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8983B - 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18983B CN104518983B CN201310466037.9A CN201310466037A CN104518983B CN 104518983 B CN104518983 B CN 104518983B CN 201310466037 A CN201310466037 A CN 201310466037A CN 104518983 B CN104518983 B CN 1045189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device
- recv0
- receiving node
- forwarding
-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10110004843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unc-18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存储有DataT数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查询是否存在已经在接收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若存在,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将所述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本发明用以较好分流网络压力,以及保证整个方案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在互联网时代中的传递显得日益重要,其中一个明显趋势是数据与其他人共同分享,通过数据的交流与共用,以便于更加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由于数据过大,或者,需共享数据的设备过多等原因,使得网络压力过大。
以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数据的共享为例,存在同时有多个浏览者分享同一个摄像头所拍摄到的视频数据,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实现视频数据的共享:
1)摄像头同时向多个浏览者发送视频数据;这种方案要求摄像头需具备足够大的网络带宽,才能保证每个浏览者看到的视频有较好视觉效果;
2)摄像头将视频数据先发送到服务器,然后由服务器将视频数据转发给各个浏览者;这种方案要求服务器来转发摄像头的视频数据,对服务器的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摄像头数据比较大的情况下,对服务器要求会更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较好分流网络压力,以及保证整个方案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较好分流网络压力,以及保证整个方案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存储有DataT数据,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查询是否存在已经在接收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
若存在,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将所述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若是,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设置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处于同一局域网内,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查询是否存在可用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从其所在的局域网内,查找是否存在从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接收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或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2,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建立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将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还用于存储获取所述DataT数据的路由节点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局域网内加入新的节点设备时,所述新的节点设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的确认消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中存储有第一节点列表Rlist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不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的第一节点列表Rlist1中节点设备的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将所述节点设备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重复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涉及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RIP通信方式为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与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若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不成功,则分别连接中转节点设备SE;
当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向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按照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或者,
当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向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按照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装置,所述设备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存储有DataT数据,
所述装置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查询模块,用于所述查询是否存在已经在接收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若存在,则调用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模块;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模块,用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若是,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设置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处于同一局域网内,所述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查询模块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第一转发设备查找子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从其所在的局域网内,查找是否存在从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接收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第二转发设备查找子模块,用于若不存在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或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2,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建立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将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RIP连接模块,用于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则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的确认消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两个转发节点设备,若查询到存在可用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则从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中获取DataT数据,并且,确定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做备用转发DataT数据的节点设备。这样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从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或者服务器PS中获取DataT数据时,会直接将DataT数据转发给所需设备,较好分流了网络压力。并且,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不可用时,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将替代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作为主用的转发设备,保证了整个方案的可靠性。
如果查询到不存在可用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或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那么还将通过采用RIP通信方式技术具有寻找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能力的节点设备。能够及时确定转发的节点设备,进一步保证了整个方案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实施例2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多设备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设备间进行P2P直连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通过确定两个转发节点设备,若查询到存在可用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则从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中获取DataT数据,并且,确定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做备用转发DataT数据的节点设备。这样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从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或者服务器PS中获取DataT数据时,会直接将DataT数据转发给所需设备,较好分流了网络压力。并且,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不可用时,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将替代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作为主用的转发设备,保证了整个方案的可靠性。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实施例1的步骤流程图,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可以存储有DataT数据,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查询是否存在已经在接收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
步骤102,若存在,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若是,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设置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现在局域网内查找具备DataT数据的节点设备。具体而言,在局域网广播信息寻找已经在接收DataT的节点设备,如果局域网内已经存在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则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将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放入直接转发表,并告知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以后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收到从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获取到DataT后,同时会转发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在实际中通常设置至少一个主用转发节点设备(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并且确定至少一个备用转发节点设备(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来转发从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获取的DataT数据,以保证整个方案的可靠性。
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判断是否存在备份用的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如果有,则将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节点告知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节点将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保存在临时转发表;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与各自转发表中每个节点设备保持联系,以确定对方处于正常状态。
当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无法收到与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的保持联系信息,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判断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已经失效,这时会启动转正工作,由原先的备份工作方式转为转接工作方式,将临时转发表变为直接转发表,并把从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接收到的DataT转发到直接转发表中的各个节点设备。
另外,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暂时没有确定备份的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时,将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转变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并且要求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对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进行外部备份,在本地保存可以获取DataT数据的路由消息。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实施例2的步骤流程图,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可以存储有DataT数据,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查询是否存在已经在接收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可以处于同一局域网内,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步骤20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从其所在的局域网内,查找是否存在从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接收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
子步骤S12,若不存在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或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2,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建立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将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通过内部广播寻找局域网内存储有DataT数据的节点设备,如果查询到可用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那么就可以直接从中获取到DataT数据。但如果在局域网内的节点设备没有寻找到其他可用的转发节点设备,也没有寻找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2,则建立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且将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再局域网查找到可用的转发节点设备,那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从外网寻找转发的节点设备:
步骤21,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步骤22,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的确认消息。
若要采用RIP通信方式,还涉及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RIP通信方式可以为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与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若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不成功,则分别连接中转节点设备SE;
当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向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按照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或者,
当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向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按照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具体而言,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首先尝试直接与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连接,若连接失败,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服务器PS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后,并分别与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对应的中转节点设备SE连接,若连接成功,服务器PS将接收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其连接成功的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发送至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分别与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对应的节点设备SE连接,并记录其连接成功的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当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与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互发数据包时,会通过两者均连接成功的中转节点设备SE分别转发给对方。因此,当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与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无法直接连接时,还可以通过中转节点设备SE转发给对方,设备之间通信方式的多元化。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示例中,如果某个中转节点设备SE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和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都达成了P2P连接,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在内部路由表中将到达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的路由指向中转节点设备SE;反过来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在内部路由表中将到达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路由指向中转节点设备SE。参照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多设备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其中,设备间可以为P2P通信。当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需要给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数据时,在数据包填写最终目的地址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且将数据包发送给中转节点设备SE;当中转节点设备SE收到标有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时,自动将该数据包转发给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反之,当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需要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数据时,在数据包填写最终目的地址为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且将数据包发送给中转节点设备SE;当中转节点设备SE收到标有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为目标地址的数据包时,自动将该数据包转发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示例中,如果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与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连接成功,那么两者间也可以直接互发数据,而不需要经过中转节点设备SE,具体而言,设备间直接连接的是采用了NAT通信方式。通过使用NAT通信方式可以使一个机构内的所有用户通过有限的数个(或1个)合法IP地址访问Internet,从而节省了Internet上的合法IP地址;另一方面,通过地址转换,可以隐藏内网上主机的真实IP地址,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具体可以参照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设备间进行P2P连接的示意图,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可以具有第一内网UDP端口及第一外网UDP端口,所述第二节点设备Recv1可以具有第二内网UDP端口及第二外网UDP端口,即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连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Recv1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S1,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所述第一内网UDP端口及第一外网UDP端口所述至所述服务器PS;所述服务器PS用于将所述第一内网UDP端口及第一外网UDP端口发送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Recv1;所述第二节点设备Recv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内网UDP端口及第一外网UDP端口时,记录所述第一内网UDP端口及第一外网UDP端口,并发送所述第二内网UDP端口及第二外网UDP端口至所述服务器PS;
步骤S2,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所述服务器PS发送的所述第二内网UDP端口及第二外网UDP端口并记录;
步骤S3,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分别从所述第一内网UDP端口及所述第一外网UDP端口,发送确认信息至所述第二内网UDP端口及所述第二外网UDP端口;
步骤S4,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所述第二节点设备Recv1针对所述确认信息发送的确认成功信息。
在具体实现中,如果接收到确认消息,则表示直连成功。节点设备还包括TCP端口,如果使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方式无法连接成功,则通过TCP端口使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方式连接。
当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第一节点列表RList1中的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连接成功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通过RIP路由询问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是否还有剩余能力转发(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会从自身的上行网络带宽的剩余,CPU速度未饱、可用内存的剩余等因素来判断是否具有转发DataT数据的能力),如果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有能力转发的反馈,则向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回复确认消息(OK),并且将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放入待转发列表,当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接收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请求发送DataT数据的请求时,将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移动到转发列表,并将DataT数据发送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节点设备针对DataT数据有两个表,一个是转发列表,一个是待转发列表。其中,转发列表用于转发节点设备从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获取的DataT数据时,直接将DataT数据转发给转发列表中的节点设备,而待转发列表则用于接收到其他节点设备发送请求DataT数据的请求时,才将该节点设备移动到转发列表。
步骤202,若存在,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若是,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设置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中存储有第一节点列表Rlist1;如果第一次没有寻找到可用的转发节点设备,那么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继续获取:
步骤23,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不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的第一节点列表Rlist1中节点设备的信息;
步骤24,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将所述节点设备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重复所述步骤21,即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的步骤。
在具体实现中,如果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不具备转发DataT数据的能力,还可以重新确定其他的具有转发DataT数据的转发节点设备。
如果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不具备转发DataT数据的能力,那么将其节点列表发送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将节点列表的节点设备的信息追加到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从中继续寻找可转发DataT数据的节点设备,直至获取到具备转发DataT数据的能力的节点设备。
如果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及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均不可用时,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会寻找至少两个具有转发能力的节点设备,一个当作主用转发节点设备,另一个当作备用转发节点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还可以用于存储获取所述DataT数据的路由节点信息。
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接收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的请求DataT数据的请求时,向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DataT数据;其中,若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不可用,例如异常退出,或者出现无DataT数据等情况时,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从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中获取所述DataT数据。由于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存储有可以获取到所述DataT数据的路由节点信息,当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不可用,且不能及时恢复时,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可以替代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利用其本身存储的获取所述DataT数据的路由节点信息来获取DataT数据。
步骤203,在当前局域网内加入新的节点设备时,所述新的节点设备可以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当局域网内有新的节点设备加入时,可以连接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这样当新的节点设备需要获取DataT数据时,可从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中获取,就无需直接从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获取的DataT数据,能够较好地分流网络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参照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设备可以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可以存储有DataT数据,
所述装置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查询模块301,所述查询是否存在已经在接收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若存在,则调用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模块30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处于同一局域网内,所述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查询模块301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RIP连接模块,用于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则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的确认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新节点设备接入模块,用于在当前局域网内加入新的节点设备时,所述新的节点设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RIP连接模块,用于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则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的确认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节点设备Recv中可以存储有第一节点列表Rlist1;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节点设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不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的第一节点列表Rlist1中节点设备的信息;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重复模块,用于将所述节点设备的信息对应的节点设备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重复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涉及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RIP通信方式可以为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与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若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不成功,则分别连接中转节点设备SE;
当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向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按照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或者,
当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向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按照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模块302,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若是,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设置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存储有DataT数据,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处于同一局域网内,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从其所在的局域网内,查找是否存在从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接收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若是,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设置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或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建立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将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
若存在,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还用于存储获取所述DataT数据的路由节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当前局域网内加入新的节点设备时,所述新的节点设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的确认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中存储有第一节点列表Rlist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不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的第一节点列表Rlist1中节点设备的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将所述节点设备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重复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涉及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RIP通信方式为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与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若采用NAT通信方式连接不成功,则分别连接中转节点设备SE;
当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向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按照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或者,
当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向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发送数据包时,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按照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连接成功的一个或多个中转节点设备SE的信息将数据包发送至其中至少一个中转节点设备SE,所述中转节点设备SE用于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7.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多个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中存储有DataT数据,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以及,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处于同一局域网内,
所述装置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查询模块,用于所述查询是否存在已经在接收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的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
所述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查询模块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第一转发设备查找子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从其所在的局域网内,查找是否存在从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接收DataT数据的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还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若是,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信息;若否,则将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设置为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第二转发设备查找子模块,用于若不存在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或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建立临时连接表Srclist,并将所述源数据节点设备SrcT作为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添加到所述临时连接表Srclist;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模块,用于若存在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和/或所述第二转发节点设备LAN2,则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接收到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发送的告知存在的消息;所述第一转发节点设备LAN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DataT数据时转发给所述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RIP连接模块,用于采用RIP通信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
位于第一接收节点设备Recv0的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具有转发所述DataT数据的能力,则接收到所述第二接收节点设备Recv1返回的确认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66037.9A CN104518983B (zh) | 2013-09-30 | 2013-09-30 | 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66037.9A CN104518983B (zh) | 2013-09-30 | 2013-09-30 | 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8983A CN104518983A (zh) | 2015-04-15 |
CN104518983B true CN104518983B (zh) | 2018-08-03 |
Family
ID=52793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66037.9A Active CN104518983B (zh) | 2013-09-30 | 2013-09-30 | 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189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99201B (zh) * | 2016-02-05 | 2017-09-11 | 物聯智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網路系統及建立資料連線的方法 |
CN112416550B (zh) * | 2020-11-19 | 2024-04-05 | 广州探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爬虫调度管理平台通信方法和爬虫调度管理平台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7580A (zh) * | 2006-03-28 | 2007-10-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创建点对点数据通道的方法 |
CN102547911A (zh) * | 2010-12-08 | 2012-07-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进行mtc设备上行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546357A (zh) * | 2010-12-09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03051720A (zh) * | 2012-12-25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Hadoop集群内部节点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
2013
- 2013-09-30 CN CN201310466037.9A patent/CN1045189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7580A (zh) * | 2006-03-28 | 2007-10-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创建点对点数据通道的方法 |
CN102547911A (zh) * | 2010-12-08 | 2012-07-04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进行mtc设备上行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546357A (zh) * | 2010-12-09 | 2012-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03051720A (zh) * | 2012-12-25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Hadoop集群内部节点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8983A (zh) | 2015-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948345B2 (ja) | 仮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デリバリシャーシシステム | |
US797863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mapping of virtual addresses for clusters | |
JP5865684B2 (ja) | コンテンツセントリ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変換によるカストディアンルーティング | |
WO2015000362A1 (zh) | 一种业务节点配置方法、业务节点池注册器及系统 | |
CN109379291B (zh) | 一种组网中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4183582A1 (zh) | 一种分布式的iptv多屏网关和iptv多屏互动方法 | |
US9621412B2 (en) |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service continu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ystem thereof | |
TWI599201B (zh) | 網路系統及建立資料連線的方法 | |
US8650309B2 (en) | Cascading architecture for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 |
US11671399B2 (en) | Sharing media among remote access clients in a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environment | |
CN110932876B (zh) |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
JP6290053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
JP5898480B2 (ja) | コンテンツセントリ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ッション開始プロトコル(sip)ベースのカストディアンルーティング | |
CN104518983B (zh) | 一种多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15139633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4090342A (zh) | 存储容灾的链路管理方法及消息执行节点、存储控制集群 | |
US20130097228A1 (en) | Network storage system, data manipulation method in network storage system, storage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client device | |
CN101340457B (zh) | 一种不依赖于中心服务器的对等网络启动方法和系统 | |
US11973824B2 (en) |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of audio and video in end-to-end system | |
US20100257274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hared-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 |
CN111385324A (zh) |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100268833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ession centralizing apparatus | |
US20200177675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 |
CN104486252A (zh) | 一种瘦客户端接入标准客户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150363B (zh) | Ip地址更新方法、网关设备、网关下挂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