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699A - 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方法、网络节点、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方法、网络节点、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12699A CN104412699A CN201380036130.4A CN201380036130A CN104412699A CN 104412699 A CN104412699 A CN 104412699A CN 201380036130 A CN201380036130 A CN 201380036130A CN 104412699 A CN104412699 A CN 1044126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parameter
- expiration period
- mobile
- tim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according to average transmission signal activ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leader and terminal is follower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网络节点(300)基于预定参数确定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定时器(101)被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10)连接至核心网(20)的移动终端(200)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预定参数包括(a)关于移动终端(200)到核心网(20)的连接频率的参数、(b)关于通过布置在核心网(20)中的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的参数、(c)关于移动终端(200)在基站(100)之间的移动频率的参数、以及(d)关于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软件的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测量移动终端不执行数据通信的不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定时器的调节。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移动终端或者网络(即,基站或网关)测量移动终端不执行通信的不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并且当持续时间超过预定期满时段时,使得移动终端转换到睡眠模式。专利文献1进一步公开了通过移动终端或网络(即,基站或网关)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并且基于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改变关于睡眠模式转换的定时器期满时段。专利文献1进一步公开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剩余电池电量,改变关于睡眠模式转换的定时器期满时段。
而且,非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由归属订户服务器(HSS)管理的订户数据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移动通信系统中的UE不活动定时器的配置数据。UE不活动定时器是测量关于移动终端的用户数据既不被发送也不被接收的不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定时器。UE不活动定时器通过基站(重新)启动,并且被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状态改变。响应于移动终端、位置记录更新、服务请求等的附连,由HSS保持的UE不活动定时器的配置数据经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HSS被发送至基站。
以下是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的定义。“空闲状态”是指移动终端到或从核心网,不连续地发送或者接收用于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控制信号,并且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无线电资源已被释放。无线电接入网络例如是UTRAN或E-UTRAN。移动核心网络例如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分组核心或演进分组核心(EPC)。空闲状态的一个实例是EPS连接管理空闲(ECM-IDLE)状态和3GPP的无线电资源控制空闲(RRC_IDLE)状态。在RRC_IDLE状态下,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中的无线电资源已被释放。
同时,“连接状态”是指作为上述3GPP的ECM-CONNECTED状态和RRC_CONNECTED状态,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保护至少用于在移动终端和移动核心网络之间发送和接收用于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控制信号(控制消息)的无线电资源,并且建立这样的连接,以能够在移动终端和移动核心网络之间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控制消息)。简而言之,“连接状态”是移动终端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以能够至少发送和接收用于会话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控制信号(控制消息)的状态。换句话说,“连接状态”不要求数据载体被配置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分组数据网(PDN)之间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的状态。“连接状态”还可以被称为“活动状态”。
通常,移动核心网络逐小区地管理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的位置,并且以包括多个小区的位置表示区域(例如,跟踪区域、路由区域)为单位,管理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的位置。当从一个位置记录区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记录区域时,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将指示位置记录区域的更新的消息发送至移动核心网络。当下行链路业务达到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时,移动核心网络将寻呼信号发送至基于位置记录区域限定的寻呼区域。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出版物No.11-313370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S2-120475,"Inactivity timer managementfunction",NTT docomo and NEC,3GPP TSG-SA2 Meeting#89,温哥华,加拿大,2012年2月6-10日
[非专利文献2]3GPP S2-120476,"Inactivity timer managementfunction",NTT docomo and NEC,3GPP TSG-SA2Meeting#89,温哥华,加拿大,2012年2月6-10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检查了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调节,以调节应该由移动核心网络处理的关于移动终端的状态转换(空闲-连接转换)的控制信号的数量。
包括重视功率节省的智能电话的很多新近移动终端操作,以当不存在通信时,立即释放无线电连接,并且使得无线电资源管理层和上层中的每个的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同时,作为用于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趋向,与服务器周期性地连接以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应用程序的数量日益增加。结果,紧接在通信完成之后,新近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并且然后再次立即转换到连接状态,用于周期性地执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即,移动终端在空闲状态和连接状态(空闲-连接转换)之间重复地转换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发生。这导致将由移动核心网络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增加的问题,导致移动核心网络上的负载增加。
专利文献1公开了根据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或剩余电池电量,改变测量移动终端不执行通信的不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然而,专利文献1未公开使用其他索引改变定时器的期满时段。而且,非专利文献1和2未明确公开哪个索引被用于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的终止周期。
本发明的示例性目标在于,提供一种确定能够有助于应该由移动核心网络处理的关于移动终端的控制信号的数量的调节的定时器、网络节点、以及程序的期满时段的方法。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一示例性方面包括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方法。定时器被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该方法包括:基于以下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
(a)关于移动终端到移动核心网络的连接频率的第一参数;
(b)关于通过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的第二参数;
(c)关于移动终端在基站之间的移动频率的第三参数;以及
(d)关于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软件的第四参数。
第二示例性方面包括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包括:确定装置,用于基于预定参数,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定时器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预定参数包括以下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a)关于移动终端到移动核心网络的连接频率的第一参数;
(b)关于通过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的第二参数;
(c)关于移动终端在基站之间的移动频率的第三参数;以及
(d)关于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软件的第四参数。
第三示例性方面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方面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示例性方面,可以提供确定能够有助于应该由移动核心网络处理的关于移动终端的控制信号的数量的调节的定时器、网络节点、以及程序的期满时段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用于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参数的特定实例的图表;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性管理节点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三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三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四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四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贯穿附图,相同和相应组件由相同参考符号表示,并且为了说明的清楚起见,当合适时,重复说明被省略。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网络的结构实例的框图。图1中所示的结构实例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0和移动核心网络(MCN)20。首先将描述RAN 10和MCN20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RAN 10包括基站100和移动终端200。基站100通过无线接入技术连接至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具有无线电接口,通过无线电接入技术连接至基站100,并且经由RAN 10(即,基站100)连接至MCN20。RAN 10例如是E-UTRAN或UTRAN、或其结合。在E-UTRAN中,基站100对应于E-UTRAN节点B(eNB)。在UTRAN中,基站100对应于节点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功能。
在图1中所示的实例中,基站100包括UE不活动定时器101。UE不活动定时器101是测量关于移动终端100的用户数据既不被发送也不被接收的不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定时器。UE不活动定时器101通过基站100(重新)启动,并且被用于确定移动终端200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改变。UE不活动定时器101可以被布置在布置在RAN 10中的另一个节点中。
基站100响应于将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调度到移动终端200,(重新)启动用于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而且或可替换地,基站100可以响应于用于移动终端200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上行链路发送授权(上行链路授权)到移动终端200的发送、寻呼消息到移动终端200的发送、以及从移动终端200接收无线电资源分配请求中的至少一个,(重新)启动用于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
当UE不活动定时器101期满时,移动终端200使得从连接状态转换到空闲状态。例如,基站100可以请求MCN 20(更特别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响应于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释放关于移动终端200的载体,并且可以释放被配置用于移动终端200的无线电载体。移动终端200可以响应于无线电载体的释放,作出到空闲状态的转换。
MCN 20是由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操作者管理的网络。MCN 20例如是在演进分组系统(EPS)中的EPC、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中的GPRS分组核心、或者其结合。MCN 20具有包括移动终端200的载体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控制面功能和包括在移动终端200和外部PDN 30之间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的用户面功能。在图1中所示的实例中,MCN 20包括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作为控制面实体。而且,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MCN 20包括至少一个传输节点作为用户面实体。在UMTS的情况下,例如,传输节点(未示出)包括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和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的用户面功能。而且,在EPS的情况下,传输节点包括服务网关(S-GW)和PDN网关(P-GW)。
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执行移动终端200(例如,载体建立、载体修改、载体释放)的移动性管理和载体管理。例如,在UMTS的情况下,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具有SGSN的控制面功能。而且,在EPS的情况下,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具有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功能。移动性管理节点(例如,MME)300通过控制接口(例如,S1-MME接口)连接至多个基站(例如,eNB)100,并且通过控制接口(例如,S11接口)连接至传输节点(例如,S-GW)。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交换在移动终端200和MCN 20之间发送的非接入层(NAS)消息。NAS消息是在不根据在RAN 10中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在RAN 10处不被发送并且在移动终端200和MCN 20之间被透明地发送或接收的控制消息。例如,响应于从移动终端200接收请求资源分配的服务请求消息,移动性管理节点300请求基站100与MCN 20建立载体,并且与移动终端200建立无线电载体。
在以下说明书中,将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基于预定参数,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预定参数包括以下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a)关于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的重复频率的第一参数;
(b)关于通过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的第二参数;
(c)关于移动终端200在基站100之间的移动频率的第三参数;以及
(d)关于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的软件的第四参数。
通常,完成通信的移动终端200立即作出到空闲状态的转换,并且RAN 10的无线电资源被释放,并且不需要执行移动终端200的切换,由此减少RAN 10和核心网20上的负载。然而,当移动终端200重复在IDLE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的转换(空闲-连接转换)时,应该由MCN2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增加,其导致MCN 20上的负载增加的问题。
关于空闲-连接转换的控制信号不仅是应该由关于移动终端200的MCN 20处理的控制信号。如上所述,例如,当发生移动终端200的切换时,移动管理节点300和传输节点(未示出)必须处理控制信号,以改变MCN 20中的载体的路径。
上述第一至第三参数紧密地涉及应该由MCN 20处理的关于移动终端200的控制信号的数量。而且,第四参数可能涉及应该由MCN 20处理的关于移动终端200的控制信号的数量。第四参数指示例如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操作系统的类型或版本。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可以根据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OS的类型或版本(修订)改变。第四参数例如是国际移动设备识别软件版本(IMEISV)。IMEISV包括指示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软件的修订的双数字软件版本号(SVN)。移动终端200的OS的改变或更新受移动操作者限制,并且可能不由用户自由地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的硬件标识符可以与OS的类型或版本相关。从而,第四参数可以是例如IMEI。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改变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从而,可以有效地调节应该由MCN 2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
由于所有上述第一至第三参数都涉及控制信号的数量,这些参数可以由控制面中的控制节点(即,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测量,而不使用用户面中的传输节点。而且,第四参数保持在移动终端200中,并且通过与诸如到MCN 20的附连和位置记录区域(例如,跟踪区域)的更新的移动性管理事件相关的信令,从移动终端200被发送至MCN20中的控制节点(例如,移动性管理节点300、订户服务器(未示出))。根据移动核心网络的典型架构,通过控制面上的信令,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更新。从而,当使用诸如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的涉及用户数据分组的测量的参数时,不期望的控制信号的交换在用户面中的传输节点和在控制面中的控制节点之间可能是必须的,以更新UE不活动定时器101。同时,上述第一至第四参数可以在控制面中的控制节点处被测量或获取(即,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由此可以抑制这样的不期望控制信号。
在以下说明书中,将描述使用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特定实例。
<第一参数:到MCN 20的连接频率>
第一参数涉及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即,每单位时间到MCN 20的连接数量)。第一参数可以是到MCN 20的连接频率或者到MCN 20的(平均)连接发生间隔。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测量由移动终端200执行的到MCN 20的连接的数量,以改变至连接状态。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测量例如发生次数、发生间隔、或者来自空闲状态下的移动终端200的服务请求的发生间隔。可替换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测量发生次数、发生频率、或者来自MCN 20或者用于空闲状态下的移动给终端200的外部网络的服务请求的发生间隔(例如,下行链路数据通知、或者寻呼请求)。而且,可替换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通过移动终端200测量关于到MCN 20的初始附连的消息(例如,附连请求)连同上述服务请求。
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当与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相对低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相对高时,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换句话说,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当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变高时,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而且,换句话说,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当与移动终端2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超过阈值时,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高直接指示移动终端200的空闲-连接转换的频率高。通过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可以增加移动终端200保持在连接状态的时间。从而,期望到MCN 20的连接频率减少,并且从而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减少。
当移动终端仍然保持在连接状态的时间增加时,移动终端200活动(活动时间)的时间增加,导致移动终端200的电池消耗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的DRX循环(不连续接收循环)可以设置得更长。从而,可以减少移动终端200的电池消耗。可替换地,移动终端200的DRX不活动定时器可以设置得更短。然后,移动终端200立即进行到DRX状态的转换,并且移动终端200保持在连续接收状态的时间可以被缩短,由此减少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200的功率消耗。而且,移动终端200的DRX循环可以被设置得更长,并且移动终端200的DRX不活动定时器可以被设置得更短。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减少移动终端200中的功率消耗的效果。
DRX不活动定时器由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200管理,并且限定连接状态下的ON-持续时间。具体来说,移动终端200响应于调度的接收,(重新)启动DRX不活动定时器。在ON-持续时间内,移动终端200连续地接收所有子帧。当DRX不活动定时器期满时,移动终端200进行到DRX循环(特别是,短DRX循环)的转换。即,DRX不活动定时器测量不活动时间,直到处于连接状态(即,RRC_CONNECTED状态)的移动终端200进行从连续接收状态到DRX状态的转换为止。
而且,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根据通过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的(平均)发生间隔,调节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例如将关于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设置得比通过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的(平均)发生间隔更长。从而,期望移动终端200的空闲-连接转换的频率减少,并且从而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减少。
图2是示出用于使用第一参数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操作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在步骤S11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检测频繁连接至MCN 20的移动终端200。在步骤S12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确定关于被检测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在步骤S13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RAN 10中的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节点(即,基站100)。定时器改变请求包括目标移动终端200的标识符(UE标识符(UEID))、以及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在步骤S14中,基站100基于定时器改变请求,改变关于由该请求指定的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第二参数:通过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
第二参数涉及通过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第二参数可以是例如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关于多个移动终端200的控制信号的发生频率(即,每单位时间的发生次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测量例如发生次数、发生频率、或者来自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200的服务请求的发生间隔。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测量关于通过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初始附连的控制信号的处理负载、连同关于上述服务请求的控制信号的处理负载。而且,移动性管理节点300还可以测量关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的控制信号的处理负载。而且,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测量在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中处理的所有控制信号的处理负载。
响应于检测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上的负载相对高,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共同请求一个或多个基站100增加多个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换句话说,当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控制信号的处理负载增加时,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共同增加应用至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基站100的多个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换句话说,当与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上的负载低于阈值的情况相比,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上的负载超过预定阈值时,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应用至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基站100的多个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通过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移动终端200保持在连接状态的时间可以增加。从而,期望每个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减少,并且从而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增加。而且,通过同时请求多个基站100改变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可以被有效地减少。
可以对连接至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一个、部分或者所有多个基站100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改变。例如,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优先选择与移动性管理节点300频繁通信的一个或一些基站100,作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改变的目标。
图3是示出用于使用第二参数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操作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在步骤S21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检测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中的高负载。在步骤S22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以减少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上的负载(例如,控制信号的数量)。在步骤S13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多个基站100。定时器改变请求包括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在步骤S24中,每个基站100都基于定时器改变请求,改变关于连接至基站100的各个小区的所有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第三参数:移动终端200的移动频率>
第三参数涉及基站100之间的移动终端200的移动频率(即,移动终端200每单位时间在移动终端100之间移动的次数)。在本实例中,可以考虑在基站100之间的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200的移动(即,切换)。第三参数可以是移动终端200在基站100之间切换的频率或者(平均)发生间隔。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测量当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200在基站100之间执行切换时发生的在基站100和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之间的信号发送的次数。
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当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相对低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相对高时,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换句话说,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随着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增加,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换句话说,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当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低于阈值相比,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时,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高意味着,应该由与切换相关的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大。通过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和移动终端200保持在连接状态的时间,切换发生的频率减少。如上所述,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200代替切换执行自发小区重新选择,并且以位置记录区域(跟踪区域)为单位,通过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管理移动终端200的位置。从而,期望切换发生频率减少,其导致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减少。
可替换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根据处于连接状态的移动终端200的平均切换发生间隔,调节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例如,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将关于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设置为比移动终端200的平均切换发生间隔更短。从而,期望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减少,其导致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减少。
图4是示出用于使用第三参数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操作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在步骤S31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检测满足关于移动频率的条件(例如,切换频率等于或大于阈值)的移动终端200。在步骤S32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确定关于被检测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在步骤S33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基站100。定时器改变请求包括目标移动终端200的标识符(UEID)、以及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在步骤S34中,基站100基于定时器改变请求,改变关于由该请求指定的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第四参数: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
第四参数涉及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软件。如上所述,第四参数可以是指示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软件的类型或版本(修订)的软件信息(例如,IMEISV的SVN)。第四参数可以是移动终端200的硬件标识符(例如,IMEI)。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通常保持在移动终端200中。从而,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获取当诸如移动终端200的附连或者位置记录区域的更新的移动性管理事件发生时,从移动终端200发送的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
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当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符合与高通信频率相关的预定内容(例如,编码、数量)时,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高直接指示移动终端200的空闲-连接转换的频率高。通过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可以增加移动终端200保持在连接状态的时间。从而,期望到具有高通信频率的移动终端的MCN 20的连接的频率减少,其导致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减少。而且或可替换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当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符合与低通信频率相关的预定内容(例如,编码、数量)时,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图5是示出用于使用第二参数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操作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在步骤S201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获取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例如,IMEISV)。在步骤S202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基于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确定应用至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在步骤S203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基站100。定时器改变请求包括目标移动终端200的标识符(UEID)、以及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在步骤S204中,基站100基于定时器改变请求,改变关于由该请求指定的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0的期满时段。
当必要时,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结合使用上述第一至第四参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结合使用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和另一个参数(例如,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在以下说明中,将描述结合使用上述第一参数和第三参数的实例以及结合使用第三参数和另一个参数(例如,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的实例。
关于移动终端200的空闲-连接转换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和关于移动终端20的切换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关于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长度为对立关系。期望应该由MCN 20处理的关于移动终端200的空闲-连接转换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可以通过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被减少。这是因为可以增加移动终端200保持在连接状态下的时间。同时,应该由MCN 20处理的关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可以通过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增加。这是因为连接状态下的移动终端200通过切换,在基站100之间移动。
从而,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考虑关于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的第一参数和关于切换频率的第三参数,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例如,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期满时段,如图6中的表中所示。在图6中所示的实例中,当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等于或低于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高于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时,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从而,与由于到MCN 20的连接的重复导致的控制信号的数量相比,可以优选地减少由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导致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另一方面,当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等于或高于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低于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时,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从而,与由于切换导致的控制信号的数量相比,可以优选地减少由于通过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的重复导致的控制信号的数量。
代替使用图6中所示的实例中描述的第一参数(即,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连接频率),可以使用指示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的另一个参数(即,每单位时间的通信次数)。指示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的参数可以是移动终端200的平均通信间隔。即,当与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等于或低于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00的切换频率高于移动终端200的通信频率时,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在以下说明中,将描述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结构实例。图7是示出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结构实例的框图。获取单元301获取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如上所述,可以通过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测量或获取第一至第四参数。从而,获取单元301可以测量或获取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然而,获取单元301可以从该节点接收由另一个节点测量或获取的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单元302基于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确定单元302可以根据上述任一种确定方法,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通知单元303与基站100通信,并且将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发送至基站100。
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通过使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执行程序被实现。具体地说,使计算机系统执行关于参考图1至图7描述的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算法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被提供给计算机。
程序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媒体,被存储并且提供给计算机。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媒体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媒体。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媒体的实例包括磁性存储媒体(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等)、光学磁性存储媒体(例如,磁光盘)、CD-ROM(只读存储器)、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膜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除PROM)、闪存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程序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瞬时计算机可读媒体被提供给计算机。瞬时计算机可读媒体的实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以及电磁波。瞬时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经由有线通信线路或者无线通信线路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例如,电线、以及光纤)。
如上所述,在UMTS的情况下,图1中所示的基站100包括RNC和节点B的功能。图8示出UMTS网络的结构实例。如图8中所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可以布置在RNC中。图8中所示的移动性管理节点对应于SGSN的控制面功能。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订户服务器获取上述第四参数(即,关于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软件的信息)并且应用至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配置基于该信息被改变的实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移动终端200、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以及订户服务器400的网络的结构实例的框图。
订户服务器400管理关于移动终端200的订户数据401。在UMTS的情况下,例如,订户服务器400具有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功能。在EPS的情况下,订户服务器400具有HSS的功能。由订户服务器(例如,HSS)400管理的订户数据401包括例如QoS信息、关于移动终端200可以连接到的PDN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200的IP地址。QoS信息包括例如数据载体(例如,QCI)的QoS参数。关于PDN的信息包括例如指示PDN的名称的APN、或者PDN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而且,订户数据可以包括关于移动终端200的RAN 10的无线电控制参数。无线电控制参数的一个实例是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配置数据402。订户服务器400响应于移动终端的附连、位置更新、服务请求等,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并且从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接收控制信号,以将移动终端200的订户数据提供给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并且获取当前记录移动终端200的移动性管理节点300的信息。
图10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以更新UE不活动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一个实例的时序图。在步骤S211中,执行一些移动性管理事件,诸如,移动终端200到MCN 20的附连或者移动终端200的跟踪区域的更新。在步骤S212中,当执行移动性管理事件时,订户服务器400获取从移动终端200发送的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例如,IMEISV)(步骤S211)。
在步骤S213中,订户服务器400基于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更新包括在订户数据401中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配置数据402(即,直到当定时器期满为止的时间)。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说明,当例如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符合与高通信频率相关的预定内容(例如,编码、数量)时,订户服务器400可以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而且或可替换地,订户服务器400可以确定,当移动终端200的软件信息符合与低通信频率相关的预定内容(例如,编码、数量)时,减少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在步骤S214中,通过在步骤S211中的在订户服务器400和与移动性管理事件相关的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之间发送信号,移动终端200的订户数据401被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在图10中所示的实例中,订户数据401包括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配置数据402。在步骤S215中,通过在步骤S212中,在基站100和与移动性管理事件相关的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之间发送信号,包括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配置数据402的配置请求被发送至基站100。在步骤S216中,基站100根据从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接收的配置数据402,设置UE不活动定时器101。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订户服务器400能够基于第四参数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即,关于安装在移动终端200中的软件的信息)。
<其他示例性实施例>
可以代替上述第一至第四参数或者结合第一至第四参数中的任一个,基于以下描述的第五或第六参数执行应用至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
(e)关于基站100上的处理负载的第五参数;
(f)关于基站100和移动性管理节点300之间的通信频率(或连接频率)的第六参数。
可以通过基站100或者通过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执行第五和第六参数的测量。而且,可以通过基站100或者通过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当第五参数或第六参数执行预定阈值时,基站100或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可以确定应用至连接到基站100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20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通过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可以增加移动终端200保持在连接状态下的时间。从而,期望具有大处理负载或通信频率的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或基站1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
而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明显地,在不脱离上述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在此可以作出多种修改。
在以下说明中,将描述第一至第四参考实施例。将从以下描述的第一至第四参考实施例理解的技术思想有助于不同于由将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理解的技术思想解决的问题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可以独立于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理解的技术思想。
专利文献1公开了移动终端、基站和网关中的任一个可以使用定时器测量移动终端的不活动持续时间,并且还公开了移动终端、基站、以及网关中的任一个可以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并且改变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然而,专利文献1未公开关于哪个节点在包括RAN和MCN的移动通信网络(例如,UMTS、EPS)中执行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的测量,以及哪个节点基于测量结果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在以下描述的第一至第四参考实施例中,将描述在专利文献1中未具体描述的这些详情。
<第一参考实施例>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图11中所示的结构实例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0、移动核心网络(MCN)20、以及外部网络30。
RAN 10包括基站110和移动终端210。在E-UTRAN中,基站110对应于eNB。在UTRAN中,基站110对应于RNC和节点B的功能。基站110包括UE不活动定时器101。UE不活动定时器101是测量关于移动终端200的用户数据既不被发送也不被接收的不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UE不活动定时器101通过基站110(重新)启动,并且被用于确定移动终端210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改变。
MCN 20包括移动性管理节点310作为控制面实体。移动性管理节点310执行移动终端200(例如,载体建立、载体修改、载体释放)的移动性管理和载体管理。在UMTS的情况下,例如,移动性管理节点310具有SGSN的控制面功能。而且,在EPS的情况下,移动性管理节点310具有MME功能。
而且,MCN 20包括至少一个传输节点410作为用户面实体。传输节点410在RAN 10和外部网络30之间传输关于移动终端200的用户数据分组。在UMTS的情况下,例如,至少一个传输节点410具有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和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的控制面功能。而且,在EPS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传输节点410具有服务网关(S-GW)和PDN网关(P-GW)。
外部网络30包括移动终端210与其通信的网络或节点。在外部网络30和移动终端210之间发送的用户数据分组(例如,IP分组)由包括基站110的RAN 10和包括传输节点410的MCN 20传输。换句话说,移动终端210通过RAN 10和MCN 20与外部网络30通信。
在第一参考实施例中,传输节点410(例如,S-GW)测量关于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的参数。传输节点410可以测量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即,每单位时间的通信量),或者可以测量移动终端210的平均通信间隔。特别是,传输节点410可以监控目的地为移动终端210的下行链路分组和源自移动终端210的上行链路分组中的至少一个。
而且,在第一参考实施例中,传输节点410或移动性管理节点310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1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图12示出当传输节点410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时的时序图。在步骤S41中,传输节点410测量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在步骤S42中,传输节点410基于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的结果,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1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当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时,或者当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时,传输节点410可以检测作为在其上需要UE不活动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改变的目标的移动终端210。
以下例如可以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改变)。当与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相对低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相对高时,传输节点410可以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换句话说,传输节点410可以随着增加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换句话说,传输节点410可以确定,当与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低于阈值的情况相比,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时,增加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从而,可以增加移动终端210保持在连接状态的时间。从而,期望由于移动终端210的连接-空闲转换的重复导致的应该由核心网2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的增加可以被抑制。
而且,传输节点410可以考虑移动终端210的平均通信间隔,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特别是,传输节点410可以将关于移动终端21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设置为比移动终端210的平均通信间隔更长。从而,期望移动终端210的空闲-连接转换的频率减少,并且从而应该由移动性管理节点300处理的控制信号的数量减少。
在步骤S43中,传输节点41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到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RAN 10中的节点(即,基站110)。定时器改变请求包括目标移动终端210的标识符(UE标识符(UEID))、以及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在步骤S44中,基站110基于定时器改变请求,改变关于由该请求指定的移动终端21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同时,图13示出当移动性管理节点310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时的时序图。在步骤S51中,类似于图12中所示的步骤S41,传输节点410测量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在步骤S51中,传输节点410将指示测量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的结果的通知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310。当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时,或者当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时,传输节点410可以通知移动性管理节点310测量关于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的结果。从而,可以减少在传输节点410和移动性管理节点310之间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数量。
在步骤S53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10基于测量从传输节点410接收的移动终端210的通信频率的结果,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1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可以类似于图12中所示的步骤S42。在步骤S54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1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RAN 10(即,基站110)。在步骤S55中,基站110基于定时器改变请求,改变关于由该请求指定的移动终端21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第二参考实施例>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图14中所示的结构实例包括RAN 10。RAN 10包括基站120和移动终端220。基站120包括UE不活动定时器101。
在第二参考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20测量关于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例如,通信频率、通信间隔)的参数。特别是,移动终端220可以在移动终端220的通信模块中,监控从基站120接收的下行链路分组和发送至基站120的上行链路分组中的至少一个。
而且,在第二参考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20或基站120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2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图15示出移动终端220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情况的时序图。在步骤S61中,移动终端220测量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在步骤S62中,移动终端220基于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的测量结果,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2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步骤S62中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可以类似于图12中所示的步骤S42。当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时,或者当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时,移动终端220可以在步骤S62中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在步骤S63中,移动终端22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RAN 10(即,基站120)。定时器改变请求包括目标移动终端220的标识符(UEID)、以及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定时器改变请求的发送可以使用由移动终端220和基站120终止的控制层上的消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层)被执行。新RRC消息(例如,“RRC Inactivity Timer Change Request”消息)可以被限定用于定时器改变请求。
在步骤S64中,响应于用于移动终端的时间改变请求,基站120改变关于该终端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同时,图16示出当基站120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时的时序图。在步骤S71中,如类似于步骤S61中,移动终端220测量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在步骤S72中,移动终端220将指示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的测量结果的通知发送至基站120。通知的发送可以使用RRC层上的消息被执行。当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时,或者当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时,移动终端220可以在步骤S72中发送通知。
在步骤S73中,基站120基于从移动终端220接收的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的测量结果,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2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可以类似于图12中所示的步骤S42。在步骤S74中,基站120改变关于移动终端22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在本参考实施例中,基站120可以改变仅分别应用至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的特定移动终端200(或者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然而,在一些架构中,基站120可能不能设置用于每个移动终端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在该情况下,基站120可以更新共同应用至包括特定移动终端220的多个移动终端22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值,其中,特定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或者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
<第三参考实施例>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三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图17中所示的结构实例包括RAN 10和MCN 20。RAN 10包括基站130和移动终端230。基站130包括UE不活动定时器101。MCN20包括移动性管理节点330作为控制面实体。
在第三参考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30测量移动终端230的通信频率的参数(例如,通信频率、通信间隔)。特别是,移动终端230可以监控从基站130接收的下行链路分组和发送至基站130的上行链路分组中的至少一个。
而且,在第二参考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30或移动性管理节点330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3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图18示出移动终端230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情况下的时序图。步骤S81和S82中的处理可以类似于图15中所示的步骤S61和S62中的那些。
在步骤S83中,移动终端230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330。定时器改变请求包括目标移动终端220的标识符(UEID)、以及指示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信息。定时器改变请求的发送可以使用由移动终端230和移动性管理节点330(例如,非接入层(NAS)层上的消息)终止的控制层上的消息被执行。新NAS消息可以被限定用于定时器改变请求。
在步骤S84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30响应于来自移动终端220的定时器改变请求的接收,将定时器改变请求发送至执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RAN 10中的节点,即,基站130。在步骤S85中,基站130基于定时器改变请求,改变关于由该请求指定的移动终端23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同时,图19示出移动性管理节点330确定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情况的时序图。在步骤S91中,类似于图18中所示的步骤S81,移动终端230测量移动终端230的通信频率。在步骤S92中,移动终端230将指示移动终端230的通信频率的测量结果的通知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330。使用NAS层上的消息,可以执行该通知的发送。当移动终端23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时,或者当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时,移动终端230可以执行步骤S792的通知。
在步骤S93中,移动性管理节点330基于从移动终端230接收的移动终端230的通信频率的测量结果,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3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步骤S94和S95中的处理可以类似于图13中的步骤S54和S55中的那些。
在本参考实施例中,基站130可以改变仅分别应用至特定移动终端23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其中,特定移动终端230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或者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可替换地,基站130可以更新通常应用至包括特定移动终端230的多个移动终端23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值,其中,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或者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
<第四参考实施例>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四参考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实例的框图。图20中所示的结构实例包括RAN 10。RAN 10包括基站140和移动终端240。基站140包括UE不活动定时器101。
在第四参考实施例中,基站140测量关于移动终端240的通信频率的参数(例如,通信频率、通信间隔)。基站140基于关于移动终端240的通信频率的参数的测量结果,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4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图21是在基站140执行移动终端240的通信频率的监控和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的情况下的流程图。在步骤S101中,基站140测量关于移动终端220的通信频率的参数(例如,通信频率、通信间隔)。基站140可以测量例如用于分组域会聚协议(PDCP)层中的移动终端240的下行链路分组的到达频率或平均到达间隔。而且或可替换地,基站140可以测量例如来自移动终端240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请求(例如,调度请求)的接收频率或平均接收间隔。
在步骤S102中,基站140基于移动终端240的通信频率的测量结果,确定关于移动终端24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确定可以类似于图12中的步骤S42。在步骤S103中,基站140改变关于移动终端24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
在本参考实施例中,基站140可以改变分别应用至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或者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的特定移动终端24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可替换地,基站140可以更新通常应用至包括特定移动终端240的多个移动终端240的UE不活动定时器101的期满时段的配置值,其中,特定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超过预定阈值(或者通信频率下降低于预定阈值)。
可以描述在以上第一至第四参考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思想,例如,如以下补充注释中所示。
(补充注释1)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RAN节点,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
传输节点,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并且执行用于传送由移动终端发送或接收的用户数据的处理;以及
移动性管理节点,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并且执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其中:
传输节点被配置成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以及
传输节点和移动性管理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通知RAN节点基于通信频率确定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2)
根据不同注释1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传输节点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期满时段,并且将包括指示期满时段的定时器配置信息的请求发送至RAN节点。
(补充注释3)
根据补充注释1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传输节点被配置成将包括指示通信频率的测量数据的通知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以及
移动性管理节点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期满时段,并且将包括指示期满时段的定时器配置信息的请求发送至RAN节点。
(补充注释4)
根据补充注释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RAN节点是基站。
(补充注释5)
一种传输节点,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并且执行用于传送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发送或接收的用户数据的处理,传输节点包括:
测量单元,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
确定单元,基于通信频率确定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以及
通知单元,通知执行期满时段的定时器的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RAN节点。
(补充注释6)
一种移动性管理节点,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并且执行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从执行用于传送用户数据的处理的传输节点,接收指示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的测量数据;
确定单元,基于通信频率,确定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以及
通知单元,通知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定时器的RAN节点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7)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以及
RAN节点,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其中:
移动终端被配置成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以及
移动终端和RAN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8)
根据补充注释7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移动终端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期满时段,并且将包括指示期满时段的定时器配置信息的请求发送至RAN节点。
(补充注释9)
根据补充注释8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请求被发送作为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补充注释10)
根据补充注释7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移动终端被配置成将包括指示通信频率的测量数据的通知发送至RAN节点,以及
RAN节点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11)
根据补充注释10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通知被发送作为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
(补充注释12)
根据补充注释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RAN节点是基站。
(补充注释13)
一种移动终端,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移动终端包括:
测量单元,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
确定单元,基于通信频率,确定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以及
通知单元,通知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定时器的RAN节点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14)
一种RAN节点,包括:
定时器单元,执行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
接收单元,从移动终端接收指示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的测量数据;以及
确定单元,基于通信频率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15)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
RAN节点,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以及
移动性管理节点,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并且执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其中:
移动终端被配置成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
移动终端和移动性管理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以及
移动性管理节点被配置成将包括指示期满时段的定时器配置信息的第一请求发送至RAN节点。
(补充注释16)
根据补充注释15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移动终端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期满时段,并且将包括指示期满时段的定时器配置信息的第二请求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以及
移动性管理节点被配置成根据第二请求发送第一请求。
(补充注释17)
根据补充注释16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第二请求被发送为非接入层(NAS)消息。
(补充注释18)
根据补充注释15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移动终端被配置成将包括指示通信频率的测量数据的通知发送至移动性管理节点,以及
移动性管理节点被配置成基于通信频率确定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19)
根据补充注释18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通知被发送为非接入层(NAS)消息。
(补充注释20)
一种移动终端,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移动终端包括:
测量单元,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
确定单元,基于通信频率,确定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以及
通知单元,通知执行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的移动性管理节点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21)
一种移动性管理节点,被布置在移动核心网络中并且执行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从移动终端接收指示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的测量数据;
确定单元,基于通信频率,确定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段;以及
通知单元,通知布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定时器的RAN节点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22)
一种RAN节点,包括:
定时器单元,执行用于确定经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至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
测量单元,测量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以及
确定单元,基于通信频率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
(补充注释23)
根据补充注释22的RAN节点,其中,测量单元通过测量来自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请求的接收频率,测量通信频率。
(补充注释24)
根据补充注释22或23的RAN节点,其中,测量单元通过测量用于移动终端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接收频率,测量通信频率。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于2012年7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53091的优先权的益处,其公开作为参考完全结合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0 无线电接入网络(RAN)
20 移动核心网络(MCN)
30 外部网络
110、110、120、130、140 基站
101 UE不活动定时器
200、210、220、230、240 移动终端
300、310、330 移动性管理节点
301 获取单元
302 确定单元
303 通知单元
400 移动性管理节点
401 订户数据
402 UE不活动定时器的配置数据
410 传输节点
Claims (34)
1.一种方法,包括:
基于预定参数来确定第一定时器的期满时段,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确定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到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的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
(a)关于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移动核心网络的连接频率的第一参数;
(b)关于通过布置在所述移动核心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的第二参数;
(c)关于所述移动终端在基站之间的移动频率的第三参数;以及
(d)关于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软件的第四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并且
所述确定包括:当与所述连接频率是相对低的值的情况相比,所述连接频率是相对高的值时,增加所述期满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并且
所述确定包括:与对所述移动核心网络的连接的发生间隔相比,增加所述期满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二参数,并且
所述确定包括:当与通过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是相对小的值相比,通过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是相对大的值时,增加所述期满时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指示通过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关于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移动终端处理的控制信号的发生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来自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服务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三参数,并且
所述确定包括:当与所述移动频率是相对低的值的情况相比,所述移动频率是相对高的值时,减少所述期满时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进一步包括关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的参数,并且
所述确定包括:当与所述移动频率低于所述通信频率的情况相比,所述移动频率高于所述通信频率时,减少所述期满时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并且
所述确定包括:在考虑到所述移动频率和所述连接频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期满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当与所述移动频率低于所述连接频率的情况相比,所述移动频率高于所述连接频率时,减少所述期满时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所述期满时段的确定来确定第二定时器的期满时段,所述第二定时器用于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连接状态的同时的不连续接收(DRX)的开始。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处获取所述第一参数至所述第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确定包括:在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处,基于所述第一参数至所述第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期满时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布置在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节点所述期满时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知包括:向关于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移动终端的多个定时器通知所述期满时段的更新。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测量既不发送也不接收关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数据的非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由布置在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节点来开始。
17.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确定装置,所述确定装置用于基于预定参数来确定第一定时器的期满时段,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确定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到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的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
(a)关于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移动核心网络的连接频率的第一参数;
(b)关于通过布置在所述移动核心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的第二参数;
(c)关于所述移动终端在基站之间的移动频率的第三参数;以及
(d)关于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软件的第四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并且
当与所述连接频率是相对低的值的情况相比,所述连接频率是相对高的值时,所述确定装置确定增加所述期满时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并且
与对所述移动核心网络的连接的发生间隔相比,所述确定装置确定增加所述期满时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二参数,并且
当与通过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是相对小的值相比,通过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是相对大的值时,所述确定装置确定增加所述期满时段。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指示通过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关于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移动终端处理的控制信号的发生频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来自所述多个移动终端的连接请求或服务请求。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三参数,并且
当与所述移动频率是相对低的值的情况相比,所述移动频率是相对高的值时,所述确定装置确定减少所述期满时段。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关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频率的参数,并且
当与所述移动频率低于所述通信频率的情况相比,所述移动频率高于所述通信频率时,所述确定装置确定减少所述期满时段。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三参数,并且
在考虑到所述移动频率和所述连接频率的情况下,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期满时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当与所述移动频率低于所述连接频率的情况相比,所述移动频率高于所述连接频率时,所述确定装置减少所述期满时段。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的所述期满时段的确定来确定第二定时器的期满时段,所述第二定时器用于确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连接状态的同时的不连续接收(DRX)的开始。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进一步包括:获取装置,所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参数至所述第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确定装置基于由所述获取装置所获取的所述第一参数至第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所述期满时段。
29.根据权利要求17至2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进一步包括:通知装置,所述通知装置用于向布置在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并且执行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节点通知所述期满时段。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通知装置向关于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移动终端的多个定时器通知所述期满时段的更新。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3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是所述移动性管理节点。
32.根据权利要求17至3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测量既不发送也不接收关于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数据的非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
33.根据权利要求17至3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由布置在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节点来开始。
34.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控制方法的程序,其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预定参数来确定第一定时器的期满时段,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确定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连接到移动核心网络的移动终端的从连接状态到空闲状态的转换,并且
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
(a)关于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移动核心网络的连接频率的第一参数;
(b)关于通过布置在所述移动核心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控制信号处理的负载的第二参数;
(c)关于所述移动终端在基站之间的移动频率的第三参数;以及
(d)关于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中的软件的第四参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53091 | 2012-07-06 | ||
JP2012153091 | 2012-07-06 | ||
PCT/JP2013/003364 WO2014006815A1 (ja) | 2012-07-06 | 2013-05-28 | タイマの満了期間の決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12699A true CN104412699A (zh) | 2015-03-11 |
Family
ID=4988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36130.4A Pending CN104412699A (zh) | 2012-07-06 | 2013-05-28 | 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方法、网络节点、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61571B2 (zh) |
EP (2) | EP2871906A4 (zh) |
JP (1) | JP6201993B2 (zh) |
CN (1) | CN104412699A (zh) |
WO (1) | WO2014006815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2482A (zh) * | 2015-10-12 | 2017-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络自配置自优化平台 |
CN106572481A (zh) * | 2015-10-12 | 2017-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移动性管理参数生成及配置的方法、装置、scop及mme |
CN106572484A (zh) * | 2015-10-12 | 2017-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频繁上下线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scop及mme |
CN107889274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状态转换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8235346A (zh) * | 2016-12-22 | 2018-06-29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在lte系统中监测不活动ue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136293A (zh) * | 2018-05-15 | 2020-12-2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3gpp分析中的信令优化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96644A1 (en) * | 2012-08-06 | 2014-02-12 | Alcatel-Lucent | Providing mobility state data from User Equipment to Network Control Node |
ES2599167T3 (es) * | 2012-10-29 | 2017-01-31 | Alcatel Lucent | Optimización de carga de señalización de red y/o de consumo de potencia de equipo de usuario en un sistema móvil de paquetes |
US9681342B2 (en) * | 2014-01-31 | 2017-06-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evolved node B (eNB) parameter tuning |
US9491672B2 (en) * | 2014-03-05 | 2016-1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r adaptation based on change of handover parameter |
WO2016014728A1 (en) * | 2014-07-22 | 2016-01-28 | Parallel Wireless, Inc. | Signaling storm reduction from radio networks |
US9668213B2 (en) * | 2014-09-30 | 2017-05-30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wireless network capacity |
US10237681B2 (en) | 2017-02-06 | 2019-03-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terminal accessing 5G network on non-3GPP access |
TWI602459B (zh) * | 2017-02-22 | 2017-10-11 | 芯光飛股份有限公司 | 通訊系統及物聯網系統 |
KR102327639B1 (ko) * | 2017-03-10 | 2021-11-1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Mobile Initiated Communication Only mode 단말의 연결을 유지시키는 방법 |
CN106888489A (zh) * | 2017-03-15 | 2017-06-2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4g网络的快速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09391963B (zh) * | 2017-08-11 | 2022-03-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
EP3550931B1 (en) * | 2018-04-05 | 2022-12-28 | Deutsche Telekom AG | Use of a user equipment connected to a mobile network, in which the user equipment uses an access point name for home operator services |
CN111385857B (zh) * | 2018-12-29 | 2022-1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302616B1 (ko) * | 2020-02-17 | 2021-09-1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배터리 절감 기술 동적 적용 방법, 이를 구현한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
US11393101B2 (en) | 2020-02-24 | 2022-07-19 |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 Position node tracking |
CN113301493A (zh) * | 2020-02-24 | 2021-08-24 |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 位置节点跟踪 |
US12048048B2 (en) * | 2020-07-06 | 2024-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activity timer mechanisms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20230403650A1 (en) * | 2022-06-10 | 2023-12-14 | Apple Inc. | Cell search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ue) battery condition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3370A (ja) * | 1998-04-28 | 1999-11-09 | Toshiba Corp |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データ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
CN1678107A (zh) * | 2004-03-31 | 2005-10-0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
US7242972B2 (en) * | 2004-02-25 | 2007-07-10 | Motorola, Inc. | Mobile communication station with three states of active, dormant, and semi-dormant having the capability of adjusting an inactivity time based on mobility indicators |
US20080039032A1 (en) * | 2006-06-30 | 2008-02-14 | Nokia Corporation | Traffic monitoring |
US20110199934A1 (en) * | 2008-10-23 | 2011-08-18 | Olofsson Haaka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20110300888A1 (en) * | 2010-06-03 | 2011-12-08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band assigning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54903B2 (en) * | 2001-10-19 | 2006-1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data associated with a dormant mobile terminal |
US8937880B2 (en) * | 2012-05-09 | 2015-01-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tate transi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2013
- 2013-05-28 WO PCT/JP2013/003364 patent/WO201400681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5-28 JP JP2014523566A patent/JP620199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5-28 CN CN201380036130.4A patent/CN104412699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5-28 EP EP13813612.2A patent/EP287190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5-28 EP EP16202931.8A patent/EP317165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3-05-28 US US14/410,648 patent/US966157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3370A (ja) * | 1998-04-28 | 1999-11-09 | Toshiba Corp |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データ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
US7242972B2 (en) * | 2004-02-25 | 2007-07-10 | Motorola, Inc. | Mobile communication station with three states of active, dormant, and semi-dormant having the capability of adjusting an inactivity time based on mobility indicators |
CN1678107A (zh) * | 2004-03-31 | 2005-10-0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
US20080039032A1 (en) * | 2006-06-30 | 2008-02-14 | Nokia Corporation | Traffic monitoring |
US20110199934A1 (en) * | 2008-10-23 | 2011-08-18 | Olofsson Haaka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20110300888A1 (en) * | 2010-06-03 | 2011-12-08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band assigning method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3GPP TS 36.321 V10.4.0》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2482A (zh) * | 2015-10-12 | 2017-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络自配置自优化平台 |
CN106572481A (zh) * | 2015-10-12 | 2017-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移动性管理参数生成及配置的方法、装置、scop及mme |
CN106572484A (zh) * | 2015-10-12 | 2017-04-1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频繁上下线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scop及mme |
CN106572481B (zh) * | 2015-10-12 | 2020-10-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移动性管理参数生成及配置的方法、装置、scop及mme |
CN107889274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状态转换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7889274B (zh) * | 2016-09-29 | 2020-10-2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状态转换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8235346A (zh) * | 2016-12-22 | 2018-06-29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在lte系统中监测不活动ue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235346B (zh) * | 2016-12-22 | 2021-03-16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在lte系统中监测不活动ue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136293A (zh) * | 2018-05-15 | 2020-12-2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3gpp分析中的信令优化 |
US11792660B2 (en) | 2018-05-15 | 2023-10-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ignaling optimization in 3GPP analytics |
CN112136293B (zh) * | 2018-05-15 | 2023-10-17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3gpp分析中的信令优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71906A1 (en) | 2015-05-13 |
JP6201993B2 (ja) | 2017-09-27 |
EP3171659A1 (en) | 2017-05-24 |
US20150173013A1 (en) | 2015-06-18 |
WO2014006815A1 (ja) | 2014-01-09 |
US9661571B2 (en) | 2017-05-23 |
EP2871906A4 (en) | 2016-06-08 |
JPWO2014006815A1 (ja) | 2016-06-02 |
EP3171659B1 (en) | 2018-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12699A (zh) | 确定定时器的期满时段的方法、网络节点、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 |
JP6885446B2 (ja) | 制御ノード及び制御ノードにおける方法 | |
JP6760426B2 (ja) | 第1の装置及び方法 | |
JP6528888B2 (ja) | 移動管理ノード、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 |
KR102023608B1 (ko) | 단말의 휴면 모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 |
JP7585283B2 (ja) | 接続状態からの遷移のリリース要因 | |
US9628980B2 (en) | Subscriber server, monitoring server, mobile terminal,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US20120329458A1 (en) | Method for reducing signalling | |
KR101343633B1 (ko) | 단말의 트래픽 패턴에 기반한 무선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
US20170318584A1 (en) | User equipment operating mode control | |
CN103299702A (zh) |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设备、策略供应系统、状态转变控制方法和策略供应方法 | |
CN104604324A (zh) | 从用户设备向网络控制节点提供移动性状态数据 | |
US20160029431A1 (en) | Method of determining expiration period of timer, network node, base st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JP6436076B2 (ja)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5126349A (ja) | idleinactivitytimer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5474741B (zh) | 多模接入点、控制面实体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 |
WO2016139900A1 (ja)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 |
KR20180014785A (ko) | 제3자 엔티티를 통한 사용자 장비의 전력 관리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20180105512A (ko) | VoIP 망을 이용한 통화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0248389A (zh) |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 |
US20170347257A1 (en) | MANAGING DEVICES WITH SGs INTERFACE IN VLR | |
KR20160054321A (ko) | 게이트웨이의 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