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脂的中药单体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脂的中药单体组合物及其制剂,具体涉及葛根等中药有效部位用于降脂治疗,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临床上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系许多疾病中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结果。特别是高脂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化学药,均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且长期使用,部分药物可因胃肠反应大,引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等后果。此外,由于人群的个体差异较大,对药物的疗效和反应也存在较大差别。所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及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结合当代中药研究成果,辩证与辨病相结合,选择适宜的中药中的单体化合物配伍应用,利于长期服用,副反应小,对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病变有着重要意义。
葛根素,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属于异黄酮类。具有提高免疫,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结构如下:
金丝桃苷,又名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属于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炎、解痉、利尿、止咳、降压、降低胆固醇、蛋白同化、局部和中枢镇疼以及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等多种生理活性,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结构如下:
23-乙酰泽泻醇B,来源于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现代药理学表明23-乙酰泽泻醇B为泽泻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物质。结构如下: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属多羟基芪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藓类和高级植物中,例如何首乌。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与药用价值,已在降血脂、抗衰老、抑制肿瘤等方面显示出功能性。结构如下:
蒿本内酯,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根等,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提高免疫,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结构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降脂的中药单体组合物,其由重量百分比为10%~50%的葛根素、10%~50%的金丝桃苷、10%~50%的23-乙酰泽泻醇B、10%~50%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10%~50%的蒿本内酯组成。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15%~40%的葛根素、20%~40%的金丝桃苷、20%~30%的23-乙酰泽泻醇B、20%~40%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10%~30%的蒿本内酯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所述中药单体组合物的药物制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合适的药物制剂用于降脂治疗,如口服制剂、注射制剂等。
所述药物制剂优选为口服制剂,所述口服制剂选自片剂、胶囊、缓释片剂、丸剂、颗粒剂、分散片、散剂。所述口服制剂所选用的辅料选自淀粉、预胶化淀粉、淀粉浆、β-环糊精、卡波姆、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聚乙二醇(PEG)、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甘露醇、十二烷基硫酸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阿斯巴甜、甜橙香精、碳酸氢钠、碳酸钠、肠溶包衣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制剂的所用辅料及制备方法均可采用其常规的辅料和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用途,即该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降脂治疗中的应用。所述的医药用途中,根据动物病情以及用药部位可以将上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合适的药物制剂以方便用药,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技术范围之内。例如,将对小鼠痛经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人身上,所有药物对人的有效剂量可以通过该药物对小鼠的有效剂量进行换算,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中药单体组合物用于疾病治疗,不仅可以克服西药的毒副作用,并且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本发明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现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成果,从海量的中药单体化合物中挑选出数个单体化合物。经过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对各单体化合物之间的配比进行了优化,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疗效,并且服用安全可靠,毒副作用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进一步的举例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并非对这些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
实施例1中药单体组合物对喂食高脂饲料大鼠的血脂影响
通过高脂饲料加腹腔注射VD3及卵清白蛋白激发炎症反应,建立大鼠AS模型。造模时间1个半月。具体步骤如下: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组(normalstate,NS)、模型组及各给药组,NS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含1%胆固醇、0.2%猪胆盐、10%猪油、10%蛋黄粉、78.8%基础饲料)。分组后,除NS组外,其他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VD36O万IU/kg,N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次日对大鼠进行免疫损伤(将卵清白蛋白以生理盐水溶解,取等量的卵蛋白溶液和完全福氏佐剂,混匀后制成稳定的油包水型抗原乳剂,以抗原乳剂(3mg/kg)在大鼠背部皮下多点注射;3周后以卵蛋白溶液(2.5mg/kg)腹腔注射激发免疫反应,每周1次,连续3周;NS组按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饮水、体重、外观、活动。造模8周后,口服灌胃给予相应组分和药物(给药剂量为25mg/kg),NS和MS组给予等体积的0.5%CMC-Na,给药时间一个月。末日给药后禁食12h,20%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血液分为抗凝血与非抗凝血二种收集,4℃静置后,离心(4℃,3000rpm)lOmin,取血清和血装分装备用。同时自主动脉弓根部向下剪至腹主动脉分叉处,剥离结缔组织,纵向剖开,以冷的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肉眼观察血管内膜情况,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备病理检测用。
各给药组中中药有效部位组成情况
葛根素、10%~50%的金丝桃苷、10%~50%的23-乙酰泽泻醇B、10%~50%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10%~50%的蒿本内酯
对比例1其制备方法参见专利文献CN03108971中实施例1(给药剂量100mg/kg)
对比例2其制备方法参见专利文献CN03108971中实施例1(给药剂量500mg/kg)
结果:
(1)各给药组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具体见下表:
|
TC(mmol/L) |
TG(mmol/L) |
LDL-C(mmol/L) |
HDL-C(mmol/L) |
对照组 |
1.2±0.3 |
0.13±0.02 |
0.17±0.02 |
1.2±0.1 |
模型组 |
2.7±0.4 |
0.59±0.04 |
0.59±0.03 |
1.0±0.2 |
组1 |
1.7±0.3 |
0.27±0.04 |
0.35±0.03 |
1.5±0.2 |
组2 |
1.3±0.4 |
0.15±0.02 |
0.19±0.02 |
1.6±0.2 |
组3 |
1.6±0.2 |
0.25±0.03 |
0.30±0.03 |
1.5±0.2 |
组4 |
1.5±0.3 |
0.22±0.03 |
0.25±0.04 |
1.4±0.2 |
对比例1 |
2.6±0.4 |
0.54±0.04 |
0.59±0.04 |
1.1±0.2 |
对比例2 |
2.3±0.3 |
0.49±0.03 |
0.55±0.03 |
1.2±0.2 |
(2)给药组对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具体如下:
|
SOD(U/L) |
MDA(mmol/L) |
对照组 |
225±21 |
3.1±0.3 |
模型组 |
165±18 |
5.9±0.4 |
组1 |
208±17 |
4.4±0.4 |
组2 |
226±19 |
3.3±0.3 |
组3 |
211±15 |
3.9±0.4 |
组4 |
214±18 |
4.1±0.3 |
对比例1 |
170±15 |
5.7±0.3 |
(3)给药组对血清中内皮细胞功能因子的影响,具体如下:
(4)给药组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具体如下:
|
CRP(ng/L) |
IL-1β(ng/mL) |
对照组 |
4.3±0.3 |
0.27±0.02 |
模型组 |
8.7±0.4 |
0.55±0.04 |
组1 |
6.5±0.4 |
0.42±0.03 |
组2 |
4.9±0.3 |
0.31±0.02 |
组3 |
5.4±0.4 |
0.35±0.03 |
组4 |
5.8±0.3 |
0.33±0.02 |
对比例1 |
8.5±0.4 |
0.51±0.04 |
对比例2 |
8.1±0.5 |
0.49±0.04 |
(5)给药组对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具体如下:
|
IMT(μm) |
对照组 |
87±11 |
模型组 |
174±15 |
组1 |
133±12 |
组2 |
95±12 |
组3 |
121±11 |
组4 |
117±9 |
对比例1 |
165±12 |
对比例2 |
163±13 |
实施例2中药单体组合物对ApoE小鼠的血脂影响
ApoE-/-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
1)阴性对照组::正常饮食7周,同时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
2)高脂模型组::单纯喂食0.2%高胆固醇饲料7周,同时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
3)给药组::喂食高胆固醇饲料一周后开始灌胃给予中药单体组合物(30mg/kg/d)治疗,同时继续给与高胆固醇饮食,每天灌胃一次,疗程为6周。
对比例1其制备方法参见专利文献CN03108971中实施例1(给药剂量100mg/kg)
对比例2其制备方法参见专利文献CN03108971中实施例1(给药剂量500mg/kg)
检测指标:
1)血浆中总胆固醇水平(TC)
2)血浆中MDA的影响
3)主动脉流出道动脉粥样硬化面积
具体结果如下:
实施例3片剂制备
处方
制备工艺:将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和辅料分别粉碎过80目筛,将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与微晶纤维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钠充分混合,10%淀粉浆制软材,18目筛制粒,60℃下干燥,16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片重400mg。
实施例5颗粒剂制备
处方
制备工艺:先将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与β-环糊精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过16目筛后混合,后再与阿斯巴甜混合均匀。混合物用5%聚维酮乙醇液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内容仅仅举例说明了要求保护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可以与任意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相组合,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就像这些经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已经在本发明公开内容中具体记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