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8998B - 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08998B CN104508998B CN201380040214.5A CN201380040214A CN104508998B CN 104508998 B CN104508998 B CN 104508998B CN 201380040214 A CN201380040214 A CN 201380040214A CN 104508998 B CN104508998 B CN 1045089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mode
- access
- mode
- user equipment
- specifi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code-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T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上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在特定逻辑位置的收发称为多址方式,特定逻辑位置按照时间、频率或扩频码字划分。系统通过多址方式实现基站和多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现有技术中,一个通信系统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来实现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比如,在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多址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基站通过不同的子载波向不同的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而用户设备通过对应子载波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由于基站和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通过相互正交的子载波进行通信,所以在采用OFDMA多址方式的通信系统中,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不构成相互干扰,所以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一个通信系统中自始至终采用一种多址方式实现基站和各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虽然具有所采用多址方式的优点,但也具有该多址方式的缺点,在未来M2M(Machine to machine,端到端)业务中,可能要求同一网络中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比如,在一个通信系统中,存在处于地下室或者矿井等环境中的用户设备,就要求通信系统具有很强的覆盖性,采用OFDMA多址方式就可以满足该通信系统的要求,但是对于该通信系统中要求高速率传输或者需要传输大量小数据的用户设备,则OFDMA多址方式就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通信系统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基站侧,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括:
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
采用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或者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向用户设备提供对应关系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用于用户设备侧,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采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或,
接收所述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包括: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之前,还包括:
预先存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事先约定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或,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存储所述信令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可选多址方式为两种或者三种,所述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之后,还包括:
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预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后,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上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上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关系发送模块;
所述关系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存储关系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行发送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上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采用所述查询单元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重发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所述关系提供模块提供的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或者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基站,还包括: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方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关系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上行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方式选择模块选择出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全部三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关系获取模块,包括:
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方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关系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上行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方式选择模块选择出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全部三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方式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第二选择单元、第三选择单元和第四选择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三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四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约定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事先约定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或,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信令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信令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可选多址方式为两种或者三种,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所述上行发送模块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维持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重新选择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预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重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后,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的基站和第四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接收机和发送机;
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处理器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事先约定所述对应关系;
或,
所述发送机,还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结合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查询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还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接收机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控制所述发射机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或者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发送机,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发送机和接收机;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选择出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或,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结合第七方面,第七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事先约定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或,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存储器,还用于存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信令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结合第七方面,第七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可选多址方式为两种或者三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所述发送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结合第七方面,第七方面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时,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六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的基站和第七方面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指定多址方式为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时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频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时频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为用户设备提供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多址方式,使得用户设备可以按照业务需求来自由选择满足业务需求的多址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三种类型的多址方式做简单介绍:
1、第一多址方式;
第一多址方式可以为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多址方式或者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多址方式。
OFDMA多址方式是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多址方式。OFDM调制技术将信道分成若干个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信道上进行传输。相应的,OFDMA多址方式将传输带宽划分成正交的互不重叠的一系列子载波集,将不同的子载波集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设备实现多址。由于OFDMA多址方式的特点,在采用OFDMA多址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用户设备通过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传输通信数据,理想情况下,各用户设备之间无干扰;并且由于OFDMA系统动态的将可用带宽资源分配给需要的用户设备,实现了系统资源的优化利用。SC-FDMA多址方式与OFDMA多址方式在技术上存在很大部分的类似,相关技术细节不再赘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SC-FDMA多址方式和OFDMA多址方式都具有可以有效地对抗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并且能够高速率的传输数据的优点。
2、第二多址方式;
第二多址方式是OFDMA+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接入)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
OFDMA+CDMA多址方式是OFDMA和CDMA相组合类型的多址系统。已有的属于该种类型的多址方式包括MC-CDMA(Multi Carrier-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多载波码分多址)多址方式,以及LDS-OFDMA(Low Density Signature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低密度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多址方式等。其中,CDMA是基于码分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该系统为每个用户设备分配各自特定的地址码,不同的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基站将需要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通信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得原有的通信数据的信号带宽被扩展,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调制后的信息后,通过相反的过程,得到基站发送的通信数据。而OFDMA和CDMA相组合类型既具有传统CDMA抗干扰性强,容量大的优点,又具有OFDMA的抗多径干扰能力,比如MC-CDMA系统,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先将原始数据流复制成N路并行数据,每一路数据乘以长度为N的频域扩展码的一位,再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传输,使得采用MC-CDMA多址方式的系统,既具有传统CDMA抗干扰性强,容量大的优点,又具有OFDMA的抗多径干扰能力。
SC-FDMA+CDMA多址方式与OFDMA+CDMA多址方式在技术上存在很大部分的类似,相关技术细节不再赘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SC-FDMA+CDMA多址方式和OFDMA+CDMA多址方式都具有覆盖范围广的优点。
3、第三多址方式;
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Interleaver-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交织多址)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OFDMA+IDMA是OFDMA和IDMA相组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多址方式。其中,IDMA使用用户设备唯一标识的码片级交织器来区分用户设备和信道。和传统CDMA系统相比,IDMA具有更好的抗多址干扰性能。而采用OFDMA+IDMA多址方式的系统,就具有频谱利用率更高、系统吞吐量更大和容纳更多用户设备的优点。SC-FDMA+IDMA多址方式与OFDMA+IDMA多址方式在技术上存在很大部分的类似,相关技术细节不再赘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SC-FDMA+IDMA多址方式和OFDMA+IDMA多址方式在传输大量小数据包时具有较强的优势。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02,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该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第一多址方式为OF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每种多址方式具有不同的时频资源与自身对应。
步骤104,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该预定条件可以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06,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该指定多址方式为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相应的,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步骤108,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该相应多址方式是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相应的,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采用该相应多址方式在该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指定多址方式为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201,基站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站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该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第一多址方式为OF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全部三种,且第一多址方式为OFDMA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CDMA多址方式、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多址方式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考图3a、图3b和图3c,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按照时分、频分和时频分三种不同的划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a、图3b和图3c可以看出基站按照时分、频分和时频分方式三种不同的划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讲:
第一,时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
图3a中的时分方式下,OFDMA+IDMA多址方式可以放在第一时间段、OFDMA多址方式可以放在第二时间段、OFDMA+CDMA多址方式可以放在第三时间段,依次循环。
第二,频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
图3b中的频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分别占用不同的频段,OFDMA多址方式可以占用较高频段;OFDMA+IDMA多址方式可以占用次高频段;OFDMA+CDMA多址方式可以占用较低频段。
第三,时频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
图3c中的时频分方式中,三种多址方式在每个频段和每个时间段内都存在,比如,在第一时间段内,OFDMA+CDMA多址方式、OFDMA+IDMA多址方式和OFDMA多址方式分别使用占用不同的频段;在第二时间段内,三种多址方式也占用不同的频段,但是和第一时间段内相比,每种多址方式所占用的频段可以不变,也可以改变。
步骤202,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也即:
第一,基站在系统广播中向用户设备发送通知,通知中携带有对应关系;
基站将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通过在系统广播中发送通知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设备。比如,基站将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的对应关系通过在系统广播中发送通知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设备,若预定方式为按照频域划分,则基站在系统广播中发送的通知包括图3b中所示的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OFDMA多址方式占用较高频段;OFDMA+IDMA多址方式占用次高频段;OFDMA+CDMA多址方式占用较低频段。
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信令,信令中携带有对应关系;
基站将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通过发送信令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设备。比如,基站将按照预定方式生成的对应关系通过在系统广播中发送通知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设备,若预定方式为按照时频域划分,则基站发送的信令中包括图3c中所示的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在第一时间段内,OFDMA+CDMA多址方式、OFDMA+IDMA多址方式和OFDMA多址方式分别使用占用不同的频段;在第二时间段内,三种多址方式也占用不同的频段,但是和第一时间段内相比,每种多址方式所占用的频段可以不变,也可以改变。
步骤203,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对应关系,该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然后用户设备可以存储该对应关系。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局限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对应关系这一种途径。在事先约定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场景下,用户设备可以预先存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在需要使用时,获取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步骤204,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由于三种多址方式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点,比如,OFDMA多址方式具有高速率的优点;OFDMA+CDMA多址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的优点;OFDMA+IDMA多址方式具有适合传输大量小数据包的优点。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预定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多址方式,该预定条件可以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来讲:
当用户设备需要高速率的优点时,选择第一多址方式,比如,若该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业务类型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优先级较高时选择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当用户设备需要覆盖范围广的优点时,选择第二多址方式,比如,若该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当用户设备需要传输大量小数据包时,选择第三多址方式,比如,若该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若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用户设备在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内选择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比如,用户设备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第一种多址方式和第二种多址方式,则该用户设备只能在第一种多址方式和第二种多址方式选择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而不可以选择第三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步骤205,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具体来讲,用户设备在选择出指定多址方式后,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中,查询与指定多址方式对应的时频资源,然后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相应的,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步骤206,基站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通常情况下,用户设备采用何种多址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在收到该上行数据的时候,也采用该多址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但是若用户设备采用第三多址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由于第三多址方式中的IDMA所要求的设备复杂性比较高,所以在用户设备采用该种多址方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时,为避免增加用户设备的设备复杂性,基站一般采用第一种或者第二多址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但是,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多址方式和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的多址方式之间是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的,基站在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要根据该对应关系采用和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多址方式相关联的多址方式向该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以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基站需要预先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上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若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一多址方式,则相应多址方式为第一多址方式;若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二多址方式,则相应多址方式为第二多址方式;若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三多址方式,则相应多址方式为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07,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采用与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该相应多址方式是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相应的,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还通过基站预先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能够根据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和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基站采用用户设备不能识别的方式发送下行数据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用户设备的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保障通信过程通畅的效果。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通信方法应用于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的通信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40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
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基站并不需要向每一个用户设备都提供两到三种可选的多址方式。因为有些用户设备只需要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收发数据即可,比如,位于地下室或者矿井的用户设备,可能从始至终都不需要高速率传输数据,也不需要传输大量小数据包,只需要保证覆盖范围即可,此时,该用户设备只需要始终使用OFDMA多址方式即可。但是有些用户设备却需要采用多种多址方式收发数据,比如,业务类型多样、经常移动到不同的地域进行使用的用户设备。此时,该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及基站所能提供的多址方式进行选择最优的多址方式和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所以在基站和用户设备通信之前,基站需要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该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用户设备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比如,通信系统中,只允许某一用户设备采用第一多址方式和第二多址方式和基站进行通信,或者该用户设备的配置只支持第一多址方式和第二多址方式,那么在基站和该用户设备通信之前,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发送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该信令用于通知该用户设备可选择的多址方式范围为第一多址方式或者第二多址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仍然以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全部三种来举例说明。其中,第一多址方式为OF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多址方式为OFDMA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CDMA多址方式、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多址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相应的,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
步骤402,用户设备存储该信令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用户设备收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之后,存储基站发送的信令所配置中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在另一种实现中,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也可以事先约定,此时用户设备预先存储多址方式选择范围,该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事先约定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步骤403,基站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站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该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请参考图3a、图3b和图3c,其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按照时分、频分和时频分方式三种不同的划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a、图3b和图3c可以看出基站提供的时分、频分和时频分方式三种不同的划分方式下,三种多址方式和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
步骤404,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步骤405,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对应关系,该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然后用户设备可以存储该对应关系。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局限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对应关系这一种途径。在事先约定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场景下,用户设备可以预先存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在需要使用时,获取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步骤406,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由于三种多址方式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点,比如,OFDMA多址方式具有高速率的优点;OFDMA+CDMA多址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的优点;OFDMA+IDMA多址方式具有适合传输大量小数据包的优点。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预定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多址方式。具体来讲:
当用户设备需要高速率的优点时,选择第一多址方式,比如,若该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业务类型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优先级较高时选择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当用户设备需要覆盖范围广的优点时,选择第二多址方式,比如,若该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当用户设备需要传输大量小数据包时,选择第三多址方式,比如,若该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用户设备只能在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内选择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步骤407,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相应的,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步骤408,基站查询与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
通常情况下,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多址方式不会改变,但是如果用户设备所处的环境有所变化,或者对通信系统的要求有所变化,通信过程中,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的多址方式发送了改变,那么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查询与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比如,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一种多址方式,则基站查询到的相应多址方式即为第一种多址方式。在步骤之前,基站可以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该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若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一多址方式,则相应多址方式为第一多址方式;若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二多址方式,则相应多址方式为第二多址方式;若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三多址方式,则相应多址方式为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409,基站采用查询到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查询与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采用与指定多址方式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比如,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为第一种多址方式,那么基站查询到的相应多址方式即为第一种多址方式,则基站采用查询到的第一种多址方式在第一种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相应的,用户设备接收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
步骤410,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向基站发送接收反馈;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向基站发送接收反馈;该接收反馈用于标识用户设备已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相应的,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接收反馈。
步骤411,若基站未接收到用户设备对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通信正常的情况下,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后,会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接收反馈,若基站未接收到用户设备对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说明用户设备没有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那么基站则采用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与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比如,若相应多址方式为第一种多址方式,则如果基站未接收到用户设备对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第二多址方式在第二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重新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若仍未接收到用户设备对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第三多址方式在第三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重新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直至收到用户设备对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
步骤412,用户设备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预定条件;
由于用户设备可能处于移动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可能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或者用户设备通信过程中出现了阻碍通信的因素,以至于出现不再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所以用户设备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预定条件。
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步骤403,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还通过基站预先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能够根据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和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基站采用用户设备不能识别的方式发送下行数据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用户设备的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保障通信过程通畅的效果。还通过每隔固定时间检查当前所使用多址方式是否仍旧满足预定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改变多址方式,从而更为优选地保障了通信过程中的通信质量。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510和用户设备550。
所述基站510,包括:上行接收模块512和下行发送模块514。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512,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下行发送模块514,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上行接收模块512接收到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550,包括:关系获取模块552、方式选择模块554、上行发送模块556和下行接收模块558。
所述关系获取模块552,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方式选择模块554,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关系获取模块554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556,用于采用所述方式选择模块554选择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下行接收模块558,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指定多址方式为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610和用户设备650。
所述基站610,包括:关系生成模块611、关系发送模块612、上行接收模块613、存储关系模块614和下行发送模块615。
所述关系生成模块611,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OF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所述关系发送模块612,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关系生成模块611生成的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61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存储关系模块614,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下行发送模块615,用于采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上行接收模块613接收到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650,包括:关系获取模块652、方式选择模块654、上行发送模块656和下行接收模块658。
所述关系获取模块652,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方式选择模块654,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组合。
具体地讲,所述方式选择模块654,具体包括:第一选择单元654a、第二选择单元654b、第三选择单元654c和第四选择单元654d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654a,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654b,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三选择单元654c,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四选择单元654d,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656,用于采用所述方式选择模块654选择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下行接收模块658,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还通过基站预先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能够根据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和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基站采用用户设备不能识别的方式发送下行数据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用户设备的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保障通信过程通畅的效果。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710和用户设备750。
所述基站710,包括:信令发送模块711、关系生成模块712、关系发送模块713、上行接收模块714、存储关系模块715、下行发送模块716、反馈接收模块717和重发模块718。
信令发送模块711,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全部三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所述关系生成模块712,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关系发送模块713,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所述上行接收模块714,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存储关系模块715,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下行发送模块716,用于采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所述存储关系模块715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上行接收模块714接收到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具体地讲,所述下行发送模块716,具体包括:查询单元716a和发送单元716b。
所述查询单元716a,用于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单元716b,用于采用所述查询单元716a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反馈接收模块718,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接收反馈。
所述重发模块718,用于若所述反馈接收模块717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750,包括:约定存储模块751、信令接收模块752、存储模块753、关系获取模块754、方式选择模块755、上行发送模块756、下行接收模块757、反馈发送模块758、重收模块759、判断模块760、维持模块761和重新选择模块762。
所述约定存储模块751,用于预先存储事先约定的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所述信令接收模块75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
所述存储模块753,用于存储所述信令接收模块752接收到的所述基站发送的信令所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750包括预定存储模块751时,可以不包括所述信令接收模块752和存储模块753;用户设备750包括所述信令接收模块752和存储模块753时,可以不包括预定存储模块751。
所述关系获取模块754,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讲,所述关系获取模块754,具体包括:
约定获取单元754a,用于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或,关系接收单元754b,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所述方式选择模块755,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关系获取模块754获取到的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讲,所述方式选择模块755,具体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755a、第二选择单元755b、第三选择单元755c和第四选择单元755d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755a,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755b,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三选择单元755c,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四选择单元755d,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约定存储模块751或者存储模块753中存储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上行发送模块756,用于采用所述方式选择模块755选择出的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下行接收模块757,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反馈发送模块758,用于在所述下行接收模块757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向所述基站发送接收反馈。
所述重收模块759,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后,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所述判断模块760,用于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所述维持模块761,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760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所述重新选择模块762,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760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还通过基站预先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能够根据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和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基站采用用户设备不能识别的方式发送下行数据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用户设备的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保障通信过程通畅的效果。还通过每隔固定时间检查当前所使用多址方式是否仍旧满足预定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改变多址方式,从而更为优选地保障了通信过程中的通信质量。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810和用户设备850。
所述基站810,包括:处理器811、接收机812和发送机813。
所述接收机81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813,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处理器811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850,包括:处理器851、发送机852和接收机853。
所述处理器851,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851,还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852,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851选择出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接收机853,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指定多址方式为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910和用户设备950。
所述基站910,包括:处理器911、接收机912、存储器913和发送机914。
所述处理器911,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还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所述接收机912,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存储器913,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发送机914,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存储器913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用户设备950,包括:处理器951、发送机952和接收机953。
所述处理器951,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951,还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具体来讲,所述处理器951,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述处理器951,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述处理器951,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述处理器951,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952,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951选择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接收机953,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还通过基站预先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能够根据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和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基站采用用户设备不能识别的方式发送下行数据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用户设备的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保障通信过程通畅的效果。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10和用户设备1050。
所述基站1010,包括:发送机1011、处理器1012、接收机1013和存储器1014。
所述发送机1011,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其中,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OF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所述处理器1012,还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发送机1011还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所述接收机101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存储器1014,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发送机1011,还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处理器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具体地讲,所述处理器1012,还用于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所述发送机1011,具体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1012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接收机1013,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接收反馈。
所述发送机1011,用于若所述接收机1013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用户设备1050,包括:接收机1051、存储器1052、处理器1053和发送机1054。
所述存储器1052,用于预先存储事先约定的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业务类型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
或者,所述接收机1051,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存储器1052,还用于存储所述接收机1051接收到的所述基站发送的信令所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所述处理器1053,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讲,所述处理器1053,具体用于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或,所述处理器1053,还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接收机1051接收所述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所述处理器1053,还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组合。
具体来讲,所述处理器1053,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述处理器1053,具体还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述处理器1053,具体还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述处理器1053,具体还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存储器1052存储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1054,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1053选择出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接收机1051,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1054,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机1051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向所述基站发送接收反馈。
所述接收机1051,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后,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所述处理器1053,还用于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所述处理器1053,还用于若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预定条件,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所述处理器1053,还用于若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通过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在同一通信系统中采用一种多址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问题;达到了在同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提供多种多址方式供用户设备选择,能够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需求的效果。还通过基站预先存储指定多址方式与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得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后,能够根据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关系,采用和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在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解决了基站采用用户设备不能识别的方式发送下行数据导致通信中断的问题,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用户设备的设备复杂度的前提下,保障通信过程通畅的效果。还通过每隔固定时间检查当前所使用多址方式是否仍旧满足预定条件来判断是否需要改变多址方式,从而更为优选地保障了通信过程中的通信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1)
1.一种通信方法,用于基站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前,还包括:
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括:
查询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
采用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
8.一种通信方法,用于用户设备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采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或,
接收所述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包括: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之前,还包括:
预先存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事先约定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或,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存储所述信令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可选多址方式为两种或者三种,所述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之后,还包括:
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后,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上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下行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上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关系发送模块;
所述关系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关系生成模块,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存储关系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发送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查询单元,用于查询所述上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关联的相应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采用所述查询单元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重发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采用所述关系提供模块提供的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基站,还包括:
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
2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方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关系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上行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方式选择模块选择出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下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全部三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获取模块,包括:
约定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或,
关系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方式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第二选择单元、第三选择单元和第四选择单元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二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三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第四选择单元,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约定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事先约定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或,
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信令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信令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可选多址方式为两种或者三种,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所述上行发送模块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维持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重新选择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重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后,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所述的基站和权利要求21至26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
2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接收机和发送机;
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用户设备采用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用于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处理器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机,还用于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按照预定划分方式生成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所述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定划分方式包括按照时域划分、按照频域划分和按照时频域划分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包括: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二多址方式;
若所述指定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三多址方式,则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为所述第一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和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查询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与所述用户设备最近一次所使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相应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还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查询到的所述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接收机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则控制发射机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所述发送机,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所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多址方式时的可选范围。
3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发送机和接收机;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与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发送机,用于采用所述处理器选择出的所述指定多址方式在所述指定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是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查询到的与所述指定多址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多址方式;
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包括第一多址方式、第二多址方式和第三多址方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为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多址方式或者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为OFDMA+码分多址接入C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CDMA多址方式;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为OFDMA+交织多址接入IDMA多址方式或者SC-FDMA+IDMA多址方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为事先约定的对应关系;
或,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基站按照预定发送方式发送的所述对应关系,所述预定发送方式包括:通过系统广播通知或者通过信令通知。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信号强度、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和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则在所述业务类型的QOS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所述第一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信号强度,则在所述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二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业务类型中数据块的大小,则在所述业务类型中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选择所述第三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所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定条件包括多址方式选择范围,则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限定的可选范围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所述指定多址方式。
38.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预先存储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为事先约定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或,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配置多址方式选择范围的信令;所述存储器,还用于存储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所述信令配置的多址方式选择范围。
39.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方式选择范围中的可选多址方式为两种或者三种,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判断所述发送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是否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仍然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维持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保持不变;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所采用的指定多址方式已经不符合所述预定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预定条件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选择出一种多址方式作为指定多址方式。
40.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重新发送的下行数据是所述基站在未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采用相应多址方式在所述相应多址方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发送的下行数据的接收反馈时,采用所述至少两种多址方式中与所述相应多址方式不同的其它多址方式重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
4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8至34任一所述的基站和权利要求35至40任一所述的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3/073142 WO2014153708A1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08998A CN104508998A (zh) | 2015-04-08 |
CN104508998B true CN104508998B (zh) | 2018-11-13 |
Family
ID=5162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40214.5A Active CN104508998B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844035B2 (zh) |
EP (1) | EP2966788B1 (zh) |
JP (1) | JP6167442B2 (zh) |
CN (1) | CN104508998B (zh) |
WO (1) | WO20141537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8998B (zh) * | 2013-03-25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CN107508652A (zh) * | 2016-06-14 | 2017-12-22 | 索尼公司 | 用于交织多址接入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
WO2018219228A1 (en) * | 2017-05-27 | 2018-12-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
CN116156597A (zh) * | 2021-11-19 | 2023-05-23 |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多址接入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0406A (zh) * | 2009-02-27 | 201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发送、接收端 |
CN101826907A (zh) * | 2009-03-02 | 2010-09-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信息发射的多址方式通知方法及发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71261B2 (ja) | 2001-08-27 | 2008-10-2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04095851A2 (en) * | 2003-04-23 | 2004-11-04 |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ing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060203845A1 (en) * | 2005-03-09 | 2006-09-14 | Pantelis Monogioudis | High-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hod for packet data |
US7564822B2 (en) * | 2005-05-19 | 2009-07-2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of reverse 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code and frequency multiplexing |
KR100856207B1 (ko) * | 2005-09-13 | 2008-09-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시분할 이중화 방식과 주파수분할 이중화 방식을 이용하는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
US7664085B2 (en) * | 2005-12-30 | 2010-02-16 | Intel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s amo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an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BWA) networks |
US7558238B1 (en) * | 2006-01-18 | 2009-07-07 |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Hybrid multiple access waveform,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9131486B2 (en) * | 2006-12-01 | 2015-09-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386878B2 (en) * | 2007-07-12 | 2013-02-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mpute CRC for multiple code blocks |
KR101599844B1 (ko) * | 2007-12-24 | 2016-03-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접속영역 다중화 방법 |
CN101527700B (zh) * | 2008-03-05 | 2012-04-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反向接入信道rach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
US8867461B2 (en) * | 2008-08-11 | 2014-10-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signals and equipment therefor |
JP2010130209A (ja) * | 2008-11-26 | 2010-06-10 | Kddi R & D Laboratories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端末 |
US8379581B2 (en) * | 2008-12-08 | 2013-02-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JP5327808B2 (ja) * | 2009-11-18 | 2013-10-30 |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 Idma受信機 |
JP5279037B2 (ja) * | 2010-04-28 | 2013-09-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データリンク構築方法 |
CN104508998B (zh) * | 2013-03-25 | 2018-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
2013
- 2013-03-25 CN CN201380040214.5A patent/CN104508998B/zh active Active
- 2013-03-25 EP EP13879807.9A patent/EP2966788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3-25 WO PCT/CN2013/073142 patent/WO201415370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25 JP JP2016504433A patent/JP616744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9-23 US US14/862,958 patent/US98440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16 US US15/815,283 patent/US1018787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0406A (zh) * | 2009-02-27 | 201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发送、接收端 |
CN101826907A (zh) * | 2009-03-02 | 2010-09-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信息发射的多址方式通知方法及发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521025A (ja) | 2016-07-14 |
US10187877B2 (en) | 2019-01-22 |
EP2966788A1 (en) | 2016-01-13 |
US20160014760A1 (en) | 2016-01-14 |
US9844035B2 (en) | 2017-12-12 |
JP6167442B2 (ja) | 2017-07-26 |
CN104508998A (zh) | 2015-04-08 |
US20180084535A1 (en) | 2018-03-22 |
EP2966788B1 (en) | 2018-02-14 |
WO2014153708A1 (zh) | 2014-10-02 |
EP2966788A4 (en) | 2016-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62465B (zh) | 使用重叠的候选参数配置集配置载波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814532B (zh) | 混合带内/带外中继 | |
CN104770040A (zh) | 用于波形选择和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 |
KR101336686B1 (ko) | 상이한 tdd 시스템들 사이에서 자원들을 스케줄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025461B (zh) | 频域调度方法与装置 | |
CN105101421B (zh) | 资源分配方法和资源分配装置 | |
KR20070076299A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6375075B (zh) | 一种共享频段上行多子带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 |
CN101682396B (zh) | 使用时分双工(tdd)降低相邻信道干扰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472742B (zh) | 一种lte多跳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 |
CN101132264B (zh) | 一种harq重传资源配置方法 | |
CN104508998B (zh) | 通信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 | |
CN104640057A (zh) | 一种d2d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2369685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124846B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无线电台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 |
CN101990220A (zh) | 下行多天线多基站合作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WO2010075673A1 (zh) | 资源配置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CN108401245B (zh) | 一种面向d2d设备的免授权频带簇内数据共享方法 | |
Albonda | Radio Control Optimization for Enhanced QoS-based Spectrum Selection in Heterogeneous 5G Environments with eMBB and uRLLC. | |
CN105515718A (zh) | 一种多业务控制信道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491376B (zh) | 一种空口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 |
Qiu et al. | Orthogonal multicarrier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multipoint-to-multipoint networks | |
CN110831157A (zh) | 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重叠传输方法 | |
CN108243502A (zh) |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基站 | |
US20210345183A1 (en) | Cdma based reservation channel transmission in v2v commun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