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2676A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Google Patents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82676A CN104482676A CN201410710447.8A CN201410710447A CN104482676A CN 104482676 A CN104482676 A CN 104482676A CN 201410710447 A CN201410710447 A CN 201410710447A CN 104482676 A CN104482676 A CN 1044826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flow
- flow tube
- type solar
- flat typ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体(1)、位于所述框体(1)的其中一个边框内的内流管(2)和位于所述框体(1)上的多个真空集热管(10),所述真空集热管(10)内设有传热介质且一端与所述内流管(2)相连接;所述内流管(2)内设有加热器且所述内流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进水或出水的通孔(6)。该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能对内流管内的液体进行预加热,使其升温更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用于接受太阳光照射并将所接受的太阳光光能转化为热能进行供热的设备。现有的平板式太阳能升温较慢,太阳光光能利用率较低,加热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该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能对内流管内的液体进行预加热,使其升温更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体、位于框体的其中一个边框内的内流管和位于所述框体上的多个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内设有传热介质且一端与所述内流管相连接;所述内流管内设有加热器且所述内流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进水或出水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功率为8-15W。
优选地,所述内流管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平面。
优选地,所述真空集热管的一端通过导热管与所述内流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真空集热管的一端上设有环状导热片,所述环状导热片与所述导热管相连接且所述环状导热片外套设有隔热帽。
优选地,所述内流管的外周壁上向下凹陷形成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导热管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拱桥型的扣件和螺纹件,所述扣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导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扣件扣压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螺纹件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扣件固定于所述内流管的外周壁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两端设有贯穿孔的金属条,所述金属条的中部焊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金属条的上表面,所述金属条两圈弯曲以围合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且连接件连接所述金属条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框体的其中另一个边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真空集热管贯穿所述安装孔以固定于所述框体所围合的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真空集热管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有紧固圈;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能够与所述安装孔的内螺纹相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内流管和真空集热管安装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框体内,在真空集热管内设置传热介质再与内流管相连通以传递热量;同时在内流管内设有加热器,该加热器不仅可以对内流管中的液体进行预加热,而且可以在天气严寒时防止内流管内部结冰影响整个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体 2-内流管
6-通孔 7-导热管
8-隔热帽 9-环状导热片
10-真空集热管 121-紧固圈
122-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体1、位于框体1的其中一个边框内的内流管2和位于框体1上的多个真空集热管10,真空集热管10内设有传热介质且一端与内流管2相连接;内流管2内设有加热器且内流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进水或出水的通孔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内流管2和真空集热管10安装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框体1内,在真空集热管10内设置传热介质再与内流管2相连通以传递热量;同时在内流管2内设有加热器,该加热器不仅可以对内流管2中的液体进行预加热,而且可以在天气严寒时防止内流管2内部结冰影响整个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内流管2中的加热器加热速率过快或过慢,导致预加热过量浪费资源,或者加热不足使得预加热效果不明显,优选加热器的功率为8-15W。
在液体经过内流管2的过程中,为了液体通过时与内流管2接触面积增大,流动时间增长,升温效果更明显,优选内流管2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平面。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真空集热管10内的温度能够尽快传递至内流管2内部,优选地,真空集热管10的一端通过导热管7与内流管2相连接。进一步地,为了能量传递更快,优选在真空集热管10的一端上设有环状导热片9,环状导热片9与导热管7相连接。更进一步地,为了在真空集热管10通过导热管7向内流管2中传递能量时减少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流失,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优选在环状导热片9外套设有隔热帽8。这样,可以防止真空集热管10内的热量散发出来,影响整个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果。
在上述能量传递的过程中,为了延长液体通过内流管2的时间,增大液体与内流管2内壁的接触面积,以使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加热效果更好,液体通过内流管2流出时的温度更高,优选地,内流管2的外周壁上向下凹陷形成有多个安装槽,导热管7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安装于安装槽内。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为拱桥型的扣件和螺纹件,扣件上设有通孔,导热管7的一端通过扣件扣压于安装槽内,螺纹件通过通孔将扣件固定于内流管2的外周壁上。
另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件为两端设有贯穿孔的金属条,金属条的中部焊接于安装槽上,导热管7的一端位于金属条的上表面上,金属条的两端弯曲以围合导热管7的一端且通过连接件连接金属条的两端。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可以将导热管7牢牢地固定在内流管2上,使其紧紧贴合在内流管2的外周壁上,这种连接方式使热量传递更快捷更有效。
如图3所示,在固定真空集热管10时,为了防止其位置发生移动影响真空集热管10采集太阳光光能,优选在真空集热管10与安装孔之间设有紧固圈121。并且在真空集热管10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旋钮122,调节旋钮122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能够与安装孔上的内螺纹相配合。这样,通过旋转紧固圈121和调节旋钮122,使得二者螺纹相配合就可以将真空集热管10紧紧固定在框体1上,保证了整个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体(1)、位于所述框体(1)的其中一个边框内的内流管(2)和位于所述框体(1)上的多个真空集热管(10),所述真空集热管(10)内设有传热介质且一端与所述内流管(2)相连接;所述内流管(2)内设有加热器且所述内流管(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进水或出水的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功率为8-15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管(2)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集热管(10)的一端通过导热管(7)与所述内流管(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集热管(10)的一端上设有环状导热片(9),所述环状导热片(9)与所述导热管(7)相连接且所述环状导热片(9)外套设有隔热帽(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流管(2)的外周壁上向下凹陷形成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导热管(7)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拱桥型的扣件和螺纹件,所述扣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导热管(7)的一端通过所述扣件扣压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螺纹件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扣件固定于所述内流管(2)的外周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两端设有贯穿孔的金属条,所述金属条的中部焊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导热管(7)的一端位于所述金属条的上表面,所述金属条两圈弯曲以围合所述导热管(7)的一端且连接件连接所述金属条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其中另一个边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真空集热管(10)贯穿所述安装孔以固定于所述框体(1)所围合的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集热管(10)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有紧固圈(121);所述真空集热管(10)的另一端上设有调节旋钮(122),所述调节旋钮(122)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能够与所述安装孔的内螺纹相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10447.8A CN104482676A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10447.8A CN104482676A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82676A true CN104482676A (zh) | 2015-04-01 |
Family
ID=5275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10447.8A Pending CN104482676A (zh) | 2014-11-28 | 2014-11-28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82676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28734Y (zh) * | 2000-05-09 | 2001-05-02 | 王晋昆 | 太阳能热水器防冻装置 |
CN101943487A (zh) * | 2010-09-21 | 2011-01-12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太阳集热器 |
CN201803490U (zh) * | 2010-09-21 | 2011-04-20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分体式太阳集热器 |
CN201892329U (zh) * | 2010-09-29 | 2011-07-06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真空管太阳能承压式集热器 |
CN204301336U (zh) * | 2014-11-28 | 2015-04-29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
2014
- 2014-11-28 CN CN201410710447.8A patent/CN1044826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28734Y (zh) * | 2000-05-09 | 2001-05-02 | 王晋昆 | 太阳能热水器防冻装置 |
CN101943487A (zh) * | 2010-09-21 | 2011-01-12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太阳集热器 |
CN201803490U (zh) * | 2010-09-21 | 2011-04-20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分体式太阳集热器 |
CN201892329U (zh) * | 2010-09-29 | 2011-07-06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真空管太阳能承压式集热器 |
CN204301336U (zh) * | 2014-11-28 | 2015-04-29 | 芜湖贝斯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85218U (zh)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
US20130269755A1 (en) | Solar glass thermoelectric integrated device | |
CN202002346U (zh) | 壁挂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 |
CN102080431B (zh) | 一种光伏光热组合式中空玻璃 | |
CN204301336U (zh)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4167332U (zh) | 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 | |
CN204301331U (zh) | 太阳能集热器 | |
CN104482676A (zh) |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 |
CN102889695A (zh) | 一种大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 |
CN104482669A (zh) | 太阳能集热器 | |
CN104482670B (zh) | 椭圆形内流道太阳集热器的加工方法 | |
CN203258913U (zh) | 一种太阳能集热板结构 | |
CN201014791Y (zh) | 太阳能平板加热器 | |
CN205048797U (zh) | 多热源混合式环路热管/热泵蒸发器 | |
CN203813715U (zh) | 一种太阳灶聚光式光伏光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 | |
CN202153061U (zh) | 一种大型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 |
CN206004616U (zh) | 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 |
CN109695962A (zh) |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 |
CN204202210U (zh) | 一种扁盒式平板集热器 | |
CN203758056U (zh) | 一种微通道高效平板集热器板芯及平板集热器 | |
CN205227850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3574605U (zh) | 侧延伸式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 |
CN203857701U (zh) | 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板芯固定装置 | |
CN202221174U (zh) |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 |
CN203385219U (zh) | 太阳能集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