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570158B -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158B
CN104570158B CN201510009982.5A CN201510009982A CN104570158B CN 104570158 B CN104570158 B CN 104570158B CN 201510009982 A CN201510009982 A CN 201510009982A CN 104570158 B CN104570158 B CN 104570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able
heat flow
prob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99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0158A (zh
Inventor
杨小秋
孙兆华
曾信
施小斌
曹文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0099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0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0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158B/zh
Priority to US15/318,493 priority patent/US10145982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99544 priority patent/WO2016110207A1/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G01V9/005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by thermal methods, e.g. after generation of heat by chemical reac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包括回收单元、抛弃单元(重块)和电缆斩断机构;回收单元设有回收支架,内部盛放有2个声学释放器,声学释放器底部设有可闭合挂钩,回收支架载有浮球;抛弃单元设有抛弃支架,下方固定连接热流探针;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通过两端连接声学释放器底部可闭合挂钩的钢丝绳固定在一起;电缆斩断机构固定于回收单元的回收支架底部并通过活动挂钩连接钢丝绳;电缆从抛弃单元出发后进入电缆斩断机构,从电缆斩断机构穿出后连接回收单元的浮球;通过钢丝绳从张紧到松弛的变化启动电缆斩断机构斩断电缆。本发明能够自行斩断和/或拔开电缆,实现回收单元与抛弃单元的顺利分离,适用于长期的海底热流观测。

Description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探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背景技术
大地热流是地球内部热过程在海底的直接显示,不仅是了解地球热散失速率的关键参数,而且是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与重建沉积盆地演化、油气与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数据。因此研发设备开展海底热流测量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海底热流可以通过钻孔测温和海底热流探针进行测量。由于石油钻孔和大洋钻探钻孔分布区域有限,而海底热流探针便于船载,作业相对灵活,费用较低,且可根据实际科学问题和感兴趣海域进行精细测量,因此海底热流探针是获取海洋热流数据的重要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学者利用设计的地热探针在北大西洋海域成功地进行了热流探测,开辟了海底热流调查的时代。随着热工测量理论的完善及其技术方法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存储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应用,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海底热流探针探测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当今国际上较成熟且被广泛使用的海底热流探针可分为Ewing型和Lister型两类。
上述两种现有的探针可用于获取底水温度长期稳定或波动较小海域的海底地热参数,而且是非常常用且重要的探测设备。但有些海域,其底水温度往往出现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导致海底表层沉积物温度也受到周期性影响,使得同一站位不同时间测量的地温梯度出现明显变化,无法真正反映该站位的热状态,因此利用常规的海底热流探针(Ewing型和Lister型探针)在底水温度波动较大的海域很难获取可靠的海底热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的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以便在底水温度波动较大的海域获取更准确、更可靠的海底热流数据,以满足国家有关开展基础研究和资源调查的战略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稳定,并且能够实现回收单元自浮回收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以期能够用于长时间的海底热流探测。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包括回收单元1、抛弃单元2和电缆斩断机构3;其中,回收单元1设有回收支架,回收支架内部盛放有2个小吨位的声学释放器13,声学释放器13底部设有可闭合挂钩131,回收支架还载有浮球14;抛弃单元2设有抛弃支架,抛弃支架下方固定连接热流探针24;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通过钢丝绳4固定在一起,钢丝绳4的两端连接声学释放器13底部的可闭合挂钩131;电缆斩断机构3固定于回收单元1的回收支架底部并通过活动挂钩连接钢丝绳4,电缆0从抛弃单元2出发后进入电缆斩断机构3,再从电缆斩断机构3穿出后连接回收单元1的浮球14;通过钢丝绳4从张紧到松弛的变化启动电缆斩断机构3斩断电缆0;
本发明优选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中,所述的回收支架包括纵向的中心架11,以及围绕中心架11在水平方向分两层设置的水平架12;所述的中心架11由纵向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和从四方棱柱体框架内部1/2高度处向上延伸出来的一垂直立板112构成;所述的垂直立板112与四方棱柱体框架1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内部盛放有2个声学释放器13,分别悬挂于所述的垂直立板112两侧,所述的声学释放器13底部设有可闭合挂钩131,由声学释放器13内部的步进电机带动其开闭;所述的中心架11周围设有至少6个浮球14,浮球(14)由所述的两层水平架12支撑;
本发明优选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中,所述的抛弃支架包括一顶部表面为正方形的支撑框架21、处于支撑框架21顶部表面上的连接框架22、处于支撑框架21顶部表面下方的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以及通过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1下方的热流探针24;所述的连接框架22与所述支撑框架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21与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框架22内部设有2个对称平行分布的钢丝绳张紧部件25;
本发明优选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中,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顶部表面与所述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表面相吻合接触;所述的钢丝绳4穿过连接框架22内部的两个钢丝绳张紧部件25,两端分别上行跨过连接框架22和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结构的外边缘,最终呈环状与所述声学释放器13底部的可闭合挂钩131相钩连。
本发明优选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中,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顶部表面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定位孔221;所述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表面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定位突起1111;所述的定位孔221与定位突起1111相吻合接触。
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进一步优选以下两种具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结构A,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位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其包括:
电缆压板32A,所述电缆压板32A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用于与刀片312A配合的第一凹槽321A和一用于嵌入电缆的第二凹槽322A,所述第一凹槽321A和第二凹槽322A相互垂直且组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321A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322A的深度;所述第二凹槽322A贯穿其所在电缆压板32A的两端;
刀片盒31A,所述刀片盒31A的顶部伸入第一凹槽321A内与电缆压板32A固定连接,并且在该刀片盒31A与第一凹槽321A走向平行的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一纵向延伸的通孔311A,所述刀片盒31A内设有刀片312A,该刀片312A的刀刃朝上正对第一凹槽321A,且该刀片其中一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回位装置3121A,所述回位装置3121A通过通孔311A向刀片盒31A的外部凸出,并可在通孔311A内上下滑动,所述刀片312A两侧面的下部设有凹陷式卡槽;所述刀片盒31A内并设有一上方开口的托架314A和压缩弹簧313A,所述压缩弹簧313A的一端穿过该开口与托架314A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刀片312A固定连接,该压缩弹簧313A完全释放后足以使刀片312A到达第一凹槽321A内对电缆进行切割;所述托架314A的下方和外围设有一弹射控制单元;
所述弹射控制单元包括一对转动杆315A、一对支撑板316A以及一扭簧317A,该一对转动杆对所述托架及其内部的压缩弹簧313A形成包围,每个转动杆315A均由顶部可嵌入所述凹陷式卡槽内的卡块3151A以及与所述卡块3151A固定连接的倒L型省力杠杆构成,所述倒L型省力杠杆于折点位置通过一固定杆固定于刀片盒31A内侧面并以该固定杆为轴作整体转动;该一对支撑板316A分别固定于扭簧317A的两个末端扭转臂上,并于各自的远端与所述倒L型省力杠杆底部形成转动连接;
挂钩33A,所述挂钩33A通过钢丝绳连接扭簧317A的中部。
或者,
结构B,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位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其包括:
电缆压板32B,所述电缆压板32B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用于与刀片312B配合的第一凹槽321B和一用于嵌入电缆的第二凹槽322B,所述第一凹槽321B和第二凹槽322B相互垂直且组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321B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322B的深度;
刀片盒31B,所述刀片盒31B顶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凹槽321B平行且与电缆压板32B固定连接,并且在该刀片盒31B与第一凹槽321B走向平行的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一纵向延伸的通孔311B,所述刀片盒31B内设有刀片312B,该刀片312B的刀刃朝上正对第一凹槽321B,且该刀片312B其中一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回位装置3121B,所述回位装置3121B通过通孔311B向刀片盒31B的外部凸出,并可在通孔311B内上下滑动,所述刀片312B另一侧面的中部设有一刀片卡槽3122B;所述刀片312B的下缘固定连接压缩弹簧313B的一端,压缩弹簧313B的另一端固定于刀片盒31B的内底面,所述压缩弹簧313B完全释放后足以使刀片312B到达第一凹槽321B内对电缆进行切割;
斩缆机构固定块35B,所述斩缆机构固定块35B固定于刀片盒31B设有通孔311B的一面下部;
弹射控制盒34B,所述弹射控制盒34B与刀片盒31B相连通且位于远离斩缆机构固定块35B的一侧;所述弹射控制盒34B上部固定有扳机片341B和刀片卡锁342B;扳机片341B为整体呈L形的曲板,于近拐点处通过扳机片转动轴3412B固定在弹射控制盒34B内侧面上并以扳机片转动轴3412B为轴整体转动,其远轴端水平放置,近轴端向下;刀片卡锁342B是整体呈反Z形的曲板,于某一拐点处通过刀片卡锁转动轴3422B固定在弹射控制盒34B内侧面上,并可以刀片卡锁转动轴3422B为轴整体转动,其远轴端可与扳机片341B的近轴端相扣搭,其近轴端可嵌入刀片312B的刀片卡槽3122B中;扳机片341B和刀片卡锁342B的远轴端分别通过扳机片固定簧3411B和刀片卡锁固定簧3421B连接于弹射控制盒34B顶板;
挂钩33B,所述挂钩33B设置于弹射控制盒34B的下侧,其中,挂钩33B上部穿过弹射控制盒34B底部表面并位于弹射控制盒34B内,并套有挂钩伸缩弹簧331B,所述挂钩伸缩弹簧331B上端与挂钩33B顶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弹射控制盒34B内底表面固定连接,挂钩33B顶端设有正对扳机片341B远轴端的撞击柱332B。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优选的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中的刀片、压缩弹簧、扭簧等组件均为钛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优选的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为一长度与所述支撑框架21高度相等的圆筒,其下端与海底热流探针24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装置内部有电缆接头压管26,起始端起始于海底热流探针24,管体沿轴向贯穿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内部,并穿过支撑框架21顶表面的圆孔进入连接框架22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终端位于电缆斩断机构3旁边。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缆接头压管26终端设置一上大下小的塞型螺栓27,电缆通过塞型螺栓27进入电缆接头压管26,最终与海底热流探针24相连。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海底热流探针24主要由探针长杆2401和探针仓体2402构成;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为中空结构的圆柱,其一端与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通过螺纹连接,其另一端由可拆卸的圆锥状探针头2403封闭;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内部设有测温电路板2404,外部设有电缆接头出口2405和导热油灌油口2406;所述的热流探针内部设有至少4个温度传感器2407,其一端的温度探头2408在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部空间沿轴向等间距分布(每两个温度探头2408之间间隔30cm)其另一端深入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内固定并通过导线与测温电路板2404相连;在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每两个所述的温度探头2408之间设置2个垂直于长杆轴的热对流屏蔽片2409(每两个热对流屏蔽片2409之间间隔10cm),所述的热对流屏蔽片2409是聚丙烯纤维以放射状形式构成的圆片型毛刷;所述的测温电路板2404发出的电缆通过电缆接头出口2405与外部主控系统相连;所述的导热油灌油口2406通过灌油导管2410通向所述的探针长杆241内部。在所述的热流探针内部进一步设置一根固定杆2411,所述的固定杆2411是一端套有中空螺栓的细长杆,其无螺栓部分处于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部,贯穿整个探针长杆2401并与所述的探针头2403螺纹连接,在另一端的螺栓头部围绕细长杆与螺栓头部连接的位置开设3个以上的通孔2412;所述的中空螺栓与探针长杆和探针仓体相连的结构螺纹连接;所述的热对流屏蔽片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探头均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杆的细长杆上,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的探针仓体内。所述的各螺纹连接处、所示的电缆接头出口、导热油灌油口、以及探针长杆内部与探针仓体内部之间的各种接口处都进行水密处理,例如可以使用橡胶密封圈、强力胶水等进行水密处理。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所述的回收单元1的回收支架上可以安装各种传感器,包括底水温度传感器、深海压力传感器和/或姿态传感器;所述的回收单元1的浮球14为密封玻璃球,其中一个浮球为数据采集仓,里面放置了系统的数采系统,另外一个则放置了电池仓;所述的数据采集仓仓体预留八个水密电缆接头,供外部传感器接进数据采集仓。所述的电池仓预留四个接口供外部使用。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所述的声学释放器的电子、软件、电源供给等各个功能模块完全独立于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仅受船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回收单元的回收支架上方还可安装回收旗和无线电信标。当回收单元漂浮在海面时,回收支架上面的信标露出海面开始工作,发出信号,科考人员可以通过接收信号打捞到回收单元。并且回收单元上面有红色的回收旗作为标记,也便于漂浮海面的时候被发现。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使用前,需要先将需要的传感设备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例如,将底水温度传感器、深海压力传感器和/或姿态传感器等安装在回收单元的回收支架上;将海底热流探针安装在抛弃单元的支撑框架下方;将回收单元的数据采集系统与各传感器及热流探针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好,其中,从海底热流探针24出发的电缆0经电缆接头压管26的固定后穿入电缆斩断机构3的电缆压板,被电缆压板固定拉紧,然后上行与回收单元1的浮球14的水密电缆接头连接好。
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实验完成后,观测基站接到船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发出的脱钩命令,固定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的钢丝绳从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勾连在钢丝绳上的活动挂钩被放松,启动电缆斩断机构斩断电缆,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之间断开连接;最终回收单元利用浮力向海面上浮,被科考人员发现并回收,而抛弃单元留在海底。
正常情况下,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的分离首先启动上述电缆斩断机构3,如果斩断成功,回收单元1正常上浮;如果斩断不成功、或者部分斩断时,本发明优选的方案在电缆接头压管26末段设置了塞型螺栓27,将电缆接头压管26中电缆的受力位置集中到塞型螺栓27上面,在回收单元1上浮的过程中,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分离,进而电缆接头压管26随回收单元上浮,压紧的力消失,此时可利用浮力拔出电缆,保证系统正常上浮。
本发明提供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可搭载多种传感检测设备,可对海底热流进行多参数的综合观测。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观测基站具有电缆斩断和拔开机构,能够在接到船载系统信号的情况下,自行斩断和/或拔开电缆,实现回收单元与抛弃单元的顺利分离,回收单元可自行上浮至海面被回收。因此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适用于长期的海底热流观测。此外,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搭载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海底热流探针,所述海底热流探针具有独特的传感器分布设计,能够同时测量不同深度沉积物的温度,而且在探针内部设置了热对流屏蔽片,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其两侧导热油之间的热对流,达到非常高的测量精确度。因此本发明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搭载的热流探针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热流数据测定的准确性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海底热流探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探针长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探针固定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固定杆与探针的装配图。
图5是本发明中电缆斩断机构A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电缆斩断机构A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电缆斩断机构B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电缆斩断机构B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A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A的回收单元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抛弃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回收单元、抛弃单元和电缆斩断机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部位的仰视图。
图14为图12中B部位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1、回收单元;11、中心架;111、四方棱柱体框架;1111、定位突起;112、垂直立板;12、水平架;13、声学释放器;131、可闭合挂钩;14、浮球;2、抛弃单元;21、支撑框架;22、连接框架;221、定位孔;23、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4、热流探针;2401、探针长杆;2402、探针仓体;2403、探针头;2404、测温电路板;2405、电缆接头出口;2406、导热油灌油口;2407、温度传感器;2408、温度探头;2409、热对流屏蔽片;2410、灌油导管;2411、固定杆;25、钢丝绳张紧部件;26、电缆接头压管;27、塞型螺栓;3、电缆斩断机构;31A、刀片盒;311A、通孔;312A、刀片;3121A、回位装置;313A、压缩弹簧;314A、托架;315A、转动杆;3151A、卡块;316A、支撑板;317A、扭簧;32A、电缆压板;321A、凹槽;322A、凹槽;33A、挂钩;31B、刀片盒;311B、通孔;312B、刀片;3121B、回位装置;3122B、刀片卡槽;313B、压缩弹簧;32B、电缆压板;321B、凹槽;322B、凹槽;33B、挂钩;331B、挂钩伸缩弹簧;332B、撞击柱;34B、弹射控制盒;341B、扳机片;3411B、扳机片固定簧;3412B、扳机片转动轴;342B、刀片卡锁;3421B、刀片卡锁固定簧;3422B、刀片卡锁转动轴;35B、斩缆机构固定块;4、钢丝绳;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一、海底热流探针结构
本发明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中的海底热流探针24,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探针长杆2401和探针仓体2402构成;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为中空结构的圆柱,其一端与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通过螺纹连接,其另一端由可拆卸的圆锥状探针头2403封闭;如图1和3所示,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内部设有测温电路板2404,外部设有电缆接头出口2405和导热油灌油口2406;如图2所示,所述的热流探针内部设有至少4个温度传感器2407,其一端的温度探头2408在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部空间沿轴向等间距分布(每两个温度探头2408之间间隔30cm)其另一端深入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内固定并通过导线与测温电路板2404相连(参见图1、3和4);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每两个所述的温度探头2408之间设置2个垂直于长杆轴的热对流屏蔽片2409(每两个热对流屏蔽片2409之间间隔10cm),所述的热对流屏蔽片2409是聚丙烯纤维以放射状形式构成的圆片型毛刷;所述的测温电路板2404发出的电缆通过电缆接头出口2405与外部主控系统相连;所述的导热油灌油口2406通过灌油导管2410通向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部。
如图2-4所示,在所述的热流探针内部进一步设置一固定杆2411,所述的固定杆2411是一端套有中空螺栓的细长杆,其无螺栓部分处于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部,贯穿整个探针长杆2401,并与所述的探针头2403螺纹连接(参见图2),在另一端的螺栓头部围绕细长杆与螺栓头部连接的位置开设3个以上的通孔(参见图3和4);所述的中空螺栓与探针长杆和探针仓体相连的结构螺纹连接(参见图3和4);所述的热对流屏蔽片与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探头均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杆的细长杆上,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的探针仓体内(参见图3和4)。
所述的各螺纹连接处、所示的电缆接头出口、导热油灌油口、以及探针长杆内部与探针仓体内部之间的各种接口处都进行水密处理,例如可以使用橡胶密封圈、强力胶水等进行水密处理。
二、用于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电缆斩断机构A
如图5和6所示,电缆斩断机构主要由刀片盒31A、电缆压板32A和活动挂钩33A组成;所述的电缆压板32A为厚度在电缆直径2倍以上的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在所述长方体下表面开有相互垂直的十字形凹槽,其中较深的凹槽321A深度是较浅的凹槽322A深度的1.2-1.5倍,较浅的凹槽322A宽度足以使电缆嵌入;所述的刀片盒31A顶部伸入较深的凹槽321A内与电缆压板32A固定连接,并开设通孔保持较浅凹槽322A的贯通,与较深的凹槽321A的走向平行的某个侧面露出部分的上2/3段设有纵向延伸的通孔311A;所述的刀片盒31A内部设有刀片312A,所述的刀片312A刀刃朝上正对较深凹槽321A,刀片312A某一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或棱柱形回位装置3121A,回位装置3121A穿过通孔311A向刀片盒31A外部凸出,并可在通孔311A内上下滑动;所述刀片312A下缘固定连接强力压缩弹簧313A,强力压缩弹簧313A被完全压缩后刀片312A上缘处于刀片盒31A内上1/6处,而强力压缩弹簧313A完全释放后足以使刀片312A到达较深的凹槽321A内,刀片312A两侧面下部均设有凹陷式卡槽;强力压缩弹簧313A固定于刀片盒31A内中下部的半开放托架314A上,半开放托架314A下方和外围设有弹射控制单元,弹射控制单元下方连接所述的活动挂钩33A;所述的弹射控制单元包括一对转动杆315A、一对支撑板316A和一组强力扭簧317A;一对转动杆315A对所述的半开放托架314A及其内部的强力压缩弹簧313A形成包围,每个转动杆315A都由顶端可嵌入刀片312A侧面下部卡槽内的卡块3151A和倒L型省力杠杆构成,所述倒L型省力杠杆于折点位置固定于刀片盒31A内侧面并能以固定点为轴整体转动;一对支撑板316A分别固定于强力扭簧317A的两个末端扭转臂上,并于各自的远端与所述的转动杆315A底部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的强力扭簧317A中部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的活动挂钩33A。
所述的刀片、强力压缩弹簧、强力扭簧等组件均为钛合金材料制成。
三、用于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电缆斩断机构B
如图7和8所示,电缆斩断机构主要由刀片盒31B、电缆压板32B、弹射控制盒34B和活动挂钩33B组成;所述的电缆压板32B为厚度在电缆直径2倍以上的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在所述长方体下表面开有相互垂直的十字形凹槽,其中较深的凹槽321B深度是较浅的凹槽322B深度的1.2-1.5倍,较浅的凹槽322B宽度足以使电缆嵌入;所述的刀片盒31B顶部与较深的凹槽321B平行并与电缆压板32B固定连接,刀片盒31B某个与较深的凹槽321B的走向平行的侧面露出部分的上2/3段设有纵向延伸的通孔311B;所述的刀片盒31B内部设有刀片312B,所述的刀片312B刀刃朝上正对较深凹槽321B,刀片312B一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或棱柱形回位装置3121B,回位装置3121B穿过通孔311B向刀片盒31B外部凸出,并可在通孔311B内上下滑动,刀片312B另一面中部设有一凹陷式卡槽3122B;所述刀片312B下缘固定连接强力压缩弹簧313B,强力压缩弹簧313B被完全压缩后刀片312B上缘处于刀片盒31B内上1/6处,而强力压缩弹簧313B完全释放后足以使刀片312B到达较深的凹槽321B内;强力压缩弹簧313B下端固定于刀片盒31B内底表面上;刀片盒31B有通孔311B的一面下部外接一长方体的斩缆机构固定块35B,刀片盒31B另一面与外接的弹射控制盒34B相连通;弹射控制盒34B内,上部固定有扳机片341B和刀片卡锁342B;扳机片341B是整体呈“L”形的曲板,于近拐点处固定在弹射控制盒34B内侧面上,其远轴端接近水平,近轴端向下,并可以固定点为轴整体转动;刀片卡锁342B是整体近反“Z”形的曲板,于某一拐点处固定在弹射控制盒34B内侧面上,并可以固定点为轴整体转动,其远轴端可与扳机片341B的近轴端相扣搭,其近轴端可嵌入刀片312B的凹陷式卡槽3122B中;扳机片341B和刀片卡锁342B的远轴端分别通过扳机片固定簧3411B和刀片卡锁固定簧3421B连接于弹射控制盒34B顶板;弹射控制盒34B下方为活动挂钩33B,活动挂钩33B上部处于弹射控制盒34B内,并套有活动挂钩伸缩弹簧331B,活动挂钩伸缩弹簧331B上端与活动挂钩顶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弹射控制盒34B内底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挂钩33B顶端设有正对扳机片341B远轴端的撞击柱332B。
所述的刀片、强力压缩弹簧、扳机片、刀片卡锁、扳机片固定簧、刀片卡锁固定簧、活动挂钩、活动挂钩伸缩弹簧、撞击柱等组件均为钛合金材料制成。
四、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A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A,如图9所示,它大体上由回收单元1、抛弃单元2和实施例2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A构成;
如图10和11所示,所述的回收单元1设有回收支架,所述的回收支架包括纵向的中心架11,以及围绕中心架11在水平方向分两层设置的水平架12;所述的中心架11由纵向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和从四方棱柱体框架内部1/2高度处向上延伸出来的一垂直立板112构成;所述的垂直立板112与四方棱柱体框架1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内部盛放有2个声学释放器13,分别悬挂于所述的垂直立板112两侧,所述的声学释放器13底部设有可闭合挂钩结构131,由声学释放器13内部的步进电机带动其开闭;所述的中心架11周围设有至少6个浮球14,由所述的两层水平架12支撑;
如图9-14所示,所述的抛弃单元2设有抛弃支架,所述的抛弃支架包括一顶部表面为正方形的支撑框架21、处于支撑框架21顶部表面上的连接框架22、处于支撑框架21顶部表面下方的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以及通过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1下方的实施例1所述的热流探针24;所述的连接框架22与所述支撑框架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21与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框架22内部设有2个对称平行分布的钢丝绳张紧部件25;
如图12-14所示,所述的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通过钢丝绳4固定在一起;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顶部表面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定位孔221;所述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表面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定位突起1111;所述的定位孔221与定位突起1111相吻合接触。所述的钢丝绳4穿过连接框架22内部的两个钢丝绳张紧部件25,两端分别上行跨过连接框架22和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结构的外边缘,最终呈环状与所述声学释放器13底部的可闭合挂钩131相钩连;
如图12-14所示,实施例2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A位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1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固定在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
如图9-14所示,所述的抛弃单元2中,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为一长度与所述支撑框架21的高度相等的圆筒,其下端与海底热流探针24固定连接;所述的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内部有电缆接头压管26,起始于海底热流探针24,管体沿轴向贯穿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内部,并穿过支撑框架21顶表面的圆孔进入连接框架22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终端位于电缆斩断机构3的旁边。所述的电缆接头压管26终端设置一上大下小的塞型螺栓27。
电缆0向上连接回收单元1的浮球14,行经电缆斩断机构A时进入电缆压板32A较浅凹槽322A,再通过塞型螺栓27进入电缆接头压管26,最终与实施例1所述的海底热流探针24的电缆接头出口2405相连。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所述的回收单元1的回收支架上可以安装各种传感器,包括底水温度传感器、深海压力传感器和/或姿态传感器;所述的回收单元1的浮球14为密封玻璃球,其中一个浮球为数据采集仓,里面放置了数采系统,另外一个则放置了电池仓;所述的数据采集仓仓体预留八个水密电缆接头,供外部传感器接进数据采集仓。所述的电池仓预留四个接口供外部使用。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所述的声学释放器的电子、软件、电源供给等各个功能模块完全独立于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仅受船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回收单元的回收支架上方还可安装回收旗和无线电信标。当回收单元漂浮在海面时,回收支架上面的信标露出海面开始工作,发出信号,科考人员可以通过接收信号打捞到回收单元。并且回收单元上面有红色的回收旗作为标记,也便于漂浮海面的时候被发现。
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A使用前,先将需要的传感设备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例如,将底水温度传感器、深海压力传感器和/或姿态传感器等安装在回收单元的回收支架上;将海底热流探针安装在抛弃单元的支撑框架下方;将回收单元的数据采集系统与各传感器及热流探针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好,其中,从海底热流探针24出发的电缆0经电缆接头压管26的固定后穿入电缆斩断机构A的电缆压板32A的较浅凹槽322A,被电缆压板32A固定拉紧,然后上行与回收单元1的浮球14的水密电缆接头连接好;向下拉动刀片312A侧面的回位装置3121A以压缩刀片盒31A内的压缩弹簧313A,同时,用张紧的钢丝绳将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固定,将活动挂钩33A勾在张紧的钢丝绳上,并调节其与扭簧317A之间的细钢丝绳,使活动挂钩33A保持拉紧状态,使扭簧317A处于张紧状态,一对支撑板316A水平支撑转动杆315A的末端,使其顶端的卡块3151A嵌入刀片312A侧面下部的卡槽内卡住蓄势待发的强力压缩弹簧和刀片;
将上述安装好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通过船载方式运达指定海域投放入海,稳定插入海底沉积物中进行数据采集和观测实验。
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实验完成后,观测基站会接到船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发出的脱钩命令,固定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的钢丝绳从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勾连在钢丝绳上的活动挂钩33A被放松,其上方的刀片盒31A内,在强力扭簧317A作用下两侧支撑板316A的远端发生相对闭合运动,由此带动与之连接的转动杆315A以其固定点为轴整体转动,使转动杆315A顶端的一对卡块3151A脱离刀片312A侧面下部的卡槽位置,此时强力压缩弹簧313A回弹,带动上方的刀片312A向电缆压板32A较深凹槽321A内弹射,将较浅凹槽322A内被压紧的电缆斩断,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之间断开连接;最终回收单元利用浮力向海面上浮,被科考人员发现并回收,而抛弃单元留在海底。
正常情况下,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的分离首先启动上述电缆斩断机构,如果斩断成功,回收单元1正常上浮;如果斩断不成功、或者部分斩断时,本发明优选的方案在电缆接头压管26末段设置了塞型螺栓27,将电缆接头压管26中电缆的受力位置集中到塞型螺栓27上面,在回收单元1上浮的过程中,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分离,进而电缆接头压管26随回收单元上浮,压紧的力消失,此时可利用浮力拔出电缆,保证系统正常上浮。
五、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B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B,它大体上由回收单元1、抛弃单元2和实施例3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B构成,与第四部分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A相比,区别特征仅在于使用的电缆斩断机构不同,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B通过斩缆机构固定块35B固定于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B的整体结构可参考图8-11。
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B中,电缆0向上连接回收单元1的浮球14,行经电缆斩断机构B时进入电缆压板32B较浅凹槽322B,再通过塞型螺栓27进入电缆接头压管26,最终与实施例1所述的海底热流探针24的电缆接头出口2405相连。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所述的回收单元1的回收支架上可以安装各种传感器,包括底水温度传感器、深海压力传感器和/或姿态传感器;所述的回收单元1的浮球14为密封玻璃球,其中一个浮球为数据采集仓,里面放置了数采系统,另外一个则放置了电池仓;所述的数据采集仓仓体预留八个水密电缆接头,供外部传感器接进数据采集仓。所述的电池仓预留四个接口供外部使用。
本发明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结构中,所述的声学释放器的电子、软件、电源供给等各个功能模块完全独立于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仅受船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回收单元的回收支架上方还可安装回收旗和无线电信标。当回收单元漂浮在海面时,回收支架上面的信标露出海面开始工作,发出信号,科考人员可以通过接收信号打捞到回收单元。并且回收单元上面有红色的回收旗作为标记,也便于漂浮海面的时候被发现。
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B使用前,先将需要的传感设备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例如,将底水温度传感器、深海压力传感器和/或姿态传感器等安装在回收单元的回收支架上;将海底热流探针安装在抛弃单元的支撑框架下方;将回收单元的数据采集系统与各传感器及热流探针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好,其中,从海底热流探针24出发的电缆0经电缆接头压管26的固定后穿入电缆斩断机构B的电缆压板32B的较浅凹槽322B,被电缆压板32B固定拉紧,然后上行与回收单元1的浮球14的水密电缆接头连接好;向下拉动刀片312B侧面的回位装置3121B以压缩刀片盒31B内的压缩弹簧313B,同时,用张紧的钢丝绳将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固定,将活动挂钩33B勾在张紧的钢丝绳上,使活动挂钩33B保持拉紧状态,弹射控制盒34B内的挂钩伸缩弹簧331B被充分压缩;同时将弹射控制盒34B内的刀片卡锁342B近轴端嵌入回位的刀片312B的凹陷式卡槽3122B内,卡住蓄势待发的强力压缩弹簧和刀片,刀片卡锁342B的远轴端压于扳机片341B近轴端下方。
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实验完成后,观测基站接到船载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发出的脱钩命令,固定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的钢丝绳从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勾连在钢丝绳上的活动挂钩33B被放松,在挂钩伸缩弹簧331B的弹力作用下,活动挂钩33B迅速向上弹起,用其顶部的撞击柱332B撞击扳机片341B远轴端,扳机片整体以扳机片转动轴3412B为轴转动,利用杠杆原理使扳机片341B近轴端向下转动,带动刀片卡锁342B远轴端向下转动,同样利用杠杆原理使刀片卡锁342B近轴端发生转动脱离刀片312B的凹陷式卡槽3122B,此时强力压缩弹簧313B回弹,带动上方的刀片312B向电缆压板32B较深凹槽321B内弹射,将较浅凹槽322B内被压紧的电缆斩断,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的回收单元和抛弃单元之间断开连接;最终回收单元利用浮力向海面上浮,被科考人员发现并回收,而抛弃单元留在海底。
正常情况下,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的分离首先启动上述电缆斩断机构3,如果斩断成功,回收单元1正常上浮;如果斩断不成功、或者部分斩断时,本发明优选的方案在电缆接头压管26末段设置了塞型螺栓27,将电缆接头压管26中电缆的受力位置集中到塞型螺栓27上面,在回收单元1上浮的过程中,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分离,进而电缆接头压管26随回收单元上浮,压紧的力消失,此时可利用浮力拔出电缆,保证系统正常上浮。

Claims (10)

1.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回收单元(1)、抛弃单元(2)和电缆斩断机构(3);其中,回收单元(1)设有回收支架,回收支架内部盛放有2个声学释放器(13),声学释放器(13)底部设有可闭合挂钩(131),回收支架还载有浮球(14);抛弃单元(2)设有抛弃支架,抛弃支架下方固定连接热流探针(24);回收单元(1)和抛弃单元(2)通过钢丝绳(4)固定在一起,钢丝绳(4)的两端连接声学释放器(13)底部的可闭合挂钩(131);电缆斩断机构(3)固定于回收单元(1)的回收支架底部并通过活动挂钩连接钢丝绳(4),电缆(0)从抛弃单元(2)出发后进入电缆斩断机构(3),再从电缆斩断机构(3)穿出后连接回收单元(1)的浮球(14);通过钢丝绳(4)从张紧到松弛的变化启动电缆斩断机构(3)斩断电缆(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支架包括纵向的中心架(11),以及围绕中心架(11)在水平方向分两层设置的水平架(12);所述的中心架(11)由纵向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和从四方棱柱体框架内部1/2高度处向上延伸出来的一垂直立板(112)构成;所述的垂直立板(112)与四方棱柱体框架(1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内部盛放有2个声学释放器(13),分别悬挂于所述的垂直立板(112)两侧,所述的声学释放器(13)底部设有可闭合挂钩(131),由声学释放器(13)内部的步进电机带动其开闭;所述的中心架(11)周围设有至少6个浮球(14),浮球(14)由所述的两层水平架(12)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弃支架包括一顶部表面为正方形的支撑框架(21)、处于支撑框架(21)顶部表面上的连接框架(22)、处于支撑框架(21)顶部表面下方的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以及通过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1)下方的热流探针(24);所述的连接框架(22)与所述支撑框架(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21)与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框架(22)内部设有2个对称平行分布的钢丝绳张紧部件(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顶部表面与所述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表面相吻合接触;所述的钢丝绳(4)穿过连接框架(22)内部的两个钢丝绳张紧部件(25),两端分别上行跨过连接框架(22)和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结构的外边缘,最终呈环状与所述声学释放器(13)底部的可闭合挂钩(131)相钩连;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位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2)顶部表面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定位孔(221);所述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表面四个角的位置设有定位突起(1111);所述的定位孔(221)与定位突起(1111)相吻合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位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1)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并固定于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包括:
电缆压板(32A),所述电缆压板(32A)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用于与刀片(312A)配合的第一凹槽(321A)和一用于嵌入电缆的第二凹槽(322A),所述第一凹槽(321A)和第二凹槽(322A)相互垂直且组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321A)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322A)的深度;
刀片盒(31A),所述刀片盒(31A)的顶部伸入第一凹槽(321A)内与电缆压板(32A)固定连接,并且在该刀片盒(31A)与第一凹槽(321A)走向平行的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一纵向延伸的通孔(311A),所述刀片盒(31A)内设有刀片(312A),该刀片(312A)的刀刃朝上正对第一凹槽(321A),且该刀片其中一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回位装置(3121A),所述回位装置(3121A)通过通孔(311A)向刀片盒(31A)的外部凸出,并可在通孔(311A)内上下滑动,所述刀片(312A)两侧面的下部设有凹陷式卡槽;所述刀片盒(31A)内并设有一上方开口的托架(314A)和压缩弹簧(313A),所述压缩弹簧(313A)的一端穿过该开口与托架(314A)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刀片(312A)固定连接,该压缩弹簧(313A)完全释放后足以使刀片(312A)到达第一凹槽(321A)内对电缆进行切割;所述托架(314A)的下方和外围设有一弹射控制单元;
所述弹射控制单元包括一对转动杆(315A)、一对支撑板(316A)以及一扭簧(317A),该一对转动杆对所述托架及其内部的压缩弹簧(313A)形成包围,每个转动杆(315A)均由顶部可嵌入所述凹陷式卡槽内的卡块(3151A)以及与所述卡块(3151A)固定连接的倒L型省力杠杆构成,所述倒L型省力杠杆于折点位置通过一固定杆固定于刀片盒(31A)内侧面并以该固定杆为轴作整体转动;该一对支撑板(316A)分别固定于扭簧(317A)的两个末端扭转臂上,并于各自的远端与所述倒L型省力杠杆底部形成转动连接;
挂钩(33A),所述挂钩(33A)通过钢丝绳连接扭簧(317A)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位于所述抛弃单元(2)的连接框架(21)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并固定于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底部;所述的电缆斩断机构(3)包括:
电缆压板(32B),所述电缆压板(32B)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用于与刀片(312B)配合的第一凹槽(321B)和一用于嵌入电缆的第二凹槽(322B),所述第一凹槽(321B)和第二凹槽(322B)相互垂直且组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凹槽(321B)的深度大于第二凹槽(322B)的深度;
刀片盒(31B),所述刀片盒(31B)顶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凹槽(321B)平行且与电缆压板(32B)固定连接,并且在该刀片盒(31B)与第一凹槽(321B)走向平行的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一纵向延伸的通孔(311B),所述刀片盒(31B)内设有刀片(312B),该刀片(312B)的刀刃朝上正对第一凹槽(321B),且该刀片(312B)其中一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回位装置(3121B),所述回位装置(3121B)通过通孔(311B)向刀片盒(31B)的外部凸出,并可在通孔(311B)内上下滑动,所述刀片(312B)另一侧面的中部设有一刀片卡槽(3122B);所述刀片(312B)的下缘固定连接压缩弹簧(313B)的一端,压缩弹簧(313B)的另一端固定于刀片盒(31B)的内底面,所述压缩弹簧(313B)完全释放后足以使刀片(312B)到达第一凹槽(321B)内对电缆进行切割;
斩缆机构固定块(35B),所述斩缆机构固定块(35B)固定于刀片盒(31B)设有通孔(311B)的一面下部;
弹射控制盒(34B),所述弹射控制盒(34B)与刀片盒(31B)相连通且位于远离斩缆机构固定块(35B)的一侧;所述弹射控制盒(34B)上部固定有扳机片(341B)和刀片卡锁(342B);扳机片(341B)为整体呈L形的曲板,于近拐点处通过扳机片转动轴(3412B)固定在弹射控制盒(34B)内侧面上并以扳机片转动轴(3412B)为轴整体转动,其远轴端水平放置,近轴端向下;刀片卡锁(342B)是整体呈反Z形的曲板,于某一拐点处通过刀片卡锁转动轴(3422B)固定在弹射控制盒(34B)内侧面上,并可以刀片卡锁转动轴(3422B)为轴整体转动,其远轴端可与扳机片(341B)的近轴端相扣搭,其近轴端可嵌入刀片(312B)的刀片卡槽(3122B)中;扳机片(341B)和刀片卡锁(342B)的远轴端分别通过扳机片固定簧(3411B)和刀片卡锁固定簧(3421B)连接于弹射控制盒(34B)顶板;
挂钩(33B),所述挂钩(33B)设置于弹射控制盒(34B)的下侧,其中,挂钩(33B)上部穿过弹射控制盒(34B)底部表面并位于弹射控制盒(34B)内,并套有挂钩伸缩弹簧(331B),所述挂钩伸缩弹簧(331B)上端与挂钩(33B)顶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弹射控制盒(34B)内底表面固定连接,挂钩(33B)顶端设有正对扳机片(341B)远轴端的撞击柱(332B)。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弃单元(2)中,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为一长度与所述支撑框架(21)高度相等的圆筒,其下端与海底热流探针(24)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装置内部有电缆接头压管(26),起始端起始于海底热流探针(24),管体沿轴向贯穿热流探针固定装置(23)内部,并穿过支撑框架(21)顶表面的圆孔进入连接框架(22)和回收单元(1)的四方棱柱体框架(111)相接触后形成的空间内,终端位于电缆斩断机构(3)旁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接头压管(26)终端设置一上大下小的塞型螺栓(27),电缆通过塞型螺栓(27)进入电缆接头压管(26),最终与海底热流探针(24)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底热流探针(24)其包括探针长杆(2401)和探针仓体(2402);其中,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为中空结构,该探针长杆(2401)的一端与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通过螺纹连接,其另一端由可拆卸的圆锥状探针头(2403)封闭;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内部设有测温电路板(2404),其外部设有电缆接头出口(2405)和导热油灌油口(2406);所述的海底热流探针内部设有至少四个温度传感器(2407),该至少四个温度传感器(2407)一端的温度探头(2408)在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部空间沿探针长杆(2401)轴向等间距分布,其另一端深入所述的探针仓体(2402)内固定并通过导线与测温电路板(2404)相连;在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每两个所述的温度探头(2408)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沿探针长杆(2401)径向分布的热对流屏蔽片(2409),所述的测温电路板(2404)输出的信号通过电缆经由电缆接头出口(2405)与外部主控系统相连;所述的导热油灌油口(2406)通过灌油导管(2410)通向所述的探针长杆(2401)内部,所述的海底热流探针(24)进一步包括一固定杆(2411),所述的固定杆(2411)包括杆体和中空螺栓,所述的杆体位于探针长杆(2401)内部,所述的中空螺栓与探针仓体(2402)和探针长杆(2401)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所述的杆体一端与探针头(2403)螺纹连接,其另一端固定于中空螺栓的内部,在该中空螺栓的头部围绕所述杆体开设有与温度传感器(2407)数量相等的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2407)的另一端穿过相应的通孔延伸至探针仓体(2402)中,所述的热对流屏蔽片(2409)和温度探头(2408)均固定在所述杆体上。
CN201510009982.5A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70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9982.5A CN104570158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US15/318,493 US10145982B2 (en) 2015-01-07 2015-12-29 Pop-up long-term monitoring base station for seafloor heat flow
PCT/CN2015/099544 WO2016110207A1 (zh) 2015-01-07 2015-12-29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9982.5A CN104570158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158A CN104570158A (zh) 2015-04-29
CN104570158B true CN104570158B (zh) 2015-11-04

Family

ID=5308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998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70158B (zh) 2015-01-07 2015-01-07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5982B2 (zh)
CN (1) CN104570158B (zh)
WO (1) WO20161102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158B (zh) 2015-01-07 2015-11-0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CN105046934B (zh) * 2015-07-09 2018-02-0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可与海底热流测量单元实现数据通信的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5628076B (zh) * 2016-04-11 2017-09-29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一种自返式深海设备搭载器
CN105785470B (zh) * 2016-04-29 2017-03-2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单浮球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系统
CN106770559B (zh) * 2017-01-18 2017-11-28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一种静探复合式地球化学微电极探针系统
CN106841311B (zh) * 2017-01-18 2017-09-2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一种海床基多点原位长期观测系统
CN107543633A (zh) * 2017-04-11 2018-01-0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深水回收式无缆长效热流探针
CN107044917B (zh) * 2017-05-31 2023-06-20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万米级深海自主式底质探取装置
CN107132186B (zh) * 2017-06-28 2023-05-26 成都理工大学 海底沉积物探管及探测方法
US11493391B2 (en) * 2017-07-26 2022-11-08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Gradient sensor
CN107449629B (zh) * 2017-08-15 2023-06-27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一种海底机械式万米级轻型冲击地质取样装置
CN112829903B (zh) * 2019-11-22 2024-07-2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具有海底热流探测功能的常驻型自主水下机器人
CN113914802B (zh) * 2021-09-07 2022-07-26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海上套管浪涌补偿双驱动三层套管钻探取芯方法
CN114252049B (zh) * 2021-10-30 2022-11-1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rov的海底浅层地形形变监测装置
CN114355479B (zh) * 2022-03-16 2022-06-21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一种空投式台风海域气象海洋环境信息测量装置
CN114740544B (zh) * 2022-04-02 2024-11-19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管线精确定位设备和定位方法
CN116381131A (zh) * 2023-01-16 2023-07-04 山东大学 抛投式海洋多要素协同探测探针及其设计方法
CN118144962B (zh) * 2024-04-29 2024-07-02 东营亿纬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勘探用水下地形测量深度探测仪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27A (zh) * 2006-01-14 2006-07-19 中国海洋大学 海底热液活动探测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方法
CN103149145A (zh) * 2013-03-08 2013-06-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深海海泥环境的腐蚀试验装置
CN203164099U (zh) * 2013-04-01 2013-08-2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依托海洋石油平台的串挂式实海腐蚀试验系统
CN104062691A (zh) * 2014-07-08 2014-09-24 广东工业大学 高精度海底地温梯度探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6345A (en) * 1970-10-23 1972-04-18 Carey Ingram Automatic free-fall oceanographic temperature probe
JPH06174632A (ja) * 1992-12-07 1994-06-24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海洋実環境試験装置
FR2833359B1 (fr) 2001-12-10 2004-04-23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Systeme d'acquisition de donnees sismiques utilisant des stations d'acquisition posees sur le fond marin
CN2598863Y (zh) * 2003-01-28 2004-01-14 上海劲钻实业公司 深海探测器
CN1278904C (zh) * 2004-03-22 2006-10-11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海底观测平台
KR20060101933A (ko) * 2005-03-22 2006-09-27 이만우 수중 탐사 시스템
CN201497715U (zh) * 2009-09-14 2010-06-02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深海沉积物地热探针
US9004174B2 (en) * 2010-07-01 2015-04-14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subsea flow device
CN102167136B (zh) * 2010-12-16 2013-06-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一种海洋升降潜标系统
CN102221485B (zh) * 2011-04-15 2012-12-05 同济大学 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原位采集系统
CN102331275B (zh) * 2011-06-10 2013-03-20 中国海洋大学 基于贯入式探针的深海多要素综合观测系统
KR101281630B1 (ko) * 2011-12-30 2013-07-03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수중 표적 탐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913162B (zh) * 2012-10-26 2015-06-24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深海沉积物连续保压取芯海底钻机及作业方法
CN103033845B (zh) * 2012-12-17 2015-05-1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单分量垂向组合式海底地震采集系统
CN103759717B (zh) * 2014-01-22 2016-04-2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光纤温深潜标连续测量系统
CN104525793B (zh) * 2014-12-17 2016-01-1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撞针式电缆斩断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25794B (zh) * 2014-12-17 2016-01-2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卡位式电缆斩断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70157B (zh) * 2015-01-07 2015-10-2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的数据采集方法
CN104570158B (zh) * 2015-01-07 2015-11-0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27A (zh) * 2006-01-14 2006-07-19 中国海洋大学 海底热液活动探测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方法
CN103149145A (zh) * 2013-03-08 2013-06-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深海海泥环境的腐蚀试验装置
CN203164099U (zh) * 2013-04-01 2013-08-2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依托海洋石油平台的串挂式实海腐蚀试验系统
CN104062691A (zh) * 2014-07-08 2014-09-24 广东工业大学 高精度海底地温梯度探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158A (zh) 2015-04-29
US20170131432A1 (en) 2017-05-11
US10145982B2 (en) 2018-12-04
WO2016110207A1 (zh) 2016-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0158B (zh) 一种自浮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基站
CN104570157B (zh) 一种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的数据采集方法
WO2021227605A1 (zh) 基于rov的深海沉积物声学参数原位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04890816B (zh) 定时卫星通讯潜标
CN105785470B (zh) 一种单浮球海底热流长期观测系统
CN202330069U (zh) 带定位结构的水质采样器
CN108896346B (zh) 一种用于污染水体监测的远程控制式水样采集装置
CN114061664B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海底孔隙水多参数原位观测探杆及方法
CN109374847B (zh) 一种浮力补偿式多参数垂向水质数据自动采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727430A (zh) 一种船基深海沉积物智能重力采样装置
CN104179492A (zh) 桩孔沉渣测量系统
CN210487017U (zh) 一种循环罐泥浆液位监测装置
CN105424506A (zh) 一种海底土质剪切与承载强度力学特性测量系统
CN103575858B (zh) 一种三维钢悬链线立管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
CN102645255A (zh) 便携式水位水温测量仪
CN111649654A (zh) 一种水下采油树压盖台阶深度检测方法
CN204924724U (zh) 一种深槽矿浆取样器
CN210835289U (zh) 一种斜孔孔间模型物探试验装置
CN113324802A (zh) 一种用于海洋生态评估的入海污染物取样装置及方法
CN210503068U (zh) 一种水文用测量船支臂装置
CN218628550U (zh) 一种便于地下勘探水位观测装置
CN106482811A (zh) 一种应用于水库的水位监测装置
CN101942989A (zh) 便携式井深测量仪
CN204082130U (zh) 桩孔沉渣测量系统
RU2681816C2 (ru) Автономная подповерхностная океан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буйковая станц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