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836A - 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23836A CN104423836A CN201410424803.XA CN201410424803A CN104423836A CN 104423836 A CN104423836 A CN 104423836A CN 201410424803 A CN201410424803 A CN 201410424803A CN 104423836 A CN104423836 A CN 1044238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display
- movement
- size
- signal cond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控制规定的显示部的显示;以及操作输入部(触摸操作部、鼠标操作部),接受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控制部在显示部上显示多个窗口,根据对于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而进行窗口的显示控制。控制部根据对于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移动在显示部上正在显示的特定的窗口,在进行了移动的窗口与其他的窗口重叠而满足了规定条件时,在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位置上显示其他的窗口,在其他的窗口的位置上显示正在移动的窗口,从而交换窗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通过窗口系统对显示的窗口进行显示控制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PC(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平板电脑、便携终端设备等中,通常正在普及使得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窗口(Window),通过该窗口执行任意的应用的显示形式。窗口是在窗口系统(Window System)中,在显示器等设备上被赋予应用的区域,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多个应用同时进行动作,因此在窗口中对各个应用分配画面区域,使得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进行切换。
窗口系统是对平行的多个任务分别分配固有的窗口,将画面输出多重化的计算机上的机构以及用于此的软件,提供图形硬件、定点设备(鼠标等)、键盘的基本的支持。
关于具有多个显示区域的系统的显示控制技术,例如在特开2004-2904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述的多显示器控制系统,在通过连接了多个图像显示装置的多显示器系统进行显示控制时,使得在变更了进行显示作业的应用时作业画面来到作业者的正面,使得作业者不需要移动显示画面。
该系统具备主显示装置、第1以及第2子显示装置,检测在假设的1页的页面上的某处是否有鼠标,根据该位置检测结果判断在第2子显示装置上鼠标是否存在。然后,在所判断的作业画面不是主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交换第2子显示装置的画面内容和主显示装置的画面内容,使各自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由此能够将鼠标表示的作业区域始终设为正面,改善图像显示的作业效率。
图9A至图9D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窗口的交换操作的例子的图。
如上所述,在窗口系统中,能够在显示器等设备上显示多个窗口,通过各个窗口使应用执行并进行操作。在以往的窗口系统中,在变更各个窗口的显示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触摸操作、鼠标操作任意地移动窗口的位置。
可是,在例如想要相互地替换2个窗口的位置而使操作变得容易的情况下,用户逐个单独地移动窗口,进而在窗口的大小不适当的情况下,需要在移动后进行进一步设定窗口的大小的操作。
在图9A至图9D中,示出了在显示画面10上正在显示多个窗口A~F时,交换窗口C和窗口A的操作。此时,首先如图9A所示,用户利用触摸面板功能等,通过拖拽和放下(drag and drop)操作将窗口C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的地点。
然后若如图9B所示窗口C的大小较小,则进行将移动后的窗口C的大小放大到适当的大小的操作。其后,如图9C所示,通过拖拽和放下操作将窗口A移动到移动前的窗口C的位置。最后如图9D所示,进行将窗口A的大小缩小到适当的大小的操作。尽管上述的操作是交换2个窗口的位置的操作,但是对于用户而言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
此外,上述特开2004-29046号公报所记载的多显示器控制系统是用于交换连接到PC的多个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的系统,不是用于交换窗口系统中的窗口的显示位置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使得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而容易地执行基于窗口系统的窗口的交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控制规定的显示部的显示;以及操作输入部,接受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所述控制部将窗口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根据对于所述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而进行所述窗口的显示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根据对于所述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移动在所述显示部上正在显示的特定的窗口,在该进行了移动的窗口与其他的窗口重叠而满足了规定条件时,在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位置上显示所述其他的窗口,在所述其他的窗口的位置上显示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从而交换窗口。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所述操作输入部而具有:触摸操作部,接受基于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部的操作输入;以及定点设备操作部,接受基于通过定点设备而操作的指针的操作输入,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的窗口,在不超过该窗口的全部区域的范围内,设定用于进行交换窗口的控制的规定范围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在通过基于所述触摸部或者所述指针的拖拽操作,移动特定的窗口,并且在所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中解除了所述拖拽操作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了所述规定条件。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通过基于所述触摸部或者指针的拖拽操作,移动特定的窗口,并且在所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之外的区域中解除了所述拖拽操作的情况下,将进行了移动的特定的窗口返回到该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位置而显示。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交换所述窗口时,将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大小以与所述其他的窗口的大小相同的大小来进行显示,将所述其他的窗口的大小以与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大小来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交换所述窗口时,在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是预先决定为不能变更其窗口的大小的窗口的情况下,不变更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大小而显示在所述其他的窗口的位置上,将所述其他的窗口的大小以与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大小在该移动开始前的位置上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不变更预先决定为不能变更所述窗口的大小的窗口的大小,而在所述其他的窗口的位置上进行显示时,调整显示位置,使得不变更大小的窗口的全部区域被显示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方框图。
图2A以及图2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
图3A至图3D是用于说明切换窗口的位置时的规定条件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A至图5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A以及图7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
图8A至图8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
图9A至图9D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窗口的交换操作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方框图。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有:控制部2、通信部3、触摸操作部4、鼠标操作部5、存储部6、以及显示部7。
控制部2由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控制处理器而构成,使用被存储在存储部6中的程序和数据,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的各部,从而实现其功能。通信部3是用于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
触摸操作部4具有:触摸面板传感器,被配置在显示部7的表面;以及与此相关的检测电路。作为触摸面板传感器,能够应用捕捉指尖与导电膜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而检测位置的静电容量方式的传感器。此外,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通过电阻膜探测电压作为模拟量的电阻膜方式、通过压电元件的电压的产生而检测振动波的反弹的表面弹性波方式(超音波方式)、主要检测红外线LED光源的透射光和反射光的红外线方式、进行基于电子笔的输入的电磁感应方式等的方式。
鼠标操作部5接受基于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的鼠标的操作。具体而言,鼠标操作部5接受基于鼠标的移动的显示画面上的指针的移动操作、基于鼠标的按钮的敲击(click)、压下(press)、拖拽、放下等的操作、基于滚轮(wheel)的滚动(scroll)操作等,转送到控制部2。
触摸操作部4以及鼠标操作部5相当于接受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本发明的操作输入部。此外,鼠标操作部5相当于本发明的定点设备操作部,接受使用了作为指针的光标(cursor)的操作输入。定点设备是主要用于操作在画面上所显示的指针和图标的人机接口之一,此外能够应用操纵杆(joy stick)和光笔(light pen)、触摸板(touch pad)、轨迹球(track ball)等。
存储部6是包含实现信息处理装置1的各功能的程序以及数据等的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或者HDD(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对控制部提供工作区域(work area)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的存储部。
显示部7是液晶面板等的显示器设备。控制部2使被存储在存储部6中的窗口系统进行动作,对于显示部7,使其显示1个以上的窗口。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部7不是必须的结构要素,也可以通过控制部2使用外部的特定的显示装置,使其进行窗口的显示控制。
若用户触摸到显示部7,则触摸操作部4检测输入,将用于确定发生了输入的位置的信息(输入坐标信息)提供到控制部2。或者控制部2通过轮询(polling)处理等监视对于触摸操作部4的输入。
控制部2响应于基于触摸操作部4的输入的检测,取得所检测到的输入坐标信息,判定该输入坐标在显示部7的显示画面的哪个位置,然后基于该判定结果进行与在显示部7的显示画面上的显示相应的处理。针对对于鼠标操作部5的操作,也同样地检测指针的位置并且进行与该指针的位置相应的处理。
在例如显示部7的显示画面上所显示的操作按钮被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执行与该操作按钮的操作对应的处理程序。此外,控制部2在根据应用的启动等使显示部7显示1个以上的窗口,且对窗口进行了拖拽和放下的操作的情况下,根据该操作执行处理程序,进行在画面上移动成为操作对象的窗口的控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对于触摸操作部4或者鼠标操作部5的操作,移动在显示部7上显示的窗口,且进行了移动的窗口与其他的窗口重叠而满足了规定条件时,交换位于移动目的地的其他的窗口和被移动了的窗口的移动前的位置而显示。此外,此时,变换移动后的窗口的大小,或者在移动后窗口从画面溢出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地调整位置使得能够显示窗口整体等的处理。具体的处理例子如下所示。
(实施方式1)
图2A以及图2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并且是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的显示部7上显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控制处理例子的图。参照图1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显示部7上能够显示图2A以及图2B所示的显示画面10。显示部7的控制由控制部2而执行。
如图2A所示,设为在显示画面10中正在显示多个窗口A~F。此时,在用户进行交换窗口C和窗口A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利用基于触摸操作部4的触摸操作功能,进行拖拽和放下操作,将窗口C向成为移动目的地的窗口A移动。然后,如图2B所示,在窗口C与窗口A重叠而控制部2判断为满足了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2在显示了窗口A的位置上显示窗口C,且在窗口C的移动前的位置上显示窗口A。然后将进行了移动的窗口C设为激活(active)窗口。
此时,将移动后的窗口C的大小匹配移动前的窗口A的大小而进行显示,且将移动后的窗口A的大小匹配移动前的窗口C的大小而进行显示。即,能够仅通过移动窗口C的简单的操作,交换窗口C和窗口A的位置和大小。
上述的操作除了通过对于触摸操作部4的触摸操作功能之外,通过基于鼠标操作部5的鼠标操作也同样能够执行。
图3A至图3D是用于说明切换窗口的位置时的规定条件的图。在此,示出了交换在显示部7上正在显示的窗口A、B时的控制处理例子。本实施方式中,对正在显示的所有的窗口设定规定范围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在图3A中,关于窗口A示出了设定了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的状态,但是对窗口B同样地进行了设定。
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例如被设定为相对于该窗口A具有100%以下的规定比率的区域的范围。例如设定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使得竖的长度和横的长度相对于矩形的窗口A分别成为原先窗口的70%。
此外,设为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被配置在窗口A的中央,从窗口A的外周起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为止的长度在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的左右以及上下成为相同的长度。此外,在窗口A比规定的大小更小的情况下,设为不应用上述的规定比率,也可以设为以预先决定的最小的大小来决定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此时,在窗口A变得比预先决定的最小的大小还小的情况下,将该窗口A的100%的区域设为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
上述的设定例是一个例子,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能够在不超过窗口的全部区域的规定范围内适当地决定其大小和形状。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被决定为基于控制部2的判断区域,并不是在各窗口内为了用户能够视觉辨认而明确表示的区域。
然后如图3B所示,设为由用户对窗口B进行移动操作,且窗口B与窗口A重叠。通常,若窗口重叠,则在重叠了的部分中显示位于前面侧的窗口,但是在此为了说明也图示了后侧的窗口(下面同样)。此时,直到正在进行基于触摸的拖拽操作的手指30进入到窗口A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为止,不进行窗口的交换。另外,手指30是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部的例子,也可以是触摸笔等的设备等。下面设为同样。
然后,如图3C所示,在拖拽操作持续的状态下手指30进入到窗口A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若用户将手指30离开进行放下操作从而解除拖拽操作,则控制部2判断为满足了窗口交换的规定条件。在此,如图3D所示,控制部2在移动前显示了的窗口A的位置上显示窗口B,同时在移动前显示了窗口B的位置上显示窗口A。然后此时,将移动后的窗口B的大小设为与移动前的窗口A的大小相同,且将移动后的窗口A的大小设为与移动前的窗口B的大小相同。
通过本实施方式在移动前后变更窗口大小的情况,与通过通常的窗口操作变更窗口的大小的情况同样地,不变更通过窗口显示的信息本身,而是简单地变更通过窗口切取而显示的大小。此时,在显示信息的全部区域不能通过窗口而显示完全的情况下,能够设为使用滚动条而进行显示。滚动条是用于主要在窗口系统中显示通过单一的窗口不能收纳完全的信息的部分区域而根据需要而移动显示区域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部件,被设定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2个种类。
上述的显示控制中,用户利用触摸操作功能,通过拖拽操作移动窗口,当手指等进入其他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时将手指等从画面离开而进行放下操作,从而初次确定执行窗口交换控制。例如,在持续拖拽操作的状态下,将手指等暂时进入其他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内后,不将手指等离开而在持续拖拽的状态下将手指等移动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外,并在该处放下的情况下,不执行窗口交换。
在通过鼠标操作功能执行相同的操作的情况下,用户将所显示的光标移动到任意的窗口上,在按下鼠标的规定的按钮的状态下进行拖拽操作,从而移动该窗口。然后,当光标进入到其他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时,通过将按钮离开而进行用于解除拖拽操作的放下操作,规定条件被满足。由此,控制部2执行窗口的交换显示。
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由于在画面上没有明确地显示,因此也可以设为进行用户能够识别手指等或光标是否进入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的显示。例如,在通过拖拽操作正在移动窗口时,尤其在不进行窗口的显示变更而正在进行拖拽操作的手指等或光标进入到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时,进行能够视觉识别该窗口的显示。例如在窗口的中央显示规定的标志,能够对用户告知在该状态下进行放下操作从而执行窗口交换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窗口进行了交换时,变更窗口的位置和大小而进行显示,作为变形例,也可以设为进行仅交换2个窗口的位置而不变更窗口的大小的控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移动前后变更窗口的大小的情况下,设为不放大/缩小窗口内的信息而仅变更窗口的大小,但是作为变形例,也可以设为根据窗口的信息内容放大或者缩小窗口内的信息而进行显示。也可以设为在例如对电视影像正在进行窗口显示时,在进行窗口交换而变更了窗口的大小的情况下,放大或者缩小电视影像而进行显示。此时,能够进行变更窗口的大小,但不变更并且维持纵横比等的控制处理。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此作为处理的主体,参照图1进行说明。
首先在显示部7上正在显示多个窗口的状态下,用户利用触摸功能或者鼠标功能进行拖拽操作而对任意的窗口进行移动(步骤S1)。然后,用户松开触摸(touch up)(放开触摸)或者放开鼠标按钮,从而进行放下(步骤S2)。
此时信息处理装置1的控制部2判别在通过用户操作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目的地上是否存在其他的窗口(步骤S3)。在此若在移动目的地上没有其他的窗口,则将窗口移动至所放下的位置(步骤S7)。
此外,在步骤S3中在移动目的地存在其他的窗口的情况下,控制部2判定正在触摸的手指等或者正在进行鼠标操作的光标是否已进入到移动目的地的其他的窗口的规定区域(步骤S4)。规定区域是相当于上述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的区域。
在此,若手指等或光标没有移动到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的规定区域内(步骤S4-“否”),则控制部2将窗口移动到被放下了的位置而进行显示(步骤S8)。
此外,在步骤S4中若手指等或光标进入到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的规定区域(步骤S4-“是”),则控制部2将进行了移动的窗口变更为与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相同的位置/大小而进行显示(步骤S5)。然后将位于移动目的地的窗口变更为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前的位置/大小而进行显示(步骤S6)。
(实施方式2)
图5A至图5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显示部7的显示画面10上正在显示的所有的窗口设定规定范围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在图5A中,示出了关于窗口A设定了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的状态,但是对窗口B同样地进行了设定。
然后,如图5B所示,设为由用户移动操作了窗口B。此时,与实施方式1相同,直到利用触摸操作功能而正在进行拖拽操作的手指(或者也可以是触摸笔等)30进入到窗口A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为止,不进行窗口的交换。然后,在手指30进入到其他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时进行放下操作,从而确定执行窗口交换控制。在此,也可以不通过手指30而通过其他的定点设备等进行操作,或者也可以是利用了鼠标操作功能的操作。该显示控制处理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图5B所示,在手指30位于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之外且在该位置进行了放下操作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中,不执行窗口交换,在放下了该窗口B的位置上以其原本的大小进行显示。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拖拽操作移动窗口B并且通过放下操作解除了拖拽操作时,在手指30没有进入到其他的窗口A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的情况下,将目前为止的移动操作全部取消,将窗口返回到移动前的最初的位置而进行显示。此时,若在图5B的状态下进行放下操作,则自动返回到图5C的移动开始前的状态而进行显示。利用了鼠标功能的拖拽和放下操作也一样。
在此,在持续拖拽操作的状态下,将手指等暂时进入到其他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内后,仍然持续拖拽而将手指等或光标移动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20外,并在该处进行了放下的情况下,也不执行窗口交换,该窗口被返回到移动前的最初的位置而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暂时开始了窗口的移动的用户中途变更方针,不选择窗口交换而在其他的窗口之外的任意的位置进行了放下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将窗口的配置返回到开始移动前的位置,能够提高可用性。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的步骤S11~17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相同。即,在显示部7正在显示多个窗口的状态下,用户利用触摸功能或者鼠标功能,进行拖拽操作而移动任意的窗口(步骤S11)。然后,用户松开触摸(放开触摸)或者放开鼠标按钮,从而进行放下(步骤S12)。
控制部2判别在通过用户操作而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目的地上是否存在其他的窗口(步骤S13),若在移动目的地上不存在其他的窗口,则将窗口移动到放下的位置(步骤S17)。此外,在步骤S13中在移动目的地上存在其他的窗口的情况下,控制部2判定正在触摸的手指等或者正在进行鼠标操作的光标是否已进入到移动目的地的其他的窗口的规定区域(窗口交换执行区域)(步骤S14)。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手指等或光标没有进入到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的规定区域内(步骤S14-“否”),则控制部2取消窗口的移动,将进行了移动的窗口返回到移动前的原来的位置而进行显示(步骤S18)。
此外,若在步骤S14中手指等或光标进入到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的规定区域,则控制部2将进行了移动的窗口变更为与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相同的位置/大小而进行显示(步骤S15)。然后,将位于移动目的地的窗口变更为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前的位置/大小而进行显示(步骤S16)。
(实施方式3)
图7A以及图7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3的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上述实施方式1、2的控制处理而进行了窗口的交换的情况下,在是预先设定为不能变更窗口的大小的窗口的情况下,在交换窗口而对位置进行了移动时,不变更窗口的大小而直接仅对位置进行移动。
例如图7A所示,设为交换大小不同的窗口A和窗口B。窗口的交换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拖拽操作而移动的窗口B的手指等或者光标被拖拽到移动目的地的窗口A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并在该处进行了放下操作时,在窗口A的位置上显示窗口B,在移动前的窗口B的位置上显示窗口A。
此时,有时正在显示的窗口是不能变更其窗口的大小的窗口。在窗口系统中,有时显示关于特定的窗口而其大小预先固定为不能变更的窗口。例如,示例窗口尺寸固定了的软件的窗口、属性(property)的窗口、对话框等。
在该例中,设为窗口B是不能变更窗口尺寸的窗口。此时,若进行窗口的交换,则如图7B所示那样,在窗口A存在的位置上显示窗口B,但是窗口B仅变更其位置,窗口的大小维持原来的大小。位置的变更使原来的窗口A的中心和交换后的窗口B的中心一致。此外,也可以通过使特定的顶点在交换前后一致等的手法,决定适当位置。
另一方面,由于窗口A不是窗口尺寸固定了的窗口,因此在通过窗口交换而在移动前的窗口B的位置上显示了窗口A时,匹配移动前的窗口B的大小而显示窗口A。
通过该控制处理,即使是不能变更窗口尺寸的窗口,也能够容易地执行窗口系统中的窗口的交换。
(实施方式4)
图8A乃至图8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处理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实施方式3的控制处理,在进行了窗口的交换时,是窗口的大小不能变更的窗口的情况下,在交换窗口而对位置进行了移动时窗口溢出到画面外时,以挪动显示位置的方式进行了调整,使得显示该窗口的整体。
例如如图8A所示,设为交换大小不同的窗口A和窗口B。窗口的交换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拖拽操作而移动的窗口B的手指等或者光标被拖拽到移动目的地的窗口A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并在该处进行了放下操作时,在窗口A的位置上显示窗口B,在移动前的窗口B的位置上显示窗口A。
如图8B所示那样,此时正在显示的窗口B是不能变更其窗口的大小的窗口,若将窗口B显示在窗口A的位置上,则有时窗口B从画面溢出。例如,在将窗口A交换到窗口B时,决定为使窗口的中心一致而进行窗口的交换的情况下,在不能变更大小的窗口B比窗口A更大的情况下,若通过窗口交换使窗口B与移动前的窗口A的中心一致而进行显示,则窗口B的一部分不能画面显示。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C所示那样,调整窗口B的显示位置,直到通过窗口交换而一部分变得不能显示的窗口B的全部区域被显示为止。在进行窗口交换时,窗口B在交换前的窗口A的位置上显示,但是与交换前的窗口A的区域重复的同时,进行调整使得其全部区域被画面显示。
通过该控制处理,即使是不能变更窗口尺寸的窗口,也能够容易地执行在窗口系统中的窗口的交换,此时始终能够在画面内显示交换后的窗口整体。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能够根据对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模式设定,执行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窗口的交换控制。
例如,作为在信息处理装置中设定的模式,准备通常模式和窗口交换模式,设为能够由用户进行选择。此时将模式设定开关在画面内显示,能够根据其操作而进行模式选择。
在通常模式中,能够进行基于以往的窗口的显示信息的操作。在此,能够对在窗口内显示的图标或按钮等进行操作,或者进行文本(text)等的输入操作等。此外,能够进行窗口的移动或大小的变更,在对窗口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不进行窗口的交换处理,而是在移动目的地的位置进行显示。
然后,若通过用户的操作设定了窗口交换模式,则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形态来执行窗口的交换显示控制。
在设定为窗口交换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变换窗口的显示方式。作为例子,例如在窗口交换模式中,将各窗口的外框设为例如黑框而以能够区别的方式对窗口的状态进行明确表示。此时,不能对在显示黑框的窗口内显示了的图标等的信息进行操作。为了进一步表示不能进行操作的情况,也可以进行将窗口内着色为灰色而进行显示等的处理。
然后设为不论触摸了该窗口内某处或者不论光标位于某处,都能够通过进行拖拽操作来移动窗口。此外,设为若触摸黑框,则能够改变该窗口的大小。
在该状态下,用户对任意的窗口进行拖拽操作,在移动目的地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内进行放下操作,从而交换窗口进行显示。
此外,也可以将窗口交换模式进一步分为2个而进行设定。
例如在窗口交换模式的第1模式中,设为进行上述实施方式1的动作,窗口被拖拽而移动,并在其他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外进行了放下时,在该放下位置上仍然显示进行了移动的窗口。
此外,在窗口交换模式的第2模式中,设为进行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在此,窗口被拖拽而移动,并在其他的窗口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外进行了放下时,将目前为止的移动操作全部取消,将窗口返回到移动前的最初的位置而进行显示。
如上所述,使得能够以规定模式来执行窗口的交换控制,从而能够分别容易地执行用于进行窗口的移动、交换的操作、和对于窗口的操作,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技术的特征(构成要件)能够相互组合,通过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以上,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而容易地执行基于窗口系统的窗口的交换。
Claims (6)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控制规定的显示部的显示;以及操作输入部,接受基于用户的操作输入,所述控制部将窗口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根据对于所述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而进行所述窗口的显示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对于所述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移动在所述显示部上正在显示的特定的窗口,在该进行了移动的窗口与其他的窗口重叠而满足了规定条件时,在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位置上显示所述其他的窗口,在所述其他的窗口的位置上显示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从而交换窗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作为所述操作输入部而具有:触摸操作部,接受基于能够进行触摸操作的触摸部的操作输入;以及定点设备操作部,接受基于通过定点设备而操作的指针的操作输入,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的窗口,在不超过该窗口的全部区域的范围内,设定用于进行交换窗口的控制的规定范围的窗口交换执行区域,
在通过基于所述触摸部或者所述指针的拖拽操作,移动特定的窗口,并且在所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中解除了所述拖拽操作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了所述规定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基于所述触摸部或者指针的拖拽操作,移动特定的窗口,并且在所述窗口交换执行区域之外的区域中解除了所述拖拽操作的情况下,将进行了移动的特定的窗口返回到该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位置而显示。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交换所述窗口时,将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大小以与所述其他的窗口的大小相同的大小来进行显示,将所述其他的窗口的大小以与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大小来进行显示。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交换所述窗口时,在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是预先决定为不能变更其窗口的大小的窗口的情况下,不变更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大小而显示在所述其他的窗口的位置上,将所述其他的窗口的大小以所述进行了移动的窗口的移动开始前的大小在该移动开始前的位置上进行显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不变更预先决定为不能变更所述窗口的大小的窗口的大小,而在其他的窗口的位置上进行显示时,调整显示位置,使得不变更大小的窗口的全部区域被显示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74352A JP5848732B2 (ja) | 2013-08-26 | 2013-08-26 | 情報処理装置 |
JP2013-174352 | 2013-08-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23836A true CN104423836A (zh) | 2015-03-18 |
CN104423836B CN104423836B (zh) | 2019-10-11 |
Family
ID=5248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24803.XA Active CN104423836B (zh) | 2013-08-26 | 2014-08-26 | 信息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241662B2 (zh) |
JP (1) | JP5848732B2 (zh) |
CN (1) | CN104423836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7307A (zh) * | 2019-01-08 | 2019-06-07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的显示交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835488A (zh) * | 2019-11-22 | 2021-05-25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窗口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282223A (zh) * | 2021-04-29 | 2021-08-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272343B1 (ko) * | 2014-10-13 | 2021-07-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펜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
JP6620927B2 (ja) * | 2015-09-30 | 2019-12-18 |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6693279B2 (ja) * | 2016-06-03 | 2020-05-1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医療情報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7017427B2 (ja) * | 2018-02-06 | 2022-02-0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気腹装置 |
WO2020008559A1 (ja) | 2018-07-04 | 2020-01-09 |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設定方法 |
CN110618769B (zh) * | 2019-08-22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窗口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D956816S1 (en) * | 2020-08-13 | 2022-07-05 | 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 | Display screen portion with ic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9086A (zh) * | 2003-01-14 | 2006-02-22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重排计算机屏幕上的视图 |
CN101021765A (zh) * | 2006-02-14 | 2007-08-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管理窗口布局的设备和方法 |
US7480872B1 (en) * | 2003-04-06 | 2009-01-20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resizing windows |
US7739604B1 (en) * | 2002-09-25 | 2010-06-15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ndows |
CN103246433A (zh) * | 2013-05-06 | 2013-08-14 |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 屏幕自定义分窗口显示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30670B2 (ja) * | 1994-07-20 | 2006-01-0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 |
JP2003186593A (ja) * | 2001-12-14 | 2003-07-04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マルチウィンドウ表示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JP2004029046A (ja) | 2002-06-07 | 2004-01-29 | Nec Mitsubishi Denki Visual Systems Kk |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制御システム |
JP2010015193A (ja) * | 2008-06-30 | 2010-01-21 | Fujitsu Ltd | 診療情報表示装置、診療情報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0218114A (ja) * | 2009-03-16 | 2010-09-30 | Nec System Technologies Ltd | ウィンドウ操作の制御方法、ウィンドウ操作の制御装置及びウィンドウ操作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1248784A (ja) | 2010-05-28 | 2011-12-08 | Toshiba Corp |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
JP5277402B2 (ja) * | 2010-06-25 | 2013-08-28 |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9785338B2 (en) * | 2012-07-02 | 2017-10-10 | Mosaiqq,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action interface using a multi-touch gesture recognition engine |
US10585553B2 (en) * | 2012-12-06 | 2020-03-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2013
- 2013-08-26 JP JP2013174352A patent/JP5848732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7-09 US US14/326,936 patent/US1024166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8-26 CN CN201410424803.XA patent/CN104423836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22 US US16/283,296 patent/US1059931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39604B1 (en) * | 2002-09-25 | 2010-06-15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ndows |
CN1739086A (zh) * | 2003-01-14 | 2006-02-22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重排计算机屏幕上的视图 |
US7480872B1 (en) * | 2003-04-06 | 2009-01-20 | App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resizing windows |
CN101021765A (zh) * | 2006-02-14 | 2007-08-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管理窗口布局的设备和方法 |
CN103246433A (zh) * | 2013-05-06 | 2013-08-14 |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 屏幕自定义分窗口显示控制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7307A (zh) * | 2019-01-08 | 2019-06-07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的显示交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835488A (zh) * | 2019-11-22 | 2021-05-25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窗口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282223A (zh) * | 2021-04-29 | 2021-08-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043135A (ja) | 2015-03-05 |
JP5848732B2 (ja) | 2016-01-27 |
US20190187887A1 (en) | 2019-06-20 |
CN104423836B (zh) | 2019-10-11 |
US10599317B2 (en) | 2020-03-24 |
US20150058795A1 (en) | 2015-02-26 |
US10241662B2 (en) | 2019-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23836A (zh) | 信息处理装置 | |
US10949082B2 (en) | Processing capacitive touch gestures implemented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 |
JP5490508B2 (ja) | タッチセンサを有する装置、触感呈示方法及び触感呈示プログラム | |
JP4787087B2 (ja) |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
US10007382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US20100295806A1 (en) |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CN103988159A (zh) |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 |
US20090066659A1 (en) | Computer system with touch screen and separate display screen | |
KR101636665B1 (ko) | 프로그래머블 표시기 및 그 화면 조작 처리 프로그램 | |
US2014001578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3927082A (zh) | 基于手势的用户界面方法和设备 | |
US9623329B2 (en) | Operations for selecting and changing a number of selected objects | |
US9870144B2 (en) | Graph display apparatus, graph display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0146420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graph display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resenting and manipulating two dimensional graph objects using touch gestures | |
JP5388246B1 (ja) | 入力表示制御装置、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入力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2385481A (zh)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
US20160162061A1 (en) | Low latency inking | |
WO2014037945A1 (en) | Input device for a computing system | |
US20180052598A1 (en) | Multi-touch based drawing inpu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4034369A1 (ja) | 表示制御装置、シン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14006654A (ja) | 情報表示装置、ユーザ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提供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US20130002714A1 (en) |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 |
US9823890B1 (en) | Modifiable bezel for media device | |
US9417780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5165624B2 (ja) | 情報入力装置、オブジェクト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