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3591A - 无致敏性、无痛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致敏性、无痛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23591A CN104523591A CN201410802238.6A CN201410802238A CN104523591A CN 104523591 A CN104523591 A CN 104523591A CN 201410802238 A CN201410802238 A CN 201410802238A CN 104523591 A CN104523591 A CN 1045235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pofol
- freeze
- preparation
- microemulsion
- dried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致敏性、无注射疼痛的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该新型制剂采用人工合成磷脂和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脂,避免了天然来源的卵磷脂和大豆油中微量蛋白等致敏源的存在,避免使用金属络合物EDTA,和抗氧剂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消除了金属络合剂及硫化物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且在处方和制备工艺上通过多种手段去除水相游离丙泊酚,减轻或消除了注射疼痛,从而提高了制剂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药品系列,涉及一种药物的冻干制剂的配方和制备,特别是涉及无致敏性、无痛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的配方和制备。
背景技术
丙泊酚(又称双丙泊酚,异丙酚,2,6-二异丙基苯酚,结构见图1)是一种受阻酚,亲脂性强,多以脂肪乳制剂剂型用于临床麻醉诱导和维持[1]。丙泊酚作为一种临床常用静脉麻醉药以其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代谢快、无蓄积、安全性高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丙泊酚注射液随着其在临床上使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3]。丙泊酚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比率较高[4],严重可导致死亡。丙泊酚注射液(静安)的说明书注意事项提到:本品含大豆油,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且不良反应也提示:可能出现低血压和短暂的呼吸抑制。极少数病例使用丙泊酚后发生过敏反应,包括Quincke氏水肿、支气管痉挛、红斑和低血压。包括美国FDA在内的各国药政部门在批准的丙泊酚注射液的说明书中都明确标明:对大豆、蛋黄等物质过敏者禁止使用。此外,丙泊酚注射给药过程可引起注射部位发生率高达(30-70%)的注射疼痛,对患者的生命、机体和精神造成了严重影响[5-7],从而限制了其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发无致敏性,无痛新型的丙泊酚制剂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目前丙泊酚的临床应用剂型为脂肪乳剂,通常采用天然蛋黄卵磷脂和大豆油作为辅料,它们含有微量蛋黄蛋白和大豆蛋白,容易导致过敏反应。这些辅料还是良好的天然培养基,支持微生物的生长。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术后感染,引起严重后果[8]。丙泊酚在美国上市后的一年间,该制剂不断有导致术后感染和发热的报道[9-11]。在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表示,由于生产方面的问题迫使梯瓦与Hospira Inc(HSP)暂停生产其丙泊酚镇静剂,并召回部分产品。为了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常规剂型中加入了EDTA和亚硫酸盐作为抗菌成分。
此外,丙泊酚结构中存在酚羟基,易被氧化生成2,6-二异丙基-1,4-苯醌。还可发生聚合反应而生成3,3,5,5’-四异丙基联苯酚(化学结构见图2),这两个杂质具有较大的毒性[12];再者辅料中多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2]。为了防止氧化,传统制剂通常加入亚硫酸盐,或者硫代硫酸盐,或者加入EDTA来络合金属离子,防止丙泊酚和辅料的氧化,但EDTA和亚硫酸盐可以引起过敏反应[13],尤其是对特发性哮喘病人,应用含有EDTA或亚硫酸盐的丙泊酚在年龄≥40、长期吸烟患者可导致全肺阻力增加。
为了达到无致敏的效果,本发明的新制剂中不使用EDTA、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有效的防止了过敏反应的产生。另外为了在没有加入以上辅料的状况下仍保证制剂的稳定性,我们将其制成了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并使用棕色西林瓶作为内包装。丙泊酚结构中存在酚羟基,易被氧化。光照可以加速氧化反应的发生。另外辅料中多为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化学性质也不稳定。棕色西林瓶在200nm~400nm可以做到全吸收,且吸收曲线进入了可见光范围[14-15]。可以有效避免光照对丙泊酚及辅料促氧化作用,增加制剂稳定性。试验证明,制备成微乳冻干制剂后并使用棕色西林瓶,样品的稳定性增加并有效防止了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还阻止了制剂的光降解反应发生,具体见实施例。
丙泊酚注射疼痛已经被麻醉界和药品管理机构列为丙泊酚的最主要的副作用。为了缓解、抑制丙泊酚注射疼痛,人们对丙泊酚注射疼痛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综合目前注射疼痛机理的研究结果,注射疼痛诱因可以归纳为三个假设:1、游离丙泊酚直接刺激假设[16-18];2、游离丙泊酚间接激发产生缓激肽假设[19-21];3、游离丙泊酚引发前列腺素释放假设[22]。丙泊酚静脉注射引起注射疼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目前多数研究结果分析,无论那一种引发注射疼痛机理都与水相中和乳滴外表面黏附的丙泊酚有直接关系。勿容置疑,药物制剂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和乳滴外表面黏附的丙泊酚是引发疼痛的罪魁祸首。
针对传统制剂的过敏反应和注射疼痛等不良反应,我们做了以下改进。1、采用人工合成磷脂和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脂,从根本上去除了传统制剂中的天然卵磷脂和大豆油中微量等致敏源的存在。2、不使用金属络合物EDTA,也不使用作为抗氧剂的亚硫酸盐或者硫代硫酸盐,消除了金属络合剂及硫化物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3、采用脂肪微乳冻干制剂的形式,使制剂更加稳定。解决了没有抗氧化保护剂下易被氧化的难题,有效防止丙泊酚和辅料的氧化降解;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制剂在保存过程中细菌的生长。4、采用棕色西林瓶作为内包材,避免了因光照引起的丙泊酚的降解,以及光催化的磷脂氧化[2]。5、采用先进工艺,有效降低了未包裹在脂肪微乳乳滴中游离的丙泊酚或者在乳滴外表面吸附的丙泊酚,而且复溶后包封率不降低,游离丙泊酚水相含量≤10μg/ml,粒径小于180nm符合要求,减少游离丙泊酚对血管的刺激,从而达到无注射疼痛。
本发明通过避免在处方中使用可能的致敏源,采用冻干制剂,棕色瓶保障了产品在保存期间的稳定性,并且采用多种方法的单独和联合使用达到减少或者基本清除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及乳滴外表面黏附的丙泊酚的目的。由于从根本上去除了过敏源和避免了引起疼痛的致痛根源,所制备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达到了无致敏、无痛或者基本无痛的理想效果,成为安全性更好的制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致敏性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所述的人工合成磷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合成磷脂为式I结构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R2:-CH2-CH2-N+H3 (PE)
-CH2-CH2-N+(CH3)3 (PC)
-C6H(OH)5 (PI)
-CH2COO-CH(N+H3) (PS)
-CH2CHOH-CH2OH (PG)
其中,R2表示选自胆碱(PC)、乙醇胺(PE)、肌醇(PI)、甘油(PG)、丝氨酸(PS),R和R1可以相同或不同,选自饱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的中、长链烃基,如烷烃基、烯基、炔基,R和R1的碳链的长度可选4~26碳,优选碳链的长度为6~22碳,更优选碳链的长度为10~20碳。可以是人工合成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人工合成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人工合成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人工合成亚麻酸磷脂酰胆碱、人工合成二油酰磷脂酰胆碱;人工合成1-硬脂酰-2花生酰磷脂酰胆碱、人工合成1-棕榈酰-2-亚油酰基磷脂酰胆碱、人工合成而硬脂酰基甘油(DSPG)、人工合成二硬脂酰基乙醇胺等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脂为式II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其中,R、R1和R2为可以相同或不同,选自饱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的中长链烃基,如烷烃基、烯基、炔基,R、R1和R2的碳链的长度可选4~26碳,优选碳链的长度为6~22碳,更优选碳链的长度为10~20碳;可以是人工合成硬脂酸甘油酯、人工合成棕榈酸甘油酯、人工合成油酸甘油酯、人工合成亚麻酸甘油酯、人工合成的亚油酸甘油酯等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人工合成单脂肪酸甘油酯为式Ⅲ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其中,R选自饱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的中长链烃基,如烷烃基、烯基、炔基,R的碳链的长度为16~18碳。可以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棕榈酸甘油酯、单月桂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等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可以是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胆固醇,聚乙二醇-脂肪酸等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骨架支撑剂可以是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丙泊酚和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小于1:15,提高油相相对于丙泊酚的比例有助于控制丙泊酚在油相稀释剂中处于相对较低浓度(采用较大量的油来溶解药物),使得丙泊酚能更加有效和充分地溶解在油相并包裹在脂肪微乳乳滴中。
更优选地,丙泊酚、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和人工合成磷脂的重量比为1:25:(0.8~3.2),提高磷脂比例,在保持油稀释剂与丙泊酚的比例恒定的前提下,提高磷脂的用量,从而保证提高丙泊酚在脂肪微乳中的包裹效率。
本发明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制备方法如下:
整个过程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取处方量的丙泊酚、人工合成磷脂、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脂和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等加热搅拌、混匀,另取适量得注射用水,加入油酸和骨架支撑剂溶解,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油溶液缓慢的加入剪切机高速搅拌(8000rpm)的水相中,持续15min,得初乳溶液。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压力100MPa,调节pH6.0-8.0,控制粒径小于180nm,采用多种方法的单独和联合使用达到减少或者基本清除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及乳滴外表面黏附的丙泊酚,过滤,灌装,制备冻干制剂:在零下45℃以下预冻2~5h,升温到零下30℃到零下15℃之间维持22h以上,真空减压除去水分,升温至0~5℃,维持5h继续真空干燥减压除去水分,升温至25℃,继续真空减压出去水分,的干燥的冻干乳剂;
优选地,在脂肪微乳剂均质完成后,使用超滤或透析方法除掉水相中游离的丙泊酚,在步骤中,选用棕色西林瓶灌装。
超滤去除制剂水相的游离丙泊酚的工艺见图2。取丙泊酚脂肪微乳1000mL(具体量依据生产装置的设计,以及超滤柱的有效处理容量不同而变化),取少量样品分析其水相游离丙泊酚浓度。按照图2装配“超滤生产设备”,选择适合的孔径的超滤柱芯,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水溶液能自由通过,而脂肪乳不能通过为选取参数。首先用等渗缓冲溶液平衡超滤柱,然后缓慢的将丙泊酚脂肪微乳输入超滤柱,调节柱压。含有游离丙泊酚的水溶液透过超滤柱,与丙泊酚脂肪微乳有效的分离。缺失的溶液通过缓冲溶液进行补充。一般通过10倍体积的缓冲溶液交换就可以保证把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全部清除干净。具体的工艺参数、制剂处理能力、缓冲溶剂交换量须根据具体设备和最终制剂中的游离丙泊酚含量的控制要求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1)、处方中使用人工合成磷脂和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脂,从根本上去避免了天然来源的卵磷脂和大豆油微量蛋白等致敏源的存在。2)、不使用金属络合物EDTA,亚硫酸盐或者硫代硫酸盐等硫化物,消除了金属络合剂和硫化物等过敏源的存在。3)、采用脂肪微乳冻干制剂的形式,使制剂更加稳定,有效防止丙泊酚和辅料的氧化降解及在保存过程中的细菌生长。4)、采用棕色西林瓶作为内包材,避免了因光照引起的丙泊酚的降解,以及光催化的磷脂氧化。5)、采用以下五种方法的单独或联合使用,减少了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或者脂肪微乳外表面黏附的丙泊酚的含量,复溶后丙泊酚的包封率不降低,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含量≤10μg/ml,且粒径小于180nm符合要求,减少游离丙泊酚对血管刺激,无注射疼痛。
本发明描述的五种方法是:1)、在脂肪微乳剂匀质完成后,使用超滤(见图3)、透析或者其他方法除掉水相中的游离的丙泊酚。2)、提高油稀释剂与丙泊酚的比例,也就是控制丙泊酚在油相稀释剂中处于相对较低浓度(采用较大量的油来溶解药物),使得丙泊酚能更加有效和充分地溶解在油相并包裹在脂肪微乳乳滴中。3)、提高磷脂比例,在保持油稀释剂与丙泊酚的比例恒定的前提下,提高磷脂的用量,从而保证提高丙泊酚在脂肪微乳中的包裹效率。4)、在配方中加入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形成结构见示意图4)。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既可以增强乳化效果,保证丙泊酚能有效的包裹在脂肪微乳油滴中;又可以在脂肪微乳滴与血管壁之间形成高分子缓冲带(物理阻隔作用见图5),普通脂肪乳丙泊酚非常靠近血管内皮表面,脂肪乳滴外表面的丙泊酚与血管壁接触会产生刺激或者引发炎症。而聚乙二醇使得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远离血管壁,乳滴表面的丙泊酚不与血管壁接触,所以不会产生刺激,因而无注射疼痛。5)、采用二糖等作为冻干制剂的骨架支撑剂。二糖等除了本身的等渗剂功能以外,他们可以在脂肪微乳丙泊酚形成过程中减少黏附在脂肪微乳滴外表面的丙泊酚,可以提高丙泊酚在脂肪微乳中的包裹效率,此外二糖等还可以在脂肪微乳乳滴和血管壁之间形成物理隔离带,避免了游离丙泊酚与血管壁的碰幢。
由上述全部方法或部分方法组合制备的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可以降低或者根除丙泊酚脂肪乳制剂注射刺激和注射疼痛,改善了患者的耐受性,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发明通过同时采用以上无致敏原辅料和无痛解决方案,达到制备新型无致敏、无注射痛疼的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
具体无致敏、无疼痛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制备实施例
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本发明的创新点,以下分类给出无致敏性、无注射疼痛的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制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重要分析方法
(1)、复溶后水相丙泊酚含量检测方法:
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水相中丙泊酚含量的测定可采用离心法将水相、油相及乳化剂层分离后分别测定。在本实验中利用离心将乳化剂层与水相有效分离,然后采用HPLC测定了脂肪微乳水相中药物含量:
精密量取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的注射液适量,使量瓶中得50ug/ml的样品溶液,加入色谱纯甲醇至刻度,混匀,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按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HPLC法测定,外标法计算制剂中药物总浓度Ctotal;另取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的注射液约10mL,置超速离心机中以30,000rpm离心1.0h,温度4℃,取下层澄清溶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按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HPLC法测定(Jasco PU-2089型四元泵高效液相色谱仪,Jasco-UV-2075plus检测器),外标法计算水相中药物浓度Cwater。
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C184.6×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5:1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
(2)、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
a.仪器
Zeta potential/particle Sizer(NicompTM 380ZLS,美国PSS.NICOMP)。
b.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用0.9%氯化钠注射液复溶,并稀释5000倍,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用动态激光散射粒径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E第三法)测定,微乳滴的粒径应在10~180nm之间,微乳滴的粒度99%应在0.2μm以下。
(3)、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过敏反应检查法
a.原理
本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豚鼠体内,间隔一定时间后静脉注射供试品溶液进行激发,观察动物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引起动物全身过敏反应。
供试用的豚鼠应健康合格,体重250-350g,雌鼠应无孕。在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试验的豚鼠不得重复使用。
b.试药
DiprivanTM注射液(市售),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剂(自制),生理盐水对照组(市售),5%鸡蛋清生理盐水。
c.检查法
取上述豚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隔日每只每次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1ml,共3次,末次注射后10天,由后肢隐静脉分别注射液2.0ml/只,进行致敏。每日观察每只动物的行为和体征,首次致敏和激发前称量并记录每只动物的体重。观察攻击激发后30分钟内动物有无过敏反应症状。
d.结果判断
按表1要求计算动物过敏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在2级以下时,则认为受试品的过敏试验合格。
表1 豚鼠过敏反应程度分级表
(4)、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血管疼痛评价测试
仪器、试药与动物
a.仪器
肌电图记录仪(AB-621G,Nihon Kohden Corp.),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智光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BP211D德国赛多利斯),肌电图同轴针式电极和参比电极(indifferent electrode),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
b.试药
DiprivanTM注射液(市售),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剂(自制),空白脂肪乳(自制),生理盐水(市售)。
c.动物
SD大鼠,体质量200~250g雄性,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d.实验方法
首先将雄性SD大鼠分成6组,每组6只,乙醚麻醉,以仰姿固定于鼠台,除右后腿手术区和电极插入部位毛,暴露股动脉,将聚乙烯导管插管于大鼠右股动脉,同时固定导管,肌电图用同轴针式电极和参比电极置于右后腿,并连接至肌电图记录仪。
分别给予市售及实施例自行制备的丙泊酚肪乳样品至大鼠的股动脉,通过给药样品的动脉邻近的部位的肌电图学评价血管疼痛的程度。肌电图学方法评价血管疼痛依据参考文献方法[23]。给药丙泊酚脂肪样品之前开始肌电图学记录。至手术后1小时,肌电图学波形稳定,通过插管分别给药市售丙泊酚注射液、去除游离丙泊酚的脂肪微乳、高溶解性油丙泊酚脂肪微乳、提高注射用油的比例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等1-27实施例样品,给药后分别记录肌电图,并计算肌电图中的峰下面积。
给药市售丙泊酚注射剂后1小时,实施例的脂肪乳液样品(各0.5ml)调节pH至8,计算肌电图学波形中峰下面积。测定各组每只大鼠的值与市售参照药比较,以确定其“肌电图面积比”,以(%)表示,表示血管疼痛的指数。当该指数小于100%时,其表明与市售丙泊酚脂肪乳注射剂相比血管疼痛减轻。且指数(肌电图面积比)越小,血管疼痛减轻效果越好。
(5)不加EDTA、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的丙泊酚脂肪微乳注射剂与微乳冻干制剂细菌污染的比较
实验分组:实验组分为三个组:A组为没有加入EDTA、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的丙泊酚脂肪微乳注射液;B组为没有加入EDTA、硫酸盐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C组为使用无菌生理盐水。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非无菌条件下,按照处方制备丙泊酚脂肪微乳溶液,取一定量制备丙泊酚脂肪微乳注射液,另取等量溶液制备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冻干完成后进行细菌总数的对比。分别取适量丙泊酚脂肪微乳注射液和复溶后脂肪微乳冻干制剂,用无菌生理盐水10倍梯度稀释。
菌落数的比较:取9个干净的玻璃平皿,分别接种1ml A、复溶后的B溶液、稀释102、104、106倍的A及同等稀释倍数的B溶液、和C,于加热液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中摇匀,冷却凝固后在37℃培养24小时,比较培养基上的菌落数。
附图说明
图1、丙泊酚的化学结构
图2、丙泊酚氧化和聚合杂质
A:2,6-二异丙基-1,4-苯醌
B:3,3,5,5’-四异丙基联苯酚
图3、超滤去除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的工艺示意图。
图4、聚乙二醇修饰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示意图。
图5、聚乙二醇修饰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有效减轻注射疼痛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图5A:普通脂肪乳丙泊酚
图5B:聚乙二醇修饰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
图6、发明实验样品方法1-4的肌电图的峰下面积与市售样品的肌电图峰下面积的比值。
1)、超滤方法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
2)、增加磷脂用量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4);
3)、使用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制备的样品(实施例24);
4)、使用高比例油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0)。
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一、使用超滤、透析或者其他方法除掉复溶后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的考察。
实施例1:超滤法对普通丙泊酚脂肪微乳的适用性考察
取任一种实施例制备的丙泊酚脂肪微乳1000mL,取少量样品分析其水相游离丙泊酚浓度。按照图2装配“超滤生产设备”,选择适合孔径的超滤柱芯,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水溶液,特别是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能自由通过,而脂肪乳不能通过为选取参数。首先用等渗缓冲溶液平衡超滤柱,然后缓慢的将丙泊酚脂肪乳输入超滤柱,调节柱压。含有游离丙泊酚的水溶液透过超滤柱,与丙泊酚脂肪微乳有效的分离。缺失的溶液通过缓冲溶液进行补充。一般通过10倍体积的缓冲溶液交换就可以保证把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全部清除干净。
实施例2:超滤法对聚乙二醇丙泊酚脂肪微乳的适用性考察
取按照实施例21-24制备的聚乙二醇丙泊酚脂肪微乳样品1000mL,取少量分析其水相游离丙泊酚浓度。按照图2装配“超滤生产设备”,选择适合的孔径的超滤柱芯,以水溶液能自由通过,而脂肪乳不能通过为选取参数。首先用等渗缓冲溶液平衡超滤柱,然后缓慢的将丙泊酚脂肪乳输入超滤柱,调节柱压。含有游离丙泊酚的水溶液透过超滤柱,与丙泊酚脂肪微乳有效的分离。缺失的溶液通过缓冲溶液进行补充。一般通过10倍体积的缓冲溶液交换就可以保证把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全部清除干净。
超滤法不会影响聚乙二醇丙泊酚脂肪微乳的稳定性,也不会造成聚乙二醇从脂肪微乳表面的脱落。
方法二、不同比例的人工合成原辅料对复溶后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含量的考察。
(一)、丙泊酚与稀释油的比例范围考察
本发明对所列丙泊酚与稀释油的用量比例范围进行了验证考察。在本发明的工艺和条件下、保持其它辅料的比例不变,本发明权利要求丙泊酚微乳冻干剂,相当于含丙泊酚1g的单位质量冻干品中,稀释油的用量比例范围在12-35g。重量含量范围内的任一用量都保证可以制成稳定的脂肪微乳药用注射冻干制剂。
实施例3:丙泊酚与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12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12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7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6.0-8.0,过滤,灌装,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取上述方法制备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采用超速离心法分析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的含量。
实施例4:丙泊酚与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20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6.0-8.0,过滤,灌装,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取上述方法制备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采用超速离心法分析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的含量。
实施例5:丙泊酚与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30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3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取上述方法制备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采用超速离心法分析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的含量。
实施例6:丙泊酚与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35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3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取上述方法制备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采用超速离心法分析水相中的游离丙泊酚的含量。
(二)、稀释油用量范围考察
在保证丙泊酚与稀释油的比例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本发明对所列稀释剂油的用量范围进行了验证。在本发明的基本工艺条件下所列稀释剂油的用量在5-35%重量含量范围内的任一用量都保证可以制成稳定的无痛、低注射刺激的新型丙泊酚脂肪乳制剂。
实施例7:最低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含量为5%(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2.5g、棕榈酸甘油酯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8: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含量为10.0%(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g、棕榈酸甘油酯1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9: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含量为30.0%(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6.5g、棕榈酸甘油酯3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0:最高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含量为35.0%(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6.5g、棕榈酸甘油酯3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三)、乳化剂人工合成磷脂用量的考察
在保证丙泊酚与稀释油的比例及稀释油用量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本发明对所列乳化剂人工合成磷脂的用量范围进行了验证。在本发明的基本工艺条件下所列乳化剂的用量在0.8-3.2%重量含量范围内的任一用量都保证可以制成稳定的无痛、低注射刺激的新型丙泊酚脂肪乳制剂。
实施例11:最低人工合成磷脂使用量含量为0.8%(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8.0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2:人工合成磷脂使用量含量为1.25%(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3:人工合成磷脂使用量含量为2.5%(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4:最高人工合成磷脂使用量含量为3.2%(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32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四)、使用不同骨架支撑剂的考察
实施例15:乳糖作为骨架支撑剂使用量为2%(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亚麻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乳糖20.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乳糖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6:乳糖作为骨架支撑剂使用量为5%(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硬脂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亚麻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乳糖50.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乳糖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7:麦芽糖作为骨架支撑剂使用量为2%(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油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亚油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麦芽糖20.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麦芽糖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8:麦芽糖作为骨架支撑剂使用量为5%(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亚油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麦芽糖50.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麦芽糖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19:甘露醇作为骨架支撑剂使用量为2%(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0.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20:甘露醇作为骨架支撑剂使用量为5%(重量含量)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50.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方法三、使用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对降低制剂复溶后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含量的考察
实施例21:加入1%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以重量记)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和10g(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8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比常规的脂肪乳制剂,其粒径有所减小,至粒径范围在50nm-12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22:加入5%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以重量记)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和50g(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8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比常规的脂肪乳制剂,其粒径有明显减小,至粒径范围在50nm-12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23:加入10%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以重量记)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和100g(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8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比常规的脂肪乳制剂,其粒径有明显减小,至粒径范围在50nm-12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24:加入15%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以重量记)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和150g(聚乙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8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比常规的脂肪乳制剂,其粒径有明显减小,至粒径范围在50nm-12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方法四、冻干制剂使用无色西林瓶和棕色西林瓶的光照稳定性的考察
实施例25:使用无色瓶和棕色瓶对冻干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0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6.0-8.0,过滤,灌装,一半使用无色西林瓶,一半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方法五、新制剂中添加微量大豆蛋白或蛋黄蛋白的过敏反应考察
实施例26:新制剂中添加微量大豆蛋白,过敏反应考察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大豆蛋白4mg,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实施例27:新制剂中添加微量蛋黄蛋白,过敏反应考察
处方:
取丙泊酚10.0g、棕榈酸甘油酯250.0g,加入12.5g二硬脂酸磷脂酰胆碱,蛋黄蛋白4mg,加热搅拌约10-20min混匀。另取注射用水600ml,加入甘露醇22.0g。在氮气保护和搅拌条件下,将丙泊酚磷脂油溶液加入甘露醇水溶液中,调节总量至1000ml。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均质压力为100MPa,至粒径小于180nm,调节pH 6.0-8.0,过滤,灌装,使用棕色西林瓶,制备冻干制剂。
各种方法制备的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过敏反应及降低注射疼痛的比较
按照前述中“复溶后水中游离丙泊酚含量测定”、“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和“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过敏检查法”检查。对所有实施例进行检查,产品复溶后,溶液中的游离丙泊酚水相含量均≤4μg/ml,丙泊酚包封率不降低且粒径均小于180nm符合要求。过敏反应检查的结果中,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于末次给药10天攻击,豚鼠均正常,无任何过敏反应发生,5%的鸡蛋清生理盐水组于末次给药10天攻击,豚鼠首先出现抓鼻、颤抖、竖毛、呼吸困难、抽搐、小便失禁,最后死亡。死亡多发生在2分钟内。市售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大剂量组出现一例2级反应,有抓鼻、颤抖、竖毛、咳嗽现象。自制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实施例1-25)末次给药10天攻击均无任何症状,无过敏反应。实施例26、27因故意添加微量大豆蛋白和蛋黄蛋白,末次给药10天攻击,豚鼠出现抓鼻、颤抖、竖毛、呼吸困难、抽搐、小便失禁,最后死亡。死亡多发生在2分钟内。可见使用本发明的处方及配制方法制备的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可以改善原制剂的过敏反应,成为无过敏反应新制剂。
按照前述“重要分析方法”中和“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血管疼痛评价测试”的具体描述,分别给予市售及实施例自行制备的丙泊酚肪微乳冻干样品至大鼠的股动脉,通过给药样品的动脉邻近的部位的肌电图学评价血管疼痛的程度。给药丙泊酚脂肪样品之前开始肌电图学记录。至手术后1小时,肌电图学波形稳定,通过插管分别给药市售丙泊酚脂肪乳、以及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实施例样品,给药后分别记录肌电图,并计算肌电图中的峰下面积。测定各组每只大鼠的值与市售参照药比较,以确定其“肌电图面积比”,以(%)表示,表示血管疼痛的指数。当该指数小于100%时,其表明与市售丙泊酚脂肪乳注射剂相比血管疼痛减轻。且指数(肌电图面积比)越小,血管疼痛减轻效果越好。
图6、发明实验样品方法1-4的肌电图的峰下面积与市售样品的肌电图峰下面积的比值。
1)、超滤方法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
2)、增加磷脂用量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4);
3)、使用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制备的样品(实施例24);
4)、使用高比例油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0)。
按照前述中“不加EDTA、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的丙泊酚脂肪微乳注射剂与冻干制剂细菌污染的比较”检查,观察结果可见:
接种C的培养皿内无菌落生长;接种A或B的培养皿内,稀释倍数越大、培养皿内生长的细菌数越少;接种同等稀释倍数的A的培养基内细菌总数明显多于接种B的培养皿。可见将样品制备成冻干制剂后,可明显减少细菌生长。
按照“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质量标准”对方法7,使用无色瓶和使用棕色瓶的冻干的制剂,进行5天和10天的影响因素光照试验考察。
由试验结果可知,使用棕色西林瓶比使用无色西林瓶样品性质更稳定。因丙泊酚含有酚羟基,易被氧化,采用棕色瓶可以有效防止丙泊酚的降解[12]。
综合上述结果,使用本发明制备的丙泊酚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有效去除了可能的致敏源,无过敏反应;减少了复溶后水相游离的丙泊酚,降低对血管刺激,明显的减轻血管注射疼痛,其中超滤,聚乙二醇降低疼痛的效果非常明显。特别要指出的是超滤的样品基本上能去除疼痛感。提升丙泊酚在溶媒中的溶解性能的方法(增加磷脂或者油的用量)也可起到一定效果,但效果不及直接去除游离药物明显。将样品制成冻干制剂解决了没有抗氧剂保护下丙泊酚和辅料的氧化降解的难题;使用棕色西林瓶可以有效降低贮藏时光降解。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无致敏性、无注射疼痛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并使该制剂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王琛,王国林.丙泊酚注射痛的机制及预防[J].医学综述,2006,12(2):106-108.
[2]彭娅,贾振飞,程刚丙泊酚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中国药剂学杂志,2012,10(1),17-25
[3]张晓钢.丙泊酚的过敏反应[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l7):2606-2607.
[4]龚善初,李东等.丙泊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1):681-685
[5]Ttapani GM,Altomare C,Sanna E,et al.Propofol in anesthesia.Mechanism ofaction,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nd drug dilivery.Current MedicinalChemistry,2000,7(2):249-271.
[6]Ando R,Watanabe C.Characteristics of propofol-evoked vascular pain inanaesthetized rats.Br J Anaesth,2005,95(3):384-392.
[7]Prakash KD,Arun K.Pain on injection of lipid-free propofol and propofolemulsion containing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A comparative study.AnesthAnalg,2005,101(4):1060-1062.
[8]C,LESSARD M R.Propofol and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ofinfection[J].Can J Anaesth,2003,50:533-537.
[9]Jansson JR,Fukada T,Ozaki M,et al.Propofol end reduced incidence ofinfection.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6,34(3):362-368.
[10]Muller AE,Huisman I,Roos P J,et al.Outbreak of severe sepsis due tocontaminated propofol:lessons and learn.J Hosp Infect,2010,76(3):225-230.
[11]Henry B,Plante Jenkins C and Ostrowska K.An outbreak of serratia marcescensas sociated with the anesthetic agent propofol.Am J Infect Control,2001,29(5):312-315.
[12]张震、许真玉、陈海峰,丙泊酚及其制剂在研发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OL].http://www.pharmst.cn/viewthread.php?tid=22495,2006-12-01.
[13]Hug Rieschke P,LaFleur BJ,Janicki PK.Effects of EDTA-andsulfitecontaining formulations of propofol on respiratory system resistance aftertracheal intubation in smokers.Anesthesiology 2003;8:323–8
[14]禚明棕色安瓿瓶玻璃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轻工业学院
[15]袁春梅中国医药报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
[16]Klement W,Arndt OJ.Pain on injection of propafol: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anddiluent.BJA,1991,67(3):281-284.
[17]Yamakage M,Iwasaki S,Satoh J,et al.Changes in concentrations of freepropofol by mod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Anesh Analg,2005,101(2):385-388
[18]Ohmizo H,Obara S,Iwama H.Mechanism of injection pain with long-andlong-medium triglyceride emulsive propofol.Can J Anaesth,2005,52(6):595-599.
[19]Tan HC,Onsiong KM.Pain on injection of propofol.Anaesthesia,1998,53(5):468-476.
[20]LEE P,RUSSELL W J.Preventing pain on injection of propofol:a comparisonbetween lignocaine pre-treatment and lignocaine added to propofol[J].AnaesthIntensive Care,2004,32(4):482-484.
[21]曹云飞,李建玉,吴新文等.利多卡因预注与混用对丙泊酚注射痛的防治作用比较.广东医学,2007,l0(28):16-41.
[22]Ando R,Watanabe C.Characteristics of propofol-evoked vascular pain inanaesthetized rats.Br J Anaesth,2005,95(3):384-392.
[23]Michael J.Aminoff.Chapter 11-Clinical Electromyography.Electrodiagnosisin Clinical Neurology(Fifth Edition),2005,233-259.
Claims (12)
1.一种无致敏性、无痛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合成磷脂为式I结构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R2:-CH2-CH2-N+H3 (PE)
-CH2-CH2-N+(CH3)3 (PC)
-C6H(OH)5 (PI)
-CH2COO-CH(N+H3) (PS)
-CH2CHOH-CH2OH (PG)
其中,
R2表示选自胆碱(PC)、乙醇胺(PE)、肌醇(PI)、甘油(PG)、丝氨酸(PS),R和R1可以相同或不同,选自饱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的中、长链烃基,如烷烃基、烯基、炔基,R和R1的碳链的长度可选4~26碳,优选碳链的长度为6~22碳,更优选碳链的长度为10~20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脂为式II结构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其中,R、R1和R2为可以相同或不同,选自饱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的中长链烃基,如烷烃基、烯基、炔基,R、R1和R2的碳链的长度可选4~26碳,优选碳链的长度为6~22碳,更优选碳链的长度为10~20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乳化剂是油酸、油酸盐或人工合成单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的人工合成单脂肪酸甘油酯为式III结构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其中,R选自饱和、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的中长链烃基,如烷烃基、烯基、炔基,R的碳链的长度为16~18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支撑剂是乳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丙泊酚和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比小于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丙泊酚、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和人工合成磷脂的重量比为1:25:(0.8~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
9.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过程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并包括
取处方量的丙泊酚、人工合成磷脂、人工合成脂肪酸甘油脂和聚乙二醇磷脂衍生物等加热搅拌、混匀,另取适量得注射用水,加入油酸和骨架支撑剂溶解,
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油溶液缓慢的加入剪切机高速搅拌(8000rpm)的水相中,持续15min,得初乳溶液,经高压均质机均质7~8次,压力100MPa,调节pH6.0-8.0,粒径控制在小于180nm,
采用多种方法的单独和联合使用达到减少或者基本清除微乳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及乳滴外表面黏附的丙泊酚,过滤,灌装,
制备冻干制剂:在零下45℃以下预冻2~5h,升温到零下30℃到零下15℃之间维持22h以上,真空减压除去水分,升温至0~5℃,维持5h继续真空干燥减压除去水分,升温至25℃,继续真空减压出去水分,得干燥的冻干乳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脂肪微乳剂均质完成后,采用多种方法的单独和联合使用达到减少或者基本清除微乳冻干制剂复溶后水相中游离丙泊酚及乳滴外表面黏附的丙泊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高压匀质后的样品粒径小于180n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棕色西林瓶灌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02238.6A CN104523591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无致敏性、无痛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02238.6A CN104523591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无致敏性、无痛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23591A true CN104523591A (zh) | 2015-04-22 |
CN104523591B CN104523591B (zh) | 2019-01-18 |
Family
ID=52839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02238.6A Active CN104523591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无致敏性、无痛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2359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87406A (zh) * | 2015-11-17 | 2016-02-03 | 西安力邦肇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丙泊酚脂质体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214668A (zh) * | 2016-07-21 | 2016-12-14 |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 丙泊酚柔性纳米脂质体贴剂及其应用 |
CN108254450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包封率的检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474710A1 (en) * | 2002-02-01 | 2003-08-07 | Shimoda Biotech (Pty) Ltd | Freeze-drie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inclusion complexes of propofol and cyclodextrin |
CN101006992A (zh) * | 2006-01-27 | 2007-08-01 | 姚瑶 | 丙泊酚冻干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85185A (zh) * | 2010-12-07 | 2011-06-08 |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 无痛和低注射刺激的新型丙泊酚脂肪乳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EP1748759B1 (en) * | 2004-04-27 | 2013-03-27 | Javeri, Indu | Methods of enhancing solubility in water of hydrophobic compounds by micellar dispersions |
-
2014
- 2014-12-19 CN CN201410802238.6A patent/CN1045235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474710A1 (en) * | 2002-02-01 | 2003-08-07 | Shimoda Biotech (Pty) Ltd | Freeze-drie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inclusion complexes of propofol and cyclodextrin |
EP1748759B1 (en) * | 2004-04-27 | 2013-03-27 | Javeri, Indu | Methods of enhancing solubility in water of hydrophobic compounds by micellar dispersions |
CN101006992A (zh) * | 2006-01-27 | 2007-08-01 | 姚瑶 | 丙泊酚冻干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85185A (zh) * | 2010-12-07 | 2011-06-08 |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 无痛和低注射刺激的新型丙泊酚脂肪乳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欧汝静,等: "丙泊酚中链脂肪乳的制备和表征", 《中国新药杂志》 * |
胡惠静,等: "丙泊酚注射液疼痛及其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医药导报》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87406A (zh) * | 2015-11-17 | 2016-02-03 | 西安力邦肇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丙泊酚脂质体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87406B (zh) * | 2015-11-17 | 2018-12-04 | 西安力邦肇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丙泊酚脂质体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214668A (zh) * | 2016-07-21 | 2016-12-14 |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 丙泊酚柔性纳米脂质体贴剂及其应用 |
CN108254450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包封率的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23591B (zh) | 2019-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42234C2 (ru) | Композиции антагонистов нейрокинина-1 для внутривенного введения | |
TWI505837B (zh) | 使用ω-3脂肪酸作為注射治療藥物載體以減輕藥物不良反應的方法 | |
CN102988291B (zh) | 一种氟比洛芬酯脂肪乳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85185B (zh) | 无痛和低注射刺激的新型丙泊酚脂肪乳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
EP3277262A1 (en) | Emulsions for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 |
CN107432874B (zh) | 柚皮素的用途、柚皮素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KR20170071467A (ko) | 동결 융해를 견딜 수 있는 지방 유제에 고농도 글리세린의 응용 | |
CN104523591A (zh) | 无致敏性、无痛新型丙泊酚脂肪微乳冻干制剂配方和制备方法 | |
CN108464969B (zh) | 非水紫杉烷纳米分散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 |
JP2023522146A (ja) | ホスファチジルコリンを含むヒマワリリン脂質組成物 | |
CN103816120B (zh) | 含有维生素k1的脂肪乳剂 | |
JP5617034B2 (ja) | 催眠・鎮静剤の注入可能なエマルション | |
CN109432009A (zh) | 一种头孢匹胺钠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AU2018352039A1 (en) | Cannabidiol and chitosa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
CN109758423B (zh) | 使用维生素k1脂肪乳注射液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方法 | |
CN105534904B (zh) | 注射用多西他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588109B (zh) | 辅酶q10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US20080262084A1 (en) | Stable Emulsion Compositions f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Having Preservatie Efficacy | |
CN105560182B (zh) | 注射用卡巴他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806226B (zh) | 维生素k1脂肪乳注射液的用途 | |
CN103705461A (zh) | 一种脂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DE602004001393T2 (de) | Stabile pharmazeutische zusammensetzung mit safingo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verwendung | |
WO2024032050A1 (zh) | 可自乳化的多西他赛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806225B (zh) | 维生素k1脂肪乳注射液 | |
CN104523590B (zh) | 一种丁酸氯维地平脂肪乳注射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