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579459B -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9459B
CN104579459B CN201310514261.0A CN201310514261A CN104579459B CN 104579459 B CN104579459 B CN 104579459B CN 201310514261 A CN201310514261 A CN 201310514261A CN 104579459 B CN104579459 B CN 104579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optical signal
test
mark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142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9459A (zh
Inventor
周劲林
王世军
赵峻
康竞然
刘西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142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9459B/zh
Priority to EP14856260.6A priority patent/EP3029853B1/en
Priority to ES14856260T priority patent/ES2811254T3/es
Priority to PCT/CN2014/075286 priority patent/WO201505849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9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459A/zh
Priority to US15/049,531 priority patent/US977439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9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9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1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 reflected signal, e.g. using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s [OTD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链路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涉及通信领域,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该方法包括: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该方法实施例用于光纤链路的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无源光网络技术逐渐成为光接入网技术的热点。无源光网络包括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ODN(Optical DistributionNetwork,光分配网)和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其中,该ODN由多条光纤链路组成,具体包括一级或多级分光器以及光纤,分光器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分路或合路,例如,分光器可以将OLT发送的光信号分成多个信号并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不同的ONU中。
为了保证光信号的正常传输,通常需要测试光纤的质量,并进行故障的检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光时域反射仪将测试光信号注入无源光网络中,在光纤链路的末端(如用户端)配置有反射器,测试光信号通过反射器反射至光时域反射仪,光时域反射仪通过接收的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并通过反射峰的特征评估光纤的质量和定位故障。
但是,通常无源光网络通过配置分光器将主光纤链路分成多条光纤链路,从而将一路光信号通过多条光纤链路分成多条支路光信号,并传输至对应的用户端,这样,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分路后的多条支路光信号对应的测试信号在对应的光纤链路上反射,并在通过分光器后,该多条光纤链路发生叠加,使得该光时域反射仪无法区分识别各支路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也就无法根据测试光信号形成的反射峰确定对应光纤链路的光纤质量,若光纤链路发生故障,则无法确定发生故障的光纤链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包括:
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
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其中,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根据所述端口标识向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
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建立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所述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链路识别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获取单元,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
其中,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前,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端口标识向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建立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所述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系统,包括:链路识别设备、光节点和测试设备,其中,所述光节点包括连接端口;
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链路识别设备;
所述连接端口用于,在接收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测试光信号后,返回第二测试光信号;
所述测试设备用于,获取所述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向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所述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光节点根据第一测试光信号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并根据该反射峰与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连接端口,从而通过该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区分不同的光纤链路,从而可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里提供的一种链路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识别的系统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链路识别设备,该方法包括:
S101、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具体地,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建立的光纤网络中的光纤链路进行维护(如确定该光纤网络中各个光纤链路的连接状态)时,工作人员通过链路识别设备触发对该光纤网络的维护,该链路识别设备向光纤网络中所有的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该第一测试光信号。
S102、链路识别设备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第二等类似的说法,没有限定顺序的意思,仅为方便区分而已。
具体地,链路识别设备向该连接端口发送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后,由于该连接端口配置有反射器,该连接端口可以通过该反射器向该链路识别设备返回第二测试光信号。
S103、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示例地,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intelligent TestUnit,智能测试单元),当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第二光信号后,通过该光时域反射仪得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S104、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其中,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S105、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
具体地,在链路识别设备得到反射峰后,可以根据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并根据该反射峰得到该测试光信号的传递时间以及传输的测试光信号的波形,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通过测试光信号的传递时间确定该链路识别设备与该连接端口的距离,在工作人员维护光纤链路时,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通过该距离确定返回该测试光信号的连接端口,并根据该连接端口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从而可以区分各条光纤链路,并通过该测试光信号的波形确定该光纤链路的连接状态。
示例地,该第一光节点可以是分光器,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可以是接收端口,即为接收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的测试光信号的端口,该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可以是端口编号,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若该iTU在获取到反射峰后,则可以通过对应关系,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接收端口的端口编号,并通过该端口编号对应的接收端口识别出不同的光纤链路。
进一步地,参照图2对上述链路识别设备通过该端口编号对应的接收端口识别出不同的光纤链路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图中包括:链路识别设备、第一光节点和第一光节点的第一连接端口以及第二光节点和第二连接端口,链路识别设备在得到端口标识(如端口编号)后,可以根据该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连接端口,当根据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连接端口为第一光节点的输入端口(即第一连接端口)时,则确定对应的光纤链路为链路识别设备至第一光节点间的光纤链路,同样的,当根据端口标识确定对应的连接端口为第二光节点的输入端口(即第二连接端口)时,则确定对应的光纤链路为链路识别设备至第二光节点间的光纤链路,从而实现了通过端口标识对应的连接端口识别光纤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纤链路发生故障,链路识别设备能够根据反射峰与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识别出发生故障的光纤链路,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自身在建立该光纤链路时存储的反射峰的波形相同,则确定该光纤链路没有故障;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自身在建立该光纤链路时存储的反射峰的波形不同,则确定该光纤链路发生故障。
示例地,若在一条光纤链路上安装有分光器A,在其后的光纤链路上安装有分光器B,若光纤链路中的分光器A至分光器B之间的光纤发生故障,则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在链路识别设备分别获取到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A,以及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B后,通过确定该反射峰A的波形与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的反射峰的波形相同,确定从链路识别设备至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的光纤链路没有故障,通过确定该反射峰B的波形与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的反射峰的波形不同,确定从链路识别设备至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的光纤链路出现故障,即可确定该分光器A至该分光器B间的光纤链路出现故障。
在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纤链路连接异常,链路识别设备能够根据得到的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根据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确定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该光纤链路拓扑关系表示该光纤网络中各光节点和各条光纤链路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若光纤链路断开,则链路识别设备无法接收到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若光纤链路遭到破坏导致光纤链路缩短或增长,则链路识别设备无法通过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光纤链路对应的端口标识,这时,链路识别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光信号在其他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并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端口标识,根据得到的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并根据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确定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
示例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测试光信号后,经过一个测试周期(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测试光信号至接收全部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所需的时间)后,可以根据各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确定对应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若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相同,则确定光纤链路连接正常,若在对比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后,确定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中的光纤链路缺失,则确定该光纤链路连接异常,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中缺少的光纤链路,即为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传输得到的反射峰与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工作人员在进行光纤链路的建立时建立的,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在进行光纤链路的建立时,建立该对应关系,并在后续对光纤链路的维护过程中,通过该对应关系识别该光纤链路。
具体地,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并建立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端口标识与该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更进一步地,链路识别设备获取测试设备发送的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示例地,在工作人员进行光纤链路建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从而将该分光器接入光纤网络,在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后,该光节点接入设备获取该连接端口(即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获取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链路识别设备,当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到该测试设备发送的端口标识后,向该接收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并接收该接收端口根据该第一测试光信号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后,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这样,该链路识别设备将得到的反射峰与之前接收到的端口标识绑定,从而建立该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在建立光纤链路的过程中,在每安装完成一个光节点(如分光器)后,都需要建立该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与测试光信号在该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线链路上传输得到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并保存该对应关系,直至工作人员安装完成所有的光节点,从而建立所有光节点的连接端口与反射峰的对应关系,这样,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即可根据该对应关系通过反射峰确定连接端口,进而通过该连接端口识别对应的光纤链路。
例如,该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一个分光器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后,若在1微秒后接收到的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则建立该1微秒后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该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另一个分光器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后,若在2微秒后接收到的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则建立该2微秒后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不作限定。
另外,该光节点也可以是用户终端,则该连接端口即为在用户终端侧的连接端口,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在建立连接至用户端的光纤链路时,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实现用户终端侧的连接端口与测试光信号在该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纤链路上传输得到的反射峰的绑定,具体不再赘述了。
进一步地,在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
其中,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的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可以是测试设备发送的,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可以是该第一光节点的名称和位置等备注信息,这样,工作人员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能够根据该备注信息获知该第一光节点的名称和位置信息。
具体地,在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并建立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示例地,该第一光节点可以是分光器,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可以是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在工作人员进行光纤链路建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从而将该分光器接入光纤网络,在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后,该光节点接入设备获取该连接端口(即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获取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及该分光器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可以是工作人员输入的备注信息),并将该端口标识以及该特征信息都发送至iTU,iTU在得到反射峰后,将该端口标识、该特征信息与该反射峰绑定,从而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在链路识别设备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后,若链路识别设备确定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重合,则向该测试设备发送错误消息,以使得该测试设备根据该错误消息确定该光纤链路配置错误。
具体地,若链路识别设备确定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链路识别设备中保存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重合,则说明该第一光节点至该链路识别设备的光纤链路与该第二光节点至该链路识别设备的光纤链路的路径长度相同,这样,在链路识别设备在同时接收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和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时,该链路识别设备无法根据两个重合的反射峰识别对应的连接端口(两个反射峰重合,即表示该链路识别设备是同时接收到该两个反射峰对应的测试光信号,也就是说,这两个反射峰对应的连接端口所在的光纤链路的长度相同),也就无法识别对应的光纤链路,因此需要将安装的光节点的光纤链路延长,以防止反射峰的重合而造成在后续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无法识别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纤链路。
例如,在工作人员安装好分光器后,iTU向该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iTU获取该连接端口在接收到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若iTU确定该反射峰与已保存的反射峰重叠,则需要对安装的分光器的光纤链路进行延长,iTU向该测试设备发送错误消息,告知该测试设备当前的分光器配置错误和需要补偿的光纤长度,以便工作人员根据该补偿的光纤长度对该分光器所对应的光纤链路的长度进行延长,从而区分不同的光纤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作人员根据该补偿的光纤长度对该光节点对应的链路长度进行延长后,该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连接端口发送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重新建立该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建立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的关系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采用上述执行主体为链路识别设备的方法,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光节点根据第一测试光信号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并根据该反射峰与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连接端口,从而通过该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区分不同的光纤链路,从而可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在工作人员建立光纤链路时,执行以下步骤S301至步骤S305。
S301、链路识别设备接收测试设备发送的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其中,该第一光节点可以是分光器,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可以是接收端口,该接收端口为该分光器接收测试光信号的端口。
具体地,工作人员在建立第一光节点的过程中,将该测试设备与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相连,则该测试设备在获取到该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后,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链路识别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第二等类似的说法,没有限定顺序的意思,仅为方便区分而已。
S302、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S303、链路识别设备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
S304、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S305、链路识别设备建立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并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并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示例地,在工作人员进行光纤链路建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从而将该分光器接入光纤网络,在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后,该光节点接入设备获取该连接端口(即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测试设备,当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到该测试设备发送的端口标识后,向该接收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并接收该接收端口根据该第一测试光信号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后,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这样,该链路识别设备将得到的反射峰与之前接收到的端口标识绑定,从而建立该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在建立光纤链路的过程中,在每安装完成一个光节点(如分光器)后,都需要建立该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与测试光信号在该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线链路上传输得到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并保存该对应关系,直至工作人员安装完成所有的光节点,从而建立所有光节点的连接端口与反射峰的对应关系,这样,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即可根据该对应关系通过反射峰确定连接端口,进而通过该连接端口识别对应的光纤链路。
例如,该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一个分光器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后,若在1微秒后接收到的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则建立该1微秒后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该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另一个分光器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后,若在2微秒后接收到的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则建立该2微秒后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是只是举例说明,不作限定。
另外,该光节点也可以是用户终端,则该连接端口即为在用户终端侧的连接端口,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在建立连接至用户端的光纤链路时,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实现用户终端侧的连接端口与测试光信号在该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纤链路上传输得到的反射峰的绑定,具体不再赘述了。
进一步地,在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
其中,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的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可以是测试设备发送的,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可以是该第一光节点名称和位置等备注信息,这样,工作人员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能够根据该备注信息获知该第一光节点的名称和位置信息。
具体地,在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并建立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示例地,该第一光节点可以是分光器,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可以是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intelligent Test Unit,智能测试单元),在工作人员进行光纤链路建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从而将该分光器接入光纤网络,在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后,该光节点接入设备获取该连接端口(即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获取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及该分光器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可以是工作人员输入的备注信息),并将该端口标识以及该特征信息都发送至iTU,iTU在得到反射峰后,将该端口标识、该特征信息与该反射峰绑定,从而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在链路识别设备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后,若链路识别设备确定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重合,则向该测试设备发送错误消息,以使得该测试设备根据该错误消息确定该光纤链路配置错误。
具体地,若链路识别设备确定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链路识别设备中保存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重合,则说明该第一光节点至该链路识别设备的光纤链路与该第二光节点至该链路识别设备的光纤链路的路径长度相同,这样,在链路识别设备在同时接收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和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时,该链路识别设备无法根据两个重合的反射峰识别对应的连接端口(两个反射峰重合,即表示该链路识别设备是同时接收到该两个反射峰对应的测试光信号,也就是说,这两个反射峰对应的连接端口所在的光纤链路的长度相同),也就无法识别对应的光纤链路,因此需要将安装的光节点的光纤链路延长,以防止反射峰的重合而造成在后续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无法识别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纤链路。
例如,在工作人员安装好分光器后,iTU向该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iTU获取该连接端口在接收到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若iTU确定该反射峰与已保存的反射峰重叠,则需要对安装的分光器的光纤链路进行延长,iTU向该测试设备发送错误消息,告知该测试设备当前的分光器配置错误和需要补偿的光纤长度,以便工作人员根据该补偿的光纤长度对该分光器所对应的光纤链路的长度进行延长,从而区分不同的光纤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作人员根据该补偿的光纤长度对该光节点对应的链路长度进行延长后,该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连接端口发送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重新建立该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301至S305中建立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的关系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在光纤链路建立完成后,工作人员对该光纤链路进行维护时,执行以下步骤S306至步骤S310
S306、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具体地,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建立的光纤网络中的光纤链路进行维护(如确定该光纤网络中各个光纤链路的连接状态)时,工作人员通过链路识别设备触发对该光纤网络的维护,该链路识别设备向光纤网络中所有的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该第一测试光信号。
S307、链路识别设备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
具体地,链路识别设备向该连接端口发送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后,由于该连接端口配置有反射器,该连接端口可以通过该反射器向该链路识别设备返回第二测试光信号。
S308、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示例地,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当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后,通过该光时域反射仪得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S309、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其中,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具体地,根据该端口标识与该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S310、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
具体地,在链路识别设备得到反射峰后,可以根据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并根据该反射峰得到该测试光信号的传递时间以及传输的测试光信号的波形,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通过测试光信号的传递时间确定该链路识别设备与该连接端口的距离,在工作人员维护光纤链路时,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通过该距离确定返回该测试光信号的连接端口,并根据该连接端口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从而可以区分各条光纤链路,并通过该测试光信号的波形确定该光纤链路的连接状态。
示例地,该第一光节点可以是分光器,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可以是接收端口,即为该分光器接收分流前的光信号或输出合流后的光信号的端口,该接收端口的端口信息可以是端口编号,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若该iTU在获取到反射峰后,则可以通过对应关系,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接收端口的端口编号,并通过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识别出不同的光纤链路。
进一步地,关于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接收端口的端口编号,并通过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识别出不同的光纤链路的过程,具体参考上述实施例一中对图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纤链路发生故障,链路识别设备能够根据反射峰与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识别出发生故障的光纤链路,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自身在建立该光纤链路时存储的反射峰的波形相同,则确定该光纤链路没有故障;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自身在建立该光纤链路时存储的反射峰的波形不同,则确定该光纤链路发生故障。
示例地,若在一条光纤链路上安装有分光器A,在其后的光纤链路上安装有分光器B,若光纤链路中的分光器A至分光器B之间的光纤发生故障,则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在链路识别设备分别获取到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A,以及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B后,通过确定该反射峰A的波形与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的反射峰的波形相同,确定从链路识别设备至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的光纤链路没有故障,通过确定该反射峰B的波形与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的反射峰的波形不同,确定从链路识别设备至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的光纤链路出现故障,即可确定该分光器A至该分光器B间的光纤链路出现故障。
在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纤链路连接异常,链路识别设备能够根据得到的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根据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确定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该光纤链路拓扑关系表示该光纤网络中各光节点和各条光纤链路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若光纤链路断开,则链路识别设备无法接收到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若光纤链路遭到破坏导致光纤链路缩短或增长,则链路识别设备无法通过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光纤链路对应的端口标识,这时,链路识别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光信号在其他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并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端口标识,根据得到的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并根据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确定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
示例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测试光信号后,经过一个测试周期(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测试光信号至接收全部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所需的时间)后,可以根据各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确定对应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若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相同,则确定光纤链路连接正常,若在对比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后,确定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中的光纤链路缺失,则确定该光纤链路连接异常,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中缺少的光纤链路,即为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
通过采用上述链路识别方法,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光节点根据第六测试光信号返回的第七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并根据该反射峰与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连接端口,从而通过该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区分不同的光纤链路,从而可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识别设备40,如图4所示,包括:
发送单元41,用于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获取单元42,用于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处理单元43,用于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
其中,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具体地,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端口标识与该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进一步地,关于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接收端口的端口编号,并通过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识别出不同的光纤链路的过程,具体参考上述实施例一中对图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建立的光纤网络中的光纤链路进行维护(如确定该光纤网络中各个光纤链路的连接状态)时,工作人员通过链路识别设备触发对该光纤网络的维护,该链路识别设备向光纤网络中所有的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该第一测试光信号。
进一步地,链路识别设备向该连接端口发送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后,由于该连接端口配置有反射器,该连接端口可以通过该反射器向该链路识别设备返回第二测试光信号。
更进一步地,在链路识别设备得到反射峰后,可以根据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并根据该反射峰得到该测试光信号的传递时间以及传输的测试光信号的波形,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通过测试光信号的传递时间确定该链路识别设备与该连接端口的距离,在工作人员维护光纤链路时,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通过该距离确定返回该测试光信号的连接端口,并根据该连接端口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从而可以区分各条光纤链路,并通过该测试光信号的波形确定该光纤链路的连接状态。
示例地,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intelligent TestUnit,智能测试单元),该第一光节点可以是分光器,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可以是接收端口,即为该分光器接收分流前的光信号或输出合流后的光信号的端口,该接收端口的端口信息可以是端口编号,iTU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接收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该第二光信号后,并通过该光时域反射仪得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则该iTU在获取到反射峰后,可以通过对应关系,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接收端口的端口编号,并通过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识别出不同的光纤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纤链路发生故障,链路识别设备能够根据反射峰与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识别出发生故障的光纤链路,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自身在建立该光纤链路时存储的反射峰的波形相同,则确定该光纤链路没有故障;若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到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自身在建立该光纤链路时存储的反射峰的波形不同,则确定该光纤链路发生故障。
示例地,若在一条光纤链路上安装有分光器A,在其后的光纤链路上安装有分光器B,若光纤链路中的分光器A至分光器B之间的光纤发生故障,则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在链路识别设备分别获取到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A,以及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B后,通过确定该反射峰A的波形与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的反射峰的波形相同,确定从链路识别设备至该分光器A的接收端口的光纤链路没有故障,通过确定该反射峰B的波形与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的反射峰的波形不同,确定从链路识别设备至该分光器B的接收端口的光纤链路出现故障,即可确定该分光器A至该分光器B间的光纤链路出现故障。
在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纤链路连接异常,链路识别设备能够根据得到的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根据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确定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该光纤链路拓扑关系表示该光纤网络中各光节点和各条光纤链路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若光纤链路断开,则链路识别设备无法接收到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若光纤链路遭到破坏导致光纤链路缩短或增长,则链路识别设备无法通过接收到的测试光信号在该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光纤链路对应的端口标识,这时,链路识别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光信号在其他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并根据该反射峰确定对应的端口标识,根据得到的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并根据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确定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
示例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测试光信号后,经过一个测试周期(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测试光信号至接收全部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所需的时间)后,可以根据各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确定对应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端口标识确定光纤链路拓扑关系,若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相同,则确定光纤链路连接正常,若在对比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与该链路识别设备存储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后,确定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中的光纤链路缺失,则确定该光纤链路连接异常,该链路识别设备得到的光纤链路拓扑关系中缺少的光纤链路,即为连接异常的光纤链路。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42还用于,在该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前,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该发送单元41还用于,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该获取单元42还用于,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该处理单元43还用于,建立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并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并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在建立光纤链路的过程中,在每安装完成一个光节点(如分光器)后,都需要建立该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与测试光信号在该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线链路上传输得到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并保存该对应关系,直至工作人员安装完成所有的光节点,从而建立所有光节点的连接端口与反射峰的对应关系,这样,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即可根据该对应关系通过反射峰确定连接端口,进而通过该连接端口识别对应的光纤链路。
例如,该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一个分光器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后,若在1微秒后接收到的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则建立该1微秒后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该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另一个分光器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后,若在2微秒后接收到的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则建立该2微秒后返回的测试光信号的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不作限定。
另外,该光节点也可以是用户终端,则该连接端口即为在用户终端侧的连接端口,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在建立连接至用户端的光纤链路时,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实现用户终端侧的连接端口与测试光信号在该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纤链路上传输得到的反射峰的绑定,具体不再赘述了。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42还用于,在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
其中,该获取单元获取的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可以是测试设备发送的,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可以是该第一光节点的名称和位置等备注信息,这样,工作人员在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能够根据该备注信息获知该第一光节点的名称和位置信息。
该处理单元43具体用于,建立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在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并建立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示例地,该第一光节点可以是分光器,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可以是分光器的接收端口,该链路识别设备可以是集成光时域反射仪的iTU,在工作人员进行光纤链路建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从而将该分光器接入光纤网络,在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后,该光节点接入设备获取该连接端口(即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获取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及该分光器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可以是工作人员输入的备注信息),并将该端口标识以及该特征信息都发送至iTU,iTU在得到反射峰后,将该端口标识、该特征信息与该反射峰绑定,从而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获取单元42具体用于,获取测试设备发送的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示例地,在工作人员进行光纤链路建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从而将该分光器接入光纤网络,在分光器接入光节点接入设备后,该光节点接入设备获取该连接端口(即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获取该分光器的接收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将该端口标识发送至链路识别设备,当该链路识别设备获取到该测试设备发送的端口标识后,向该接收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并接收该接收端口根据该第一测试光信号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链路识别设备在获取到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后,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这样,该链路识别设备将得到的反射峰与之前接收到的端口标识绑定,从而建立该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在确定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后,若确定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重合,则向该测试设备发送错误消息,以使得该测试设备根据该错误消息确定该光纤链路配置错误。
具体地,若链路识别设备确定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链路识别设备中保存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重合,则说明该第一光节点至该链路识别设备的光纤链路与该第二光节点至该链路识别设备的光纤链路的路径长度相同,这样,在链路识别设备在同时接收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第一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和在第二光节点对应的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时,该链路识别设备无法根据两个重合的反射峰识别对应的连接端口(两个反射峰重合,即表示该链路识别设备是同时接收到该两个反射峰对应的测试光信号,也就是说,这两个反射峰对应的连接端口所在的光纤链路的长度相同),也就无法识别对应的光纤链路,因此需要将安装的光节点的光纤链路延长,以防止反射峰的重合而造成在后续进行光纤链路的维护时无法识别连接端口对应的光纤链路。
例如,在工作人员安装好分光器后,iTU向该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iTU获取该连接端口在接收到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若iTU确定该反射峰与已保存的反射峰重叠,则需要对安装的分光器的光纤链路进行延长,iTU向该测试设备发送错误消息,告知该测试设备当前的分光器配置错误和需要补偿的光纤长度,以便工作人员根据该补偿的光纤长度对该分光器所对应的光纤链路的长度进行延长,从而区分不同的光纤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作人员根据该补偿的光纤长度对该光节点对应的链路长度进行延长后,该链路识别设备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连接端口发送测试光信号,并根据连接端口返回的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重新建立该反射峰与该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建立反射峰与端口标识的对应的关系的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采用上述链路识别设备,链路识别设备接收光节点根据第一测试光信号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得到反射峰,并根据该反射峰与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连接端口,从而通过该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区分不同的光纤链路,从而可以识别不同的光纤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光节点51、测试设备52和上述图4所示的链路识别设备40,其中,该光节点包括连接端口。
该光节点51的连接端口用于,在接收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测试光信号后,返回第二测试光信号。
该测试设备52用于,获取该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向该链路识别设备发送该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识别设备60,如图6所示,该链路识别设备60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6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存储器(memory)63和通信总线64;其中,所述处理器61、所述通信接口62和所述存储器6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6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6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63用于存放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6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所述通信接口62,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61执行程序代码,用于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根据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其中,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可选地,该处理器61还用于,在该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前,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根据该端口标识向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接收该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该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建立该端口标识与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处理器61还用于,根据该端口标识与该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该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可选地,该处理器61还用于,获取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并建立该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该端口标识和该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是由配置在所述连接端口的反射器反射向所述链路设备的;
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其中,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根据所述端口标识向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
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建立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所述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5.一种链路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是由配置在所述连接端口的反射器反射向所述链路设备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确定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识别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返回的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对应的光纤链路;
其中,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与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前,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端口标识向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发送第一测试光信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光信号通过光纤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一光节点的连接端口后返回的第二测试光信号,并获取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建立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反射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反射峰对应的端口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端口标识与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前,获取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光节点的特征信息、所述端口标识和所述第二测试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上的反射峰的对应关系。
9.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链路识别设备、光节点和测试设备,其中,所述光节点包括连接端口;
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包括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识别设备;
所述连接端口用于,在接收链路识别设备发送的第一测试光信号后,返回第二测试光信号;
所述测试设备用于,获取所述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并向所述链路识别设备发送所述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
CN201310514261.0A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4579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4261.0A CN104579459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14856260.6A EP3029853B1 (en) 2013-10-25 2014-04-14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ptical fiber link identification
ES14856260T ES2811254T3 (es) 2013-10-25 2014-04-14 Sistema,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identificación de enlaces de fibra óptica
PCT/CN2014/075286 WO2015058497A1 (zh) 2013-10-25 2014-04-14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5/049,531 US9774390B2 (en) 2013-10-25 2016-02-22 Fiber link recogni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4261.0A CN104579459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9459A CN104579459A (zh) 2015-04-29
CN104579459B true CN104579459B (zh) 2018-03-16

Family

ID=52992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14261.0A Active CN104579459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74390B2 (zh)
EP (1) EP3029853B1 (zh)
CN (1) CN104579459B (zh)
ES (1) ES2811254T3 (zh)
WO (1) WO20150584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7540A1 (zh) * 2011-11-08 201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识别方法、光线路终端以及识别系统
CN106792796B (zh) * 2016-11-21 2020-03-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其信号连接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217917B (zh) * 2017-06-30 2022-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光纤的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8923848B (zh) * 2018-06-22 2020-11-10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测站的选址方法、用于监测站选址的装置
US10454584B1 (en) * 2018-10-29 2019-10-22 Dasan Zhone Solutions, Inc.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implemented thereon
EP3758256B1 (en) * 2019-06-07 2021-12-08 EXFO Inc. Duplicate otdr measurement detection
CN110474678B (zh) * 2019-08-22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编码的获取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0996193B (zh) * 2019-11-19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光网络单元连接端口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1130636B (zh) * 2019-12-31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分配装置和光通信检测系统以及光通信检测方法
CN113099322B (zh) 2020-01-08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3411120B (zh) * 2020-03-17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网络设备
CN113495322B (zh) * 2020-04-01 2022-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光器、光分配网络和确定光接入网拓扑的系统
CN111669221B (zh) * 2020-04-29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定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885434B (zh) * 2020-06-18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650128B2 (en) 2020-06-30 2023-05-16 Exfo Inc. Optical fiber recognition using backscattering pattern
US11879802B2 (en) 2020-10-22 2024-01-23 Exfo Inc. Testing optical fiber link continuity using OTDR backscattering patterns
CN114430512B (zh) * 2020-10-29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18337616A (zh) * 2023-01-12 2024-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模块中驱动电路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695A (zh) * 2003-04-18 2003-10-15 重庆大学 光纤传感器的通用、高速波导波长扫描解调方法及装置
JP2006140730A (ja) * 2004-11-11 2006-06-0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光試験装置
EP1865438A1 (en) * 2006-06-09 2007-12-12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045125A (zh) * 2009-10-26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分路器、光分路器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067483A (zh) * 2008-04-21 2011-05-18 奥普林克通信公司 光纤网络监控
CN102187603A (zh) * 2008-10-17 2011-09-14 爱斯福公司 使用两波长otdr及波长相关的反射元件用于得出光网络中的光路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44539A (zh) * 2010-05-11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支光纤检测方法及系统、无源光网络和分光器
JP2012124686A (ja) * 2010-12-08 2012-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波長多重伝送装置及び波長多重伝送システム
CN103002359A (zh) * 2012-09-0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光器端口识别装置及方法、分光器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063242A (zh) * 2012-12-26 2013-04-24 武汉康普常青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时域反射与光纤光栅分布式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9323B2 (ja) * 1997-06-18 2003-08-25 安藤電気株式会社 多段多分岐光線路の試験装置
JP3527844B2 (ja) * 1998-03-11 2004-05-17 安藤電気株式会社 多分岐光線路試験方法および装置
FR2844051B1 (fr) 2002-08-30 2004-11-12 Nexans Systeme pour le controle par reflectometrie dans le domaine temporel (otdr) d'un reseau optique
US9312953B2 (en) * 2003-03-03 2016-04-12 Alexander Ivan Soto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service optical network certification
EP1524781B1 (en) * 2003-10-15 2008-11-26 Alcatel Lucent Optical lin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using OTDM with laser for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CN101908926A (zh) * 2006-02-03 2010-12-08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线路监视装置和光线路监视方法
US7894362B2 (en) 2007-04-30 2011-02-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topology estimation
EP2141832B1 (en) 2008-07-03 2013-09-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utomatic topology discovery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02244541A (zh) * 2010-05-13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点到多点光纤网络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801464B (zh) 2011-05-27 2015-03-25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检测海底光缆线路的方法、传送装置和系统
CN202103671U (zh) 2011-06-17 2012-01-04 东南大学 光接入网链路二维光正交码监控系统
CN103166699A (zh) 2011-12-16 2013-06-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网络中分光器后光纤故障定位的方法与系统
CN102594452A (zh) 2012-03-15 2012-07-1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诊断无源光网络系统
US9423316B2 (en) * 2012-11-28 2016-08-23 Exfo Inc. Optical reflectometer with loss and/or reflectance profile view
CN102946273B (zh) 2012-12-03 2015-05-06 东南大学 一种无源光网络光纤链路故障检测方法
WO2014201057A2 (en) * 2013-06-10 2014-12-18 General Photonics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distributed fiber bend and stres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695A (zh) * 2003-04-18 2003-10-15 重庆大学 光纤传感器的通用、高速波导波长扫描解调方法及装置
JP2006140730A (ja) * 2004-11-11 2006-06-0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光試験装置
EP1865438A1 (en) * 2006-06-09 2007-12-12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067483A (zh) * 2008-04-21 2011-05-18 奥普林克通信公司 光纤网络监控
CN102187603A (zh) * 2008-10-17 2011-09-14 爱斯福公司 使用两波长otdr及波长相关的反射元件用于得出光网络中的光路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45125A (zh) * 2009-10-26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分路器、光分路器端口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244539A (zh) * 2010-05-11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支光纤检测方法及系统、无源光网络和分光器
JP2012124686A (ja) * 2010-12-08 2012-06-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波長多重伝送装置及び波長多重伝送システム
CN103002359A (zh) * 2012-09-0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光器端口识别装置及方法、分光器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063242A (zh) * 2012-12-26 2013-04-24 武汉康普常青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时域反射与光纤光栅分布式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29853B1 (en) 2020-06-03
US9774390B2 (en) 2017-09-26
WO2015058497A1 (zh) 2015-04-30
US20160173194A1 (en) 2016-06-16
EP3029853A1 (en) 2016-06-08
EP3029853A4 (en) 2017-05-24
ES2811254T3 (es) 2021-03-11
CN104579459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9459B (zh) 一种光纤链路识别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655167B1 (en) Fiber diagnosis system for point-to-point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CN101917226B (zh) 一种在无源光网络中进行光纤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光线路终端
US7778543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rogue optical network unit diagnostics
JP4527157B2 (ja) 電子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ドキュメ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01675615B (zh) 使用IEEE 802.1ag方法的千兆位无源光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
CN104518826B (zh) 一种监测光纤故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588571B1 (en) Installation of fiber-to-the-premise using optical demarcation devices
CN101345581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218857A (zh) 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2377484A (zh) 一种传输网络局站出入局光缆业务安全性检测方法
CN102291175A (zh) 一种光纤故障检测系统
CN110460371A (zh) 光资源核查方法和系统
CN104935378B (zh) 一种用于无源光网络的光纤链路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412684A (zh) 一种城区电力光纤网在线监测及自动检测系统
CN109921847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中故障支路的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5337656B (zh)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5791031A (zh) 一种数据采集和发送的方法
KR20130101636A (ko) 광선로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886401A (zh) 管理设备和识别方法以及存储有该识别方法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KR20110061254A (ko) 수동형 광가입자 망에서의 광선로 감시장치 및 감시방법
CN116112832A (zh) 同路由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391323A (zh) 光纤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以及弯线夹
CN114884568A (zh) 确定网络故障的方法和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KR101889553B1 (ko) 광 선로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