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0737A -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80737A CN104580737A CN201510033243.XA CN201510033243A CN104580737A CN 104580737 A CN104580737 A CN 104580737A CN 201510033243 A CN201510033243 A CN 201510033243A CN 104580737 A CN104580737 A CN 1045807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interception
- strategy
- caller
- matching resu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对端发送的通信请求,通过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发明满足了用户对移动终端中任意系统进行通信拦截的需求,增强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手机上安装双系统的方案已经实现。用户在使用双系统手机时,针对不同的的联系人,会在不同的系统进行通话。因此,有些时候会只需要接听某一个系统的来电,而拦截另一个系统的来电。但是,现有方案无法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旨在满足用户对移动终端中任意系统进行通信拦截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该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对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至少包括来电请求和短信通知请求;
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的步骤包括:
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来电号码,将所述来电号码与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进行匹配;
若所述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中约定所述来电号码应路由至所述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则得到将所述来电号码对应路由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
优选地,拦截操作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控制,所述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执行拦截第二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执行拦截第一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
优选地,拦截操作由对应的系统内部控制,所述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由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
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优选地,拦截操作由对应的系统内部控制,所述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由所述第二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
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实现通信拦截控制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至少包括来电请求和短信通知请求;
策略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拦截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优选地,所述策略匹配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来电号码,将所述来电号码与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进行匹配;若所述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中约定所述来电号码应路由至所述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则得到将所述来电号码对应路由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
优选地,所述拦截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中;
所述拦截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执行拦截第二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执行拦截第一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
优选地,所述拦截控制模块位于对应的系统中;
所述拦截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优选地,所述拦截控制模块位于对应的系统中;
所述拦截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在用户使用双系统(或更多个系统)手机终端时,能够通过拦截设置,实现某一系统的来电拦截,满足了用户对移动终端中任意系统进行通信拦截的需求,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双系统手机的通信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现通信拦截控制的移动终端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移动终端接收对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至少包括来电请求和短信通知请求;
本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系统,本实施例以具有双系统的手机进行举例。
本实施例方案考虑到用户在使用双系统手机时,针对不同的联系人,会在不同的系统进行通话。因此,有些时候会只需要接听某一个系统的来电,而拦截另一个系统的来电。本方案就是提供了一个实现此需求的策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图2为双系统手机的通信模块示意图。
该手机包括第一系统(A系统)和第二系统(B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两个系统分别具有一通信卡,并设置有相应的Modem和通信模块。
其中,两个系统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联系人,两个系统的联系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相同的联系人来电时使用哪个系统,可以由用户设置,即任何来电应该使用哪个系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当然用户还可以设定所有陌生电话的拦截,以防止骚扰电话的接入。
对于来电是否需要拦截,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比如某个时间段(开会场景)只需使用A系统,则通过拦截策略只允许A系统通信,B系统的来电则被拦截。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包括但不限于来电和短信。本实施例以来电进行举例。
还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手机上设置拦截功能开启按钮或应用,当用户点击拦截功能开启按钮或应用时,则触发手机拦截功能。比如,用户开会时,可以触发此手机拦截功能,只接听会议期间需要接听的重要电话。
步骤S102,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在用户手机接收到对端的来电请求后,通过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来电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以判断该来电应该路由到第一系统还是第二系统,进而采用相应的拦截策略。
本实施例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或系统设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比如,如前所述,任何来电应该使用哪个系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比如用户可以设置联系人a、b、c的来电由第一系统接听,联系人d、e、f以及陌生来电由第二系统接听,或者设置陌生电话均拦截,等等。
具体实现如下:
首先,底层Modem收到来电事件,上报至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根据来电信息,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具体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来电号码,将所述来电号码与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进行匹配。
若所述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中约定所述来电号码应路由至所述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则得到将所述来电号码对应路由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
步骤S103,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然后,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本实施例在进行通信拦截控制时,具体可以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拦截操作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控制,即拦截控制模块位于系统间通信控制管理模块中,另一种方案是拦截操作由对应的系统内部控制,即拦截控制模块分别位于两个系统的通信模块中。
具体地,对于第一种方案,如图3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假设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B系统)的通信。
底层Modem收到来电事件,上报至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根据来电信息,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执行拦截第二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保存拦截记录等。
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执行拦截第一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
对于第二种方案,如图4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预设拦截策略。
底层Modem收到来电事件,上报至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根据来电信息,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向对应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在用户使用双系统(或更多个系统)手机终端时,能够通过拦截设置,实现某一系统的来电拦截,满足了用户对移动终端中任意系统进行通信拦截的需求,增强了用户体验。
对应地,提出本发明实现通信拦截控制的移动终端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实现通信拦截控制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系统200和第二系统300以及控制第一系统200和第二系统300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请求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至少包括来电请求和短信通知请求;
策略匹配模块202,用于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拦截控制模块203,用于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200和第二系统300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本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系统,本实施例以具有双系统的手机进行举例。
本实施例方案考虑到用户在使用双系统手机时,针对不同的联系人,会在不同的系统进行通话。因此,有些时候会只需要接听某一个系统的来电,而拦截另一个系统的来电。本方案就是提供了一个实现此需求的策略。
具体地,如图2所示,图2为双系统手机的通信模块示意图。
该手机包括第一系统200(A系统)和第二系统300(B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200和第二系统300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两个系统分别具有一通信卡,并设置有相应的Modem和通信模块。
其中,两个系统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联系人,两个系统的联系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相同的联系人来电时使用哪个系统,可以由用户设置,即任何来电应该使用哪个系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当然用户还可以设定所有陌生电话的拦截,以防止骚扰电话的接入。
对于来电是否需要拦截,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比如某个时间段(开会场景)只需使用A系统,则通过拦截策略只允许A系统通信,B系统的来电则被拦截。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包括但不限于来电和短信。本实施例以来电进行举例。
还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手机上设置拦截功能开启按钮或应用,当用户点击拦截功能开启按钮或应用时,则触发手机拦截功能。比如,用户开会时,可以触发此手机拦截功能,只接听会议期间需要接听的重要电话。
在用户手机接收到对端的来电请求后,通过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对来电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以判断该来电应该路由到第一系统200还是第二系统300,进而采用相应的拦截策略。
本实施例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或系统设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比如,如前所述,任何来电应该使用哪个系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比如用户可以设置联系人a、b、c的来电由第一系统200接听,联系人d、e、f以及陌生来电由第二系统300接听,或者设置陌生电话均拦截,等等。
具体实现如下:
首先,底层Modem收到来电事件,上报至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通信管理模块根据来电信息,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具体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来电号码,将所述来电号码与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进行匹配。
若所述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中约定所述来电号码应路由至所述第一系统200或第二系统300,则得到将所述来电号码对应路由至第一系统200或第二系统300的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
然后,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第一系统200和第二系统300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本实施例在进行通信拦截控制时,具体可以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拦截操作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控制,即拦截控制模块位于系统间通信控制管理模块中,另一种方案是拦截操作由对应的系统内部控制,即拦截控制模块分别位于两个系统的通信模块中。
具体地,对于第一种方案,如图3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假设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300(B系统)的通信。
底层Modem收到来电事件,上报至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通信管理模块根据来电信息,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200,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向第一系统200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200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300,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执行拦截第二系统300方案,停止向第二系统300发送来电通知,保存拦截记录等。
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200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200,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执行拦截第一系统200方案,停止向第一系统200发送来电通知;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300,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向第二系统300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300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
对于第二种方案,如图4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预设拦截策略。
底层Modem收到来电事件,上报至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通信管理模块根据来电信息,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向对应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200,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向第一系统200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200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300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200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200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200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300,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400向第二系统300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300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200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300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拉起通话界面;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300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300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在用户使用双系统(或更多个系统)手机终端时,能够通过拦截设置,实现某一系统的来电拦截,满足了用户对移动终端中任意系统进行通信拦截的需求,增强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该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对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至少包括来电请求和短信通知请求;
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的步骤包括:
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来电号码,将所述来电号码与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进行匹配;
若所述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中约定所述来电号码应路由至所述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则得到将所述来电号码对应路由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拦截操作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控制,所述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执行拦截第二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执行拦截第一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拦截操作由对应的系统内部控制,所述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由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
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拦截操作由对应的系统内部控制,所述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由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
由所述第二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
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6.一种实现通信拦截控制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以及控制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发送的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至少包括来电请求和短信通知请求;
策略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路由策略匹配;
拦截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以及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在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之间,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通信拦截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策略匹配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从所述通信请求中获取来电号码,将所述来电号码与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进行匹配;若所述预先设定的通信路由策略中约定所述来电号码应路由至所述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则得到将所述来电号码对应路由至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中;
所述拦截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执行拦截第二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当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时,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执行拦截第一系统方案,停止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控制模块位于对应的系统中;
所述拦截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一系统,则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一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一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一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控制模块位于对应的系统中;
所述拦截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通信路由策略匹配结果为将所述来电号码路由至第二系统,则通过所述系统间通信管理模块向第二系统发送来电通知;由所述第二系统根据来电通知,查询当前共享的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一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执行正常的通信流程;若所述预设的通信拦截策略为拦截第二系统的通信,则由所述第二系统对本系统执行拦截方案。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3243.XA CN104580737A (zh) | 2015-01-22 | 2015-01-22 |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PCT/CN2015/072014 WO2016115754A1 (zh) | 2015-01-22 | 2015-01-30 |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33243.XA CN104580737A (zh) | 2015-01-22 | 2015-01-22 |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80737A true CN104580737A (zh) | 2015-04-29 |
Family
ID=5309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33243.XA Pending CN104580737A (zh) | 2015-01-22 | 2015-01-22 |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80737A (zh) |
WO (1) | WO201611575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0979A (zh) * | 2019-03-03 | 2019-08-30 | 北京立思辰安科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策略匹配分析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5769A (zh) * | 2012-06-06 | 2013-12-25 | 深圳深信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省电双系统智能手机 |
CN203761456U (zh) * | 2013-12-30 | 2014-08-06 |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有智能系统及省电系统的智能手机 |
CN104158950A (zh) * | 2013-12-30 | 2014-11-19 |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有智能系统及省电系统的智能手机及切换方法 |
CN104168361A (zh) * | 2014-08-29 | 2014-11-2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通话装置、服务器和通话系统 |
CN104219391A (zh) * | 2014-09-26 | 2014-12-17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卡的通讯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9069B (zh) * | 2007-09-10 | 2012-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和通信终端 |
CN101227679B (zh) * | 2008-02-01 | 2011-05-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卡多模手机及其防火墙实现方法 |
CN103391374B (zh) * | 2013-08-08 | 2015-07-08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双系统终端 |
-
2015
- 2015-01-22 CN CN201510033243.XA patent/CN104580737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1-30 WO PCT/CN2015/072014 patent/WO20161157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5769A (zh) * | 2012-06-06 | 2013-12-25 | 深圳深信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省电双系统智能手机 |
CN203761456U (zh) * | 2013-12-30 | 2014-08-06 |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有智能系统及省电系统的智能手机 |
CN104158950A (zh) * | 2013-12-30 | 2014-11-19 |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有智能系统及省电系统的智能手机及切换方法 |
CN104168361A (zh) * | 2014-08-29 | 2014-11-2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通话装置、服务器和通话系统 |
CN104219391A (zh) * | 2014-09-26 | 2014-12-17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双卡的通讯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0979A (zh) * | 2019-03-03 | 2019-08-30 | 北京立思辰安科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策略匹配分析方法 |
CN110190979B (zh) * | 2019-03-03 | 2022-02-11 | 杭州立思辰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 高速策略匹配分析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15754A1 (zh) | 2016-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59591B (zh) | 基于呼叫转移实现的手机终端通话方法及装置 | |
CN103249018A (zh) |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1771769B (zh) | 呼叫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568913B (zh) | 用于管理通信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7172066A (zh) | 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 |
CN104618585A (zh) | 一种基于多系统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025097A (zh) |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未接来电提示方法及系统 | |
CN102724203A (zh) | 一种智能终端上的ip电话拨号方法 | |
EP1585355A3 (en) |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ssociated phone calling | |
CN103139741A (zh) | 一种基于用户状态的通信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4581665A (zh) |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635494A (zh) | 一种基于dtmf实现通话双方状态交换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 |
CN103024687A (zh) | 用于建立即时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717378A (zh) |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 |
CN102638624A (zh) | 一种实现自动转发来电信息的移动终端及其转发方法 | |
CN106453828A (zh) | 一种通话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 |
CN102355713A (zh) | 语音通信中的呼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580737A (zh) | 移动终端通信拦截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3813032A (zh) | 一种指挥调度坐席语音管理系统 | |
CN101098368A (zh) | 远程控制来电转接的方法 | |
CN101924837A (zh) | 来电提醒方法、系统及业务平台 | |
CN103634763A (zh) |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 |
CN108206993A (zh) | 业务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02075650B (zh) | 一种号码关联通信方法、设备及网络 | |
CN102625270B (zh) | 一种基于客户端软件方式实现一机多号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