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4133A - 包含两个弹簧斜面的作用主活塞衬套 - Google Patents
包含两个弹簧斜面的作用主活塞衬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64133A CN104364133A CN201380027171.7A CN201380027171A CN104364133A CN 104364133 A CN104364133 A CN 104364133A CN 201380027171 A CN201380027171 A CN 201380027171A CN 104364133 A CN104364133 A CN 1043641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piston
- plane
- angle
- cylindrical sidewall
- application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021—Railway control or brake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36—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 B60T15/42—Other control devices or valves characterised by definite functions with a quick braking action, i.e. with accelerating valves actuated by brake-pipe pressure var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阀部用的主活塞衬套,包括:筒状侧壁,其限定了纵向延伸穿过主活塞衬套的中央通路,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围所述中央通路。所述中央通路被构造为接收作用阀部的主活塞组件。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括限定于其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被构造为与作用阀部的主活塞组件的一部分接合,以限制主活塞组件的移动。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5月24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51,27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轨道车辆的制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部的主活塞衬套。
背景技术
中国铁路具有被称为“120-1型”的标准气动制动阀,其整体操作类似于美国铁路协会(AAR)的气动制动阀(诸如WABCO ABDX),具有管架、作用阀部和紧急阀部。
该阀的作用阀部典型地包括具有容纳主活塞组件的中央开口的主体,主活塞组件容纳于中央开口中。主活塞衬套在作用阀部的主体的中央开口中位于中央开口与主活塞组件之间。主活塞组件包括作用滑阀和装配在作用活塞上的作用分级阀。作用滑阀、作用分级阀以及主衬套中的每一方包括限定端口样式的、延伸穿过自身的多个开口和通道。作用滑阀和作用分级阀能够相对于作用阀部的主体的活塞通路、相对于主衬套、以及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根据作用滑阀、作用分级阀和主衬套的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以及限定作用滑阀、作用分级阀和主衬套的端口样式的各开口和凹部的排列,贯穿作用阀部打开各流路。作用阀部将根据该相对位置和排列执行各种制动阀功能,制动阀功能涉及使加压空气在制动管线系统中的各位置之间流动。这种系统制动阀控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系统制动阀控制被用于中国120-1型阀以及由WABTEC公司制造的ABDX型制动控制阀和ABDW型制动控制阀。
在ABDX型制动控制阀中,主活塞衬套包括于衬套的内表面中加工的单一弹簧斜面。弹簧斜面的具体目的是提供主活塞组件的轻微延迟,以提供更积极(aggressive)的初步快速作用功能。这通过主活塞组件的翼状弹簧的一端完成,该端必须在作用滑阀移出其缓解位置之前脱出(climb out)主衬套中的弹簧斜面。
然而,当主活塞组件使作用滑阀从作用滑阀的缓解位置向作用滑阀的作用位置移动时,使作用滑阀停在作用位置的唯一机构是作用滑阀面和滑阀座之间的摩擦与副风缸和制动管之间的压差在隔膜致动(diaphragm-actuated)主活塞组件两侧的消散(dissipate)率的组合。基于制动阀系统的特定构造,关键是作用滑阀能一直停在其作用位置。如若不然,根据主活塞组件上的压差和摩擦的量,作用滑阀可能在初始制动应用时进一步进入推进位置或可能的跳跃位置。
发明内容
因此,在制动控制阀领域中,通常需要包括主活塞衬套,该主活塞衬套包含用于提供第二延迟的机构,该用于提供第二延迟的机构用于将作用滑阀保持在作用位置并且防止作用滑阀过早地从作用位置向推进位置或跳跃位置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阀部的主衬套包括两个弹簧斜面。第一弹簧斜面被设置为通过接合主活塞组件的翼状弹簧来进行延迟,以在达到主活塞组件两侧的充分压差之前将作用滑阀保持在缓解位置。第二弹簧斜面被设置为通过接合主活塞组件的翼状弹簧来进行第二延迟,以将作用滑阀保持在作用位置并且防止作用滑阀过早地向推进位置和/或可能的跳跃位置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二弹簧斜面被设置为有助于使作用滑阀停止在其作用位置,并在除了过度减压和紧急应用之外所有制动管减压期间在作用滑阀和主衬套之间进行所需的端口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二弹簧斜面位于衬套中,以确保当作用滑阀到达其作用位置时翼状弹簧的顶端降到第二弹簧斜面。为了使作用滑阀在滑阀座上进一步移动,在翼状弹簧的顶端能够脱出第二弹簧斜面之前,需要增大隔膜驱动主活塞两侧的压差,因而允许主活塞使作用滑阀从滑阀的作用位置向滑阀座上的推进位置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主衬套中的第二弹簧斜面提供了主活塞组件的增大的摩擦机构,以使作用滑阀在初始制动应用期间停止在滑阀的作用位置。因此,在滑阀能够从其作用位置向其推进位置移动之前,在主活塞组件的两侧需要额外的主活塞力。此外,如果作用滑阀和滑阀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得小于作用于作用滑阀的纵向后弹簧负载,则作用滑阀将需要额外的主活塞力以到达其跳跃位置。如果存在异常低的滑动摩擦特性,则第二弹簧斜面将减小作用滑阀组件到达滑阀座上的跳跃位置的风险。
在测试某作用阀部期间,已注意到由于作用滑阀的过度行进而到达滑阀座上的跳跃位置使测试失败。尤其是,当过多的润滑油被用于整个主活塞组件因而显著降低了作用滑阀在其座上的滑动摩擦时发生该问题。增加第二弹簧斜面使得设计对在作用阀部的初始组装期间施加于整个主活塞组件的润滑油的量的变化鲁棒性(robust)更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阀部用的主活塞衬套。主活塞衬套包括筒状侧壁,筒状侧壁限定了纵向延伸穿过所述主活塞衬套的中央通路,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围中央通路。中央通路被构造为接收作用阀部的主活塞组件。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括限定于其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被构造为与作用阀部的主活塞组件的一部分接合,以限制主活塞组件的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阀部。作用阀部包括主体,其具有第一侧、第二侧和限定在所述主体中的从顶侧延伸到底侧的活塞通路;主衬套,其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活塞通路中,所述主衬套包括筒状侧壁,所述筒状侧壁限定了纵向延伸穿过所述主活塞衬套的中央通路,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围所述中央通路;以及主活塞组件,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活塞通路内的所述主衬套的所述中央通路中。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括限定于其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被构造为与所述主活塞组件的一部分接合以限制所述主活塞组件的移动。
基于接下来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此处详述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使用ABDX制动控制阀的货车用的制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作用阀部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现有技术的作用阀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部主体的主俯视轴测图;
图5是图4中示出的作用部主体的后仰视轴测图。
图6是图4中示出的作用部主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4中示出的作用部主体的主视图;
图8是图4中示出的作用部主体的沿图7中的线8-8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图4中示出的作用部主体的侧视图;
图10是图4中示出的作用部主体的后视图;
图11是图4中示出的作用部主体的仰视图;
图1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衬套的轴测图;
图13是图12中示出的主衬套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2中示出的主衬套的沿图13中的线14-14截取的截面图;
图15是取自图14中的区域15的图12中示出的主衬套的第一弹簧斜面的详细视图;以及
图16是取自图14中的区域16的图12中示出的主衬套的第二弹簧斜面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出于说明目的,如在附图中取向或另在接下来的详细说明中说明的,使用的空间取向术语将与参考的实施方式相关。然而,应理解的是,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可选的变形和构造。还应该理解的是,附图示出的和本文说明的具体部件、装置和特征仅为示例性的而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
图1示出典型的现有技术形式的用于单轨货车的制动系统10,在该系统中,制动控制阀11被示出使车的制动管12和位于车上的压缩空气的双室风缸13气动地相互连接。如清楚示出的,双室风缸13是由两个单室风缸组成的,一个是副风缸14,另一个是紧急风缸15。副风缸14和紧急风缸15接合在一起作为单个双室风缸单元13。制动控制阀11具有作用阀部17和紧急阀部16两者,该两者以公知的方式分别安装在管架18的相反侧并且还以公知的方式气动连接到双室风缸13的适合的各侧。仅在将柔性软管联接件20连接到制动管12的相反端并且使用这些柔性软管联接件20以将这些制动管12串连到相邻布置的车的制动管(该相邻布置的车的制动管将机械地连接于布置在所讨论的车上的制动管12)的情况下,双室风缸13和管架18才被连接以将气压供给到位于轨道车上的制动缸19。该制动系统通过ABDX型制动控制阀和ABDW型制动控制阀示例,这些类型的阀由WABTEC公司制造并且在北美市场的轨道制动控制技术领域是众所周知的。
图2和图3示出了可以用在图1中示出的制动系统10中的现有技术的作用阀部17的截面图和局部剖视图。作用阀部17包括具有中央活塞通路的主体21,该中央活塞通路容纳主衬套24。主衬套24内部接收主活塞组件,该主活塞组件包括作用活塞23、作用滑阀25、作用分级阀26以及翼状弹簧28。翼状弹簧28通过滚销29连接到作用滑阀25的延伸部27。作用滑阀25的延伸部27在作用活塞23的任一侧延伸穿过中央活塞通路以容纳翼状弹簧28。翼状弹簧28将作用滑阀25保持在主衬套24的作用滑阀座上的竖直位置,以防止作用滑阀25、作用分级阀26和主衬套24之间的端口至端口的泄露。
如上所述,作用滑阀25、作用分级阀26和主衬套24中的每一方均包括限定端口样式的、延伸通过自身的多个开口和通道。作用滑阀25和作用分级阀26能够相对于作用阀部17的主体21的活塞通路、相对于主衬套24、以及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根据作用滑阀25、作用分级阀26和主衬套24的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以及限定作用滑阀25、作用分级阀26和主衬套24的端口样式的各开口和凹部的排列,贯穿作用阀部17打开各流路。作用阀部17将根据该相对定位和排列执行各种制动阀功能,各种制动阀功能涉及使加压空气在制动管线系统中的各位置之间流动。
具体地,作用滑阀25被作用活塞23移动通过主衬套24中的其各位置和中央活塞通路,作用活塞23是隔膜致动的。必须在作用阀部17的主体21中形成制动管12和副风缸14之间的压差,并且该压差位于作用活塞23两侧,以移动作用活塞23,进而移动作用滑阀25通过主衬套24中的滑阀座上的各位置。
为了实现更积极的初步快速作用功能,在主衬套24的内表面中加工单个弹簧斜面30,以与翼状弹簧28的一端接合并提供主活塞组件的轻微延迟。如图3所示,当作用滑阀从缓解位置移动时,斜面30的后表面与翼状弹簧28的顶端接合,翼状弹簧28在作用滑阀能够移出缓解位置之前必须脱出主衬套24中的弹簧斜面30。因此,在翼状弹簧28的顶端能够脱出弹簧斜面30之前,作用阀部17中和主活塞组件两侧需要特定设计的压差,因而使得作用活塞23将滑阀座上的作用滑阀25移动到作用位置和随后的位置。如图2所示,作用阀部17还包括位于中央活塞通路上方的顶盖22、位于作用阀部17的主体21的外侧的侧盖31以及位于中央活塞通路下方的底盖32。这些盖22、31、32容纳组成作用阀部17的各部件。
参见图4至图11,示出了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部用的主体50的一个实施方式。主体50大体限定了从主体50的顶部52轴向延伸到主体50的底部53的活塞通路51。主体50还限定了从主体50的底部53在朝向主体50的顶部52的方向上分别延伸的跃升阀通路(inshot valve passageway)54、限制阀通路55和作用加速缓解(SAR)阀通路56。主体50还限定了大体从主体50的顶部52朝向主体50的底部53延伸的回流止回阀通路57。主体50还包括被构造为接收ECP币板(coin plate)的ECP端口58、被构造为安装ABDX缓解阀部的缓解阀接收表面59、以及被构造为接收中国120-1型管架的管架接收表面60。活塞通路51接收由能够在主衬套70中移动的作用活塞、作用分级阀和作用滑阀构成的主活塞组件(未示出)。该作用分级阀和作用滑阀与上述参照图2说明的部件类似。以下将更详细地说明主衬套70。限制阀通路55接收制动缸限制阀组件(未示出)。跃升阀通路54和SAR阀通路56分别接收跃升阀组件(未示出)和SAR阀组件(未示出)。回流止回阀通路57接收回流止回阀组件(未示出)。
参见图12至图16,公开了主衬套70的一个实施方式。主衬套70被接收于作用部的主体50的活塞通路51中并且内部容纳包括结合的作用分级阀和作用滑阀的主活塞组件。主衬套70通常为具有筒状侧壁72的圆筒形状,筒状侧壁72限定了中央通路71,中央通路71纵向延伸穿过主衬套70用于接收主活塞组件。如图13所示,筒状侧壁72包括贯通延伸的多个通道74,该多个通道74限定端口样式73。
如图14至图16所示,包围中央通路71的主衬套70的筒状侧壁72的内表面75具有限定于其中的第一斜面76和第二斜面77。第一斜面76和第二斜面77在与作用滑阀的缓解位置和作用滑阀的作用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彼此相邻定位。如图15所示,与上述参照图2和图3中示出的现有技术的作用阀部17说明的斜面30对应的第一斜面76包括引导表面78、基部表面79和后表面80,引导表面78相对于主衬套70的内表面75成角度B地延伸,基部表面79平行于内表面75延伸,后表面80相对于与内表面75垂直的径向轴线成角度A地延伸。如图16所示,第二斜面77包括引导表面81、基部表面82和后表面83,引导表面81相对于主衬套70的内表面75成角度B地延伸,基部表面82平行于内表面75延伸,后表面83相对于与内表面75垂直的径向轴线成角度A地延伸。
如上所述,随着作用活塞从缓解位置移动,翼状弹簧的顶端在第一斜面76中移动,使得第一斜面76的后表面80与翼状弹簧的顶端接合,使得翼状弹簧的顶端在作用滑阀能够移出缓解位置之前必须脱出第一斜面76。因此,在翼状弹簧的顶端能够脱出第一斜面76之前,作用阀部中主活塞组件两侧需要特定设计的压差,因而允许作用活塞将滑阀座上的作用滑阀移动到作用位置和随后的位置。第一斜面76的后表面80的角度A被设定为使得后表面80能够防止翼状弹簧在达到期望的压差之前在作用阀部中的移动。引导表面78的角度B被设定为允许翼状弹簧的底端在初始阀装配期间无阻碍地移出第一斜面76。在作用滑阀的操作期间,翼状弹簧的底端不位于第一斜面76的内侧。仅在初始装配期间翼状弹簧的底端爬上引导表面78。
当主活塞组件使作用滑阀向作用位置移动时,翼状弹簧的顶端移出第一斜面76并且进入第二斜面77,使得第二斜面77的后表面83与主活塞组件的翼状弹簧的顶端接合,以便使作用滑阀停在作用位置并且防止作用滑阀超过作用位置朝向推进位置移动。因而,第二斜面77将作用滑阀保持在作用位置,以维持在该特定位置时的作用滑阀和主衬套70之间所需的适当的端口连接。第二斜面77还防止了作用滑阀过早地从作用位置朝向推进位置移动以及进一步的动作。为了作用滑阀在滑阀座上的进一步移动,在翼状弹簧的顶端能够脱出第二斜面77之前,将需要增加隔膜致动的主活塞两侧的压差,因而允许主活塞使作用滑阀在其滑阀座上从作用位置向推进位置移动。
第二斜面77的后表面83的角度A被设定为使得后表面83能够防止翼状弹簧在达到主活塞组件两侧的增大的压差之前在作用阀部中的移动。引导表面81的角度B被设定为允许当作用活塞和作用滑阀从作用位置或推进位置朝向缓解位置移回时使翼状弹簧平滑并且无阻碍地移出第二斜面77。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各斜面76、77的后表面80、83相对于与主衬套70的内表面75垂直的径向轴线的角度A在大约20°至40°之间,更具体地,相对于该径向轴线在大约25°至35°之间,甚至更具体地,角度A相对于该径向轴线为大约3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各斜面76、77的引导表面78、81相对于内表面75的角度B在大约10°至30°之间,更具体地,相对于内表面75在大约15°至25°之间,甚至更具体地,角度B相对于内表面75为大约20°。
将理解的是,后表面80、83的角度A可以具有适于防止翼状弹簧在达到主活塞组件两侧的期望的压差之前在作用阀部中移出第一斜面76或第二斜面77以使作用活塞和作用滑阀从缓解位置向作用位置移动以及从作用位置向推进位置移动的任何值。同样地,将理解的是,引导表面78、81的角度B可以具有适于允许翼状弹簧随着作用活塞和作用滑阀从作用位置向缓解位置移动而相对无阻碍地从第一弹簧斜面76或第二弹簧斜面77移出的任何值。还将理解的是,角度A、B对于第一弹簧斜面76和第二弹簧斜面77可以设定为不同的。
虽然前述说明中提供了作用主活塞衬套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替换。因此,前述说明意在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上述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落入权利要求的等同方案的含义和范围中的本发明的所有变形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47)
1.一种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阀部用的主活塞衬套,所述主活塞衬套包括:
筒状侧壁,其限定了纵向延伸穿过所述主活塞衬套的中央通路,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围所述中央通路,
其中,所述中央通路被构造为接收所述作用阀部的所述主活塞组件,以及
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括限定于其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被构造为与所述作用阀部的所述主活塞组件的一部分接合,以限制所述主活塞组件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衬套被构造为被接收于所述作用阀部的活塞通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侧壁包括从所述筒状侧壁的外部贯通延伸到所述中央通路的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限定了所述主活塞衬套中的滑阀座的端口样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彼此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位于与所述主活塞组件的作用滑阀的缓解位置对应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被构造为与所述主活塞组件的翼状弹簧的顶端接合,以防止所述作用滑阀在达到所述主活塞组件两侧的预定压差之前向作用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包括引导表面、基部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相对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成第一角度地延伸,所述基部表面平行于所述筒状侧壁延伸,所述后表面相对于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垂直的径向轴线成第二角度地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的引导表面的第一角度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翼状弹簧随着所述作用滑阀朝向所述缓解位置移动而移出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后表面的第二角度被构造为防止所述翼状弹簧在达到所述预定压差之前朝向所述作用位置移出所述第一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在大约10°至3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在大约15°至25°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大约2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在大约20°至4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在大约25°至35°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为大约3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位于与所述主活塞组件的作用滑阀的作用位置对应的位置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被构造为与所述主活塞组件的翼状弹簧的顶端接合,以防止所述作用滑阀在达到所述主活塞组件两侧的预定压差之前从所述作用位置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具有引导表面、基部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相对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成第三角度地延伸,所述基部表面平行于所述筒状侧壁延伸,所述后表面相对于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垂直的径向轴线成第四角度地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引导表面的第三角度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翼状弹簧随着所述作用滑阀朝向所述缓解位置移动而移出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后表面的第四角度被构造为防止所述翼状弹簧在达到所述预定压差之前移出所述第二斜面和移出所述作用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度在大约10°至30°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度在大约15°至25°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度为大约20°。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角度在大约20°至40°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角度在大约25°至35°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主活塞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角度为大约30°。
25.一种制动控制阀的作用阀部,所述作用阀部包括:
主体,其具有第一侧、第二侧和限定在所述主体中的从顶侧延伸到底侧的活塞通路;
主衬套,其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活塞通路中,所述主衬套包括筒状侧壁,所述筒状侧壁限定了纵向延伸穿过所述主活塞衬套的中央通路,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围所述中央通路;以及
主活塞组件,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活塞通路内的所述主衬套的所述中央通路中,
其中,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包括限定于其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被构造为与所述主活塞组件的一部分接合以限制所述主活塞组件的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侧壁包括从所述筒状侧壁的外部贯通延伸到所述中央通路的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限定了所述主活塞衬套中的滑阀座的端口样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彼此相邻。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组件包括作用滑阀,所述第一斜面位于与所述作用滑阀的缓解位置对应的位置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作用滑阀的翼状弹簧,所述第一斜面被构造为与所述翼状弹簧的顶端接合,以防止所述作用滑阀在达到所述主活塞组件两侧的预定压差之前向作用位置移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包括引导表面、基部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相对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成第一角度地延伸,所述基部表面平行于所述筒状侧壁延伸,所述后表面相对于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垂直的径向轴线成第二角度地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的引导表面的第一角度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翼状弹簧随着所述作用滑阀朝向所述缓解位置移动而移出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后表面的第二角度被构造为防止所述翼状弹簧在达到所述预定压差之前朝向所述作用位置移出所述第一斜面。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在大约10°至30°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在大约15°至25°之间。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大约20°。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在大约20°至40°之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在大约25°至35°之间。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为大约30°。
3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组件包括作用滑阀,所述第二斜面位于与所述作用滑阀的作用位置对应的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作用滑阀的翼状弹簧,所述第二斜面被构造为与所述翼状弹簧的顶端接合,以防止所述作用滑阀在达到所述主活塞组件两侧的预定压差之前从所述作用位置移动。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具有引导表面、基部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相对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成第三角度地延伸,所述基部表面平行于所述筒状侧壁延伸,所述后表面相对于与所述筒状侧壁的内表面垂直的径向轴线成第四角度地延伸。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引导表面的第三角度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翼状弹簧随着所述作用滑阀朝向所述缓解位置移动而移出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的后表面的第四角度被构造为防止所述翼状弹簧在达到所述预定压差之前移出所述第二斜面和移出所述作用位置。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度在大约10°至30°之间。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度在大约15°至25°之间。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角度为大约20°。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角度在大约20°至40°之间。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角度在大约25°至35°之间。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作用阀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角度为大约3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651272P | 2012-05-24 | 2012-05-24 | |
US61/651,272 | 2012-05-24 | ||
PCT/US2013/042593 WO2013177489A1 (en) | 2012-05-24 | 2013-05-24 | Service main piston bushing containing two spring ramp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4133A true CN104364133A (zh) | 2015-02-18 |
CN104364133B CN104364133B (zh) | 2017-05-31 |
Family
ID=49624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27171.7A Active CN104364133B (zh) | 2012-05-24 | 2013-05-24 | 包含两个弹簧斜面的作用主活塞衬套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55790B2 (zh) |
CN (1) | CN104364133B (zh) |
AU (1) | AU2013266129B2 (zh) |
BR (1) | BR112014026985B1 (zh) |
CA (1) | CA2872257C (zh) |
MX (1) | MX347735B (zh) |
WO (1) | WO2013177489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1011A (zh) * | 2017-06-29 | 2017-08-29 |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动开关作用的铁路制动阀滑阀副主动润滑机构 |
CN108505995A (zh) * | 2018-04-11 | 2018-09-07 | 珠海市万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钻机制动装置 |
CN114802160A (zh) * | 2022-05-13 | 2022-07-29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具有加速缓解功能的空气控制阀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7014A (zh) * | 2016-06-29 | 2016-11-30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气制动阀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29576A (en) * | 1932-11-30 | 1933-10-10 | New York Air Brake Co | Bow-spring mounting for the slide valves of triple valves |
CN1035800A (zh) * | 1987-03-18 | 1989-09-27 | 美国标准公司 | 应急活塞中备有加速刹车作用滑阀的刹车调节阀 |
US4974910A (en) * | 1989-08-14 | 1990-12-04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Freight brake control valve having improved quick service function |
US5450782A (en) * | 1994-08-03 | 1995-09-19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 Vibration desensitizing piston wear ring for railroad car control valve |
WO2012040701A2 (en) * | 2010-09-24 | 2012-03-29 | Wabtec Holding Corp. | Railroad control valv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8506A (en) * | 1889-12-31 | Air-brake | ||
US1929546A (en) | 1931-09-01 | 1933-10-10 | Edward W Benson | Tumbling mill |
US1929575A (en) * | 1932-10-26 | 1933-10-10 | New York Air Brake Co | Air brake |
NL192096A (zh) | 1953-11-05 | |||
US4744609A (en) | 1986-11-14 | 1988-05-17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Freight brake control valve having an emergency piston slide valve and graduating valve arranged to provide an accelerated brake application function |
US4798420A (en) | 1987-11-16 | 1989-01-17 | General Signal Corporation | Fluid brake control system for railroad vehicles |
US5044698A (en) | 1990-08-29 | 1991-09-03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 Freight brake control valve having lap leakage protection |
US5213397A (en) | 1991-12-09 | 1993-05-25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 Freight brake control valve for railway cars |
FR2878932B1 (fr) | 2004-12-02 | 2007-01-12 | Legris Sa | Douille de guidage a insertion facilitee dans un alesage d'un raccord et raccord correspondant |
MX363709B (es) | 2012-05-08 | 2019-03-28 | Wabtec Holding Corp | Valvula de graduacion de servicio abc-x y valvula de deslizamiento y diseño de valvula de deslizamiento que incorpora una funcionalidad de valvula de aplicacion acelerada (aav). |
US9505391B2 (en) * | 2014-09-08 | 2016-11-29 | New York Air Brake, LLC | Brake cylinder maintaining reference |
-
2013
- 2013-05-24 WO PCT/US2013/042593 patent/WO201317748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5-24 MX MX2014014217A patent/MX347735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5-24 CA CA2872257A patent/CA2872257C/en active Active
- 2013-05-24 AU AU2013266129A patent/AU20132661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5-24 CN CN201380027171.7A patent/CN104364133B/zh active Active
- 2013-05-24 BR BR112014026985-8A patent/BR112014026985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5-24 US US14/402,317 patent/US955579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929576A (en) * | 1932-11-30 | 1933-10-10 | New York Air Brake Co | Bow-spring mounting for the slide valves of triple valves |
CN1035800A (zh) * | 1987-03-18 | 1989-09-27 | 美国标准公司 | 应急活塞中备有加速刹车作用滑阀的刹车调节阀 |
US4974910A (en) * | 1989-08-14 | 1990-12-04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Freight brake control valve having improved quick service function |
US5450782A (en) * | 1994-08-03 | 1995-09-19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 Vibration desensitizing piston wear ring for railroad car control valve |
WO2012040701A2 (en) * | 2010-09-24 | 2012-03-29 | Wabtec Holding Corp. | Railroad control valve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01011A (zh) * | 2017-06-29 | 2017-08-29 |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动开关作用的铁路制动阀滑阀副主动润滑机构 |
CN108505995A (zh) * | 2018-04-11 | 2018-09-07 | 珠海市万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煤矿钻机制动装置 |
CN114802160A (zh) * | 2022-05-13 | 2022-07-29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具有加速缓解功能的空气控制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4133B (zh) | 2017-05-31 |
US20150144825A1 (en) | 2015-05-28 |
AU2013266129A1 (en) | 2014-11-13 |
CA2872257A1 (en) | 2013-11-28 |
MX347735B (es) | 2017-05-11 |
CA2872257C (en) | 2018-12-04 |
BR112014026985B1 (pt) | 2021-09-08 |
AU2013266129B2 (en) | 2016-08-25 |
WO2013177489A1 (en) | 2013-11-28 |
MX2014014217A (es) | 2015-02-12 |
US9555790B2 (en) | 2017-01-31 |
BR112014026985A2 (pt) | 2017-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56574B2 (en) | Brake cylinder maintaining valve | |
CN104364133A (zh) | 包含两个弹簧斜面的作用主活塞衬套 | |
US9327701B2 (en) | Railroad control valve | |
JPS62251271A (ja) | 加速ブレ−キ機能を得るための緊急ピストン摺動弁を有する運送ブレ−キ制御弁装置 | |
CN109383471B (zh) | 主缸以及具有主缸的电子制动系统 | |
RU2625474C2 (ru) | Рабочий ступенчатый клапан типа abdx-c, рабочий золотник типа abdx-c и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золотника с функцией клапана ускорен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aav) | |
AU2017229218B2 (en) | Brake cylinder maintaining valve | |
CN106143461A (zh) | 车辆用制动装置 | |
US10647309B2 (en) | Quick Service Limiting Valve | |
AU2013259567A1 (en) | A service valve portion of a brake control valve | |
US5213397A (en) | Freight brake control valve for railway cars | |
US6227521B1 (en) | Graduated release valve | |
CA3026507A1 (en) | Quick service limiting valv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