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9758A - 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79758A CN104579758A CN201410804845.6A CN201410804845A CN104579758A CN 104579758 A CN104579758 A CN 104579758A CN 201410804845 A CN201410804845 A CN 201410804845A CN 104579758 A CN104579758 A CN 1045797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nnel router
- address
- failure
- tunnel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2
- 102100039327 Enoyl-[acyl-carrier-protein] reductase,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1
- 101000961707 Homo sapiens Enoyl-[acyl-carrier-protein] reductase,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1
- 101150053510 ITR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0
- 101150117564 ITR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166799 Xenopus laevis tnrc4-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为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第一隧道路由器接收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本发明实施例中,避免业务发生中断,并避免发生流量丢包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LISP(Location/ID Separation Protocol,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网络的组网示意图,该LISP网络会将网络IP地址划分成EID(Endpoint ID,末端标识)和RLOC(Routing Locator,路由定位)。其中,LISP网络中会引入EID-to-RLOC的映射关系,该EID用于标识主机,不具备全局路由功能,且该RLOC用于全网路由。在LISP网络中,IPv4或者IPv6主机仅标识其ID,其位置由ITR(Ingress Tunnel Router,隧道入口路由器)/ETR(Egress Tunnel Router,隧道出口路由器)来标识,ITR和ETR是相对的,依据报文方向决定ITR和ETR。例如,主机1向主机2发送报文时,主机1所在LISP域内的是ITR,主机2所在LISP域内的是ETR;主机2向主机1发送报文时,主机2所在LISP域内的是ITR,主机1所在LISP域内的是ETR。LISP网络中包括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数据平面主要用于报文的封装/解封装和转发,控制平面主要完成EID和RLOC的映射。
在图1中,针对主机S与主机D之间的报文传输过程,ITR1/ITR2上维护的EID-to-RLOC映射关系为:主机D的IP地址与E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D的IP地址与E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S将发送给主机D的报文发送给ITR1(或ITR2),该报文的源地址为主机S的EID(即主机S的IP地址),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机D的EID(即主机D的IP地址)。ITR1接收到报文后,利用主机D的IP地址查询EID-to-RLOC映射关系,得到ETR1的IP地址(或ETR2的IP地址)。ITR1对报文进行封装,在封装的外层报文头中,源RLOC地址为ITR1的IP地址,目的RLOC地址为ETR1的IP地址。然后,该封装后的报文通过Internet发送到ETR1上。ETR1解封装收到的报文,并基于解封装后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主机D的EID),将报文发送给主机D,从而实现报文传输。
但是,当ETR1发生故障时,由于ITR1上维护的EID-to-RLOC映射关系中将包括主机D的IP地址与E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针对主机S发送给主机D的报文,ITR1可能会将该报文发送给ETR1,而由于此时ETR1已经发生故障,因此导致ETR1无法将报文发送给主机D,业务发生中断,并且会发生流量丢包情况。进一步的,业务中断的时间将一直持续到ITR1获知ETR1发生故障,这一时间较长,即业务中断时间较长,从而会丢失大量的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为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接收第二隧道路由器周期性的向本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三定时器T3;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T3的超时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定时器T2的超时时间;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映射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通告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一定时器T1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
所述映射服务器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所述映射服务器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所述映射服务器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将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所述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映射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或者,
所述映射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网络设备作为所述LISP域内的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具体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并接收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周期性的向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
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
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映射服务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所述启动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三定时器T3;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T3的超时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定时器T2的超时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以使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映射服务器,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映射服务器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通告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一定时器T1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所述映射服务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发送模块,用于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将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所述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当LISP域内的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时,该LISP域内的第一隧道路由器能够及时感知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即快速检测到故障的隧道路由器,并接管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向外发布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从而使得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的报文均发送给第一隧道路由器,避免将报文发送给第二隧道路由器,从而避免业务发生中断,并避免发生流量丢包情况。进一步的,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不感知故障发生,减少丢包和表项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LISP网络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LISP监控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故障通告报文的格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映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LISP域的LISP网络中,LISP域内包括至少两个隧道路由器,两个隧道路由器分别为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以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LISP网络包括LISP域1和LISP域2,LISP域1内包括两个隧道路由器,LISP域2内包括两个隧道路由器。在LISP域1内的主机S向LISP域2内的主机D发送报文时,LISP域1内的两个隧道路由器为ITR(即ITR1和ITR2),LISP域2内的两个隧道路由器为ETR(即ETR1和ETR2);在LISP域2内的主机D向LISP域1内的主机S发送报文时,LISP域1内的两个隧道路由器为ETR(即ETR1和ETR2),LISP域2内的两个隧道路由器为ITR(即ITR1和ITR2)。为方便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在LISP域1内的主机S向LISP域2内的主机D发送报文时,LISP域2内的两个隧道路由器(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的处理为例,此时,LISP域2内的两个隧道路由器为ETR,分别为ETR1和ETR2,即第一隧道路由器为LISP域2内的ETR1,第二隧道路由器为LISP域2内的ETR2。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LISP网络中还包括MS(Map Server,映射服务器),该映射服务器用于维护EID,RLOC映射表,并将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通知给相应的隧道路由器。例如,映射服务器维护的EID,RLOC映射表中包括:主机D的IP地址与E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D的IP地址与E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S的IP地址与I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S的IP地址与I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基于ITR1或ITR2的请求,映射服务器可以将主机D的IP地址与E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D的IP地址与E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ITR1或ITR2,以使ITR1或ITR2上维护的EID-to-RLOC映射关系为:主机D的IP地址与E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D的IP地址与E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ETR1或ETR2的请求,映射服务器可以将主机S的IP地址与I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S的IP地址与I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ETR1或ETR2,以使得在ETR1或ETR2上维护的EID-to-RLOC映射关系为:主机S的IP地址与I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主机S的IP地址与I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2所示,该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隧道路由器为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并周期性的向第二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并接收第二隧道路由器周期性的向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第二隧道路由器为第一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并周期性的向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并接收第一隧道路由器周期性的向第二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例如,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等于3个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其中,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设置为1秒,第一隧道路由器每隔1秒向第二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第二隧道路由器每隔1秒向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基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设置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使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如将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设置为3秒。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还可以进行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的协商,以使第一隧道路由器向第二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与第二隧道路由器向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相一致。例如,第一隧道路由器向第二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为100毫秒,第二隧道路由器向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为200毫秒时,则:第一隧道路由器在第一次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从LISP监控报文中获取到发送间隔为200毫秒,并将第一隧道路由器向第二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由100毫秒修改为200毫秒;或者,第二隧道路由器在第一次收到来自第一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从LISP监控报文中获取到发送间隔为100毫秒,并将第二隧道路由器向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由200毫秒修改为100毫秒。
如图3所示,为LISP监控报文的格式示意图,LISP监控报文为一种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该LISP监控报文包括IP头、UDP头、LISP报文字段。针对第一隧道路由器向第二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则:IP头部分,目的IP地址为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如ETR2的IP地址),源IP地址为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如ETR1的IP地址)。UDP头部分,Dest Port(目的端口)为固定的4342,Source Port(源端口)可以任意指定。LISP报文字段包括64位,前4位为Type values(类型值)字段,值为9,用于表示当前报文为LISP监控报文;之后12位为Interval time(间隔时间)字段,用来协商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之后16位为保留字段;最后32位为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如ETR1的IP地址)。
为了方便描述,以第一隧道路由器(ETR1)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第二隧道路由器(ETR2)的处理与第一隧道路由器的处理类似,后续不再赘述。
步骤202,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则第一隧道路由器将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进一步的,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则第一隧道路由器将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未发生故障,并更新第一定时器T1的值,即将第一定时器T1的值清零。
步骤203,在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时,第一隧道路由器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即第一隧道路由器接管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隧道路由器接管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因此,在其它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或者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发送报文时,该报文均被发送到第一隧道路由器上,而不会被发送到第二隧道路由器上。
例如,当主机S向主机D发送报文时,主机S将报文发送给ITR1(或者ITR2),该报文的源地址为主机S的EID(即主机S的IP地址),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主机D的EID(即主机D的IP地址)。ITR1接收到报文后,利用主机D的IP地址查询EID-to-RLOC映射关系,得到ETR1的IP地址或者ETR2的IP地址。ITR1对报文进行封装,在封装的外层报文头中,源RLOC地址为ITR1的IP地址,目的RLOC地址为ETR1的IP地址或者ETR2的IP地址。在ETR2发生故障时,ETR1的IP地址的路由和ETR2的IP地址的路由均由ETR1发布,因此,无论报文的目的RLOC地址为ETR1的IP地址还是ETR2的IP地址,报文均会通过Internet发送到ETR1上,而不会发送到已经发生故障的ETR2上。进一步的,ETR1解封装收到的报文,并基于解封装后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主机D的EID),将报文发送给主机D,从而实现报文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隧道路由器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通告报文,该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通告报文之后,为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接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映射服务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没有发生故障。如果在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映射服务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本地维护的EID,RLOC映射表中将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进一步的,映射服务器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需要将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而不需要将EID,RLOC映射表中标识为故障的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例如,ETR1确认ETR2发生故障后,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通告报文,该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ETR2发生故障的信息。映射服务器在收到故障通告报文后,为ETR2启动第二定时器T2(第二定时器T2的超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经验任意设置,默认为1分钟)。如果在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接收到来自ETR2的任何LISP报文,则映射服务器确认ETR2没有发生真实故障。如果在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ETR2的任何LISP报文,则映射服务器确认ETR2发生真实故障,并在EID,RLOC映射表中将ETR2对应的记录(主机D的IP地址与E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标识为故障。
进一步的,当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如LISP域1内的隧道路由器、LISP域3内的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请求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映射服务器会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即将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ETR1对应的记录(主机D的IP地址与ETR1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而不将EID,RLOC映射表中标识为故障的ETR2对应的记录(主机D的IP地址与ETR2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也就是,此时,当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请求主机D的IP地址对应的EID,RLOC映射关系时,映射服务器将主机D的IP地址与ETR1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而不将主机D的IP地址与ETR2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如图4所示,为故障通告报文(fault-notify报文)的格式示意图,该故障通告报文为一种UDP报文,且该故障通告报文包括IP头、UDP头、LISP报文字段。其中,IP头部分,目的IP地址为映射服务器的IP地址,源IP地址为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如ETR1的IP地址)。UDP头部分,Dest Port为固定的4342,Source Port可以任意指定。LISP报文字段包括64位,前4位为Type values字段,值为10,用于表示当前报文为故障通告报文;之后28位为保留字段;最后32位为Fault Routing Locator(故障路由位置)字段,用来标识故障隧道路由器(即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如ETR2的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隧道路由器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第一隧道路由器还可以为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三定时器T3。其中,第三定时器T3的超时时间大于第二定时器T2的超时时间。在具体实现方式中,第三定时器T3的超时时间大于等于EID-to-RLOC映射表老化时间的2倍时间。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则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进一步的,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恢复报文,该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EID,RLOC映射表中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基于此,映射服务器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需要将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没有标识为故障的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则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进一步的,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无法恢复报文,该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基于此,映射服务器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由于EID,RLOC映射表中只存在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而不存在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因此,映射服务器直接将EID,RLOC映射表中的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映射服务器在EID,RLOC映射表中将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之后,并在映射服务器从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之前,如果映射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任何报文,则映射服务器均确认该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需要清除EID,RLOC映射表中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隧道路由器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之前向外发布的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第一隧道路由器还需要删除第三定时器T3。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当LISP域内的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时,该LISP域内的第一隧道路由器能够及时感知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即快速检测到故障的隧道路由器,并接管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向外发布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从而使得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的报文均发送给第一隧道路由器,避免将报文发送给第二隧道路由器,从而避免业务发生中断,并避免发生流量丢包情况。进一步的,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不感知故障发生,减少丢包和表项切换。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网络设备作为LISP域内的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具体包括:
启动模块11,用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并接收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周期性的向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
确定模块12,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
发送模块13,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
所述发送模块13,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12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映射服务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所述启动模块11,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12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三定时器T3;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T3的超时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定时器T2的超时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12,还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12,还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以使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映射服务器,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如图6所示,所述映射服务器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通告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一定时器T1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
处理模块22,用于为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所述映射服务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发送模块23,用于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将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所述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所述接收模块2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21,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为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接收第二隧道路由器周期性的向本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三定时器T3;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T3的超时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定时器T2的超时时间;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
如果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本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4.一种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映射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通告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一定时器T1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
所述映射服务器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所述映射服务器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所述映射服务器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将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所述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映射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或者,
所述映射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网络设备作为所述LISP域内的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具体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一定时器T1,并接收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周期性的向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发送的LISP监控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T1的超时时间大于LISP监控报文的发送间隔;
确定模块,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T1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映射服务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之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三定时器T3;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T3的超时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定时器T2的超时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以使所述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第一隧道路由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T3超时之前未收到来自第二隧道路由器的LISP监控报文时,确认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以使映射服务器在接收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9.一种映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LISP域内包括第一隧道路由器和第二隧道路由器,所述映射服务器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通告报文,所述故障通告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通告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一定时器T1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向外发布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启动第二定时器T2;如果在所述第二定时器T2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报文,则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发生故障,并在所述映射服务器本地维护的末端标识EID,路由定位RLOC映射表中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标识为故障;
发送模块,用于在向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发送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的记录时,将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没有标识为故障的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发送给所述其它LISP域内的隧道路由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映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中携带了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已经故障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恢复,并确定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恢复报文之后,清除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故障标识;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中携带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的信息;其中,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利用第三定时器T3确认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故障无法恢复,并确定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不是所述第一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并撤销向外发布的携带所述第二隧道路由器的IP地址的路由之后发送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故障无法恢复报文之后,从所述EID,RLOC映射表中删除第二隧道路由器对应的记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04845.6A CN104579758B (zh) | 2014-12-22 | 2014-12-22 | 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04845.6A CN104579758B (zh) | 2014-12-22 | 2014-12-22 | 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79758A true CN104579758A (zh) | 2015-04-29 |
CN104579758B CN104579758B (zh) | 2019-05-07 |
Family
ID=53095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04845.6A Active CN104579758B (zh) | 2014-12-22 | 2014-12-22 | 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7975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91811A (zh) * | 2015-10-23 | 2016-05-1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isp中映射服务器重启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6789452A (zh) * | 2017-03-08 | 2017-05-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基于lisp的映射规模压力测试方法 |
CN110267290A (zh) * | 2019-07-29 | 2019-09-20 | 苏州泰铭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9651A (zh) * | 2007-01-26 | 200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快速收敛的方法和路由器 |
CN101075921A (zh) * | 2007-07-20 | 2007-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会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1155129A (zh) * | 2006-09-29 | 2008-04-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虚拟路由通告时间动态最优调整的方法 |
WO2009082943A1 (en) * | 2007-12-21 | 2009-07-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lligent database exchange for ospf |
CN101631043A (zh) * | 2009-08-05 | 2010-01-2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故障恢复方法、组播路由器及系统 |
CN101635671A (zh) * | 2008-07-25 | 2010-01-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加快组播收敛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957612A (zh) * | 2011-08-24 | 2013-03-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机寻址方法和系统 |
CN103973574A (zh) * | 2014-05-19 | 2014-08-0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网络中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2014
- 2014-12-22 CN CN201410804845.6A patent/CN1045797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5129A (zh) * | 2006-09-29 | 2008-04-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虚拟路由通告时间动态最优调整的方法 |
CN101009651A (zh) * | 2007-01-26 | 200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快速收敛的方法和路由器 |
CN101075921A (zh) * | 2007-07-20 | 2007-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会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09082943A1 (en) * | 2007-12-21 | 2009-07-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lligent database exchange for ospf |
CN101635671A (zh) * | 2008-07-25 | 2010-01-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加快组播收敛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1631043A (zh) * | 2009-08-05 | 2010-01-2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故障恢复方法、组播路由器及系统 |
CN102957612A (zh) * | 2011-08-24 | 2013-03-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机寻址方法和系统 |
CN103973574A (zh) * | 2014-05-19 | 2014-08-0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位置与身份分离协议网络中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杭静文: "一体化标识网络流量异常监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91811A (zh) * | 2015-10-23 | 2016-05-1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isp中映射服务器重启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5591811B (zh) * | 2015-10-23 | 2019-08-09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isp中映射服务器重启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6789452A (zh) * | 2017-03-08 | 2017-05-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基于lisp的映射规模压力测试方法 |
CN106789452B (zh) * | 2017-03-08 | 2019-09-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基于lisp的映射规模压力测试方法 |
CN110267290A (zh) * | 2019-07-29 | 2019-09-20 | 苏州泰铭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79758B (zh) | 2019-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96290B1 (en) |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03748835B (zh) | 标签交换路径的动态更新 | |
US10218592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on aggregated link | |
US11588717B2 (en) | Troubleshooting multi-layered networks using datapath analysis | |
CN105282028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节点及路径管理服务器 | |
CN108718269B (zh) |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828310B (zh) | 一种链路发现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8259299A (zh) | 一种转发表项生成方法、装置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5184771A1 (zh) | 一种业务功能链操作、管理和维护方法及节点设备 | |
CN112491718A (zh) | 报文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CN102202004B (zh) | 路由错误处理方法、装置和路由设备 | |
WO2014206207A1 (zh) | 一种路由撤销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07040441A (zh) | 跨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579758B (zh) | 一种lisp域故障检测收敛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449276B (zh) | 路由收敛方法及装置 | |
CN108390812B (zh)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CN111213345A (zh) | 用于发送或接收包含控制信息的报文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 |
CN102918807B (zh) | Bfd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路由设备 | |
CN104780110B (zh) | 一种虚拟机迁移时的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 |
WO2019165803A1 (zh) | 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报文的封装方法、装置和系统 | |
EP389343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oam information | |
CN103986637B (zh) | 一种差错报文处理方法及隧道设备 | |
CN108471374B (zh) | 数据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 |
CN103338277A (zh) | 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回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3716240A (zh) | 转发报文的方法、接收报文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