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8230A - 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78230A CN104378230A CN201410618666.3A CN201410618666A CN104378230A CN 104378230 A CN104378230 A CN 104378230A CN 201410618666 A CN201410618666 A CN 201410618666A CN 104378230 A CN104378230 A CN 1043782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ent
- module
- service end
- telnet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以及利用该系统来实现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有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Telnet连接请求时,判断当前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U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最大连接数量Umax;若U<Umax时,将提出连接请求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若U≥Umax时,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本发明能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当前已经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并释放该些异常客户端所占用的资源,有效提高Telnet服务端的稳定性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具体是指当服务端接收的客户端连接数量达到最大时,通过主动轮询客户端是否在线的方式来及时释放异常连接的系统和方法,以提高Telnet服务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Telnet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使得客户端能够连接到服务端,Telnet是目前最常用的设备管理方式之一。
当客户端与服务端一旦建立Telnet连接之后,并不是一直存在数据交互的。如果客户端正常关闭,则双方正常释放连接。但当Telnet客户端数量较多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客户端主机出现掉电、死机、异常重启或通讯链路断开等异常情况,使其与服务端断开连接;然后由于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并非是正常释放的,使得服务端并未检测到客户端当前已经因异常断开的情况,因此服务端将一直保留并维护异常客户端的会话连接,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非常多的半打开连接和异常客户端的会话进程,造成服务端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影响其它客户端的正常登陆。
目前所使用的主流交换设备产品都是用过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功能来提高Telnet服务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其具体做法是:1. 限制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量为UMax,若当前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是第UMax+1个用户,则服务端以系统繁忙为理由拒绝连接;2. 限制每个客户端的最大连接时间为TMax(一般TMax > 10分钟),若当前客户端的连接时间超过TMax时,服务端将自动断开与该客户端的连接。
然而,现在通用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处理方式并不能有效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因为若有客户端发生异常情况而断开连接,服务端需要等待直至TMax时间后,才能将该异常连接的客户端会话清除,释放资源。并且客户端随时会因为客户端的连接数量限制而无法与服务端实现Telnet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能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当前已经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并释放该些异常客户端所占用的资源,有效提高Telnet服务端的稳定性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其设置在Telnet服务端上,用于检测并释放存在异常连接的客户端;该系统包含:计数模块,当有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Telnet连接请求时,该计数模块用于判断当前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U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最大连接数量Umax;接入模块,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相连接;当U<Umax时,该接入模块用于将提出连接请求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轮询模块,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相连接;当U≥Umax时,该轮询模块用于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
所述的轮询模块包含:第一报文发送模块,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相连接,用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TCP报文;第一反馈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客户端在收到TCP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第一释放连接模块,其与所述的第一反馈接收模块相连接;当该第一反馈接收模块未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应答信号时,所述的第一释放连接模块将释放该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还包含保活模块,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相连接;当U≤Umax时,该保活模块用于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将释放该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的保活模块包含:第二报文发送模块,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相连接,用于在空闲一段时间之后,以每隔一段时间的频率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一个保活报文,连续发送若干次;第二反馈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该客户端在每次收到保活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第二释放连接模块,其与所述的第二反馈接收模块相连接;当该第二反馈接收模块始终未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应答信号时,所述的第二释放连接模块将释放该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所述的保活模块还包含参数设置模块,其与所述的第二报文发送模块相连接,用于设置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向一个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前的空闲时间、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每相邻两次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重复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的次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当有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Telnet连接请求时,计数模块判断当前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U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最大连接数量Umax;
若U<Umax时,接入模块将提出连接请求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
若U≥Umax时,轮询模块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并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
所述轮询模块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并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的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报文发送模块向一个客户端发送TCP报文;
第一反馈接收模块是否未接收到该客户端在收到TCP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如未收到应答信号时,第一释放连接模块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如收到应答信号时,判断是否对所有与服务端相连接的客户端都发送了TCP报文以检测连接状态;若否,则所述第一报文发送模块向其他客户端发送TCP报文。
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还包含:当U<Umax时,保活模块每间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将释放该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所述的保活模块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的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参数设置模块设置向一个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前的空闲时间,设置每相邻两次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重复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的次数;
第二报文发送模块在空闲时间之后,向一个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发送一次,连续发送若干次;
第二反馈接收模块是否连续若干次都未接收到该客户端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如连续若干次都未收到应答信号,第二释放连接模块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如一旦收到应答信号,判断是否对所有与服务端相连接的客户端都发送了保活报文以检测连接状态;若否,则所述第二报文发送模块向其他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利用TCP保活机制实现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及时断开该客户端以释放连接资源;并且在此基础上,当服务端所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达到上限时,实现主动轮询所有客户端的连接状态,立刻判断出是否有当前处于连接异常的客户端存在,从而尽快释放该些客户端所占用的连接资源,以便提供给其他正在请求连接的客户端使用。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能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当前已经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并释放该些异常客户端所占用的资源,从而为客户端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使得Telnet服务端的代码结构更加简洁和健壮,有效提高Telnet服务端的稳定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轮询客户端是否连接异常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3,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其设置在Telnet服务端上,用于检测并释放存在异常连接的客户端;该系统包含:
计数模块1,当有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Telnet连接请求时,该计数模块1用于判断当前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U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最大连接数量Umax;
接入模块2,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当U<Umax时,该接入模块2用于将提出连接请求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
轮询模块3,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当U≥Umax时,该轮询模块3用于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
所述的轮询模块3包含:第一报文发送模块31,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用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TCP报文;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其用于接收客户端在收到TCP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第一释放连接模块33,其与所述的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相连接;当该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未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应答信号时,表明该客户端处于异常连接状态,所述的第一释放连接模块33将释放该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从而达到释放资源以提供给其他正在请求连接的客户端的目的。
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还可以包含保活(KeepAlive)模块4,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当U<Umax时,该保活模块4用于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将释放该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活模块4可以包含: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用于在空闲一段时间之后,以每隔一段时间的频率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一个KeepAlive报文,连续发送若干次;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其用于接收该客户端在每次收到KeepAlive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第二释放连接模块43,其与所述的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相连接;当该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始终未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应答信号时,表明该客户端处于异常连接状态,所述的第二释放连接模块43将释放该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活模块4还可以包含参数设置模块44,其与所述的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相连接,用于设置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向一个客户端发送KeepAlive报文前的空闲时间T1,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每相邻两次向同一客户端发送KeepAlive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T2,以及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重复向同一客户端发送KeepAlive报文的次数N。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其采用上述的设置在Telnet服务端上的系统实现,该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S0、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Telnet连接请求;
S1、计数模块1判断当前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U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最大连接数量Umax;
若U<Umax时,执行步骤S2:接入模块2将提出连接请求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
若U≥Umax时,继续执行步骤S3:轮询模块3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的步骤S3包含以下步骤:
S31、第一报文发送模块31向一个客户端发送TCP报文;
S32、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是否未接收到该客户端在收到TCP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如未收到应答信号,表明该客户端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继续执行步骤S33:第一释放连接模块33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从而达到释放资源以提供给其他正在请求连接的客户端的目的;
如收到应答信号,表明该客户端处于正常连接状态,继续执行步骤S34:判断是否对所有与服务端相连接的客户端都发送了TCP报文以检测连接状态;若是,则结束;若否,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31。
如图2所示,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在步骤S1之后还可以包含:步骤S4、当U<Umax时,利用TCP保活机制,保活模块4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将释放该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所述的步骤S4与步骤S2可同时执行。
所述的步骤S4包含以下步骤:
S40、参数设置模块44设置向一个客户端发送KeepAlive报文前的空闲时间T1,设置每相邻两次向同一客户端发送KeepAlive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T2,以及重复向同一客户端发送KeepAlive报文的次数N;本实施例中,所述的T1可设为5分钟;所述的T2可设为75秒;所述的N设为10次;
S41、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在空闲T1时间之后,向一个客户端发送KeepAlive报文,且每隔一段时间T2就重复发送一次,连续发送N次;
S42、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是否连续N次都未接收到该客户端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如连续N次都未收到应答信号,表明该客户端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继续执行步骤S43:第二释放连接模块43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如一旦收到应答信号,表明该客户端处于正常连接状态,继续执行步骤S44:判断是否对所有与服务端相连接的客户端都发送了KeepAlive报文以检测连接状态;若是,则结束;若否,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41。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利用TCP保活机制实现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及时断开该客户端以释放连接资源;并且在此基础上,当服务端所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达到上限时,实现主动轮询所有客户端的连接状态,立刻判断出是否有当前处于连接异常的客户端存在,从而尽快释放该些客户端所占用的连接资源,以便提供给其他正在请求连接的客户端使用。
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能及时有效的检测出当前已经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并释放该些异常客户端所占用的资源,从而为客户端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使得Telnet服务端的代码结构更加简洁和健壮,有效提高Telnet服务端的稳定性安全性。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设置在Telnet服务端上,用于检测并释放存在异常连接的客户端;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
计数模块(1),当有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Telnet连接请求时,该计数模块(1)用于判断当前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U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最大连接数量Umax;
接入模块(2),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当U<Umax时,该接入模块(2)用于将提出连接请求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
轮询模块(3),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当U≥Umax时,该轮询模块(3)用于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询模块(3)包含:
第一报文发送模块(31),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用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TCP报文;
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其用于接收客户端在收到TCP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第一释放连接模块(33),其与所述的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相连接;当该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未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应答信号时,所述的第一释放连接模块(33)将释放该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保活模块(4),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当U<Umax时,该保活模块(4)用于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将释放该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活模块(4)包含:
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其与所述的计数模块(1)相连接,用于在空闲一段时间之后,以每隔一段时间的频率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一个保活报文,连续发送若干次;
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其用于接收该客户端在每次收到保活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第二释放连接模块(43),其与所述的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相连接;当该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始终未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应答信号时,所述的第二释放连接模块(43)将释放该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活模块(4)还包含参数设置模块(44),其与所述的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相连接;用于设置所述的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向一个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前的空闲时间、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每相邻两次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该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重复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的次数。
6.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当有客户端向服务端提出Telnet连接请求时,计数模块(1)判断当前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的客户端的数量U是否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最大连接数量Umax;
若U<Umax时,接入模块(2)将提出连接请求的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Telnet连接;
若U≥Umax时,轮询模块(3)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并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询模块(3)对当前与服务端相连接的所有客户端进行逐一检测,并对判断为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释放连接的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报文发送模块(31)向一个客户端发送TCP报文;
第一反馈接收模块(32)是否未接收到该客户端在收到TCP报文之后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如未收到应答信号时,第一释放连接模块(33)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如收到应答信号时,判断是否对所有与服务端相连接的客户端都发送了TCP报文以检测连接状态;若否,则所述第一报文发送模块(31)向其他客户端发送TCP报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U<Umax时,保活模块(4)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活模块(4)每隔一段时间判断客户端是否处于连接异常状态,并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的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参数设置模块(44)设置向一个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前的空闲时间,设置每相邻两次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重复向同一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的次数;
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在空闲时间之后,向一个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且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重复发送一次,连续发送若干次;
第二反馈接收模块(42)是否连续若干次都未接收到该客户端所发送的应答信号;
如连续若干次都未收到应答信号,第二释放连接模块(43)释放处于异常连接状态的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Telnet连接;
如一旦收到应答信号,判断是否对所有与服务端相连接的客户端都发送了保活报文以检测连接状态;若否,则所述第二报文发送模块(41)向其他客户端发送保活报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18666.3A CN104378230A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18666.3A CN104378230A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78230A true CN104378230A (zh) | 2015-02-25 |
Family
ID=5255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18666.3A Pending CN104378230A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7823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0878A (zh) * | 2018-12-24 | 2019-03-22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连接会话保持方法和装置 |
CN112769651A (zh) * | 2021-01-13 | 2021-05-07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cp连接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037873A (zh) * | 2021-05-24 | 2021-06-25 |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tcp传输的方法 |
CN113992731A (zh) * | 2021-11-02 | 2022-01-28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基于stomp协议的异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84166A1 (en) * | 2001-11-01 | 2003-05-01 | Nobuhisa Hosoi | Server computer, its connection clos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
CN1630248A (zh) * | 2003-12-19 | 2005-06-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连接请求验证的SYN flooding攻击防御方法 |
CN101299689A (zh) * | 2008-06-19 | 2008-11-05 | 北京立通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检测的方法及邮件服务器 |
US7457302B1 (en) * | 2002-12-31 | 2008-11-25 | Apple Inc. | Enhancement to loop healing for malconfigured bus prevention |
CN102882708A (zh) * | 2012-09-05 | 2013-01-16 |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运维审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490945A (zh) * | 2013-08-09 | 2014-01-0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最大telnet用户数的方法 |
-
2014
- 2014-11-06 CN CN201410618666.3A patent/CN10437823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84166A1 (en) * | 2001-11-01 | 2003-05-01 | Nobuhisa Hosoi | Server computer, its connection clos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
US7457302B1 (en) * | 2002-12-31 | 2008-11-25 | Apple Inc. | Enhancement to loop healing for malconfigured bus prevention |
CN1630248A (zh) * | 2003-12-19 | 2005-06-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连接请求验证的SYN flooding攻击防御方法 |
CN101299689A (zh) * | 2008-06-19 | 2008-11-05 | 北京立通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检测的方法及邮件服务器 |
CN102882708A (zh) * | 2012-09-05 | 2013-01-16 |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运维审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490945A (zh) * | 2013-08-09 | 2014-01-0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最大telnet用户数的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0878A (zh) * | 2018-12-24 | 2019-03-22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连接会话保持方法和装置 |
CN109510878B (zh) * | 2018-12-24 | 2021-12-24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长连接会话保持方法和装置 |
CN112769651A (zh) * | 2021-01-13 | 2021-05-07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cp连接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2769651B (zh) * | 2021-01-13 | 2022-04-26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cp连接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037873A (zh) * | 2021-05-24 | 2021-06-25 |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tcp传输的方法 |
CN113037873B (zh) * | 2021-05-24 | 2021-09-07 |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优化tcp传输的方法 |
CN113992731A (zh) * | 2021-11-02 | 2022-01-28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基于stomp协议的异常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992731B (zh) * | 2021-11-02 | 2024-04-30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基于stomp协议的异常控制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4986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rectly assessing a status of an active entity | |
CN104125141B (zh) | 一种通知消息的推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 |
US8204990B1 (en) | Power cycler with internet connectivity monitor | |
CN109286593B (zh) | 传输重连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6152307A1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5516640B (zh) | 一种视频通讯会话异常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4378230A (zh) | 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7078925B (zh) | 一种心跳周期的设置方法及终端 | |
CN114422571B (zh) | 一种量子通信客户端断开重连系统及方法 | |
CN103441870A (zh) | 一种智能实时无缝切换的双机备份方法 | |
CN105554150A (zh) | 一种网络登录方法及装置 | |
CN105721191B (zh) | 一种链路故障处理方法、系统以及无线备份网关 | |
CN103858389A (zh) | 一种传输会话的方法、客户端及Push服务器 | |
CN110166322B (zh) | 一种计量自动化终端的检测方法和相关装置 | |
CN106123476A (zh) | 用于冰箱的智能检测方法 | |
CN103684897A (zh) | 在客户端中检测网络连通性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KR101207219B1 (ko) | 데이터 분산 서비스 네트워크 과부하 방지 방법 | |
EP2536067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data service link-disconnect | |
CN116389544A (zh) | 设备远程调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4257632B (zh) | 断线重连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1031873B1 (ko) | 소켓 연결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01800682A (zh) |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6936784A (zh) | Sip注册方法、终端及系统 | |
CN115580555B (zh) | 分布式任务取消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 |
CN118381746B (zh) | 针对受电设备的异常检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