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1908B - 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81908B CN104581908B CN201510054669.3A CN201510054669A CN104581908B CN 104581908 B CN104581908 B CN 104581908B CN 201510054669 A CN201510054669 A CN 201510054669A CN 104581908 B CN104581908 B CN 1045819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ng cell
- terminal
- unlicensed spectrum
- base station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8
- 230000007958 sleep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20411 cell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172132 Mus musculus Eif3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当基站进行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时,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通过本技术方案,通过为终端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非连续接收参数,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同时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并提高系统吞吐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网络的核心部分随着通信业务量的急剧增加,3GPP授权频谱显得越来越不足以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为了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3GPP正讨论如何在授权频谱的帮助下使用未授权频谱,如2.4GHz和5GHz频段。这些未授权频谱目前主要是WiFi,蓝牙,雷达,医疗等系统在使用。一般来说,为已授权频段设计的接入技术,如LTE(Long TermEvolution,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不适合在未授权频段上使用,因为LTE这类接入技术对频谱效率和用户体验优化的要求非常高。然而,载波聚合功能让将LTE部署于非授权频段变为可能。3GPP提出了LAA(LTE Assisted Access,LTE辅助的介入技术)的概念,借助LTE授权频谱的帮助来使用未授权频谱。而未授权频谱可以有两种工作方式,如图1A所示,一种是补充下行SDL(Supplemental Downlink,补充下行),即只有下行传输子帧;如图1B所示,另一种是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模式,上下行传输子帧都包含。补充下行这种情况只能是借助载波聚合技术使用。而TDD模式可以借助DC(Dual Connectivity)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相比WiFi,工作在未授权频段的LTE有能力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大的覆盖效果,同时基于同一个核心网让数据流量在授权频段和未授权频段之间无缝切换。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宽带体验、更高的速率、更好的稳定性和移动便利性。
现有的在非授权频谱上使用的接入技术,如WiFi,具有较弱的抗干扰能力。为了避免干扰,WiFi系统设计了很多干扰避免规则,如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方法)。如图2所示,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是WiFi的AP(Access Point,接入点)或者终端在发送信令或者数据之前,要先监听检测周围是否有AP或者终端在发送/接收信令或数据,如果有,则继续监听,直到监听到没有为止。如果没有,则生成一个随机数作为退避时间,在这个退避时间内,如果没检测到有信令或数据传输,那么在退避时间结束之后,AP或终端可以开始发送信令或数据。
而LTE网络中由于有很好的正交性保证了干扰水平,所以基站与用户的上下行传输不用考虑周围是否有基站或用户在进行传输。如果LTE在非授权频段上使用时也不考虑周围是否有别的设备在使用非授权频段,那么将对WiFi设备带来极大的干扰。因为LTE只要有业务就进行传输,没有任何监听规则,那么WiFi设备在LTE有业务传输时就没法传输,只能等到LTE业务传输完成,才能检测到信道空闲状态,才能进行传输。
所以LTE在使用非授权频段时,最主要的关键点之一是确保LAA(licensed-assisted access,LTE授权频谱辅助的接入技术)能够在公平友好的基础上和现有的接入技术(比如WiFi)共存。而传统的LTE系统中没有LBT(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的机制来避免碰撞。为了与WiFi更好的共存,LTE需要一种LBT机制。
现有的LBT机制都是frame based LBT(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帧结构,如图3所示,LBT的周期是固定的,CCA(Channel Clear Assessment,信道空闲检测)的时间是每个周期的最开始。比如,在LTE帧结构中,以10ms为周期,CCA占用#0子帧的最前面的1个或多个symbol。在这种固定的周期的结构下,只有#0号子帧才能做CCA,如果业务在#1号子帧到达,也必须等到下一个周期的#0号子帧进行CCA之后,才能判断信道是否可以占用,从而带来很大的延时。
而现有的基于负载(LBE)的LBT机制,主要原理是在负载到达时,马上进行信道检测,如果检测信道空闲,则马上发送数据业务;如果检测信道忙,则随机选择一个数N,在接下来的信道检测时间内,若检测到信道忙,则N不变,若检测到信道闲,则N-1,当N减为0时,则可以发送数据。
不管是FBE还是LBE的LBT机制,其特征都是非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有时候是空闲的可用状态,有时候是繁忙的不可用状态。而授权频谱上的信道是一直处于可用状态,那么载波聚合下,终端在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使用一种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配置不能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提高频谱使用效率,并提高系统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并提高系统吞吐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基站进行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时,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终端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非连续接收参数,从而使得终端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采用不同的非连续参数配置,这样,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包括:根据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确定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当所述基站处于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是根据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来进行配置的,具体地,当基站处于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得该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繁忙时,即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此时不需要终端唤醒等待基站的调度,因此使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空闲时,即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此时基站可能对终端进行调度,因此,使得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以便基站可以随时调度,这样,既保证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正常交互,又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与目标时间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间为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后紧接着的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的长度为所述基站在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时,向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和每个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内的所述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和醒来时间都可进行配置,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醒来时间则为在基站检测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后紧挨着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长度为基站在发现下行信道空闲时,向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具体地,周期和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可以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给终端。这样,根据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来配置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极大的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延长所述醒来时间;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终端,以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若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则延长终端的醒来时间,从而方便基站随时对终端进行调度,反之,若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没有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则使终端重新进入睡眠状态,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其中,每个终端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终端;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交替保持所述唤醒状态;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使得多个终端组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空闲,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的信道占用时间内交替保持唤醒状态,或者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繁忙,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同时进入睡眠状态。比如,将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如其中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前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前半部分醒来,另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后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后半部分醒来。这样,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基站可以随时调度到可用的终端,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应该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是不固定的,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刻与目标时刻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刻为当有下行负载需要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后,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信令的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的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无固定周期,而其醒来的具体时刻则是在基站对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检测后,发现信道空闲时,向将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的时刻,而具体的醒来的时间长度则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通知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中的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不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使所述某一目标终端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则若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在所述某一目标终端正在监听的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向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以将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其中,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所述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已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没有下行负载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此时,说明该终端不需要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数据,因此可以使该终端用于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从而节省终端的功耗。而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有下行负载需要在小区上传输时,则若基站检测到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可以借助于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来对终端进行唤醒。具体地,可以将快速唤醒信令发送给当前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或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处于唤醒状态的终端,以将该终端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
另外,对于不同的终端和不同的非授权频谱上的服务小区,其对应的终端状态都是不同的。比如终端#1,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1上的服务小区1,而终端#2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2上的服务小区2。那么,当终端#1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1发送时,终端#1用于接收服务小区1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当终端#2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2发送时,终端#2用于接收服务小区2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将某一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其对应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非连接参数中的醒来时间是均匀分布的。这样,基站在任一时间检测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空闲时,都能直接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将处于醒来时间的终端调度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其中,上述限定是针对于每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的,对于不同的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终端,不需要满足上述限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为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和/或采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快速唤醒信令可以复用其他信令,如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也可以采用新的唤醒信令,如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终端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进入睡眠状态的信令时,进入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与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不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可以不一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包括:配置单元,当基站进行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时,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为终端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非连续接收参数,从而使得终端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采用不同的非连续参数配置,这样,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包括:根据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确定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当所述基站处于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是根据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来进行配置的,具体地,当基站处于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得该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繁忙时,即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此时不需要终端唤醒等待基站的调度,因此使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空闲时,即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此时基站可能对终端进行调度,因此,使得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以便基站可以随时调度,这样,既保证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正常交互,又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与目标时间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间为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后紧接着的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的长度为所述基站在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时,向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所述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和每个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内的所述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和醒来时间都可进行配置,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醒来时间则为在基站检测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后紧挨着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长度为基站在发现下行信道空闲时,向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具体地,周期和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可以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给终端。这样,根据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来配置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极大的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延长所述醒来时间,以及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终端,以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若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则延长终端的醒来时间,从而方便基站随时对终端进行调度,反之,若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没有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则使终端重新进入睡眠状态,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分组单元,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其中,每个终端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终端;第三发送单元,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交替保持所述唤醒状态,以及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使得多个终端组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空闲,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的信道占用时间内交替保持唤醒状态,或者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繁忙,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同时进入睡眠状态。比如,将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如其中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前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前半部分醒来,另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后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后半部分醒来。这样,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基站可以随时调度到可用的终端,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应该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是不固定的,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刻与目标时刻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刻为当有下行负载需要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后,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信令的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的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无固定周期,而其醒来的具体时刻则是在基站对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检测后,发现信道空闲时,向将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的时刻,而具体的醒来的时间长度则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通知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中的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不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使所述某一目标终端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则若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在所述某一目标终端正在监听的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向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以将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其中,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所述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已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没有下行负载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此时,说明该终端不需要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数据,因此可以使该终端用于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从而节省终端的功耗。而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有下行负载需要在小区上传输时,则若基站检测到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可以借助于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来对终端进行唤醒。具体地,可以将快速唤醒信令发送给当前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或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处于唤醒状态的终端,以将该终端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
另外,对于不同的终端和不同的非授权频谱上的服务小区,其对应的终端状态都是不同的。比如终端#1,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1上的服务小区1,而终端#2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2上的服务小区2。那么,当终端#1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1发送时,终端#1用于接收服务小区1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当终端#2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2发送时,终端#2用于接收服务小区2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将某一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其对应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非连接参数中的醒来时间是均匀分布的。这样,基站在任一时间检测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空闲时,都能直接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将处于醒来时间的终端调度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其中,上述限定是针对于每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的,对于不同的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终端,不需要满足上述限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为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和/或采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快速唤醒信令可以复用其他信令,如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也可以采用新的唤醒信令,如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终端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进入睡眠状态的信令时,进入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与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不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可以不一样。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为终端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非连续接收参数,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同时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并提高系统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了相关技术中SDL模式和TDD模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CSMA/CA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图3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先听后说机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LTE帧结构的FBE的LBT机制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LTE帧结构的LBE的LBT机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FBE的LBT时DRX的基本周期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FBE的LBT时DRX的醒来时间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使用FBE的LBT时DRX的醒来时间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将非授权频谱F3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终端在授权频谱上的DRX分布时间示意图;
图12示出了LBE的LBT机制时,授权频谱辅助非授权频谱上终端的DRX醒来时间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包括:步骤402,当基站进行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时,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终端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非连续接收参数,从而使得终端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采用不同的非连续参数配置,这样,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包括:根据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确定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当所述基站处于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是根据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来进行配置的,具体地,当基站处于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得该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繁忙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此时不需要终端唤醒等待基站的调度,因此使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空闲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此时基站可能对终端进行调度,因此,使得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以便基站可以随时调度,这样,既保证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正常交互,又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与目标时间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间为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后紧接着的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的长度为基站在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和每个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内的所述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和醒来时间都可进行配置,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醒来时间则为在基站检测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后紧接着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长度为基站在在发现下行信道空闲时,向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具体地,周期和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可以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给终端。这样,根据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来配置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极大的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延长所述醒来时间;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终端,以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若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则延长终端的醒来时间,从而方便基站随时对终端进行调度,反之,若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没有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则使终端重新进入睡眠状态,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其中,每个终端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终端;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交替保持所述唤醒状态;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使得多个终端组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空闲,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的信道占用时间内交替保持唤醒状态,或者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繁忙,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同时进入睡眠状态。比如,将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如其中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前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前半部分醒来,另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后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后半部分醒来。这样,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基站可以随时调度到可用的终端,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应该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是不固定的,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刻与目标时刻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刻为当有负载需要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后,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信令的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的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无固定周期,而其醒来的具体时刻则是在基站对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检测后,发现信道空闲时,向将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的时刻,而具体的醒来的时间长度则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通知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中的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不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使所述某一目标终端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则若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在所述某一目标终端正在监听的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向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以将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其中,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所述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已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没有下行负载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此时,说明该终端不需要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数据,因此可以使该终端用于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从而节省终端的功耗。而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有下行负载需要在小区上传输时,则若基站检测到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可以借助于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来对终端进行唤醒。具体地,可以将快速唤醒信令发送给当前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或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处于唤醒状态的终端,以将该终端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
另外,对于不同的终端和不同的非授权频谱上的服务小区,其对应的终端状态都是不同的。比如终端#1,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1上的服务小区1,而终端#2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2上的服务小区2。那么,当终端#1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1发送时,终端#1用于接收服务小区1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当终端#2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2发送时,终端#2用于接收服务小区2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将某一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其对应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非连接参数中的醒来时间是均匀分布的。这样,基站在任一时间检测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空闲时,都能直接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将处于醒来时间的终端调度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其中,上述限定是针对于每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的,对于不同的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终端,不需要满足上述限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为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和/或采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快速唤醒信令可以复用其他信令,如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也可以采用新的唤醒信令,如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终端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进入睡眠状态的信令时,进入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与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不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可以不一样。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的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500,包括:配置单元502,当基站进行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时,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为终端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非连续接收参数,从而使得终端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采用不同的非连续参数配置,这样,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包括:根据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确定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当所述基站处于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是根据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来进行配置的,具体地,当基站处于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得该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繁忙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此时不需要终端唤醒等待基站的调度,因此使终端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基站检测到下行信道空闲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此时基站可能对终端进行调度,因此,使得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以便基站可以随时调度,这样,既保证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正常交互,又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与目标时间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间为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后紧接着的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的长度为基站在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时,向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504,所述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和每个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内的所述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和醒来时间都可进行配置,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下行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醒来时间则为在基站检测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后紧接着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长度为基站在在发现信道空闲时,向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具体地,周期和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可以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给终端。这样,根据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来配置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极大的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506,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延长所述醒来时间,以及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终端,以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若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则延长终端的醒来时间,从而方便基站随时对终端进行调度,反之,若在终端醒来的时间里没有监听到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则使终端重新进入睡眠状态,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分组单元508,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其中,每个终端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终端;第三发送单元510,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交替保持所述唤醒状态,以及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使得多个终端组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空闲,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的信道占用时间内交替保持唤醒状态,或者在基站发现下行信道繁忙,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同时进入睡眠状态。比如,将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如其中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前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前半部分醒来,另一个终端组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后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后半部分醒来。这样,进一步节省了终端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基站可以随时调度到可用的终端,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应该大于或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是不固定的,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刻与目标时刻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刻为当有负载需要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后,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信令的时刻,以及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的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基站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非连续接收参数无固定周期,而其醒来的具体时刻则是在基站对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检测后,发现信道空闲时,向将该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的时刻,而具体的醒来的时间长度则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通知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配置单元502还用于: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中的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不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使所述某一目标终端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则若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在所述某一目标终端正在监听的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向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以将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其中,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所述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已处于唤醒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没有下行负载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此时,说明该终端不需要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数据,因此可以使该终端用于接收来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从而节省终端的功耗。而当将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某一个终端有下行负载需要在小区上传输时,则若基站检测到小区的信道空闲,则可以借助于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来对终端进行唤醒。具体地,可以将快速唤醒信令发送给当前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或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处于唤醒状态的终端,以将该终端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
另外,对于不同的终端和不同的非授权频谱上的服务小区,其对应的终端状态都是不同的。比如终端#1,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1上的服务小区1,而终端#2添加了在非授权频谱F2上的服务小区2。那么,当终端#1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1发送时,终端#1用于接收服务小区1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当终端#2的下行负载不需要在服务小区2发送时,终端#2用于接收服务小区2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个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将某一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其对应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非连接参数中的醒来时间是均匀分布的。这样,基站在任一时间检测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空闲时,都能直接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将处于醒来时间的终端调度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其中,上述限定是针对于每个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目标终端而言的,对于不同的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多个终端,不需要满足上述限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为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和/或采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快速唤醒信令可以复用其他信令,如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也可以采用新的唤醒信令,如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终端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进入睡眠状态的信令时,进入睡眠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与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在不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可以不一样。
下面结合图6至图1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提出载波聚合机制下,终端在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可以使用不同的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配置,而且不同的非授权载波也可以使用不同的DRX配置。
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基站在给终端配置DRX配置时,在授权频谱上的多个载波上配置同一套DRX参数。而在一个或多个非授权频谱上的载波上可以配置与授权频谱上载波的DRX参数不同的一套或多套参数。
(二)如图6所示,给出的是LTE中,如果使用基于FBE(Frame Based Equipment,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设备)的LBT(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机制时,其帧结构示例。其中当周期为10ms时,一周期包含CCA(Clear Channel Assessment,信道空闲检测)(文中所说CCA检测时间和LBT检测时间是一个意思)信道状态检测时间,信道占用时间(检测到信道空闲时)和idle时间。Idle时间主要是为了以防周围有别的设备想要接入非授权频谱,所以该设备在占用了信道一段时间后,需要释放idle时间后,再进行CCA检测。
如图7所示,给出的是LTE中,如果使用基于LBE(Load Based Equipment,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的设备)的LBT机制时,其帧结构示例。LBE情况下,LBT机制没有固定的周期。当业务到达时,第一次进行CCA信道检测,检测信道空闲,则发送。当占用信道到最大信道占用时间,而数据还没发送完时,需要使用extended CCA,即随机取值N,在接下来的CCA检测中,若检测到信道忙,则N不变;如果检测到信道空闲,则N-1,当N减为0时,则发送数据。
(三)对于在非授权频谱上的DRX配置准则如下:
1、当基站处于信道检测时间或者idle period时间时,终端应处在睡眠状态;
2、当基站检测到信道繁忙时,终端继续处于睡眠状态,不需要醒过来。
3、当基站检测到信道空闲时,部分或全部终端醒过来。
根据(三)中给出的准则,以及(二)中给出的背景,可以看出,基于FBE的LBT机制下,终端的DRX机制比较容易设计。如图8所示:DRX的周期是FBE的LBT机制的周期,终端醒的时间起点是CCA信道检测时间结束之后,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或直接是调度信令发送之前。那终端醒的时间长度有多种情况:
1、一种是基站检测到信道忙,终端根据信道空闲指示信令发现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则睡去。这种情况下,终端醒来的时间就是检测信道空闲指示信令的时间。如图8中所示的醒来的时间。
2、一种是基站检测到信道空闲,终端根据信道空闲指示信令发现信道处于空闲状态,这种情况下,又分为两种操作:
1)如图9所示,一种是所有终端在基站的信道占用时间内,一直保持醒来状态,因为信道占用时间也不是很长,而且非授权频谱上负载也不会太重,可能随时调度任何一个终端,所以所有终端都醒来,每个subframe都监听PDCCH,判断自己是否被调度。
2)如图10所示,另一种是在基站信道占用时间内,还将终端分成多个group,比如其中一个group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前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前半部分醒来;另一个group的终端在信道占用时间的后半部分将被调度,所以在后半部分醒来。这样进一步的节约了终端的能耗,但是调度自由度方面受到了限制。这种情况也可以把用户成两个以上的group,但是所有group的用户醒来的时间并集要大于等于信道占用时间。
(五)其中,(四)给出了FBE的情况,接下来给出LBE的情况。首先,因为是基于负载的LBT机制,那么基站很难确定什么时候有负载来,什么时候进行信道状态检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授权频谱的辅助来唤醒在非授权频谱上处于睡眠状态的终端。具体的过程如下(当然,该过程也适用于基于FBE的情况):
1、当没有下行负载需要在该非授权频谱上传输时,终端在该非授权频谱上处于睡眠状态。
2、当有下行负载需要在该非授权频谱上传输时,基站在非授权频谱上进行信道状态检测,如果检测到信道空闲,基站在终端正在监听的授权频谱上或者其它该终端正在监听的非授权频谱上发送唤醒信令,将终端在该非授权频谱上唤醒。
3、基于上述第2点所说,为了满足基站在任意时刻检测到信道空闲时,都能唤醒将该非授权频谱上的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Scell)的终端(这些终端我们称之为非授权频谱Fn服务终端)这个条件,需要将所有非授权频谱Fn服务终端在授权频谱上的DRX满足一定的准则,如下所述:
1)这些终端在授权频谱上的DRX周期中的醒来时间应该尽可能的均匀分布,这样基站在任意时间检测到非授权频谱Fn信道空闲时,都能直接将在授权频谱上处于醒来时间的终端调度到非授权频谱上,提高资源利用率。
2)如果有多个非授权频谱上,每个非授权频谱上的终端需要满足上述准则,不同的非授权频谱上的终端之间可以不用理会上述准则。
如图11所示,比如在非授权频谱F3上,有15个终端将F3的小区添加上SCell了,那么将15个终端分成如下5个UE group,每个UE group在授权频谱上的醒来时间的并集必须是整个时间段。这样,当基站在t1和t6时间附近检测到非授权频谱F3上的下行信道空闲时,可以调度UE group1的终端去非授权频谱上发送接收数据;当基站在t2和t7时间附近检测到非授权频谱F3上的下行信道空闲时,可以调度UE group2的终端去非授权频谱上发送接收数据……
4、唤醒信令可以是:
1)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cross carrier scheduling时的Carrier IndicatorField(CIF,载波指示域),将CIF值设为指向该非授权频谱的值。
2)复用MAC activation信令,激活该非授权频谱上的SCell。
3)复用信道空闲指示信令。
4)设计新的唤醒信令。如采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5、从醒来到睡眠的触发条件:
1)醒来时间达到最大信道占用时间。
2)收到基站信令指示可以进入睡眠状态,比如该终端的数据已经传完时等。
(六)基于LBE的这种情况的方法也可以用在LTE是主服务基站,WLAN作为辅服务基站或者作为辅服务小区通过载波聚合或双连接被LTE控制时的情况。
其中,图12示出了LBE的LBT机制时,授权频谱辅助非授权频谱上终端的DRX醒来时间的流程图。
如图12所示,LBE的LBT机制时,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辅助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终端的DRX醒来时间的具体流程包括:
步骤1202,当负载增加时,判断是否需要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在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1204。
步骤1204,确定出将该非授权频谱添加为辅助服务并处于醒来状态的终端群。
步骤1206,给该终端群发送快速唤醒信令。
步骤1208,在非授权频谱上给该终端群中的终端传输数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为终端的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和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配置不同的非连续接收参数,可以使终端能最大化节能,同时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并提高系统吞吐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基站进行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时,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包括:
根据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确定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
当所述基站处于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
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
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
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与目标时间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间为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后紧接着的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的长度为所述基站在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其中,
所述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和每个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内的所述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延长所述醒来时间;
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终端,以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其中,每个终端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终端;
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交替保持所述唤醒状态;
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其中,所述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大于或等于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
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是不固定的,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刻与目标时刻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刻为当有下行负载需要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后,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信令的时刻,以及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的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中的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不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使所述某一目标终端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
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则若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空闲,则在所述某一目标终端正在监听的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向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以将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其中,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所述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已处于唤醒状态,其中,
所述多个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为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和/或采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进入睡眠状态的信令时,进入睡眠状态;其中,
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与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9.一种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当基站进行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时,在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在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配置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包括:
根据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参数配置确定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
当所述基站处于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先听后说机制的信道检测时间段和空闲时间段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
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繁忙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不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处于睡眠状态;
当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即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可占用时,使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处于唤醒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
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时,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与基于帧结构触发信道检测的周期相同,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与目标时间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间为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状态后紧接着的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的长度为所述基站在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至少一个终端发送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所需的时间长度;其中,
所述参数配置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和每个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内的所述醒来时间的位置和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终端延长所述醒来时间,以及
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终端,以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组单元,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所有终端分成多个终端组,其中,每个终端组中包含至少一个终端;
第三发送单元,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空闲,则在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向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交替保持所述唤醒状态,以及
若所述基站发现所述下行信道繁忙,则在所述信道检测时间结束后,不发送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至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以控制所述多个终端组的所有终端在所述醒来时间里发现没监听到所述信道空闲指示信令时,重新进入所述睡眠状态;其中,
所述多个终端组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的并集大于或等于信道占用最大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准则,具体包括:
当所述基站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的下行信道检测方式为基于帧结构或基于负载触发信道检测时,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是不固定的,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刻与目标时刻相同,其中,所述目标时刻为当有负载需要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传输时,所述基站在检测完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信道状态后,发现所述信道空闲时,向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作为辅服务小区的终端发送快速唤醒信令的时刻,以及
所述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的长度由所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发送至所述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多个目标终端中的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不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使所述某一目标终端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数据的接收机处于睡眠状态;
若将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添加为辅助服务小区的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需要进行下行负载传输时,则若所述基站检测到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的下行信道空闲,则在所述某一目标终端正在监听的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向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以将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唤醒,其中,所述某一目标终端在所述任一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或者所述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上已处于唤醒状态;其中,
所述多个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非连续接收参数中的非连续接收的醒来时间均匀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唤醒信令为复用跨载波调度信令时的载波指示域、复用媒体介入控制辅助服务小区激活信令、复用信道空闲指示指令和/或采用新的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指示信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处于唤醒状态的时长等于下行信道占用最大时长,或者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进入睡眠状态的信令时,进入睡眠状态;
所述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与其他非授权频谱的服务小区对应的第二非连续接收参数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4669.3A CN104581908B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
PCT/CN2015/073425 WO2016119281A1 (zh) | 2015-01-30 | 2015-02-28 | 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4669.3A CN104581908B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1908A CN104581908A (zh) | 2015-04-29 |
CN104581908B true CN104581908B (zh) | 2018-10-26 |
Family
ID=5309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4669.3A Active CN104581908B (zh) | 2015-01-30 | 2015-01-30 | 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81908B (zh) |
WO (1) | WO201611928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72252B1 (en) * | 2016-09-30 | 2018-0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with multiple-stage wake-up |
US11310740B2 (en) | 2014-11-04 | 2022-04-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with two-stage wake-up |
US9603185B2 (en) * | 2015-05-05 | 2017-03-21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manag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295746A4 (en) * | 2015-05-11 | 2018-04-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CN106304345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
CN106301722A (zh) * | 2015-05-15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CN105634703B (zh) * | 2015-05-25 | 2017-11-1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指示方法、指示系统、获取方法、获取系统和通信系统 |
US10461895B2 (en) * | 2015-06-12 | 2019-10-2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CN105636225B (zh) * | 2015-06-30 | 2019-03-2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检测方法及业务检测系统、终端和基站 |
CN105636090A (zh) * | 2015-06-30 | 2016-06-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检测方法及业务检测系统、终端和基站 |
WO2017020200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9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
WO2017025004A1 (zh) * | 2015-08-07 | 2017-02-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竞争接入方法和装置 |
ES2811844T3 (es) | 2015-08-14 | 2021-03-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Configuración de acceso al canal |
CN105208593B (zh) * | 2015-08-14 | 2019-02-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非授权频谱上的辅服务小区的管理方法、系统及基站 |
CN106470502B (zh) * | 2015-08-20 | 2019-09-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lte非授权频段的资源调度、使用方法及装置 |
CN106559795B (zh) | 2015-09-25 | 2022-07-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lbt模式的方法、装置和实现lbt模式切换的方法 |
CN106658721B (zh) * | 2015-10-30 | 2020-05-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非授权载波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7097567A1 (en) * | 2015-12-10 | 2017-06-15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ommunicating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during drx on unlicensed spectrum |
CN105611540A (zh) * | 2015-12-17 | 2016-05-25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检测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7295676B (zh) | 2016-03-31 | 2019-07-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7166319A1 (zh) | 2016-04-01 | 2017-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US10972976B2 (en) | 2016-06-30 | 2021-04-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tation wake-up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US10485005B2 (en) * | 2016-07-26 | 2019-11-1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based on UE-assisted feedback |
CN107734711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指示和确定对话前监听参数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8282847B (zh) * | 2017-01-05 | 2022-01-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唤醒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429306B (zh) * | 2017-06-26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
US10849068B2 (en) * | 2017-09-15 | 2020-1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wakeup signal desig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
CN110582116B (zh) * | 2018-06-08 | 2023-06-20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时频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MX2021001469A (es) | 2018-08-08 | 2021-04-28 | Idac Holdings Inc | Transmisiones asistidas por receptor en la nueva radio sin licenciar (nru). |
CN110831124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装置 |
CN109417739B (zh) | 2018-09-26 | 2022-01-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资源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1050422B (zh) * | 2018-10-15 | 2021-08-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US11937183B2 (en) | 2018-10-19 | 2024-03-19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power-saving signal |
CN113115593B (zh) * | 2018-11-12 | 2023-05-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装置及用于装置的非连续接收的方法 |
EP3883309A4 (en) * | 2018-11-27 | 2022-06-22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TERMINAL WAKE UP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
WO2020113480A1 (zh) * | 2018-12-05 | 2020-06-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下行通道监听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CN111436164B (zh) | 2019-01-11 | 2024-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9905926B (zh) * | 2019-03-25 | 2021-06-04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适用于非授权频段的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终端、介质、系统 |
CN110535548B (zh) * | 2019-03-28 | 2023-02-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WO2020237686A1 (zh) * | 2019-05-31 | 2020-12-0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节能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WO2021012193A1 (zh) * | 2019-07-23 | 2021-01-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配置及上报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JP7390480B2 (ja) * | 2019-10-15 | 2023-12-01 |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接続された不連続受信 |
CN110913467B (zh) * | 2019-11-29 | 2022-03-0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辅drx的启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ue、服务基站 |
WO2021146962A1 (zh) * | 2020-01-21 | 2021-07-2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非连续接收参数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和处理 |
CN111491325B (zh) * | 2020-04-03 | 2023-08-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辅小区数据的使用方法、装置、接收机及存储介质 |
CN116634611A (zh) * | 2023-05-31 | 2023-08-2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36347A (zh) * | 2009-09-29 | 2011-04-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不连续接收配置的实现方法、网元及用户设备 |
CN102804904A (zh) * | 2009-06-15 | 2012-11-28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长期演进高级载波聚合的不连续接收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4021984A1 (en) * | 2012-08-03 | 2014-02-06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node 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580840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未授权频带中的td lte辅分量载波 |
CN104170277A (zh) * | 2012-03-16 | 2014-11-26 | 英特尔公司 | 与使在无线设备处的接收机电路供电相关的定时器的技术 |
-
2015
- 2015-01-30 CN CN201510054669.3A patent/CN104581908B/zh active Active
- 2015-02-28 WO PCT/CN2015/073425 patent/WO201611928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4904A (zh) * | 2009-06-15 | 2012-11-28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长期演进高级载波聚合的不连续接收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036347A (zh) * | 2009-09-29 | 2011-04-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不连续接收配置的实现方法、网元及用户设备 |
CN104170277A (zh) * | 2012-03-16 | 2014-11-26 | 英特尔公司 | 与使在无线设备处的接收机电路供电相关的定时器的技术 |
WO2014021984A1 (en) * | 2012-08-03 | 2014-02-06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node 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580840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未授权频带中的td lte辅分量载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19281A1 (zh) | 2016-08-04 |
CN104581908A (zh) | 2015-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81908B (zh) | 非连续接收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 |
US10412704B2 (en) | Enhanc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esign for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 |
US9185737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implement communic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4812032B (zh) | 一种在非授权频段应用drx的方法及装置 | |
EP3434058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existence between communication modes in a mesh wide area network | |
EP2732582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sion of a flexible time sharing scheme on an unlicensed band of a system | |
CN104994591A (zh) | 信道占用概率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和基站 | |
EP2850900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periodic resources | |
US10542438B2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signal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hannel,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CN105165047B (zh) | 信道监听方法及设备 | |
WO2017028556A1 (zh) | 基于非授权频段的发现参考信号配置方法、装置和基站 | |
CN104469914A (zh) | 信道检测方法及系统、基站和终端 | |
CN105103584A (zh) | 免授权频段的信道竞争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3031276B1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 | |
CN109644454B (zh) | 终端唤醒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EP3031277B1 (en) | User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data and method | |
US11871376B2 (en) | Paging operation with narrow bandwidth part frequency hopping | |
WO2013071488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unlicensed carrier adaptation | |
CN114246017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非连续接收操作 | |
EP3323211B1 (en) | Contention bas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small packet transmission | |
CN107079300B (zh) | 使用频谱资源进行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
CN111836373B (zh) | 一种非授权载波小区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 |
WO2016130064A1 (en) | Methods, access point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downlink data | |
CN118301726A (zh) | 侧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998200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侧链路不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