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2105B - 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 - Google Patents
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12105B CN104512105B CN201310445104.9A CN201310445104A CN104512105B CN 104512105 B CN104512105 B CN 104512105B CN 201310445104 A CN201310445104 A CN 201310445104A CN 104512105 B CN104512105 B CN 1045121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page width
- soft board
- general inkjet
- 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至少包括:匣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邻接于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第一软板,设置于匣体的第一表面;第二软板,设置于匣体的第二表面;以及喷墨芯片,设置于该匣体的底面,且具有数个喷孔。其中,当匣体欲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连接时,通过将第一表面的第一软板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第一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喷孔进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而匣体欲与页宽打印装置连接时,则通过将第二表面的第二软板与页宽打印装置的第二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喷孔进行页宽打印作业。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印单元,尤指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
背景技术
常见印表机的打印平台的承载机构大致上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一为利用一移动装置,将设置于承载机构上的墨水匣沿着一横轴方向往复扫描移动,待打印的纸张则由送纸机构带动,沿着一纵轴方向由墨水匣下方通过,以将墨水匣内的墨水喷射至纸张表面完成打印作业,如一般家用的喷墨印表机即属于此类。另一种形式的打印平台的承载机构则为固定式,利用宽度大于或等于待打印纸张宽度的打印平台的喷头阵列,直接对通过喷头阵列下方的纸张进行打印作业,此种打印模式称为页宽(page-width array)打印,将数个墨水匣安装排列于打印平台的承载机构的底部,故在打印过程中可达一定的便利与效率。
前述两种不同打印方式,由于墨水匣相对于待打印的纸张的运动方式不同而造成墨水匣不能共用,兹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A,为一般喷墨打印方式的作动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一般喷墨打印的打印平台10架构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未图示)的本体(未图示)上,用以对打印媒介4进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打印平台10由架体101、至少一承载座102及传送轴103所组成。其中,承载座102用以卡掣及定位一墨水匣11。
请参阅图2A,为适用于图1A的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墨水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墨水匣11包括匣体111、定位肋112、软板113及喷墨芯片(未图示)。其中匣体111包括第一表面S1,且定位肋112及软板113设置于匣体111的第一表面S1上。请再参阅图1A并配合图2,当墨水匣11对应于打印平台10的承载座102而设置时,墨水匣11的第一表面S1的软板113可与承载座102的第一控制接点(未图示)对应接触,俾可接收喷印讯号而进行打印。
当此打印装置执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时,承载座102可沿传送轴103进行X轴方向的往复扫描移动,而打印媒介4则沿垂直于X轴方向的Y轴打印方向通过打印平台10下方,以进行一般喷墨打印。另外,请参阅图1B,其为一般喷墨打印的喷孔排列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一墨水匣11的喷墨芯片115上具有数个喷孔114,且喷墨芯片115的设计为沿Y轴方向延伸,使其可有更多面积以布置更多喷孔114。于一般喷墨打印时,为了让各颜色被喷印在打印媒介4上,故当打印媒介4沿Y轴打印方向移动至打印平台10的喷印位置时,打印媒介4即停止运动,由打印平台10驱动承载座102上的墨水匣11沿X轴方向进行往复式运动,其朝X轴移动的宽度W大于或等于打印媒介4的页宽S,之后再重复前述作动方式,使打印媒介4上可被喷满所需颜色。
请参阅图2B,为页宽打印装置的墨水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墨水匣11包括匣体111、定位肋112、软板113及喷墨芯片(未图示)。其中匣体111包括第一表面S1,且定位肋112及软板113设置于匣体111的第一表面S1上。至于页宽打印方式,请同时参阅图3A及图3B,其分别为页宽打印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及页宽打印方式的作动示意图。如图3A及图3B所示,页宽打印的打印平台20架构于本体21上,且打印平台20由一壳体201与数个承载座202所组成。其中,每一承载座202的内表面S4具有第二控制接点(未图示),以传输喷印讯号至墨水匣22。数个墨水匣22嵌设于打印平台20的对应的承载座202内,并以等距排列成如图3B所示的两平行的第一页宽打印模块M1及第二页宽打印模块M2。
请同时参阅图3B及图3C,其中,图3C为页宽打印的喷孔排列示意图,且分别对应于第一页宽打印模块M1与第二页宽打印模块M2的喷孔222,该墨水匣22的喷墨芯片221设计采沿X轴方向设计,因此,喷墨芯片221上有更多面积可布置更多喷孔222。如图3B所示,由于该数个墨水匣22所排列的宽度W’(即第一页宽打印模块M1及第二页宽打印模块M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打印媒介4的宽度S,因此,进行页宽打印作业时,仅需打印媒介4以垂直于打印平台20的Y轴打印方向通过打印平台20下方,此时数个墨水匣22可接收承载座202所传送的驱动信号,使得数个墨水匣22的喷孔222于打印媒介4上喷出墨水,进行页宽打印。
然而,由于页宽打印与一般喷墨打印的打印方式不同,且喷墨芯片的延伸设置方向及墨水匣设置方式亦不同。如图2A所示,由于一般喷墨打印的墨水匣11仅具有单方向的软板113以及定位肋112,亦即软板113与定位肋112仅设置于墨水匣11的第一表面S1上,故若将一般喷墨打印方式的墨水匣11设置于页宽打印装置2的打印平台20中,势必无法使墨水匣11第一表面S1的软板113,与页宽打印装置2的承载座202的第二控制接点互相接触贴合以及无法有效将墨水匣11定位,且一般喷墨打印的墨水匣11其喷孔114的延伸方向为Y方向,故无法适用于页宽打印的喷孔方向(如图3C所示的X方向)。因此,一般来说,页宽打印与一般喷墨打印的墨水匣无法共用,使用者必须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规格及型式的墨水匣,因此,不仅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时更添增更换墨水匣的成本。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喷印单元,可同时适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装置,以改善已知无法共用墨水匣而导致使用不便及成本增加的问题,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以解决已知页宽打印与一般喷墨打印的墨水匣无法共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经由于喷印单元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别设置第一软板及第二软板,可使该喷印单元共用于不同打印方式的打印装置中,不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且同时降低更换喷印单元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实施方面为提供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至少包括:匣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邻接于第一表面的一侧边,且第一软板及第二软板为一体成型而可进行折弯的结构;第一软板,设置于匣体的第一表面;第二软板,设置于匣体的第二表面;以及喷墨芯片,设置于匣体的底面,且喷墨芯片具有数个喷孔。其中,当匣体欲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连接时,匣体通过将第一表面的第一软板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第一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喷墨芯片的喷孔进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而匣体欲与页宽打印装置连接时,匣体则通过将第二表面的第二软板与页宽打印装置的第二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喷墨芯片的喷孔进行页宽打印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实施方面为提供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的喷印单元,至少包括:匣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邻接于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第一软板,设置于匣体的第一表面;第二软板,设置于匣体的第二表面,且第一软板及第二软板为两分离的板件;以及喷墨芯片,设置于匣体的底面,且喷墨芯片具有数个喷孔;其中,当匣体欲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连接时,匣体通过将第一表面的第一软板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第一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喷墨芯片的喷孔进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而匣体欲与页宽打印装置连接时,匣体则通过将第二表面的第二软板与页宽打印装置的第二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喷墨芯片的喷孔进行页宽打印作业。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般喷墨打印方式的作动示意图。
图1B为一般喷墨打印的喷孔排列示意图。
图2A为适用于图1A的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墨水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页宽打印装置的墨水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页宽打印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页宽打印方式的作动示意图。
图3C为页宽打印的喷孔排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打印平台
101:架体
102:承载座
103:传送轴
11、22:墨水匣
111、31:匣体
112:定位肋
113:软板
114、222:喷孔
115、221:喷墨芯片
2:页宽打印装置
20:打印平台
201:壳体
202:承载座
21:本体
3:喷印单元
32:第一定位结构
33:第二定位结构
34:第一软板
35:第二软板
341、351:凸点
342、352:定位点
36:盖体
37:供墨管
4:打印媒介
S1、P1:第一表面
P2:第二表面
S3、S4:内表面
M1:第一页宽打印模块
M2:第二页宽打印模块
X:X轴方向
Y:Y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方面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喷印单元3包括匣体31、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32、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33、第一软板34、第二软板35、盖体36以及喷墨芯片(未图示)。其中,第一定位结构32、第二定位结构33、第一软板34及第二软板35设置于匣体31上,盖体36覆盖于匣体31的上方。
以本实施例为例,匣体31为一方形盒体的结构,包括第一表面P1、第二表面P2、第三表面(未图示)、第四表面(未图示)及底面(未图示),其中,第二表面P2邻接于第一表面P1的一侧边而设置,且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分别对应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而设置,至于底面则同时与第一表面P1、第二表面P2、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邻接,并与盖体36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未图示),用以储存墨水。第一定位结构32设置于第一表面P1上,以进行定位之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P1的上缘具有两个第一定位结构32,其可为但不限于矩形凸肋的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亦可设计为凹槽的形式,换言之,凡是任何可做为定位结构者,皆可为本发明第一定位结构32的形式,即其数量及型态并不以此为限。
至于第一软板34则同样设置于第一表面P1上,其具有数个凸点341,主要目的为控制喷印讯号的传送,而第一软板34上还可包括数个定位点342,用以将第一软板34固定于第一表面P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软板34设置于第一定位肋32的下方,其可为但不限于矩形金属接面,且第一软板34定位于第一表面P1的方式例如可为螺合或黏合等形式,但不以此为限。
请续参阅图4,喷印单元3的第二表面P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33及第二软板35,且第二软板35亦包括数个凸点351及数个定位点352,其中,第二定位结构33、第二软板35、凸点351及定位点352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前述的第一定位结构32、第一软板34、凸点341及定位点342相仿,于此不再赘述。此外,该第二软板35除了可为一独立的金属面板,亦可由第一软板34自第一表面P1延伸至第二表面P2设置,即第一软板34及第二软板35两者可为独立的金属板件结构,亦可为一体成型而可进行折弯的结构。
喷印单元3的喷墨芯片(未图示)设置于匣体31的一底面(未图示),其具有数个喷孔(未图示),因此,当第一软板34或第二软板35接收到喷印讯号时,可驱动该喷墨芯片经由喷孔喷印墨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喷印单元3的匣体31还可包括至少一供墨管37,设置于喷印单元3的盖体36上,其供墨管37经由一供墨输送管路(未图示)连接至一连续供墨模块(未图示),以持续地补充墨水而达到连续供墨的目的。
一般喷墨打印以下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喷印单元3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及页宽打印装置2的安装定位方式及喷印方法。请同时参阅图1A、图3A及图4,首先,提供一喷印单元3,该喷印单元3包括匣体31、第一软板34、第二软板35、第一定位结构32、第二定位结构33以及喷墨芯片,而匣体31包括第一表面P1及第二表面P2,且第一表面P1邻接于第二表面P2的一侧边,第一软板34设置于匣体31的第一表面P1,第一定位结构32设置于第一表面P1上,第二软板35设置于匣体31的第二表面P2,第二定位结构33则设置于第二表面P2上。
接着,提供一打印装置,并判断该打印装置的类型。若判断为一般喷墨打印装置时,如图1A及图4所示,将喷印单元3对应设置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打印平台10的承载座102中,使喷印单元3的第一表面P1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承载座102的内表面S3相对应。又,承载座102的内表面S3配置数个第一控制点(未图示),可为但不限于一软性电路板,且对应喷印单3的第一软板34的凸点341设置,如此一来,当喷印单元3置入承载座102时,该喷印单元3的第一表面P1的第一软板34上的凸点341可与承载座102的第一控制接点相互接触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打印平台10的承载座102尚可增设第三定位结构(未图示),其设置于承载座102的内表面S3上,且其设置位置、数目和形式实质上皆对应配合喷印单元3的第一表面P1上的第一定位结构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定位结构的数量以两个为佳,可设计为矩形凹槽形式,以与第一定位结构32的矩形凸肋相互卡接,但其型态及数量均不以此为限,故经由喷印单元3的第一表面P1的第一定位结构32与第三定位结构相互卡合,可使喷印单元3稳固地定位于打印平台10的承载座102上。
最后,喷印单元3的第一表面P1的第一软板34接收承载座102的第一控制点的喷印讯号,再传递至喷印单元3的喷墨芯片上,即可驱动喷墨芯片上的喷孔喷出墨水,同时配合承载座102沿打印平台10的传送轴103进行X轴方向往复式运动,以及打印媒介4朝垂直于X轴的打印方向Y通过打印平台10下方,以在打印媒介4上进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
请参阅图3A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喷印单元3除可用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外,还可同时适用于页宽打印装置2,故当判断打印装置为页宽打印装置2时,则将数个喷印单元3对应设置于页宽打印装置2的打印平台20的数个承载座202中,使每一喷印单元3的第二表面P2与页宽打印装置2的每一承载座202的内表面S4相对应,排列成两平行阵列。且当喷印单元3置于页宽打印装置2的承载座202后,喷印单元3的第二表面P2的第二软板35的凸点351与页宽打印装置2的承载座202的第二控制点(未图示)对应接触。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页宽打印装置2的承载座202还可增设第四定位结构(未图示),其设置位置、数目及型态则配合喷印单元3的第二表面P2的第二定位结构33,故喷印单元3可通过其第二表面P2的第二定位结构33与承载座202的第四定位结构互相卡合,而将喷印单元3定位于承载座202上。之后,喷印单元3可通过第二软板35而自承载座202的第二控制接点接收来自页宽打印装置2的喷印讯号,以驱使该喷印单元3的喷孔喷出墨水,进行一页宽打印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喷印单元于匣体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分别设置第一软板、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软板、第二定位结构,因而可共用于不同打印方式的打印装置中。当进行一般喷墨打印时,将喷印单元的第一表面与一般喷墨打印的承载座内表面相对应,此时第一表面的第一软板与承载座的第一控制接点接触贴合,且第一表面的第一定位结构俾可与承载座内表面的第三定位结构相互卡合;而当欲进行页宽打印时,则将喷印单元的第二表面与页宽打印的承载座内表面相对应设置,使得第二表面的第二软板与承载座的第二控制接点相互接触,第二表面的第二定位结构则与承载座内表面的第四定位结构卡合,以完成喷印单元的组装定位。
因此,经由本发明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的设计,大幅提升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时亦改善已知需更换墨匣而导致成本提高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实为一具产业价值的发明。
虽然本发明已由上述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艺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但皆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至少包括:
一匣体,包括:
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表面,邻接于该第一表面的一侧边;
一第一软板,设置于该匣体的该第一表面;
一第二软板,设置于该匣体的该第二表面,且该第一软板及该第二软板为一体成型而可进行折弯的结构;以及
一喷墨芯片,设置于该匣体的一底面,且该喷墨芯片具有数个喷孔;
其中,当该匣体欲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连接时,该匣体通过将该第一表面的该第一软板与该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一第一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该喷墨芯片的该喷孔进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而该匣体欲与页宽打印装置连接时,则通过将该第二表面的该第二软板与该页宽打印装置的一第二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该喷墨芯片的该喷孔进行页宽打印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特征在于,该喷印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其分别设置于该匣体的该第一表面以及该匣体的该第二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软板包括数个凸点及数个定位点,以及该第二软板包括数个凸点及数个定位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盖体及至少一供墨管,该盖体覆盖于该匣体上,该供墨管设置于该盖体上,并与一连续供墨模块连接,以进行连续供墨的打印作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喷印单元与该一般喷墨打印装置连接,该喷印单元的该第一表面的该第一定位结构对应卡合于该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一第三定位结构,且该第一软板可接收该第一控制接点的一喷印讯号,并传递该喷印信号至该喷印单元的该喷墨芯片,以执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喷印单元与该页宽打印装置连接,该喷印单元的该第二表面的该第二定位结构对应卡合于该页宽打印装置的一第四定位结构,且该第二软板可接收该第二控制接点的一喷印讯号,并传递该喷印信号至该喷印单元的该喷墨芯片,以执行页宽打印作业。
7.一种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至少包括:
一匣体,包括:
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表面,邻接于该第一表面的一侧边;
一第一软板,设置于该匣体的该第一表面;
一第二软板,设置于该匣体的该第二表面,且该第一软板及该第二软板为两分离的板件;以及
一喷墨芯片,设置于该匣体的一底面,且该喷墨芯片具有数个喷孔;
其中,当该匣体欲与一般喷墨打印装置连接时,该匣体通过将该第一表面的该第一软板与该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一第一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该喷墨芯片的该喷孔进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而该匣体欲与页宽打印装置连接时,该匣体则通过将该第二表面的该第二软板与该页宽打印装置的一第二控制接点对应设置,以由该喷墨芯片的该喷孔进行页宽打印作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喷印单元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结构,其分别设置于该匣体的该第一表面以及该匣体的该第二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软板包括数个凸点及数个定位点,以及该第二软板包括数个凸点及数个定位点。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喷印单元还可包括一盖体及至少一供墨管,该盖体覆盖于该匣体上,该供墨管设置于该盖体上,并与一连续供墨模块连接,以进行连续供墨的打印作业。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当该喷印单元与该一般喷墨打印装置连接时,该喷印单元的该第一表面的该第一定位结构对应卡合于该一般喷墨打印装置的一第三定位结构,且该第一软板可接收该第一控制接点的一喷印讯号,并传递至该喷印单元的该喷墨芯片,以执行一般喷墨打印作业。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其特征在于,当该喷印单元与该页宽打印装置连接时,该喷印单元的该第二表面的该第二定位结构对应卡合于该页宽打印装置的一第四定位结构,且该第二软板可接收该第二控制接点的一喷印讯号,并传递至该喷印单元的该喷墨芯片,以执行页宽打印作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45104.9A CN104512105B (zh) | 2013-09-26 | 2013-09-26 | 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45104.9A CN104512105B (zh) | 2013-09-26 | 2013-09-26 | 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2105A CN104512105A (zh) | 2015-04-15 |
CN104512105B true CN104512105B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2788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4510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2105B (zh) | 2013-09-26 | 2013-09-26 | 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121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25860B (zh) * | 2016-03-24 | 2019-08-06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及其封盖组件 |
CN114750525B (zh) * | 2021-01-12 | 2024-08-16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机驱动系统 |
TWI769659B (zh) | 2021-01-12 | 2022-07-01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印表機驅動系統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78148A1 (en) * | 1995-12-04 | 1997-06-1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Keying system for ink supply containers |
EP0832748A2 (en) * | 1996-08-30 | 1998-04-0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utomatic ink interconnect between print cartridge and carriage |
EP1000750A2 (en) * | 1998-10-27 | 2000-05-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cartridg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 jet recording cartridg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ink jet recording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02256800A (zh) * | 2008-12-18 | 2011-11-23 | 伊斯曼柯达公司 | 可对接的打印头模块和页宽打印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40611B2 (ja) * | 2005-09-29 | 2012-05-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ライン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画装置 |
-
2013
- 2013-09-26 CN CN201310445104.9A patent/CN10451210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78148A1 (en) * | 1995-12-04 | 1997-06-1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Keying system for ink supply containers |
EP0832748A2 (en) * | 1996-08-30 | 1998-04-0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Automatic ink interconnect between print cartridge and carriage |
EP1000750A2 (en) * | 1998-10-27 | 2000-05-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cartridg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 jet recording cartridg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ink jet recording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02256800A (zh) * | 2008-12-18 | 2011-11-23 | 伊斯曼柯达公司 | 可对接的打印头模块和页宽打印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12105A (zh) | 2015-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783279B2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 |
US8182070B2 (en) | Liquid ejecting print head, liquid ejec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6145961A (en) |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reservoir unit attached thereto | |
JP2019064051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
JP6930334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に設けられた駆動回路 | |
CN104512105B (zh) | 可共用于一般喷墨打印及页宽打印的喷印单元 | |
US10569548B2 (en) | Liquid ejection head | |
US8608280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 |
JP2016022610A (ja) |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2009137173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記録装置 | |
JP2012143943A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US979617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 |
US9701111B2 (en) | Address architecture for fluid ejection chip | |
US20120218331A1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9022525B2 (en) | Page-width array printing device | |
JP2016101720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 |
TWI556983B (zh) | 可共用於一般噴墨列印及頁寬列印之噴印單元 | |
JP4655134B2 (ja) | 液滴噴射装置 | |
JP5258654B2 (ja) | 流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
JP4968253B2 (ja) |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4557021B2 (ja) | 液滴噴射装置 | |
JP2018099852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12171166A (ja) | 記録装置 | |
JP2020179577A (ja) |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09012348A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