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3636A - 触控模组 - Google Patents
触控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03636A CN104503636A CN201410689355.6A CN201410689355A CN104503636A CN 104503636 A CN104503636 A CN 104503636A CN 201410689355 A CN201410689355 A CN 201410689355A CN 104503636 A CN104503636 A CN 1045036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layer
- sensing electrode
- conductive
- sensing
- touch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区域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围的走线区域,该触控模组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对应触控区域的位置设置有由导电材质形成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相互绝缘设置,该基板对应走线区域的位置设置有导电信号线。该导电信号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结构,该至少两层导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便携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媒体播放器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大多都采用触控模组作为输入设备,以使产品具有更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根据其触控原理的不同,触控模组包括电阻式触控模组、电容式触控模组、红外式触控模组以及声波式触控模组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触控模组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等触控模组。其中,尤以电容式触控模组的应用更为广泛。电容式触控模组由于其触控灵敏度好、使用寿命长、不易被外界信号干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电容式触控模组,例如投射式电容触控模组,大多包括触控感测区域以及位于该触控感测区域外围的走线(fan-out)区域或边框(border)区域。
投射式电容触控屏的触控感应部件一般由行电极和列电极交错形成感应矩阵。行电极和列电极分别可设置在同一透明基板的两面,防止在交错位置出现短路。
另外,一种典型的电容式触控模组,也可将行电极和列电极设置在同一透明基板的同侧,其行电极和列电极分别包括序列感测片,感测片可以为菱形或其它多边形。此触控模组通常采用的设计方案为:行电极或者列电极之一在导电膜上连续设置,而另一个电极在导电膜上以连续设置的电极为间隔设置成若干电极块,在交错点的位置通过导电桥将相邻的电极块电连接,从而形成另一方向上的连续电极。导电桥与连续设置的电极之间由绝缘层分隔,从而有效的阻止行电极和列电极在交错点短路。然后,制作好的行电极和列电极再通过边框区域的金属走线连接到一控制电路(如FPC)。这种结构的触控模组一般需要五道光刻制程(黄光制程)分别制作导电桥、绝缘层、连续设置的电极(行电极和列电极之一)、金属导线、以及金属导线上方覆盖之保护层。为了节约制程成本,一些电容式触控模组将走线区的导线跟感测电极使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极材料为氧化铟锡(ITO)等透明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然而,使用氧化铟锡作为走线区域的导线,其线阻会较高,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走线区域导线线阻的触控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区域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围的走线区域,该触控模组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对应触控区域的位置设置有由导电材质形成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相互绝缘设置,该基板对应走线区域的位置设置有导电信号线。该导电信号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结构,该至少两层导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单元以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单元电性连接的桥接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该桥接结构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优选地,所述桥接结构正上方覆盖一绝缘覆层,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单元以及将该多个第二感测单元串联连接的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横越过该桥接结构以及该绝缘覆层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重合,且该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厚度相同。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区域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围的走线区域,该触控模组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对应触控区域的位置设置有由导电材质形成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相互绝缘设置,该基板对应走线区域的位置设置有导电信号线。该导电信号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结构,该至少两层导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二导电层正下方,该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该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单元以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单元电性连接的桥接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该桥接结构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重合,且该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大于该第二导电层的厚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触控模组的导电信号线的光刻制程可与第一感测电极的光刻制程或第二感测电极的光刻制程整合为一个光刻制程,从而减少触控模组的制程成本。此外,导电信号线采用双层导电结构,还可减小阻抗,提高导电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触控模组的布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的触控图形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触控模组沿IV-IV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触控模组沿IV-IV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触控显示装置 | 1 |
玻璃盖板 | 10 |
触控模组 | 20 |
显示模组 | 30 |
触控区域 | 21 |
走线区域 | 22 |
基板 | 200,300 |
第一感测电极 | 210 |
第一感测单元 | 211 |
桥接结构 | 212 |
第二感测电极 | 220 |
第二感测单元 | 221 |
连接导线 | 222 |
绝缘覆层 | 230 |
黑色树脂层 | 240,340 |
保护层 | 250 |
导电信号线 | 260,360 |
第一导电层 | 261,361 |
第二导电层 | 262,362 |
第一保护层 | 350 |
第二保护层 | 370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1的立体示意图。该触控显示装置1包括彼此层叠设置的盖板玻璃10、触控模组20及显示模组30。该盖板玻璃10又称为cover lens或cover glass。该触控模组20夹于该盖板玻璃10和显示模组30之间。优选地,一实施例中,该触控模组20可通过光学胶与所述玻璃盖板10及显示模组30粘合在一起。例如,该光学胶可以是光学透明胶粘剂(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等具有高透光率的胶粘剂。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所示的触控模组20的布线结构示意图。该触控模组20包括触控区域21以及位于该触控区域21外围的走线区域22。该触控区域21又称显示区或“AA”区。该走线区域22用于触控模组20的导电信号线的布线,其设置有触控模组20所需的各种导电信号线。本实施例中,该走线区域22内的导电信号线环绕触控区域21的侧边设置,该导电信号线线可以是直线或折线。
请参阅图3,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20的触控图形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该触控模组20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210以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220。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感测电极210沿第一方向(例如纵向)延伸或排列。该第二感测电极220沿第二方向(例如横向)延伸或排列。该第一感测电极210与该第二感测电极220绝缘相交设置,构成用于感应触控动作的电容式触控感应结构。应当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感测电极210可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感测电极220交换位置。也即,第一感测电极210在第二方向延伸或排列,而第二感测电极220在第一方向延伸或排列。
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210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单元211以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单元211电性连接的桥接结构212。第二感测电极220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单元221。该第二感测单元221通过横越过该桥接结构212的连接导线222依次串联连接。优选地,该多个第一感测单元211沿所述第一方向等间距线性排列,该多个第二感测单元221沿所述第二方向等间距线性排列。该第一感测单元211以及第二感测单元221的图案为菱形。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一感测单元211以及第二感测单元221的图案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其中,所述桥接结构212上覆盖一绝缘覆层230,所述连接导线222横越过该绝缘覆层230及该桥接结构212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单元221电性连接。该绝缘覆层230由电性绝缘材料(如光阻材料)形成,以将第一感测电极210和第二感测电极220电性绝缘隔离。
请参阅图4,图4是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触控模组20沿IV-IV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触控模组20包括一基板200。该基板200可以是玻璃基板或透明树脂基板或薄膜等。该基板200在对应走线区域22的位置设置遮光层240,遮光层240位于基板200的其中一个表面。
所述遮光层240可以由黑色树脂等遮光材料制成。具体的形成方法可以是:将黑色树脂经过旋转涂布方式或刮式涂布方式均匀涂布在透明基板上,涂布厚度大约为0.3um~5um,经过加热器预烤,曝光,显影,使之形成所需的遮光层。
该基板200在对应触控区域21的位置和遮光层240上设置保护层250。该保护层250由绝缘材料形成。在对应触控区域21的位置,该保护层250上设置有由导电材质形成的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该桥接结构212上覆盖有绝缘覆层230。第二感测电极220的连接导线222横越过该绝缘覆层230及该桥接结构212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单元221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与第二感测电极220之间通过该绝缘覆层230电性绝缘设置。优选地,该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和该第二感测电极220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该透明导电材料优选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绝缘覆层30可由绝缘树脂等材料制成。
在对应走线区域22的位置,所述保护层250上设置有多条间隔设置的导电信号线260。该导电信号线260用于传输第一感测电极210及/或第二感测电极220的信号至外部控制电路。本实施例中,该导电信号线26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261以及第二导电层262。该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由相同导电材料制成,例如该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由与所述桥接结构212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相同的导电材料制成。该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的材料优选为氧化铟锡。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导电信号线260的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由相同材料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可避免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的对位偏移问题。同时,该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重合,且该第一导电层261和第二导电层262的厚度大致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层261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由相同材料并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而第二导电层262与第二感测电极220由相同材料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以导电信号线260具有两层导电结构作为优选实施例进行介绍。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导电信号线260也可设计为两层以上的导电结构,该两层以上的导电结构也可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或第二感测电极220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请参阅图5,图5是另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触控模组20沿IV-IV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触控模组20包括一基板300。该基板300可以是玻璃基板或透明树脂基板或薄膜等。该基板300在对应走线区域22的位置设置遮光层340,遮光层340位于基板300的其中一个表面。
所述遮光层340可以由黑色树脂等遮光材料制成。具体的形成方法可以是:将黑色树脂经过旋转涂布方式或刮式涂布方式均匀涂布在透明基板上,涂布厚度大约为0.3um~5um,经过加热器预烤,曝光,显影,使之形成所需的遮光层。
该基板300在对应触控区域21的位置和遮光层340上设置第一保护层350。该第一保护层350由绝缘材料形成。在对应触控区域21的位置,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以及第二感测电极220设置于该该保护层250上方。该桥接结构212上覆盖有绝缘覆层230。第二感测电极220的连接导线222横越过该绝缘覆层230及该桥接结构212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单元221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与第二感测电极220之间通过该绝缘覆层230电性绝缘设置。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和该第二感测电极220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该透明导电材料优选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等。绝缘覆层30可由绝缘树脂等材料制成。
在对应走线区域22的位置,所述第一保护层350上设置有多条间隔设置的导电信号线360。该导电信号线360用于传输第一感测电极210及/或第二感测电极220的信号至外部控制电路。本实施例中,该导电信号线36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361和第二导电层362。该第一导电层361和第二导电层362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第一导电层361和第二导电层362由不同导电材料制成。一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层361为金属层,第二导电层362为氧化铟锡层。该金属层位于氧化铟锡层正下方,且该金属层的厚度大于该氧化铟锡层的厚度。该金属层的材料可以是,银、铝、钼、铜或合金等。
本实施例中,该导电信号线360与第二感测电极220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制成。具体地,首先,可在对应走线区域22的位置,在第一保护层350上方涂覆一金属层。然后,在对应触控区域21的位置,涂覆一氧化铟锡层覆盖于绝缘覆层230和第一保护层350上方,并同时涂覆一氧化铟锡层覆盖于所述金属层之上。最后,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对该涂覆的氧化铟锡层以及金属层进行光刻(例如黄光蚀刻)处理,以图案化形成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导电信号线36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361(金属层)可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而第二导电层362(氧化铟锡层)可与第二感测电极220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此外,触控模组20还包括一第二保护层370,该第二保护层370覆盖于整个触控区域21以及走线区域22,以保护第二感测电极220以及导电信号线360。该第二保护层370可由与第一保护层350相同的绝缘材料制成。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以导电信号线360具有两层导电结构作为优选实施例进行介绍。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导电信号线360也可设计为两层以上的导电结构,该两层以上的导电结构也可与第一感测电极210的桥接结构212或第二感测电极220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综上所述,所述导电信号线的光刻制程可与第一感测电极0的桥接结构的光刻制程或第二感测电极的光刻制程整合为一个光刻制程,从而减少触控模组的制程成本。此外,导电信号线采用双层导电结构,还可减小阻抗,提高导电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区域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围的走线区域,该触控模组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对应触控区域的位置设置有由导电材质形成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相互绝缘设置,该基板对应走线区域的位置设置有导电信号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信号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结构,该至少两层导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单元以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单元电性连接的桥接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该桥接结构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结构正上方覆盖一绝缘覆层,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单元以及将该多个第二感测单元串联连接的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横越过该桥接结构以及该绝缘覆层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单元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重合,且该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厚度相同。
6.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区域以及位于触控区域外围的走线区域,该触控模组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对应触控区域的位置设置有由导电材质形成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第二感测电极,该第一感测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相互绝缘设置,该基板对应走线区域的位置设置有导电信号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信号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结构,该至少两层导电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二导电层正下方,该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该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单元以及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单元电性连接的桥接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该桥接结构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所述第二导电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在同一光刻制程中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结构正上方覆盖一绝缘覆层,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单元以及将该多个第二感测单元串联连接的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横越过该桥接结构以及该绝缘覆层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单元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重合,且该第一导电层的厚度大于该第二导电层的厚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89355.6A CN104503636A (zh) | 2014-11-26 | 2014-11-26 | 触控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89355.6A CN104503636A (zh) | 2014-11-26 | 2014-11-26 | 触控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03636A true CN104503636A (zh) | 2015-04-08 |
Family
ID=5294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89355.6A Pending CN104503636A (zh) | 2014-11-26 | 2014-11-26 | 触控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03636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8128A (zh) * | 2016-04-13 | 2016-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
TWI581142B (zh) * | 2015-04-23 | 2017-05-01 | 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 觸控模組及具有該觸控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 |
CN107340941A (zh) * | 2017-06-28 | 2017-11-1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78590A (zh) * | 2017-09-29 | 2018-02-09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09062445A (zh) * | 2018-09-06 | 2018-12-21 | 牧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异形切割制备触摸屏的方法 |
CN111857414A (zh) * | 2020-07-02 | 2020-10-30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电容触控屏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3872A (zh) * | 2009-10-15 | 2011-05-04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板布线方法 |
CN103050379A (zh) * | 2012-12-10 | 2013-04-17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 窄间距线路的形成方法 |
CN203376736U (zh) * | 2013-08-09 | 2014-01-01 |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
CN103631459A (zh) * | 2012-08-26 | 2014-03-12 |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感应层及其制造方法 |
-
2014
- 2014-11-26 CN CN201410689355.6A patent/CN10450363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3872A (zh) * | 2009-10-15 | 2011-05-04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电路板布线方法 |
CN103631459A (zh) * | 2012-08-26 | 2014-03-12 |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感应层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050379A (zh) * | 2012-12-10 | 2013-04-17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 窄间距线路的形成方法 |
CN203376736U (zh) * | 2013-08-09 | 2014-01-01 |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触控屏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1142B (zh) * | 2015-04-23 | 2017-05-01 | 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 觸控模組及具有該觸控模組的觸控顯示裝置 |
CN105718128A (zh) * | 2016-04-13 | 2016-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
CN107340941A (zh) * | 2017-06-28 | 2017-11-1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78590A (zh) * | 2017-09-29 | 2018-02-09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678590B (zh) * | 2017-09-29 | 2021-12-14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09062445A (zh) * | 2018-09-06 | 2018-12-21 | 牧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异形切割制备触摸屏的方法 |
CN111857414A (zh) * | 2020-07-02 | 2020-10-30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电容触控屏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82040B2 (en) | Capacitive touch circuit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10473964B2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4635981A (zh) |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 |
TWI585659B (zh) |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降低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金屬導體可見度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 |
US8581875B2 (en) | Touch pane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 |
CN101639580B (zh) | 显示装置 | |
US8659558B2 (en) | Touch sensing display panel | |
US8698001B2 (en) | Electrode structure of the touch panel,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panel | |
US20110032207A1 (en) |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 |
CN100517001C (zh) | 显示装置的光学有机膜结构及显示装置 | |
US20100328248A1 (en) |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with reduced electrode trace resistance | |
CN104281327B (zh) |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4503636A (zh) | 触控模组 | |
CN102314254A (zh) | 触摸面板 | |
CN105549801A (zh) | 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双层电极结构 | |
CN104571740A (zh)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094401A (zh) | 触控面板 | |
CN101458410B (zh) |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4850295B (zh) | 触控显示装置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 |
CN104656990A (zh) | 触控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
TW201539272A (zh) | 可縮減邊框區之觸控面板 | |
US20120007827A1 (en) |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 |
CN104834422B (zh) |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2799296A (zh) | 触控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751178B (zh) | 一种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