粒胶体溶液同时置于一密闭空间中,通过对该密闭空间升温升压,利用溶剂蒸汽扩散运动将超亲油疏水纳米颗粒沉积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
优选地,所述的微波原位聚合法包括首先将纤维泡沫材料基体浸泡于含有亲油纳米颗粒的疏水聚合物单体溶液中,然后将其置于有微波环境下加热使单体聚合,从而将纳米颗粒固定在纤维表面。
优选地,所述高压气相元素掺杂方法是将纤维泡沫材料与气相亲油疏水纳米颗粒同时置于六面顶压机中,通过从六个侧面同时施加压力,气相亲油疏水颗粒通过传压介质掺杂于纤维泡沫材料基体中。
更优选地,所述高压静电喷涂法可通过控制喷涂时间和喷涂电压大小来达到功能化、均匀化改性目的。所述磁场诱导自组装法可通过控制所施加外部磁场的强度来调控其对磁性纳米颗粒的牵引力,从而达到改性颗粒在纤维泡沫材料表面的均匀沉积。
更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为纳米纤维相互交联构成的三维开孔泡沫状材料。
更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的体积密度为1~1000mg/cm3,孔径为0.01~100μm,比表面积为10~2000m2/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填满于保护箱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与保护箱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连接输气管,输气管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和收集管,收集管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集气泵与输气管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和收集管的连接处,收集管与油类物质回收箱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的输气管、排气管和收集管有多个管道口与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收集管有多个管道口与油类物质回收箱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输气管、排气管和收集管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方法为:在保护箱制作过程中直接将各管道口嵌入到保护箱中并进行粘合封装。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装置是基于纳米纤维开孔泡沫超高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及连通的孔结构,通过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的超亲油疏水改性,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油气捕集并且能够及时回收油类物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纳米纤维开孔泡沫不同于传统泡沫材料,其框架结构是由纳米纤维组成,该吸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开孔连通结构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回弹性。
(2)本发明通过表面物理化学改性或材料本体性能设计可实现超亲油疏水的效果,利用纳米纤维开孔泡沫体型结构以及内部连通的孔道,对于油气可实现快速高效的吸附分离。相比于在保护箱内置入其他吸附剂材料,纳米纤维泡沫的置入显著提升了装置的油气吸附及回收效率,同时纳米纤维泡沫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回弹性也明显提高了吸附材料在油气吸附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确保了油类物质的有效回收利用。
(3)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制备工艺简单,所用原料来源广,可采用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多,装置结构可设计性强,且成本低廉,适用于一系列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在加油站、油厂、码头等场所,在制造业、表面涂装工业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的用于改性的纳米纤维泡沫材料为纳米纤维相互交联构成的三维开孔泡沫状材料,可以在上海东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到,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纳米纤维均匀分散在对其不具有溶解性的溶剂中,随后采用冷冻法将分散液凝固成型,进一步采用冷冻干燥法去除凝固的溶剂,最后将干燥后的纳米纤维泡沫前驱体进行热交联处理,最终获得纳米纤维泡沫。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法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所述的高压静电喷涂法采用德国DURR公司生产的EcoHT500高压静电喷涂系统在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喷涂超亲油疏水颗粒进行功能化改性,所述超亲油疏水颗粒为购买于浙江弘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SP1型SiO2颗粒,且喷涂电压为50kV,喷涂时间为30min,所得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的体积密度为2mg/cm3,平均孔径为0.01m,比表面积为2000m2/g。
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所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油气捕集回收,具体方法为:
(1)当油罐车在卸油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连接导管将捕集装置中的集气泵一端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利用集气泵将卸油过程中逃逸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2)当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可将本装置的集气泵一端通过快速连接头与密闭型加油枪相连,从而利用集气泵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逸散出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3)将油气捕集装置直接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当地下油罐中的油气累计到一定压力值时,则通过压力传感部件启动集气泵将油气抽入到捕集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回收。
本油气捕集装置开启之后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且上述各阶段油气捕集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经本装置捕集回收后排放出的油气浓度8-10mg/cm3,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利用磁场诱导自组装法对纳米纤维开孔泡沫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所述磁场诱导自组装法是利用苏州泰斯特PFMF-4108G型智能型恒定磁场发生装置施加外部磁场将内部包覆有Fe3O4粒子的超亲油疏水磁性纳米颗粒牵引沉积至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所述磁性纳米颗粒为购买于上海东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035型磁性SiO2纳米颗粒。当所施加磁场强度为10T时,纳米纤维泡沫材料可得到均匀的改性,所得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的体积密度为10.8mg/cm3,平均孔径为1.8m,比表面积为700m2/g;
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所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油气捕集回收,具体方法为:
(1)当油罐车在卸油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连接导管将捕集装置中的集气泵一端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利用集气泵将卸油过程中逃逸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2)当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可将本装置的集气泵一端通过快速连接头与密闭型加油枪相连,从而利用集气泵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逸散出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3)将油气捕集装置直接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当地下油罐中的油气累计到一定压力值时,则通过压力传感部件启动集气泵将油气抽入到捕集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回收。
本油气捕集装置开启之后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且上述各阶段油气捕集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经本装置捕集回收后排放出的油气浓度8-10mg/cm3,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利用蒸汽扩散法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首先将纳米纤维泡沫材料和购买于纳米宏泽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AS20型二氧化硅胶体溶液同时置于一个可加热的密闭空间中,将该密闭空间的温度升至210℃,内部压力上升至507×103Pa时,利用蒸汽扩散运动将超亲油疏水SiO2胶体颗粒沉积至纳米纤维表面,2h后取出即得到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得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的体积密度为100mg/cm3,平均孔径为47μm,比表面积为230m2/g;
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所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油气捕集回收,具体方法为:
(1)当油罐车在卸油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连接导管将捕集装置中的集气泵一端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利用集气泵将卸油过程中逃逸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2)当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可将本装置的集气泵一端通过快速连接头与密闭型加油枪相连,从而利用集气泵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逸散出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3)将油气捕集装置直接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当地下油罐中的油气累计到一定压力值时,则通过压力传感部件启动集气泵将油气抽入到捕集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回收。
本油气捕集装置开启之后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且上述各阶段油气捕集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经本装置捕集回收后排放出的油气浓度8-10mg/cm3,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利用微波原位聚合法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首先将纳米纤维泡沫材料浸入到浓度为10%且SiO2颗粒的添加量为2.5%的苯并噁嗪溶液中1h后取出,然后置于功率为1000W,波长为0.5mm的微波环境中加热使苯并噁嗪发生原位聚合2h后取出即得到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得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体积密度为1000mg/cm3,平均孔径为57μm,比表面积为85m2/g;所述SiO2颗粒型号为SP1型,购买于浙江弘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所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油气捕集回收,具体方法为:
(1)当油罐车在卸油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连接导管将捕集装置中的集气泵一端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利用集气泵将卸油过程中逃逸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2)当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可将本装置的集气泵一端通过快速连接头与密闭型加油枪相连,从而利用集气泵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逸散出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3)将油气捕集装置直接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当地下油罐中的油气累计到一定压力值时,则通过压力传感部件启动集气泵将油气抽入到捕集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回收。
本油气捕集装置开启之后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且上述各阶段油气捕集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经本装置捕集回收后排放出的油气浓度8-10mg/cm3,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利用高压气相元素掺杂法对纳米纤维开孔泡沫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采用六面顶压机完成对纤维基泡沫材料的外部气相掺杂改性,以叶腊石作为传压介质,将机器密闭后加压10GPa形成由大量气相超亲油疏水SiO2纳米颗粒组成的气氛,以传压介质作为载体将超亲油疏水SiO2纳米颗粒均匀掺杂于纤维基体中,从而得到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的体积密度为800mg/cm3,平均孔径为100μm,比表面积为10m2/g,所述气相超亲油疏水SiO2纳米颗粒为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VK-SP15G型SiO2纳米颗粒;
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所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油气捕集回收,具体方法为:
(1)当油罐车在卸油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连接导管将捕集装置中的集气泵一端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利用集气泵将卸油过程中逃逸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2)当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可将本装置的集气泵一端通过快速连接头与密闭型加油枪相连,从而利用集气泵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逸散出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3)将油气捕集装置直接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当地下油罐中的油气累计到一定压力值时,则通过压力传感部件启动集气泵将油气抽入到捕集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回收。
本油气捕集装置开启之后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且上述各阶段油气捕集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经本装置捕集回收后排放出的油气浓度8-10mg/cm3,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利用高压喷涂并结合微波原位聚合对纳米纤维开孔泡沫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首先将购买于浙江弘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SP1型疏水SiO2颗粒添加到浓度为10%的苯并噁嗪单体溶液中,且SiO2颗粒添加量为苯并噁嗪固含量的2.5%,并利用德国DURR公司生产的高压静电喷涂系统50kV下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喷涂预改性40min,然后将喷涂后的纤维泡沫材料置于功率为1000W,波长为0.5mm的微波环境中加热使苯并噁嗪单体发生原位聚合,2h后取出即得到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得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的体积密度为500mg/cm3,平均孔径为0.74μm,比表面积为1850m2/g;
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所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油气捕集回收,具体方法为:
(1)当油罐车在卸油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连接导管将捕集装置中的集气泵一端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利用集气泵将卸油过程中逃逸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2)当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可将本装置的集气泵一端通过快速连接头与密闭型加油枪相连,从而利用集气泵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逸散出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3)将油气捕集装置直接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当地下油罐中的油气累计到一定压力值时,则通过压力传感部件启动集气泵将油气抽入到捕集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回收。
本油气捕集装置开启之后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且上述各阶段油气捕集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且经本装置捕集回收后排放出的油气浓度8-10mg/cm3,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为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利用高压静电喷涂、高压气相掺杂、微波原位聚合法三者结合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得到,所述具体改性方法为,首先将浓度为3%的苯并噁嗪单体溶液利用德国DURR静电喷涂系统50kV下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喷涂40min,然后将喷涂有苯并噁嗪单体的纤维基体置于功率为1000W,波长为0.5mm的微波环境中加热使苯并噁嗪单体发生原位聚合,2h后取出,然后将其与购买于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VK-SP15G型亲油气相SiO2纳米颗粒同时置于六面顶压机中,以叶腊石作为传压介质,将机器密闭后加压至6GPa形成由大量超亲油疏水SiO2纳米颗粒组成的气氛,以传压介质作为载体将超亲油疏水SiO2纳米颗粒均匀掺杂于纤维基体中,从而得到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且所制备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的体积密度为600mg/cm3,平均孔径为1.97μm,比表面积为580m2/g;
上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所述的输气管2、排气管5和收集管6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方法为:在保护箱制作过程中直接将各管道口嵌入到保护箱中并进行粘合封装。所述的输气管2、排气管5和收集管6有多个管道口与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收集管6有多个管道口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连接。
所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可应用于不同阶段的油气捕集回收,具体方法为:
(1)当油罐车在卸油的过程中,可利用快速连接导管将捕集装置中的集气泵一端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利用集气泵将卸油过程中逃逸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2)当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可将本装置的集气泵一端通过快速连接头与密闭型加油枪相连,从而利用集气泵将加油过程中从油箱逸散出的油气通过捕集组件回收至油类物质回收箱中。
(3)将油气捕集装置直接与地下油罐口相连,当地下油罐中的油气累计到一定浓度值时,则通过浓度传感部件启动集气泵将油气抽入到捕集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回收。
本油气捕集装置开启之后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且上述各阶段油气捕集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经本装置捕集回收后排放出的油气浓度8-10mg/cm3,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Claims (10)
1.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其中,所述的油气捕集组件包括保护箱(3),所述的保护箱(3)中设有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由采用物理或化学改性方法对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进行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得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亲油疏水改性处理方法为高压静电喷涂、磁场诱导自组装、蒸汽扩散、微波原位聚合和高压气相元素掺杂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静电喷涂法包括采用高压静电喷涂系统在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喷涂亲油疏水颗粒;所述的磁场诱导自组装法包括利用外加磁场对磁性超亲油疏水纳米颗粒在外部磁场的牵引下沉积至纳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所述的蒸汽扩散法包括将待改性纤维泡沫材料与超亲油疏水颗粒胶体溶液同时置于一密闭空间中,通过对该密闭空间升温升压,利用溶剂蒸汽扩散运动将超亲油疏水纳米颗粒沉积至纤维泡沫材料表面;所述的微波原位聚合法包括首先将纤维泡沫材料基体浸泡于含有亲油纳米颗粒的疏水聚合物单体溶液中,然后将其置于有微波环境下加热使单体聚合,从而将纳米颗粒固定在纤维表面;所述高压气相元素掺杂方法是将纤维泡沫材料与气相亲油疏水纳米颗粒同时置于六面顶压机中,通过从六个侧面同时施加压力,气相亲油疏水颗粒通过传压介质掺杂于纤维泡沫材料基体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为纳米纤维相互交联构成的三维开孔泡沫状材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的体积密度为1~1000mg/cm3,孔径为0.01~100μm,比表面积为10~2000m2/g。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将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填满于保护箱(3)内,且纳米纤维基泡沫材料(4)与保护箱(3)的内壁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封装,待胶粘剂室温条件下固化后形成油气捕集组件;将集气泵(1)连接输气管(2),输气管(2)连接油气捕集组件,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排气管(5)和收集管(6),收集管(6)连接油类物质回收箱(7),得到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气泵(1)与输气管(2)之间的连接处,输气管(2)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处,油气捕集组件与排气管(5)和收集管(6)的连接处,收集管(6)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的连接处使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密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2)、排气管(5)和收集管(6)有多个管道口与油气捕集组件连接,收集管(6)有多个管道口与油类物质回收箱(7)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气管(2)、排气管(5)和收集管(6)与油气捕集组件的连接方法为:在保护箱制作过程中直接将各管道口嵌入到保护箱中并进行粘合封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56395.8A CN104587792B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56395.8A CN104587792B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7792A true CN104587792A (zh) | 2015-05-06 |
CN104587792B CN104587792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311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56395.8A Active CN104587792B (zh) | 2014-12-10 | 2014-12-10 |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8779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1314A (zh) * | 2015-12-29 | 2016-05-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溢油回收的疏水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CN108767473A (zh) * | 2018-04-28 | 2018-11-06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疏水性天线罩的制造方法 |
CN110756129A (zh) * | 2019-11-01 | 2020-02-07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98288A2 (de) * | 1987-06-19 | 1989-01-11 | INTERMAR-RESEARCH Gesellschaft für 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 mbH |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der auf Tanklagern, Tankwagen-Füllstellen und Schiffen anfallenden Kohlenwasserstoff-Emissionen und Anlag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CN202279426U (zh) * | 2011-10-17 | 2012-06-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式油气回收装置 |
CN102527073A (zh) * | 2010-12-16 | 2012-07-04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及油气回收方法 |
CN103668513A (zh) * | 2013-12-04 | 2014-03-26 | 苏州东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净化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12-10 CN CN201410756395.8A patent/CN1045877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98288A2 (de) * | 1987-06-19 | 1989-01-11 | INTERMAR-RESEARCH Gesellschaft für 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 mbH |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der auf Tanklagern, Tankwagen-Füllstellen und Schiffen anfallenden Kohlenwasserstoff-Emissionen und Anlag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CN102527073A (zh) * | 2010-12-16 | 2012-07-04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及油气回收方法 |
CN202279426U (zh) * | 2011-10-17 | 2012-06-2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式油气回收装置 |
CN103668513A (zh) * | 2013-12-04 | 2014-03-26 | 苏州东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净化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01314A (zh) * | 2015-12-29 | 2016-05-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溢油回收的疏水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CN108767473A (zh) * | 2018-04-28 | 2018-11-06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疏水性天线罩的制造方法 |
CN108767473B (zh) * | 2018-04-28 | 2021-07-06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疏水性天线罩的制造方法 |
CN110756129A (zh) * | 2019-11-01 | 2020-02-07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方法 |
CN110756129B (zh) * | 2019-11-01 | 2022-01-28 | 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7792B (zh) | 201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5093B (zh) | 一种吸附-水合反应双重储氢方法及装置 | |
CN104587792B (zh) |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油气捕集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892489B (zh) | 一种MOFs/碳气凝胶吸附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2121594A1 (zh) | 一种纳米纤维/MOFs基优先透醇型渗透汽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02566A (zh) | 一种利用离子液体制备木质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 | |
CN106492761A (zh) | 一种磁性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 |
CN108579626A (zh) | 纤维素纳米晶体/石墨烯/聚乙烯醇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06268546A (zh) | 新型环保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02698558A (zh) | 一种高效吸附回收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6824291A (zh) | 一种钼酸铋‑金属有机骨架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07456945A (zh) | 一种改性炭质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 |
CN103816857B (zh) | 一种用于气体吸收的SiO2/TiO2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
Liu et al. | Montmorillonite-based aerogels assiste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 |
CN106701033A (zh) | 一种多孔介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 |
Liu et al. | Highly stable and activ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a mesoporous UiO66@ 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plex for practical catalytic applications | |
CN114479197A (zh) | 一种定向结构纳米纤维素蒙脱土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04001480A (zh) | 一种球形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7998904A (zh) | 一种可用于气体分离的g-C3N4二维纳米片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 |
CN108793173A (zh) | 一种采用外循环方式常压干燥制备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方法 | |
CN111389358A (zh) | 一种改性氮掺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15724646B (zh) | 一种石墨烯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3816944A (zh) | 一种环保型低汞触媒连续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 |
Fan et al. | Oil sorption and recovery by using vertically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 |
CN103822093A (zh) |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天然气吸附回收利用方法 | |
CN102274676A (zh) | 基于微波和真空集成的解吸装置及其油气吸收回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