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10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2沿II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1及图像补偿元件12。该显示面板1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或电润湿显示面板,其包括主显示区110、位于主显示区110外侧的边缘显示区112及位于该边缘显示区外侧的非显示区114。其中,该非显示区114可以为该显示装置10的不显示图像的边框区域。
该图像补偿元件12设置于该显示面板11的上方,如该显示面板11的显示表面的一侧,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112的补偿部120及与该补偿部连接的透射部122。该补偿部120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114的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具体地,该补偿部120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非显示区114,该补偿部120的外表面可以为弧形,形成凸透镜。本实施方式中,从平面上看,该补偿部120覆盖该边缘显示区112且突出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如该补偿部120完全覆盖该边缘显示区112及该非显示区114。该透射部122设置于该主显示区110上方,其入光面与出光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板1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主显示区110及该边缘显示区112均包括多个像素116。该主显示区110的多个像素116的面积及相邻两个像素116之间的间距基本一致,且该主显示区110(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116的密度小于该边缘显示区112(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116的密度。具体地,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或者等于(优选为大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且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面积大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面积。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多个像素116的面积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如方向X)逐渐减小,且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面积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面积,如: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或者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的宽。可以理解,其中,该像素116的宽定义为该像素在该方向X的宽度,该像素116的长定义为该像素116沿垂直于该方向X的Y方向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中,该主显示区110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116的长等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但该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1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并且该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116的宽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具体地,该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包括与该主显示区110相邻的一个像素116a(即最邻近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优选地,该像素116a的宽比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116a的宽为W1,定义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为W2,W1=W2-1/3W2=2/3W2。另外,该左右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还包括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像素116b与116c(或者说位于同一行且相邻的两个像素116b与116c),其中,该像素116b相较于像素116c离该主显示区110更近,优选地,该像素116c的宽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116b的宽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116c的宽为W3,定义像素116b的宽为W4,W3=W4-1/3W4=2/3W4。
进一步地,该主显示区110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116的宽等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但该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1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并且该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116的长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具体地,定义该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包括与该主显示区110相邻的一个像素116d(即最邻近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优选地,该像素116d的长比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116d的宽为L1,定义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为L2,L1=L2-1/3L2=2/3L2。另外,该上下两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还包括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像素116e与116f(或者说位于同一行且相邻的两个像素116e与116f),其中,该像素116e相较于像素116f离该主显示区110更近,优选地,该像素116f的宽比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e的宽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116f的宽为L3,定义像素116e的宽为L4,L3=L4-1/3L4=2/3L4。
另外,对于该显示面板110四个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来说,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且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宽,并且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长和宽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具体地,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长可以等于同列的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的像素的长,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宽可以等于同行的上下侧的边缘显示区112b的像素的宽。
具体地,为使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放大后的显示面积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显示的图像的显示面积基本相同,针对该左右侧边缘显示区112a的来说,对应该左右侧边缘显示区112a的补偿部120基本上只需要在其像素116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放大,而在其像素116的长度方向上无需放大;针对该上下侧边缘显示区112b来说,对应该上下侧边缘显示区112b的补偿部120基本上只需要在其像素116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放大,而在其像素116的宽度方向上无需放大;针对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来说,对应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补偿部120基本上既需要在其像素116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放大,又需要在其像素116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放大。由此,对于放置于该显示面板11上方的图像补偿元件12,需要调整该透镜式图像补偿元件12的补偿部120对应不同边缘显示区112a、112b及112c具有不同弧度的出光面,以达到最终所有边缘显示区112a、112b及112c的像素1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12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显示的图像效果基本相同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当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具有相同的原始灰阶值时,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大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请参阅图5,其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0的电路方框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还包括灰阶校正电路13及驱动电路14。
定义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具有第一原始灰阶值,定义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具有第二原始灰阶值,该灰阶校正电路13可以自外部电路(如时序控制器或缩放控制器)接收图像数据并解碼该图像数据以获得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二原始灰阶值。
具体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灰阶校正电路13将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第一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使得该第一校正灰阶值大于该第一原始灰阶值,该驱动电路14用于将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转换为对应的驱动信号并施加该驱动信号至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该驱动电路14还用于施加该第二原始灰阶值对应的驱动信号至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可以看出,由于增加了该第一校正值,该第一校正灰阶值也就是项图像素显示的实际灰阶值大于该第一第一原始灰阶值,定义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像素的出光亮度为标准出光亮度,该第一校正灰阶值对应的出光亮度(也就是该边缘显示区的像素的实际出光亮度)大于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标准出光亮度。
请参阅图6,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该灰阶校正电路13可以包括第一查找表131,该第一查找表131包括第一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第一校正灰阶值,该第一查找表131依据该第一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并将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输出至该驱动电路14。该第一校正灰阶值大于第一原始灰阶值,且二者的差值即等于该第一校正值。请参阅图7,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种实施例中,该灰阶校正电路13包括第一查找表131及第一加法器133,该第一查找表131包括第一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该第一校正值,该第一查找表131依据该第一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一校正值,该第一加法器133将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一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该灰阶校正电路13将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第一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该驱动电路14用于将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转换为对应的驱动信号并施加该驱动信号至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该灰阶校正电路13还将该第二原始灰阶值与第二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二校正灰阶值,该驱动电路14还施加该第二校正灰阶值对应的驱动信号至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当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二原始灰阶值相等时,该第一校正灰阶值大于该第二校正灰阶值。
具体地,请参阅图8,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该灰阶校正电路13包括第一查找表131及第二查找表132,该第一查找表131包括第一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第一校正灰阶值,该第二查找表132包括第二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二原始灰阶值对应的第二校正灰阶值,该第一查找表131依据该第一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该第二查找表132依据该第二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二校正灰阶值。
请参阅图9,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种实施例中,该灰阶校正电路13包括第一查找表131、第一加法器133、第二查找表132及第二加法器134,该第一查找表131包括第一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该第一校正值,该第一查找表131依据该第一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一校正值,该第一加法器133将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一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该第二查找表132包括第二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二原始灰阶值对应的该第二校正值,该第二查找表132依据该第二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二校正值,该第二加法器134将该第二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二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二校正灰阶值。
具体地,该显示装置10工作时,从该主显示区110射出的光线经由该透射部122后光线基本不变,而从自该边缘显示区112射出的光线经由该补偿部120后改变路径并汇聚,使得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被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即该非显示区114)。同时,该补偿部120还将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放大,进而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经该补偿部120放大后可以呈现与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基本相同的大小。
然而,由于该边缘显示区112射出的光线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后会有一定的衰减,因此,通过灰阶校正电路13校正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灰阶使得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实际灰阶(即实际出光亮度)比原始灰阶(即标准出光亮度)高,从而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衰减后可以大概达到原始灰阶的出光亮度,使得整个显示装置10的亮度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灰阶校正电路13校正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及/或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的灰阶,使得同灰阶时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的灰阶比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灰阶高,从而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衰减后该边缘显示区112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可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显示效果,也使得整个显示装置10的亮度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密度较大从而占据的尺寸较小,但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的补偿部120补偿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显示的图像可以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从而该边缘显示区112可以呈现比其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显示装置10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
另外,该补偿部120可以将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非显示区114,进而在该显示装置10前方观测时可以基本看不到该非显示区114,从而在视觉上可以达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
此外,通过灰阶校正电路13的灰阶校正,使得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衰减后可以大概达到原始灰阶的亮度,同灰阶时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衰减后的灰阶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灰阶基本相同,使得整个显示装置10的亮度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4-5及图8,在一种变更实施方式中,该边缘显示区包括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及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当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与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具有相同的原始灰阶值时,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大于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
定义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的像素116具有第一原始灰阶值,且定义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具有第三原始灰阶值,该灰阶校正电路13用于将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第一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且该灰阶校正电路13还用于将该第三原始灰阶值与第三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二校正灰阶值,该驱动电路14用于将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转换为对应的驱动信号并施加该驱动信号至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的像素116,且该驱动电路14还用于将该第三校正灰阶值转换为对应的驱动信号并施加驱动信号至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当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三原始灰阶值相等时,该第二校正灰阶值大于该第三校正灰阶值。
该第一查找表131包括第一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第一校正灰阶值,该第二查找表132包括第三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三原始灰阶值对应的第三校正灰阶值,该灰阶校正电路13依据该第一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且根据该第三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三校正灰阶值。
请参阅图4-5及图9,在另一种变更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查找表131包括第一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一原始灰阶值对应的该第一校正值,该第二查找表132包括第三原始灰阶值以及该第三原始灰阶值对应的该第三校正值,该灰阶校正电路13依据该第一及第三原始灰阶值查找得到该第一及第三校正值,该第一加法器133将该第一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一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一校正灰阶值,该第二加法器134还将该第三原始灰阶值与该第三校正值相加得到该第三校正灰阶值。其中,该第三校正灰阶值大于第一校正灰阶值,使得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与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具有相同的原始灰阶值时,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大于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
可见,在上述两种变更实施方式中,对于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与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图像补偿元件12可能具有不同的放大程度,从而使得图像补偿元件12对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亮度衰减程度大于对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的亮度衰减程度,通过灰阶校正使得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与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具有相同的原始灰阶值时,该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大于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可以使得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衰减后的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112c的像素116与该上下或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a及112b的像素116的实际出光亮度接近一致,提高该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0及图11,图10是本发明显示装置20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图,图11是图10沿VI-VI线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主要在于:图像补偿元件2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像补偿元件12的结构不同。该图像补偿元件22包括补偿部220及连接该补偿部220的支撑部222。该补偿部220对应边缘显示区212,且在平面上看,该补偿部220突出于该边缘显示区212且投影至非显示区214。该支撑部222则设置于该非显示区214上方并连接该补偿部220。
该补偿部220包括多个导光通道224,该导光通道224用于对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多个像素216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并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212外侧。
具体地,该补偿部220包括入光面2200与出光面2202。该入光面2200对应该边缘显示区212,该出光面2202在该入光面2200所在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2200的面积,该导光通道224从该入光面2200朝该出光面2202延伸。从平面上看,该导光通道224自该边缘显示区212向远离该主显示区210的该边缘显示区210的外侧延伸。具体地,该补偿部220的截面可以为钝角三角形,其还包括与该支撑部222连接的倾斜侧面2204,该出光面2202的一端连接该入光面2200,另一端连接该倾斜侧面2204,该倾斜侧面2204与该入光面2200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施方式中,该导光通道224包括多个导光纤维226,请参阅图12,图12是一种实施例的导光纤维226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每一导光纤维226在该出光面2202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导光纤维226在该入光面2200的投影面积,且该多个导光通道224的导光纤维226在该出光面2202的投影面积与在该入光面2200的投影面积之间的比例沿远离该主显示区210的方向逐渐增大,每一导光纤维226a的截面面积沿从入光面2200到该出光面2202的方向逐渐增大(即每个导光纤维226a的直径沿从入光面2200到该出光面2202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多个像素216经对应的导光通道224放大后可以呈现基本相同大小的像素,并且,优选地,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多个像素216经对应的导光通道224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的大小相同。可以理解,该导光纤维226a主要通过该出光面2202的倾斜程度以及导光纤维226a的直径放大共同来达到所需要的放大程度。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图13是另一种实施例的导光纤维226b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每个导光纤维226b从该入光面2200朝该出光面2202延伸,但每一导光纤维226b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即每个导光纤维226b的直径保持不变,上下一致),该导光纤维226b主要通过该出光面2202的倾斜程度来达到所需要的放大程度。可以理解,该导光通道224也可以由若干个光纤、导光薄板、石英光纤、玻璃光纤等其它导光材料阵列排布而成。
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1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1结构相同,但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也可以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1有所不同,具体地,请参阅图14,其是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优选采用的显示面板2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21与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1的主要区别在于:显示面板21的边缘显示区205至209的像素216的长和宽的变化与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11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长和宽的变化有所不同。
具体地,该显示面板21的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205及207像素216的长均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的长相同,该边缘显示区205及207的所有像素216的宽相等,并且该边缘显示区205及207的像素2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的宽。该显示面板21的上下侧的边缘显示区206及208像素的宽均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的宽相同,该边缘显示区206及208的所有像素216的长相等,并且该边缘显示区206及208的像素2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的长。该显示面板21的四个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209的所有像素216的长与该边缘显示区206及208的像素216的长相等,且该边缘显示区209的所有像素216的宽与该边缘显示区205及207的像素216的宽相等。可以理解,该显示面板21的边缘显示区206及208可以设置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12及22,并且优选地,其可以设置图10所示的图像补偿元件22,使得该显示面板21的边缘显示区205至209的像素2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22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显示的图像大小一致。
针对图14所示结构的显示面板21,为使边缘显示区205至209的像素2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放大后的显示面积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显示的图像的显示面积基本相同,对于该边缘显示区205及207的像素216只需要在宽的方向X上放大,而该边缘显示区206及208的像素216只需要在长的方向Y上放大,对此对应该边缘显示区205至208的该补偿部221的多个导光通道224可以采用图13所示的导光纤维;而对于角落处的边缘显示区209的像素216既需要在长的方向Y上放大又需要在宽的方向X上放大,对此对应该边缘显示区209的该补偿部220的多个导光通道224可以采用图12所示的导光纤维。
另外,该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与图5所示的灰阶校正电路13及驱动电路14驱动该显示面板21。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该具有导光通道224的补偿部220同样可以将该边缘显示区205至209的像素216所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外侧(如非显示区214),从而该边缘显示区205至209可以呈现比其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显示装置20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而且,在该显示装置20前方观测时可以基本看不到该非显示区214,进而该显示装置20在视觉上可以达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式的图像补偿元件12由于出光较为杂乱与发散,导致显示装置10对应该图像补偿元件12的区域的图像的清晰度较差,而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具有导光通道224的图像补偿元件22中,由于每个导光通道224的导光路径相互独立,因此自该图像补偿元件22射出的光线不会特别杂乱与发散,进而,该显示装置20对应图像补偿元件22的图像的清晰度较好,可以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该边缘显示区205至209射出的光线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后也可能有一定的衰减,因此,通过灰阶校正电路13校正该边缘显示区205至209的像素216的灰阶后,从而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22衰减后可以大概达到原始灰阶的亮度,使得整个显示装置20的亮度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2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5及图16,图1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30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16是图15所示显示装置30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主要在于:该显示装置30进一步包括背光模组33,该背光模组33设置于该显示面板31的远离该图像补偿元件32的一侧。
该背光模组33用于向该显示面板31提供光线,其中,入射至主显示区310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3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具体地,该背光模组33提供面光源给显示面板31,其可以定义主发光区301及设置于该主发光区301一侧的边缘发光区302,该主发光区301发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该边缘发光区302发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背光模组33包括光源332与导光板330,并且在对应该显示面板31的边缘显示区312的位置设置增光元件334。其中,该增光元件334为设置于该导光板330对应边缘显示区312的多个微结构。优选地,该增光元件334为多个V型凹槽或者棱镜微结构或者柱状微结构。
该显示装置30中,由于入射至主显示区310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3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从而使得输出至显示装置30邻近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光线增强,达到在视觉上有效减小非显示区314宽度,提高显示效果。并且,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入射至主显示区310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3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可使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的灰阶比其原始灰阶高,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不采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灰阶校正电路13,即,提供到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驱动信号为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316的原始灰阶值对应的驱动信号,而无须进行灰阶校正。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入射至主显示区310的第一光线及入射至边缘显示区3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使得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同样能够达到当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与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具有相同的原始灰阶值时,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像素的实际出光亮度大于该主显示区310的像素的实际出光亮度的技术效果。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40第四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相较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的区别主要在于:图像补偿元件42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22。
请参阅图18,图1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50第五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50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的主要区别在于:显示装置50还包括邻近边缘显示区512设置的辅助光源54,使得入射至主显示区510的第一光线及入射至边缘显示区5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进而该边缘显示区512的像素516的实际出光亮度大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实际出光亮度,由此,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52衰减后该边缘显示区512的像素516可以大概达到原始灰阶的亮度,使得整个显示装置50的亮度更均匀,提高显示装置50的显示效果。其中,该辅助光源54可以是发光二极管。
图19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60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60包括多个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600,其中,该显示装置61可以采用上述第一、第三及第五任意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30及50,包括显示面板61及图像补偿元件62。
图20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70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70包括多个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700,其中,该显示装置700可以采用上述第二及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20及40,包括显示面板71及图像补偿元件72。
当然,可以理解,在图19及图20所示拼接式显示器60及70的一种变更实施方式中,多个显示装置600或700的显示面板61或71可以拼接在一起,该多个显示装置600或700对应的多个图像补偿元件62或72可以连接于一体形成一整个图像补偿元件。
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60及70中,由于具有该显示装置600及700具有图像补偿元件62及72,不仅使得整个显示装置600及700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而且由于每个显示装置600及700可以达到无边框的视觉效果,相邻显示装置600及700之间的拼接缝隙几乎不可见,有效的提高了拼接式显示器60及70的显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