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3658A -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63658A CN104363658A CN201410625989.5A CN201410625989A CN104363658A CN 104363658 A CN104363658 A CN 104363658A CN 201410625989 A CN201410625989 A CN 201410625989A CN 104363658 A CN104363658 A CN 1043636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direct
- terminal
- connected communication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包括:接收发送方终端的直连通信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所述终端保持直连通信的连续性,其中,所述目标直通资源包括:发现资源和/或通信资源,所述直连通信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终端的当前直通资源和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终端在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通信时,实时地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连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软硬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终端直通技术(D2D:Device to Device,直连通信)在近年来成为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讨论点。D2D技术包括D2D discovery(D2D发现)和D2D communication(D2D通信),而D2D discovery与communication是独立的业务,D2Dcommunication则允许两个UE(终端)直接通过特定的信道直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传输,而无需经过eNB(基站)进行传输。
而目前的D2D通信方式包括:1、基于调度的D2D通信,在基于调度的D2D通信方式中,UE需要处于连接状态,eNB通过信令指示发送方UE何时在哪个资源块上进行数据传输,这种资源是基于每个UE的;2、基于共享资源的D2D通信,在基于共享资源的D2D通信方式中,一个小区覆盖下的UE,公用eNB广播的一个时频资源池进行D2D通信,而这两种通信方式是3GPP在Rel(Release)-12中定义的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即:发送方终端不区分接收方终端是一个UE还是多个UE,且对于发送的数据,只支持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Q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而不支持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的反馈机制。
因而,对于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业务,如何保持D2D业务的连续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目前保持D2D业务的连续性的方法如图1所示,即D2D UE间距离的改变时,D2D模式通信可能在infra模式(基础架构模式),optimized(优化)模式和直接模式之间进行转化,但是这种场景是假设D2D UE间之前已经在网络的控制下建立双向的D2D连接,即假定发送方终端是具有接收方终端信息的,但这种假设与3GPP Rel-12假定的场景是不吻合的,因为无连接广播式通信的特点是不需要预知接收方终端的信息,同时网络资源的分配也只考虑发送方终端,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业务的连续性问题。
因此,如何使终端在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通信时,实时地保持D2D业务的连续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终端在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通信时,实时地保持D2D业务的连续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用于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接收发送方终端的直连通信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所述终端保持直连通信的连续性,其中,所述目标直通资源包括:发现资源和/或通信资源,所述直连通信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终端的当前直通资源和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接收到的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直连通信信息,如终端的业务模式、直连通信模式(基于调度的D2D通信或基于共享资源的D2D通信)等信息,可以使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实时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避免因为无法及时地获取到相应的D2D通信而使D2D业务中断。其中,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站、通过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实现的微小区基站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任一设备:与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的具有基站功能的目标设备、所述当前服务小区所在的宏小区的宏基站、所述终端所处的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以及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宏基站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模式,以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终端发送的业务模式,即终端的业务流是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宏基站,或者终端的业务流来自终端进行D2D通信期间终端与宏基站(如与网络层的D2D应用服务器或者LBS(Location 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服务器)的持续性交互,以使宏基站更好地为终端配置有利于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目标直通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业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流量类型,且所述业务特性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流至少部分地来自所述宏基站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流全部来自所述终端,所述流量类型包括:所述终端的流量统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向宏基站汇报业务模式中的业务特性时,该业务特性的汇报可以通过增强现有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消息(即在其中增加新的参数)、定义的新的RRC消息或者基于用户面的连接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将终端的流量类型汇报至宏基站,以使宏基站根据终端的流量类型更好地制定有利于使终端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使终端保持D2D业务连续性。另外,终端进行D2D通信时的业务流全部来自终端的情况有很多,例如:终端与其他终端进行文件交换服务时,终端的业务流就全部来自终端,而非网络侧的宏基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以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时,说明终端正在从当前服务小区移动至与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而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在终端移动至邻小区之前,通过与目标设备进行交互,将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即终端当前是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或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或终端在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下使用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可以使目标设备提前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在终端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进而提升用户的D2D通信的使用体验。当然,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则由于终端始终处于连接态,因而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只需要通知目标设备,终端当前正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即可,而无需将终端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以减小不必要的网络开销;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则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需要将终端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终端在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同时发送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更好地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从而实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之前,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所述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以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可以避免进入额外的消息,进而避免引入额外的处理时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包括: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和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包括:由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或由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以及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还包括: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以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和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接收到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时,目标设备会根据目标设备所处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和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的具体类型确定为终端配置的目标直通资源。
例如:当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为由当前正在使用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请求时,目标设备会判断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是否充足,若充足,则同意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并为终端配置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从当前服务小区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联系性,并在转移至邻小区后进行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当前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业务模式,以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当前设备时,说明终端未进行小区切换,还在当前服务小区(当前服务次小区)内,通过将业务模式发送至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可以使当前设备优先保证具有该类业务的终端的直连资源(目标直通资源)分配,进而确保终端的D2D的业务的连续性。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用于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发送方终端的直连通信信息;配置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所述终端保持直连通信的连续性,其中,所述目标直通资源包括:发现资源和/或通信资源,所述直连通信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终端的当前直通资源和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接收到的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直连通信信息,如终端的业务模式、直连通信模式(基于调度的D2D通信或基于共享资源的D2D通信)等信息,可以使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实时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避免因为无法及时地获取到相应的D2D通信而使D2D业务中断。其中,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站、通过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实现的微小区基站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任一设备:与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的具有基站功能的目标设备、所述当前服务小区所在的宏小区的宏基站、所述终端所处的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宏基站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模式,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终端发送的业务模式,即终端的业务流是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宏基站,或者终端的业务流来自终端进行D2D通信期间终端与宏基站(如与网络层的D2D应用服务器或者LBS(Location 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服务器)的持续性交互,以使宏基站更好地为终端配置有利于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目标直通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业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流量类型,且所述业务特性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流至少部分地来自所述宏基站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流全部来自所述终端,所述流量类型包括:所述终端的流量统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向宏基站汇报业务模式中的业务特性时,该业务特性的汇报可以通过增强现有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消息(即在其中增加新的参数)、定义的新的RRC消息或者基于用户面的连接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将终端的流量类型汇报至宏基站,以使宏基站根据终端的流量类型更好地制定有利于使终端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使终端保持D2D业务连续性。另外,终端进行D2D通信时的业务流全部来自终端的情况有很多,例如:终端与其他终端进行文件交换服务时,终端的业务流就全部来自终端,而非网络侧的宏基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所述配置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时,说明终端正在从当前服务小区移动至与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而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在终端移动至邻小区之前,通过与目标设备进行交互,将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即终端当前是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或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或终端在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下使用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可以使目标设备提前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在终端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进而提升用户的D2D通信的使用体验。当然,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则由于终端始终处于连接态,因而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只需要通知目标设备,终端当前正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即可,而无需将终端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以减小不必要的网络开销;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则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需要将终端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终端在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同时发送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更好地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从而实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之前,控制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所述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以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可以避免进入额外的消息,进而避免引入额外的处理时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包括: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和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包括:由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或由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以及所述接收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所述配置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和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接收到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时,目标设备会根据目标设备所处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和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的具体类型确定为终端配置的目标直通资源。
例如:当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为由当前正在使用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请求时,目标设备会判断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是否充足,若充足,则同意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并为终端配置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从当前服务小区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联系性,并在转移至邻小区后进行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当前设备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业务模式,所述配置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当前设备时,说明终端未进行小区切换,还在当前服务小区(当前服务次小区)内,通过将业务模式发送至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可以使当前设备优先保证具有该类业务的终端的直连资源(目标直通资源)分配,进而确保终端的D2D的业务的连续性。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终端在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通信时,实时地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终端在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通信时,实时地保持D2D业务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的过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标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202,接收发送方终端的直连通信信息;步骤204,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所述终端保持直连通信的连续性,其中,所述目标直通资源包括:发现资源和/或通信资源,所述直连通信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终端的当前直通资源和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接收到的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直连通信信息,如终端的业务模式、直连通信模式(基于调度的D2D通信或基于共享资源的D2D通信)等信息,可以使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实时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避免因为无法及时地获取到相应的D2D通信而使D2D业务中断。其中,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站、通过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实现的微小区基站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任一设备:与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的具有基站功能的目标设备、所述当前服务小区所在的宏小区的宏基站、所述终端所处的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以及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宏基站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模式,以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终端发送的业务模式,即终端的业务流是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宏基站,或者终端的业务流来自终端进行D2D通信期间终端与宏基站(如与网络层的D2D应用服务器或者LBS(Location 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服务器)的持续性交互,以使宏基站更好地为终端配置有利于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目标直通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业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流量类型,且所述业务特性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流至少部分地来自所述宏基站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流全部来自所述终端,所述流量类型包括:所述终端的流量统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向宏基站汇报业务模式中的业务特性时,该业务特性的汇报可以通过增强现有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消息(即在其中增加新的参数)、定义的新的RRC消息或者基于用户面的连接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将终端的流量类型汇报至宏基站,以使宏基站根据终端的流量类型更好地制定有利于使终端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使终端保持D2D业务连续性。另外,终端进行D2D通信时的业务流全部来自终端的情况有很多,例如:终端与其他终端进行文件交换服务时,终端的业务流就全部来自终端,而非网络侧的宏基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以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时,说明终端正在从当前服务小区移动至与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而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在终端移动至邻小区之前,通过与目标设备进行交互,将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即终端当前是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或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或终端在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下使用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可以使目标设备提前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在终端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进而提升用户的D2D通信的使用体验。当然,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则由于终端始终处于连接态,因而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只需要通知目标设备,终端当前正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即可,而无需将终端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以减小不必要的网络开销;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则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需要将终端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终端在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同时发送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更好地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从而实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之前,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所述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以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可以避免进入额外的消息,进而避免引入额外的处理时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包括: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和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包括:由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或由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以及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还包括: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以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和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接收到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时,目标设备会根据目标设备所处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和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的具体类型确定为终端配置的目标直通资源。
例如:当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为由当前正在使用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请求时,目标设备会判断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是否充足,若充足,则同意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并为终端配置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从当前服务小区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联系性,并在转移至邻小区后进行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当前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业务模式,以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当前设备时,说明终端未进行小区切换,还在当前服务小区(当前服务次小区)内,通过将业务模式发送至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可以使当前设备优先保证具有该类业务的终端的直连资源(目标直通资源)分配,进而确保终端的D2D的业务的连续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300,包括:接收单元302,接收发送方终端的直连通信信息;配置单元304,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所述终端保持直连通信的连续性,其中,所述目标直通资源包括:发现资源和/或通信资源,所述直连通信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终端的当前直通资源和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接收到的发送方终端发送的直连通信信息,如终端的业务模式、直连通信模式(基于调度的D2D通信或基于共享资源的D2D通信)等信息,可以使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实时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避免因为无法及时地获取到相应的D2D通信而使D2D业务中断。其中,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基站、通过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实现的微小区基站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任一设备:与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的具有基站功能的目标设备、所述当前服务小区所在的宏小区的宏基站、所述终端所处的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302具体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宏基站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模式,所述配置单元30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终端发送的业务模式,即终端的业务流是部分或全部来自于宏基站,或者终端的业务流来自终端进行D2D通信期间终端与宏基站(如与网络层的D2D应用服务器或者LBS(Location 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服务器)的持续性交互,以使宏基站更好地为终端配置有利于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目标直通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业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流量类型,且所述业务特性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流至少部分地来自所述宏基站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流全部来自所述终端,所述流量类型包括:所述终端的流量统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终端向宏基站汇报业务模式中的业务特性时,该业务特性的汇报可以通过增强现有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消息(即在其中增加新的参数)、定义的新的RRC消息或者基于用户面的连接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将终端的流量类型汇报至宏基站,以使宏基站根据终端的流量类型更好地制定有利于使终端实现D2D业务连续性的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使终端保持D2D业务连续性。另外,终端进行D2D通信时的业务流全部来自终端的情况有很多,例如:终端与其他终端进行文件交换服务时,终端的业务流就全部来自终端,而非网络侧的宏基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302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所述配置单元304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时,说明终端正在从当前服务小区移动至与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而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在终端移动至邻小区之前,通过与目标设备进行交互,将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即终端当前是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或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或终端在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下使用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可以使目标设备提前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在终端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进而提升用户的D2D通信的使用体验。当然,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则由于终端始终处于连接态,因而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只需要通知目标设备,终端当前正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即可,而无需将终端在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以减小不必要的网络开销;如果终端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为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则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需要将终端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终端在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同时发送至目标设备,以使目标设备更好地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从而实现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配置单元304还用于:在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之前,控制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所述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以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可以避免进入额外的消息,进而避免引入额外的处理时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包括: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和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包括:由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或由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以及所述接收单元302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所述配置单元304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和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设备接收到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时,目标设备会根据目标设备所处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和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的具体类型确定为终端配置的目标直通资源。
例如:当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为由当前正在使用的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请求时,目标设备会判断邻小区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是否充足,若充足,则同意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并为终端配置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目标直通资源,以使终端从当前服务小区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联系性,并在转移至邻小区后进行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单元302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当前设备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业务模式,所述配置单元304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当前设备时,说明终端未进行小区切换,还在当前服务小区(当前服务次小区)内,通过将业务模式发送至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可以使当前设备优先保证具有该类业务的终端的直连资源(目标直通资源)分配,进而确保终端的D2D的业务的连续性。
图4A和图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标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的过程示意图。
如图4A和图4B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标设备为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的过程:包括:
发送方终端1与接收方终端2进行D2D通信时,若发送方终端1希望当前服务小区转移至与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则终端1会与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进行通信,向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测量报告,而该测量报告中包括发送方终端1与接收方终端2的当前直连通信模式(即是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还是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和/或当前直连通信模式下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
而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在发送方终端1移动至邻小区之前,通过与邻小区的目标设备进行交互(向邻小区的目标设备发送小区切换请求),将接收到的发送方终端1的当前直连通信模式,和/或发送方终端1在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下使用的当前直通资源发送至目标设备;
目标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发送方终端1的当前直连通信模式,和/或发送方终端1在当前的直连通信模式下使用的当前直通资源,为发送方终端1提前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并将配置好的目标直通资源返回至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以通过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将配置好的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发送方终端1,从而使发送方终端1转移至邻小区时,可以与接收方终端2保持D2D通信的业务连续性,进而提升用户的D2D通信的使用体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终端在基于广播机制的无连接通信方式的D2D通信时,实时地保持D2D业务的连续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用于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方终端的直连通信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所述终端保持直连通信的连续性,其中,所述目标直通资源包括:发现资源和/或通信资源,所述直连通信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终端的当前直通资源和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任一设备:与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的具有基站功能的目标设备、所述当前服务小区所在的宏小区的宏基站、所述终端所处的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以及
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宏基站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模式,以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流量类型,且所述业务特性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流至少部分地来自所述宏基站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流全部来自所述终端,所述流量类型包括:所述终端的流量统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以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之前,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所述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以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包括: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和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包括:由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或由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以及
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还包括:
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以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和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当前设备时,所述根据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业务模式,以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8.一种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用于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发送方终端的直连通信信息;
配置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连通信信息为所述终端配置目标直通资源,以使所述终端保持直连通信的连续性,其中,所述目标直通资源包括:发现资源和/或通信资源,所述直连通信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的业务模式、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终端的当前直通资源和所述终端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包括以下设备中的任一设备:与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服务小区相邻的邻小区的具有基站功能的目标设备、所述当前服务小区所在的宏小区的宏基站、所述终端所处的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设备,以及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宏基站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所述业务模式,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业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流量类型,且所述业务特性包括:所述终端的业务流至少部分地来自所述宏基站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流全部来自所述终端,所述流量类型包括:所述终端的流量统计特性和/或所述终端的业务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还用于:
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和/或所述当前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之前,控制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配置在所述终端的目标回应消息中,以将所述目标直通资源下发至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连通信模式包括: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和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包括:由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或由所述基于共享资源的直连通信模式转化为所述基于调度的直连通信模式,以及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时,接收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当前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还用于:
根据所述直连通信模式转化请求和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可用直通资源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还用于:当所述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为所述当前设备时,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业务模式,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模式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目标直通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25989.5A CN104363658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25989.5A CN104363658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3658A true CN104363658A (zh) | 2015-02-18 |
CN104363658B CN104363658B (zh) | 2019-03-22 |
Family
ID=52530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25989.5A Active CN104363658B (zh) | 2014-11-06 | 2014-11-06 |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63658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22115A (zh) * | 2015-03-31 | 2016-06-29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系统、终端 |
WO2016155131A1 (zh) * | 2015-03-27 | 2016-10-0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处理的方法以及终端 |
WO2016168978A1 (zh) * | 2015-04-20 | 2016-10-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7084018A1 (zh) * | 2015-11-16 | 2017-05-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7295496A (zh) * | 2016-04-13 | 2017-10-24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间终端直通d2d发现资源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WO2018050121A1 (zh) * | 2016-09-19 | 2018-03-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车联网系统 |
CN112243223A (zh) * | 2020-10-19 | 2021-01-19 |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 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5458A1 (en) * | 2009-04-29 | 2010-11-04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30148637A1 (en) * | 2011-12-09 | 2013-06-1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CN103188742A (zh) * | 2011-12-29 | 2013-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与基站 |
WO2014003090A1 (ja) * | 2012-06-27 | 2014-01-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WO2014014326A1 (en) * | 2012-07-20 | 2014-0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evice-to-device related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40036801A1 (en) * | 2012-08-03 | 2014-0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u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CN103763744A (zh) * | 2014-01-23 | 2014-04-30 | 东南大学 | 蜂窝小区间d2d通信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
WO2014065167A1 (ja) * | 2012-10-26 | 2014-05-0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基地局、プロセッサ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14078719A1 (en) * | 2012-11-16 | 2014-05-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
-
2014
- 2014-11-06 CN CN201410625989.5A patent/CN1043636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25458A1 (en) * | 2009-04-29 | 2010-11-04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30148637A1 (en) * | 2011-12-09 | 2013-06-1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CN103188742A (zh) * | 2011-12-29 | 2013-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与基站 |
WO2014003090A1 (ja) * | 2012-06-27 | 2014-01-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WO2014014326A1 (en) * | 2012-07-20 | 2014-0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evice-to-device related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40036801A1 (en) * | 2012-08-03 | 2014-0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u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WO2014065167A1 (ja) * | 2012-10-26 | 2014-05-0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基地局、プロセッサ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14078719A1 (en) * | 2012-11-16 | 2014-05-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
CN103763744A (zh) * | 2014-01-23 | 2014-04-30 | 东南大学 | 蜂窝小区间d2d通信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5131A1 (zh) * | 2015-03-27 | 2016-10-06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处理的方法以及终端 |
CN105722115A (zh) * | 2015-03-31 | 2016-06-29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系统、终端 |
CN105722115B (zh) * | 2015-03-31 | 2019-04-12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化小区之间的协作方法和系统、终端 |
WO2016168978A1 (zh) * | 2015-04-20 | 2016-10-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576083A (zh) * | 2015-04-20 | 2017-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356676B2 (en) | 2015-04-20 | 2019-07-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source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06576083B (zh) * | 2015-04-20 | 2019-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7084018A1 (zh) * | 2015-11-16 | 2017-05-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7295496A (zh) * | 2016-04-13 | 2017-10-24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间终端直通d2d发现资源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295496B (zh) * | 2016-04-13 | 2019-12-20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载波间终端直通d2d发现资源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WO2018050121A1 (zh) * | 2016-09-19 | 2018-03-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联网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车联网系统 |
CN112243223A (zh) * | 2020-10-19 | 2021-01-19 |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 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3658B (zh) | 2019-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460686B (zh) | 基站、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及其方法 | |
CN104363658A (zh) | 直通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直通资源的管理系统 | |
CN109412770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4602200B (zh) | 一种用于分时长期演进基站的窄带集群业务的融合方法 | |
CN102821358B (zh) | 一种组呼业务的实现方法 | |
US10271269B2 (en) | Changes of cluster head | |
CN109479335A (zh) | 用于数据通信网络中指定附接过程和移动性及寻呼支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139322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03716908A (zh) |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融合网络系统及通信接入方法 | |
CN110169137A (zh) | 用于传递系统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5554892A (zh) | 用于lte网络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基站 | |
CN106888459B (zh) | 降低d2d信令开销与频谱资源干扰的信息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 |
CN10557851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
JP2012527795A (ja) | リモート無線周波数ユニットの発見及びトポロジ構成の建立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2271146B (zh) | 一种多个人网设备协同下载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348211B (zh) | 频谱检测及频率配置系统和方法 | |
WO2015018232A1 (zh) | 设备到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 |
CN104683955A (zh) | 一种基于lte的全业务集群通信的实现方法 | |
KR20230047965A (ko) |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mbs 서비스들의 설정 및 제어 정보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13348709A (zh) |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21031035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6792429A (zh) | 用户设备、基站及近距离业务单播通信、资源调度方法 | |
CN103118437B (zh) | 上行链路变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6792428A (zh) | 基站、近距离业务功能实体及通信资源分配、调度方法 | |
KR20150068038A (ko) | 다중 통신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 및 이의 협력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