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1256B - 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61256B CN104361256B CN201410720345.4A CN201410720345A CN104361256B CN 104361256 B CN104361256 B CN 104361256B CN 201410720345 A CN201410720345 A CN 201410720345A CN 104361256 B CN104361256 B CN 1043612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omotive
- car body
- vehicle
- side bearing
- def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205 computa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47 structure data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机车总体设计方案;步骤二、确定包括边梁长度、边梁形式、梁截面参数、车体截面和设备布置的车体方案及设计车型的前后旁承中心距L1、车体及上部载荷F1、截面惯性矩I1、机车中部挠度Y1;步骤三、从现有机车车型数据库中选取与设计车型相似的机车车型,并从该相似车型中获得前后旁承中心距L2、车体及上部载荷F2、截面惯性矩I2、机车中部挠度Y2;步骤四、计算车型比较系数;步骤五、计算机车中部挠度;步骤六、刚度评定等。本发明的估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并且估算速度快,在数据齐备情况下,只需要几分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车设计过程中,方案设计期间由于机车设计方案变化频繁,方案多,因此要求快速得到各项设计数据,机车车架垂向刚度是一项关键数据,如果机车方案在最初就有很好的垂向刚度,那么机车设计过程中就可以提高设计效率。
现在,国内外对机车车体垂向刚度的计算主要是靠对车体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其分析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在10天以上,不适合在方案设计期间使用,因此,在方案设计期间没有明确的估算机车垂向刚度的计算方法,对垂向刚度的估算则是依靠设计师的设计经验进行简单估算,没有明确的方法,计算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机车总体设计方案;
步骤二、确定包括边梁长度、边梁形式、梁截面参数、车体截面和设备布置的车体方案及设计车型的前后旁承中心距L1、车体及上部载荷F1、截面惯性矩I1、机车中部挠度Y1;
步骤三、从现有机车车型数据库中选取与设计车型相似的机车车型,并从该相似车型中获得前后旁承中心距L2、车体及上部载荷F2、截面惯性矩I2、机车中部挠度Y2;
步骤四、计算车型比较系数:
(1)前后旁承中心距比较系数P:
P=L1/L2
(2)比较系数F:
F=F1/F2
(3)比较系数I:
I=I1/I2
步骤五、计算机车中部挠度:
(1)计算机车中部挠度比较系数Y:
(2)计算机车中部挠度Y1:
Y1=Y×Y2
步骤六、刚度评定:
(1)计算机车挠跨比Y1/L,其中:L为车辆定距;
(2)判断挠跨比是否小于等于设定的评定标准:如果是则判定车体垂向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估算结束;如果否,则返回步骤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方法是将设计车型和类似的已有车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构数据和垂向刚度数据的关系,依靠力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到计算公式,在已有设计类似机车车体数据及垂向刚度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公式对比估算机车车体垂向刚度,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并且估算速度快,在数据齐备情况下,只需要几分钟。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机车设计方案
根据机车研究项目要求或机车产品合同要求,对机车进行初步的设计,确定机车总体设计方案,方案数据为刚度估算的基础。
步骤二、车体方案
根据机车总体设计方案,确定车体方案,车体方案包括:边梁长度、边梁形式、梁截面参数、车体截面、设备布置等,然后确定设计车型的以下主要参数具体数据:前后旁承中心距L1、车体及上部载荷F1、截面惯性矩I1等参数。
机车设计中,对机车刚度影响因素很多,影响大小不一,上述只考虑了影响最大的几个参数,能以最快速度得到方案刚度计算数据,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估算结果,还应确定设计车型的更多的参数,如:载荷向中部集中,旁承刚度变化等。(注意:计算的影响因素越多时,将需要更多的参数,花费的时间也越多,估算的实效性也越差。)
步骤三、寻找类似车型
从现有机车车型数据库中选取与设计车型相似(包括机车结构型式、使用类型、设备布置等相似)的机车车型,并从该相似车型中获得以下数据:前后旁承中心距L2、车体及上部载荷F2、截面惯性矩I2、机车中部挠度Y2等参数。
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估算结果,还应从该相似车型中获得更多的参数,如:载荷向中部集中,旁承刚度变化等。这些参数应与设计机车方案有明确的可对比性。
步骤四、计算车型比较系数:
(1)前后旁承中心距比较系数P:
P=L1/L2
(2)比较系数F:
F=F1/F2
(3)比较系数I:
I=I1/I2
(4)其它因素影响系数X:
由于机车设计比较复杂,方案设计时机车方案均比较粗略,在估算过程中,一般只考虑主要因素,当方案数据比较明确且其它因素影响较大时,也应考虑。应当注意:其它因素不是影响机车挠度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系数X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在此处仅以载荷向中部集中和旁承刚度影响为例,确定因素影响系数X。
1)载荷向中部集中的影响
在机车设计中,整车的质心一般在机车中心,但是设备布置不同,载荷在车架上的分布就不同,导致车架的挠度就不同,因此在本方法中,需要考虑载荷向中部集中的影响前提:比较中的两个车型大部分载荷分布比较均匀,具有可比性,只有某个设备位置具有较大变化,该设备具有特点:质量较大(在整车中的比重越大,影响越大)、位置变动较大(位置变动越大,影响越大)、其位置在机车前后旁承之间。(方法中认为,小质量设备小范围变动位置对机车挠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且机车大质量设备不会分布在机车两端。)
假设:
两车型比较中发现设计车型中只有某设备位置有较大变化,其位置均在前后旁承之间,设备质量占设计机车上部总质量的百分比m基本一致,该设备在方法中的类似车型里,质心距近端旁承中心与旁承中心距比值为a1(0.1<a1<0.5),在设计车型里,质心距近端旁承中心与旁承中心距比值为a2(0.1<a2<0.5)。
则有X估算公式:
对有多个质量变动时,上式中的m、a1、a2变化为mi、a1i、a2i,其中i=1,2......n,估算公式变化为:
应当注意,考虑载荷集中因素影响的载荷越多,其余载荷在两个比较车型中的分布将趋于不一致,直到所有载荷单独考虑,那将不是这个公式可以进行的,而应该建立机车方案模型,进行详细计算。
2)旁承刚度影响确定:
经对同一车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旁承刚度变化对车架挠度具有一定影响,不同车架的影响又有不同,为估算方便,可以简化为:旁承刚度变大(小)10倍,车架中部挠度值变小(大)约4%,其变化可以用线性简化。即:旁承刚度变大(小)a倍,车架中部挠度值变小(大)约a*0.4%,确定影响系数X计算为:X=1-a*0.4%,其中:旁承刚度变大a为正值,变小为负值。
3)对有多个其它因素共同考虑时,最终的影响系数X为各因素确定的系数之积。
步骤五、计算机车中部挠度:
(1)计算机车中部挠度比较系数Y:
(2)计算机车中部挠度Y1:
Y1=Y×Y2
(3)最终Y1值应与其它因素影响系数X相乘,得到最终机车中部挠度。
步骤六、刚度评定:
(1)计算机车垂向刚度:
机车垂向刚度,即挠跨比Y1/L,其中:Y1为机车中部挠度,L为车辆定距(在本处可使用设计车型前后旁承中心距L1)。
(2)判断挠跨比是否小于等于设定的评定标准:如果是则判定车体垂向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估算结束;如果否,则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确定的各参数、设计经验、设计中可用空间等综合考虑,对机车车体方案的改进给出建议,返回步骤一。
评定标准按照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的要求进行选取。
Claims (5)
1.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机车总体设计方案;
步骤二、确定包括边梁长度、边梁形式、梁截面参数、车体截面和设备布置的车体方案及设计车型的前后旁承中心距L1、车体及上部载荷F1、截面惯性矩I1、机车中部挠度Y1;
步骤三、从现有机车车型数据库中选取与设计车型相似的机车车型,并从该相似车型中获得前后旁承中心距L2、车体及上部载荷F2、截面惯性矩I2、机车中部挠度Y2;
步骤四、计算车型比较系数:
(1)前后旁承中心距比较系数P:
P=L1/L2
(2)比较系数F:
F=F1/F2
(3)比较系数I:
I=I1/I2
步骤五、计算机车中部挠度:
(1)计算机车中部挠度比较系数Y:
(2)计算机车中部挠度Y1:
Y1=Y×Y2
步骤六、刚度评定:
(1)计算机车挠跨比Y1/L,其中:L为车辆定距;
(2)判断挠跨比是否小于等于设定的评定标准:如果是则判定车体垂向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估算结束;如果否,则返回步骤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计算机车中部挠度Y1的公式为:Y1=Y×Y2×X,其中X为其它因素影响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因素影响系数X包括载荷向中部集中的影响系数和旁承刚度的影响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计车型与从现有机车车型数据库中选取的与设计车型相似的机车车型的大部分载荷分布比较均匀、只有某个设备位置具有较大变化,且该设备质量较大、位置在机车前后旁承之间时,载荷向中部集中的影响系数X的计算方法为:
设位置具有较大变化的设备质量占设计机车上部总质量的百分比为m,该设备在相似的机车车型中质心距近端旁承中心与旁承中心距比值为a1,且满足0.1<a1<0.5,在设计车型中质心距近端旁承中心与旁承中心距比值为a2,且满足0.1<a2<0.5,
则
对有多个质量变动时,上式中的m、a1、a2变化为mi、a1i、a2i,其中i=1,2......n,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承刚度的影响系数X的计算方法为:X=1-a*0.4%,其中:a为旁承刚度变化的倍数,其中变大为正值,变小为负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20345.4A CN104361256B (zh) | 2014-12-02 | 2014-12-02 | 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20345.4A CN104361256B (zh) | 2014-12-02 | 2014-12-02 | 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1256A CN104361256A (zh) | 2015-02-18 |
CN104361256B true CN104361256B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2528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20345.4A Active CN104361256B (zh) | 2014-12-02 | 2014-12-02 | 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6125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19044B (zh) * | 2020-06-28 | 2022-04-05 | 无锡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 模板刚性比较方法 |
CN114880875B (zh) * | 2022-06-08 | 2023-05-30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车车体一阶垂弯频率估算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52708U (zh) * | 2010-10-22 | 2011-06-0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白车身静刚度测试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
CN102730100B (zh) * | 2012-05-28 | 2014-04-0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车身刚度的综合灵敏度分析方法 |
-
2014
- 2014-12-02 CN CN201410720345.4A patent/CN104361256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CKD机车柴油发电机组整体安装架刚度的优化分析;隆孝军 等;《计算机应用》;20050430;第2005年卷(第2期);全文 * |
关于铁路货车车体刚度评定标准的分析与思考;田葆栓 等;《铁道车辆》;20100831;第48卷(第8期);文章第2段、第2.4节 * |
机车车体结构抗振性设计探讨;刘晓波;《机车电传动》;20081110;第2008年卷(第6期);全文 * |
重型轨道车车体设计计算初探;相阿峰 等;《重型轨道车车体设计计算初探》;20040630;第2004年卷(第6期);第1、2、4、6、7部分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61256A (zh) | 2015-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Qin et al. | Speed independent road classification strategy based on vehicle respons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 |
EP3341223B1 (de) |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von reifencharakteristischen einflussgrössen, sowie steuergerät hierfür | |
DE112008004200B4 (de) | Fahrtroutenschätzvorrichtung und Fahrtroutenschätzverfahren, das in dieser Vorrichtung verwendet wird | |
CN104309435B (zh) | 一种路面不平度在线辨识方法 | |
Gorges et al. | Road classification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 |
DE112014001807T5 (de) | Integrierte Gefälle- und Neigungsschätzung unter Verwendung einer Trägheitsmessvorrichtung mit drei Achsen | |
DE112014001809T5 (de) | Integriertes Schätzen von Schräglage und Rollen unter Verwendung einer Trägheitsmessvorrichtung mit drei Achsen | |
DE102008029317A1 (de) | Straßenoberflächenzustandschätzvorrichtung | |
DE102015203976B4 (de) | Fahrzeugzustandsschätzvorrichtung, Fahrzeugsteuerungsvorrichtung und Fahrzeugzustandsschätzverfahren | |
CN105799709A (zh) | 车辆急转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 |
DE102016110967B4 (de) | Insassengewichts- und Höhenschätzung | |
EP3883826B1 (de) |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s bremswegs | |
CN104361256B (zh) | 一种机车车体垂向刚度估算方法 | |
CN106033001B (zh) | 车辆的油耗评价方法及装置 | |
EP3353024A1 (de) | Verfahren zum schätzen einer achslastverteilung bei einem lastzug | |
CN110411755A (zh) | 一种对气制动轻型载货汽车振动主观评价的客观量化方法 | |
DE102012224420A1 (de) |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das Messen des Neigungswinkels während des Abbiegens eines Fahrzeugs | |
Kim et al. | Integrated vehicle mass estimation using longitudinal and roll dynamics | |
CN106600044A (zh) | 一种车辆销售量预测模型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 |
WO1991008129A1 (de) | Vorrichtung zum bestimmen der haftreibung zwischen fahrzeugreifen und fahrbahndecke | |
DE102014011844A1 (de) | Luftdruckbasierte Korrektur einer Berechnung einer fahrzeugseitig gemessenen Längsbeschleunigung | |
CN106651209B (zh) | 一种评估自行车快速路对当地自行车出行量影响的方法 | |
CN103617458A (zh) | 一种短期商品需求预测方法 | |
CN107491577A (zh) | 白车身设计方法及装置 | |
CN114880804B (zh) | 一种数据驱动的拖挂房车车架结构安全监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641301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Yanjiang District CHENFENG Road No. six Applicant after: CRRC ZIY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641301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Yanjiang District CHENFENG Road No. six Applicant before: CSR Ziyang Locomotive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