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6800B -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16800B CN104516800B CN201310452622.3A CN201310452622A CN104516800B CN 104516800 B CN104516800 B CN 104516800B CN 201310452622 A CN201310452622 A CN 201310452622A CN 104516800 B CN104516800 B CN 1045168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management module
- peripheral equipment
- module
- mana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84—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by power-on test, e.g. power-on self test [POS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buses, lines or interfaces, e.g. stuck-at or open line faul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input/output devices or peripheral uni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电路系统,该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能够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其中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被隔离,该方法包括:识别步骤,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步骤,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通信建立步骤,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命令执行步骤,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该方法和系统能够加速主板诊断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服务器是由服务器的电源来供电的,服务器的管理模块承担着管理任务,为了完成服务器管理任务,例如硬件升级或者日志搜集,服务器的管理模块需要利用来自服务器的电源从而启动到某个状态。启动到某个状态的整个过程包括配置网络连接和用户认证等繁琐的用户操作,这些都需要电源模块的配合。
当服务器出现问题时,一般来说,维修人员会将服务器主板换成新的主板,并且带回原来的主板到实验室进行诊断,以发现问题。实验室配置的电源基本与服务器配置的电源模块的电源是一样的。但是这样一来,需要很多时间。维修人员一般希望在现场就可以进行诊断,以发现服务器的主板是否出现了问题。
为了诊断一块有问题的服务器主板,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装和配置,才能搜集日志或更新/恢复硬件,从而发现问题。现场服务器出问题后,服务器的电源有可能没法供电;一般来说现场也没有备份的服务器电源,维护人员带着备份的服务器电源也非常不方便。有些服务器问题还会导致管理模块固件无法正常工作,维护人员无法通过常规的管理模块固件提供的管理功能来诊断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该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能够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其中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被隔离,该方法包括:
识别步骤,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
初始化步骤,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
通信建立步骤,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
命令执行步骤,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系统,该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能够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其中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被隔离,该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
初始化模块,被配置为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
通信建立模块,被配置为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
命令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源选择和隔离的系统,用于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情况下的电源选择和隔离,该系统包括:
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被配置为:将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以及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入信号,响应于服务器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及响应于只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并输出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用于指示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使用哪个电源;
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及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输出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外围设备是否取电;
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被配置为:将服务器电源的输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以及管理模块的输出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作为其输入,响应于只有服务器电源的输出有电压或者服务器电源的输出和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均有电压,使用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电源输入,以及响应于只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电源输入,并根据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控制外围设备是否取电。
利用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加速主板的诊断过程。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源选择和隔离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以及
图8的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可以是完全的硬件、也可以是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还可以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本文一般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含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使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下面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虚拟机,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装置。
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能使得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就产生出一个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指令装置(instructionmeans)的制造品(manufacture)。
也可以把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能够提供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图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框图。图1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迁移的和不可迁移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迁移/不可迁移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迁移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1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迁移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迁移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现场的维护人员一般带着笔记本电脑,希望快速诊断主板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希望能够利用笔记本电脑或者任何其它USB供电设备的USB接口,为主板提供电源,完成主板诊断。
在现场诊断中,维护人员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启动主板上的管理模块,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并不会被启动起来。管理模块包含主板上的专用管理芯片以及外围设备,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设备:内存(RAM),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接口),网卡(Ethernet),I2C设备,PCI设备,串行通讯接口(SCIF),MMC设备,NAND存储设备等。这里,管理模块启动后需要在内存中运行固件程序;SPI接口用于挂载服务器固件存储设备(UEFI flash)以及固件引导加载器存储设备(bootloader flash);网卡用于管理模块的网络模块;管理模块可以通过I2C接口挂接多种I2C设备,管理模块为I2C主模式,其余I2C外围设备为从模式,例如,FPGA/RTMM(realtime management module)为I2C设备;PCI设备为支持PCI协议的设备;SCIF设备为支持通过串行通讯协议的外围设备,包括蓝牙,RS232,RS485设备;MMC(multi media card)设备为存储管理模块的固件的存储器,类似于硬盘;NAND存储设备是作为一种flash存储设备,可以存储管理模块的固件。
机架服务器最低使用的电源功耗为几百瓦,一般不超过500瓦,一般管理模块及其外围设备的工作功率不超过5瓦。在本发明中,管理模块(芯片+外围电路)的工作例如包括,服务处理器(Service Processor)和底板管理控制器BMC(Baseboard ManagementController),并有选择地使能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来执行服务器管理任务,服务器管理任务包括硬件更新/恢复,闪存内容获取和服务器日志收集等等。因此,提供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只要提供满足上述工作的电源功率即可。
在本发明中,管理模块启动过程是从芯片到外围逐步启动的。在芯片启动时,输入电压为1.5V,最高工作功率控制在1W以内;在管理模块启动过程中,做了电源功耗以及外围设备的控制,所以完成管理模块硬件更新,闪存内容读取和日志收集等工作所耗费的功率在3w左右。而USB端口供电提供的是电压5V(伏特),电流500mA(毫安)或者1A(安培)的输出。以1A输出来计,为5瓦输出功率。显然,使用这种USB端口供电是能够满足管理模块现场诊断的全部工作的。但是这样做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服务器电源的供电被隔离,否则服务器电源的供电线路会产生漏电流,造成使用USB端口供电是否满足管理模块现场诊断的全部工作是不能够确定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该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能够由服务器电源或USB端口供电,其中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被隔离,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根据图2,该方法包括:
在识别步骤S203,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
在初始化步骤S204,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
在通信建立步骤S205,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
在命令执行步骤S206,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
步骤S203、S204以及S205都可以由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执行。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是管理模块芯片的固件,可以在芯片内部或者芯片外部,属于片上设备,管理模块一上电,该固件就开始运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步骤也可能由其它部件执行。
利用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来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有多种实施方式,固件引导加载器识别外围设备是现有技术,在服务器电源供电情况下也需要对外围设备进行识别加载,唯一区别是USB供电情况下需要对外围设备的电源做管理控制,服务器电源供电情况下不需要电源做管理控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加载来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固件引导加载器加载包括两种加载模式:通过扫描设备加载启动以及通过预先存储或设置的信息加载启动。
在通过扫描设备加载启动的模式中,固件引导加载器在启动时并不知道需要识别加载哪些外围设备,需要通过对各个外围设备接口进行扫描,扫描获得相关设备基本信息后,逐一加载初始化。使用该种方案启动无需考虑外围设备的情况,通过扫描能够智能地识别相关设备。但是由于需要逐一扫描各个接口,所以时间会比较长,同时也可能存在由于外围设备同管理模块不匹配导致无法识别相关设备的问题。
在通过预先存储或设置的信息加载启动的模式中,固件引导加载器在启动时读取配置文件中的外围设备的参数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加载初始化设备。使用该种方案启动速度快,同时由于事先就知道外围设备的相关设置参数,外围设备都能被加载启动。但是由于配置信息是固化在固件引导加载器中,所以无法灵活更改配置。
在另外一种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硬件电路的方式识别加载外围设备。通常情况下通过硬件方式识别加载外设需要外设同管理芯片内部具有硬件逻辑电路支持,通过GPIO或相关协议实现两者的通讯以及信息传递,实现管理芯片对外设的加载识别。这种方案速度快,并且所有外围设备都是固化的并且事先验证过的,所以都能被识别;但是由于硬件是固化的,所以无法更改。
利用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如何初始化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属于现有技术,在现有的服务器电源供电下已经使用,这里不再赘述其方法。未来使用其它设备初始化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可以使用类似方法。但是由于在服务器电源供电下,不需要对电源进行限制使用,因此,对每个外围设备初始化前后,电源一直处于正常供电状态;并且,若干外围设备可能串行初始化(即一个一个的外围设备依次初始化)或者并行初始化(即多个外围设备同时初始化)。但是,本发明中,对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后,为了控制电源的使用,一方面要初始化后,立即关闭该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然后再对下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也就是说,这些外围设备要一个一个地串行初始化,防止同时初始化多个外围设备造成电源供电不足的问题。
利用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如何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就是将USB端口作为诊断主机与主板的管理模块之间的通信端口,将USB端口作为通信端口已经是成熟的现有技术,未来使用其它设备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可以使用类似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S206,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的步骤中,可以了解命令都是与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这里根据外围设备的不同,将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管理模块的固件相关的命令,即此时的外围设备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另外一种是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
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类似于计算机的固件BIOS,上电后就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在现有的服务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在固件引导加载器启动后,就可以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使得管理模块执行管理功能。管理模块的固件一般在管理模块的本地闪存设备中存储着。只有在管理模块的固件被固件引导加载器加载后,管理模块的固件才会运行。在与管理模块的固件相关的命令中,一种是诊断主机发送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的命令,这是现有技术,服务器电源供电的诊断过程也需要该命令。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后,一旦接收到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命令,就可以打开本地闪存设备读取管理模块的固件并启动。在闪存启动方式中,管理模块的固件存储在MMC或NAND存储设备内,固件引导加载器在初始化加载MMC和NAND存储设备后,MMC和NAND存储设备就相当于硬盘。管理模块可以读取存储设备内的文件以及相应程序。
另一种与管理模块的固件相关的命令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更新的命令。如果诊断主机认为本地闪存设备读取管理模块的固件已经过时或者有问题,可以接收固件更新命令,即通过USB端口从诊断主机端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镜像文件并启动之。固件更新方式中,固件引导加载器初始化网卡设备或建立USB模拟的网络通道,建立同诊断主机的联系后,可以加载远端网络主机上的镜像文件。镜像加载的方式不局限于NTFS/PXE等网络加载方式。该技术方案镜像文件存储在主机,可以灵活的更换镜像文件。
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包括例如获取事件记录日志的命令,打开外围设备等等。响应于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可以使用两种实施方式执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件引导加载器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后,固件引导加载器仅控制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的电源,将其它的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管理模块的固件响应于通过USB端口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然后由固件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固件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然后管理模块的固件通过USB端口返回命令执行结果给诊断主机。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固件引导加载器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后,固件引导加载器将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并退出,管理模块的固件响应于通过USB端口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然后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然后通过USB端口返回命令执行结果给诊断主机。
以上各种实施方式中,对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包括对外围设备进行使能配置,从而使外围设备能够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中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图2未示出),判断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由服务器电源供电还是由USB端口供电。由于服务器主板除了使用USB端口为管理模块和对应的外围设备供电用于诊断外,还需要在正常工作时使用服务器电源为管理模块和对应的外围设备供电,因此,服务器主板具有两套供电电路,在USB端口供电时,必须隔离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而在服务器电源供电时,可以不隔离USB端口供电,因为服务器电源的电量限定没有那么严格。当然,更好的设计是两个电源供电线路彼此之间都隔离,这样可以防止流向诊断主机USB口的电流过大造成诊断主机USB口工作不稳定等问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的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还包括(图2未示出):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服务器电源供电,并且USB端口供电线路被隔离,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使用其通常的启动模式启动,即硬件芯片在上电后,硬件会根据芯片电路和固定寄存器值直接运行固件引导加载器,通常从0x0地址运行固件引导加载器。
当然,如果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电源同时进行供电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服务器电源供电,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也使用其通常的启动模式启动。
由于USB端口供电和服务器电源供电时存在电源选择以及隔离的问题,而这种电源选择和隔离需要使用硬件电路来实现。因此,在同一个发明构思下,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电源选择和隔离的系统,用于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情况下的电源选择和隔离,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给电状况,以此选择合适的电源给管理模块供电,并告知管理模块是从哪里获得电源的;同时,在服务器电源供电时,无论是否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都让管理模块从服务器电源取电,而在服务器电源关闭时,且USB端口连接的电源存在时,从USB端口连接的电源取电;并且当一个电源处于供电状态时,另一个电源被隔离开,以防漏电。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源选择和隔离的系统的结构框图,根据图3,该系统包括:
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被配置为:将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以及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入信号,响应于只有服务器电源的输出有电压或者服务器电源的输出和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均有电压,使用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及响应于只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并输出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用于指示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使用哪个电源;
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及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输出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外围设备是否取电;
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被配置为:将服务器电源的输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以及管理模块的输出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作为其输入,响应于只有服务器电源的输出有电压或者服务器电源的输出和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均有电压,使用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电源输入,以及响应于只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电源输入,并根据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控制外围设备是否取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其中输入端包括V_Z_1、V_X_1、V_Z_2以及V_X_2,其中V_Z_1和V_X_1为服务器电源的电压输出,V_Z_2和V_X_2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电压输出,输出端包括V_X和IS_AC_POWER_ON,其中V_X为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IS_AC_POWER_ON为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用于告知当前供电的是服务器电源还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为高电平表示当前供电的是服务器电源;为低电平表示当前供电的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该模块还包括:
非门U11、与门U12、2个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13和U14以及2个电容C11和C12,其中,V_Z_2连接U12的一个输入端,V_Z_1连接U11的输入端以及U14的栅极(G),U11的输出连接U12的另一个输入端,U12的输出与U13的栅极(G)相连,V_X_1与U14的漏极(D)、C11的一端以及IS_AC_POWER_ON相连,V_X_2与U13的漏极(D)相连,C12的一端与U13和U14的源极(S)以及V_X相连,C12和C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地。
图4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设VG11是U13的栅极(G)的电压,VG12是U14的栅极(G)的电压,则:
当V_X_1是高电平(即服务器电源供电),IS_AC_POWER_ON也是高电平,表明是服务器电源供电。当V_Z_1是高电平,VG12也是高电平,且VG12与V_X_1的压差使得其对应的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NMOSFET)U14导通,使得V_X_1经过U14输出V_X来给管理模块供电。同时当V_Z_1是高电平,经非门U11和与门U12的作用,VG11是低电平,其对应的NMOSFET U13关闭,V_X_2被隔离。
当V_X_1是低电平(即服务器电源关闭),IS_AC_POWER_ON也是低电平,表明服务器电源不供电。当V_Z_1是低电平,VG12也是低电平,其对应的NMOSFET U14关闭,V_X_1被隔离。当V_Z_1是低电平,且V_Z_2是高电平(即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经非门U11和与门U12的作用,VG11是高电平,且VG11与V_X_2的压差其对应的NMOSFET U13导通,使得V_X_2经过U13输出V_X来给管理模块供电。当V_Z_1是低电平,且V_Z_2是低电平(即USB端口连接的电源关闭),经非门U11和与门U12的作用,VG11是低电平,其对应的NMOSFET U13关闭,此时管理模块无电。
这里使用NMOSFET。为了让源极(S)和漏极(D)导通,且满足管理模块工作电压的要求,下面几个公式必须被满足:
(VG11-V_X_2)>VGS(th)
(VG12-V_X_1)>VGS(th)
V_X_1=V_X+VDS
V_X_2=V_X+VDS
其中,VGS(th)是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的门限电压。VDS是导通之后漏极(D)和源极(S)之间的压降。VG11是V_Z_1和V_Z_2经过非门U11和与门U12逻辑之后的电压。VG12等于V_Z_1。V_X_2,V_X_1,V_Z_1和V_Z_2必须配置恰当使得V_X满足管理模块的工作电压,且两个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不会同时导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输出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包括USB_POWER_MODE以及USB_POWER_PERMIT信号,其中,USB_POWER_MODE用于指示供电来源,USB_POWER_PERMIT用于控制是否让外围设备取电。当管理模块检测到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指示为服务器电源供电时,会将USB_POWER_MODE设成低电平,同时也将USB_POWER_PERMIT设成低电平;当管理模块检测到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指示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时,会将USB_POWER_MODE设成高电平,此时管理模块通过控制USB_POWER_PERMIT的高低电平选择是否让外围设备取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其中,输入端包括V_Y_1、V_Y_2、以及USB_POWER_MODE和USB_POWER_PERMIT信号,其中V_Y_1是服务器电源的输出电压,V_Y_2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电压,USB_POWER_MODE和USB_POWER_PERMIT是管理模块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输出V_Y是外围设备的工作电压,该模块还包括:与门U21、非门U22、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23和U24以及电容C21,其中输入信号USB_POWER_PERMIT与U21的一个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USB_POWER_MODE与U21的另一个输入端以及U22的输入端相连,U21的输出连接到U23的栅极(G),U22的输出端连接到U24的栅极(G),输入端V_Y_1连接到U24的漏极(D),输入端V_Y_2连接到U23的漏极(D),U23和U24的源极(S),以及电容C21的一端与输出端V_Y相连,C21的另一端连接到地。
图5电路的工作原理:假设VG21是U23的栅极(G)的电压,VG22是U24的栅极(G)的电压,则:
当USB_POWER_MODE是低电平(即服务器电源供电),经与门U21作用,VG21是低电平,其对应的NMOSFET U23关闭,即V_Y_2被隔离。同时经非门U22作用,VG22是高电平,且VG22与V_Y_1的压差使得其对应的NMOSFET U24导通,使得V_Y_1通过NMOSFET U24给外围设备供电,即输出V_Y。
当USB_POWER_MODE是高电平(即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经非门U22作用,VG22是低电平,其对应的NMOSFET U24关闭,即V_Y_1被隔离。此时当管理模块拉高USB_POWER_PERMIT,表明管理模块允许外围设备从USB端口连接的电源取电,即外围设备可以上电工作;则经过与门U21作用,VG21是高电平,其对应的NMOSFET U23导通,V_Y_2经由NMOSFETU23给外围设备供电,即输出V_Y。此时若管理模块拉低USB_POWER_PERMIT,表明管理模块不允许外围设备从USB端口连接的电源取电,即外围设备无法上电工作;则经过与门U21作用,VG21是低电平,其对应的NMOSFET U23关闭,外围设备无法取电。
这里使用NMOSFET。为了让源极(S)和漏极(D)导通,且满足管理模块工作电压的要求,下面几个公式必须被满足:
(VG21-V_Y_2)>VGS(th)
(VG22-V_Y_1)>VGS(th)
V_Y_1=V_Y+VDS
V_Y_2=V_Y+VDS
其中,VGS(th)是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的门限电压;VDS是导通之后漏极(D)和源极(S)之间的压降;VG21是USB_POWER_PERMIT和USB_POWER_MODE经过与门U21之后的电压;VG22是USB_POWER_MODE经过非门U22之后的电压;USB_POWER_PERMIT,USB_POWER_MODE,V_Y_1和V_Y_2必须配置恰当使得V_Y满足外围设备的工作电压,且两个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不会同时导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其中输入端包括V_Z_1、V_X_1以及V_X_2,其中V_Z_1和V_X_1为服务器电源的电压输出,V_X_2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电压输出,输出端包括V_X以及IS_AC_POWER_ON,其中V_X为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IS_AC_POWER_ON为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用于告知当前供电的是服务器电源还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该模块还包括:
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111、二级管U112以及电容C111,其中V_X_1与U111的源极(S)、C111的一端,以及IS_AC_POWER_ON相连,C111的另一端与地相连;V_Z_1与U111的栅极(G)相连;V_X_2与U112的正极相连,U112的负极与U111的漏极(D)以及V_X相连。
图6所示的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服务器电源供电且USB端口连接的电源无电,V_Z_1和V_X_1的压差使得U111导通,V_X_1通过U111给管理模块供电,即输出V_X,也即管理模块从服务器电源取电。此时V_X_2==0,二级管反向截止,从而实现隔离。
当服务器电源不供电且USB端口连接的电源有电,V_Z_1和V_X_1电压差为0,其压差无法使U111导通,从而隔离了服务器电源。V_X_2的电压使得二级管正向导通,V_X_2通过U112给管理模块供电,即输出V_X,也即管理模块从USB端口连接的电源取电。其中IS_AC_POWER_ON为高电平表示当前供电的是服务器电源;为低电平表示当前供电的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输出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包括USB_POWER_PERMIT信号。管理模块通过控制USB_POWER_PERMIT的高低电平选择是否让外围设备取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的电路,其中,输入端包括V_Y_1、V_Z_1、V_Y_2以及USB_POWER_PERMIT,其中V_Y_1和V_Z_1是服务器电源的输出电压,V_Y_2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电压,USB_POWER_PERMIT是管理模块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输出V_Y是外围设备的工作电压,该模块的电路还包括: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211和U212,其中,输入端V_Y_1与U211的源极(S)相连,输入端V_Z_1与U211的栅极(G)相连,输入端USB_POWER_PERMIT与U212的栅极(G)相连,输入端V_Y_2与U212的源极(S)相连,U211的漏极(D)和U212的漏极(D)与输出端V_Y相连。
图7所示的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由服务器电源供电时,V_Y_1和V_Z_1之间的压差使得U211导通,USB_POWER_PERMIT和V_Y_2的压差使得U212截止,从而将服务器电源的电导向V_Y,并且隔离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
当由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时,V_Y_1和V_Z_1之间的压差使得U211关闭,因此隔离掉服务器电源。管理模块通过控制USB_POWER_PERMIT上的电压来控制U212的导通还是关闭。当USB_POWER_PERMIT与V_Y_2的压差满足U212的导通阈值电压,则U212导通,且将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电导向V_Y,即外围设备向USB电源取电。当USB_POWER_PERMIT与V_Y_2的压差不能满足U212的导通阈值电压,则U212关闭,即外围设备无法取电。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图7所示的电路可以在服务器主板上,也可以在服务器电源中,甚至可以在与服务器主板和电源有连接关系的单独电路板上。
在同一个发明构思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系统800,该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能够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其中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被隔离,图8示出了该系统800的结构框图,根据图8,该系统包括:识别模块801,被配置为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模块802,被配置为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通信建立模块803,被配置为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以及命令执行模块804,被配置为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块、初始化模块以及通信建立模块都包含在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是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然后仅控制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的电源,将其它的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是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然后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将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并退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命令执行模块控制管理模块的固件执行以下操作:首先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然后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最后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命令执行模块控制管理模块的固件执行以下操作:首先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然后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最后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图8未示出),被配置为判断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由服务器电源供电还是由USB端口供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初始化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有多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对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再对下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以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本发明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提供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或系统。即使该系统在硬件结构上与通用处理设备相同,由于其中所包含的软件的作用,使得该系统表现出区别于通用处理设备的特性,从而形成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模块。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9)
1.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该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能够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其中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被隔离,该方法包括:
识别步骤,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
初始化步骤,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
通信建立步骤,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
命令执行步骤,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
其中所述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包括:
响应于有多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对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再对下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步骤、初始化步骤和通信建立步骤是由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执行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包括: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的命令是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固件引导加载器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然后仅控制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的电源,将其它的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包括: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的命令是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固件引导加载器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然后固件引导加载器将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并退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包括: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管理模块的固件执行如下操作:
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
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
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包括: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管理模块的固件执行如下操作:
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
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
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示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由服务器电源供电还是由USB端口供电。
8.一种服务器主板诊断的系统,该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能够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其中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服务器电源供电线路被隔离,该系统包括:
识别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服务器主板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使用USB端口供电,识别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
初始化模块,被配置为对每一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初始化该外围设备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电源;
通信建立模块,被配置为通过USB端口建立管理模块与诊断主机间的通讯;
命令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执行该命令,
其中所述初始化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有多个识别的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对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后,关闭该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再对下一个识别的外围设备初始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识别模块、初始化模块以及通信建立模块包含在管理模块的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是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使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然后仅控制管理模块管理的外围设备的电源,将其它的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命令是启动管理模块的固件,使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加载管理模块的固件,然后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将控制权转移给管理模块的固件并退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控制管理模块的固件执行以下操作:
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
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
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指示固件引导加载器模块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命令执行模块被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从诊断主机接收到与管理模块的其它外围设备相关的命令,该其它外围设备不是管理模块的固件所在的存储器,控制管理模块的固件执行以下操作:
将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供电电源打开;
向外围设备发送该命令;
响应于该命令执行结束,关闭该命令对应的外围设备的电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示的系统,该系统还包括: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由服务器电源供电还是由USB端口供电。
15.一种电源选择和隔离的系统,用于服务器的主板中的管理模块及其管理的外围设备由服务器电源和USB端口供电情况下的电源选择和隔离,该系统包括:
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被配置为:将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以及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入信号,响应于服务器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及响应于只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并输出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用于指示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使用哪个电源;
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输出的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以及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输出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外围设备是否取电;
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被配置为:将服务器电源的输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以及管理模块的输出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作为其输入,响应于只有服务器电源的输出有电压或者服务器电源的输出和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均有电压,使用服务器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电源输入,以及响应于只有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有电压,使用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作为其输出的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电源输入,并根据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控制外围设备是否取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示的系统,其中所述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中,输入端包括V_Z_1、V_X_1、V_Z_2以及V_X_2,其中V_Z_1和V_X_1为服务器电源的电压输出,V_Z_2和V_X_2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电压输出,输出端包括V_X以及IS_AC_POWER_ON,其中V_X为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IS_AC_POWER_ON为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所述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还包括:
非门U11、与门U12、2个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13和U14、以及2个电容C11和C12,其中,V_Z_2连接U12的一个输入端,V_Z_1连接U11的输入端以及U14的栅极(G),U11的输出连接U12的另一个输入端,U12的输出与U13的栅极(G)相连;V_X_1与U14的漏极(D)、C11的一端以及IS_AC_POWER_ON相连;V_X_2与U13的漏极(D)相连;C12的一端与U13和U14的源极(S)以及V_X相连;C12和C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示的系统,其中所述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包括USB_POWER_MODE以及USB_POWER_PERMIT信号,USB_POWER_MODE用于指示供电来源,USB_POWER_PERMIT用于控制是否让外围设备取电;
并且其中所述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中,输入端包括V_Y_1、V_Y_2、USB_POWER_MODE以及USB_POWER_PERMIT,其中V_Y_1是服务器电源的输出电压,V_Y_2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电压,输出V_Y是外围设备的工作电压,该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模块的模块还包括:与门U21、非门U22、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23和U24以及电容C21,其中输入信号USB_POWER_PERMIT与U21的一个输入端相连,输入信号USB_POWER_MODE与U21的另一个输入端以及U22的输入端相连,U21的输出连接到U23的栅极(G),U22的输出端连接到U24的栅极(G),输入端V_Y_2连接到U23的漏极(D),输入端V_Y_1连接到U24的漏极(D),U23和U24的源极(S),以及电容C21的一端与输出端V_Y相连,C21的另一端连接到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示的系统,其中所述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中,输入端包括V_Z_1、V_X_1以及V_X_2,其中V_Z_1和V_X_1为服务器电源的电压输出,V_X_2为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电压输出,输出端包括V_X和IS_AC_POWER_ON,其中V_X为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IS_AC_POWER_ON为供电来源的通知信号,用于告知当前供电的是服务器电源还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该管理模块的电源选择和隔离的模块还包括:
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111、二级管U112以及电容C111,其中V_X_1与U111的源极(S)、C111的一端,以及IS_AC_POWER_ON相连,C111的另一端与地相连,V_Z_1与U111的栅极(G)相连,V_X_2与U112的正极相连,U112的负极与U111的漏极(D)以及V_X相连。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示的系统,其中所述管理模块的外围设备的USB端口连接的电源供电的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控制是否让外围设备取电的USB_POWER_PERMIT信号;
并且其中所述外围设备的电源选择和隔离模块的模块中,输入端包括V_Y_1、V_Z_1、V_Y_2以及USB_POWER_PERMIT,其中V_Y_1是服务器电源的输出电压,V_Y_2是USB端口连接的电源的输出电压,输出V_Y是外围设备的工作电压,该模块还包括:N沟道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U211和U212,其中,V_Y_1与U211的源极(S)相连,V_Z_1与U211的栅极(G)相连,USB_POWER_PERMIT与U212的栅极(G)相连,V_Y_2与U212的源极(S)相连,U211的漏极(D)和U212的漏极(D)与V_Y连接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52622.3A CN104516800B (zh) | 2013-09-27 | 2013-09-27 |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
US14/488,834 US9542288B2 (en) | 2013-09-27 | 2014-09-17 | Diagnosis for a server motherboard |
US14/511,710 US9753824B2 (en) | 2013-09-27 | 2014-10-10 | Diagnosis for a server motherboar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52622.3A CN104516800B (zh) | 2013-09-27 | 2013-09-27 |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6800A CN104516800A (zh) | 2015-04-15 |
CN104516800B true CN104516800B (zh) | 2018-12-21 |
Family
ID=5274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526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6800B (zh) | 2013-09-27 | 2013-09-27 |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542288B2 (zh) |
CN (1) | CN1045168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16800B (zh) * | 2013-09-27 | 2018-12-21 | 联想企业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
TWI566099B (zh) * | 2014-12-30 | 2017-01-1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整合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多裝置整合控制方法 |
CN105227327A (zh) * | 2015-09-08 | 2016-01-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传感器工作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US10579118B2 (en) * | 2016-01-06 | 2020-03-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etection circuits |
US10516291B2 (en) * | 2017-04-26 | 2019-12-24 | Vertiv It Systems, Inc. | Dongle having rechargeable, supercapacitor based power supply |
JP7156001B2 (ja) * | 2017-12-27 | 2022-10-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8519937A (zh) * | 2018-04-04 | 2018-09-11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接口电路测试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主板 |
TWI686692B (zh) | 2018-12-21 | 2020-03-01 |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控制方法及其相關電腦系統 |
CN110472421B (zh) * | 2019-07-22 | 2021-08-20 | 深圳中电长城信息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板、固件安全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5113711B (zh) * | 2022-06-24 | 2023-08-11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于多主板的io板设计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6821A (zh) * | 2002-12-11 | 2004-06-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检测和显示计算机自检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201805437U (zh) * | 2010-10-14 | 2011-04-20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基板管理控制器检测装置 |
CN102855146A (zh) * | 2011-06-30 | 2013-01-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固件更新系统及方法 |
CN202798755U (zh) * | 2012-10-22 | 2013-03-13 |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 Usb供电的无线路由器 |
US20130179558A1 (en) * | 2010-09-30 | 2013-07-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erver management using a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to establish a wireless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49454B2 (en) | 2006-01-13 | 2010-12-07 | Dell Products L.P. | Automatic firmware corruption recovery and update |
JP4746455B2 (ja) * | 2006-03-17 | 2011-08-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起動制御方法及び起動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7702896B1 (en) | 2006-10-03 | 2010-04-20 |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 Interactive firmware recovery |
US7975084B1 (en) | 2008-02-06 | 2011-07-05 |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 Configuring a host computer using a service processor |
US8140837B2 (en) | 2008-11-05 | 2012-03-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ally making selective changes to firmware or configuration settings |
US8214653B1 (en) | 2009-09-04 | 2012-07-0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Secured firmware updates |
US8428929B2 (en) | 2010-09-30 | 2013-04-23 | Intel Corporation | Demand based USB proxy for data stores in service processor complex |
CN102455950A (zh) | 2010-10-28 | 2012-05-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韧体恢复系统及方法 |
CN104516800B (zh) * | 2013-09-27 | 2018-12-21 | 联想企业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
-
2013
- 2013-09-27 CN CN201310452622.3A patent/CN1045168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9-17 US US14/488,834 patent/US9542288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0-10 US US14/511,710 patent/US975382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6821A (zh) * | 2002-12-11 | 2004-06-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检测和显示计算机自检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30179558A1 (en) * | 2010-09-30 | 2013-07-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erver management using a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to establish a wireless network |
CN201805437U (zh) * | 2010-10-14 | 2011-04-20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基板管理控制器检测装置 |
CN102855146A (zh) * | 2011-06-30 | 2013-01-0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固件更新系统及方法 |
CN202798755U (zh) * | 2012-10-22 | 2013-03-13 |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 Usb供电的无线路由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753824B2 (en) | 2017-09-05 |
US20150095714A1 (en) | 2015-04-02 |
CN104516800A (zh) | 2015-04-15 |
US20150095713A1 (en) | 2015-04-02 |
US9542288B2 (en) | 2017-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16800B (zh) | 服务器主板诊断的方法、系统和相关电路系统 | |
US9965367B2 (en) | Automatic hardware recovery system | |
US8726045B2 (en) | Automated power topology discovery by detecting communication over power line and associating PDU port identifier to computing device | |
US1092187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power supply | |
EP3410133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ltage regulator self-burn-in test | |
US20090172656A1 (en) |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 | |
CN106155970B (zh) | 自动硬件恢复方法及自动硬件恢复系统 | |
US12105656B2 (en) | Flexibly configured multi-computing-node server mainboard structure and program | |
CN114650223A (zh) | 一种Kubernetes集群的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608970A (zh) | 核心板,服务器,故障修复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
JP2019220128A (ja) | ケーブル接続を特定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ケーブルidを認証する方法 | |
CN110647431B (zh) | 一种用于板卡和整机诊断测试的测试盒 | |
US7783876B2 (en) | Comparing characteristics prior to booting devices | |
JP6908664B2 (ja) | 電源ユニットホールドアップ時間を延長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07766070A (zh) | 一种业务卡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944206A (zh) | 电池、电源装置和电子装置 | |
US12086014B2 (en) | Low power management for ErP6 compliance | |
CN117493018A (zh) | 一种分布式计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189638A (zh) | 一种gpu驱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3959710A (zh) | 一种设备信息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4572172B (zh) | 加载无盘计算节点的操作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
GB2407889A (en) | Protected swapping of peripheral components and expansion cards by powering on and off a whole computer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a retaining latch | |
US20250028375A1 (en) | Iec notebook limited power source compliance with usb-c port controller | |
CN108733186A (zh) | 复位设备及方法 | |
CN107315551B (zh) | 成像盒芯片、成像盒及数据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6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Ltd Address before: New York grams of Armand Applicant bef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