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导向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八面导向电梯。
背景技术
常见电梯为液压传动,采用滚轮导向,通过液压油缸活塞杆驱动轿箱升降。该电梯因必须配有液压站、液压管路、油缸等,构成一套供油装置,采用滚轮导向,通过油缸的活塞杆驱动电梯的轿厢做升降运动。这种结构的电梯,占地面积大,还需挖井道,进行土建配合,其噪音大,不利于环保,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也有试图采用滚轮或两圆柱导轨导向的拖拽式结构,配有电机、滚轮或圆柱导轨,用电机驱动钢丝绳或链条,并有滚轮或导轨导向,从而驱动轿厢做升降运动。但其为单点驱动,轿厢载重时处于悬臂支承状态,会产生很大的倾覆力矩,致使导向的滚轮或圆柱导轨承受很大的负荷,造成轿厢运动不平稳,噪音难以控制,整个拖拽式结构的电梯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八面导向电梯,能够克服现有的电梯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以及倾覆力矩大运送不平稳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八面导向电梯,包括由四条立柱支撑起来的长方体状的支承机架、设置在支承机架内的轿厢、用于牵引轿厢移动的牵引机构,所述轿厢包括四个侧棱角,在构成每个侧棱角的轿厢相邻两个侧面的延长部上分别设有与立柱相邻两个侧面相对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导向件,所述轿厢通过导向件与立柱侧面配合作升降运动,每条立柱上有两个与导向件配合的用于导向的侧面,四条立柱共有八个所述的用于导向的侧面。
通过安装座和与其配合的导向件组成导向结构,并使导向件与立柱上朝向支承机架内的相邻侧面相配合,即在每条立柱上形成两个与导向件配合的导向面,四条立柱共形成八个所述的导向面,从而同时从四角八个面对轿厢进行导向,使轿厢能够在外部驱动下平稳地沿着立柱上下移动,省去了传统电梯必需的导轨,其结构巧妙,克服了现有的电梯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以及倾覆力矩大运送不平稳等问题。
所述的八面导向电梯,共设有十六个所述的安装座,位于轿厢顶部的侧面延长部上设有八个,位于轿厢底部的侧面延长部上设有八个。能让轿厢从顶部四角与四条立柱的八个导向面配合导向,同时轿厢底部四角与四条立柱的八个导向面配合导向,使升降过程中轿厢顶部和底部都得到精确的导向,从而大大减小轿厢的晃动,保证轿厢平稳移动。
所述导向件为端面朝向立柱侧面的圆柱形的导向块。能以面接触的形式进行导向,并保证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导向过程中接触部位磨损造成的偏离,使导向更精确,轿厢运行更平稳,并延长导向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导向件为滚动面朝向立柱侧面的导向轮。导向轮与立柱侧面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更小,由此被导向的轿厢上下移动更平滑、顺畅,零部件摩擦损耗少。
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弹性件和调节件,弹性件位于所述导向槽内,调节件从所述导向槽底部穿入导向槽内并与弹性件相连。能通过调节件调节弹性件的位置,补偿导向件与立柱接触面的间隙,使导向件始终处于与立柱侧面配合的位置,保证轿厢升降平稳可靠。
在所述轿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吊耳,吊耳上设有吊环,所述吊环的根部穿在吊耳内并与吊耳螺纹配合连接。可通过吊环与吊耳,调节牵引轿厢过程中四个受力点之间的水平位置,使轿厢四角受力均衡,倾覆力矩小、运送平稳。
所述支承机架还包括四边形的定位框、定位卡,四条立柱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框的四个顶点上,相邻两条立柱的顶部由定位卡相连。能使支承机架的整体结构牢固,保证四条立柱的平行度,为精确导向奠定基础。
所述立柱采用铝质型材制造而成。其安装精度高,便于安装、运行灵活,也为外观装饰提供了各种个性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的优点是:第一,能同时从四角八个面对轿厢进行导向,使轿厢能够在外部驱动下平稳地沿着立柱上下移动,省去了传统电梯必需的导轨,结构巧妙,不需机井及土建配合,占地面积小、倾覆力矩小、运送平稳;第二,能使升降过程中轿厢顶部和底部都得到精确的导向,从而大大减小轿厢的晃动,保证轿厢平稳移动,安全性能高;第三,通过圆柱形导向块,能以面接触的形式进行导向,保证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导向过程中接触部位磨损造成的偏离,使导向更精确,或设置导向轮,导向轮与立柱侧面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更小,由此被导向的轿厢上下移动更平滑、顺畅,零部件摩擦损耗少,并延长导向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第四,能通过调节件调节弹性件的位置,补偿导向件与立柱接触面的间隙,使导向件始终处于与立柱侧面配合的位置,保证轿厢升降平稳可靠;第五,可通过吊环与吊耳,调节牵引轿厢过程中四个受力点之间的水平位置,使轿厢四角受力均衡,倾覆力矩小、运送平稳;第六,设置定位框和定位卡,能使支承机架的整体结构牢固,保证四条立柱的平行度,为精确导向提供了保障;第七,立柱采用铝型材,安装精度高,便于安装、运行灵活,也为外观装饰提供了各种个性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导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吊耳与吊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轿厢;2、定位框;3、横梁;4、立柱;5、轴承座;6、第一滚轮;7、第二滚轮;8、传动轴;9、牵引绳;10、滑轮;11、定位卡;12、导向件;13、安装座;14、弹性件;15、调节件;16、吊耳;17、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八面导向电梯,包括由四条立柱4支撑起来的长方体状的支承机架、设置在支承机架内的轿厢1、用于牵引轿厢1移动的牵引机构,所述轿厢1包括四个侧棱角,在构成每个侧棱角的轿厢1相邻两个侧面的延长部上分别设有与立柱4相邻两个侧面相对的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导向件12,所述轿厢1通过导向件12与立柱侧面配合作升降运动,每条立柱4上有两个与导向件12配合的用于导向的侧面,四条立柱4共有八个所述的用于导向的侧面。
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在电梯工作过程中,立柱4不动,而安装座13随轿厢1作上下运动,并由安装座13上导向槽内的导向件12与立柱侧面相配合,对轿厢1进行导向,每条立柱4上形成两个与导向件12配合的导向面,四条立柱4共形成八个所述的导向面,从而同时从四角八个面对轿厢1进行导向,使轿厢1能够在外部驱动下平稳地沿着立柱4上下移动,省去了传统电梯必需的导轨,其结构巧妙,克服了现有的电梯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以及倾覆力矩大运送不平稳等问题。
所述的导向面为立柱4上朝向支承机架内的侧面,或者说是其中一条立柱4朝向相邻的另一条立柱4的面,四条立柱4相互平行并构成长方体状的支承机架的侧棱,一条立柱4同时与其它两条立柱4相邻,因而每条立柱4上有两个与导向件12配合的导向面,四条立柱4共形成八个所述的导向面。
所述导向件12可以为端面朝向立柱侧面的圆柱形的导向块。其能以面接触的形式进行导向,并保证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导向过程中接触部位磨损造成的偏离,使导向更精确,轿厢1运行更平稳,并延长导向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导向件12也可以为滚动面朝向立柱侧面的导向轮。导向轮与立柱侧面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更小,由此被导向的轿厢1上下移动更平滑、顺畅,零部件摩擦损耗少。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3上还设有弹性件14和调节件15,弹性件14位于所述导向槽内,调节件15从所述导向槽底部穿入导向槽内并与弹性件14相连。
弹性件14可以是弹性橡胶片,也可以是弹簧,其中弹簧的效果较佳;调节件15可选用螺杆标准件,容易获取,且价格便宜。
进一步地,在所述轿厢1的四角上分别设有吊耳16,吊耳16上设有吊环17,所述吊环17的根部穿在吊耳16内并与吊耳16螺纹配合连接;相邻两根立柱4的顶部可用横梁3相连,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一根横梁3的两端上的轴承座5,沿两个轴承座5的轴线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轴8,在所述横梁3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固定在传动轴8上的滚轮组,每对滚轮组包括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与所述横梁3相对的两根立柱4的顶端分别设有滑轮10,每个第一滚轮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滚轮6下方的吊环17相连的牵引绳9,每个第二滚轮7上设有绕过所述第二滚轮7同一侧的滑轮10并与所述滑轮10下方的吊环17相连的另一根牵引绳9。
能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8转动,进而同时带动两个滚轮组,再配合滑轮10和牵引绳9,同时驱动轿厢1四个角作升降运动,实现同步四点驱动。
吊环17与吊耳16,可调节牵引轿厢1过程中四个受力点之间的水平位置,使牵引绳9的拉力与四个受力点所在面相垂直,轿厢1沿立柱4上下移动时四点受力均衡,倾覆力矩小,运送平稳。
所述支承机架还包括四边形的定位框2、定位卡11,四条立柱4的底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框2的四个顶点上,相邻两条立柱4的顶部由定位卡11相连;所述立柱4采用铝质型材制造而成。
定位卡11能使支承机架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为精确导向提供了保障;采用铝型材制造的立柱4,美观,耐用,重量轻,运行灵活,安装精度高,四条立柱4还可以采用分段拼接的连杆组成,在组装前可折叠起来,方便了运输和安装,为保证导向的精准和外观装饰的个性化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十六个所述的安装座13,位于轿厢1顶部的侧面延长部上设有八个,位于轿厢1底部的侧面延长部上设有八个。
十六个安装座13的导向槽内各设有一个导向件12,即共形成十六组由安装座13和导向件12组成的导向结构,这十六组导向结构分为两层,轿厢1顶部一层、轿厢1底部一层,每层八组导向结构。
能让轿厢1从顶部四角与四条立柱4的八个导向面配合导向,同时轿厢1底部四角与四条立柱4的八个导向面配合导向,使升降过程中轿厢1顶部和底部都得到精确的导向,从而大大减小轿厢1的晃动,保证轿厢1平稳移动。
其它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优点是:第一,能同时从四角八个面对轿厢1进行导向,使轿厢1能够在外部驱动下平稳地沿着立柱4上下移动,省去了传统电梯必需的导轨,结构巧妙,不需机井及土建配合,占地面积小、倾覆力矩小、运送平稳;第二,能使升降过程中轿厢1顶部和底部都得到精确的导向,从而大大减小轿厢1的晃动,保证轿厢1平稳移动,安全性能高;第三,通过圆柱形导向块,能以面接触的形式进行导向,保证较大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导向过程中接触部位磨损造成的偏离,使导向更精确,或设置导向轮,导向轮与立柱侧面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更小,由此被导向的轿厢1上下移动更平滑、顺畅,零部件摩擦损耗少,并延长导向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第四,能通过调节件15调节弹性件14的位置,补偿导向件与立柱接触面的间隙,使导向件12始终处于与立柱侧面配合的位置,保证轿厢1升降平稳可靠;第五,可通过吊环17与吊耳16,调节牵引轿厢1过程中四个受力点之间的水平位置,使轿厢1四角受力均衡,倾覆力矩小、运送平稳;第六,设置定位框2和定位卡11,能使支承机架的整体结构牢固,保证四条立柱4的平行度,为精确导向提供了保障;第七,立柱4采用铝型材,安装精度高,便于安装、运行灵活,也为外观装饰提供了各种个性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