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4953A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74953A CN104374953A CN201410687956.3A CN201410687956A CN104374953A CN 104374953 A CN104374953 A CN 104374953A CN 201410687956 A CN201410687956 A CN 201410687956A CN 104374953 A CN104374953 A CN 1043749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r
- resonator
- anchor area
- mass block
- m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10000001520 comb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4000126211 Hericium coralloid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880 cross-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7 microelectron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46 therm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包括玻璃基底、引线层、键合层和硅结构层。其中硅结构层由上下完全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组成,每部分结构包括质量块、谐振器、杠杆放大机构、支撑梁、锚区等部分;上下两部分结构仅在中间共用两个锚区,其余结构完全分离。每个质量块通过折叠梁与锚区相连,谐振器位于质量块的中间,杠杆放大机构中杠杆机构的输出梁和支点梁位于杠杆臂的同一侧,输入梁位于杠杆臂的另一侧,每个杠杆的输入梁与质量块相连,输出梁与谐振器相连。本发明提出的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共模误差,而且可以完全消除上下谐振器的耦合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属于微机电系统(MEMS)和微惯性测量技术。
背景技术
硅微加速度计是一种典型的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惯性传感器,其加工工艺与微电子加工技术兼容,可实现批量生产,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能耗低、可靠性高、易于智能化和数字化,可满足恶劣环境应用等特点,是当今加速度计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有着重要的军用价值和广泛的民用前景。
硅微加速度计包括谐振式、电容式、力平衡式、压电式、压阻式、热对流和隧道电流式等。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通过质量块敏感加速度信号,将加速度转换为惯性力,此惯性力作用于谐振梁上,引起谐振梁谐振频率变化,通过检测谐振频率变化量即可获取加速度的大小。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不仅具有一般硅微加速度计的优点,而且输出准数字的频率信号,因而具有易于检测、抗干扰性好、稳定性好、信号处理方便等特点,是一种高精度的硅微加速度计。
现有的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一般采用一体式差分结构,包括一个质量块和两个对称分布的谐振器,采用差分的方式检测输出信号。由于两个谐振器共用一个质量块,两者之间存在耦合,在一定测量范围内会存在测量死区。而不等基频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的两个谐振器采取了非对称设计,虽然可以在全量程范围内消除测量盲区,但是减弱了对共模误差的抑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可以有效抑制共模误差,而且可以完全消除上下谐振器的耦合影响。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包括玻璃基底、引线层、键合层和硅结构层,所述玻璃基底设置为底层,在所述玻璃基底上面溅射有引线层,在所述玻璃基底和引线层上设有键合层,所述键合层上面为硅结构层。
进一步的,所述硅结构层包括上质量块和下质量块,所述上质量块和下质量块相同且关于硅结构层的水平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上质量块和下质量块之间相互分离仅通过对称的上下质量块左侧公共锚区和上下质量块右侧公共锚区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质量块外侧顶角处设置上质量块左侧锚区和上质量块右侧锚区,所述上质量块分别与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外侧端连接,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内侧端分别与上谐振器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质量块外侧顶角处设置下质量块左侧锚区和下质量块右侧锚区,所述下质量块分别与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外侧端连接,所述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的内侧端分别与下谐振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质量块左侧公共锚区、上下质量块右侧公共锚区、上质量块左侧锚区、上质量块右侧锚区、下质量块左侧锚区和下质量块右侧锚区分别通过折叠梁形式的支撑梁连接上质量块和/或下质量块,且限制上质量块和下质量块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置在左侧上杠杆臂上的左侧上杠杆输入梁、左侧上杠杆支点梁和左侧上杠杆输出梁,所述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置在右侧上杠杆臂上的右侧上杠杆输入梁、右侧上杠杆支点梁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且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的内侧端对齐处于一直线上;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入梁和右侧上杠杆输入梁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左侧上杠杆臂和右侧上杠杆臂的外侧端,且分别与上质量块连接,所述左侧上杠杆臂和右侧上杠杆臂的内侧端分别设有左侧上杠杆输出梁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出梁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通过连接块与上谐振器连接;在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入梁和左侧上杠杆输出梁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左侧上杠杆臂的左侧上杠杆支点梁,所述左侧上杠杆支点梁连接有左侧上杠杆锚区,在所述右侧上杠杆输入梁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右侧上杠杆臂上的右侧上杠杆支点梁,所述右侧上杠杆支点梁连接有右侧上杠杆锚区。
进一步的,所述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在左侧下杠杆臂上的左侧下杠杆输入梁、左侧下杠杆支点梁、和左侧下杠杆输出梁,所述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在右侧下杠杆臂上的右侧下杠杆输入梁、右侧下杠杆支点梁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且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内侧端对齐处于一直线上;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入梁和右侧下杠杆输入梁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左侧下杠杆臂和右侧下杠杆臂的外侧端,且分别与下质量块连接,所述左侧下杠杆臂和右侧下杠杆臂的内侧端分别设有左侧下杠杆输出梁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出梁(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通过连接块与下谐振器连接;在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入梁和左侧下杠杆输出梁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左侧下杠杆臂的左侧下杠杆支点梁,所述左侧下杠杆支点梁连接有左侧下杠杆锚区,在所述右侧下杠杆输入梁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右侧下杠杆臂上的右侧下杠杆支点梁,所述右侧下杠杆支点梁连接有右侧下杠杆锚区。
进一步的,所述上谐振器包括上谐振梁和上谐振器端部,所述上谐振梁为两根且平行排列,两根上谐振梁的一端通过连接块分别与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连接,两根上谐振梁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块与上谐振器端部连接,所述上谐振器端部两侧分别通过上谐振器锚区连接梁与上谐振器锚区连接;在两根上谐振梁中间段左右两侧由内至外分别包括上驱动电极、上驱动固定梳齿、上可动梳齿、上梳齿架、上检测固定梳齿和上检测电极,在所述每根上谐振梁一侧设置与之平行的上梳齿架,所述每根上梳齿架左右分别设置上驱动电极和上检测电极,所述上梳齿架上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可动梳齿,所述上驱动电极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驱动固定梳齿,所述上检测电极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检测固定梳齿,所述上可动梳齿分别与上驱动固定梳齿和上检测固定梳齿形成多组电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下谐振器包括下谐振梁和下谐振器端部,所述下谐振梁为两根且平行排列,两根下谐振梁的一端通过连接块分别与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连接,两根下谐振梁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块与下谐振器端部连接,所述下谐振器端部两侧分别通过下谐振器锚区连接梁与下谐振器锚区连接;在两根下谐振梁中间段部分的左右两侧由内至外分别包括下驱动电极、下驱动固定梳齿、下可动梳齿、下梳齿架、下检测固定梳齿和下检测电极,在所述每根下谐振梁一侧设置与之平行的下梳齿架,所述每根下梳齿架左右分别设置下驱动电极和下检测电极,所述下梳齿架上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可动梳齿,所述下驱动电极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驱动固定梳齿,所述下检测电极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检测固定梳齿,所述下可动梳齿分别与下驱动固定梳齿和下检测固定梳齿形成多组电容器。
有益效果:本发明优点:
(1)上、下质量块采用分离设计,隔断了上、下谐振器相互作用的通道,从而消除上下谐振器的耦合作用。
(2)两个谐振器参数完全相同,对温度等因素引起的响应具有一致性,有利于消除共模误差。
(3)静电激励采用梳齿电容结构,与传统的平行板电容结构相比,一方面可以获得较大的振幅;另一方面受到的阻尼为滑膜阻尼,可提高品质因数。
(4)在加速度作用下,上、下谐振器频率分别增大和减小,通过测量两个谐振器的频率变化之差,可以得到加速度大小。差分形式可增大谐振器输出信号,提高灵敏度,更易检测。
(5)谐振器锚区不与谐振梁直接相连,有利于释放加工和环境温度所引起的热应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上谐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下谐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包括玻璃基底、引线层、键合层和硅结构层,所述玻璃基底设置为底层,在所述玻璃基底上面溅射有金属引线层,在所述玻璃基底和引线层上设有键合层,所述键合层上面为硅结构层,即硅结构层通过键合工艺置于玻璃基层之上。
硅结构层由完全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组成,包括上质量块1a和下质量块1b。所述上质量块1b和下质量块1b相同且关于硅结构层中间的水平轴线(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上质量块1b和下质量块1b之间相互分离仅通过对称的上下质量块左侧公共锚区11b和上下质量块右侧公共锚区11a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方式隔断了下文所述的上谐振器2a和下谐振器2b的能量传递的通道。在所述上质量块1a外侧顶角处设置上质量块左侧锚区4a和上质量块右侧锚区4b,所述上质量块1a分别与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外侧端连接,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内侧端分别与上谐振器2a连接。在所述下质量块1b外侧顶角处设置下质量块左侧锚区4c和下质量块右侧锚区4d,所述下质量块1b分别与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外侧端连接,所述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的内侧端分别与下谐振器2b连接。
所述上下质量块左侧公共锚区11b、上下质量块右侧公共锚区11a、上质量块左侧锚区4b、上质量块右侧锚区4a、下质量块左侧锚区4c和下质量块右侧锚区4d分别通过折叠梁形式的支撑梁3连接上质量块1b和/或下质量块1b,且限制上质量块1b和下质量块1b在X方向上位移。所述的折叠梁形式的支撑梁3可以限制上质量块1a和下质量块1b在X方向运动,但不影响其在加速度敏感方向Y方向的运动,减小了X、Y方向的交叉耦合。同时,上下质量块共用中间锚区,可以减小锚区所占用的体积,增大质量块,提高标度因数。
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置在左侧上杠杆臂8b上的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和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所述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置在右侧上杠杆臂8a上的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且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的内侧端对齐处于一直线上;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和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左侧上杠杆臂8b和右侧上杠杆臂8a的外侧端,且分别与上质量块1a连接,所述左侧上杠杆臂8b和右侧上杠杆臂8a的内侧端分别设有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通过连接块14a与上谐振器2a连接。在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和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左侧上杠杆臂8b的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所述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连接有左侧上杠杆锚区6b,其中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设置在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和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之间,且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距离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较远,这样的结构形式更加满足加工条件的要求。在所述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右侧上杠杆臂8a上的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所述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连接有右侧上杠杆锚区6a,其中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设置在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之间,且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距离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较远,这样的结构形式更加满足加工条件的要求。
与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上、下对称设置的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其中,所述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在左侧下杠杆臂8c上的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和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所述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在右侧下杠杆臂8d上的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且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内侧端对齐处于一直线上;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和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左侧下杠杆臂8c和右侧下杠杆臂8d的外侧端,且分别与下质量块1b连接,所述左侧下杠杆臂8c和右侧下杠杆臂8d的内侧端分别设有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通过连接块14c与下谐振器2b连接。在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和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左侧下杠杆臂8c的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其中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设置在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和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之间,且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距离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较远,所述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连接有左侧下杠杆锚区6c,这样的结构形式更加满足加工条件的要求。在所述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右侧下杠杆臂8d上的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其中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设置在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之间,且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距离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较远,所述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连接有右侧下杠杆锚区6d,这样的结构形式更加满足加工条件的要求。
所述上谐振器2a包括上谐振梁21a和上谐振器端部13a,所述上谐振梁21a为两根且平行排列,两根上谐振梁21a的一端通过连接块14a分别与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连接,两根上谐振梁21a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块14b与上谐振器端部13a连接,所述上谐振器端部13a两侧分别通过上谐振器锚区连接梁12a与上谐振器锚区22a连接;在所述每根上谐振梁21a一侧设置与之平行的上梳齿架20a,所述每根上梳齿架20a左右分别设置上驱动电极16a和上检测电极18a,所述上梳齿架20a上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可动梳齿19a,所述上驱动电极16a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驱动固定梳齿15a,所述上检测电极18a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检测固定梳齿17a,所述上可动梳齿19a分别与上驱动固定梳齿15a和上检测固定梳齿17a形成多组电容器。
与上谐振器2a对称设置的下谐振器2b,所述下谐振器2b包括下谐振梁21b和下谐振器端部13b,所述下谐振梁21b为两根且平行排列,两根下谐振梁21b的一端通过连接块14c分别与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连接,两根下谐振梁21b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块14d与下谐振器端部13b连接,所述下谐振器端部13b两侧分别通过下谐振器锚区连接梁12b与下谐振器锚区22b连接;在所述每根下谐振梁21b一侧设置与之平行的下梳齿架20b,所述每根下梳齿架20b左右分别设置下驱动电极16b和下检测电极18b,所述下梳齿架20b上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可动梳齿19b,所述下驱动电极16b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驱动固定梳齿15b,所述下检测电极18b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检测固定梳齿17b,所述下可动梳齿19b分别与下驱动固定梳齿15b和下检测固定梳齿17b形成多组电容器。当在驱动电极上施加交直流叠加的信号时,可动梳齿受到静电力作用,会带动谐振梁以固有频率振动。当有外加加速度时,通过质量块敏感加速度产生惯性力,并经杠杆放大机构放大,作用于谐振梁的轴向,谐振梁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可动梳齿和检测固定梳齿形成的电容器电容变化频率发生相应的变化,将此信号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通过检测电压的变化即可得到加速度的变化。
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上质量块1a和下质量块1b把加速度载荷转换成惯性力,惯性力作用到杠杆放大机构,经过放大后作用到上谐振器2a和下谐振器2b上,两个谐振器一个受到拉力,另一个受到压力,谐振频率分别增大和减小,根据频差获得加速度载荷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底、引线层、键合层和硅结构层,所述玻璃基底设置为底层,在所述玻璃基底上面溅射有引线层,在所述玻璃基底和引线层上设有键合层,所述键合层上面为硅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结构层包括上质量块(1a)和下质量块(1b),所述上质量块(1b)和下质量块(1b)相同且关于硅结构层的水平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上质量块(1b)和下质量块(1b)之间相互分离仅通过对称的上下质量块左侧公共锚区(11b)和上下质量块右侧公共锚区(11a)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质量块(1a)外侧顶角处设置上质量块左侧锚区(4a)和上质量块右侧锚区(4b),所述上质量块(1a)分别与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外侧端连接,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内侧端分别与上谐振器(2a)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质量块(1b)外侧顶角处设置下质量块左侧锚区(4c)和下质量块右侧锚区(4d),所述下质量块(1b)分别与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外侧端连接,所述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的内侧端分别与下谐振器(2b)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质量块左侧公共锚区(11b)、上下质量块右侧公共锚区(11a)、上质量块左侧锚区(4b)、上质量块右侧锚区(4a)、下质量块左侧锚区(4c)和下质量块右侧锚区(4d)分别通过折叠梁形式的支撑梁(3a1、3b1、3c1、3d1、3a2、3b2、3c2、3d2)连接上质量块(1b)和/或下质量块(1b),且限制上质量块(1b)和下质量块(1b)在X方向上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置在左侧上杠杆臂(8b)上的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和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所述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设置在右侧上杠杆臂(8a)上的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且所述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的内侧端对齐处于一直线上;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和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左侧上杠杆臂(8b)和右侧上杠杆臂(8a)的外侧端,且分别与上质量块(1a)连接,所述左侧上杠杆臂(8b)和右侧上杠杆臂(8a)的内侧端分别设有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通过连接块(14a)与上谐振器(2a)连接;在所述左侧上杠杆输入梁(7b)和左侧上杠杆输出梁(10b)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左侧上杠杆臂(8b)的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所述左侧上杠杆支点梁(9b)连接有左侧上杠杆锚区(6b),在所述右侧上杠杆输入梁(7a)和右侧上杠杆输出梁(10a)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右侧上杠杆臂(8a)上的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所述右侧上杠杆支点梁(9a)连接有右侧上杠杆锚区(6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在左侧下杠杆臂(8c)上的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和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所述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设置在右侧下杠杆臂(8d)上的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且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内侧端对齐处于一直线上;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和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左侧下杠杆臂(8c)和右侧下杠杆臂(8d)的外侧端,且分别与下质量块(1b)连接,所述左侧下杠杆臂(8c)和右侧下杠杆臂(8d)的内侧端分别设有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通过连接块(14c)与下谐振器(2b)连接;在所述左侧下杠杆输入梁(7c)和左侧下杠杆输出梁(10c)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左侧下杠杆臂(8c)的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所述左侧下杠杆支点梁(9c)连接有左侧下杠杆锚区(6c),在所述右侧下杠杆输入梁(7d)和右侧下杠杆输出梁(10d)之间设置有连接在右侧下杠杆臂(8d)上的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所述右侧下杠杆支点梁(9d)连接有右侧下杠杆锚区(6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谐振器(2a)包括上谐振梁(21a)和上谐振器端部(13a),所述上谐振梁(21a)为两根且平行排列,两根上谐振梁(21a)的一端通过连接块分别与上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b)和上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a)连接,两根上谐振梁(21a)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块(14b)与上谐振器端部(13a)连接,所述上谐振器端部(13a)两侧分别通过上谐振器锚区连接梁(12a)与上谐振器锚区(22a)连接;所述每根上谐振梁(21a)一侧设置与之平行的上梳齿架(20a),所述每根上梳齿架(20a)左右分别设置上驱动电极(16a)和上检测电极(18a),所述上梳齿架(20a)上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可动梳齿(19a),所述上驱动电极(16a)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驱动固定梳齿(15a),所述上检测电极(18a)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上检测固定梳齿(17a),所述上可动梳齿(19a)分别与上驱动固定梳齿(15a)和上检测固定梳齿(17a)形成多组电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谐振器(2b)包括下谐振梁(21b)和下谐振器端部(13b),所述下谐振梁(21b)为两根且平行排列,两根下谐振梁(21b)的一端通过连接块分别与下左侧杠杆放大机构(5c)和下右侧杠杆放大机构(5d)连接,两根下谐振梁(21b)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块与下谐振器端部(13b)连接,所述下谐振器端部(13b)两侧分别通过下谐振器锚区连接梁(12b)与下谐振器锚区(22b)连接;在所述每根下谐振梁(21b)一侧设置与之平行的下梳齿架(20b),所述每根下梳齿架(20b)左右分别设置下驱动电极(16b)和下检测电极(18b),所述下梳齿架(20b)上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可动梳齿(19b),所述下驱动电极(16b)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驱动固定梳齿(15b),所述下检测电极(18b)设置与之垂直的若干下检测固定梳齿(17b),所述下可动梳齿(19b)分别与下驱动固定梳齿(15b)和下检测固定梳齿(17b)形成多组电容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87956.3A CN104374953A (zh) | 2014-11-25 | 2014-11-25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87956.3A CN104374953A (zh) | 2014-11-25 | 2014-11-25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74953A true CN104374953A (zh) | 2015-02-25 |
Family
ID=52553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87956.3A Pending CN104374953A (zh) | 2014-11-25 | 2014-11-25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74953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8688A (zh) * | 2015-10-30 | 2016-01-20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具有温度应力补偿和振动解耦能力的硅微谐振加速度计 |
CN106033091A (zh) * | 2015-03-11 | 2016-10-19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mems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
CN106199070A (zh) * | 2016-06-24 | 2016-12-07 | 东南大学 | 单锚点支撑式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6443068A (zh) * | 2016-10-26 | 2017-02-22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扭转差动式石英谐振加速度传感器芯片 |
CN106629571A (zh) * | 2016-09-20 | 2017-05-10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模态局部化效应的弱耦合mems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7655453A (zh) * | 2017-09-18 | 2018-02-02 | 东南大学 | 一种全量程多方向硅微谐振式倾角传感器 |
CN108490216A (zh) * | 2018-01-31 | 2018-09-04 | 嘉兴市纳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WO2018205683A1 (zh) * | 2017-05-12 | 2018-11-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 |
CN109883603A (zh) * | 2019-03-13 | 2019-06-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一种基于soi的硅微谐振式压力敏感芯片谐振器 |
CN112379125A (zh) * | 2020-10-31 | 2021-02-19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一种分体式差分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的制作及封装方法 |
CN112858723A (zh) * | 2021-01-14 | 2021-05-28 | 南京理工大学 |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的干扰模态抑制装置与方法 |
CN112881753A (zh) * | 2021-01-14 | 2021-06-01 | 南京理工大学 | 阻尼可调型硅微音叉谐振式加速度计结构 |
CN114740224A (zh) * | 2022-05-18 | 2022-07-12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力平衡式硅微谐振加速度计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63347A1 (en) * | 2004-05-05 | 2007-07-19 | Onera (Office National D'etudes Et De Recherches Aerospatiales) | Mechanical decoupling device for monlithic differential vibrating sensor |
CN102243251A (zh) * | 2011-04-25 | 2011-11-16 | 东南大学 | 不等基频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3278660A (zh) * | 2013-05-22 | 2013-09-0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差分谐振式微加速度计及其驱动方法 |
CN204255978U (zh) * | 2014-11-25 | 2015-04-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2014
- 2014-11-25 CN CN201410687956.3A patent/CN1043749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63347A1 (en) * | 2004-05-05 | 2007-07-19 | Onera (Office National D'etudes Et De Recherches Aerospatiales) | Mechanical decoupling device for monlithic differential vibrating sensor |
CN102243251A (zh) * | 2011-04-25 | 2011-11-16 | 东南大学 | 不等基频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3278660A (zh) * | 2013-05-22 | 2013-09-0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差分谐振式微加速度计及其驱动方法 |
CN204255978U (zh) * | 2014-11-25 | 2015-04-08 | 东南大学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陈卫卫: "不等基频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传感技术学报》, vol. 24, no. 11, 30 November 2011 (2011-11-30) *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33091A (zh) * | 2015-03-11 | 2016-10-19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mems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
CN106033091B (zh) * | 2015-03-11 | 2022-04-29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mems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
CN105258688A (zh) * | 2015-10-30 | 2016-01-20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具有温度应力补偿和振动解耦能力的硅微谐振加速度计 |
CN106199070A (zh) * | 2016-06-24 | 2016-12-07 | 东南大学 | 单锚点支撑式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6629571B (zh) * | 2016-09-20 | 2019-04-09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模态局部化效应的弱耦合mems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6629571A (zh) * | 2016-09-20 | 2017-05-10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模态局部化效应的弱耦合mems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6443068A (zh) * | 2016-10-26 | 2017-02-22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扭转差动式石英谐振加速度传感器芯片 |
GB2578014A (en) * | 2017-05-12 | 2020-04-15 | Univ Beihang | Acceleration sensor comprising differential graphene resonant beams |
US11243225B2 (en) | 2017-05-12 | 2022-02-08 | Beihang University | Acceleration sensor comprising differential graphene resonant beams |
WO2018205683A1 (zh) * | 2017-05-12 | 2018-11-1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 |
GB2578014B (en) * | 2017-05-12 | 2022-05-04 | Univ Beihang | Acceleration sensor comprising differential graphene resonant beams |
CN107655453A (zh) * | 2017-09-18 | 2018-02-02 | 东南大学 | 一种全量程多方向硅微谐振式倾角传感器 |
CN108490216A (zh) * | 2018-01-31 | 2018-09-04 | 嘉兴市纳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CN109883603A (zh) * | 2019-03-13 | 2019-06-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一种基于soi的硅微谐振式压力敏感芯片谐振器 |
CN112379125A (zh) * | 2020-10-31 | 2021-02-19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一种分体式差分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的制作及封装方法 |
CN112379125B (zh) * | 2020-10-31 | 2022-08-12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一种分体式差分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的制作及封装方法 |
CN112881753A (zh) * | 2021-01-14 | 2021-06-01 | 南京理工大学 | 阻尼可调型硅微音叉谐振式加速度计结构 |
CN112858723A (zh) * | 2021-01-14 | 2021-05-28 | 南京理工大学 |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的干扰模态抑制装置与方法 |
CN112881753B (zh) * | 2021-01-14 | 2023-02-24 | 南京理工大学 | 阻尼可调型硅微音叉谐振式加速度计结构 |
CN112858723B (zh) * | 2021-01-14 | 2023-06-09 | 南京理工大学 |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的干扰模态抑制装置与方法 |
CN114740224A (zh) * | 2022-05-18 | 2022-07-12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力平衡式硅微谐振加速度计 |
CN114740224B (zh) * | 2022-05-18 | 2024-05-07 | 南京工程学院 | 一种力平衡式硅微谐振加速度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74953A (zh)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2495236A (zh) | 一种高灵敏度双轴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1266259B (zh) |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202562949U (zh) | 一种基于静电刚度的谐振式微加速度计 | |
CN102243251B (zh) | 不等基频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3900545B (zh) | 一种单片集成全对称三轴硅微音叉陀螺仪 | |
CN106629571A (zh) | 一种基于模态局部化效应的弱耦合mems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1303365A (zh) | 谐振式微加速度计 | |
CN100567993C (zh) | 一种双轴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 | |
CN102109534B (zh) | 双轴谐振式硅微加速度计 | |
CN107643423A (zh) | 一种基于模态局部化效应的三自由度弱耦合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8020220B (zh) | 一种切向驱动双差分蝶翼式硅微陀螺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1303234A (zh) | 一种自解耦高灵敏度谐振硅微机械陀螺 | |
CN105606845A (zh) | 一种基于二级微杠杆的双质量块高灵敏度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结构 | |
CN104501792B (zh) | 一种双轴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WO2016082571A1 (zh) | 三轴微机电陀螺仪 | |
CN102147423B (zh) | 双轴集成全解耦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6908626B (zh) | 一种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敏感结构 | |
CN105911309A (zh) | 单锚点支撑式双轴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204255978U (zh) | 一种分体式差分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1858927A (zh) | 低应力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3901227B (zh) |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0498343C (zh) | 电调谐谐振式差频加速度计 | |
CN106199070B (zh) | 单锚点支撑式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 |
CN106706958A (zh) | 微机械硅谐振梁加速度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