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471801A - 小型c5/c6联接器 - Google Patents

小型c5/c6联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1801A
CN104471801A CN201280070849.5A CN201280070849A CN104471801A CN 104471801 A CN104471801 A CN 104471801A CN 201280070849 A CN201280070849 A CN 201280070849A CN 104471801 A CN104471801 A CN 104471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housing
ground
ground spring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08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袁文
卓枚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ex PLC
Original Assignee
Volex P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ex PLC filed Critical Volex PLC
Publication of CN104471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485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H01R24/7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涉及形状和大小与C7/C8联接器大致相当的C5/C6联接器。实施方式涉及提供与线的接地连接的电源线。而且更特别地,实施方式涉及小型入口,该小型入口提供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连接并且防止不兼容的线、不同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至小型入口。

Description

小型C5/C6联接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不适用。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小型C5连接器(来自本文“小型连接器”)的小型3端子C6 AC入口(来自本文“小型入口”)的第一优点在于:小型入口的外壳具有小的轮廓,该小的轮廓允许外壳结合至小型电子装置中。根据实施方式的小型连接器的第二优点在于:不与外壳接触的接地插针设置成满足针对消费者使用所必须的安全需求。小型连接器的第三优点在于:小型入口的外壳和/或插针的构型防止其他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至小型入口的实施例。
根据实施方式,小型入口包括具有前侧和后侧的外壳。在外壳的前侧的表面中形成有凹陷腔体。该凹陷腔体具有位于腔体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大致圆形部、位于腔体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大致圆形部、将第一大致圆形部与第二大致圆形部连接的大致凹入的通道、以及凹陷入大致凹入的通道的侧壁中的纵长槽。
小型入口具有火线插针、零线插针和接地插针。火线插针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具有第一端,该第一端从外壳突出至腔体的第一大致圆形部和第二大致圆形部中的第一者。零线插针也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具有第一端,该第一端从外壳突出至腔体的第一大致圆形部和第二大致圆形部中的第二者。接地插针是大致平的并且由可弯曲的导电材料制成。接地插针具有第一端,该第一端从外壳突出至位于腔体的凹入部的侧壁中的纵长槽中并且构造成在槽中可偏转。接地插针还在槽中构造成使得当插针偏转时接地插针的在槽中的部分不与槽的表面接触。
根据这些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实施方式,接地插针具有钩部。该钩部从接地插针的第一端远离外壳延伸出并且折叠在插针的第一端的下方。根据这些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实施方式,钩部还包括从槽凸出的突起部。根据这些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实施方式,接地插针还比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从外壳突出得更远以有助于实现与小型连接器的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接地插针可以具有从位于外壳的第二侧中的开口突出的第二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火线插针和/或零线插针以下述方式构造。插针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本体。第一端从外壳突出至凹陷腔体的位于外壳的第一侧中的大致圆形部中的一者中。接触衬垫连接至插针的第二侧并且通过外壳的第二侧中的开口而暴露。根据这些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实施方式,接触衬垫包括平的基部,该平的基部在与插针的纵向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中搁置在插针的第二端上。根据这些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突出部在与插针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平面中沿着远离插针本体的方向从基部的端部向外延伸。此外,突出部可以具有从外壳的后侧中的开口延伸出的端部。突出部的暴露的端部可以包括孔口以有助于连接。
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凹陷腔体防止其他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至外壳中的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在外壳中间隔开以防止其他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至外壳中的插针。
根据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或开发的发明权声明
不适用。
“序列表”、表格或电脑程序列表附件参见所提交的光盘
不适用。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装置具有可移除的电源线。许多类型的连接器已经设计成将线连接至装置,并且当这种装置的尺寸减小时,连接器的尺寸必须被最小化以配装至装置的外壳中,从而消除了许多更旧和更大的设计的可行性。若干类型的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C7连接器和C8连接器——设计成具有小的轮廓以配装至这种装置中。这些类型的连接器具有小型连接器外壳,该小型连接器外壳提供了满足关于双插针连接器的安全需求的连接。出于讨论的目的,双插针连接器为下述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仅仅在火线插针与零线插针之间提供连接。
由于许多现代电子装置结合有可能非常容易受到静电放电的精细化的电子电路,因此问题在于,许多类型的小型连接器的并不提供用于对连接的电路进行接地的接地插针。提供具有小的轮廓的小型连接器的一个问题在于,接地插针必须构造成使得能够不与周围的外壳接触以防止外壳和任何被连接的装置通过连接电路中的短路而受到损坏。此外,连接器应当防止用于其他类型的连接器的线与该连接器一起使用,从而防止使用者将错误的连接器插入至装置中,其中,将错误的连接器插入至装置中会导致电路过载和短路。因此,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断地努力以提供用于电源线的满足消费者使用所需的所有安全需求并且包括接地插针的小型连接器。
附图说明
实施方式的以上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在下述详细描述中进行描述,并且在附图中被示出。
图1图示了小型入口的实施方式的前视立体图;
图2图示了图1中示出的小型入口的实施方式的后视立体图;
图3图示了根据图1中示出的小型入口的实施方式的插针的第二端的独立视图;
图4图示了在插入小型连接器期间根据图1的小型入口的侧视截面图,其中,小型入口的插针与小型连接器的端子对准。
图5图示了在将小型连接器以向下的角度插入期间根据图1的小型入口的侧视截面图;
图6图示了在将小型连接器以向上的角度插入期间根据图1的小型入口的侧视截面图;
图7图示了插入至小型入口中的小型连接器的实施方式的详细的截面图;
图8A至图8C图示了具有多个缺陷的接地弹簧,该接地弹簧包括在小型入口的接地弹簧与小型连接器的相应的接地触头之间的高碰撞角度;
图9图示了具有违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指导原则(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guidelines)的接地触头的小型连接器的局部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接地弹簧的详细视图,该接地弹簧具有钩状端,该钩状端减小了在小型入口的接地弹簧与小型连接器的相应的接地触头之间的碰撞角度;
图11图示了根据图10A的组装至小型入口中的接地弹簧的局部仰视图;
图12A和图12B图示了根据图10A的接地弹簧在被部分地组装和在被完全地组装至小型入口的外壳中时的局部截面图;
图13图示了根据图8A的接地弹簧和根据图10A的接地弹簧的轮廓;
图14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小型C5连接器;
图15图示了根据图14的小型连接器的部分截面图,其中,示出为小型连接器的接地触头未被绝缘件支承;以及
图16图示了根据图14的小型连接器的前端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涉及形状和大小与C7/C8联接器大致相当的C5/C6联接器。更特别地,实施方式涉及提供至线的接地连接的电源线。更特别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称为小型入口,该小型入口提供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连接并且防止不兼容的线——即不同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至小型入口。在实施方式中,小型入口包括用于具有宽度为大约22毫米或更小而高度为大约15毫米或更小的接触表面的连接器的AC入口。然而,能够在不偏离本公开的情况下对这些尺寸进行改变。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只要C6入口的形状和大小与C8入口的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当,则实际的尺寸可以与上文所陈述的不同。
图1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小型入口100。小型入口100包括具有前侧115和后侧116的外壳110。外壳110由塑料材料或一些其他形式的非导电材料制成。外壳110示出为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外壳110在不偏离本公开内容的情况下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外壳110能够具有大约22毫米或更小的宽度、大约15毫米或更小的高度、以及大约15毫米或更小的长度,但如上文所提到的,在不偏离本公开的情况下其他大小是可能的。小型入口100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优于传统的三插针C5/C6联接器的下述优点:较小的尺寸使得小型入口能够被集成至更薄且更小的电子装置中。
外壳110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凹陷腔体120,该凹陷腔体120从外壳110的前侧115开始或敞开。凹陷腔体120从前侧115的表面延伸了大约10毫米深。凹陷腔体120包括通过其侧壁形成的两个凹陷部、形成在凹陷腔体120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大致圆形部122、以及形成在凹陷腔体120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大致圆形部123。外壳110包括截去顶端的大致V形部124,该截去顶端的大致V形部124在第一大致圆形部122和第二大致圆形部123之间延伸并且有助于使部122和123设置成大致圆形的形状。凹陷腔体120还包括凹入部或通道125,该凹入部或通道125与形成在第一大致圆形部122和第二大致圆形部123之间的V形部124相对。在实施方式中,凹陷腔体120定形状为使得能够防止其他类型的连接器(出于安全的目的)与小型入口100结合使用。例如,C1连接器或C7连接器不被配装至凹陷腔体120中以防止在这些连接器中的插针与凹陷腔体120内侧的插针接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在不偏离本公开的情况下满足上文给出的条件的其他构型是可能的。小型入口的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加宽的电源插针节距和不匹配的轮廓还排斥与其他现有的连接器配接。
槽127是形成在凹陷腔体120的凹入部125的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中的凹痕。槽127为大约3毫米宽且1.3毫米高。槽127的精确尺寸能够被确定为使得柔性接地弹簧150——下文中进一步描述——不接触槽127的侧壁,即使当柔性接地弹簧150处于最大偏转时亦是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槽127的精确尺寸必须基于接地弹簧150的形状、长度和弹性来确定,并且留下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选择。
如图1所示,火线插针130和零线插针140从外壳110的后侧116突出至凹陷腔体120中。火线插针130突出至第一大致圆形部122中,并且零线插针140突出至第二大致圆形部123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情况下外壳中的插针的构型可以互换。
接地弹簧150具有从外壳的后侧116延伸出至前侧115至槽127中的第一部。接地弹簧150由一片柔性导电材料形成。在下文中更彻底地描述接地弹簧150的形状,但接地弹簧150的形状和设计允许接地弹簧150响应于插入至小型入口100的外壳110中的合适的连接器而在槽127内屈曲或偏转。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地弹簧150能够定大小为使得接地弹簧150不接触槽127的任何表面,即使当接地弹簧150达到最大偏转时亦是如此。接地弹簧150的突出端能够包括钩部,比如参照图4所图示的。钩部为插针的下述部分:该部分折叠在第一部的下方以有助于与所插入的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触头接触。钩部能够包括隆起部或插针的下述部分:该部分从接地弹簧150的上表面向上凸出以有助于与所插入的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触头进行先闭合后断开的接触。为了进一步有助于进行先闭合后断开的接触,接地弹簧150还能够在凹陷腔体120中比火线插针130和零线插针140从外壳突出得更远。
图2图示了小型入口100的后视图。在外壳110的后侧116中形成有开口132和开口142。开口132使位于火线插针130的第二端上的接触衬垫135暴露,并且开口142使位于零线插针140的第二端上的接触衬垫145暴露。接触衬垫135和145各自为分别附接至火线插针130的第二端和零线插针140的第二端的一片平的导电材料。接触衬垫135和145被定向为使得接触衬垫135和145的表面各自大致垂直于相应的插针的纵向轴线。如所示的,接触衬垫135和145中各自可以具有从接触衬垫135和145的端部向外延伸的突出部136、突出部146。突出部136、突出部146各自在与插针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平面中从衬垫向外延伸。另外,突出部136、突出部146中各自可以具有限定在突出部中的开口138、开口148以有助于连接。接地插针150的第二端还可以延伸出后侧116的底端,并且该第二端还可以具有限定在所暴露的端中的开口以有助于连接。
图3图示了示例性火线插针130和/或零线插针140的第二端的视图。如从图3能够观察到的,O型圈310可以附接至插针的与接触衬垫135和接触衬垫145邻近的第二端,O型圈310允许插针被压配至穿过外壳的开口中以将插针在外壳中固定到位。O型圈的使用允许每个插针在不接触外壳110的任何表面的情况下被插入至外壳中以满足多种安全需求。
图4图示了将要被插入至小型入口100中的第二配接小型连接器405的截面图,其中,未示出外壳116以更好地图示:小型入口100的接地弹簧150和插针130、140与配接的连接器405的相应的接地插针触头402和电源插座400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4所示,在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与相对应的火线电源插座和零线电源插座的任何连接之前,接地弹簧150与插入至小型入口100中的连接器405的接地插针触头402接触。这确保了在出于安全的原因在小型入口与连接器(插头)进行电连接之前电路是接地的。而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当连接器405被移除时,每个弹簧150将保持与小型入口100的接地插针触头402接触,直到来自小型入口100的火线插针和零线插针与连接器405的相应的火线电源插座和零线电源插座分离之后为止。
图5和图6还图示了以不同的角度被插入至小型入口中的连接器405的截面图。如从图5和图6能够观察到的,接地弹簧150的位置和长度使得不论连接器405的插入角度如何,接地弹簧150都与插入至小型入口中的小型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触头首先接触。在图5中,连接器405以向下的角度被插入,而在图6中,连接器405以向上的角度被插入。圆500标示出与接地插针触头首先接触的接地弹簧150,而圆502标示出还未与相应的电源插座接触的插针130、140。
图7图示了插入至小型入口100中的小型连接器700的截面图。小型入口100的火线插针130和零线插针140与连接器700的代表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的相应的电源插座702接触。接地弹簧150定位在沿着小型入口100的底部形成的槽上,并且在插针130、140与相应的电源插座702接触之前与连接器700的接地触头704接触。如上文指示的,电源插针的大小与标准C8入口中的电源插针的大小相同。类似地,电源插座的大小和凹陷距离能够与标准C7连接器的大小和凹陷距离相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地弹簧150和相应连接器的接地触头距离(clear from)电源插针大于大约4毫米。在图7中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接地弹簧150和相应连接器的接地触头704距离电源插针不小于大约2毫米。如上文提到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的情况下,实施方式能够不同于上文提到的尺寸。
图8A至图8C图示了接地弹簧800的出于多个原因而不是优选的设计的视图。首先,接地弹簧800与小型连接器的相应的接地触头——比如,小型连接器700的接地触头706——的碰撞角度设计为大约64度。由于如图8C图示的,该高碰撞角度由于当小型连接器700插入至小型入口100中时接地弹簧800屈曲或变形而能够使得接地弹簧800发生故障。接地弹簧800还不具有将接地弹簧800保持在外壳110中的锁定机构。最终,由于接地弹簧800不具有将接地弹簧800按压至外壳110中的支承部,所以直接地推动接地弹簧800会导致接地弹簧800的变形。
图8B还图示了根据图8A的当小型连接器700的接地插针触头704插入至小型入口100时与小型连接器700的接地插针触头704接触的接地弹簧800。图8C图示了用于接地弹簧800的碰撞角度为大约64度,该碰撞角度与插入至小型入口100中的连接器700的插入力相结合,使得接地弹簧800弯曲并且使得接地弹簧800发生故障。
图9还图示了具有接地触头902的连接器900的局部截面图,该连接器900不是优选的,因为其不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指导原则。特别地,连接器900的接地触头902由绝缘部904来支承。根据IEC标准,连接器的接地触头在接触部处不通过绝缘部来支承。
在文中公开的实施方式解决了如图8A至图8C中图示的小型入口中的接地弹簧的高碰撞角度并且提供了小型连接器,该小型连接器不通过如图9中图示的绝缘部来支承接地触头。
图10A图示了根据这种实施方式的接地弹簧150。接地弹簧150包括线性地向上倾斜部,该线性地向上倾斜部通过略微弯曲的最上部1006而附接至大致矩形钩形部或端1004。除了大致矩形形状之外,其他形状能够用于钩形部1004,只要当小型连接器被插入或移除时这种其他形状不使得接地弹簧150夹在小型连接器的一些部分上即可。
小型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触头1002与钩形部1004的前边缘最初接触。接地弹簧150的设计——包括钩部的形状和取向——减小了接地弹簧150与接地插针触头1002之间的碰撞角度。图10B图示了接地弹簧150的具有约30度的碰撞角度的设计,尽管碰撞角度可以为约0度与约45度之间的任何角度。当小型连接器被推动和插入至小型入口中时,接地弹簧150被向下推动并且被向上偏置,从而保持小型入口的接地弹簧150与小型连接器的接地触头1002之间的连接。
图11图示了组装在小型入口100中的接地弹簧150的局部底视图。接地弹簧150的实施方式还能够包括闩锁1010,该闩锁1010有助于保持接地弹簧150到位并且防止接地弹簧150由于插入力而运动。
图12A图示了在组装小型入口100期间被插入至小型入口100的外壳110中的接地弹簧150的局部截面图。接地弹簧150通过推动接地弹簧159的端部(与钩形端相反)而被插入通过开口1022,直到止挡钩部1020抵靠接地弹簧支承区域1024为止。图12B图示了接地弹簧150在完全插入至外壳110中时的局部截面图。止挡钩部1020将接地弹簧150保持到位并且防止接地弹簧150响应于插入至小型入口100的外壳110中的小型连接器而运动。如上文指示的,由止挡钩部1020提供的支承防止接地弹簧150由于小型连接器的插入力而变形。
图13对具有大约64度的碰撞角度的接地弹簧800的轮廓与具有大约30度的碰撞角度的改进的接地弹簧150的实施方式的轮廓进行比较,但改进的接地弹簧150的实施方式中的碰撞角度可以是在约0度与约45度之间的任何角度。在接地弹簧150中,接地弹簧150与小型连接器的接地触头之间的接触点在接地弹簧150的钩部(钩形端)的最上点1006处。与此相反,在接地弹簧800中,该接触点相对更靠外地位于接触点810处。
图14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小型C5连接器1400。特别地,连接器1400包括接地触头1402,该接地触头1402不通过连接器1400的前端1404的绝缘部来支承的。图15图示了插头1400的前端1404的局部截面图,其中,示出了接地触头1402不被绝缘部支承。在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400为2极直式连接器,比如由VOLEX Group pic(豪利士集团)制造的VAC7S连接器。接地触头1402能够包括压接接地插针,该压接接地插针配装至在连接器1400的前端1404的底部上敞开的狭槽中。
图16图示了连接器1400的前端1404的局部俯视图。在连接器1400中,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被组装成加深了约1毫米,从而将端子组件的范围从大约3-3.8毫米改变至大约4-4.8毫米。距离1600大致等于4毫米。在将火线线和零线端子组件移动更深之后,并且结合改进的接地弹簧150,连接器1400能够实现与小型入口100的接地弹簧150的良好的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如上文所讨论的,图4图示了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组件的移动如何实现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其中,在电源插针与相应的电源端子接触之前,接地弹簧与接地插针接触。如图5和图6中所图示的,即使当连接器以上极限位置或在下极限位置插入至小型入口中,仍然保持了先闭合后断开接地接触。最后,如上文提到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的情况下,实施方式能够不同于文中所呈现的尺寸。在目前的情况下,将火线端子和零线端子组件组装成略微更深有助于确保与接地弹簧150的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
虽然本公开图示和描述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和若干替代性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文中所描述的技术能够具有多种额外的用途和应用。因此,本发明不应当仅限于包含在该说明书中的特别描述和仅仅图示了多种实施方式和这些实施方式的原理的应用的多个附图。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电源入口,包括:
具有前侧和后侧的外壳,其中,在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从所述前侧的表面中的开口开始的凹陷腔体,其中,所述凹陷腔体具有位于第一侧上的第一大致圆形部、位于第二侧上的第二大致圆形部、将所述第一大致圆形部与所述第二大致圆形部连接的大致凹入的通道、以及凹陷在所述大致凹入的通道的侧壁中的纵长槽;
火线插针,所述火线插针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第一大致圆形部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火线插针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
零线插针,所述零线插针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第二大致圆形部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零线插针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以及
接地弹簧,所述接地弹簧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纵长槽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一部分被暴露在所述槽中并且构造成当通过配接的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而被偏转时不与所述槽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接地弹簧的钩部,所述钩部从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外壳延伸出并且弯曲在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钩部还包括所述接地弹簧的从所述槽凸出的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突起部以相对于所述接地插针成在约0度与约45度之间的角度与所述接地插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地弹簧比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从所述外壳突出得更远以有助于与所述接地插针的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接触衬垫,所述接触衬垫连接至所述火线插针的通过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开口而暴露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包括:
平的基部,所述平的基部在与所述火线插针的纵向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中搁置在所述火线插针的所述第二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还包括: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着远离所述火线插针的方向在与所述火线插针的所述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平面中从所述基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突出部的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所述开口延伸出的端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端部具有形成在所述端部的暴露部中的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接触衬垫,所述接触衬垫连接至所述零线插针的通过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开口而暴露的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包括:
平的基部,所述平的基部在与所述零线插针的纵向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中搁置在所述零线插针的所述第二端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还包括: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着远离所述零线插针的方向在与所述零线插针的所述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平面中从所述基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突出部的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所述开口延伸出的端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端部具有形成在所述端部的暴露部中的孔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接地弹簧的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延伸出的第二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二端的暴露部,所述暴露部具有穿过所述暴露部形成的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凹陷腔体定形状为防止电气不兼容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接地弹簧在所述外壳中被间隔开以防止电气不兼容的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一起使用。
18.一种C6电源入口,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与标准C8电源入口的尺寸大致相当的尺寸和与所述标准C8电源入口的形状大致相当的形状,所述外壳形成凹陷腔体,所述凹陷腔体具有第一圆筒形开口、第二圆筒形开口以及槽,所述槽沿着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的底部形成并且定位在所述第一圆筒形开口与所述第二圆筒形开口之间;
火线插针,所述火线插针封装在所述第一圆筒形开口内并且从所述外壳的后平面突出;
零线插针,所述零线插针封装在所述第二圆筒形开口内并且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平面突出;以及
悬臂式接地弹簧,所述悬臂式接地弹簧定位在所述槽中,所述接地弹簧的第一端形成在所述槽的上方突起并且突出超过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的钩部,其中,所述钩部是可偏转的并且构造成减小所述接地弹簧与C5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触头之间的碰撞角度并且有助于与所述接地插针触头的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6电源入口,其中,所述凹陷腔体的形状防止其他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6电源入口,其中,所述接地弹簧还包括闩锁,所述闩锁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后平面定位在所述接地弹簧的第二端附近,所述闩锁通过抵着所述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施加力而将所述接地弹簧保持到位。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6电源入口,其中,所述接地弹簧还包括止挡钩部,所述止挡钩部通过将所述接地弹簧的底部的第一端以垂直于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纵向轴线的大致90度向下弯曲而形成,所述止挡钩部抵靠沿着所述槽形成的支承区域。
22.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电源入口,所述电源入口包括:
火线插针;
零线插针;
对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进行封装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前侧和后侧,其中,在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从所述前侧的表面中的开口开始的凹陷腔体,所述外壳包括纵长槽,所述纵长槽形成在所述火线插针与所述零线插针之间并且沿着所述外壳的底平面凹陷;以及
接地弹簧,所述接地弹簧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纵长槽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槽中,所述接地弹簧的钩部从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外壳延伸出并且弯曲在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钩部还包括所述接地插针的从所述槽凸出的突起部。

Claims (22)

1.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电源入口,包括:
具有前侧和后侧的外壳,其中,在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从所述前侧的表面中的开口开始的凹陷腔体,其中,所述凹陷腔体具有位于第一侧上的第一大致圆形部、位于第二侧上的第二大致圆形部、将所述第一大致圆形部与所述第二大致圆形部连接的大致凹入的通道、以及凹陷在所述大致凹入的通道的侧壁中的纵长槽;
火线插针,所述火线插针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第一大致圆形部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火线插针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
零线插针,所述零线插针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第二大致圆形部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零线插针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以及
接地弹簧,所述接地弹簧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纵长槽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一部分被暴露在所述槽中并且构造成当通过配接的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而被偏转时不与所述槽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接地弹簧的钩部,所述钩部从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外壳延伸出并且弯曲在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钩部还包括所述接地弹簧的从所述槽凸出的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连接器,其中,所述突起部以相对于所述接地插针成在约0度与约45度之间的角度与所述接地插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地弹簧比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从所述外壳突出得更远以有助于与所述接地插针的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接触衬垫,所述接触衬垫连接至所述火线插针的通过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开口而暴露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包括:
平的基部,所述平的基部在与所述火线插针的纵向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中搁置在所述火线插针的所述第二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还包括: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着远离所述火线插针的方向在与所述火线插针的所述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平面中从所述基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突出部的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所述开口延伸出的端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端部具有形成在所述端部的暴露部中的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接触衬垫,所述接触衬垫连接至所述零线插针的通过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开口而暴露的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包括:
平的基部,所述平的基部在与所述零线插针的纵向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中搁置在所述零线插针的所述第二端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接触衬垫还包括: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着远离所述零线插针的方向在与所述零线插针的所述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平面中从所述基部的一端向外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突出部的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中的所述开口延伸出的端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端部具有形成在所述端部的暴露部中的孔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接地弹簧的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侧延伸出的第二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入口,还包括:
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二端的暴露部,所述暴露部具有穿过所述暴露部形成的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凹陷腔体定形状为防止电气不兼容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其中,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接地弹簧在所述外壳中被间隔开以防止电气不兼容的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一起使用。
18.一种C6电源入口,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与标准C8电源入口的尺寸大致相当的尺寸和与所述标准C8电源入口的形状大致相当的形状,所述外壳形成凹陷腔体,所述凹陷腔体具有第一圆筒形开口、第二圆筒形开口以及槽,所述槽沿着所述外壳的纵向轴线的底部形成并且定位在所述第一圆筒形开口与所述第二圆筒形开口之间;
火线插针,所述火线插针封装在所述第一圆筒形开口内并且从所述外壳的后平面突出;
零线插针,所述零线插针封装在所述第二圆筒形开口内并且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后平面突出;以及
悬臂式接地弹簧,所述悬臂式接地弹簧定位在所述槽中,所述接地弹簧的第一端形成在所述槽的上方突起并且突出超过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的钩部,其中,所述钩部是可偏转的并且构造成减小所述接地弹簧与C5连接器的接地插针触头之间的碰撞角度并且有助于与所述接地插针触头的先闭合后断开的接地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6电源入口,其中,所述凹陷腔体的形状防止其他类型的连接器连接至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6电源入口,其中,所述接地弹簧还包括闩锁,所述闩锁靠近所述外壳的所述后平面定位在所述接地弹簧的第二端附近,所述闩锁通过抵着所述槽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施加力而将所述接地弹簧保持到位。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6电源入口,其中,所述接地弹簧还包括止挡钩部,所述止挡钩部通过将所述接地弹簧的底部的第一端以垂直于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纵向轴线的大致90度向下弯曲而形成,所述止挡钩部抵靠沿着所述槽形成的支承区域。
22.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电源入口,所述电源入口包括:
火线插针;
零线插针;
对所述火线插针和所述零线插针进行封装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前侧和后侧,其中,在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从所述前侧的表面中的开口开始的凹陷腔体,所述外壳包括纵长槽,所述纵长槽形成在所述火线插针与所述零线插针之间并且沿着所述外壳的底平面凹陷;以及
接地弹簧,所述接地弹簧具有从所述外壳突出至所述纵长槽中的第一端,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槽中,所述接地弹簧的钩部从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外壳延伸出并且弯曲在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的下方,其中,所述接地弹簧的所述钩部还包括所述接地插针的从所述槽凸出的突起部。
CN201280070849.5A 2012-01-26 2012-01-26 小型c5/c6联接器 Pending CN1044718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2/051207 WO2013110333A1 (en) 2012-01-26 2012-01-26 Slim c5/c6 coupl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1801A true CN104471801A (zh) 2015-03-25

Family

ID=45833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0849.5A Pending CN104471801A (zh) 2012-01-26 2012-01-26 小型c5/c6联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807707A1 (zh)
JP (1) JP2015510224A (zh)
CN (1) CN104471801A (zh)
HK (1) HK1208766A1 (zh)
WO (1) WO20131103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8852A1 (en) * 2017-10-18 2019-04-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LTERNATING CURRENT INPUT UN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1998A (zh) * 2003-06-25 2005-03-09 弗里沃仪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插头连接系统
JP2005158710A (ja) * 2003-11-20 2005-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パワーインレットソケット
EP1939992A2 (en) * 2006-12-25 2008-07-02 Hosiden Corporation Jack
US20090093160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ter and housing thereof
EP2194617A1 (en) * 2008-11-28 2010-06-09 ABB Oy Socket-outl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7679A (ja) * 1985-12-20 1987-07-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源接続装置
DE9105135U1 (de) * 1991-04-26 1991-06-13 B. Braun Melsungen Ag, 34212 Melsungen Dichtung für eine Gerätesteck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1998A (zh) * 2003-06-25 2005-03-09 弗里沃仪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插头连接系统
JP2005158710A (ja) * 2003-11-20 2005-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パワーインレットソケット
EP1939992A2 (en) * 2006-12-25 2008-07-02 Hosiden Corporation Jack
US20090093160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ter and housing thereof
EP2194617A1 (en) * 2008-11-28 2010-06-09 ABB Oy Socket-outl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510224A (ja) 2015-04-02
HK1208766A1 (zh) 2016-03-11
EP2807707A1 (en) 2014-12-03
WO2013110333A1 (en) 201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3673B (zh) 插座式连接器
CN110326173B (zh)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JP5974087B2 (ja) 端子およびそれを伴う電気コネクタ
US812354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dapted to withstand rotational movement
TWI455422B (zh) Socket connector
US8491332B1 (en) Slim C5/C6 coupler
TW200924311A (en) Connector
US20090035975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erminal construction
JPH11345645A (ja) リセプタクル電気端子
CN106654656A (zh) 连接器
CN109638523B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10326169B (zh) 阴阳同体销和插座连接器
TWI583073B (zh) 電連接器組合
CN104852215B (zh) 连接器
CN103081249B (zh) 连接器的错误插入防止结构
WO2007035265A1 (en) Hot plug wire contact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467230A (zh) 具有冲压梁的阴接触件及制造方法
CN120109559A (zh) 连接端子和连接器
CN112350092A (zh) 连接器及端子
US2007008762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471801A (zh) 小型c5/c6联接器
CN101834377B (zh) 低背式电连接器
CN113497382A (zh) 表面安装式电连接器
CN216529472U (zh) 电连接器组及其公端连接器
CN114883862B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拆卸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7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087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