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5420A - 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65420A CN104365420A CN201410722756.7A CN201410722756A CN104365420A CN 104365420 A CN104365420 A CN 104365420A CN 201410722756 A CN201410722756 A CN 201410722756A CN 104365420 A CN104365420 A CN 1043654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w
- rice
- water
- fertilizer
- sa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on of plants
- A01G13/30—Ground coverings
- A01G13/35—Mulches, i.e. loose materi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rotec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利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麦秸秆或油菜秸秆均匀覆盖水稻田地表,当水稻灌水施肥后,利用在田秸秆自动吸水吸肥,当灌水落干后,秸秆所吸收的水肥又缓慢释放,保持田间一定的湿度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由此可以延缓再次灌水的时间间隔,减少水稻一生的灌水次数和施肥量。经对比试验,采用秸秆全量覆盖地表种稻技术,每亩可节约灌溉用水量20%-30%、节水90-130m3,化肥利用率提高8至10个百分点,节省化肥15%~20%。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不育秧、不栽秧、不耕耙整地,省工、省本和省秧池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的1/4,因此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全国十多亿人饭碗里是否装有国产大米。然而,水稻栽培又是用水大户。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28%,但耗水量却占农业总用水量的65%以上。因而研发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水稻栽培水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既严重又普遍。无论是传统的人工插秧,还是现代的机插秧、抛秧和水稻直播等方式,一亩水稻耗水量多在450m3左右。对于渗漏严重的田块,耗水量更是惊人。在大面积生产中,生育期150~160天的水稻品种,除育秧用水外,大田灌水(包括降雨在内)一般需26次左右,平均6天左右灌水一次。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秸秆覆盖田间达到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利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麦秸秆或油菜秸秆均匀覆盖水稻田地表,当水稻灌水施肥后,利用在田秸秆自动吸水吸肥,当灌水落干后,秸秆所吸收的水肥又缓慢释放,保持田间一定的湿度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由此可以延缓再次灌水的时间,减少水稻一生的灌水次数和施肥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秸秆覆盖的时间可优化为:采用零共生期麦套稻模式,则在麦秸秆收割后即可覆盖;采用有共生期麦套稻模式,则要求麦油菜收割时水稻秧苗生长速度在二叶一心范围内,不要超过三叶一心即可覆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覆盖秸秆的数量及厚度可优化为:留在地表可覆盖的秸秆量在每亩264-440公斤,其覆盖厚度不超过10公分。覆盖秸秆的规格可优化为:覆盖的秸秆可以是整齐的,也可以是杂乱的,可以是切碎的,也可以是不切碎的;而切碎的不宜过分太细,一般切碎长度在10-20公分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覆盖秸秆的吸水量可优化为:正常情况下,水稻一生灌水26次左右,一亩秸秆实际总吸水量在21000公斤左右。秸秆覆盖后的管理可优化为:零共生期麦套稻,在覆盖秸秆完毕后要立即灌水浸泡播田稻种,浸泡时间为36-48小时,一般在浸泡36小时后,田间水自然落干为好。经过3-5天水稻立苗后,薄水灌溉促其出苗整齐;有共生期麦套稻,覆盖秸秆完毕后,应先湿润灌溉让其适应,以后再逐步建立水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经对比试验,采用秸秆全量覆盖地表种稻技术,每亩可节约灌溉用水量20%-30%、节水90-130m3,节约水电费15~20元,化肥利用率提高8至10个百分点,节省化肥15%~20%,每亩节水节肥的直接经济效益约60元左右,加上节省的秸秆处理成本、节省的水资源费,化肥利用率提高的效益,每亩可节本增收200元左右。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不育秧、不栽秧、不耕耙整地,省工、省本和省秧池等优点;此方法简便易行,与大面积生产农艺措施相匹配,只要在收割机收割后,人工辅助将机收后的秸秆均匀散铺即可;此方法使得前茬秸秆变废为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秸秆露天焚烧这一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此方法使得吸水后的麦秸秆在释放过程中,既能满足水稻生长的生理需水,又保证了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水、土、气三相得到有益调整,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和根系活力的增强,提供了水稻根系生长的理想环境条件,满足了生理需求的时空;此方法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后,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田间的温度和湿度发生有益变化,可减轻病虫草害发生:(1)、秸秆腐解的淋溶液有抑制杂草萌发的功效。(2)、由于水稻植株下部沤水时间相对缩短,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明显减轻或不发生。如遇暴风雨极端天气,秸秆覆盖地表能有效地防御和减缓对植株的伤害;此方法由于秸秆具有先吸水吸肥后缓慢释放的特性,使地下水径流渗漏的量减少,从而减少了肥料的流失,减轻了大地沟河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地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主因素的发生;此方法秸秆覆盖还田腐解,不需额外消耗能量,还可减轻地球温室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利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麦秸秆或油菜秸秆均匀覆盖水田地表,当水稻灌水施肥后,在田秸秆自动吸水吸肥,当灌水落干后,秸秆所吸收的水肥又缓慢释放,保持田间一定的湿度,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从而延缓了再次灌水的时间,减少了水稻一生灌水次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达到节水节肥目的。
该方法中秸秆覆盖的时间、量及厚度、规格、吸水量、覆盖后的田间管理、节水量及节肥原理等详述如下:
1.秸秆覆盖的时间:采用零共生期麦套稻模式,则在麦秸秆收割后即可覆盖。采用有共生期麦套稻模式,则要求麦油菜收割时水稻秧苗生长速度在二叶一心范围内,不要超过三叶一心即可覆盖。
2.覆盖秸秆的量及厚度:经测定:水稻前茬作物小麦,其粮草比为1:1.1,即亩产400公斤小麦,可产秸秆440公斤,目前大面积小麦生产水平亩产在300-500公斤之间,由于收割机收割留茬高度在10-20公分,收割后留在地上的根系占其总量的1/5左右,也就是说留在地表可覆盖的量有264-440公斤,这些量的秸秆均匀覆盖其厚度不超过10公分,不会对水稻正常生长带来不良影响,如小麦超高产达到550公斤以上时,其秸秆也必然多出,在秸秆覆盖时,只要将这部分多出的秸秆埋入麦田一套沟内即可。
3.覆盖秸秆的规格。覆盖水田地表的秸秆不受不同类型收割机的限制.覆盖的秸秆可以是整齐的,也可以是杂乱的,可以是切碎的,也可以不切碎.但要注意,不切碎的铺草一定要均匀,覆盖厚度不宜超过10公分;而切碎的不宜过分太细,不能切成草糠状。一般切碎长度在10-20公分之间,这与收割机的切草要求是相吻合的。
4.覆盖秸秆的吸水量。经测定,麦秸秆的初始吸水率为3.7,即在自然干燥条件下,1公斤麦秸秆能吸收3.7公斤水。如果440公斤秸秆全部覆盖地表,其灌水后一次可吸水1628公斤。正常情况下,水稻一生灌水26次左右,一亩秸秆可吸水42328公斤。考虑麦秸秆覆盖水田地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会逐渐腐解,其吸水量也会逐渐衰减,正常情况下到水稻收获期。所覆盖的秸秆腐解后仅剩余10%~15%的残渣。如将吸水量按50%保守估算,一亩秸秆实际总吸水量在21000公斤以上,这些水分均有效供给水稻植株生长需要。
5.秸秆覆盖后的管理。零共生期麦套稻,在覆盖秸秆完毕后要立即灌水浸泡播田稻种,浸泡时间为36-48小时,一般在浸泡36小时后,田间水自然落干为好,这样浸泡稻种萌发速度快,出芽势强,而泡种超过48小时,往往容易出现闷种、烂种或“高温水煮芽”现象。经过3-5天水稻立苗后,薄水灌溉促其出苗整齐;有共生期麦套稻,覆盖秸秆完毕后,因其水稻播种已出苗,并由旱育转为水育,应先湿润灌溉让其适应,以后再逐步建立水层。
6.覆盖秸秆后的节水量。水稻灌溉水除保证水稻植株生长需水环境条件外,其99%以上的水分均通过田间蒸发、作物蒸腾、地下径流渗透等途径而损失掉。当田间灌水落干后,秸秆所吸收水肥缓慢释放,既保证水稻生长所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又使地下水径流渗漏量大大减少,从而达到节水之目的。经对照试验表明,秸秆全量覆盖的田块比无秸秆覆盖的田块每次灌水的间隔时间要延长2-3天,如无秸秆覆盖的田块灌水周期为4天,那么秸秆全量覆盖的灌水周期为6天左右。其积水量约为水稻大田灌水总量的1/3。
7.覆盖秸秆后的节肥原理。在农艺上,水稻的施肥与灌水是连在一起的,所施肥料须经水溶解后才能被植株吸收,秸秆吸水的同时也吸收肥料,释放时,水肥一起释放,植株吸收水分同时吸收养分。秸秆覆盖地表,不但可以减少水肥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而经高温高湿腐解后变为有机肥,供给水稻吸收,当茬肥效相当每亩施用7.5-10公斤尿素,下茬肥效还有后效应。
下面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一、有共生期麦套稻覆盖秸秆
1.播种出苗:前期按麦套稻种植标准播种出苗,待小麦成熟收获时,水稻秧苗的生长速度控制在二叶一心左右。
2.收割:麦子成熟时,用机械、人工收割均可,收割机型号不限,可以轮胎式、履带式;可以半喂入、全喂入;可以切碎、不切碎。
3.覆盖秸秆:收割后的秸秆用叉子就地均匀散开即可,要求最高厚度不超过10公分,如秸秆太多,可埋入麦田一套沟内,有多少埋多少,即使厚度高出墒沟也无妨。
4.灌水:先是湿润灌溉,让秧苗适应水作环境,以后转入常规灌溉。
5.施肥:结合湿润灌溉和以后的常规灌溉,及时追施苗肥,以弥补前期在旱作环境下施肥的不足。一般第一次亩施25%浓度的复合肥25-30公斤,或碳铵25-30公斤,7-10天后追施第二次肥,其后转入大田常规管理。
二、有共生期油(菜)套稻覆盖秸秆
油菜田套种水稻其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与麦田套稻基本相同。不同的注意点有以下内容:①油菜田套种水稻的时间在收获前10-25天期间。因油菜结荚后田间全部封行,行人难以进入。为方便进行田间播种,在封行期前,要注意在油菜田间留好播种路径,其方法是将油菜结荚枝条,统一向同一方向梳理,留出行人通道。②油菜收获时,除将下部根茎留在田间自行腐解外,脱粒后的菜籽壳等废弃物仍要还田,均匀抛散覆盖在畦面,自然腐解作肥料。
三、零共生期麦套稻覆盖秸秆
1.播种:在麦子收获前0-3天内将稻种处理后直接散播到麦田内。
2.收割:麦子成熟时,用机械、人工收割均可,收割机型号不限,可以轮胎式、履带式,可以半喂入、全喂入,可以切碎、不切碎。
3.覆盖秸秆:收割后的秸秆用叉子就地均匀散开即可,要求最高厚度不超过10公分,如秸秆太多,可埋入麦田一套沟内,有多少埋多少,即使厚度高出墒沟也无妨。
4.灌水:①秸秆均匀散开后立即灌水泡种,泡种时间为36-48小时.一般在浸泡36小时后,田间水自然落干为好,这样浸泡稻种萌发速度快,出芽势强,而泡种超过48小时,往往容易出现闷种、烂种或“高温水煮芽”现象。②经过7-10天水稻立苗后,薄水灌溉促其出苗整齐。
5.施肥。田间建立薄水层后立即抢施第一次肥,每亩用25%浓度的复合肥25-30公斤,7-10天后施第二次肥,转入大田常规管理。
Claims (6)
1.一种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麦秸秆或油菜秸秆均匀覆盖水稻田地表,当水稻灌水施肥后,利用在田秸秆自动吸水吸肥,当灌水落干后,秸秆所吸收的水肥又缓慢释放,保持田间一定的湿度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由此可以延缓再次灌水的时间间隔,减少水稻一生的灌水次数和施肥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秸秆覆盖的时间可优化为:采用零共生期麦套稻模式,则在麦秸秆收割后即可覆盖;采用有共生期麦套稻模式,则要求麦油菜收割时水稻秧苗生长速度在二叶一心范围内,不要超过三叶一心即可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覆盖秸秆的数量及厚度可优化为:留在地表可覆盖的秸秆量在每亩264-440公斤,其覆盖厚度不超过10公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覆盖秸秆的规格可优化为:覆盖的秸秆可以是整齐的,也可以是杂乱的,可以是切碎的,也可以是不切碎的;而切碎的不宜过分太细,一般切碎长度在10-20公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覆盖秸秆的吸水量可优化为:正常情况下,水稻一生灌水26次左右,一亩秸秆实际总吸水量在21000公斤左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其特征是:秸秆覆盖后的管理可优化为:零共生期麦套稻,在覆盖秸秆完毕后要立即灌水浸泡播田稻种,浸泡时间为36-48小时,一般在浸泡36小时后,田间水自然落干为好;经过3-5天水稻立苗后,薄水灌溉促其出苗整齐;有共生期麦套稻,覆盖秸秆完毕后,应先湿润灌溉让其适应,以后再逐步建立水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22756.7A CN104365420A (zh) | 2014-12-02 | 2014-12-02 | 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22756.7A CN104365420A (zh) | 2014-12-02 | 2014-12-02 | 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5420A true CN104365420A (zh) | 2015-02-25 |
Family
ID=5254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22756.7A Pending CN104365420A (zh) | 2014-12-02 | 2014-12-02 | 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65420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9901A (zh) * | 2015-07-03 | 2016-03-02 | 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前茬油菜的水稻扩行稀植群体的高产栽培方法 |
CN106342612A (zh) * | 2016-08-25 | 2017-01-25 | 浙江大学 | 油菜秸秆覆盖防治稻田杂草的方法 |
CN107079630A (zh) * | 2017-06-07 | 2017-08-22 |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共生期麦套稻栽培方法 |
CN107155596A (zh) * | 2017-06-07 | 2017-09-15 |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共生期麦套稻栽培种植方法 |
CN107306711A (zh) * | 2017-05-19 | 2017-11-03 |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麦套稻免耕种植系统 |
CN108157090A (zh) * | 2017-12-26 | 2018-06-15 | 阮有京 | 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
CN110915342A (zh) * | 2019-10-29 | 2020-03-2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6468A (zh) * | 2014-08-15 | 2014-11-05 | 泰州市姜堰区浦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在麦田或油菜田免耕套种水稻的方法 |
-
2014
- 2014-12-02 CN CN201410722756.7A patent/CN10436542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26468A (zh) * | 2014-08-15 | 2014-11-05 | 泰州市姜堰区浦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一种在麦田或油菜田免耕套种水稻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田文科等: "超高茬麦套稻高产栽培技术讲座第六讲超高茬麦套稻秸秆自然还田与肥水运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1》 * |
蒋植宝等: "麦套稻秸秆全量自然还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环境与发展》 * |
郭勋斌等: "低碳节水稻作"麦(油)套稻"高产稳产技术研究与实践", 《科技创新导报》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9901A (zh) * | 2015-07-03 | 2016-03-02 | 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前茬油菜的水稻扩行稀植群体的高产栽培方法 |
CN106342612A (zh) * | 2016-08-25 | 2017-01-25 | 浙江大学 | 油菜秸秆覆盖防治稻田杂草的方法 |
CN107306711A (zh) * | 2017-05-19 | 2017-11-03 |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麦套稻免耕种植系统 |
CN107079630A (zh) * | 2017-06-07 | 2017-08-22 |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共生期麦套稻栽培方法 |
CN107155596A (zh) * | 2017-06-07 | 2017-09-15 | 成都硕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共生期麦套稻栽培种植方法 |
CN108157090A (zh) * | 2017-12-26 | 2018-06-15 | 阮有京 | 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
CN110915342A (zh) * | 2019-10-29 | 2020-03-2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 |
CN110915342B (zh) * | 2019-10-29 | 2022-06-10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45618B (zh) | 采用稻田紫云英与秸秆还田节肥提高双季稻产量的方法 | |
CN102138470B (zh) | 水稻免耕直播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3749224B (zh) |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冬作生态厢沟栽培方法 | |
CN104365420A (zh) | 利用秸秆覆盖节水节肥栽培水稻的方法 | |
CN102037880A (zh) |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机械化栽秧稻作方法 | |
CN105660102B (zh) | 一种窝播留苗移栽两用的油菜种植方法 | |
CN106358692A (zh) | 一种甘薯优质高产的节水栽培方法 | |
CN105165384A (zh) | 一种烟稻轮作区烤烟轻简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3828587B (zh) | 一种稻田紫云英免播循环留种方法 | |
CN104855104B (zh) | 可适用于花卉的环保免耕栽培方法 | |
CN105724012A (zh) | 一种春玉米免耕复种晚稻的水旱轮作方法 | |
CN103461046A (zh) | 一种紫云英一季稻田高产高效留种方法 | |
CN104186261A (zh) | 基于前作秸秆粉碎翻埋还田的杂交稻节水直播栽培方法 | |
CN105230333A (zh) | 一种藏红花—水稻、牡丹和青菜轮作种植技术 | |
CN103749228B (zh) |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晚稻生态厢沟直播栽培方法 | |
CN104620802A (zh) | 一种大白菜栽培技术 | |
CN109220654A (zh) | 一种机械化垄作水稻直播高效栽培方法 | |
CN111247897A (zh) | 一种北苍术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 | |
CN101731112A (zh) | 一种沙地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 |
CN110506600A (zh) | 利用甘蔗健康种苗无效分蘖育苗的方法 | |
CN107333549A (zh) | 一种提高南瓜产量的种植方法 | |
CN103931451A (zh) | 一种水稻少耕旱直播的栽培方法 | |
CN104472187A (zh) | 小麦免耕栽培方法 | |
CN107197729B (zh) | 一种育苗移栽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方法 | |
CN104871753B (zh) | 一种红香椿育苗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